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787|回复: 0

咖啡第几波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4-9-2015 03: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庄若



这本书是以前在朋友的咖啡馆读过的,后来在书店看到,买回来几年了,前几天才拆封重看。这是一本有趣的工具书,开咖啡馆理应店里都摆一本,让读者借阅,自己平时也读读,增加咖啡的知识,都听说 ‘咖啡革命第四波’ 要来了,你还能不明白 ‘第三波’ 是什么吗?


简单来说,第一波,是最粗制烂造的,大家对咖啡没什么要求「似的」——其实那是西方的看法,我还记得小时候,许多人家里不是冲一壶茶就是一煲咖啡喝整天的。小朋友若口渴了,便趬起大水壸,倒一杯来喝。完全没有 ‘小朋友不能喝咖啡’ 的道理。Kopitiam里的热咖啡,要喝时先倒入杯盏,吹一吹,凉一点了才喝。那时,打包咖啡,是把咖啡倒入练奶罐,串条绳子提回家的。话说,即溶咖啡也列入第一波咖啡之内。






第二波,就是 ‘重焙’ 咖啡。大体来说,是浓缩咖啡机粹取的浓缩咖啡,而且要重焙。这一波商业方面的主要 ‘舵手’ 当然是 ‘星巴克’。‘星巴克’ 不只引介浓缩咖啡机,同时也让顾客了解更多的 ‘单品咖啡’ —— 也就不同国家,地区,庄园的咖啡豆(这和 ‘第三波’ 接轨了。)我最喜欢这 ‘第二波’ 咖啡,尤其Lungo(不加水过度粹取的浓咖啡。许多洋人也喜欢这,可能因为是他们年轻时喝咖啡的 ‘初体验’ 吧?)


其实,不管 ‘第一波’ 还是 ‘第二波’ 都别有风味,或许可以说,有它的一套 ‘游戏规则’ ,以 ‘第三波’ 的标准来衡量,有欠公平。反之亦然。所谓的 ‘第三波’ ,是 ‘浅焙’,黑咖啡。换句话,不管冲咖啡的方式如何(滤泡,虹吸等等,当然最贵的是克洛佛Clover系统。)就是冲出咖啡 ‘原味’ 。关键不只是冲泡技术,而是咖啡豆的追寻,此本《精品咖啡学》遍寻名豆的过程,也可以视为品味「全球化」的一个表征。


‘第四波’(如果我没认识错误)应该是以一种生豆,经烘培,压力,温度,粹取各种手段,达致各种不同层次的味道。此一波成本不低,能不能成 ‘波’ ,言之过早。


【图:作者提供】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briantft + 5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1-6-2024 05:40 PM , Processed in 0.059605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