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越治療越多、近視眼的人越矯治越多----是什麼原因?
一言以蔽之,現代市場醫學加上人們的盲目迷信共同製造出來的社會現象。
先說說糖尿病,其病因是胰島素分泌相對或絕對不足,其他都是激發條件。那麼,就應該去分析是什麼因素導致內分泌失調的?是什麼因素壓抑了胰島組織本來正常的分泌功能?解除這個壓抑因素,激活還原胰島組織的分泌功能,身體自然就一步步走向康復的目標,消除了病因也就絕不可能再出現所謂的並發症。
現在的常規治療卻沒有這樣去處理,而是引導大家去控制“指標”,問題是即使指標控制好了,身體也並沒有恢復健康狀態!很多人指標控制得很好,還是出現並發症!這又怎麼解釋呢?為什麼一定要做這個遊戲呢?況且,刻意控制糖分攝取而不是正常地飲食,那個“指標正常”不也是“作弊”的結果嗎?
這種治療方式本質上是試圖用人工代謝替代人體的自然代謝,不僅無助於患者康復,而且還剝奪了患者康復的機會。人體免疫功能、內分泌功能都需要必要的刺激條件才能激發出來。就好比一個人腿疼了,本來活動活動過幾天就會好,卻告訴他腿疼病因不明啊,這是世界性難題,只能終生使用我們的高科技輪椅,用輪椅代步就行,你只要按說明書用手操作,是可以控制“速度”指標保持正常的,結果將是腿的功能再也沒有恢復的機會了,不是嗎?可見,錯誤的宣傳與治療,儘管為商家開闢了越來越龐大的市場,卻為廣大患者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與經濟負擔!
再來談談近視眼鏡
帶近視眼鏡試圖矯治近視眼,為什麼不但沒有使近視眼恢復正常,反而戴上就依賴甚至會加重近視呢?有幾人戴一段近視鏡以後眼睛恢復正常,不用戴眼鏡了?這種情況十分罕見吧!
大家知道眼镜的度数是这样算的:正常的眼睛,看无穷远(远山或远处的黑板),刚好能聚焦到视网膜上,很清晰。这时候,眼球是不用“变形”的,就是说“屈光度”为零。眼的晶状体处于自然放松状态。当书本距离一米远,晶状体必须开始“屈光”,就是说比刚才要更“凸出”一点,才能让图像正确聚焦到视网膜上。这时候,就叫100度屈光度。 以此为标准,如果书本从一米移到一尺远,就是平常的看书距离,这时候,晶状体必须更加“凸出”,度数是多少呢? 很简单:一尺是一米的三分之一,因此,屈光度就是大原来的三倍,就是300度。如果你的书本更近,只有25厘米远(四分之一米远),那么屈光度就是四倍:400度! 也就是说,此时,眼球必须非常努力调节,才能让图像聚焦到视网膜上。
如果佩戴近视镜,我们看看什么后果:本来,书本在一尺远,不带任何镜片时候,眼球变形的屈光是300度,这时候,你戴上个100度的近视镜(近视镜是凹透镜),那么,为了抵消近视镜的100度“反屈光”、眼球就必须再屈光多100度,才能让图像准确聚焦,合起来眼球的屈光度就是400度啦。本来不带眼鏡才300度,就算你看一辈子书,你的近视程度也不可能超过300度的,但戴上近视镜,就必须要400度屈光,才看得清!时间一长,眼球就变成400度近视了! 而实际上,一个300度近视的人,往往佩戴300度的近视镜,带着300度来看书,在一尺远的时候,眼球为了抵消近视镜300度的“反屈光”则必须多屈光300度,眼球的总屈光变形,就是600度!恐怖的负担,天天下来,近视必然越来越深直到600为止! 这就是所有人,一旦配但近视镜,如果用来看书的话,将永不超生的科学原理。 可见,近视镜是设计来看远处的,不是看书用的,也許发明與推銷近视镜的人没有说清这点,贻害全人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