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063|回复: 4

社会变了!只会读死书拼成绩是不够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5-9-2017 09: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nostylevalueid{margin: 0.0px 0.0px 13.0px 0.0px; font: 13.0px Helvetica} nostylevalueid{margin: 0.0px 0.0px 13.0px 0.0px; font: 13.0px Helvetica; color: #9e4a2f} nostylevalueid{margin: 0.0px 0.0px 13.0px 0.0px; font: 13.0px Helvetica; novalue: 16.0px} nostylevalueid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图片来源:网络



社会竞争越渐激烈,有人常说,即使有一技之长也难以生存,必须多元化地伸展触角,在环境中求存。


也因此,促使现代父母迫切为孩子张罗,在他们呱呱落地前就计划学前准备,待他们稍微长大上学后,则安排他们上补习班或课外活动,如此费心思,求的是他们成人后可有所成就。


古语的“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充分体现出现代父母的心情,让他们多学习固然是好事,可是过于急促,甚至仅注重学业成绩,是否弄巧反拙?


曾任港大教育学院院长、副校长,香港大学荣休教授程介明坦言,返璞归真,应让我们的孩子真正地学习,即有充裕的学习经历,不在乎已经学了什么、讲究他们未来的不断学习、不在乎他们有多少成功,讲究的是他们有没有成败的经验等。


程介明:“返璞归真,应让我们的孩子真正地学习。”【图:受访者提供】




为了应付成绩而“学习”


【图片来源:网络】




谈及许多人因为应付成绩而学习的现象,程介明接受《佳礼佳人》电邮访问时,以坚定的语气说,这是负面的,也是华人的一种恶习。


“大家也许都唱过曾朗诵《读书郎》,每一句都精要地道出了华人社会的教育观念。’只怕先生骂我懒’、’无脸见爹娘’,学习的动力,都是外在的(Extrinsic Motivation)。为什么要学习?学些什么?怎样才算学得好?学生其实都不知道,家长也不知道,有时候甚至教师都不讲究。


他解释,大家完全把学习的成败建在“成绩”上面,因为那是大家公认的成败“符号”或“标志”。在古代社会,“唯有读书高”,就看门生的文章、殿试,也是看符号。渐渐地,人们只知道符号,就不看内涵了,把学习原来目的都忘记了。


他举出一个极端的例子,有位初中一的孩子英文默书很高分,可是现场读默却一定零分,最后发现这位孩子在小学六年内,不曾开口念英文,仅靠硬背字母获得高分,什么都没有学到。他不讳言,“这是教育的惨事!”


我们的教育,太多的经济因素,太少的人性因素;那是工业社会的产物。全社会应该逐渐累积和加深基本理念。这就需要细水长流,大家都努力研究下一代的学习,到底是如何发生的?如何才算学得好?”


他说,孩子应尽早学习第二语言,是对大脑的开发极为有利,不是为了多说一种语言、他们识字应以应用为起点,让孩子主动去建构自己的词汇、学习的评核,应著重学生运用知识去设计、制造、创新,而非是评估他们拥有多少知识。


程介明强调,光是批评过去与不满现状,是没有多少积极意义的,大家应把焦点放在学习上。





爱比较的心态


【图片来源:网络】




每个人不免有比较的心态,程介明引述已故的中国第一代社会学家费孝通早在1947年就在他出名的讲座系列《乡土中国》内容,细说当中的渊源,解释这种心态与历史文化,有着密不可切的关系。


“费孝通提及,中国社会是一个’差距格局’,西方社会是一个’团体格局’。稍为推导一下,中国社会是一个垂直的社会,人生出来就在这个垂直的框架里面生活,各有各的地位,且要按各自的身分来规限自己的行为。也就是古代的礼教:君臣、父子、长幼、夫妻、兄弟,各安本分。”


他续说,教育而言,中国古代唯一的正规“教育”是科举。科举也是只有“一条龙”,人人都想当状元。那垂直的比较,是人们思维中深层的基本假设,是理所当然不言而喻的,也就是说是一种文化。不但如此,也讲究“恶性竞争”与“良性竞争”,都认为后者是华人的民族优势。


“大学体系方面,美国有1000多所大学,虽然大家都想进哈佛、史丹福,但是还有许许多多令人心仪的大学。在华人社会中,中国内地与台湾父母与学生的眼睛,就仅盯著几所顶尖的大学。”


反观西方的团体格局,或许因为宗教关系,每个人天生平等,并认为在教育中加入竞争,是不健康的。尽管他们有身分与社会结构,但那是后天经过利益的互动所形成。


虽说如此,但程介明认为不可简单地把“攀比”看成是恶习想加以消除,反而是如何把这种比较心态,转化为积极因素,像大树的叶子一样,大家都争取更多的阳光,人人都得益,大树就长得更大,每一片叶子到头来就获得更多的阳光。


把自己的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


【图片来源:网络】



因为年纪增长心有余力不足,许多父母均把儿时心愿寄托在子女身上,有者甚至想操控他们的未来,结果引起反弹伤了感情,是导致两代不和的主要原因。


说到这里,程介明解释,家庭观念不是华人独有的“专利”,其中,意大利人的家庭观念也颇重。


他指出,华人家庭观念的一个特点,是父母觉得他们”拥有“子女,他们对子女的“拥有感”可以说终身的,如升学、职业、婚姻,甚至在子女成长以后,还希望能“监控”,即关怀子女的起居、饮食、思想、信仰。


反观西方会在孩子成年以前,由父母担任监护人(Guardian),意味着由父母代替孩子作决策。


不过,基于现代华人社会的父母不断受到西方社会教育或者媒体的熏陶,另一方面21世纪的年青人也与以前大不一样,程介明有感这类家长的数目正在减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5-9-2017 10:57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时候学校里教的跟社会上用的根本没多大关联,比如一些什么代数,集合论,几何学,这些古里古怪的科目简直浪费学生的时间与精力,是为了应付考试才学的,到了社会工作的时候这些古里古怪的学科根本用不上!读书与工作完全是两回事,老板要聘请的是会帮他工作的人,不是要请那种死板板只懂得书本知识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9-2017 11:26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刚进入大学第一天,
教授就说 : 不论你们在小学,中学时拿了多少个A,多少个优等,那是不行的,因为只是成为读书机械人。
进入大学,一切从新开始,多出去参加社团组织,培养管理能力,认识更多朋友与交流技巧。
将来毕业后踏入社会就更加容易适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9-2017 03: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rioj 于 5-9-2017 03:13 PM 编辑
Mr.Bean 发表于 5-9-2017 10:57 AM
很多时候学校里教的跟社会上用的根本没多大关联,比如一些什么代数,集合论,几何学,这些古里古怪的科目简直浪费学生的时间与精力,是为了应付考试才学的,到了社会工作的时候这些古里古怪的学科根本用不上!读书与 ...

很对pun。简直浪费资源。最读懒是读历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9-2017 08: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们学数学真正的目的是训练思考能力。但是学校的一些老师都把数学教错了。数学绝对不是单单是背formula的课目。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无名好留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30-11-2024 10:30 AM , Processed in 0.107861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