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3573|回复: 42

聖嚴法師.生死相續----平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6-3-2015 07: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聖嚴法師.生死相續----平路

http://blog.udn.com/luping/2619696

聖嚴法師走了。十丈紅塵之下,靈堂空空如也,聖嚴法師替自己預定輓額,為什麼只選了一幅「寂滅為樂」?

世人一晌貪歡,怎麼以寂滅為樂?禪宗的宗旨,當頭棒喝,聖嚴法師過世的時刻,沒有預知、沒有舍利、沒有肉身成佛、沒有各種坐化的神蹟,他說「本來沒有我」,正是這點醒的一棒。

遺言中平實表達,敘述著聖嚴法師仍然掛心的事。
明知道弟子執念,總希望師父的身影須臾不離,師父卻遺言「不發訃聞、不築墓、不建塔、不立碑、不豎像、不撿舍利子」,師父為什麼諄諄告誡?正因為「寂滅」兩字,代表著火寂燈滅,捨棄各種的癡想眷戀。
  
為什麼師父遺言,未經他生前審閱者不得再整理成書,為什麼年譜補至捨壽為止,身後勿再編印紀念集之類的出版品,在深一層意義上,了卻生死斬斷眷戀的同時,聖嚴法師必然更懍然於…….身後神格化的虛妄。
  
神格化,在充滿俗世性的台灣社會裡,尤其容易牽連上生者的個人私心與現實利益。

遺言中更發人深省地是,莊嚴佛事,為什麼不可以辦成喪事?
如果師父未曾臨終告誡,弟子如此不捨,靜靜飲泣,怕也哭的淚眼模糊。證諸台灣民間充滿矛盾性格(包括號稱佛教儀式)的喪葬場合,一方面「駕返瑤池」,一方面「五子哭墓」,究竟何者為苦何者為樂?既然死者回歸極樂世界,為何又大聲嚎啕,哭得肝腸寸斷?苦樂都未曾定調,因之又如何離苦得樂?…….極端的例子中,台灣民間的電子花車,正是弄不清楚這苦與樂的情緒,只好假死者之名而弔者大悅的混搭。
  
聖嚴師父遺言不要辦成喪事,除了所謂的「喪事」,常令人哭笑不得,不知所從,亦因為舉喪的場合,經常悲心甚微(慈悲心也甚微),反而是政治人物群集,社會階層顯形的一刻。
  
無事忙中老,空裡有哭笑。慈祥之外,聖嚴法師眼光澄澈,始終有一種帶著空性的機鋒。

參禪的機鋒,除了讓聖嚴法師自己了然生死,卻也讓他犀利地……看出佛法在世間可能的變調,包括屈就於現實的方便法門,以及混合了民俗色彩的各種神通,尤其生死之間,正因為世人有貪生而怕死的執念,可以操弄的機巧,莫過於假借一個神格化的人物,製造臨終前的神話氛圍…..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細讀聖嚴法師的遺言,如此條理井然。極其清楚地,分疏出他處理個人與法鼓山法統資產的區別,前者堪稱破除迷信,刪減去神格化的空間;後者為弘法立下百年基礎,遺言中涵括抽象原則、具體做法、人事安排,在機制的運作中,不忘此後要依法、依律﹑依規制的告誡。

聖嚴法師以他的最後偈語,啟示普天下的善信弟子︰平實的寂滅,其中卻有圓滿的智慧。
接下去,大家都在看,法鼓山的僧團弟子,在宗師長辭之後,怎麼精神不滅,初心長存?怎麼施展教育大計,弘揚禪宗法脈?事實上,如果不預作規劃,佛教事業如同世間所有大企業,掌門人去後,同時也可能是分崩離析的時刻。

梵音如同海潮音,一波一波,生死相續之間,一代宗師在做後世楷模。

除了法鼓山,台灣還有慈濟、佛光山、靈鳩山等大型宗教團體,如何傳承,如何確立經營模式,卻又不辜負十方大德的捐輸美意,包括接續處理道場的資財土地,不只是佛教徒團體內部的問題,也將是台灣社會共同的資產……以及可能的罪過淵藪。
  
聖嚴法師在生死相續之間,正以無比的願力,設下可供依循的榜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6-3-2015 08: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圣严法师是我最尊重的法师,没有神迹,没有神通,不搞玄妙,不绕钱,不搞好高骛远,所以仰慕他的平凡如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3-2015 07: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ethen1980 发表于 16-3-2015 08:56 AM
圣严法师是我最尊重的法师,没有神迹,没有神通,不搞玄妙,不绕钱,不搞好高骛远,所以仰慕他的平凡如实。 ...

真貨假貨 ,一眼就知.


釣名沽譽者 ,應該汗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3-2015 04: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佛陀的古道The Buddha’s Path

(南传佛教基本教义)

毗耶达西尊者(Ven . Piyadassi) 编辑 方 之 --中译

http://dhamma.sutta.org/books/ysfj/The_Buddhas_Path.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9-3-2015 02: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樹大總是有枯枝 .(意料之內的事)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50319/480703.htm

王尚智(媒體寫稿人)表示,

某天接到法鼓山"果東方丈"的「關切」電話感到無比遺憾,

雙方談了十多分鐘後,自己也對果東方丈說

「若是聖嚴師父還在世,我相信師父絕對不會為了這種佛門人際關係,專程打這一通電話!」

無論是當時自己決定說出這段話,乃至如今決定具體指出這場難以想像的「佛門關說事件」,

心中都是嚴謹深刻且做了完整的反思。


P/S:-王尚智的部落格

http://classic-blog.udn.com/powerecho/2112260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3-2015 11: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這個世界,只需要「無聲且純粹」的慈善-----王尚智

http://classic-blog.udn.com/powerecho/21635436

慈善,直到成為一個「無聲透明的人間循環」,這才讓人看見純粹與美麗。

所以我自己始終主張與實踐的「慈善」,從來不是順應號召或假手他人,而是做那些「來到眼前的需要被幫助」!
從來都不是假設一場什麼,然後以為「錢捐給誰」,就做了慈善。

所有那些「中間被刻意的攔截與放大」,無論再怎麼去誇耀且合理化,最終都是從中「剝削著苦、吸吮著善」,中間者拿來榮耀自身而形成變形扭曲。

彷彿「錢成了他們的錢、善成了她們的善」!

因此他們與她們,覆蓋著人們的苦難而抬頭,就此無比榮耀的存在。
榮耀她們自己,之後遠遠重要著,且大過於苦難本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22-3-2015 07: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題外話:- 出家男眾的佳音.

男人吃過量豆腐殺精損性能力

http://news.sinchew.com.my/node/415261?tid=74

豆腐是餐桌上的常見家常菜式,擁有許多保健功效,而注重日常保健的人們,更是喜歡早上喝豆漿,可是科學家近期發現,男人常吃豆腐有可能損害健康,甚至殺精傷腎,後果絕不可忽視。

據路透社報道,英國研究人員聲稱,在大豆中發現的一種植物化學物質可能對精子有害,影響男性的生育能力。

在正常情況下,人吃進體內的植物蛋白質經過代謝變化,最後大部份成為含氮廢物,由腎髒排出體外。老人的腎髒排泄廢物的能力下降,此時若不注意飲食,大量食用豆腐,攝入過多的植物性蛋白質,勢必會使體內生成的含氮廢物增多,加重腎髒的負擔,使腎功能進一步衰退,不利於身體健康。

香港泌尿科專科醫生黃國田表示,男士如果進食過多黃豆或黃豆產品,可能造成內分泌失調,出現胸部脹大,或者性能力下降,但一般家常便飯的黃豆攝取量,並不會導致上述情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4-3-2015 08: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聖嚴法師的四它哲學:_

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5-3-2015 11:2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聖嚴法師說:-

做人的基本要有「三Q」:

IQ 學習能力

EQ 情緒管理能力

MQ 道德的品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3-2015 06: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聖嚴法師說:-

認知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不如意乃意料中事,就不會覺得不自在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3-2015 10:0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純粹是在搞笑,不能當真.

笛卡兒說:-我思故我在.

三段論:-

(1) 凡思考的事物,便存在
(2) 我思考
(3) 因此,我存在


佛家說:-
五蘊的色、受、想、行、識 .

佛教的矛盾:-

凡活著的人 ,就會產生貪、嗔、癡.

那麼:-

要如何才能不生不死的活著呢?

涅槃是甚麼?

變成植物人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0-3-2015 10: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為什麼聖嚴法師要把蕭平實踢出佛門?

答案我有 ,但是我想聽聽你們的說法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3-2015 10: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guilimen 发表于 30-3-2015 10:35 AM
為什麼聖嚴法師要把蕭平實踢出佛門?

答案我有 ,但是我想聽聽你們的說法 .

子曰:人之患莫大於好为人师。
误人误己,己误误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3-2015 05: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ebook 发表于 30-3-2015 10:50 PM
子曰:人之患莫大於好为人师。
误人误己,己误误人。

謝謝您的參與 ,改天我定會說出我的看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3-2015 08: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教團體如果只做慈善 ,而不教導學員佛法

就有如以下的笑話一般.

IQ 急轉題:-

(小明問) 理髮店怎麼沒剪刀?

(小強答) 因為理髮店只有剃刀

(小牛說) 應該都改用了電動理髮刀吧.

(小雞笑著說) 賣淫是不需要動用到這些工具的 ,傻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4-2015 10: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眷戀,也不逃避

佛法雖然談到人生有種種苦,但這並不代表修行佛法的人一定要遠離世間,或消極地逃避現實,才能夠離苦得樂。

「苦」這個字,聽起來好像只是一種舌頭所嚐到的味覺。其實佛法所說的「苦」,並不一定是感官上的苦,主要是指觀念上的苦。真正的苦是「心苦」,一個人的人生觀念如果不清楚、不正確,老是以自我為中心,就會作繭自縛、自找麻煩。所謂「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我們就是因為常常庸人自擾,才被稱為凡夫俗子。

佛法所說的「苦」,實際上是人的憂、悲、苦、惱等情緒反應,而情緒反應是從自我的觀念所產生。所以,苦並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只要觀念一改變,痛苦也就不存在,即使表面上看起來好像遭遇了苦難,但只要心中不以為苦,也就不覺得痛苦了。例如我們心甘情願為兒女、配偶、親人而犧牲,或是心甘情願為理想、信仰、心願而奉獻,就不會覺得痛苦,反而會覺得很有意義、很有價值,心裡覺得非常踏實。雖然同樣是辛苦的付出努力,但只要心中沒有任何不喜歡、不願意、不甘心接受的想法,痛苦便不存在。

由此可知,正確的觀念很重要。例如把《心經》所說的「照見五蘊皆空」運用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明白我們的生命是因緣和合而成,所有的事物並不是永遠不變的,只是暫時的存在。如果體認到這一點,我們就不會老是痛苦的自我掙扎,想要逃避痛苦,而能夠採取面對、接受問題的態度,並努力加以改善,而不會感覺到憂慮。

因此,一個真正懂得佛法的人就會明瞭,事實上,痛苦是由一己的觀念所造成的。現實世界其實沒有什麼可怕之處,沒有任何事情需要加以逃避,也就不會消極悲觀、逃避現實。從經典以及歷史記載中,我們可以明確地知道,釋迦牟尼佛成佛以後,即使已得到究竟的解脫,遠離世間的痛苦,他仍沒有拋棄這個人間,反而更深入世間,為救苦救難而努力。所以,如果認為現實世界很可怕,而有消極悲觀、逃避現實的觀念,就不能算是真正的修行。

然而,佛法所說的「入世」,並不一定等於一般人所認為的「入世」。佛法中有「入世」、「出世」和「戀世」三種名稱,一般人所謂的「入世」通常比較接近「戀世」,無非是貪戀世間的虛名、浮利、男女情愛,以及種種虛幻不實的享受。真正修行佛法的菩薩,雖身在紅塵之中,但並不被世間種種物質誘惑所困擾、淹沒,這才是真正的「入世」,也才是真正的「出世」。

因此,「出世」的觀念並不是要我們逃避現實、遠離人間,而是身在世間,而不受世間種種現象所困擾,這才是「出世」真正的意義。我們唯有做到入世而不戀世,既不眷戀世間,也不逃避現實,才能真正的離苦得樂。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0 收起 理由
upatissa + 10 不错的体验和见地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6-5-2015 04: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uilimen 于 6-5-2015 04:43 PM 编辑

和尚尼姑也瘋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5-2015 04: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guilimen 发表于 6-5-2015 04:41 PM
和尚尼姑也瘋狂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50506/502579.htm

心灵的最终归宿就是 ---- 潮流和取乐。 这不是佛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5-2015 04: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素还真 发表于 6-5-2015 04:52 PM
心灵的最终归宿就是 ---- 潮流和取乐。 这不是佛法。

最近在哲學版有幾個"半桶水"在吵架,

為何您不出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5-2015 06: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guilimen 发表于 6-5-2015 04:56 PM
最近在哲學版有幾個"半桶水"在吵架,

為何您不出現????

首先请把您改成你,我受不起您。

哲学版都是在讨论无聊且没实际用途的所谓“哲学”,这种文字游戏讨论来也是浪费时间。

今天我读到很有趣的文章就是中国作家南派三叔把个人IP扩展到产业生态里头。这里所指的IP不是internet protocol,而是intellectual property. 这种构思才有价值。

读死书的人只会兜文字游戏,读活书的人就会把概念变成有价值的东西甚至可以赚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6-6-2024 12:34 AM , Processed in 0.134197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