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ethen1980 于 8-11-2015 05:55 PM 编辑
有缘看到这个帖子的,有想过修福报的,可以百度查查“吳越錢氏家族“,当今的辉煌。
吳越國,五代十國時期中的一國,由浙江臨安人錢鏐所創建,以杭州為首府。
在征戰不休的年代,吳越國統治者採取「善事中國,保境安民」與「休兵息民」的治國之策,成為亂世中偏安東南的國度。 吳越國,素有「東南佛國」之稱,以佛教的興盛而著譽當時,遺韻後世。歷代諸王皆崇信佛教,尤以末代國王錢俶奉佛最誠,統治期間,修窟、造塔、建寺、刻經,遣使收集海外流散之佛教典籍等,大興佛事,使吳越地區得免於後周世宗毀佛的法難,成為延續佛教慧命之重地。 吳越諸王的護法政策保存和奠定了佛教在後世得以繼續發展之良好基礎。
吳越國王護法護教事蹟吳越諸王以國君之尊,大力提倡佛教,上行下效,帶動吳越地區信佛的風氣。錢俶夙知敬佛,奉佛極誠,自謂「凡於萬機之暇,口不輟誦釋氏之書,手不停披釋氏之典」。在位期間(948~978),於所治之地廣興佛法:在首府杭州重修靈隱寺、創建永明禪寺(今淨慈寺);建造六和塔、保俶塔、雷峰塔;修鑿烟霞洞、慈雲嶺、天龍寺、飛來峰等幾處南方地區少見的石窟;大量刊印佛經並分頒各地;遣使往高麗、日本尋求佛教諸宗典籍等,護教事蹟顯著。錢俶數十年的用心經營,佛法興隆,尤其都城杭州,更是佛剎梵宇林立,高僧大德輩出,真正成就「東南佛國」之美名。
錢俶造八萬四千塔錢俶崇佛最著名的事例即是效仿印度阿育王造塔典故,造八萬四千寶塔,廣行頒施,遠至日本;並數次刊印八萬四千《寶篋印陀羅尼經》普施天下,成為佛教史上的一段佳話。
阿育王,是印度孔雀王朝時期的第三世王,亦是一位在佛教史上有名的護教王。早年的阿育王,好爭戰,暴虐戮民,國土之內,人皆驚恐。後受印度大僧化導,痛改前非,放下武力征伐,積極行善,弘揚佛教,廣造佛塔供養佛舍利。其所造之佛塔,後世便稱「阿育王塔」。
篤信佛教的錢俶,早年也如阿育王一般,四處征伐,殺戮無數,自覺造業深重,心中常不得安寧。為能贖罪,乞願病體康復,乃仿效印度阿育王廣造佛塔。錢俶所造之塔,後世習稱「阿育王塔」,均爲金屬小塔,用以貯藏經卷或瘞埋舍利。此種塔還有二種專稱,一名為「寶篋印(經)塔」,此名之由來概因此種塔狀似寶篋,內藏有佛經而名之;或因塔中往往供奉有《寶篋印陀羅尼經》而得名。另一名為「金塗塔」,以此種塔多數外表有塗金而得名。
從出土的塔上銘文可知,錢俶分兩次集中造塔,前後相隔10年。第一次為乙卯歲(後周顯德二年,955年),造八萬四千銅阿育王塔,時值周世宗毀佛之當年;另一為乙丑歲(宋太祖乾德三年,965年),造鐵阿育王塔八萬四千。「八萬四千」並非實數,乃佛教用語中用以極言數量之多。雷峰塔地宮、天宮各出土一銀質阿育王塔,乃錢俶於「壬申歲」(972年)、「丙子歲」(976年)爲雷峰塔特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