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811|回复: 1

一切善法,以不放逸為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7-2-2010 12: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是我聞,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無量善法可得,彼一切以不放逸為本。不放逸為習,因不放逸生,不放逸為首;不放逸者,於諸善法為最第一。

    猶作田業,彼一切因地.依地.立地,得作田業。猶種子,村及與鬼村,百穀藥木得生長養,彼一切因地.依地.立地,得生長養。

    猶諸根香,沈香為第一;猶諸樹香,赤栴檀為第一;猶諸水華,青蓮華為第一;猶諸陸華,須摩那華為第一;猶諸獸跡,彼一切悉入象跡中,象跡盡攝,彼象跡者為最第一,謂廣人故。

    猶諸獸中,彼師子王為最第一;猶如列陣共鬪戰時,唯要誓為第一;猶樓觀椽,彼一切皆依承椽梁立,承椽梁.承椽梁皆攝持之,承椽梁者為最第一,謂盡攝故。

    猶如諸山,須彌山王為第一;猶如諸泉,大泉攝水,大海為第一;猶諸大身,阿須羅王為第一;猶諸瞻侍,魔王為第一;猶諸行欲,頂生王為第一;猶如諸小王,轉輪王為第一;猶如虛空諸星,宿月殿為第一;猶諸綵衣,白練為第一;猶諸光明,慧光明為第一;猶如諸眾,如來弟子眾第一;猶如諸法,有為及無為,愛盡.無欲.滅盡.涅槃為第一;猶諸眾生,無足.二足.四足.多足,色.無色.有想.無想,乃至非有想非無想,如來於彼為極第一,為大為上,為最為勝,為尊為妙;猶如因牛有乳,因乳有酪,因酪有生酥,因生酥有熟酥,因熟酥有酥精;酥精為第一,為大為上,為最為勝,為尊為妙。」於是世尊說此頌曰:

    「若有求財物  極好轉增多   稱譽不放逸  事無事慧說

      有不放逸者  必取二俱義   即此世能獲  後世亦復得

      雄猛觀諸義  慧者必解脫。」

    佛說如是經已,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掌握正見,避免無謂的戲論。既觀欲愛虛妄迷離,復觀人命短暫無常;故能「不放逸」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7-2-2010 12: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以戒摄心,自治其心,需要一种严格自我约束、自我改造的精神,这种精神即是佛学列为善心所之一的“不放逸”。《杂阿含》卷二九第882经中,佛告诸比丘:种种善法皆依不放逸为本,有如草木皆依大地而得生长。反之,放逸(巴利文pamāda)——放纵不制、不严格要求自己,乃是一切恶的根本。应奋起不放逸的精神,时时守护自心,不令烦恼贼侵入。
  烦恼、恶不善心的生起,终归源于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门户向外开放时,对从这六大门户进入的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的无明、取舍、执着。佛弟子必须像守护自己的家门一样,守护六根门户,不让六尘侵入污染自心,不让“六贼”入家盗窃自性家珍。《杂阿含经》卷十三佛告比丘:见色闻声接触六尘时,应“不苦不乐舍心住正念正智”,保持一个不动的平等心,住于正念、正智,这叫做“六常行”——六种应经常修行的课目。《杂阿含》卷四二第1160经中,佛陀教导众比丘:“应当守护根门,善摄其心”,时时保持高度警觉,防止六尘魔的侵略。第1165经佛告比丘:
  若有比丘、比丘尼,眼识、色因缘生若欲、若贪、若昵、若念、若决定着,处于彼诸心,善自防护!……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
  将防护根门比喻为田夫善护苗稼,防范牛羊偷吃。又如河龟将头尾和四肢收缩进龟壳中以保护自己,使想要吃它的野狐无可奈何,比丘应该像河龟收缩六处一样,守护自己的六根门户,防止烦恼的侵害。同经第1167经中,佛陀以野狗、鸟、蛇、鳄鱼、猕猴六种动物被锁于一空室中,六种动物各欲逃到自己所乐之地为喻,说明人的六根亦各求其所乐的境界,讨厌其不乐的境界,其外求意欲十分强大,燥动不已,若不下功夫收摄制伏,心很容易被烦恼所俘虏。因此,应如壮士用绳索将六种动物牢牢系缚一样,以强力管制六根,不令流逸于色声香味等境而被贪嗔等烦恼污染自心。若能制伏心而不被心所起的烦恼制伏,则得自在;若不能制伏自心而被心所起的烦恼制伏,跟着感觉、情绪走,则难免逐物不返,沦堕为不能自主其心的畜类。  
  《杂阿含》卷十一第261经佛教诫比丘应善于调伏、关闭、守护、执持、修习六根,制伏六根的诀窍,是在六根接触色声香味触法时,对可意者不生欲望,防止产生欲望、贪占、亲昵、回忆、决定(形成去追求的决定)等粘着于彼境之心;对不可意者不起憎恶,持心平等,不贪不择,无欲无违。偈云:    眼见于彼色,可意不可意,可意不生欲,不可不憎恶。
    耳闻彼诸声,亦有念不念,于念不乐着,不念不起恶。
    鼻根之所嗅,若香若臭物,等心于香臭,无欲亦无违。
    所食于众味,彼亦有美恶,美味不起贪,恶味亦不择。
    乐触以触身,不生于放逸,为苦触所触,不生过恶想。
    平等舍苦乐,不灭者令灭。心意所观察,彼种彼种相,
    虚伪而分别,欲贪转增广;觉悟彼诸恶,安住离欲心。
    善摄此六根,六境触不动,摧伏众魔怨,度生死彼岸。
同经卷九第240经佛教弟子防护自心应如大石山,“四方风吹不能动摇,不能穿过”,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不能妨心,偈云:
   犹如大石山,四风不能动:色声香味触,及法之好恶,六入处常对,不能动其心。
  防护根门,被称为出家者的“根律仪”——关于守护诸根的戒律。《杂阿含》卷四二第1166经佛言:
  若眼见色,于可念色不起欲想,不可念色不起恚想,次第不起众多觉想,相续住,见色过患,见过患已,能舍离;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是名律仪。
  《瑜伽师地论》卷二三说根律仪“密护根门”的内容为:
    1.“防守正念”,时时牢记所闻思的正法,保持正念。
    2.“常持正念”,对正念恒常保持、殷重保持,不令心受色声香味触的污染。
    3.“念防护意”,慎重防护眼识等生起时无间所起的分别意识,不令起非理分别而生爱憎等烦恼。
    4.“行平等位”,常住于无烦恼的舍心中。
  同论卷七十说四种根律仪:一境界护,独自静处修行时,注意不让心流散于诸境界。二烦恼护,住舍、无记心时于诸境界不取其相,远离贪忧。三缠护,若执取境界时即时防护,不令生起烦恼。四随眠护,能熟练防护诸根门,不令烦恼潜伏。防护根门之要,在于眼见色等乃至意所识法时,于所见色等不取其相、不取随好,策发眼等六根,不生种种恶不善法而令心流漏,若有流漏,随即策心防护。
  防护根门,亦非厌弃色声,闭目塞听,完全拒绝一切外境信息。《杂阿含经》卷二一第564经载:少年郁多罗从外道师波罗奢侈学“修根”之法,以眼不见色、耳不闻声为修根,佛言:若如其说,那么盲人、聋子应该是最佳的修根者了,此非正道。佛法的修根,是在眼识等生起之时,如实知自心所生可意、不可意的受,“可意不可意,此则寂灭,此则胜妙,所谓俱舍,得彼舍已,离厌、不厌”。如是如实观修,所生可意、不可意等分别、烦恼便会于力士弹指之顷自行消灭,得离厌与不厌的平等舍心。
  按大乘的般若智,认真持守根律仪,念念不懈防护根门,若视色声等六尘及能防护的自身为实有,还只是世间有为法,若修行过于精进,时时犹如战士对阵,会使人紧张,被六尘所累,严重者可能导致心理障碍(在大乘看来即是入魔)。《大集经》卷十六云:
  若有防护内界者,则为未过魔界。若复有菩萨见一切诸界同佛界者,知此佛界即是非界,是为菩萨能过魔界。
  大乘之防护根门,须以如实知见六尘的智慧,冷静观照六尘的实相,看破其与佛法界无别,皆空、无相、无我、唯心所现,而不以六尘为敌,如此观察,则心与实相相应,自然不起烦恼,即使暂起也容易当即化为智慧,如此可谓降伏众魔,超越了魔界。

http://www.fo2009.com/html/fojiaowenzhai/11157.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6-2024 11:01 PM , Processed in 0.051685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