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制度[编辑]转载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6%B0%E6%95%99
[size=0.87em]主条目:教政體制
新教一般有三種制度:主教制、長老制和公理制。一般來說,公理制比較多教會採用。 主教制[编辑][size=0.87em]主条目:主教
主教制是新教中最古老的制度,源自天主教的主教制度,幾乎和天主教的主教制度一模一樣,唯一不同的是主教亦可以結婚。而天主教的主教制則是源自第一世紀初期基督教教會的主教制度,所以可以說主教制是整個基督宗教中歷史最悠久的神職人員制度。 現在行主教制的新教教會已經很少,聖公會就是沿用主教制,惟聖公會是一個擁有新教教派文化的大公教會,並不是新教教派一員。信義宗和衛斯理宗則由各區會自行選擇使用主教制還是長老制;在香港和澳門,信義宗和衛斯理宗就選用了長老制。然而,在歐洲,例如瑞典、芬蘭、挪威、德國等地,他們則通常採用主教制。 長老制[编辑][size=0.87em]主条目:長老
公理制[编辑]公理制,又稱會眾制,源自於神學家慈運理的主張,就是主張堂會獨立,堂會的主任牧師為教會內最高的決策者,並由會眾決議一切教會的內部事務。很多歷史比較新的教會也採用公理制,例如浸信會、公理會和神召會等,以及不少獨立教會。一些公理制的教會,在地區上也有一個沒有什麼實際作用和權力的聯會,以聯系該宗派的和分堂。 公理制有一個缺點,就是常常造成教會之間的交往和合作愈來愈少,最後甚至會使一些教會脫離其宗派獨立,造成宗派主義以及教會分裂。 政教關係[编辑]基督新教各宗派對政教的關係的立場大都不太相同,雖實行政教分離,卻普遍沒抗拒參與或組織政治活動。 信義宗方面,馬丁·路德在宗教改革時一直也受都德意志北部的封建諸侯支持,所以也比較偏袒他們。路德一直教導靈家教會需順服公家掌權者,因為教會若跟世俗政权发生正面對抗,在该政权统治地区的宗教事业必然招致失敗,所以教會要支持政府。可是,這卻為信義宗日後的發展種下了禍根。1932年,一些支持納粹的國家社會主義基督徒成立了稱為「納粹福音基督教」(Evangelical Nazis)的黨派。後來,德國信義會在納粹德國的壓力下[來源請求],組織了一個支持納粹政權的宗教組織德國基督教。納粹黨更要求全國所有教會加入德國基督教,此舉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認信教會制度預做準備。二戰結束後,德國信義會的行為遭到不少德國人指責,因而造成今天信義宗在德國的信徒人數不斷下滑。而在納粹德國時期,國內外的新教團體普遍沒有反對戰爭。而個別反對納粹德國的基督教人士,就因反對納粹政權而遭處死。 歸正宗方面,約翰·加爾文在宗教改革後一直居住在民主共和的日內瓦,自己也主張教會實行比主教制民主得多的長老制。加爾文強調神權,但又不是完全贊成民主,因為他認為這很容易淪為暴民政治,使社會失去目標和秩序。他認為任何政治制度都必須確保社會能朝向神聖目標進發。所以可以說,他不是完全贊成政教分離。加爾文宗所設計的民主和共和的教會組織形式,要實行民主選舉与神權共和。在加爾文的領導下,日內瓦成為政教合一的神權共和國和宗教改革的中心。 至於其他的新教宗派與教派,今天普遍也支持政教分離。提倡政教分離的主張可追溯至再洗禮派,而從歸正宗分離出去的浸信會,也反對像聖公會般受政府控制的教會,主張政教分離。因著浸信會在新教的影響力極大,不少獨立教會也支持政教分離。另就新教內部的信徒來說,由於政教合一曾在基督教歷史上留下血腥記錄,故普遍有政教分離的內在意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