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3175|回复: 16

强硬派磨合 work 不work?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3-1-2012 02: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cloudsoo04 于 23-1-2012 02:35 PM 编辑

新车磨合期 你们都懂,但是work 不work 呢?  你们会以怎样的方法磨合你的新车呢?




新車run-in?

你好本人第一次買全新車( SF 400 VTEC III) ,請問落地後是否須要 Run-in 呢? 如何 Run-in ? 及何時換第一次油呢 ?  

照計車行應該會同你講點run-in部車。新車最緊要係第一次換機油之前唔好有大動作,基本原則係頭個500km引擎轉數唔好超過可容許轉數o既一半,等換左第一次油後,引擎轉數可以提升至可容許轉數的七成。等1000km換埋第二次油後,便可以放心玩。要注意o既係,新車run-in期間唔需要用靚機油,亦應經常轉波,讓波箱run-in。車速有快有慢,每一個波都要轉下,咁樣先至符合溫車的意義。

聽很多人話要輕柔0甘去run-in架車,但有外國的電單車網頁卻話run-in期間應該要炳架新車,何解?邊種方法至正確?
我地之前都聽過呢個講法,但沒有細心留意這一派的論據,只知道支持「強硬派run-in法」的人十分著重磨合良好的活塞環。趁著這個機會,我們嘗試了解一下「新車要炳先會run-in得靚」這種講法背後的理據。發覺這一派所說的話也不無道理。趁此機會和大家一起討論研究 。

在此之前,先和大家談談一向被人忽略的「引擎活塞環」,才可以繼續話題:
 

活塞環的功能 - 其主要作用是把引擎的燃燒室密封,填補引擎活塞與汽缸壁的空隙,讓引擎活塞可以完全承受油氣燃燒所產生的推動力。
[/td][/tr]

活塞環的另一個作用,是作為活塞與汽缸牆壁之間的散熱媒體,把部份熱能傳送給汽缸壁。
活塞環的第三個功能是,負責控制機油流量,讓汽缸壁保持適當油膜,潤滑活塞和潔淨引擎。相信大家現在對活塞環有一定的了解。可以談談強硬派Run-in法的論據。
下圖有兩個活塞樣本,左方的活塞,車主是依照車主手冊所建議的方法來磨合引擎。而右圖的活塞樣本,則是強硬派聲稱用他們方法磨合的活塞。
從活塞的表面可看到,左方按照傳統磨合方法的活塞樣本,頂部佈滿碳屎燒結物。可以想像得到活塞與汽缸壁之間存有空隙,小量機油可以從罅隙之間跑進燃燒室,造成燒結物。
而右方採用強硬派磨合方法的活塞,卻滑不溜手。顯示活塞與汽缸壁之間有良好的密封,方能保持活塞頂部的潔淨。
原因何在?支持「強硬派磨合法」的人,到底是如何把引擎磨合的呢?
強硬派的引擎磨合理念和方法 - 決定磨合是否完美的成功要訣,在於引擎最初運作的階段。一開始便應該讓引擎猛烈地運轉,讓活塞環以最快的速度與汽缸壁完成完美的磨合。錯過了這機會,便需要裝上新的活塞環重新再來。

方法是先讓怠轉暖車,當機件開始進入工作溫度,受熱澎脹後,磨合工作可以正式開始。第一階段開車時,只把油門開啟一半,讓引擎在容許轉數內的40-60%之間運作。十分鐘後進入第二階段,這時候要把引擎轉數提升在可客許的範圍40-80%之間運作,十分鐘進入最後階段,要最後把引擎轉數保持在30-100%之間來回運作。要留意的是磨合期間,水溫不能過熱,如果引擎過熱的話,便要讓它休息降溫後才能繼續。


在香港的街道上run-in一臺高性能電單車,若要在六波用盡80%-100%引擎轉數,會有相當難度,所以波段可以集中在2-4波之間,讓引擎盡情地運作。要訣是不斷地重複開油和收油動作。


原來支撐著活塞環與汽缸壁保持緊密接觸的力量,來自燃燒時的澎湃氣流從凹槽裡向外把活塞環推向汽缸壁。要令活塞環與汽缸壁充份磨合,必需借助充足的氣流。所以引擎需要高轉數運作,才能以最短時間內把活塞環和汽缸壁充份磨合。

支持「強硬派磨合法」的人認為,由於現在引擎製造技術比以前先進很多,金屬表面的幼滑程度比起以前提升了很多,令金屬與金屬之間的磨擦力減少,直接減低磨蝕程度。加上貴價跑車引擎的汽缸牆壁和活塞,都經過鍍瓷或塗上耐磨耐熱的合成物料,根本不需要磨合。於是剩下來需要磨合的地方,便是活塞環
理論上,汽缸壁和活塞環應該是以360度渾圓形狀接觸著。但在實際上雙方的渾圓形狀都會有很輕微的不用,當雙方的圓度不相同時,空隙便會出現,令密封情況不足,減低燃燒效益,增加機油消耗,製造更多的碳屎和酸性化學物質。
強硬派磨合方法」注意事項:
在磨合過程中,切勿使用全合成機油。當完成活塞環的磨合後(只需幾十公里的路程),便應把機油更換。
原因是因為大部份的金屬未屑,都是在最初期的磨合動作中所產生。由於機油油隔只能隔絕一些比較大件的雜質,要避免這些金屬未屑隨著油泵流入波箱,便應更換新機油才再用車。
「強硬派」所需的磨合時間,只需約一小時或四十公里便可完成最重要的磨合工作。我們認為,即使強硬派的論據正確,但活塞環完成磨合後,電單車還有其他重要的地方需要磨合。例如經常都處於高熱高頻的引擎閥門,電單車的波箱,避震芯和掣動系統。所以在開車後一小時或行車40公里後,先更換機油,然後再繼續磨合電單車其他部份。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1 收起 理由
ah-chung +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3-1-2012 02: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加分加分~版主来加分

如果我买了新车可能会以强硬派磨合。上highway 然后磨合了马上换机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1-2012 04: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听说过,但我还是选择温和派。


(posted by mobil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1-2012 05: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为了不要和RM80,000过不去,所以我也选择了温和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1-2012 06: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强硬派磨合我只在赛车上看到,差不多每场赛事,引擎都拆开整修。


(posted by mobil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1-2012 07: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轮胎的强硬派磨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3-1-2012 09: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已经走了7xxKM了,不知道还可以用强硬派磨合方法吗? 之前在1xxKM 时也已经开到160~170Km/h RPM转了上7xxxRP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1-2012 12: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很久以前就有类似的帖子了~~

个人认为强硬派磨合才是正派的。

毕竟引擎做好之后,也有技术人员为你的车子激烈暖车一翻。
什么温和派的好像也没有作用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4-1-2012 07: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强硬派支持者。我那部就是使用强硬派磨合的。2008年zx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1-2012 09: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久之前有看过一些”仙家的帖文“这样磨合。。。work/not work无法预知;在下纯粹交流罢了!如果有人跟着照做有什么损失勿忧天怨人。。。


強硬派的引擎磨合理念和方法 - 決定磨合是否完美的成功要訣,在於引擎最初運作的階段。一開始便應該讓引擎猛烈地運轉,讓活塞環以最快的速度與汽缸壁完成完美的磨合。錯過了這機會,便需要裝上新的活塞環重新再來。

方法是先讓怠轉暖車,當機件開始進入工作溫度,受熱澎脹後,磨合工作可以正式開始。第一階段開車時,只把油門開啟一半,讓引擎在容許轉數內的40-60%之間運作。十分鐘後進入第二階段,這時候要把引擎轉數提升在可客許的範圍40-80%之間運作,十分鐘進入最後階段,要最後把引擎轉數保持在30-100%之間來回運作。要留意的是磨合期間,水溫不能過熱,如果引擎過熱的話,便要讓它休息降溫後才能繼續。
   
  在香港的街道上run-in一臺高性能電單車,若要在六波用盡80%-100%引擎轉數,會有相當難度,所以波段可以集中在2-4波之間,讓引擎盡情地運作。要訣是不斷地重複開油和收油動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1-2012 12: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原来磨合期还有分强硬派和温和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1-2012 11: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强硬派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1-2012 12: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很久以前就有类似的帖子了~~

个人认为强硬派磨合才是正派的。

毕竟引擎做好之后,也有技术人员为 ...
locolyric 发表于 24-1-2012 12:09 AM


支持你的说法,,敢敢开油就对了哈哈{:3_8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1-2012 09: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上一回用了强硬派的手法;
这一轮用介于两者的手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1-2012 01: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小弟亲身经验,七八年前和一位朋友一起出了两台新的Z750S,我用温和派,他用强硬派Run in,结果日后使用,我的车子比较顺和省油,反之他的会很震和耗油。
我有在半路因他的车子汽油耗尽帮他推过车(两台一起加油,一起跑,同样路程和速度)所以我是温和派支持者。


(posted by mobil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1-2012 05: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资料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7-1-2012 11: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讲真的啦~LZ 分享的强硬派只是考虑引擎系列。
对啦~即使是理论是对的,那么是否考虑的够全面?

新车就是等于新轮胎~
大佬,新轮胎你敢LAP??
.
通常都是考虑升级才买新摩托。不管大小摩托,每一部摩托都不一样的感觉。
大佬~你不熟悉新摩托,你敢LAP?

刹车皮呢?也是新的。
你敢LAP??

所以我最终还是建议温和派比较实际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爱车专区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4-2-2025 04:03 AM , Processed in 0.176660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