吓到我,我自己Google了一下,马来西亚真的是有 “班中咏春” 的,不是吹的。
http://banchungwingchun.webs.com/
班中正旦金曹家詠春 - 馬來西亞 Wing Chun Malaysia - Ban Chung Zheng Dan Kam Cho Ga Wing Chun 古財華師傅年輕時在馬來西亞曾學藝兩派詠春功夫,分別是少年期間在馬六甲的梁勝婆,佛山梁贊公后人(叔婆太,家傳)及最後成為其唯一傳人的曹延安公,廣州曹德勝公后人(師父,師承)。兩位前輩師傅分別繼承了早年廣東紅船戲班中易金,梁二弟,黃華寶等人的詠春拳法,拳理和概念。還有曾經跟隨過一位粵劇永春師傅張伯雄學藝,所以今天古財華師傅除了保留了所有班中曹家詠春拳傳統詠春之身法、技巧、思惟及訓練形式外,還受益於以上所述之幾位師傅,學得多過一個支系詠春拳的技法,還有幸瞭解到有關清朝時期粵劇的一些歷史和資訊。 《班中詠春》是代表著由曹賢安公的詠春門派,傳由衣缽接班傳人古財華宗師相繼發展至如今,經過這多年的周遊列國宣揚,不懈努力,現今古財華師傅領著班中曹家詠春拳旗幟已經嚮譽於中港台及東南亞多國,也和世界多位詠春和非詠春的眾多老前輩們成為武林好友。 基於歷史原因,早期的詠春拳屬密傳之拳種,只傳特定選擇的人。咸豐年期間,地下反清複明組織太平天國,天地會等的成立。當時的太平天國軍分為水路兩軍,廣東粵劇紅船戲班《瓊花會館》乃是反清復明份子《太平天國》水軍的藏身之处和大本營,被派加入水軍當中的就有幾位師傅把南少林的拳法傳入《瓊花會館》紅船戲班之中的鑾與堂而創立了詠春小念頭然後就傳把詠春拳密傳于一些人,其中一位學習到這手小念頭的就有易金,(尊稱:正旦金),易金也是當時此堂口的教拳教練,負責教授五虎軍,武生,花旦,花面等戲子練功夫。跟據網上資料其他有關在《瓊花會館》學到此手詠春功夫的人分別有陸錦、大花面(花面錦),李文茂,梁蘭桂,黃華寶,梁二涕等人。 1855年火燒瓊花會館之後衣雜黄华宝和渡水鬼梁二弟将詠春拳传授于佛山梁赞,當時17歲。而易金就繼續參與太平天國平靖王李文茂所率領的《班中》水軍在太平天國相應洪秀全的大成國戰爭,負責訓練軍人功夫,後來在1864年大成國戰敗後隨戲班弟子曹和順逃回返故乡番禺并住進曹家。易金晚年因長居廣洲番禺曹家並受惠於曹家而將其所學盡傳曹德勝公,易金选择了把晚年之心得和一身所学尽传授于曹德胜公整套詠春和其他戲班少林功夫。曹德胜公天赋聪颖悟性奇高,终得艺成,并将所学发扬光大,流传至今。從此此系詠春拳便只在曹家家族內傳授。因此,多年後曹家仍然完整的保存了當年易金所傳之《班中詠春》功夫和《班中少林》拳法,以至今日被中國中央政府文化局認定為目前國庫資料當中最為古老的詠春支流。 《班中詠春》 曹德胜公是曹家歷來第一位詠春宗師,易金晚年所教唯一徒弟,早期曹家《班中詠春》從來都不外傳,唯有亲至儿曹賢安,和兒子尽得曹德胜詠春真传,也是早期唯有密傳詠春的傳人, 年長15年的曹賢安是曹德勝第一位詠春首徒,也因為他的身材比較矮小,所以他只專練詠春功夫,是曹德勝公門下第一位公開教授《班中詠春》之代表于大概1914年左右。 班中詠春:曹賢安(1899-1993),外號:師傅安,鬼手無影腳 馬來西亞班中曹家詠春拳,就是系乘自中國曹家曹賢安公。早年曹賢安公跟其親叔曹德勝公學得詠春拳後漂洋南下,最後定居於馬來西亞檳城,逐將其武藝授於一眾門徒。而眾弟子當中唯古財華師傅屬曹賢安公一脈傳承徒弟,並盡授其所學。現今班中曹家詠春拳術得以在馬來西亞保存及發展,皆歸功於早年曹家後人南來馬來西亞,並無私地將此系詠春拳在本地盡傳他姓傳人。同時也歸功於古財華師傅勤學苦練而後耐心教導及堅持發展。 大约1937年,曹賢安公和師弟曹振章連同首徒陳府,根叔等人南下旅居马来西亚并最早開始于吉隆坡教授一班人。四十年代日本戰爭後初期,曹賢安公在槟城番愚會馆开班授徒,人称“师父安”,外號 “鬼手無影腳”,全盛期有七間武館之多,後來因為一些事故全部關閉了。然而因為首徒陳府的要求之下,曹賢安公只在于劉順源的家中繼續教授幾位親信弟子,而在众弟子当中,爱徒刘顺源公非常出色,曾經被多人以真刀實拳挑戰過也重來未曾打輸。曹賢安本來打算应此将亲身所学全部相传于刘顺源公, 但是刘顺源公志不在此,已帶同孫外生古財华师父于1968年期間南下新加坡工作和定居。再加上刘顺源公沒有打算在這方面發展, 至今都未曾开班授徒,他一身武艺只传授于孫外生古財华師傅,當時古財華師傅因為已經有梁贊詠春的底子,很快就把劉順源所教的36手詠春套路學會了,大約1972年期間跟姑丈太學習了大約四年班中詠春的古才華師傅也因為回馬來西亞工作關係,所以經常尋找曹賢安公指點。之后也經常來回新加坡和馬來西亞與爸爸古友,姑丈公刘顺源和戲班老師張伯雄公交流,研究,學習,指點他向曹賢安所學。后來在曹賢安公臨終前幾年(于1993年之前)古財华师父也曾經特地搬去曹賢安公家附近居住,接受了曹賢安公密集式的訓練,曹賢安公就在此時将老架108小念頭,木人樁和六點半棍等全部传受于古財华师父并選為唯一衣缽傳人。后古師傅經過多年的努力也成功尋找回曹賢安公故鄉的家眷,和中國曹家長輩和曹家掌門人曹巨全公之子曹伯倫師傅(師傅伯)和曹振章之傳人曹建安師傅相認。三位前輩是目前整個家族中唯有的詠春代表師傅。 梁贊詠春之源流: 梁贊晚年回鄉古勞鶴山教授詠春功夫,當中便有其太侄女梁勝,梁勝在梁贊公晚年跟隨他老人家共學習了八年功夫,一套詠春小五形拳,一套108小念頭,散手,四門樁,三點半雙頭棍等。後來隨著大家宜居來馬來西亞,大家在馬六甲相認之後,梁勝婆就把這功夫教于古師傅一家,古師傅從七八歲左右跟隨叔婆太學習梁贊詠春一直到二十歲前,後來梁勝婆因為回中國故鄉拜祭祖先時不幸從山上滑到身亡。
目標
我們的目標是繼古師父後繼續推動發展及保存這門有幸經廣洲曹家傳承下來的傳統詠春拳術。我們將不分性別、國籍、種族、社會階層及宗教信仰,旨在推廣至所有對此技有興趣者。
班中曹家詠春傳人古財華師傅,從曹延安公接此推廣發揚重任,既受廣洲曹家後人長者的全力支持也受世界上其它的永春/詠春門派的後人長者的全力支持(包括中國,香港及旅居於世界各地的如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越南等國),希望這門寶貴的國術能持續發揚於世界各地.
此外,我們也希望把古財華師傅的其他拳術(包括傳乘自曹家與非曹家拳術)一並保留及推廣於有興趣者。 文字編寫:徐俊耀,古財華弟子 *如有寫錯不對的地方,敬請多多包涵
而且还是在 Cheras 的ti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