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海水的前传

烏龜小島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7-9-2005 11: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轉載至地方散記
新關仔角的海堤-04

在檳島近市區北岸邊,躺著一條長長的海堤,是一個充滿羅曼蒂克的勝地。它雖然沒有舊關仔角般富有歷史價值,也沒有似丹絨武雅海灘為游泳勝地,但它卻像個“情竇初開”,“含羞答答”的少女。戀人們更是把它視為“愛情的聖地”。這就是新關仔角,亦稱葛尼道(Gurney Drive)。

新關仔角的名稱是從舊關仔角脫穎而出。因為兩名勝地皆瀕海濱,又有類似的長堤,人們就俗稱有古堡空曠地之名勝為舊關仔角,稱葛尼道為新關仔角。這些分別是華人定下的,那些受英文教育者則無新舊之分。一概視其路名稱之,如稱新關仔角為Gurney Drive,稱舊關仔角為The Esplanade。

今天新關仔角海堤公路的延長工程已完成,將原本約哩長之公路延長至超逾一哩。換言之,在發展旅遊業的號召下,市議會將此名勝加以修葺擴展,以吸引更多旅客觀光。

根據市議會公佈,此延長海堤及道路建築費如下:

(一)海堤建築費70萬8千638元,
(二)道路建築費20萬9千434元,
(三)街燈費7萬1千227元,
(四)測量費4千200元,
(五)諮詢工程之費用8萬3千334元,
(六)遭受影響的亞答屋補償18萬元,全部開支共109萬4千833元。

這段延長海堤公路的工程是於1964年4月30日動工,先建海堤,1年後完成。此段公路則於1966年6月14日動工,至11月22日完成。延長的道路計長1千805呎,連同舊有的道路,全長共6千261呎。

潔白沙灘解憂悒

這段全長6千261呎之海堤公路,從邦咯律交通圈處開始至彎島交通圈。公路平直帶彎,汽車行駛在該處平穩無阻。在舊有的葛尼道處,其低堤旁植有一行行直矗高大的松柏。堤岸的對面是富貴人家的洋房高樓及一個兒童遊藝場。其海灘的沙潔白如雪。白天時有三五成群的人在那兒挖蜆,或濯入海中洗澡,但這裡不是人們選擇游泳的場所。檳島有的是海灣岸,人們多選擇在丹絨武雅一帶游泳。那裡的海水較清涼乾淨。

現在延長的公路比舊有的公路寬整大方,是為雙道路,末端延長到彎島交通圈。這新路的末端另建有一巨型的交通圈,題名為“馬來西亞花園”。不過,新堤道還沒植樹,海灘對面也是一片椰林,顯得有點清靜煩熱。

總而言之,略彎的海堤,略彎的公路,高大的青松柏,低低的堤岸,遼闊的海洋,美麗的街燈,習習的海風,隱約的船隻,翱翔的海燕,構成了一幅新關仔角的圖畫,成為人們乘涼的去處,亦成了戀人培養感情的場所。

白天,這裡是寧靜的一片,只有稀少的車輛川梭,行人更是少見。但到了傍晚,人潮逐漸湧來。人們喜歡觀賞夕陽西下的景色,在水平線上,晚霞相映,紅綠交輝。加上幾朵飄絮的白雲,橫穿空際,實在是一幅絕美的景色。遊人多喜佇立在海灘觀晚霞、看海洋、視遠山、數船隻、聽海濤。此時,一切的煩惱,一切的憂悒,一切的污穢,都會在這美好的景色下倏洗乾淨。

入夜華燈初上,一對對的情侶開始攜手步行或乘車而來。他們或坐在長堤上,或步行沙灘上,或倚坐長凳上,然後訴說衷情,然後山盟海誓,永不變心。羅曼蒂克的氣氛瀰漫著整個新關仔角。人們都說,這裡是重工業的場所,是“打鐵”的工廠。看來檳島這項無煙囪的重工業是最發達的了。

掀開葛尼道歷史

讓我們再回頭說說這名勝開闢的歷史吧!遠在第二次大戰前,即1930年,市政局便計劃在該地建一條“新海堤路”。當時市政局總監努力下,與地主買下該地,進行建造。1934年工程完竣,是時長510碼。同年10月10日,第一階段公路正式開幕,命名為“北岸道”。到了1935年時這段公路開放給公眾人士啟用時是1千970呎長。1936年2月,此段“北岸道”完成,與紅毛路相通。

到1940年,這段“北岸道”已發展到2千380呎長。市政局總監決定要將“北岸道”延長至灣島處。由於戰爭的原因及缺乏鋼鐵,此計劃也就被打消了。同時,當時灣島海堤岸常被海潮沖蝕,當局得先進行建造海堤防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7-9-2005 11: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轉載至地方散記
掀開葛尼道歷史-05


讓我們再回頭說說這名勝開闢的歷史吧!遠在第二次大戰前,即1930年,市政局便計劃在該地建一條“新海堤路”。當時市政局總監努力下,與地主買下該地,進行建造。1934年工程完竣,是時長510碼。

同年10月10日,第一階段公路正式開幕,命名為“北岸道”。到了1935年時這段公路開放給公眾人士啟用時是1千970呎長。1936年2月,此段“北岸道”完成,與紅毛路相通。

到1940年,這段“北岸道”已發展到2千380呎長。市政局總監決定要將“北岸道”延長至灣島處。由於戰爭的原因及缺乏鋼鐵,此計劃也就被打消了。同時,當時灣島海堤岸常被海潮沖蝕,當局得先進行建造海堤防泛。

重新命名葛尼道

10年後,即1952年,有人建議為了紀念馬來亞聯合邦欽差大臣(48至51年)亨利葛尼爵士,計劃將車水路改為“葛尼路”。亨利葛尼是在1951年10 月6日在雪州被殺害。不過一些英國駐馬專員則不表贊同,認為車水路稱不可變動,惟彼等建議將“北岸道”改為葛尼道。終於,在同年8月29日正式將新關仔角命名為葛尼道。

隨著政治革命之演變及民族主義勢力的抬頭,於1956年,即馬來亞獨立前一年,有一市政局總監建議要將葛尼道改為“獨立大道”。這項動議曾在市議會討論,終在56年8月21日的會議中議決在57年8月31日正式將葛尼道改為“獨立大道”。該地則稱為“獨立海灘”,邦咯律尾端之交通圈則命名為“葛尼交通圈”。

可是,這消息傳出後,市議會財政小組開會討論此事,反對以獨立大道代替葛尼道,堅持不可更換名字。於是,名字更換不成。在馬來亞獨立後,此問題又提出討論。

始終是新關仔角

市議會自從交由民選議員掌管後,新關仔角的命名第三度被提出。1962年,市議員在美化檳城的運動下,建議新關仔角一帶應植有松柏遮陽。緊接著植樹美化後,市議員們又建議把該處改名為“松柏道”及松柏海灘。

1963年2月市議會公共工程小組又決定將葛尼道改為“松柏道”。當此事提交到全體市議員討論時,又展開一場大辯論。有市議員強烈反對改名稱,亦有一些人以冷嘲的態度提出改名為“無名戰士大道”或“半松柏道”(因為該地只有一旁植松柏)或“榴槤道”。議案結果沒有通過,又將此事交回給公共工程小組重新討論。

事情一拖二延,直到今天新關仔角還是命名為“葛尼道”,人們也忘掉過去幾度改名不成的故事。

雖然如此,市議會卻從沒忘記要發展旅遊業。今日葛尼道的延長工程完畢,清楚地說明這一點。檳州應該讓我們時刻記住發展成為“在燦爛的陽光照耀下,是一塊真實燦爛的土地”。

如果我們記憶不錯的話,在今年6月間,前檳州政府秘書拿督伊斯邁曾透露,政府將要改換數條以外國人名字命名的街道,並剷除殖民地的遺跡。但自從萊特銅像被遷移至博物館後,我們便不見或看不到有其他街名國化。有一些殖民地遺跡被搬移掉。我們希望,新關仔角會有一個符合國家化的更名出現,或者可如上述所提,改為“獨立大道”或“松柏道”或“無名壯士大道”等等。

最簡單的莫過於華人稱呼,自始至終是“新關仔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9-2005 11: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轉載至地方散記
談升旗山與纜車-06

升旗山,又名檳榔山(Penang Hill)。在山上有一座總督府,命名美麗都(Bel Retir)。以前英國統治時,官邸升有英國旗,人們慣稱此山峰為升旗山,但沒有確實的根據。由於這樣,國語也稱此山為Bukit Bendera。

19世紀末,這座山已為英國人開闢。當時只有寥寥可數的別墅,是數少富人的避暑地。到了1923年有了纜車行駛以後,才成為公眾人士遊玩之地。沿至今天,它已成為旅客們必遊之地了,其名也不脛自走。一談起升旗山,人們會對其奇異的纜車與涼爽的氣候感興趣。

金馬崙高原與太平山,連同升旗山,已成為馬來亞鼎足而立的三大高原名勝。金馬崙高原最高,海拔6千666尺,太平山海拔2千700多尺,升旗山高2千400餘呎,景色風光各有千秋。

升旗山位於檳島中部的西南,離開喬治市市區約4哩,纜車入口處設在亞依淡,即抵亞依淡律交通圈時,朝一筆直約半哩長的升旗山路走去就是。公路交通設備完善,人們可以隨時隨地往升旗山一遊,只要是在纜車服務時間內。

纜車服務至午夜

纜車服務的時間,按照規定是:逢星期三與星期六由清晨6時30分開始,服務至午夜12時止。除外,每天只服務至夜間9時止。但是,遇假日或大節日到臨,該服務時間將會調整延長。平常的日子,纜車皆按照規定時間行駛。

不久以前,檳城旅遊公會曾為此事,向州政府建議調整纜車服務時間--每天都行駛至午夜12時為止。(按升旗山纜車屬州政府管轄)該會提出的理由,是為了發展檳州旅遊業。作為一個名勝地的升旗山,應該讓外地旅客有飽覽的機會。

比如,傍晚抵檳的旅客,經休息沖涼吃飯後,已是華燈初上,而預算明日離檳,又碰上纜車服務至夜9時,他們或得放棄一遊或只能匆匆一遊。

近年來,居住升旗山頂或半山腰的人比以往來得多了。能夠調整服務時間,無疑將給山上居民提供一大方便。但是住慣山上,走慣山路的農民,倒視為無所謂的事。一路來他們多以雙腳代步,只是讀書的孩子,因為要趕時間的關係,才每日來回乘纜車。山上的農家不是替人看管別墅,就是自立農戶,勉強渡日。夜生活對於他們是多餘的,所以沒有聽說,住在山上的居民有要求改善纜車服務時間。

記者從檳州政府秘書拿督伊斯邁(按伊氏經於1967年12月中調職)得到這樣的回答。他說,有關此事,經提交州行政議會討論,咸認不能接受檳城旅遊公會的要求,因為這是不經濟的。

他指出,對於纜車服務,政府一年只取得微小的盈利。假如延長服務時間,政府要特別支出,將可能造成虧蝕的局面。

詢及以建造路替代纜車登升旗山事,州秘書告稱,這項計劃預算耗資500萬元,州政府經向中央政府提出,將此項計劃包括在大馬發展計劃內。刻下尚未得到中央政府之指示。

有關這條公路,州政府是計劃在西方路,近紅毛花園(植物園)處設入口處。工程似乎已進行一些,後來因為經濟關係而告停頓下來。目前,該工程已不再繼續進行。看來,有關開闢公路計劃要待來些年才能實現。我想,這是因為它必竟對民生沒甚大的影響。

纜車位分一二號

乘纜車是有分一號位與二號位的。其實小小的一輛車,差別是沒有的,只是一號位坐椅是墊褥的,顯得高級些,而且乘客較少,搭客舒服些。二號位呢,有兩格,坐位是木椅,每格可容納近十餘名搭客(包括站的在內)。

買普通票,乘一號位上山,每名1元6角,來回共3元2角。乘二號位上山,每名8角,來回1元6角。但是,在星期日與公共假期,乘客可獲優待,買一號位來回價只2元,買二號位來回票只1元(指每名成人),著實便宜不少。

此外,搭客還可以買集體票。不論何時,五個人上山可買一張五元的集體票,供來回程之用,每人只1元旅費。10個人亦可依樣買集體票。其實,只要兩個人,付出2元5角,買一張集體票,就可以乘來回程,還餘出5角錢的票呢。它可供一個小孩子來回,所以,兩個大人,帶一個小孩遊升旗山,也可以買優待票。

我每一次坐纜車,總發覺二號位擠得密密麻麻,有如沙丁魚。一號位多是或者兩三個乘客,或索性空無一人。這些人或穿大衣,或結領帶,氣派十足,形成一號位與二號位有強烈的對比,界線的劃分似乎很清楚。為此事,之前有議員呼籲當局廢除一號位,實行一律制,不但減輕乘客擁擠的情況,還可以讓乘二號位搭客,不必因人多耽擱時間。後來這件事情沒有下文了。大概是行不通吧!

登山者有增無減

升旗山纜車的建造,算得上是檳城,甚至是全國的偉大工程之一。

據知,世界上現有纜車的地方只有三個,一是香港的太平山纜車,二是瑞士的纜車,三是檳榔嶼的升旗山纜車了。也難怪它成為吸引世界旅客的著名名勝之一。

按照纜車當局的統計數字,登遊升旗山人士與年俱增,其數字如下:

1960年:38萬8097人
1961年:38萬2550人
1962年:40萬1634人
1963年:39萬8372人
1964年:40萬963人
1965年:47萬8149人
1966年:56萬4749人

今後會否吸引更多遊客,要視檳旅業的發展而定,因為據一些旅店人士透露,近來雖然旅店業林立,但旅客卻有減無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9-2005 11: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轉載至地方散記
乘車上世外桃源-07

乘客坐或站在窄小的車廂內,身子覺得飄飄然,似乘雲扶搖直上。雖然纜車高低不平,但廂內佈置平穩,完全沒有不平衡之感。沿途飽賞山林景色,或怪石嵯峨,山補川流,或古木參天,矮叢灌木,或山上農舍,花卉果樹。

當車經越川谷,行駛在人造橋上,你俯下視,但見深谷內亂石四處,流水淙淙,摔跌下去,不粉身碎骨才怪呢?著實令人不寒而慄。不過,你儘管放心。纜車是不出毛病的,即使發生毛病,也不會發生人命交關事件。

沿途釘有牌子,告訴你現在是海拔幾呎。車行不久,即與上邊對開來的一輛纜車相隔而過(有分叉鐵軌)。再過10分鐘,車開到了半山,費時約15分鐘。搭客要再搭另一輛纜車上至山頂,在半山海拔1千公尺,搭客已可以遠眺山下,蔚觀景色、屋宇、街道、汽車、巴士在蠕蠕滾動,像螞蟻在爬行,還有樹林、公園、草場等風光。

半山腰到山頂,亦需費時15分鐘。在將抵山頂時,需穿過一隧道,長25呎。車經過時,一陣微風襲進身心,樂也融融。一會兒,山頂到了,多麼清新的感覺,暫時與煩戛的塵世隔絕,誰說它不是一個世外桃源?

從山下至山頂,由設備舒服的纜車沿筆直的鐵軌把你送上來,你不覺得其工程偉大嗎?這確是一件艱辛的工作,你不是沿途看見怪石林立,深川狹谷嗎?你不是看見一條隧道與橋樑嗎?要建一道斜高鐵軌,談何易事?

然而,當日建築工友眾志成城,努力合作,高山終於讓路,川谷終被屈服。

據說,建條鐵道,有工人因此而丟了命。可惜歷史沒有記載下來,也沒有立碑紀念。如果有人為這些建路工人豎立一個功德紀念碑,未嘗不是一件有意義的事。

前人種樹後人涼,後人嘗果想前人。它的工程是龐大與艱巨的,更何況在40年前建築業尚未似今日發達,該稱是奇蹟。

喬治市收盡眼簾

山上有酒店、政府別墅、私人別墅、餐室、兒童遊戲場、回教堂、警察局、郵局、電話亭、醫藥處等,以及遠處的一座空軍基地。

山上有一條蜿蜒曲折窄小長約數哩的柏油路,任行人兜覽。當局備有小型載客車,負責載客往離山頂車站較遠的別墅,但最遠只到離山上纜車站1哩多的市議會南望角別墅。坐上小型載客車,一概每人4角半,算起來是很貴的,可是當你需要它時,你就不覺得貴了。

山上,旅客登上一餐室或旅店空曠前,憑杆眺望。晴天時分,鳥瞰整個喬治市、檳城海峽、海島的青翠土地。喬治市是一個凸出海角的三角區。它不種田,是一個城市,一個海港。

城市的屋宇密佈,高樓大廈可數,公路四通八達,縱橫交錯在市區中,亦有青綠的樹木,茵綠的足球場、跑馬賽、學校草場。

海峽中躺著的輪船數目不多,算得出,反而是舯舡與漁船來得多。一海之隔,遼望隔岸賓登山脈,它比升旗山還要高,但北海卻在朦朧中。可以看見木蔻山(麻瘋島)、葫蘆島、虎嶼、也可以看見極樂寺塔、眼鏡池、阿依淡蓄水池、阿依淡紀念碑……。

於是,你會心讚美人間的美麗。青山綠水,紅瓦青屋,一系列排著,獨立站著,交替不齊建著,出現在你的眼前,收盡在你的眼簾。

升旗山上悟人生

近年來,檳島的建屋事業正在蓬勃發展地皮,大肆開發,尤其郊外,屋宇如雨後春筍豎立起來。

人們一間搬過一間,一間換過一間,可是都市與鄉村區的人口擁擠在一座小小的屋宇的現象還是非常多。建了那麼多屋宇尚不能解決人口住屋的問題,經濟的困境限制了窮苦的人民。我想起了杜甫首詩:“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鳳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分配不均,有人歡樂有人愁!

暫且拋開一切煩惱,望一望祖國的山河。江山如此多嬌,難怪吸引無數遊子流連忘返。

世界是不是太小了?一個喬治市市區竟只在自己腳下。也許是的,它小到你能一眼望盡。古人云:“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大概就是這個道理。

你不要忘了。與檳榔嶼比較起來,你不過是滄海之一粟,人類就是這樣渺小,像一隻細胞在巨人中滾動。當人類團結起來的時候,它的力量就無比的大,地球,將來甚至月球,都要屈服在他們的腳下,他們是推動歷史發展的動力。

清晨、傍晚、陰天、夜間,在山上,不時會看到濃濃的霧,籠罩整個大地,掩蓋你的視線。於是,甚麼景色也看不見了,留下白茫茫的一片。這白茫茫的霧,飄過你的身子,你覺得空氣更冷了。禁不住的,將冷的發抖。

其實,寒度是不驚人的,溫度最高達74度,低時達60度。與一年有四季的國家的冬天比較起來,則小巫見大巫。

雲霧繞山間,富有詩意。住在半山的人家更能享受“半山的雲彩半山的霧,深山裡的人家,雲霧裡的路,春風吹來花開放,白雲鎖不住……”的優美情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9-2005 11: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轉載至地方散記
到保良局走一趟-08


在本嶼中央醫院鄰近的貝明登道有一座富歷史性的改造營,住滿年華及笄的女孩子。她們都犯了敗壞社會道德之罪,放蕩不羈,行為越軌的女孩子。她們都是社會遺棄不幸的孩子,在這裡生活,在這裡改造,在這裡過著新的生活。

這個地方,人們稱之為保良局。很少人知道少女們內部的生活情形,因為這裡是男人的禁地,謝絕外客訪問。

為了想知道犯罪少女的生活,記者在檳社會福利部主任波蘭巴南氏及保良局委員會特別准許下,今日上午走訪了檳城保良局。

專收容不幸少女

檳城保良局在1888年建立,顧名思義,此局即為一慈善機關。目前的保良局局所乃是1925年由公眾人士捐款在政府地建築,大部份的經費則由華人團體的捐款負擔,其事務一向皆由華民政務司在一委員會協助之下處理。

馬來西亞於1957年獨立後,由於憲制上之變更,該局與華民政務司之悠久關係即告中斷,而於管理方面重新安排,成立了一個保良局委員會。

保良局的主旨乃照顧不幸的少女。有些是貧窮家庭所遺棄,有些是因為受不良影響而迷途,因而成為年少賣淫的犯罪者。有些是在外邊結派結黨而犯罪者。

像這般的少女,保良局便供她們庇護的避難所,最終將她們從墮落的懸崖拉上來,使她們思想一新,重新做個好人,再度向生活的道路邁進。保良局之經費大部份依賴公益人士及社團的捐款,同時社會福利部亦有津貼,估計每年所花的經費達2萬元。

少女多數是華裔

記者抵達該局時,見大門深鎖,內部沉靜一片。搖鈴聲下,一位婦女開門迎接。平時誰都不能踏進該局所(除了職員以外)。故此,一進到內廳,就有數十雙陌生的眼睛向我張望。她們一定感到很奇怪,為甚麼我會闖進來?

該局女副監護長陳葆蒂女士親自招待記者。她告訴記者稱,保良局可以說是一間訓練學校。這裡只有正副女監護長兩職員,正監護是卡蓓小姐,今日適逢她外出。

她說,目前該局共有21位少女,年齡都是14至18歲不等。這些少女多數由警方帶來這裡收留,她們都是年輕的犯罪者,之前多操出賣肉體之生意。不過,有少數少女是因為行為太過放蕩,而被家長遣送到來教育改造。

她繼說,目前21位少女中,其中有兩位是印籍,其餘都是華籍少女。她們彼此間常打架、妒忌、爭吵。懲罰過後,她們又和氣一家,忘卻了剛才不愉快的事情。這些少女們通常達21歲或19歲,即可恢復自由,但主要還是看她們在訓練營內表現之記錄而定。

她繼說,有的少女很快就變成守舉者,當局在其父母的保證下,都會早日恢復自由。至於有的少女,若她們願意,當局都為她們尋找對象,以配良人,做賢妻良母。不過,在這種情形下出嫁的很少。

她說,有誰要申請保良局少女為妻,可與社會福利部聯絡,彼等會給予理想的安排。可惜,目前這些少女年紀皆太輕,未適談婚嫁之時,再過一些時候,也許可以遂申請者所願。

生活健康身體壯

在改造營內的生活是多姿多彩、有條有理的,一切飲食起居,都有紀律性和時間性。探問之下,陳蓓蒂女士便將少女們的生活一一簡述:

清早6時,她們就被鈴聲喚醒去沖涼。7時正開始工作,有的掃地,有的澆花。7時45分吃早餐(吃粥,有時吃麵包和喝咖啡)。8時到12時是上課時間,所讀的是英文、國文、算術等科目。一下課便吃午飯,飯後收聽麗的呼聲節目。下午1點學手工藝,有的縫衣服、有的繡花、有的製籐等等,以備將來到社會後有一技之長謀生。到了下午5時歡樂和遊戲。晚上7時,她們到大廳裡溫習功課和欣賞半小時的音樂。9時一到,她們就上床睡覺。這樣就渡過了一天。

此外,每週有兩人輪做廚房工。星期六沒有上學時,她們去拔草,一個月有得吃一次冰淇淋,有時出外游泳,或看看電影。局有內設洗衣部,送衣來洗的大多是外國人。

陳女士說,她們的生活都很舒適,每人床舖一張,每天吃四餐,所以她們身體都很健康與良好。目前大致上這些少女們生活還是懶散和怠慢的,這點要慢慢地教育和糾正過來,使之適應環境,使之由懶變勤,使之由壞變好。

盼早日自由回家

在陳女士的安排下,記者接見了兩位年紀最大的(18歲)陳小姐與周小姐。陳小姐說她是新加坡人,3年前到檳城謀生。茲因時局所迫,她在去年被送來保良局改造。

周小姐說她是檳城人,受過膚淺教育,通曉華語,她是在4個月前才被迫遣來保良局的。

她們都說,起初到這裡生活很不習慣,常想逃跑。生活一段時間後,覺得非常滿意,又無憂無掛,才安心住下來。日久生情,對此地也有所好感了。

記者向外張望,果然花園佈置得很雅緻,又有一新耕園地,四周又很寧靜,環境實在宜人修養學習,難怪他們都愛上了這個工作和學習的好地方。

不過,陳小姐和周小姐都表示希望能早一點恢復自由,因為她們可以回家團聚,又可以新的人生觀走向新生活。她們認為以前所做之事,不但有害社會,而且毀滅自己,今後要痛改前非,立地成佛。

記者唯有祝福那些在改造營內生活的少女們前途無量,更希望當局重視少女問題,以減少犯罪之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9-2005 11: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轉載至地方散記
檳三輪車辛酸史-09

我在深夜裡坐著車回家
一個襤褸的老頭他使著勁兒拉
天上不見一顆星
街上沒有一隻燈
那車燈的小火
衝著街心裡的土
左一個顛波,右一個顛波
拉車的走著他的踉蹌步

──徐志摩──


這是徐志摩對於拉車人兒描寫的一段摘詩。雖然全詩的內容並未深刻描繪車夫的痛苦生活,但所摘的一段,足以反映出一個拉車人所面對與荷負的心情。

今日,人力車夫已不復存在,由三輪車取代之。

不過,我們仍然可以從詩中體會到三輪車夫的艱苦工作。他們是使勁兒踏著,推著,也踏著踉蹌的步伐。

每個人都可以想像到,一個三輪車夫如何付出巨大的勞動力,才博取倖薄的代價,風吹雨打,烈日曝晒,換來吃不飽,飢不死的三餐。

雖然,隨著時代的進展,三輪車終有一日為德士所取代。但在目前檳城這個環境下,三輪車這個交通工具將會維持一個時期而不受淘汰。

三輪車一段歷史

戰前,流行的是人力車,兩個大大的輪子,由一個車伕拉著,正像徐志摩所描寫的那樣,差不多在日本南進時期(即1941年),三輪車便出現。根據統計,到了1950年左右,檳喬治市區便有2千餘輛三輪車,以後的一段日子裡,也維持在這個數目之間,當局未繼增發禮申。

1964年,社陣執政下的市議會為鼓勵踏者有其車的制度,召集了三輪車工友聯合會代表、車主及工友作會談。會中大家同意應發新的禮申,讓更多人有就業機會。

於是,從1964年的2千125輛的三輪車,到1969年的今天,總共有2千562輛。據當局公佈,其中僅446輛是車主自踏,其餘的2千零98輛乃49人所擁有,租給三輪車夫謀生。

換言之,5年之中三輪車只增加了4百多輛。

為此,市議會基於目前的三輪車已足夠用,並為遵循即定之交通管制政策,使市區交通更加行暢無阻,決定從9月1日開始,停止發新三輪車禮申,避免增加。

車主將扳高租金

黃氏認為,停止發三輪車執照,將造成出租三輪車的車主壟斷市場,進而提高租金。

他說,因為有意踏三輪車者無法自行申請一輛註冊的三輪車,於是向車主租借。將來爭踏得人多,車主自然扳高租價。

他同時認為,當局此舉使失業的人士,又減少一條謀生之道。

據調查,檳市區擁有50至100輛的車,共約15人。他們都是富有人士,出租三輪車給工友。

其租金分為7角、8角至1元不等,視車的新舊而定。一輛三輪車值450元。

向車主租借的三輪車工友,有時每日付租金,有時一週。每每我們看見乘汽車者靠近三輪車夫旁邊,大抵是“討價”來的。

至於以三輪車工友聯合會名義登記註冊的三輪車共有560輛。這些車輛的車主大部份是自行踏車謀生的。

當然,有些三輪車夫雖然較早擁有一輛車,但後因經濟拮据而把車賣給專出租三輪車的人士也不乏其人。

無形中,車主自踏者僅446輛,餘者歸到出租人士身上。從這可看出,當時社會一般人的經濟情況,大部份的車輛都操在幾個人的手中。

踏三輪車的手續

一位年青人,要操三輪車行業並不困難,首先需要學會踏三輪車。檳城的三輪車是座位在前,踏位在後,因而比較吃力,駕駛較為沉重。

接著向醫生申請健康證明書。在檳城,杜祥耀醫生與楊清添醫生義務給三輪車夫診視,然後向註冊局(檳榔律消防局處)申請禮申,每年1元。經考試合格後,可獲一個永久手牌,3元1枚,以後每年只需1元的更換禮申費。至於車輛禮申費為一年卅元,擁有車者要繳納,作為當局每年3次的檢驗費。

至於那些租借三輪車者,當然不必還車栖,但每天得付出1元的租費,不管有沒有生意。

受各方挑戰打擊

老實說,在喬治市市區內,三輪車已達飽和點。這可從一般三輪車夫的伸訴看出。他們說,一天所賺平均2、3塊錢,有時更慘。

隨著時代的變化,他們的謀生變得尤為艱難。不但要面對巴士、德士的挑戰,更要面對“學童巴士”興起的挑戰。

進步的工具,取代陳舊的工具,勢不可免。

檳城市區,除了老嫗、婦女及小孩外,年青人都不想也不會坐三輪車。這是因為於心不過,也是少女尷尬的心理所造成。

三輪車的顧客是那麼有限,車又那麼多,當然謀生不易了。

十年內仍然需要

一般觀察,三輪車至少在這10年內還有生活的地盤。檳城處在發展旅遊業地位,如果這項工業投資成功,三輪車亦會受惠。不過,在目前不景氣的情況下,各方不會好過。

有時,一些有車階級會討厭三輪車阻擋交通。但是,假如你想到他們是多麼的辛苦賺兩餐吃,你就不會詛咒他了。讓每個人有一條謀生的道路,你認為是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27-9-2005 11: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轉載至地方散記
唱片業形形色色-10

筆者按語:“拙作在2004年11月份發表,而政府當局12月在憲報公佈版權法案,包括保護音樂版權在內。(版權終止年限在作者死後25年)。”

曾被視為一支獨秀的唱片業,由於近年的翻版與抄襲唱片大量拋出,導致市場價格一片混亂。同樣的唱片,不同的嘜頭或承製者,價格不一。

唱片業進入面臨挑戰的時代,正版商正力促政府制止黑市唱片的猖獗活動。聞政府有意在國會提出通過唱片權法令,如是,則確保唱片市場的穩定,但勢不可避免使那些靠翻版起家的批發商或零售商遭到嚴重的打擊。

嗜好音樂,喜歡歌曲是人類的天性。除了電台,電視及麗的呼聲作為傳播工具外,唱片幾乎是不可避免的有效工具。以前因為唱片價格高昂,普通低微收入者都不敢問津。小張唱片起碼要3塊多,大張唱片整10或20元,無形中成為“較有階級”的玩意兒。同時,唱片的輸入來自香港歐美等地,可說是泊來品,其價格之高可想而知。

這種局面終究在最近幾年被打破了,使唱片成為最普遍的傳達音樂與歌曲工具。其價錢之廉宜與大眾化,一時為人民相競購。這種現象的出現誠令人可喜。最低限度它已將唱片從“貴族化”轉為普遍化。

今天,你可以很容易在大都市看到不少的唱片店、唱片攤。喧嘩的音樂有時震得你幾乎耳聾,抒情的音樂又叫你沉醉其中,那一時流行的方言諧劇已接近尾聲,流行歌曲,歇斯底里的叫聲,交雜在污濁空氣的都市中。開始時,本地歌星的唱片大銷特銷,接著像雨後春筍,“發掘”不少星馬歌星。原來默默無聞者,在一夜之間插身變為名歌星。此等情形,多年前哪會有?

翻版商大行其道

蓬勃而後的唱片業,並不一枝獨秀地脫穎而出,相反的,物極必反。在大興熱門的時刻,幹唱片生意的利潤是很可觀的。單單一張唱片賺上50%,100%,甚至2、3百巴仙也是平常事。盈利當頭,誰要放過呢?

於是,大批唱片商出現了。如此一來,翻版、抄襲唱片傾進市場,價格又比正版便宜。同一張唱片,有2、3種,甚至4、5種翻版,價格不一,苦煞正版商,奈何也!

一般上,原版小張本地歌星的唱片,批發價在1元5角或以上,翻版的批發1元2角或1元,或甚至在無生意之下8角批發,魚目混珠,即使是粗製濫造,普通人民都沒去注意,只要便宜就好。至於大張唱片,正版的市價不會少過7、8元,英文唱片更貴,但翻版的三四元就可出手,相差之遠,令人咋舌。

翻版商從來都是很技巧的。凡一張新唱片殺青,如果打聽市場可銷,他們便馬上翻印。翻印速度快得驚人,新唱片問世不及一週,就可在市場上發現相同膺製唱片。如果你不是較內行的,如果平常沒注意,你怎會知道真偽之存在呢?

翻版商抓住這個心理,趁唱片業熱門時大舉拋售。他們放貨給商店都喜歡現款交易,打單沒有註冊店號,最好是不要打單,像黑市貨一樣,但卻公開擺賣,每一間放貨。由於價格之低,零售商必然接納。

翻版商此舉露了馬腳不是沒有的,正版商亦有採取法律行動對付,唯案件至今聞不到甚麼結果。通過法律途徑的麻煩,又據說尚缺少唱片版權法令保護商家。已2、3年了,翻版商在法律漏洞底下大橫行,泛濫整個市場,正版商被拖累到虧本難做,搞得頭昏腦漲。

唱片業面臨考驗

翻版商大出現,正是反映唱片業之流弊叢生,以致今天本地出品的唱片賣不起價錢。亦有一些抄襲唱片商,他們東摘一首歌,西抄一首歌,這樣湊成幾首歌,灌成唱片。他們是否合法?據商家表示,這也須先得該原歌曲唱片的版權人所允准,按照規律,要付版權人6.75%的價才能取用人家的唱片歌曲。

目前,許多商家都相因抄襲或聘用自己的歌星唱別人版權唱片歌曲,通常都未先取得版權人之同意。

總之,不管你是直接抄襲或間接“盜用”別人唱片的歌曲,對方提出索取,你便得付版權人6.75%的利錢。聽說一些商家曾接到香港出版商的傳令。

你認為本地商能付出6%多的必須抽取費嗎?答案是不合算的。因為你“盜灌”一張唱片,賣價一定低,在3、4元之間。出版商按照其正版批發價向你索取巴仙率,你如何受得了?如果你是亂用沒有註冊的標頭“盜灌”唱片,也許正版商查不到。但如果你明正言順用註冊商標,你就會遭到這種苦頭。

唱片業內,有翻版商、抄襲商,大抵是“地下活動的”,即肆亂按上嘜頭。這些商人本錢低,只要一個工人送貨就行。比如,他們贗製小張唱片,製片廠每小張收費5角到8角不等,大張2、3元,品質好壞另當別論。印1千張不過幾百或千元上。

封面每個小張1角之間,合計起來,小張唱片才不過6、7角本錢,批發8角1元當然可以。正版商呢?就辦不到。情勢的不斷泛濫,今日唱片市場可說是陷進混亂狀態,任誰也不能對本地貨定價,唱片業正面臨一個嚴重考驗。

翻版廠在本邦有數家,在外國也有。據稱,外國的唱片翻版功夫到手,很精細,與原版一樣,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沒有絲毫吵雜聲。

除非我們不重視唱片業的生意,不然今天我們不能不採取步驟保護正當商家。

相競後兩敗俱傷

拿檳城市場來說,目前出版唱片商有3、4家,大小間唱片店30間左右,具有規模的不超過10間。之中,爭相清貨與鬥便宜的事情就曾發生過。某間唱片店可以壓低價錢,以每小張5角出售,搶購一時,當然屬翻版貨或舊貨,顧客趨之若鶩,而藉以打擊同行。有的不甘受制,來一次大減價,也同樣5角錢一張出售。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將來如果沒有翻版或舊貨推出,又怎麼辦呢?此舉也間接嚴重影響小型唱片店。在市場蕭條與不斷打擊下收盤了事,誰說幹唱片最有利潤?今天這種悲哀場面,只有盡內人自己知道。

這已不是唱出一個春天來了。事實上,本地唱片明星的身價也開始下降,唱的歌也並不是所創作的,一直在同樣的圈裡打滾。

這是說,流行歌曲興得快,衰得也速。儘管有新陳代謝,但總不能把唱片業推向一個新的發展。唱片商曾面對前所未有的利潤,終於要面對前所未有的困難。買唱片人的一時熱情,也由於各種因素(包括經濟與品質等)漸漸緩和了。




以上的轉載至地方散記01-10是謝詩堅 (飛揚) 著作(2004年整理)

[ 本帖最后由 海水的前传 于 27-9-2005 11:36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10-2005 08: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歷史老屋不斷被拆,檳城還是古跡城?

檳城老屋被亂拆除,影響檳城擠入“世界古跡城”的打分。

  在檳州政府將透過教育部向聯合國教科文機構(Unesco)申請,以連同馬六甲一并將喬治市例入世界古跡城時,檳州政府的監管及法令不嚴,被指造成私人界陸續拆除老房子,影響檳城在此方面努力,也影響喬治市的入選資格。

  在屋租統制法令后,喬治市受到沖擊,首先是老租戶的遷移,老屋在人去樓空的情況下敗壞﹔不過經濟危機,是不幸中大幸,業主因此未大事拆除發展,可是金融危機后,建筑業似再次逢勃發展,業主及發展商再次打老屋子的注意,使老屋面對拆除的命運。這些老屋構成喬治市城市的紋路,也是喬治市擠入世界古跡城的條件。

  然而,更多老屋的被拆,其中不乏有歷史性的建筑物,使到各方質疑政府在此方面的決心,在調和路的一排雙層建筑物連同日本人在檳城創辦的“朝日酒店”(Asahi Hotel,后期是光榮酒店)的被拆,令人無限感慨。

  陳耀威:評估扣分影響資格

  建筑學者陳耀威在調和路朝日酒店被拆的現場向本報記者指出,檳城老屋被拆誓將影響檳城例入世界古跡城的努力,在所划定范圍內隨意拆屋,及胡亂修改建筑物,將影響聯合國教科文機構對喬治市的評估。

  他指出,聯合國教科文機構在審核世界古跡城申請時,有多方面的考量,其中它們將確定有關地區內有無獲得撥款經費,來推行修護等工作,此外它們對區內的交通管制,甚至廣告管制,皆有所條件,廣告不可亂七八糟,同時它們也會考量建筑的狀態,以及建筑的使用。

  陳耀威表示,世界古跡城的評估工作須費時兩年,所涉及的考慮層面廣泛,包括上至中央政府至州政府及地方政府部門在保護古跡方面的配合,以及確定政府有無計划來面對未來的控制,此外也要政府拿出根據撥款做為未來保護古跡所需,而不只是口講,另外也要求法律管制,缺一皆不可。

  此外,聯合國也要求必須對游客的控制,以及了解本地人有無熱心來保存老建筑。

  陳耀威表示,檳城喬治市將以“喬治市是歷史島嶼港埠”為題,向聯合國教科文機構申請為世界古跡城地位。

  他表示,檳城也考慮到其他城市的角逐,所以必須突出檳城做為歷史港埠的特色。

  不過他表示,越來越多老房被拆,將影響爭取世界古跡城的的資格,聯合國教科文機構將在評分時扣分。

  陳耀威即舉例檳城調和路一排戰前建筑連同朝日酒店被拆一事時即對檳城的爭取努力有影響,他表示,雖然拆老屋不代表檳城爭取不到列為世界古跡城,因為聯合國教科文機構考量極多因素,不過這肯定影響檳城的努力。

  他指出,檳城的特色是由街屋所構成,若是獨立一間建筑物的存在,意義可能不大,然而整體建筑則構成這個城市,反映19世紀生活面貌。

  他指出,在調和路拆屋事件中,是傳統的華人店屋,其泥塑很細膩,也很講究,包括彩繪,所以對其被拆除,他感到可惜。

  他指出,根據地圖,在朝日酒店前有一排五間雙層戰前屋,不過他在去年11月15日再到相同地點時,只看到三間雙層建筑,不過那時已是人去樓空,然而建筑外觀保存良好。唯如今卻與朝日酒店一并被拆。

  陳耀威他表示,保護古跡建筑責任并非單方面可為,涉及各方面,它不只個人產業的私人業主,政府也有責任,目前人民多不了解老屋是我們的寶藏,反之在一些國家如日本及歐州,傳統老屋及文化是令他們引以為傲的。

  他表示,文化學者陳亞才在日前即指出,日本人對他們的家居環境極表關注,他們更制定“居民公約”,制定比政府更嚴格條例,來管制環境,街道,老房子及樹木,這是他們對本身環境的認同及引以為傲的。

  他指出,不過檳城在此方面卻還有很大距離,檳城人對本身的這個寶藏缺乏認識,每每以發展等似是而非的論調來推倒老房子,如果檳城如同吉隆坡及新加坡之前般拆除老房子,那么再收手將來不及。

  他表示,屋租統制法令后,老房屋被破壞的程度嚴重,如六條路整排雙層老房屋被搬空,政府必須對此加以關注,此外市政局在過去十年也允許拆除老房子,很多發展圖測是在之前批准,造成一些業主即以上述已批准的圖測拆屋及重新發展。這也造成州政府必須為有關行為補救。

  他也表示,檳島市政局與古跡保存的政策在脫節,允許很多高樓的林立,在原本很協調的喬治市,允許發展商突然在莫名奇妙的長出高樓,比如紅毛路(Northam Road)。

  他表示,有關方面在缺乏良好的城市規划下隨意批准發展,他認為做為都市規划的市政局官員,掌握公眾利益,這個權利不是天生的,不是可以隨意允許蓋十多層樓。

  他表示,在規划城市時必須考慮城市的景觀,其多方面的影響,如人口密度,其交通流量,其中最大的沖擊是量體太大,將造成街道的擁擠,也造成視覺上的不協調。

  他表示,都市的成長必須控制,都市有其承載量(capacity),都市房屋的密度必須受控制。

  他表示,很多現代的建筑師所蓋的屋子可能還是舊時的方盒子似建筑,沒有性格,沒有考慮本身丰富傳統,所以這些建筑師有待再教育,而不是完全不考慮周圍環境的歷史及個性。

  不過,他表示,之前市政局的拆屋發展所批准圖測很多,這造成州政府必須做出加倍努力。

  他指出,市政局必須監督所有建筑行為,市政局不應只是管跳蚤市場,而忽略了更重要的保護檳城文化遺產工作。

  他表示,監督工作涉及執法人員的鞭策,市政局建筑部常常會以人手不足為理由,這是難以接受的。

  他指出,民間機構已發動成立監督組織,比如檳城古跡信托會成立了警報機制,一旦發現建筑物面對拆除危險,將會向有關方面發出警告,此外南洋民間文化也在此方面努力。

  他表示,檳城會獲聯合國教科文機構推荐申請例入世界古跡文化遺產,表現出檳城的價值,這個價值是世界性的,不只是屬于大馬或檳城的。

  這其中的價值表現在它有很多街屋,反映出1920及1920年世紀多元社會的城市,街屋適應不同種族及使用性能。

  他說,檳城有很丰富的建筑環境,比如孟加羅建筑(Bungalow)即是印度馬來人建筑,是不應被拆除的,在市區的數量非常有限,只有約50間,是見証檳城歷史的重要建筑。

  他指出,孟加羅是早期印度人及印裔回教徒及都市化的馬來人居住的地方,不過后來成為七十二家房客聚居的建筑,它代表了不同的種族移民為了適應在本地的生活方式的一類建筑,富有印度人色彩,同時結合馬來人高腳屋色彩。這將是檳城申請世界古跡文化遺產時的其中例子,表現了丰富多元的建筑種類,當然檳城最多的建筑物還是傳統華人店屋建筑。

  陳耀威表示,希望有關方面加緊監督老屋面對被鏟平命運,因為這將是檳城人的損失。

  王琛發:保老屋有2條路 有力政策補償業主

  大馬歷史人研究者王琛發指出,在保護喬治市老屋工作上,檳城有兩條路,一是必須有非常強大及可行政策,以法律保護本身的文化遺產,再來是要有足夠利益及補償,使業主了解到,除了拆屋,他們還有另一種選擇。

  他表示,若沒有足夠利益及補償,為了利益,很多業主可以身試法,尤其在罰款不重的情況下,類似拆屋事件的一再上演,將無形中開了危險先例,打開缺口,其他類似個案將接踵而至,不只影響古跡保護,也影響有關方面執法及行政的公信力。

  他表示,在一個以自由企業及貿易為原則的世界,上述利益及補償是必要的,否則反遭受業主的不滿。

  另外,他也認為,通過“企業公民”的概念及努力,也可在此方面做出貢獻。

  也是孝恩文化基金執行長的王琛發在接受本報記者訪問時如是指出,他說,在致力保護古跡的長期人文發展理念努力時,一旦發現政府行政機制有缺陷,那么有必要有一批企業公民(corporate citizen)來扶持上述理念。

  他指出,在民主立場,我們不希望政府權力機器太大,不過一旦發展政府機器及公眾人士的共同熱度,不能應付私人界為了追逐利潤,而破壞古跡保存理念,唯有希望出現一批所謂的有創意的企業公民,來証明有另外一套保護古跡的發展可行之路。

  他說,如果有一批企業公司通過古跡投資証明人文發展及經濟利益可互相挂鉤,可以讓其他打破古跡保護的資本家去重新考慮,了解到還有另外一條替代道路。

  他表示,企業公民可以從小做起,包括支持一系列有關古跡歷史研討會,包括出版系列叢書。

  他也簡略的介紹了孝恩在此方面的努力,他指出,去年陸佑住宅面對搬遷命運,孝恩獻議提供場所幫助原地搬遷,并加建為紀念館。在義山事件發生時,孝恩集團也站在保護義山主權的立場上,支持義山發展本身歷史文化特色,反對任何外來純粹的利潤挂帥干預華人義山,破壞華人義山所埋藏的死者子孫的意愿。

  梁超明:擁88年歷史 朝日酒店被拆可惜

  梁超明向本報記者指出,在一周前被拆的“朝日酒店”(Asahi Hotel)被指有88年歷史,由日本人創辦,是日本官方及大公司機構指定的海外酒店之一,它在1914年創立,而非1920年。

  目前投入研究日本在檳城歷史的梁超明在最近檳城古跡信托會主辦的“檳城少數民族歷史”研討會上主講日本人在檳城歷史講題。

  他在接受本報記者訪問時說,根據從新加坡日本人協會所尋獲資料記載,日本皇族也路過檳榔嶼,其中朝鮮王李垠殿下即在昭和2年,即1926年來過檳榔嶼,因此很有能李垠殿下住進該酒店,因為該酒店是那時最高級的日本官方指定酒店。

  不過他指出,朝日酒店雖為日人創辦,不過有關酒店建筑或非日本人所建造,可能是租借改為酒店用途。

  朝日酒店在周前被拆除前為光榮酒店,座落調和路門牌二十二號,即是大馬酒店旁,西湖公園飯店及橋南旅社對面,它連同前方一排3間的戰前雙層排屋被拆,引起古跡保護者的震驚。

  梁超明在日前即指出,朝日洒店被拆是檳城歷史的一大損失,它代表日本人在1920年至二次大戰前在檳城足跡,是研究日人在檳城歷史的考察地。

  除朝日酒店,日本人在檳城創辦的酒店尚有松屋酒店,及田中酒店,其中松屋酒店即是尚保留至今的重慶酒店,該酒店在最近發生火患。而田中酒店則原座落牛干冬,不過相信在二次世界大戰時被摧毀。

  他指出,田中酒店相信建于1910年,而日本人協會(日本人會)則是在1915年在檳城創立。而松屋則在1920年后再沒有人提起。所以可能在當時易手。


轉載
(馬來西亞)光華日報 (2002-02-0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0-10-2005 08: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斷斷續續的上貼轉載有關檳城的資料
而再前幾天朋友還了我本

檳城街
STREETS OF GEORGE TOWN PENANG
正.....

這本書有興趣的人可以買來看看
在大眾現在大買特賣..
以前我要找時
可真 間間問,間間都沒有
但,它是英文版的哦

但,最近有些狀況
总下不了筆...所以...
需要暫停..一些日子寫不到東西哦

[ 本帖最后由 海水的前传 于 10-10-2005 11:35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1-2005 06: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不知你在写什么勒??
有点头昏脑脹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1-2007 11: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满欣赏你的作风,不过第一眼看到第一张图时,我还以为槟城南部“出现两个海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1-2007 11: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igBro 于 13-9-2005 10:15 AM 发表
在这美丽的小岛的海滩住了一位老公公,大家都叫他做龟公。。。。。。

不是啦~是海珠屿的伯公啦~

[ 本帖最后由 无名汉 于 13-1-2007 11:31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1-2007 12: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看自己家乡的论坛都是静静潜水的,突然看到你的名字,跟朋友的好像,就进来看看...
结果看到了海水正蓝这个姐姐也游过来这里...
加油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9-2-2007 11: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又开始,接触一些和乌龟小岛的点点滴滴
很像细细腻腻的去和岛屿来场恋爱

或许,风花雪月
或许,细雨纷飞

但,绝对不是走马看花

偶尔,冲冲路过
偶尔,忽略经过时身边的小草。。。。

但,你有几时?几次?会认真的停下来看看呢?

乌龟小岛再申请升级为历史小岛?古迹小岛?
可是,古迹和老屋还有人情味渐渐的消失了。。。
你!感觉得到吗?

你爱你的乌龟小岛吗?
给我些建议好吗?

再说!新年接近了,我希望你们多去走走,看看
感受一下,还余留的温情

让,这股暖意延续的川流,让,小岛里还可以的看见人间温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3-2007 01: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哦。。。又开始走走了

哦。。。又开始写东写西,拍南拍北了。。。

哦。。。还是很忙(阿酒,碑以为我又很有空才写东写西,其实我很忙嗫。。。)

哦。。。哦。。。其实是很想写东写西,可是就是没有主题,没有目的,写了等于白费,当有得写时,哦!没写又是浪费

哦。。。其实。。。。哈哈

哦。。。其实还要谢谢(卡卡),吵了她帮我弄了整夜的东西,终于才可以上贴照片了。。(其实是炫耀而已,哈哈)

于是乎,哦们再来一次的上路。。


(蓝天白云)是这一次的主题

[ 本帖最后由 海水的前传 于 17-3-2007 03:15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3-2007 01: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蓝天白云





蓝蓝的天空云河里有只小白船。。。。

是啊,是啊
这首小调儿歌在很多人的童年都会哼哼唱唱。

假期里,抽得小小的空闲,去了一趟“户外沐浴”

其实说来也是想了很久很久,只是刚巧来个即时行动,即时抽空,即时走动

这几天,天气都好好的,所以的就于是乎,走人。。。


[ 本帖最后由 海水的前传 于 17-3-2007 02:48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7-3-2007 02: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地方说来大家都不陌生
槟岛北部的渔村村口

我还记得,每次我到这里总爱问
干嘛叫“end of the world”名字那麽别扭。。。干嘛不叫 “the begins of world” 多朝气啊!当然后面那一句只是我的心里话。
所以总是没人可以给我答案

后来和我一个友人在进去时,我又不死心的再问一次
友人二话不说就拉了我进去桥,等走到桥的尾端时,友人反问我:你看见什麽?
我没好气的说:看见鬼。。。
友人狠瞅我:一望无际啦

哈哈,我心里还没来得及回话
友人天天跑山,我天天泡床
我的上气追不到下气,脑袋都快要缺氧得懒惰思考,尽然来给我问题思考,我可是真的差点点“考”掉


原来,以前的人登陆时对着海一望,发现一望无际
所以就取名“end of the world”


不过我到现在还是不明白,
干嘛要“end of the world”干嘛就是结束?结局?末端??
干嘛不能开始?

这个问题我到趣味的一直在琢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3-2007 02: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休闲


村口到处都是猫
他们都很优哉游哉的
总会在不显眼的角度又很明显着他们的存在
也总让忙碌的构图对比着写意的生活就是如此



辛劳


为了糊口而辛劳,还是因为辛劳得来的糊口 = 闲得太空的人才想这样的问题,你问他们这些个问题他们只会回答你“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收获


其实我很想吃。。。


生。活


是物竞天择还是始乱终弃?


[ 本帖最后由 海水的前传 于 17-3-2007 02:52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3-2007 03: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奇


因为我的迟到,才遇上这样的趣味

每每这等事只有在银幕上看见
总是很羡慕那些和鸡牛狗羊同舟的人

看来哦也遇上了



情趣的构图


友人的弟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3-2007 03: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争。我。夺



想。翔



左翔右飞


这一次再访森林其实是友人一直邀约
而且我的时间又不能配合,又没有相机,所以拖延了一次又一次
这个月头刚买了相机
所以蠢蠢欲动的心理开始学着老鹰翱翔,总是喜欢盘旋在高空等待猎物

一直很想进去看看老鹰的生态,只是忙得抽不到时间
也许是太贪心了,每次进去森林总想有多多收获但总是失望回家

这一次列外,我只想看老鹰(white bellied eagle)
可是过程中发现和领悟的不只一个

这一次的造访也是为它而去


[ 本帖最后由 海水的前传 于 17-3-2007 05:32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2-5-2024 09:13 AM , Processed in 0.060073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