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8285|回复: 73

莲池大师之《竹窗随笔》之文章节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9-2015 12: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简介:

竹窗随笔》为明末高僧莲池大师所作,内中收录了大师随感所笔之短文四百余篇,详辨禅、教、净之正知见,乃至对佛儒间的诤论也有一番精辟论述。它的主要特点是见地圆融,深入浅出,言近而旨远;补偏救弊,苦口婆心。每则皆有感而发,富有针对性。读之能令人辨邪正,明是非,正知见。循此而修,自能找到入佛的康庄大道。

末学读了很是欢喜,特此节选其中一些故事,藉此分享大师的法语和智慧,希望能够广益诸佛子!合十。



养老书

有集养老书,日用服食,多炮炙生物。至於曰雀、曰鴈、曰雉、曰鸳鸯、曰鹿、曰兔、曰驼、曰熊、曰猯,多豪贵少年所未及染指者。先德有言:「饶君善将息,难与死魔争。」胡為老不息心,反勤杀害,误天下老人并其子弟俱陷地狱者,是书也。孔子曰:「老者安之。」定不教渠杀生為安。孟子曰:「七十食肉。」亦定不教渠遍食眾生肉也。作俑者其思之。

【译文】

有人汇集养老方面的书籍《养老书》,其中提到日常饮食的养生法,大多介绍用各种生物烹调炮製而成。其中甚至提到雀、雁、雉、鸳鸯、兔、驼、鹿、熊、野猪这些生物,连许多富豪贵族的子弟都没有嚐过。古大德说过:「儘管你很会调养身体,也难与死魔抗争。」為何已到老年还不肯放下妄念,反而造更多的杀业?貽害天下老人及其子弟俱陷地狱的罪魁祸首,就是这本书了。孔子说:「要让老年人安度晚年。」一定不会教人以杀生作為安度晚年的方式。孟子说:「七十岁以上的人可以吃肉。」也一定不会教人遍吃眾生肉。开啟以肉食滋补养生观念的肇始人,应该好好的深思。



世智当悟:

智有二:有世间智,有出世间智。世智又二:一者博学宏辞,长技远略,但以多知多解而胜乎人者是也。二者明善恶、别邪正,行其所当行而止其所当止者是也。仅得其初,是谓狂智,当堕三涂。兼得其后,是谓正智,报在人天。何以故?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也。出世间智亦二:一者善能分别如来正法,四諦、六度等,依而奉行者是也。二者破无明惑,如实了了见自本心者是也。仅得其初,是出世间智也,名為渐入。兼得其后,是出世间上上智也,乃名顿超。何以故?但得本,不愁末。得末者,未必得本也。今有乍得世智初分,便谓大彻大悟者,何谬昧之甚!

【译文】

智慧分為两种:一种是世间智,一种是出世间智。世间智又可分為二种:一种是学问广博、能言善辩、技艺出眾、谋略深远,这些人大都是以知识丰富、头脑灵活而胜过普通的人。另一种是能认清善恶、辨别邪正,凡是符合道义的,便勇往直前去做,若是违背道义的,则坚决禁止。这二种世智中,如果只具有前者,这种智慧只能称為狂智,仗此狂智造业,势必堕落三途;若能兼具后者,这种智慧才可称為正智,依此正智断恶修善,将来果报定在人天法界。為什麼?凡注重品德修养而不炫耀才华的人,称為君子;爱卖弄才华、投机取巧、轻忽品德的人,便是小人。出世间智也分為二种:一种是善於思惟佛所说的四諦六度等诸法,并能依教奉行的人;另一种是断尽无明烦恼,通达诸法实相,彻见自心本具佛性的人。在这二种出世间智中,仅得前一种,虽可称為出世间智,但名為渐入;兼得后一种,便是出世间上上智了,名為顿超。為什麼?因為明心见性是根本,其餘皆属枝节,只要得到根本,自然不愁不具枝节;如果仅得枝节,却未必能得到根本。现今有些人,刚得到世间智的皮毛,便自以為大彻大悟了,真是荒谬愚昧到了极点!



静之益(一)

日间有事,或处分不定,睡去四五更起坐,是非可否忽自了然,日间错处於此悉现。乃知尔来不得明见心性,皆由忙乱覆却本体耳。古人云:「静见真如性。」又云:「性水澄清,心珠自现。」岂虚语哉?

静之益(二)

世间釅醯醇醴,藏之弥久而弥美者,皆由封錮牢密,不泄气故。古人云:「二十年不开口说话,向后佛也奈何你不得。」旨哉言乎!

【译文】

白天眾多事务中,有的处理得不好或拿捏不定,到晚上睡到天将明时,起来静坐,此时不受外扰,心境洁净,自己忽然能够清楚明白所有的是非对错;白天哪些事务处理得不好,也都能清楚知道。由此可知,我们至今还没有明心见性,都是因為事忙心乱而蒙蔽了原有的自性清净心。古人说:「静见真如性。」又说:「性水澄清,心珠自现。」的确真实不虚。

【译文】

世间酿造各种香醋美酒,贮藏的时间愈久,味道就愈浓厚甘美,这都是由於封得密不透气所致。古人说:「二十年不开口说话,今后诸佛也奈何不得你。」这句话真是大有深意啊!




去障

修行去障,亦有五等。喻如一人之身,五重缠裹,最外铁甲,次以皮裘,次以布袍,次以罗衫,又次贴肉极以轻綃。次第解之,轻綃俱去,方是本体赤 自身也。行人外去麤障,去之又去,直至根本无明极微细障皆悉去尽,方是本体清净法身也。

【译文】

修行要除去障碍,也有分五等。譬如一个人的身上穿了五层的衣物。最外面穿的是铁甲,其次是毛皮衣,第三层是布製长袍,第四层是丝织衣衫,最裡面贴身处穿著轻纱。要脱掉这些衣服,须按次序解开,到最后连轻纱都脱去,才是本体空无所有的原来面目。修行人须先从外除去较大、较明显的障碍,例如贪瞋痴诸烦恼障,渐次除去各种障碍,一直到根本无明极微细的障碍全都去尽,才是本体清净的法性之身。



佛经不可不读

而壮、而老、而死,不一究其理者,可谓入宝山而不取者也。又一类,虽讨论,虽讲演,亦不过训字销文、争新竞高,自少而壮、而老、而死,不一真修而实践者,可谓取其宝,把玩之、赏鑑之、怀之、袖之而復弃之者也。虽然,一染识田,终成道种。是故佛经不可不读。

【译文】

我在年少的时候,见前辈妄议佛教、驳斥佛理,我也因為有先入為主的错误成见,跟著以短浅的见识而藐视佛法,那时的我真是无知啊!后来,偶然在某戒坛的佛经流通处,请得数卷佛经阅读,这才大吃一惊,叹道:「假如没有读到这些佛经,几乎虚度一生啊!」

现在有许多人,从少年到壮年到老年,一直到死,从来不曾看过佛经,或以為佛经不屑一读,这些人可说是面对宝山而不想入山取宝。

又有一类人,虽读佛经,只不过是為了节录佛经中的辞句,藉以充实自己谈论的资料、助益文章写作的内容。这些人自少年到壮年到老年,一直到死,从来没有认真地探究佛经的深妙义理,可说是入宝山而不想取宝。

又有一类人,虽然研究讨论佛经义理,或对人讲解佛经,也不过是依文解义,或是标新立异以显高明。这些人自少至壮至老至死,从来没有依著经教去真修实践,可说是把取到手的宝物当作玩物鉴赏,或抱在怀中,或拿在手裡把玩,兴致索然时,却把宝物丢弃了。

儘管如此,只要我们的八识田能够沾染薰习佛经的文字,终究能因此而修行成佛。所以说,佛经不可不读!




道人重轻

古所称道人,以世所重者彼轻之,世所轻者彼重之故也。世所重者何?富贵也。世所轻者何?身心也。今与世同其重轻,是得為道人乎哉?

【译文】

古时人们所称的道人是:凡世人所看重的,修道的人却看得很轻淡;而世人所轻淡的,修道的人却特别重视世人所看重的是什麼?富贵名利。世人所轻忽的是什麼?身心修养。现今有些修道的人与世人同样看重富贵、轻忽身心修养,这还能称得上是道人吗?




布施

庞居士以家财沉海,人谓:「奚不布施?」士云:「吾多劫為布施所累,故沉之耳。」愚人藉口,遂祕悋不施。不知居士為布施住相者解缚也,非以布施為不可也。万行有般若以為导,三轮空寂,虽终日施,奚病焉?又凡夫胶著於布施,沉海之举,是并其布施而布施之也,是名大施,是名真施,是名无上施,安得谓居士不施?

【译文】

唐朝庞居士将万贯家财沉入湖海中,有人问:「為什麼不拿去布施呢?」庞居士回答:「我多生多世以来就是被布施所累,所以将这些财物沉入湖海中!」有些愚人就拿庞居士说的话作藉口,更加慳吝不肯布施。殊不知庞居士说这句话的含意,原是要為那些著相布施的人解去布施相的捆缚,并不是说不要布施,或布施是不对的。

智慧是一切行门的根本,若能以智慧行布施,不执著能施、所施及所施物三相,一切皆捨,虽终日布施又有什麼不可以呢?无奈凡夫总是执著於布施相,所以庞居士便作此沉海之举,连布施的名与相也一併布施了!这样的布施,可以说是大施、真施、无上施,怎能说庞居士不布施呢?



来生(一)

今生持戒修福之僧,若心地未明、愿力轻微,又不求净土,是人来生多感富贵之报,亦多為富贵所迷,或至造业堕落者。有老僧摇手不之信。予谓无论隔世,亲见一僧结茅北峰之阴,十年颇著清修;一时善信敬慕,為别创庵,徙居之,遂致沉溺,前所微得俱丧。现世且然,况来生耶!问此為谁?予云:「即老兄是。」其人默然。

来生(二)

僧有见贵显人而心生慕羡愿似之者,復有见贵显人而心生厌薄若不屑者,是二人皆过也。何也?尔徒知慕羡彼,而寧知彼之前生,即尔苦行修福僧人乎?则何必慕羡!尔徒知厌薄彼,而寧知尔之苦行,来生当作彼有名有位官人乎?则何可厌薄!既未离生死,彼此更迭,如汲井轮,互為高下,思之及此,能不寒心?但应努力前修,不捨寸
阴以期出世,安得閒工夫為他人慕羡耶?厌薄耶?

【译文】

今生只偏重於持戒修福的出家人,如果没有明心见性,或道心愿力轻微,又不发心念佛求生净土,这种人来生大多感得富贵的果报,也大多会被富贵所迷恋,甚至有的会因此造业堕落。有位老僧听我这样说,摇手不信。

我对他说:「前世的事暂且不论。我亲眼见过一位出家人在北峰幽静的地方,搭盖简陋的屋舍居住,十年来颇得清修的名声。后来,突然一下子就得到许多善男信女的敬慕,為他另建一座庵堂,请这位出家人迁居於此;却因此使得这位出家人沉溺於名闻利养中,前几年清修微有所得,如今全都丧失了。今生尚且如此,何况来生呢?」

老僧问:「这位出家人是谁?」
我答道:「就是老兄你啊!」
他听后就沉默不语。

【译文】

有些出家人看见地位尊贵显赫的人,而心生羡慕,希望自己也能像他们一样;又有些出家人看见地位尊贵显赫的人,而心生厌恶鄙视,不屑一顾。这两种人的看法都过於极端。為什麼?你只知道羡慕他们,岂知他们的前生,不就是像你这样苦行修福的僧人呢?何必羡慕!你只知道厌恶鄙视他们,岂知你今生的苦行,来生也可能像他们那样成為地位高的官吏和尊贵显赫的人物呢?何必厌恶鄙视!

既然我们都还未脱离生死轮迴,贫富、贵贱等种种果报,只是彼此交替、更换受报而已,就像取井水之车轮,互為高下,但却永不停止。想到这裡,能不戒慎恐惧吗?出家人只应精勤修行,不捨昼夜,以期出离三界、了脱生死,哪有閒工夫去羡慕或者厌恶鄙视别人呢?




心喻

心无可为喻。凡喻心者。不得已而权为仿佛。非真也。试举一二。如喻心以镜。盖谓镜能照物。而物未来时。镜无将迎。物方对时。镜无憎爱。物既去时。镜无留滞。圣人之心。常寂常照。三际空寂。故喻如镜。然取略似而已。究极而论。镜实无知。心果若是之无知乎。则冥然不灵。何以云妙明真体。或喻宝珠。或喻虚空。种种之喻亦复如是。

【译文】

心没有什么可以用来做比方的,凡是要用来把心比方成某些东西的,都是迫不得已而暂时用差不多的东西姑且变通一下,这不能算做真正的心,我尝试着用一、二个例子来说明一下。比如把心比方成镜子,这是因为镜子能照见物体,当物体没有来的时候,镜子不会主动去照;物体面对镜子时,镜子即没有憎恶也没有喜爱的分别;物体离开镜子时,镜子没有一点停留、留住的意思。这就好比圣人的心,常常在恬静淡泊、不变不移当中,过去、现在、未来三际都是了无自性、本无生灭的,所以比方成镜子。然而这只是好像差不多罢了,深入研究的话,镜子实在是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知道。心难倒也是这样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知道吗?如果也是这样愚昧、糊涂就没有了灵性,怎么能说它是妙明真体呢?或者比方成宝珠,或者比方成虚空,种种比喻也都是这个道理。




孚遂二座主

太原孚上座。于扬州孝先寺讲涅槃经。广谈法身妙理。有禅者失笑。孚讲罢。请禅者茶。白云。某甲狭劣。依文解义。适蒙见笑。且望教诲。禅者云。不道座主所说不是。然只说得法身量边事。实未识法身在。孚曰。既如是。当为我说。曰。座主还信否。曰。焉敢不信。曰。请座主辍讲旬日。端然静坐。收心摄念。善恶诸缘一时放却。孚一依所教。从初夜至五更。闻角声。忽大悟。又良遂座主参麻谷。谷荷锄入园不顾。便归方丈。闭却门。次日复求见。又闭却门。遂乃敲门。谷问是谁。遂方称名。忽大悟。此二尊宿。只缘是虚心下贤。不存我慢故。今人自高。焉得有此。

【译文】

太原孚上座(唐代雪峰义存禅师)在扬州的孝先寺里为大众讲解《涅磐经》,正在大讲特讲经文中精微、奇妙道理的时候。听众中有一位修禅的人忍不住笑了出来。于是孚上座讲完后,就非常恭敬的把这位修禅的人请了过来,对他说:“我的见识贫乏、见解底下,只能够依照文章的字面意思来解释他的道理,刚才的讲解让您见笑了,我希望能够得到你启发教育。”修禅的人说:“我不是笑座主讲的不对,不过你只说到了如来正法一点边上的道理,其实还没有真正认识到如来的正法。”孚上座说:“既然是这样,就请您为我开示其中道理。”修禅的人说:“座主还可以相信我吗?”孚上座说:“哪里敢不相信啊?”修禅的人于是告诉他说:“请座主暂时停止讲经说法十来天的时间,端正自己的身心,排除思虑、闭目安坐下来,收起散漫放纵的心思,凝聚意念、收敛心神,把所有的事情在这段时间里都全部放下。”孚上座于是全部依照这位修禅的人教导的去做。从晚上7点左右到天快亮的时候,听到吹画角的声音,忽然间大彻大悟了。还有一位良遂(唐代僧,属南岳怀让法系)座主去拜见麻谷宝彻禅师。麻谷禅师扛着锄头去到菜园子中锄草,良遂禅师到锄草处,宝彻禅师对良遂禅师看都不看一眼,马上回到方丈室中,并且把门关闭起来。第二天良遂又请求拜见麻谷禅师,麻谷依然关着门不见他,良遂于是就去敲门。麻谷禅师就问:“你是谁啊?”良遂刚要报出来自己的名字时候,忽然间就大悟了。以上所举这二位尊贵的前辈,只是因为能够虚心向高贤请益,没有骄傲自大的心态,所以才能遇到这种大彻大悟的机会。现在的人往往高傲自大、目空一切,又怎么能够遇到这样殊胜的机会、缘分呢?



暂时分享到此,明天再续。愿以分享此文功德,回向一切众生,回向无上菩提,回向西方净土,回向四众和合,回向正法久住。合十。

评分

参与人数 2人气 +8 收起 理由
古道西风 + 5 精品文章
法国美少男 + 3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9-2015 03: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持续贴上其他选文:




祀神不用牲 

杭俗岁暮祀神。大则刲羊蒸豚。次则用猪首鸡鱼之属。予未出家时。持不杀戒。乃易以蔬果。家人虽三尺童子无不愕然。以为必不可。予燃香秉烛高声白神云。某甲奉戒不杀。杀生以祭。不惟某甲之过。亦非神之福。然此意某一人独断。其馀皆欲用牲。倘神不悦。凡有殃咎宜加予身。若滥无辜。非所谓聪明正直者。家人犹为予危之。终岁合宅无恙。遂为例。

【译文】 

杭州这个地方有个风俗,过年的时候每家都必祭祀神灵,大户人家就杀猪宰羊用来祭祀,稍差一点的也用猪头、鸡鸭、鱼之类东西祭祀。我在还没有出家的时候,因为受持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中不杀生戒,所以把祭祀的物品改为蔬菜、水果之类的。我的家里人中连小孩子也都感到很惊讶,以为我这样做肯定是不行的,于是我便点燃香烛,高声向家里的神像表白说:“我本人奉持佛的戒律不杀生。如果我杀生用来祭祀,不仅是我个人犯了杀生的罪过,而且我相信这也决不是神灵们的福气。虽然这样改用蔬果祭祀,这全都是我自己一个人作出的决定,其它人都要用各种牛羊之类畜生做供奉你们的礼品。如果你们这些神灵们感到不高兴,那么请把所有灾难、祸事加到我一个人身上,如果波及到其他无辜的人,那就不配称为聪明正直的神灵了。”我的家人们仍然为此感到恐惧不安,为我担心害怕。然而一直到一年都过去了全家也都平安无事。因此此后每年祀神灵就按照这个办法了。



念佛鬼敬

海昌村民某。有老媪死。附家人言平生事。及阴府报应甚悉。家人环而听之。某在众中忽摄心念佛。媪谓曰。汝常如此。何患不成佛道。问何故。曰。汝心念阿弥陀佛故。问何以知之。曰。见汝身有光明故。村民不识一字。瞥尔顾念。尚使鬼敬。况久修者乎。是故念佛功德不可思议。

【译文】 

海昌(现浙江海宁市盐官镇)有一个村民某人,他的村子里面有一老婆婆死了,她的灵魂依附在家人身上,向人谈起她平生所经历的事,以及阴曹地府中的善恶报应的事情,讲得都非常详细,老婆婆的家人、邻居都聚集到她周围听她讲这些事情。这位村民也在这些人当中,忽然收敛心神在心里念起了阿弥陀佛,这个老婆婆就对他说:“你如果能常常保持这样,还用发愁不能够成佛吗?”

这位村民就问:“为什么呢?”老婆婆就说:“你刚才心里在念阿弥陀佛,所以我才这么说。”这位村民就好奇的问:“我心里念佛,你怎么会知道的?”老婆婆说:“因为我看到你身上散发出光明来,所以知道你心里在念佛。”这位村民不认识一个字,只是偶然在心里默念阿弥陀佛,尚且能够使的鬼生起恭敬心,何况长期修净土念佛的人呢?所以由此可以知道可知念佛功德一般人是无法想象,很难理解的。



鬼神

或问。有鬼神欤。无鬼神欤。曰。有。鬼神可信奉欤。不可信奉欤。曰。亦可亦不可。何谓也。曰。夫子不云乎敬鬼神而远之。盖一言尽其曲折矣。敬之云者。有也。远之云者。信而不奉也。祀之以时。交之以礼。如是而已耳。过信而谄奉焉。冀其报吉凶。降福佑。获灵通。则骎骎然入于邪矣。噫。有可敬而不可远者。诸佛诸菩萨是也。胡弗思也。

【译文】 

有人问:“这个世界究竟有鬼神呢?还是没有鬼神呢?”应该回答:“有鬼神。”又进一步问:“那么,鬼神可以信仰、尊重、拜祭呢,还是不可以啊?”这个问题应该:“也可以也不可以。”就疑惑的问:“这是什么意思啊?”

你们应该听孔夫子说过这么一句话把:“尊敬鬼神但是要离他们远一点”。这一句话就已经把刚才所有的问题都解释得清清楚楚了。既然说要‘尊敬’,那就说明鬼神是有的;而‘远一点’的意思,便是告诉人们可以相信他们存在而不要去供养、奉侍他们。

只要能特定的时间祭祀,尽到应有的礼节,这样就可以了。过分的信仰敬奉就变成是巴结讨好了。如果能预示运气的好坏,得到的幸福和保佑,获的神通感应。那恐怕就好像宝马飞奔一样进入邪道里面去了。噫!有既可以尊敬供养而又时刻都不能够远离的,就是十方三世一切佛、菩萨啊。为什么没有想到他们啊!



憎爱

语云。爱其人及其屋上之鸟。言爱之极其至也。忽缘变而情迁。转爱为憎。憎而又憎。向之爱安在哉。转憎为爱。亦复如是。是故爱不必喜。憎不必怒。梦事空花。本非实故。

【译文】 

古人曾经说过这么句话:“爱这个人爱到,连他住的房子顶上的乌鸦都喜爱。”这是形容对一个人的爱达到了最最极端的地步了。但忽然因为某种事情的变化,结果使得从前的那种感情也随着改变了,于是把爱转化成了憎恨。当憎恨到了极点的时候,从前的那种爱还存在吗?把憎恨转变成为爱的过程,也是同样的道理。因此,被人爱没有必要感到高兴,被人憎恨也不用愤怒。一切都好像是梦里面的花朵一样,本来就不是真实的



韩淮阴

淮阴佐汉灭楚。既王矣。召漂母与之千金。召辱己少年。亦与之千金。夫报恩者人情之常也。不报怨而反酬以恩。可谓有大人之量 君子长者之风矣。而卒不获以寿考终。千古而下。犹可扼腕。虽然。其故有二。一者仁有余而智不足。二者多杀人。不免于自杀。理固应然。无足怪者。

【译文】 

韩信(韩淮阴:即汉初淮阴侯韩信。江苏淮阴人。少年未得志时因生活穷困,往江边钓鱼,有一位漂洗衣物的老母经常送饭给他吃。城中有个恶少欺侮他,曾迫他从胯下钻过)辅佐汉王刘邦打败了楚霸王项羽,因此被封为齐王以后,召见当年送饭给他吃的洗衣服的婆婆,赏赐给她非常多的金银;又找到了以前曾经侮辱过他的恶少,也赐给他同样多的财宝。人能够知恩报恩,这是最平常的人都可以做到的。能够对和自己有怨仇的人,不去以怨报怨,反而用感恩的心态去报答,这可以说是具有贤明的人的器量,君子、长者的风范了。结果他却没有能够寿终正寝。

虽然离现在已经很久了,人们说起来依然感到很稀奇、很惋惜。虽然惋惜,其实分析他之所以这样下场的原因也是有两点的:一是他仁义的心比较大,智慧却显得不足;其次由于他统帅军队打仗的时候杀得人太多了,因此终究免不了也被其他的人所杀害。因果报应真实不虚这个道理上来讲,就应该是这样的,也就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了



诵经杂话

总戎戚公。素持金刚经。其守越之三江也。有亡卒致梦云。明当遣妻诣公。乞为诵经一卷。以资冥道。翌日。果有妇人悲泣求见。诘之。如梦中语。公诺之。晨起诵经。夜梦卒云。荷公大恩。然仅得半卷。以于中杂不用二字。公思其故。乃内人使侍婢送茶饼。公遥见。挥手却之。口虽不言。心谓不用。次早。闭户诵经。是夜。梦卒谢云。已获超拔。此予亲闻于三江僧东林。东林诚笃有道行。不妄语者。噫。诵经僧可不慎欤。

【译文】 

明朝大元帅戚继光,平时每日都读诵《金刚经》。当他镇守浙江、福建这一带的时候,有一天夜里梦见一位阵亡的兵士对他说:“明天我会遣我的妻子来拜见将军,请求将军能为我诵一卷《金刚经》,让我把它当作生到天上的资本,这样我就可以脱离阴间的苦难了。”第二天,果然有一妇人来到总兵府,痛哭着希望见到戚元帅。追问她来求见的原因,结果和梦里面死去的士兵说的一模一样。戚元帅就答应她的请求。

第二天一早起来,戚元帅就为那位求超拔的兵士念诵《金刚经》回向。当天夜里又梦见那位兵士对他说:“承蒙元帅为我诵经超度的恩德,可惜只得到了半卷的功德,因为在您所读诵的这部经中掺杂了‘不用’二字。”戚元帅觉得很奇怪,就仔细回想念诵的过程,突然想起在他读诵《金刚经》到一半的时候,正好碰到他的夫人指使伺候的丫环送来早点、小吃,他远远的看见了,为避免诵经时被打扰,就挥手示意丫环不要将东西送到房间里来。当时虽然没有说出口,心中确实起过“不用”二字的念头

次日凌晨,戚元帅预先把门窗都关闭好,然后一心一意的念诵《金刚经》,至诚回向给那位死去的士兵。到了晚上,梦见那位兵士前来道谢并且说已经获得超度了。这件事是我亲耳听浙江的僧人东林和尚说的。东林法师为人一向忠厚老实,是位很有修行的出家人,他绝对不会假话的。唉!平常为亡者诵经作超度的出家人一定要谨慎小心啊!



平心荐亡

杭郡多士坊。有东平庙。郡之窘人死。致梦其妻云。谅汝无力修荐。纵多方修荐。不若东平庙庙主某公施一饭斛足矣。妻诣庙主求请。主云。我至期有七员主行醮事。奈何。然我宁辞彼就汝。遂为施食。妻梦夫云。已超脱矣。此公平日卧榻上供王灵官像。像前置一瓶。凡得经嚫。目不视。即贮瓶中。随取随用。不欲较计厚薄也。一念平等。亡魂赖以津济。噫。心平即有如是威德。况心空者乎。释子当自勉矣。

【译文】 

杭州城内有很多士坊,其中有一座东平庙。附近地方有一穷人死后,托梦给他的妻子说:“咱们家向来贫穷,谅你也无力为我做超度法事。即使你多方设法要为我做超度的法事,还不如到东平庙向主持庙宇的那个人请求,只要他来给举行一场施食仪式就足够了!”

他的妻子得此梦示后,即到东平庙向主持庙宇的人请求。这个人说:“我这几天已经有七个员外请求我去做醮事(道教为祈求消灾赐福而设坛祈祷的一种祭仪)了,这怎么办呢!那我只好把那七场醮事都推掉了,还是先答应你的请求吧。”于是就为这位贫穷的妇女死去的丈夫举行了施食仪式。当天夜里,这位妇女就梦见亡夫来对她说:“我已经获得超脱了!”

这位庙主究竟凭借什么法力使亡魂得到超度呢?原来他平时在睡觉的床上供养着一尊王灵官(相传“王灵官”为宋朝徽宗时候的人,为林灵素再传弟子,居二十六天将的第一位。)的神像,像前放置了一个瓶子,凡替人诵经所得的嚫资,无论多少,他看都不看一眼,便装入瓶中,以后随取随用,从来不计较施主所送的嚫钱是多是少。

只因为他存着一念平等的心,亡魂便仗此得以济度。哦!只要心存平等就有这么大的威势和德政,何况心空无一物的人呢?做为佛的弟子,我们一定要自己多勉励自己啊



思惟修

禅那者。此云思惟修。故称禅思比丘。是贵思也。经又言。有思惟心。终不能入如来大涅槃海。又言。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及。是病思也。所以者何。盖思有二。一正思惟。一邪思惟。无思之思。是正思惟也。有思之思。是邪思惟也。又思有二。一从外而思内。背尘合觉者也。一从内而思外。背觉合尘者也。从内思外者。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无尽而真弥远也。从外思内者。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尽而还源也。由思而入无思。即念佛者由念而入无念也。

【译文】

禅是梵语禅那的音译,翻译成我们国家的语言可以叫做思惟修所以有的人就称呼修禅的人为禅思比丘,这是表示修禅的工夫着重在“思”上。但是有的经文中说:“如果有思惟的心思,终究不能够证入到如来无上正等正觉的大涅槃海当中。”还有的经典中说:“所有的法都不是思考、称量可以了解到,可以达到的。”这是批评“思”存在弊病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是因为思有二种情况:一种是正确的思惟,一种是不正当的思惟。没有思量分别的“思”,是正确思惟;有所思量分别的“思”,是不正当的思惟。

“思”还可以分有二种情况:一是把攀缘外境的思念转过来观察自己的内心,这是背离尘劳妄想趋向于觉悟自性;一是把观察自己的内心念头转移到攀缘外境上面,这就是背离自身本具的的如来藏性,而去迎合尘劳妄想的无明。由观照内心转而思量外境,不断地向外攀缘,这样的思维的念头越多,念头越思维越重,结果杂念越来越多没有尽头便离真心越来越远;反之把思索、称量尘劳妄想的思想意识用来观察自己的自性,不断的思考、求证,这样思索达到了极至,思维到了尽头,就能够找到本来的源头、明心见性了。

这种从有“思”而达到无“思”的修养工夫,便是念佛的人由有念而进入无念的境界。




泰首座

或谓。泰首座刻香坐脱。九峰不许。以不会石霜休去、歇去、寒灰枯木去等语也。而纸衣道者能去能来。将无会石霜意。而洞山亦不许者。何也。愚谓纸衣若果已出息不涉众缘。入息不居阴界。则去住自由。当与洞山作愚痴斋。把手共行。泰何可及。如或不然。未免是弄精魂汉。古人所谓鬼神活计者是也。而泰公却有真实定力。特其耽着静境。不解转身一句。二者病则均也。然纸衣虚心就洞山理会。而泰公奋然长往。自失大利。满招损。谦受益。学禅者宜知之。

【译文】 

有人说:“泰首座可以在限定焚一枝香之内坐脱入灭,而九峰道虔禅师却不许可泰首座所悟的境界。这是因为泰首座未能领会石霜庆诸禅师所谓‘休去、歇去、寒灰枯木去’等禅机。而纸衣道者能去、来自如,难道没有领会得石霜禅师的禅机?而洞山本寂禅师也不许可其所悟的境界。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认为纸衣道者若果然已能出息不涉众缘,入息不居阴界,则确实是去、住自由,当与洞山良价禅师作愚痴斋(洞山良价禅师临命终时,为诫绝弟子执恋之情而设的斋会。据《景德传灯录》卷十五良价传上载:唐咸通十年三月,命剃发披衣,令击钟,俨然坐化。时大众号恸移晷,师忽开目而起曰:“夫出家之人,心不附物,是真修行。劳生息死,于悲何有?”乃召主事僧,令办愚痴斋一堂,盖责其恋情也),把手共行。既有这种工夫,泰首座如何能及得上他。如或达不到这种工夫,那就未免只是弄精魂汉,所谓作鬼神活计这一类了。

而泰公却确实有禅定的工夫,只是他耽着静境,不解得转身一句罢了。这二位禅德于修道境界上均有欠缺,但纸衣道者工夫虽未到,却能虚心向洞山本寂禅师请益,求得理会;而泰公奋然长往,以致自失大利。这便是所谓“满招损,谦受益。”学禅的人应该知道这一点。



睡着白话解无梦时主人

雪岩初问高峰。日间浩浩作得主么。次问。夜梦中作得主么。三问。正睡着无梦时。主人公在甚么处。今人便向第三问。以情识卜度。错了也。汝且日间作主不得。又何论最后极深深处。不如就初门著紧用心。以次理会去未晚。虽然。若于第三问了悟无疑。白日间夜梦中无不帖帖地矣。过量人前。又不可以格例拘也。

【译文】 

雪岩祖钦禅师:“日间浩浩(纷纷扰扰)时还作得主么?”原妙禅师道:“作得主。”祖钦禅师又问:“睡梦中作得主么?”原妙禅师道:“作得主。”祖钦禅师再问:“正睡著时,无梦无想,无见无闻,主人在甚么地方?”原妙禅师便默然无语。

现在的人于是只是在第三问上做功夫,依赖自己的感觉和知识见解去推测、判断,这样做就错了啊。你在白天清醒的时候尚且不能管得住自己,又怎么能来谈论最后最深奥、最奇妙的地方?不如先从第一次的问话上多多的用心、下功夫,然后慢慢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去领会、去做,这并不会耽误修行的。

当然了,如果能够在第三个问题上上明明白白做到、没有任何疑虑,那么不管是白天的时候或者晚上做梦的时候没有不妥当服贴的。所以对于具有大根基、大智慧、超过常人能力的人来说,也不可以用平常的规矩、条例来限制了



弃舍所长

凡人资性所长。必著之不能舍。如长于诗文者。长于政事者。长于货殖者。长于战阵者。乃至长于书者画者琴者棋者。皆弊精竭神殚智尽巧以从事。而多有钩深穷玄。成一家之名以垂世不朽。若能弃舍不用。转此一回精神智巧。抵在般若上。何患道业之无成乎。而茫茫古今。千百人中。未见一二矣。

【译文】

一般的人资质禀性中,如果具有某方面的特长,一定会对这个特长非常坚持、舍不得放弃。比如说有擅长诗歌文学的人,有擅长行政事务的人,有擅长经商做买卖的人,有擅长作战或比赛的计谋人,乃至于有擅长书法、绘画、音乐、棋艺的,总是不惜耗费所有的精神,运用种种智慧、技巧用到从事他所擅长的事物上。其中也多有达到精深奥妙的境界,能够自成一家甚至名垂不朽的。这些人如果能舍弃所擅长这些世间事,把这些事情上所用的精神和智巧转而用在修学佛法智慧上,还用担心道业会不能够成就吗?然而从古至今茫茫人海,千百万人中,也没有见到有一二个人能这样做的。




愿以分享此文功德,回向一切众生,回向无上菩提,回向西方净土,回向四众和合,回向正法久住。合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2015 06: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宗门问答

古尊宿作家相见。其问答机缘。或无义无味。或可惊可疑。或如骂如谑。而皆自真参实悟中来。莫不水乳投函盖合。无一字一句浪施也。后人无知效颦。则口业不小。譬之二同邑人。千里久别。忽然邂逅。相对作乡语隐语谚语。傍人听之。亦复无义无味。可惊可疑。如骂如谑。而实字字句句皆衷曲之谈。肝膈之要也。傍人固不知是何等语。而二人者。则默契如水乳。如函盖矣。今不如缄口结舌。但向本参上著力。只愁不悟。不愁悟后无语。

【译文】 

古代禅林中年老而有名望的高僧、作家(禅宗大有机用者之称)见面以后,他们之间的问答的机缘,有的没有什么实际的意思,有让人感到吃惊、疑惑,有的听起来就好像在骂人或者开玩笑,然而这没有都是从真参实悟中得来的,就好比水和乳汁融会在一起,盒子与盖子紧密的相结合,没有哪怕一个字一句话是随随便摆弄说出来的。后来学禅的人不明事理,也要仿效他们那样对话,如同东施效颦一样,那就口业非常大了。

比方说两个同乡的人,分别很久了,在千里之外忽然间在无意中相遇,于是互相讲起家乡的土话、私密的暗语、家乡常用的谚语。这让不是同一家乡的其他人听起来,同样也是没有什么实际的意思、让人感到吃惊、疑惑、听起来就好像在骂人或者开玩笑。其实,字字句句都是出自内心的真实感情的话,肺腑之言。旁边的人虽然不明白他们说的是什么话,可是他们两个人却默契的好像水和乳汁融会,盒子与盖子的结合。现在的人不如老老实实闭上嘴不说话,只管向本具的自性上下功夫努力,只需要担心不能够开悟,不用担心开悟以后不知道说什么



醉生梦死

醉生梦死。恒言也。实至言也。世人大约贫贱富贵二种。贫贱者。固朝忙夕忙以营衣食。富贵者。亦朝忙夕忙以享欲乐。受用不同。其忙一也。忙至死而后已。而心未已也。赍此心以往。而复生。而复忙。而复死。死生生死。昏昏蒙蒙。如醉如梦。经百千劫。曾无了期。朗然独醒。大丈夫当如是矣。

【译文】

“醉生梦死”是说像喝醉酒和做梦那样,昏昏沉沉,糊里糊涂地过日子。这句俗语实在是富有哲理而合情合理的话。世间的人基本上可以分为穷困又没有社会地位的和富裕而又有显贵地位的二种。穷困又没有社会地位的人,当然是从早上到晚上都在为了解决自己温饱问题忙碌不停止;而富裕而又有显贵地位的人,同样也是从早到晚的忙忙碌碌用来享受五欲的快乐。虽然苦于乐的感受不一样,但是他们的忙碌是一样的,都一直忙到死为止。然而他们的心识并不会随身体死亡而消失,仍然还要带着这样的业去投胎转生,出生之后又开始忙,又要一直忙到死。这样死了又生,生了又死,昏昏沉沉,一直处于不清醒、迷糊状态,就算经过了百千的劫数,也没有结束的时候。清楚明白,就算众生皆醉我自己也要保持清醒,大丈夫应当要有这样的信念啊



真道人难

凡人造业者百。而为善者一二。为善者百。而向道者一二。向道者百而坚久者一二。坚久者百。而坚之又坚久之又久。直至菩提。心不退转者一二。如是最后。名真道人。难乎哉。

【译文】 

这个世界上造业的人,一百人当中,喜欢做善事的人也许可以找到一、二个;喜欢做善事的人,一百位当中,能够发心修行解脱之道的人最多只有一、二个人能够发心修行解脱之道的一百人之中,能够长久的坚持能有一、二人就不错了;坚持长久的一百人当中,能够不断的修行、不停的坚持,长久的坚持,一直到成就大智慧,得到正等正觉,心不退转的最多也只有一、二个人啊。要做到像最后的一、二个人这样的修行人,才有资格称为真正的修行解脱之道的人。可见修行的路是多么的艰难啊!



教外别传

或谓。教外果有别传乎。则一代时教闲文也。教外果无别传乎。则祖师西来虚行也。曰。教外实有别传。而亦实无别传也。圆觉不云乎。修多罗如标月指。指非月也。谓指外别有月可也。而月正在所指中。谓指外别无月亦可也。执指为月。谓更无月者。愚也。违其所指。而别求所谓月者。狂也。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而已。

【译文】 

有的人说:“我佛如来言语教学以外真的还有其他特别的传授吗?如果有的话,那么释迦世尊49年说的法不就都成了没意义的闲话了吗?那如来言语教学以外真的没有其他特别的传授了吗?如果没有的话,那么达摩祖师大老远从印度过来就等于白来了。”我是这么认为:“如来言语教学以外真的还有其他特别的传授,也可以说真的是没有其他特别的传授。《圆觉经》上不是说过吗?‘修多罗(华译契经)就好像是指明月亮的所在位置的手指’。因为手指不是月亮,所以说手指以外还有一个月亮;而空中的月亮正在所指的地方,如果说除了所指的月亮以外没有别的月亮了,也是可以的啊。如果有人认定手指即是月亮,称除了手指以外再也没有其他月亮了,这就未免太愚蠢了。如果有人不看手指所指的月亮,而非要在其他位置再找出一个月亮来,这就未免太狂妄了。这些表面玄妙的事理,全在于各人的领会程度罢了。



发真归元

楞严云。一人发真归元。十方虚空悉皆消殒。而中庸以喜怒哀乐未发为中。既而曰。致中则天地位。会通儒释者。谓中即真元也。然归元则世界消。致中则世界立。胡因同果异如此。盖喜怒哀乐。属乎意根。第六识耳。今止意识不行。尚余末那赖耶。洪涛息而微波在也。曾未归元。如何得虚空消殒。

【译文】 

《楞严经》上说:“倘若有人能发现本有的真心,返本还原,复归于法界体性,即证果成佛,则十方虚空,立即冰销瓦解。”而《中庸》把喜怒哀乐的情感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心是平静无所偏倚的境界,称之为‘中’。接下又说:“如果能够把中和的道理推而及之,达到圆满的境界,那么天地万物,都能各安其所,各遂其生了。”有喜欢会合疏通儒教和佛教的人,就认为《中庸》所说的“中”就算是佛经上所说的本有妙明真心了。然而“归元”这个世界就会消殒了,“致中”可以导致这个世界成立。为什么一样的种子结的果实却差别这么大呀?这其实是由于喜怒哀乐属于意根,只不过是第六识而已。现在只是意识不起作用了,还有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在作用啊!洪水波涛虽然平息了,但是细微的波浪还是存在的啊。从来都没有返本还原,又怎么可以做到十方虚空,立即冰销瓦解呢




汤厄(三) 

予平日论到病中做工夫处。亦知毕陵伽婆蹉所谓纯觉遗身矣。亦知马大师所谓有不病者矣。亦知永嘉所谓纵遇风刀常坦坦。假饶毒药也闲闲矣。亦知肇公所谓四大本空。五蕴非有矣。及乎足入沸汤。从头简点。痛觉在身。谁是遗身者。我今受病。谁是不病者。锋刀毒药切于肌肤。谁是坦坦闲闲者。四大五蕴实为吾身。实为吾累。谁是本空非有者。乃知平日乾慧都不济事。若无定力。甘伏死门。彼口头三昧。只自瞒耳。噫。可不勉欤。

【译文】 

我平日里谈论到病中要怎样做工夫的问题,也知道应该学习毕陵伽婆蹉(五百罗汉第捌拾壹尊毕陵伽蹉尊者)所谓“忘掉识身妄心,纯一观注本觉真心”的忘我境界;也知道应该学习马大师所谓“有不病者”的超然物外的工夫;也知道应该学习永嘉大师所谓“纵遇风刀常坦坦,假饶毒药也闲闲”的从容态度;也知道应该学习东晋僧肇大师所谓“四大本空,五蕴非有”的那种视死如归的精神。

结果等到失足掉到沸水里被烫伤后,把以上方法一一拿来运用,结果全无效验。痛觉明明在身,谁能遗忘得了这个自己的身体?我今正受着病苦的折磨,谁能当作是那不病的人?用刀子和各种药物再皮肤上涂抹、切割,痛苦的无法表达,谁还能做到坦然自得,好像事不关己的人?现在这个被病苦磨难的时候,感觉四大五蕴实实在在就是我的身体,实实在在是我的负累,谁能说自己本来是空不是真有的人呢?这才知道我平日那些乾慧(乾慧是一种思想,是一堆念头...基于思考而非自我体验,所以“乾慧”又叫“干慧”,乾慧地又叫干慧地),用在这病苦时刻全都无济于事。如果没有高深的定力,只有屈服于死神的来临。可见那些口头三昧,只能拿来欺瞒自己罢了。唉!想到这些,怎能不勉力在真实处用功啊!



汤厄(四) 

予见屠酤之肆。生置鳖鳝虾蟹之属于釜中。而以百沸汤烹之。则谕之曰。彼众生力弗汝敌。又微劣不能作声耳。若力敌。则当如虎豹啖汝。若能作声。冤号酸楚之声。当震动大千世界。汝纵逃现报。而千万劫中。彼诸众生。不放汝在。汝试以一臂纳沸汤中。少顷而出。则知之矣。今不意此报乃我当之。因思自少至老。虽不作此业。而无量生来。既宿命未通。安保其不作也。乃不怨不尤。安意忍受。而益勤修其所未至。

【译文】 

我以前每次看到酒家餐馆里,把活生生的甲鱼、鳝鱼、大虾、螃蟹等置入翻滚的沸汤锅中烹煮。我心中不忍,就劝告他们说:“这些众生的力量敌不过你们,又身体微小低劣不能出声呼喊求救。如果它们的力量能够敌的过你们,那么一定会像老虎、豹子一样生吞了你们;如果它们能够出声,那么它们冤苦酸楚的呼喊求救的声音,一定会让三千大千世界都震动。你们就算是可以逃得了这一世的报应,但是以后的千万劫中,这些被你们所宰杀、烹煮的动物,它们决不会放过你们的。如果你们不相信的话,不妨试试将自己的手臂放到沸腾的开水当中,就算是很短的时间就拿出来,你们也就知道是什么样的感觉了。”

没想到现在承受这果报的竟然是我自己。因此想想自己从小到现在,虽然没有造过杀生的罪业,然而无量的劫数以来,既然还没有得到知宿命的神通,谁也不能保证过去生中也没有造过杀业。因此也就不报怨不怀恨了,安心忍受被烫伤的痛苦,并且发心更加发愤勤勉修习我还没有达到的境界。



经教

有自负参禅者。辄云达摩不立文字。见性则休。有自负念佛者。辄云止贵直下有人。何必经典。此二辈人有真得而作是语者。且不必论。亦有实无所得而漫言之者。大都不通教理而护惜其短者也。予一生崇尚念佛。然勤勤恳恳劝人看教。何以故。念佛之说。何自来乎。非金口所宣。明载简册。今日众生。何由而知十万亿刹之外有阿弥陀也。其参禅者。藉口教外别传。不知离教而参。是邪因也。离教而悟。是邪解也。饶汝参而得悟。必须以教印证。不与教合。悉邪也。是故学儒者。必以六经四子为权衡。学佛者。必以三藏十二部为模楷。

【译文】 

有自以为参禅最了不起的人说:“达摩祖师西来说禅法,禅是脱离文字的,语言和文字只是描述万事万物的代号而已。只要明心见性,了解自己的心性,就可以成佛。”还有自认为念佛法门非常了不起的人说:“修净土法门的人,只要把一句佛号直下念去,得到阿弥陀佛的加被,就可以往生极乐世界,又何必看什么经典。”这二种人如果确实有真修实证的工夫,达到了他们所说的境界,而说出这样的话来,那就没有什么可以非议的了。也有那些没有什么成就,实在是没有得到什么的,也这样随便的来信口开河,大部分都是因为自己不通教理,而故意来掩饰这个短处而已。

我这一生当中都在推重提倡念佛,但仍然勤勤恳恳劝大家一定要看经典著作。这是为什么呢?假如不读经典,怎能知道念佛法门是怎么传下来的?如果不是佛的金口所宣说的,明明白白记载在经典上的,现在我们这些人,从哪里可以知道离我们这个世界十万亿个三千大千世界之外还有一个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呢?那些参悟修禅的人,以参禅“如来言教以外的特别传授”作为借口,却不知道离开经典著作去参究,那是进入邪路的起因啊;和经典著作里面所说的不一致的解悟,就是不正确的解悟啊。就算你是因为参禅而得解悟,也必须用经典著作所说的来印证。如果所悟到的见解不与经典著作里面所说的一致,那么全都是邪知邪见。所以学习儒家学说的人,需必用六经、四书作为衡量自己水平的标准。学习佛法的人,就必须把三藏十二部经典著作里面所宣说的作为修行的榜样,效法学习。



闻谤

经言。人之谤我也。出初一字时。后字未生。出后一字时。初字已灭。是乃风气鼓动。全无真实。若因此发嗔。则鹊噪鸦鸣。皆应发嗔矣。其说甚妙。而或谓。设彼作为谤书。则一览之下。字字具足。又永存不灭。将何法以破之。独不思白者是纸。黑者是墨。何者是谤。况一字一字。皆从篇韵凑合而成。然则置一部篇韵在案。是百千万亿谤书。无时不现前也。何惑之甚也。虽然。此犹是对治法门。若知我空。谁受谤者。

【译文】

《优婆塞戒经》里面说过,别人诽谤、侮辱我的时候,前一个字出来,后一个字还没出来;后一个字出来了,前一个字已灭失了。所以这只是风和气的变化的一种现象,全都不是真实的。如果因此而升起恼怒、怨恨的心,那么听到喜鹊乌鸦的叫声,都应该发起嗔恨心了。这话说得真是妙啊,但有人说:“假设他人写成恶意攻击别人、说别人坏话的书,那么整体上看,字字具足,又永远不灭掉,该用什么方法来消除自己的愤怒呢?” 我告诉他:你何不试着这样想,那白的是纸,黑的是墨,哪还有什么是恶意攻击别人、说别人坏话的呢?况且所有写出来的字,都是根据字的有关形体的《玉篇》和有关声韵的《广韵》凑合而成。那么一部篇韵的书摆在桌案上,那岂不等于是百千万亿的谤书无时不现眼前了。怎么可以如此的迷惑啊!虽然如有如此的方法,但这还只是对治的方法。如果知道了“我空”的道理,谁是受诽谤的人呢?



广览

看经须是周遍广博。方得融贯。不致偏执。盖经有此处建立彼处扫荡。此处扫荡。彼处建立。随时逐机。无定法故。假使只看楞严。见势至不入圆通。而不广览称赞净土诸经。便谓念佛法门不足尚矣。只看达磨对梁帝语。见功德不在作福。而不广览六度万行诸经。便谓有为福德皆可废矣。反而观之。执净土非禅宗。执有为非无为。亦复如是。喻如读医书不广者。但见治寒用桂附而斥芩连。治虚用参耆而斥枳朴。不知芩连枳朴亦有时当用。而桂附参耆亦有时当斥也。是故执医之一方者误色身。执经之一义者误慧命。予尝谓六祖坛经不可使无智人观之。正虑其执此而废彼也。

【译文】 

看佛经一定要全面并广大,才能够融会贯通,不致于执著、偏重于一边。因为在三藏十二部经中常常是在这部经中所建立的义理,而在另一部经中却完全给予否定了;在这部经中完全否定的,而在另一部经中又极力赞扬。这原是佛陀为教化不同根机的众生而施设的善巧方便,所以并没有固定不变的说法。

比如说有的人看《楞严经》,看到大势至菩萨的念佛法门,没有被文殊菩萨选为圆通法门之首选。又没有广泛的阅读佛称赞净土的诸多的经典,便认为念佛法门不值得推崇学习了!还有些人只看到当年达摩祖师与梁武帝对话,看到做功德不在于做福德,而没有普遍的阅读佛曾谆谆劝人修六度万行的各种经典,便认定凡是有为的福德都是应该放弃的!反过来看,同样也有爱好净土法门而批评禅宗的,有欢喜修有为的福德而藐视无为的功德,这都是犯了偏执的错误。

比方说学医的人,阅读的医书不多,知识面狭窄,只知道治寒症应该用桂皮、附子,就指责别人不该用黄芩、黄连;只知道治虚症应该用人参、黄芪,便指责别人不该用枳实、厚朴。不知黄芩、黄连、枳实、厚朴也有当用的时侯,而桂皮、附子、人参、黄芪也有不合适用的时侯。如果医生死执一种药方而不知变通,一定会损害人的四大构成身体;学佛的人如果偏执经文中一个义理而不能圆融,就必定耽误人的法身慧命。我曾说过《六祖坛经》这部经典不能随便让没有智慧的人阅读,就是担心见识浅薄的人,执着《坛经》中的某些话而轻视其它的法门。



求人过

见人饬躬立德。名称颇闻。便多方求觅其过。此忌心也。薄道也。或见人有所著述。其求过也亦然。不知闻一善行。览一好书。皆当随喜赞叹。而反掩之灭之。是诚何心哉。若果行系伪行。书系邪书。自应正言公论。明斥其非。又不当半褒半讥。依阿进退。

【译文】 

看见别人能谨慎端正自身,修养高尚的品德,因此名声远大,许多人都知道。于是就想方设法去寻找他的缺点和过失并大肆宣扬。这是忌妒心在作怪,这种行为不厚道啊!或者看到别人有较多著名的论述、作品,也同样百般挑剔寻找他差错的地方。这同样也是忌妒心、不厚道的表现。

这些人不知道就算听到很小的一件善良的行为,或者看到一本好书,都应该去随喜赞叹。怎么可以不但不赞叹,反而设法去加于掩盖、损毁、诽谤,这到底存的是什么心呢?如果别人的行为真的是虚伪的,著作的确是邪书,当然应该提出公正的言论,明确的斥责他错误的地方。这又不应该半是夸奖半是讥讽,曲意附和他人了。



禅佛相争

二僧遇诸途。一参禅。一念佛。参禅者谓本来无佛。无可念者。佛之一字。吾不喜闻。念佛者谓西方有佛。号阿弥陀。忆佛念佛。必定见佛。执有执无。争论不已。有少年过而听焉。曰。两君所言。皆徐六担板耳。二僧叱曰。尔俗士也。安知佛法。少年曰。吾诚俗士。然以俗士为喻而知佛法也。吾。梨园子也。于戏场中。或为君。或为臣。或为男。或为女。或为善人。或为恶人。而求其所谓君臣男女善恶者。以为有。则实无。以为无。则实有。盖有是即无而有。无是即有而无。有无俱非真。而我则湛然常住也。知我常住。何以争为。二僧无对。

【译文】 

有两位僧人在路上遇到了,一位是参禅的,一位是念佛的。参禅的僧人说:“本来没有佛,还有什么可以念的?就算是佛这个字,我也不喜欢听到。”念佛的僧人就反驳他说:“《阿弥陀经》上明明白白的告诉我们‘西方有佛,名字是阿弥陀。’而且《楞严经》上也说‘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你怎么可以狂妄的说没有佛呢?”于是,一个坚决的说有佛,一个肯定的的表示没有佛,两个人争论不休。

恰好碰到一位少年经过这里,听到他们的辨论,忍不住插言道:“两位师父所说的话,都好似“徐六担板”(禅宗用以比喻执著于事理一端的偏见)啊”二位僧人大声地责骂少年道:“你这凡夫俗子,哪知道什么佛法?”少年说:“我的确是凡夫俗子,然而以我这个凡夫俗子作比喻,多少也可以明白一些佛法呀。我是一名演员,在戏场上,有时扮演君王,有时扮演臣子,有时扮男人,有时扮女人,有时扮善人,有时扮恶人。如果有人要在这其中去寻求所谓君王、臣子、男人、女人、善人、恶人,如果认为存在,而实际上却都不存在;若说没有,戏剧里面却又实实在在存在。这里面的‘有’是由‘无’而有的,‘无’是由‘有’而无的,有和无皆不是真实的,而我自己则依然还是我自己的本身,并不因为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而改变。懂得自己本来就没有生灭变迁,没有变化,还有什么可以争论的呢?”两个出家人听了,这才没话可以回应了。



武夷图

予病中有赠以武夷九曲图者。阅之忻然。因思古人沉疴不起。一友教玩辋川图。不浃旬而愈。况西方极乐世界。绘画流布。朝夕参礼而未闻奇验速效如辋川者何耶。良由辋川迹在寰中。易为描写。极乐境超世外。难以形容。则不若绘辋川者之备极工巧。耸人心目故也。彼鸡头摩之所传。十六观经之所说。亦略示其概而已。夫极乐世界。忉利。兜率。化乐诸天所不能及其少分。使人得而详睹。何止四百四病之俱忘。将八万四千烦恼诸病皆消灭无余矣。昔人谓神栖安养。又谓先送心归极乐天。岂徒然哉。

【译文】 

在我养病的日子里,有人送给我一幅“武夷九曲图”的画卷。我看了以后感觉非常愉快。因此想到古时候有的人因为病重卧床不起,他的一位朋友教他观赏辋川图(此图是画家王维晚年隐居辋川时所作)。结果病人不出十天就痊愈了。对比西方极乐世界,有的人绘制出来布施流通,日夜的参拜,但是都没有听说有像观赏辋川图一样很快就见效的。这是什么原因呢?

这是因为辋川美景佳迹就在我们这个国土中,所以非常容易绘画描写;至于极乐世界的庄严胜妙的境界超出这个世界之外,难以用这个世界的笔墨、语言形容出来,当然绘画时就不如辋川图那么详尽细致而令人心驰神往了。就算是印度鸡园寺五通菩萨所流传出来的图像,《观无量寿经》经文里面所描述的,也不过只能够大概的进行描述而已。

西方极乐世界的胜妙庄严,就算是忉利、兜率、化乐等这些天界的景象,也比不上极乐世界极少的景色。如果能够让人真实的看到,何止身体的各种病痛都能够消除掉,就算是八万四千烦恼等所有的病也都能消灭的一干二净。

过去有永明延寿大师写的《神栖安养赋》文章,又有樝庵法师作诗云:“身虽未到华池上,先送心归极乐天。”这难道是随便即兴表白的吗?



谈宗

予未出家时。乍阅宗门语。便以情识模拟。与一座主书。左纵右横。座主惮焉。出家数年后。重会座主于一宿庵。劳问间。见予专志净土。语不及宗。矍然曰。子向日见地超卓。今反卑近。何也。予笑曰。谚有之。初生牛犊不畏虎。识法者惧。君知之乎。座主不答。

【译文】 

我在没有出家的时候,刚刚看了几本禅宗祖师的语录,便以自己的虚妄的情理识见模仿语录中的话,在写给一位座主(佛教语,指僧众中之出家年数(法腊)较多者,或指年岁高者,有时亦为对僧人之尊称)的信中,上左下右,天南地北的随意发挥、乱说一通。致使那位座主看后震惊的不得了。

出家数年以后后,我在一宿庵中又见到那位座主。彼此之间相互致意交谈期间,他发现我已专心致志修学净土,谈话之中再也没有涉及禅宗的话题,便看着我诧异地问:“你以前对禅宗的语言见地超常卓越,为何现在反而变得这么平庸了啊?”我笑着回答说:“那时的我,就像谚语说的:‘初生牛犊不畏虎。’如今我已经明白了法门的深浅,自然就会有所畏惧了。你能明白吗?”座主听我这么解释,便不再说什么。



念佛

世人稍利根。便轻视念佛。谓是愚夫愚妇勾当。彼徒见愚夫愚妇口诵佛名。心游千里。而不知此等是名读佛。非念佛也。念从心。心思忆而不忘。故名曰念。试以儒喻。儒者念念思忆孔子。其去孔子不亦庶几乎。今念念思忆五欲。不以为非。而反以念佛为非。噫。似此一生空过。何如作愚夫愚妇耶。而惜乎智可能也。愚不可能也。

【译文】 

世间人稍有点小聪明,便轻视念佛,认为念佛是愚夫愚妇的事。他只看到有些愚夫愚妇口中称念佛的名号,心思却跑到千里以外去了。而不明白这样的人只能算是读佛,不能称为念佛啊。真正的念佛,是念头从心底升起,心里不断地想佛忆佛,念念不忘佛,这才叫做念。

尝试用学儒家的人打个比方:学习儒家学说的人念念都忆念孔子,常常把孔子的言行当作自己言行的楷模,这样日久天长以后,他的言行自然便与孔子就比较相近了。现在有些自以为聪明的人,常常的思念世间的财、色、名、食、睡,不认为这些是错误的,反而认为人家念佛这件事情是错误的。唉!好像这样一辈子都虚度光阴,还不如去学学愚夫愚妇读佛呢。可惜也只有真正的聪明人才肯学愚夫愚妇老实念佛,要指望那些自以为聪明的愚人去学愚夫愚妇念佛,简直就不可能的



愿以分享此文功德,回向一切众生,回向无上菩提菩提,回向西方净土,回向四众和合,回向正法久住。合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9-2015 12: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僧性空

吴泗洲寺僧性空。弃应院。闭关尧封山。尝寄予所发誓愿。及禀告十方等语。予嘉叹希有。俄而魔著。遂癫狂以死。予甚悼焉。揆其由。盖由乍起信心。有信无慧故也。古人心地未通。不远千里。参师访道。出一丛林。入一保社。乃至穷游遍历。曾不休息。得意之后。方于水边林下。长养圣胎耳。何得才离火宅。便入死关。有过不知。有疑莫辨。求升而反堕。又奚怪其然哉。颇有初心学人。结茅深山。孤孑独居。自谓高致。虽未必魔癫。而亦顿失利益不少。明者试一思之。

【译文】 

江苏泗洲寺有一位法名性空的出家人,离开原来所住的寺院,到尧封山上去闭关。他曾寄给我有关他所发的誓愿,以及禀告十方诸佛菩萨的誓言等话语。我看后赞叹他的言语很少有难得。但不久听说他着魔了,后来过了没有多因为疯狂而死掉了,我真的为他感到悲伤。推测他之所以着魔的原因,大概是猛然之间发起的信心,虽然有了信心,但是缺少了智慧,所以才会这样。

时候的人如果是思想、意念还没有完全通畅无碍,往往就会不远千里,长途跋涉,去参拜明师,寻访真正了脱生死的道路。从一个寺院出来,就到另一个寺院中去,甚至把所有的修行的地方都全都游历一遍,也从没有休息懈怠过。直到得到佛法的真实意义以后,才于水边林下修身养性,长养圣胎怎么可以刚刚离开俗世无语六尘火宅,就到没有大善知识指导的如同死水一般的地方去闭关修行呢?这样一来,修行中的过失自己就不能知道,自己有疑问也没有地方去分析明白,希望可以提高自己修行的品位,反而因此而堕落了,也就难怪会有这样的结果啊!

常有一些刚刚开始发心的学佛人,在深山老林中搭个茅篷,孤身一人住在那里,以为这样就可以成为世外高人了。这样行为的人虽然未必都着魔疯狂,却也当下就失去很多的利益。聪明的人不妨试着想一想。



出神(一)

或问。仙出神。禅者能之乎。曰。能之而不为也。楞严云。其心离身。反观其面是也。而继之曰。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即受群邪。是能之而不为也。又问。神之出也。有阴有阳。楞严所云。阴神也。仙出阳神。禅者能之乎。曰。亦能之而不为也。或者愕。曰。毋愕也。尔不见初祖已没。只履西归乎。尔不见宝志公狱中一身市中一身乎。尔不见沩山晏坐静室。乃于庄上吃油滋乎。然亦不名圣证。宗门呵之。昔一僧入定出神。自言。我之出神。不论远近。皆能往来。亦能取物。正阳神也。先德责云。圆顶方袍。参禅学道。奈何作此鬼神活计。是故吾宗大禁。不许出神。

【译文】

有个人问我:“修仙术的人可以让元神脱离自身的躯体,修禅定的人也能让元神脱离自身的躯体吗?”我说:“可以做到,但是不能够去做啊! 《楞严经》里面说:‘他的心识就能离开身体,这个心叫做意生身,能够反观自己的面貌,来去自由,不再有所留碍,不再受肉身所牵制。’就是所谓的元神脱离自身的躯体。接着经文中又说道:‘这是因定力功深,暂得虚融之相,稍一懈怠,便会失掉,故不是圣人实证,不证永证,不再退失之境界。如果不作圣境想,不自满足生欢喜心,就叫做善境界。如果认为是已证圣果,就会堕入群邪的陷井,受群魔的扰恼。’这就是能做到但是不可以去做呀!”

这个人又问道:“元神脱离自身的躯体的时侯,有阴神和阳神的分别。 《楞严经》里面所指的是阴神境界,修仙术人所出的是阳神。修禅定的人也能做到吗?”我答:“也是能做到而不可以去做啊。”问的人听了很惊讶。我对他说:“请不用感到惊讶。你没有看《景德传灯录》上记载初祖已没。只履西归吗?你没见过《高僧传》上记载宝志公在狱中有一身,在市中也有一身吗?你没听说沩山禅师在静室中宴坐,却有人看见他在庄上吃油糍吗?即便如此,这也不能称为圣人实证,而且禅宗门一向严厉指责这种现象。以前有一位出家人能够入定让元神脱离自身的躯体,自己表白说:‘我元神脱离自身的躯体时,不管是远处近处,都能够去来,也可以拿取那里的东西。’这便是阳神啊。然而前辈高僧严厉指责他说:‘出家之人本来是为了参禅学道,怎么可以作这些鬼神才去干的事情?’因此佛门禅宗严厉的禁止,不许做这些让元神脱离自身的躯体事情。”



出神(二

又问神有何过。曰。神即识也。而分粗细。有出有入者粗也。直饶出入俱泯。尚住细识。细之又细。悉皆浑化。始得本体耳。而著于出入以为奇妙。前所谓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认作本来人也。

【译文】

有人又问:“元神脱离自身的躯体有什么过错吗?”我回答说:“神识,其实就是人的思想意识,而切还有粗细之分。有出有入的这种元神,是属于粗的意识。即使修得出入全都消灭的工夫,尚且还有细微的神识存在。细微了又更加细微,一直到极其微细的神识都不存在了,这才算是证得本来的自己。如果执着元神可以出入自身躯体就认为是奇妙的,那就是古大德所说的‘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认作本来人’中的痴人了”



外学

隋梁州沙门慧全。徒众五百。中一人颇粗异。全素所不录。忽自云得那含果。全有疾闭门。其人径至榻前问疾。而门闭如故。明日复然。因谓全曰。师命过。当生婆罗门家。全云。我一生坐禅。何故生彼。答云。师信道不笃。外学未绝。虽有福业。不得超诣。今时僧有学老庄者。有学举子业经书者。有学毛诗楚骚及古词赋者。彼以禅为务。但外学未绝。尚缘此累道。今恣意外学。而禅置之罔闻。不知其可也。

【译文】 

隋朝梁州的出家人慧全禅师,跟着他修行佛道的弟子有五百多位,其中有一人举止比较粗鲁怪异,慧全禅师一向对他不怎么理睬。有一天那名弟子忽然对人透露说自己已证得阿那含果。有次慧全禅师因有病在身,关了房门卧床休息。那位弟子径直来到他床前问侯,而房门仍是紧闭着,第二天也是如此。有天对慧全禅师说:“师父您命终之后,就会投生到婆罗门家。”慧全禅师问:“我这一生都勤勤恳恳的修行禅定的功夫,为什么会投生到世间的富贵人家去哪?”他这个徒弟回答说:“师父信奉正道不能够一心一意,对于佛道以外的学问不能够完全的断绝放弃,虽然勤修禅定积累了大量的福报,却还没有达到超越轮回的地步。”

现在这个时代的出家人有学习老子、庄子道家的学问的,有学习考取功名的读书人攻读四书五经等儒家学问的,有学毛诗、楚辞、离骚以及古诗词赋的。慧全禅师一生以坐禅为主,只是对外学没有完全放弃,尚且会影响他不能进入解脱的大道。现在的出家人将大部分时间精力都投入佛道以外的学问当中,而把参禅学道的事放在一边,不予理睬,真不知他们将来会是怎么样的结果了



楞严房融所作

有见楞严不独义深。亦复文妙。遂疑是丞相房融所作。夫译经馆番汉僧及词臣居士等。不下数十百人。而后一部之经始成。融不过润色其文。非专主其义也。设融自出己意。创为是经。则融固天中天。圣中圣矣。而考诸唐史。融之才智。尚非柳韩元白之比。何其作楞严也。乃超孔孟老庄之先耶。嗟乎。千生百劫。得遇如是至精至微至玄至极之典。不死心信受。而生此下劣乖僻之疑。可悲也夫。可悲也夫。

【译文】 

有人阅读《楞严经》的时候,发现此经不但义理深奥,而且文辞优美,于是就怀疑是房融自己创作出来的。其实当时译经馆内,整个翻译工序,经过西域的僧人、本土的僧人以及文学侍从之臣、居士等不下数十百人,经过这些人翻译、校队、认可后一部经才算是翻译完成。房融不过是在文字上加以润饰,并不是专门负责翻译文章涵义的啊。假如说房融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思,创作出这样一部《楞严经》来,那么房融也该是天人中的天人、圣人中的大圣人了。但考查整个唐朝的历史,房融的聪明才智还比不上柳宗元、韩愈、元稹、白居易这些人,他怎么可能会创作出《楞严经》呢?这等于是超过了孔子、孟子、老子、庄子这些古时的圣人了啊!可叹啊!千生百劫,有幸可以遇到这样极其精微神妙、极其玄奥美妙的经典,不肯死心塌地的相信并如法受持,反而生出如此下劣乖僻的猜疑念头,真是可悲啊!可悲啊!



果报(一)

经言。万法唯心。错会者。谓无心则无因无果。故不患有业。唯患有心。有业无心。阎老子其奈我何。遂安意造业。无复顾忌。不知无心有二。如理思惟。用心之极。而自然入于无心三昧者。真无心也。起心造业。又起心制心。强制令无。似得无心。心恰成有。心有则业有。阎老子铁棒未放汝在。

【译文】
 
佛经中经常提到:“万法唯心。”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人,认为只要是无心也就没有因果报应了。所以不害怕去造业,只害怕有心。就算是造了恶业,只要没有心,就算是阎王老子也拿我没办法,因此安心的造业,不再有所顾忌。而不知道没有心分为二种情况:一是从根源仔细思惟,用心到了最极致的地步,自然而然的进入到了无心三昧的境界,这是真的没有心。另一种是故意起心造业,然后又用心来制止心,强制使没有心。感觉这样好像是没有心了,其实心恰恰是更有心了。心有了那么业也一定有了,阎王老子的铁棒不能能会放过你的啊



愿以分享此文功德,回向一切众生,回向无上菩提菩提,回向西方净土,回向四众和合,回向正法久住。合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9-2015 11: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谷成 于 5-9-2015 03:29 PM 编辑

见生梦

夜梦中多见生事。罕梦前生。何也。盖梦以想成。想多见生。不及前生故也。且三乘贤圣。尚有隔阴出胎乍时之昏。况具缚凡夫。脱一壳。入一壳。从母腹中颠倒而下。尚何能记忆前生耶。惟据其目前纷纷纭纭。昼则为想。夜则为梦耳。而或时未见之物未作之事未历之位。现于梦中者。则无始之境。任运而然。亦莫知其所以然而然也。想阴既破。寤寐恒一。幸相与致力焉。

【译文】 

人在夜间做梦的时候,大部分都是梦见这一辈子发生的事情,很少有人能够梦到前一辈子发生的事情。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梦是由于想的太多才产生出来的,而一般人所想的几乎都是这辈子的事情,没有人会去想、能够想起上一辈子发生的事情,所以就只能梦到这辈子的事情了。

而且就算是声闻、缘觉、菩萨这三乘的圣贤之人投胎这个世间,也会有隔阴之迷,出生以后还会有一段时间的迷惑。何况是具缚的普通人,脱离一个躯体,进入到另一个躯体,从母亲的肚子里面颠倒头脚以后才可以出生,如何还能回忆起上一辈子的种种事情呢?惟独记得住的都是眼前经历的纷纷纭纭的烦恼之事,于是白天想着这些事,夜间就梦到这些事。

有时这辈子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从来没有经历过的场所,也会出现在睡梦当中。这是无始劫来自己所经历的境界,自然而然映射出来的,也不知道它为什么会突然出现在梦中,为什么想知道的时候却不出现了。不过,修行的人如能破除五阴中的想阴,则无论醒时或睡着都能保持一样的清清楚楚了。希望与诸位共同努力。




惺寂

止观之贵均等。尚矣。圣人复起。不能易矣。或有稍缓急于其间者曰。经言因定发慧。则止为要。以是相沿成习。修行之人。多主寂静。唯永嘉既为惺惺寂寂、寂寂惺惺之说。以明均等。而后文曰。惺惺为正。寂寂为助。则迥然独得之见。从古至今。无道及者。自后宗门教人看话头。以期彻悟。而妙喜呵默照为邪禅。正此意也。是故佛称大觉。众生称不觉。觉者。惺也。永嘉之旨微乎。

【译文】 

修习天台宗止观法门,重要之处在于止(就是止息对一切外部世界和妄念的执著,而贯注于特定的对象)与观(就是用正确的智慧来看这一对象。止观又称定慧,即由定生慧)相辅相成以完成佛道,彼此不可分离,如同鸟之双翼,车之双轮。这样就是最上等的修法,即使圣人再来,也不会对此加以改变!但也有人认为应轻重缓急之间的区别。他们举《楞严经》中的文字“因定发慧”作为证明,那么就应该以修定为最重要的。

因此一代代相传成为了一种习惯,许多修行止观的人,都把寂静当成最重要的。只有永嘉大师既提出“惺惺寂寂、寂寂惺惺”(寂寂就是寂静、安静、安定的意思,惺惺就是清楚明了的意思)这个说法,以表明定慧的修持必须均等又在后文强调应当以:“惺惺为正,寂寂为助。”真可谓是与众不同的高超、独特的见解,从古时候到现在,一直都没有人能够提出来。

自从永嘉大师以后宗门中教人参话头,希望可以达到大彻大悟的境界,这其间妙喜宗杲禅师呵斥、责备默照禅为邪禅,也正是强调要以智慧为主的意思。所以佛称为无上正等正觉,凡夫众生都是没有觉悟的。觉这个字,也就是“惺”这个字的意思。永嘉大师的这个说法微妙不可思议啊!



道原

或问。道德经云。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则道之一言。自老子始。而万代遵之。佛经之所谓道者。亦莫之能违也。则何如。曰。著于易。则云履道坦坦。纪于书。则云必求诸道。咏于诗。则云周道如砥。五千言未出。道之名已先立矣。况彼之所谓道者。乃法乎自然。如其空无来原。自然生道。则清凉判为无因。如其本于自然。方乃生道。则清凉判为邪因。无因邪因。皆异计耳。非佛之所谓道也。佛道。则万法由乎自心。非自然。非不自然。经言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是无上正觉之大道也。尚非自然。何况法自然者。

【译文】 

有人问:“据《道德经》上说:‘吾不知其名,字之以道。’可见‘道’这个字的概念,是从老子开始的,然后后世万代的人们都遵从老子的这个说法。就连佛经中所说的‘道’,也不能违背老子的定义,是不是这样呢?”

我说:“出现在《易经》里,则言‘履道坦坦’;记载在《尚书》中,则言‘必求诸道’;吟咏在《诗经》中,则称‘周道如砥’。可见五千言(老子《道德经》的代称。)还未出,道的名词概念已经先确立了。

况且老子所说的‘道’,是取法于自然。假如《道德经》中说的,空没有来的地方,自然当中生出的大道,清凉国师判这是属于无所凭借、没有机缘。又比如《道德经》中说的是它是本来就有的,非自然产生的道,清凉国师判定这是属于不正确的的因缘。不管是无因还是邪因,都是属于不正确的机缘,都不是佛说的‘道’。

佛所说的道,则是万事万物都是出自于自己的自性,既不是源于自然,也不是不源于自然。佛经中所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才是无上正等正觉的大道啊!此正觉之大道尚且不是自然可比的,何况取法于自然呢?”



菩萨不现今时

窃怪今时造业者多。信道者寡。菩萨既度生无已。何不分身示现。化诱群迷。且昔佛法东流。自汉魏以迄宋元。善知识出世。若鳞次然。元季国初。犹见一二。近胡寥寥无闻。如地藏愿度尽众生。观音称无刹不现。岂其忍遗未度之生。亦有不现之刹耶。久而思之。乃知菩萨随缘度生。众生无缘则不能度。喻如月在天上。本无绝水之心。水自不清。月则不现。况今末法渐深。心垢弥甚。菩萨固时时度生。而生无受度之地。是则临浊水而求明月。奚可得乎。

【译文】 

我曾经也感到不理解:现在社会上造业的人那么多,信道的人又这么少,菩萨既有“众生无边誓愿度”的宏愿,为什么不分身示现来化度诱导痴迷的众生呢?而且,从佛法传入中国以来,自汉、魏时代直到宋朝、元朝,善知识相继出世,多的如同鱼身上的鳞片一样,层出不穷。即使到了元朝末年和明朝初年的时候,还能够见到一两个大善知识。为什么现在几乎没有听说过有这样的人?

如果地藏菩萨真的发愿要度尽众生,观音菩萨确实没有国土是他不可以去的,那么地藏菩萨岂能忍心舍弃未度的众生?观音菩萨也有不愿现身的地方吗?这个问题长久的在我心中思索,终于明白了菩萨也只能随着各自的因缘来度众生的,假如众生得度的时节因缘还未成熟,即使菩萨勉强去度化也度不了。

比方说月亮挂在天空之中,从来也没有拒绝印照在水中的心思,只是由于水的自身不清澈,月的影像就不能够反照在水当中。何况现在已经是进入末法以后很深远的年代了,众生心中的尘垢越来越严重,菩萨固然时时刻刻都在随缘度脱众生,奈何众生没有可以接受菩萨度化的因缘之处,这就好比面对污浊的水而希望从中看到明月,哪有这个可能呢?



曹溪不断思想

有诵六祖偈云。慧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扬扬自谓得旨。便拟纵心任身。一切无碍。坐中一居士斥之曰。大师此偈。药卧轮能断思想之病也。尔未有是病。妄服是药。是药反成病。善哉言乎。今更为一喻。曹溪之不断百思想。明镜之不断万像也。今人之不断百思想。素缣之不断五采也。曹溪之对境心数起。空谷之遇呼而声起也。今人之对境心数起。枯木之遇火而烟起也。不揣己而自附于先圣者。试闲处一思之。

【译文】 

有人读诵六祖慧能大师作的偈语:“慧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有僧举卧轮禅师偈云:“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六祖大师闻之曰:“此偈未明心地。若依而行之,是加系缚。”因示一偈曰:“慧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自以为已经领会其中要旨了,就想要放纵自己的身心,所有一切都不在约束自己。这时和他坐在一起的一位居士当即呵斥他说:“六祖慧能大师这首偈语,本是对治卧轮禅师认为自己能断思想的这种病的。你本来没有这种病,就随便的服治疗这种病的药,这药服下去反而会导致生病了。”这话说得太好了!

现在我再举一例子来比喻一下:曹溪宗慧能大师的“不断百思想”,就好像是一块明亮的镜子,对任何形象都不排斥,都可以印照,而任何形象都随来随去,镜子却是始终保持明亮干净的;现在的人“不断百思想”,就如同供书画用的白色细绢,不排斥任何的色彩,可惜只要色彩沾上了,白绢就会被污染去不掉了。

慧能大师所说的“对境心数起”,就好比空旷的山谷中大声呼喊的回声,其实还是那一心;现在人的“对境心数起”,如同枯木遇到火而起烟燃烧起来,已经被境界所迷。所以我们现在人不先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如何,就想要把自己和古代的高僧大德相提并论欲,还是请这样的人在空闲的时候好好地想一想吧。



见僧过

世有言。人不宜见僧过。见僧过得罪。然孔子圣人也。幸人知过。季路贤者也。喜过得闻。何僧之畏人知而不欲闻也。盖不见僧过。为白衣言耳。非为僧言也。僧赖有此。罔行而无忌。则此语者。白衣之良剂。而僧之砒鸩矣。悲夫。

【译文】 

世间有种说法:“人们不应该去寻找僧人的过失。如果特意寻求僧人的过失,本身也是一种罪过。”但是孔子是圣人,却庆幸能够有人指出自己的过失。季路是有才有德的人,听到有人指出自己的过失就感到欢喜。

为什么出家人有过错,反而怕人知道而不愿意听人指出来呢?其实,“不见僧过”这句话,是对在家的居士们说的,不是对出家的僧人说的。如果僧人依仗着这句传言,举止随便而又无所畏忌,那么这句话对在家居士相当于是良药,对出家僧人则等同于砒霜鸩毒这样的毒药。难道不可悲吗?



心不在内

楞严征心。谓心不在内者。指真心也。若妄想心。则亦可云在内。此意微妙。未易与不知者道。世书曰。心藏神。神即妄想别名。其所称心。则肉团之谓耳。有义学辈闻予言。摇首不信。今请以事明之。人熟寐。戏以物压其心则魇(yǎn)。或自手误掩其心亦魇。又戏画睡人面。有至魇死者。此在内之明征也。义学曰。如是。则真妄成二物矣。曰。子徒知真妄不二。不知真妄一而常二。二而常一也。不观水与冰乎。水冰不二。孰不知之。而水既成冰。水流动而无定方。冰凝实而有常所。真无方。妄有所。亦犹是也。从真起妄。妄外无真。由水结冰。冰外无水。故其体常一而用常二也。义学曰。此子臆见。终违楞严。有据则可。曰。有据。据在楞严。诸君自不察耳。经云。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虽在色身之内。不妨体遍十方。正遍十方之时。不妨现在身内。此意妄想破尽者方能证之。吾与子尚在妄想中。葛藤且止。

【译文】

楞严会上七处验明真心的地方,最后结论说心不在肉身里面的意思,指的是真心。如果是妄想心,也可以说是在肉身里面。这其中的含意极为微妙,不容易解释给不明白的人知道。

世间的书也有说到:“心里是藏神识的”。这个所谓的“神”,就是妄想的另一个名字。而这里所说的“心”,指的是肉团心,也就是凡夫肉身中的心脏。有研究佛经义理的人听我这样说,摇头表示不相信。现在我就以事实来证明一下:有人熟睡以后,如果拿一件物品压在他的心脏上,这个人就会做恶梦;或者他自己的手误放在心脏上也会做恶梦;又有人开玩笑的在熟睡人脸上画画,甚至可以让做熟睡的人做恶梦以至于惊吓而死,这便是妄想心在内的明确证明。

研究佛经义理的人说:“如果是这样的话,真心和妄心岂不就变成两种东西了。”我说:“你只是知道真心妄心不是二个,却不知真心妄心常常分作两个,两个又常常是一个。你不没有看到水和冰吗?水和冰没有两样,谁不知道啊?水虽然可以结成冰。但是水是流动的而且没有什么固定形状,水凝固后变成冰就有个固定的样子。真心没有一定的形状,妄想心就有个固定的样子,也就像水和冰这样。从真心产生妄心,妄心外没有真心;由水结成冰,冰的外面没有水,所以它们的体总是一个,而用是常常分为二个啊。”

研究佛经义理的人说:“这大概都是你自己的主观看法,终究和《楞严经》的意旨不同。除非你能举出有力的依据来。”我告诉他:“不仅有依据。而且依据就在《楞严经》里面,只是你们没有觉察到而已。《楞严经》上说:‘第一种执迷不悟,就是坚决认定真心在色身之内。即使真心存在于色身之内,也不妨碍真心遍满十方虚空大地。正当遍满十方的时候,也不妨碍现在就在身体里。这经文中的深意只有妄想心全部去除干净的人才能证得明白。我和你目前都还在妄想之中,这些闲话实在没必要再讨论下去了。”



生死根本

黄鲁直之言曰。深求禅悦。照破生死之根。则忧畏淫怒无处著脚。但枯其根。枝叶自瘁。此至论也。但未明言孰为生死根者。又禅悦下。要紧在照破字。若得禅悦便谓至足。则内守幽闲。正生死根耳。须是穷参力究。了了见自本性。则生死无处著脚。生死尚无处著脚。忧畏淫怒何由而生。

【译文】

黄鲁直(黄庭坚,1045-1105)的文章中说:“着意的追求禅悦境界,以此来照破生死的根本,那么忧愁、恐惧、淫欲、怒气就没有地方站住脚,只要让根枯萎死去,枝与叶自然就会死掉,不会有危害了。”这话说得相当确切,只是欠缺没有明白的说出什么是生死的根本源泉。并且“禅悦”这句话下面,最要紧的是在“照破”二个字上面。如果仅仅得了禅悦便以为满足了,那么在禅悦当中悠然自得,不求进取,这正是生死的根本之源泉呀。所以得禅悦之后,还必须彻底的参透,尽力的追究,一直到明明白白的见到自己的本性,这样生死大患才会没有地方站住脚跟了。连生死尚且无法立足,忧愁、恐惧、淫欲、怒气又会从哪里产生呢?




伎乐

或曰。不作伎乐。及不往观听。此沙弥律。非菩萨道也。古有国王大臣。以百千伎乐供佛。佛不之拒。则何如。愚谓此有三义。一者圣凡不可例论。二者邪正不可例论。三者自他不可例论。我为法王。于法自在。逆行顺行。天且不测。大圣人所作为。非凡夫可得而效颦也。一也。编古今事而为排场。其上则香山目连。及近日昙花等。以出世间正法感悟时人。其次则忠臣孝子义士贞女等。以世间正法感悟时人。如是等类。观固无害。所以者何。此不可观。则书史传记亦不可观。盖彼以言载事。此以人显事。其意一也。至于花月欢呼。干戈斗哄。诲淫启杀。导欲增悲。虽似讽谏昏迷。实则滋长放逸。在白衣犹宜戒之。况僧尼乎。二也。偶尔自观犹可。必教人使观则不可。三也。慎之哉。

【译文】 

有人问:“不参与歌舞伎乐,也不可以到这些场所去观看欣赏。这是《沙弥律仪》里面规定的,应该不是菩萨道吧。不然的话,古代有国王大臣,把本国百千中歌舞伎乐用来供养佛,佛也并没有拒绝。这该怎么解释呢?”

我认为这有三种含义:第一、圣人与凡夫是不可以相提并论的;第二、歌舞内容的邪与正是不可以相提并论的;第三、自己与他人不可以相提并论。

如果说观赏之人身为法王,对于佛法已经自在无碍。至于逆行顺行,上天且不能预测,因此大圣人的所作所为,不是凡夫可以随便仿效的,这是其一。编排古往今来的故事从而成为戏剧,其中品位比较上等的像《香山传》(蒋之奇的《香山大悲菩萨传》,此传详细地叙述了庄王的小女儿妙善修身成道化为观音的故事)、《目连救母》,以及近日上演的《昙花记》(所谓昙花,“取佛氏优钵昙花以为名)等,这些是以出世间正法来感悟现在人的。其次则以忠臣、孝子、义士、贞女等故事为题材,这是以世间正法来感悟现在人的,像这一类的戏剧,就是看了也没什么害处。为什么呢?如果这类戏剧不可以观看,那就连经史、传记一类书籍也不可以观看了。因为经史、传记这一类书籍是以书面语言记载事情,戏剧却是通过人的表演来叙述事情,其意思是一样的。至于描述风花雪月的爱情剧,以及妄动干戈的打斗剧,甚至引诱别人产生淫欲杀戮之心的下流剧,看了会诱人产生淫念,导向情欲,萌动杀心,增长悲怨。虽然还像是规劝那些昏昧痴迷的人,其实让人看后只会滋长放逸之心。这一类的戏剧,对于在家人来说,也是应该禁止观看的,何况是僧尼呢?这是其二。虽属以正法感悟时人的戏剧,自己偶尔观看还可以,必教他人使看则不可。这是其三。所以对此必须审慎!



出谷喻(一)

诗咏鸟。谓出自幽谷。迁于乔木。盖别是非慎取舍之论也。昔德山作青龙钞。初以为三祇炼修乃得成佛。而南方魔子谓一悟了毕。吾当往灭其种以报佛恩。当是时。是一片真实好心。耿耿于怀。特不自知其所见之谬耳。及夫受指教于婆子。亲见龙潭。而积岁所宝所重。弃之如腐草。故能终成大器。震耀末法也。向使封滞臆见。我慢自贤。喻如寠人。珍秘燕石。反谤贾胡。谓嫉己宝。虽有百婆子。千龙潭。其将若之何。

【译文】

《诗经》中有歌咏鸟类的诗句其中有:“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原意是指鸟儿从幽深的山谷,迁徙至高大的乔木)。意思是希望人能够分辨是非,能够慎重选择啊。从前唐代的德山宣鉴禅师写有注解《金刚经》的《青龙疏钞》。起初以为要修三大阿僧祗劫才能成佛,而“南方魔子”却说一悟就成佛了,“我要去灭掉他们以报佛恩”。那个时候,德山是一片真实好心,所以对南方禅宗耿耿于怀,却不知自己的见解有错谬呢。到后来受到卖点心的婆子指教,亲自见到龙潭崇信禅师,而累积多年所宝贵的东西就当作腐烂的草扔掉了,烧毁《青龙疏钞》,所以能够终成大器,震憾并照耀末法时期啊。假如德山一直是封闭堵塞自己,固执己见,生我慢心自以为是,就好像《燕石藏珍》的寓言说一个穷人,把燕山石头当作玉珍藏,反而指责外地商人,是嫉妒自己的宝物。这样的话,就是有一百个卖点心的婆子、一千个龙潭,那又能怎么样呢?

德山宣鉴禅师,通《金刚经》,研习极深。当他听说南方禅宗兴起了"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心中很是愤慨,大不以为然地说:"出家沙门,千劫学佛的威仪,万劫学佛的细行,都不一定能学成佛道,南方这些禅宗的魔子魔孙,竟敢诳说:'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我一定要直捣他们的巢窟,灭掉这些孽种,来报答佛恩。"于是德山禅师挑着自己所写的《青龙疏钞》,浩浩荡荡地出了四川,走向湖南的澧阳。  途中,他向茶店里的老婆婆买点心吃。老婆婆问他:"和尚背的什么书啊?"德山答:"是《青龙疏钞》。"老婆婆问:"它是讲什么的?"德山说:"是讲解《金刚经》的。"老婆婆又说:"那我问你个问题,你要是答得出,我就给你点心;你要是答不出,就请走开。《金刚经》里面有'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和尚你要点哪个心呐?"德山给老婆婆这一问,直落得张口结舌,一句话也答不出来。于是德山想,一个茶店的老婆婆都能问得如此高妙,肯定附近有高僧。他就向老婆婆打听。老婆婆告诉他五里之外有龙潭寺,住持是龙潭崇信禅师。  德山便按老婆婆指点去参学龙潭和尚。那天到了龙潭禅院,德山刚到就问:"我早就向往龙潭,可是到这里,潭也不见,龙也不现。"龙潭和尚从屏风后走出来告诉德山:"你已经到了龙潭了。"德山与龙潭和尚进行了一番论战之后,就决定在龙潭寺住下了。一天夜里,他侍立在龙潭身边,龙潭说:"夜已深了,你先退下去休息吧。"德山就向龙潭道别,掀起帘子往外就走,可外面漆黑一团,德山不得不折转回来,说:"外面黑"。龙潭便点燃一枝烛火递给德山。德山正想接过来,龙潭却又把烛火吹熄了。德山豁然开悟。   次日,德山将全部书籍置于院内烧掉,说了一句名言"穷诸悬辩,若一毫置于太虚;竭世枢机,似一滴投于巨壑"。



丸饼诳儿

忆在家时。一儿晚索汤饼。时市门已掩。家人无以应。丸米粉与之。啼不顾。其母恚甚。予曰。易事耳。取米丸匾之。儿入手。哑然而笑。时谓儿易诳若此。因知今人轻净土重禅宗者似焉。语以丸汤饼之净土则啼。易以匾米丸之禅宗则笑。此真与儿童之见何异。嗟夫。

【译文】 

回忆起从前在家的时候,邻居家有一个小孩子已经很晚了,非要父母给米粉饼吃。当时街市上的店铺已经关门了,家人拿不出米粉饼,就把米粉搓成丸状给他,小孩子哭着不要,他的母亲既气愤又无奈。我对她说:“这事容易办。”于是我把米粉丸子压成扁平,然后递给那个小孩子,果然小孩子拿到以后,便破啼为笑了。那时我心里想,原来小孩子这么容易哄骗。因为这件事,现在明白如今有人轻视净土而看重禅宗,和这个事情基本上一样啊。向他介绍和“米粉饼“一样材料的“米粉丸子”的净土,他便不高兴;换成压扁以后的“米粉丸子”的禅宗,他就欢喜了。这真是和那个小孩的见识有什么区别呢?可叹啊!



愿以分享此文功德,回向一切众生,回向无上菩提菩提,回向西方净土,回向四众和合,回向正法久住。合十。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latsis82 + 5 谢谢分享, 阿弥陀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3-2016 04: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31-3-2016 12:39 AM 编辑


弘化網精華短片 竹窗隨筆 01   

有一位僧人生病多年,久臥在床,眾人都知道他快死了,而他自己卻不想死。如有人在他面前說到死字,他便不高興。

我憐憫他,派人明白地告訴他「你死期將至,趕快安排後事,然後一心念佛,求生淨土。」他卻認為:生病的男眾在生日前,忌諱談這些事,等過了生日再說。本月十七日是他的生日,不幸就在生日前一天死了。

唉!「人命在呼吸間」這句話,本是佛對無病的人說的,何況病到將死的人,竟還執迷不悟,真是可悲啊!

       蓮池大師法語:

       一僧瘵疾經年,久憊枕席,眾知必死,而彼無死想,語之死,輒不懌。予使人直告:「令速治後事,一心正念。」彼謂男病忌生日前,過期當徐議之耳。本月十七日乃其始生,先一日奄忽。

       吁!人命在呼吸間,佛為無病人言之也。況垂死而不悟,悲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1-3-2016 12: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31-3-2016 12:41 AM 编辑

   

                                           弘化網精華短片 竹窗隨筆 02

錢塘有位金姓人士,非常虔誠的持齋守戒。後來因病去世,他的亡靈附在一位孩童身上說:「我在世時修善事的時間不長,所以沒能往生淨土;今雖在陰界,卻也很快樂,可以來去自由。」

有一天,他又附身,責罵他的妻子說:「為什麼要為我的後事,殺生款待賓客?現在有一位陰差跟著我,使我的行動不像以前自由了!」由於他的兒媳有孕在身,於是請問他吉凶禍福。

他說:「這胎當生男,母子平安無事。下一胎還是生男,但是母子性命不保。」我將他說的話牢記起來,察看之後是否應驗。

不久,他的兒媳生男。後又懷孕,還是生男,但是男嬰出生沒多久就死亡,男嬰的母親也跟著死亡。可見之前所說的都應驗了。所以若為父母而殺生,等於替父母增加罪業,豈是孝子能做的事!


       蓮池大師法語:

錢塘金某者,齋戒虔篤。以疾卒,附一童子云:「善業日淺,未得往生淨土,今在陰界,然亦甚樂,去住自由。」

一日呵其妻子云:「何故為吾墳墓事,殺雞為黍?今有吏隨我,稍不似前之自由矣!」子婦懷妊,因問之。則曰:「當生男無恙。過此復當生男,則母子雙逝。」予謹記之,以候應否。

俄而生男。復妊,復生男,男隨斃,母亦隨斃。乃知一一語皆不謬。然則為父母殺生,孝子豈為之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3-2016 12: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31-3-2016 12:36 AM 编辑

  

弘化網精華短片 竹窗隨筆 03   

佛經上說:「菩薩未能自度,先能度人。」意思是說,發大菩提心的菩薩,即使自己還沒有超脫生死輪迴之苦,從最初發心開始,就發願要濟度眾生解脫生死。

可是有一些愚昧的人看到這句話,錯會經意,以為菩薩只要度眾生就行了,不用再度自己。殊不知自己也是眾生之一,哪有度盡眾生而獨留自己不度的道理?

所以一個真正發心的人,不應以菩薩度眾生為藉口,只一味忙著追逐外緣,而忘了自己內心的修證。

       蓮池大師法語:

       經言:「菩薩未能自度,先能度人。」愚夫遂謂菩薩但度眾生,不復度己。不知己亦眾生數也,焉有度盡眾生,而獨遺自己一眾生乎?何得藉口菩薩,逐外忘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2-4-2016 05: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2-4-2016 05:47 PM 编辑

  
弘化網精華短片 竹窗隨筆 04   

用耳朵聽聞所得到的常識,不如用眼睛閱讀所得的知識廣。用眼睛閱讀所得的知識,又不如用心領會所悟得真理來的深廣。所以,學習必須以心的領悟為主,眼看為副,耳聽為輔助。如果用眼看取代用心領會,所得的知識就淺陋了;如果以耳聽取代目讀,所得的常識就更加淺陋了!

       蓮池大師法語:

       以耳聽受而得者,不如以目看讀而得者之廣也。以目看讀而得者,不如以心悟明而得者之極其廣也。以心為君、以目為臣、以耳為佐使,可也。用目當心,斯下矣。用耳當目,又下之下矣!

http://edu.hwadzan.com/play/67/5/0/9719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5-2016 12:1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7-6-2016 12:14 AM 编辑

  

弘化網精華短片 竹窗隨筆 05

海昌這個地方有某位村民,家中有老婦人過世,她的靈魂附在家人身上,向人談起她平生所經歷的事情,以及陰間地府善惡報應的事情,講得很詳細,她的家人都圍繞在她旁邊聆聽。

       村民某在眾中突然攝心念佛,老婦人對他說:「你如果能常如此,何愁成不了佛道?」

       村民某問:「為什麼?」

       老婦人說:「你心中念著阿彌陀佛。」

       村民某問:「妳怎麼知道?」

       老婦人說:「因為我看到你身上放光。」

       這位村民不識字,只是偶然在心中默念阿彌陀佛,尚且能使鬼生恭敬心,何況久修淨土法門的人呢?由此可知,念佛功德不可思議!
      
       蓮池大師法語:

       海昌村民某,有老媼死,附家人言平生事,及陰府報應甚悉,家人環而聽之。某在眾中忽攝心念佛,媼謂曰:「汝常如此,何患不成佛道?」問何故?曰:「汝心念阿彌陀佛故。」問何以知之?曰:「見汝身有光明故。」村民不識一字,瞥爾顧念,尚使鬼敬,況久修者乎?是故念佛功德不可思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6-2016 12: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7-6-2016 12:09 AM 编辑

弘化網精華短片 竹窗隨筆 06

俗話說:「愛屋及烏」,這是形容愛其人,推而愛及與之有關的人或物。若緣分忽然改變,感情也隨著變化,就會從喜愛轉為厭惡,由厭惡又轉為痛恨,從前那種親愛的情分現在在哪裡呢?若由憎恨轉為喜愛,也是相同道理。

因此,被人喜愛不必歡喜,被人厭惡也不必憤怒,一切皆如夢境、空花般的虛幻,都是因緣和合而成,本無實體,若因緣別離,即便散壞。

       蓮池大師法語:

    「愛其人及其屋上之烏。」言愛之極其至也。忽緣變而情遷,轉愛為憎,憎而又憎,向之愛安在哉?轉憎為愛,亦復如是。是故愛不必喜,憎不必怒,夢事空花,本非實故。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latsis82 + 5 赞叹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7-2016 12: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9-7-2016 12:25 AM 编辑

  


弘化網精華短片 竹窗隨筆 07

白天眾多事務中,有的處理得不好或拿捏不定,到晚上睡到天將明時,起來靜坐,此時不受外擾,心境潔淨,自己忽然能夠清楚明白所有的是非對錯;白天哪些事務處理得不好,也都能清楚知道。

由此可知,我們至今還沒有明心見性,都是因為事忙心亂而蒙蔽了原有的自性清淨心。

古人說:「靜見真如性。」又說:「性水澄清,心珠自現。」的確真實不虛。

      
蓮池大師法語:

       日間有事,或處分不定,睡去四五更起坐,是非可否忽自了然,日間錯處於此悉現。乃知爾來不得明見心性,皆由忙亂覆卻本體耳。古人云:「靜見真如性。」又云:「性水澄清,心珠自現。」豈虛語哉?


http://edu.hwadzan.com/play/67/5/0/9773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7-2016 01: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3-7-2016 01:09 AM 编辑

  

弘化網精華短片 竹窗隨筆 08

唐朝龐居士將萬貫家財沈入湖海中,有人問:「為什麼不拿去布施呢?」

龐居士回答:「我多生多世以來就是被布施所累,所以將這些財物沈入湖海中!」有些愚人就拿龐居士說的話作藉口,更加慳吝不肯布施

殊不知龐居士說這句話的含意,原是要為那些著相布施的人去布施相的捆縛,並不是說不要布施,或布施是不對的。

智慧是一切行門的根本,若能以智慧行布施,不執著布施,不執著能施、所施及所施物三相,一切皆捨,雖終日布施又有什麼不可以呢?

無奈凡夫總是執著於布施相,所以龐居士便作此沈海之舉,連布施的名與相也一併布施了!這樣的布施,可以說是大施、真施、無上施,怎能說龐居士不布施呢?

       蓮池大師法語:

       龐居士以家財沈海,人謂:「奚不布施?」士云:「吾多劫為布施所累,故沈之耳。」愚人藉口,遂祕悋不施。不知居士為布施住相者解縛也,非以布施為不可也。萬行有般若以為導,三輪空寂,雖終日施,奚病焉?又凡夫膠著於布施,沈海之舉,是並其布施而布施之也,是名大施,是名真施,是名無上施,安得謂居士不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8-2016 12: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0-8-2016 12:50 AM 编辑

  

弘化網精華短片 竹窗隨筆 09

古時人們所稱的道人是:凡世人所看重的,修道的人卻看得很輕淡;而世人所輕淡的,修道人卻特別重視。

世人所看重的是什麼?富貴名利。世人所輕忽的是什麼?身心修養。

現今有些修道的人與世人同樣看重富貴、輕忽身心修養,這還能稱得上是道人嗎?

       蓮池大師法語:

       古所稱道人,以世所重者彼輕之,世所輕者彼重之故也。世所重者何?富貴也。世所輕者何?身心也。今與世同其重輕,是得為道人乎哉?


http://edu.hwadzan.com/play/67/5/0/9773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9-2016 11: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5-9-2016 11:29 PM 编辑

  

弘化網精華短片 竹窗隨筆 10

醉生夢死這句俗語,實在是至理名言。世間人大概分為貧賤和富貴二種:貧賤的人從早忙到晚,這是為了謀求生計而忙碌;而富貴的人也是從早忙到晚,卻是為了享受五欲的快樂而忙碌。雖然這兩種人的苦樂受用不同,但都是一樣的忙碌,一直忙到死為止。

但是,他們為了謀求生計與享受五欲的心識並不會隨著身體死亡而消滅,仍然會帶著這個心識隨業投胎,出生之後又開始忙,又一直忙到死;就這樣死了又生,生了又死,糊裡糊塗,如醉如夢,經百千劫,不停地輪迴,沒完沒了。洞明世事,擺脫塵勞,眾生皆醉我獨醒,大丈夫應當像這樣啊!

       蓮池大師法語:

       醉生夢死,恆言也,實至言也。世人大約貧賤、富貴二種:貧賤者,固朝忙夕忙以營衣食;富貴者,亦朝忙夕忙以享欲樂,受用不同,其忙一也,忙至死而後已,而心未已也。齎此心以往,而復生,而復忙,而復死,死生生死,昏昏蒙蒙,如醉如夢,經百千劫,曾無了期。朗然獨醒,大丈夫當如是矣!


http://edu.hwadzan.com/play/67/5/0/9773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10-2016 11: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0-10-2016 11:35 PM 编辑

  

弘化網精華短片 竹窗隨筆 11

世間一般人,造作各種業行的一百人中,造善業的只有一二人;
造善業的一百人中,能夠發心向道的只有一二人;
發心向道的一百人中,能夠堅持耐久的只有一二人,
堅久於道業的一百人中,能夠堅持到底、持續不斷,直至成就無上智慧,心不退轉的,只有一二人。
能夠做到最後的這一二人,才可以稱得上是「真道人」。要成為真道人實在很不容易啊!

       蓮池大師法語:

       凡人造業者百,而為善者一二。為善者百,而向道者一二。向道者百,而堅久者一二。堅久者百,而堅之又堅、久之又久,直至菩提,心不退轉者一二。如是最後,名真道人。難乎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12-2016 12: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12-2016 12:11 AM 编辑

  

弘化網精華短片 竹窗隨筆 12

古時候學道之人,與師家相見,才進入師門學習,師家便把一大事因緣(諸法實相)提出來互相參究。

現在學道之人聚在一起閒聊時,大都說些世間雜話;即使外出學遊,也與參師訪道全無關涉。

古代的道風真的是愈來愈遐遠囉!恐怕無法再恢復了。唉,真可嘆!

       蓮池大師法語:

       古之學者,賓主相見,纔入門,便以此一大事因緣遞相研究。今群居雜談,率多世諦,漫遊千里,靡涉參詢。遐哉古風,不可復矣!嗟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12-2016 12: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2-12-2016 12:28 AM 编辑

  

弘化網精華短片 竹窗隨筆 13

世人認為不識字、不懂事是愚笨的,這確實是愚笨的,但不是最愚笨的。

有人讀遍各種書籍,沒有一個字是他不認識的;具備各種才能,沒有一件事是他不會的;乃至於談玄說禪,無不融會貫通。

然而他對於真如實相、真如根源,卻依然顛倒迷惑,反而被先前所認為的愚人所取笑。這不就是愚中之愚嗎?

       蓮池大師法語:

       世人以不識字、不解事為愚,此誠愚也,非愚之愚也。讀盡五車書,無字不曉;收盡萬般巧,無事不能;乃至談玄說禪,靡不通貫。而究其真實處,顛倒迷惑,反見笑於向之所謂愚者,非愚中之愚而何?

http://edu.hwadzan.com/play/67/5/0/21995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12-2016 12: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31-12-2016 12:52 AM 编辑

  


弘化網精華短片 竹窗隨筆 14

世間一切有為法,剎那生滅而不常住,不論老年、少年,一樣都會面臨無常。


然而年輕人畢竟還不知何時會面臨無常,總是妄想能壽命長久;若是老年人,則必定來日無多了,必須把生死大事先妥當處理、預先準備;如此一來,任憑無常隨時來臨,都可安心的放手離世,沒有任何束縛、掛念。這是晚年最要緊的事,千萬不可輕忽,不可疏忽!
      

       蓮池大師法語:

       無常迅速,雖老少無別。然年少人猶處未定之天,妄冀長壽;若老年人,則定然光景無多矣!須把身世事處分了當,從他無常朝到暮到,撒手便行,無所繫累。此晚境大要緊處,不可忽!不可忽!

http://edu.hwadzan.com/play/67/5/0/21995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2-2017 12: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5-2-2017 12:30 AM 编辑

  


弘化網精華短片 竹窗隨筆 15

看見別人因謹言慎行、修養品德而名聲遠播,便用各種方法、多種途徑來尋求他的缺點和過失,這完全是忌妒心的表現,是刻薄不厚道的作法。

或者看見別人有所著述,也同樣百般挑剔尋找他的過失,這也是忌妒心、不厚道的表現。

殊不知,聽到一件善行,或看到一本好書,都應該隨喜讚歎。不但不讚歎,反而設法加入隱藏、毀滅,這是存什麼心呢?

倘若此人的行為果然是偽裝的,或者此人的著述確實是邪書,自應提出公正的言論,嚴正地指出其錯誤處;不應該邊褒揚邊非議,曲從他人的行為而有諂諛的態度出現。

       蓮池大師法語:

       見人飭躬立德,名稱頗聞,便多方求覓其過,此忌心也,薄道也。或見人有所著述,其求過也亦然。不知聞一善行,覽一好書,皆當隨喜讚歎;而反掩之滅之,是誠何心哉?若果行係偽行,書係邪書,自應正言公論,明斥其非,又不當半褒半譏,依阿進退。

http://edu.hwadzan.com/play/67/5/0/21996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6-11-2024 06:48 PM , Processed in 0.153825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