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給你唱首兒歌 (比利時)“一閃一閃亮晶晶/滿天都是小星星/掛在天上放光明/好像許多小眼睛/一閃一閃亮晶晶/滿天都是小星星”。 這首大人小孩皆知的兒歌《一閃一閃亮晶晶》(也稱《小星星》)易唱易記,其歌詞像是呼喚社會大眾應重視兒歌。不是嗎?兒歌像天上小星星,它釋放微光雖不炫目,但卻像是引導兒童的小眼睛。 早在1976年,比利時克諾克的國際詩歌會把3月21日訂為兒歌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99年認可這個節日,認為兒歌能寓教於樂,藉此培養兒童的才智個性和身心能力,以及認同傳統文化、民族語言。 兒歌旋律以簡單為主,歌詞淺白和富教育意義,同時反映兒童思想和內心,也是塑造兒童人性價值觀的管道之一。 古今都有兒歌 中華歷史文化淵源流長,古代也有兒歌,但稱之為童謠、孺子歌或小兒語。漢朝時已有童謠如“千里草/禾青青/十日卜/不得生”,南北朝時期的“、“羊,羊,吃野草/不吃野草遠我道,不遠打爾腦”,生動敘述草原上的生活情況。 唐代詩人駱賓王7歲時,已對周遭環境觀察入微,寫了《詠鵝》這首像是童謠的詩,成為現代許多華裔父母教小孩唸詩或唱歌的首選兒歌。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小駱賓王傳神的描寫天鵝形態和在水上浮遊,反映兒童細致的一面。 至於現代中華兒歌,以《茉莉花》最廣為人知,遠至西方國家皆懂,一些歐美音樂、歌曲、歌劇皆出現《茉莉花》的旋律。 《茉莉花》原為中國民謠,從前的歌詞與現在有所不同。最早時期出現在清朝乾隆年間,有說為蘇北、揚州或鳳陽民歌,至今尚無定案。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芬芳美麗滿枝椏/又香又白人人誇/讓我來將你摘下/送給別人家/茉莉花呀茉莉花”,它已是許多人朗朗上口的兒歌,詞中讚賞茉莉花之余,也傳達分享的意識。 兒童的情感教育 中國現代著名散文家、詩人、翻譯家、中國民俗學開拓人周作人認為,兒歌是兒童的情感教育,能啟迪心智,同時也能起著語言訓練作用。 但聽兒歌長大的一群,當中卻有許多人認為聽兒歌顯得自己長不大或幼稚,忽略曾經感動自己的旋律,抹殺兒歌存在價值。 最紅兒歌關係媽媽 市場上有許多歌頌母愛的歌曲,但當成兒歌傳唱,大人小孩皆愛的歌曲中,以《世上只有媽媽好》和《天下的媽媽都是一樣的》,最為廣傳。 《世上只有媽媽好》原名《媽媽好》,1958年電影《苦兒流浪記》插曲,李雋青作詞,作曲人是劉宏遠,原唱者為香港演員蕭芳芳,當時她年僅11歲。 雖然是電影歌曲,但全曲只有四個段落,重唱四次。每段開頭皆是“世上只有媽媽好”,然後以有媽和沒媽對比,簡潔有力和朗朗上口,因此而成為大人哄小孩入睡的必備搖籃曲之一。 由於此首歌曲音域超過八度,較適合大人唱給小孩聽,7歲或以下小孩或不太適合唱。 《天下的媽媽都是一樣的》則是20世紀80年代末台灣歌手兼創作人楊耀東的作品,1989年發行後迅速流行起來。此曲易唱兼具流行味,因而成為許多學校和兒童愛唱的歌曲。 此曲副歌部份只有“天下的媽媽都是一樣的”一句歌詞,利於兒童傳唱,其他部份歌詞不容易記得,但無損它在小孩心中的兒歌地位。 而且,歌詞內有一段:“媽媽我感謝你沒有把我跟大毛比/雖然我考試沒有得第一/她說只要你盡了力”,可以作為只想小孩拿A的父母的警戒。 擬人化兒歌遭誤解 擬人化是兒歌創作手法之一,把沒有生命的物件、玩具,甚至動物當成人,具備感情和懂得人類語言。 但是,這種方式卻被有心人惡搞,指《妹妹揹著洋娃娃》歌詞中“娃娃哭了叫媽媽”,其實與靈異有關。 有網友形容這首兒歌背景是某地女生因被強盜或日本軍閥姦污,靈體附身洋娃娃,甚至指與某名母親親手掐死幼兒有關。 網友以訛傳訛,訊息越傳越廣,令不少網友驚呼原來從小都在唱著“靈異歌曲”。 事實上,《妹妹揹著洋娃娃》原名為《花園裡的洋娃娃》,為台灣兩位小學校長兼教育家蘇春濤和周伯陽的經典作品。 作詞人周伯陽(1917年至1984年)也是詩人、兒童文學家及歌謠創作人。在20世紀60年代,台灣傳唱許多日本歌謠,本土歌謠卻不多見,因而激發他與作曲人蘇春濤寫下許多歌謠。 他十分細心觀察生活事物,某日看到小女孩們玩著洋娃娃,於是就寫下5首有關洋娃娃的兒歌詞,交由好友蘇春濤譜曲,其中一首就是《花園裡的洋娃娃》,而且最具代表性。 洋娃娃會哭,小鳥會笑,在許多兒童故事比比皆是,美國迪士尼動畫和電影中更有數不勝數的卡通人物會說話。(馬來西亞中國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