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mamatan0505 于 22-1-2016 04:48 PM 编辑
曾有个孩子在青春期非常叛逆,让父母头痛又心碎。父母试著动之以情,提醒他:爸妈虽忙碌于工作,却没有丢下他不管,更何况父母的卓越成就也是为了给他更好的家庭环境和超越同侪的家世背景。孩子愤怒的回答:「你们别说得那么好听,我只是你们的顺便!」父母哑口无言,的确,在他们力争上游的时期,同时有了陪伴和照顾孩子的任务,于是通常都在时间夹缝中塞进与孩子的相处时光。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真心,只觉得父母将陪他当成一种应酬,而且他是排在末尾的那种「客户」。
一直以来《亲子天下》鼓励「友善家庭企业」、倡议「友善家庭政策」,希望男女双方在当了父母之后,能享受家庭之乐,而减少工作、家庭之间两头落空的身心煎熬。但我也相信,如果当爸妈的不知如何享受与孩子相处和互动,再周全的政策、再贴心的企业,都无法真正增进亲子关系。殊不见,有不少父母虽不必出外上班,却也是为了减轻相处焦虑而将孩子托给别人照顾呢!还有「没良心的」儿女竟羡慕那些没大人陪伴的孩子!
我认为亲子共处最要紧的核心是,父母要明白跟孩子相处的真正意义。人的时间不会增加,角色却愈来愈多、愈复杂。每一段时间,我们都希望发挥最大的效益,所以下意识里,随时都在评估到底做什么比较值得。
学术研究结果的确发现,常有父母陪伴的孩子比较有安全感,情绪比较稳定,学习动机也比较强。因此有的专家以此来鼓励父母多陪伴孩子,因为这是划算的投资。但是如果以「让孩子更优秀」为目的的陪伴,大人可能不自觉的会在陪伴中加入过多的期待,例如本来是开开心心的出游,就会变得像「户外教学」,大家游完回家,都松一口气,好像都尽了义务。
那,什么是真正的陪伴呢?陪伴是一种选择,是在你还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你「宁愿」跟他在一起,就算什么都没做,也不觉得浪费时间。在家人关系的经营上,传统华人讲的是责任,照顾儿女明明就是父母爱的表现,但被规范得像是对社会交代的义务,所以陪伴的乐趣和喜悦就被冲淡了。
在陪伴的过程中能学到什么?唯有陪伴才能走入对方的心灵世界。人的个性往往在「不做什么」中自然呈现出来,所以真心的陪伴会让你有机会观察到孩子真正的个性,在轻松的相处中,亲子双方培养互相的了解和信任。
陪伴最大的难处在于找不到时间,阿拉伯有句谚语提醒我们:「如果你不想做某事,你就会找到藉口;如果你真的很想做某事,你一定会找到方法。」天助自助者,如果你真的看到陪伴是一种无可取代的幸福,你一定会找到时间和方法。汽车钜子艾科卡曾说:「我相信很多人在死前会后悔没多花时间跟家人相处,却没有人会后悔没多做些事。」
陪伴看来是舍己、牺牲,却是亲子关系中的特权,一定值得,因为亲子都配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