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2948|回复: 82

佛教历史 ~ 娑婆佛教史 (各宗各派必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5-5-2009 09: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目录
第一章 佛教建立的历史背景 2# - 4#
  (一)经济背景
  (二)政治背景
  (三)宗教背景
  (四)耆那教
  (五)顺世论派
  (六)怀疑论派
  (七)自然论派
  (八)无道德论派
  (九)感觉论派
  (十)释迦部族
第二章 释尊创建佛教 5# - 9#
  (一)降生娑婆
  (二)出家学道
  (三)成就菩提正果
  (四)初转法轮
  (五)教团的扩大
  (六)佛教的进一步发展
  (七)关于佛教最初的教制
  (八)提婆达多破和合僧
  (九)释尊示寂
  (十)释尊的教法
第三章 部派佛教  10# - 12#
  (一)第一结集
  (二)部派引生
  (三)阿育王护法
  (四)大众部佛教
  (五)上座部佛教
  (六)南北传承
  (七)佛教传入中国
第四章 大乘佛教 13# - 15#
  (一)菩萨团
  (二)马鸣菩萨
  (三)龙树菩萨
  (四)大乘与小乘的根本区别
  (五)密教的建立
  (六)提婆菩萨
  (七)大乘小乘并弘世间
第五章 三国、西晋时期的佛教 16# - 17#
  (一)格义佛教
  (二)曹魏佛教的兴起
  (三)支谦
  (四)竺法护
  (五)老子化胡之争的起始
第六章 东晋、十六国时期的佛教 18# - 21#
  (一)道安
  (二)东晋崇佛
  (三)慧远
  (四)沙门不敬王之争
  (五)鸠摩罗什大师
  (六)法显西游
  (七)昙无谶
  (八)西域佛教
第七章 中观宗与唯识宗的确立 22# - 23#
  (一)无著菩萨
  (二)世亲菩萨
  (三)中观宗与唯识宗的确立
  (四)中观宗与唯识宗的主要差别
第八章 南北朝时期的佛教 24# - 29#
  (一)南北朝时期
  (二)佛陀跋陀罗和求那跋陀罗
  (三)毗昙宗佛教的形成
  (四)成实宗佛教的形成
  (五)毗昙宗与成实宗的差别
  (六)涅槃宗佛教的形成
  (七)北魏太武帝禁佛
  (八)老子化胡之争与沙门不敬王之争
  (九)律宗佛教的形成
  (十)菩提流支
  (十一)地论宗佛教的形成
  (十二)梁武帝护法
  (十三)达摩祖师立禅宗
  (十四)昙鸾
  (十五)真谛建立摄论宗
  (十六)慧文与慧思
  (十七)北周武帝禁佛
第九章 印度诸大论师 30# - 32#
  (一)佛护论师
  (二)陈那论师
  (三)护法论师
  (四)清辨论师
  (五)应成派与自续派
  (六)唯识宗内部的争论
  (七)法称论师
  (八)月称论师
第十章 佛教中心东移中华 33# - 37#
  (一)隋朝佛教
  (二)智凯大师建立天台宗佛教
  (三)吉藏与三论宗佛教的形成
  (四)朝鲜三国佛教兴起
  (五)唐高祖排三教
  (六)法顺与智俨
  (七)道绰
  (八)玄奘西游和法相宗的建立
  (九)唐太宗推崇佛教
  (十)佛教中心东移中华
  (十一)佛教传入吐蕃
第十一章 盛唐时期的佛教 38# - 48#
  (一)慈藏与新罗佛教的兴盛
  (二)大化改新和日本佛教的兴起
  (三)善导与净土宗佛教的创立
  (四)弘忍与禅宗的发展
  (五)俱舍宗佛教的形成
  (六)律宗三家的形成
  (七)神秀与北派禅宗佛教
  (八)法藏建立华严宗佛教
  (九)新罗华严宗佛教的形成
  (十)慧能与南派禅宗佛教
  (十一)武则天与佛教
  (十二)新罗法相宗佛教的形成
  (十三)义净西游
  (十四)日本三论宗和成实宗的形成
  (十五)日本法相宗和俱舍宗的形成
  (十六)日本华严宗的形成
  (十七)赤德祖赞供养僧侣
  (十八)唐玄宗护法
  (十九)善无畏大师入唐弘密教
  (二十)慧日建立慈愍派净土宗
  (二十一)金刚智大师入唐弘密教
  (二十二)一行与密宗的形成
  (二十三)鉴真东渡
  (二十四)不空大师大弘密宗
  (二十五)湛然弘扬天台宗佛教
  (二十六)石头希迁与马祖道一
  (二十七)怀海制定《丛林清规》
第十二章 晚唐、五代时期的佛教 49# - 54#
  (一)大乘中观瑜珈宗佛教的建立
  (二)赤松德赞兴佛
  (三)莲花生大师入藏和藏传佛教的建立
  (四)澄观弘扬华严宗佛教
  (五)顿渐之争
  (六)最澄建立日本天台宗佛教
  (七)空海建立日本真言宗佛教
  (八)韩愈反佛
  (九)朗达玛灭佛
  (十)云南阿闍梨教的形成
  (十一)唐武宗灭佛
  (十二)禅宗一华开五叶
  (十三)新罗禅门九山的形成
  (十四)周世宗限佛
第十三章 两宋时期的佛教 55# - 63#
  (一)北守的建立和汉地佛教的复苏
  (二)法天、天息宋和施护
  (三)天台宗山家、山外之争
  (四)三教合一说
  (五)禅、台重视净土法门
  (六)黄龙派和杨歧派的形成
  (七)藏传佛教的复兴
  (八)吉祥阿底峡大师入藏弘法
  (九)仲敦巴建立噶当派佛教
  (十)宁玛派佛教的确立
  (十一) 萨迦派佛教的形成
  (十二)玛尔巴大师
  (十三)香巴噶举派佛教的形成
  (十四)宋朝理学的兴起
  (十五)密勒日巴大师
  (十六)海东天台宗佛教的形成
  (十七)日本融通念佛宗的形成
  (十八)宋徽宗奉道抑佛
  (十九)南宋对佛教的政策
  (二十)白莲宗佛教的形成
  (二十一)达波噶举派佛教的建立
  (二十二)达波噶举派佛教的四大八小
  (二十三)日本净土宗的形成
  (二十四)日本临济宗佛教的形成
  (二十五)高丽曹溪宗佛教的形成
  (二十六)日本曹洞宗佛教的形成
  (二十七)日本净土真宗的形成
  (二十八)日本时宗佛教的形成
  (二十九)佛教在其他地区的发展
  
第十四章 元朝时期的佛教 64# - 67#
  (一)萨班贡噶坚赞
  (二)八思巴大师
  (三)噶玛噶举派佛教大兴于世
  (四)汉地禅宗佛教
  (五)天台宗与华严宗
  (六)白莲宗转为白莲教
  (七)白云宗的兴衰
  (八)日本日莲宗的建立
第十五章 明朝时期的佛教 68# - 70#
  (一)明初的佛教政策
  (二)宗喀巴大师建立格鲁派佛教
  (三)格鲁派佛教的发展
  (四)汉地善书、宝卷的流行
  (五)明朝末年的“四大高僧”
  (六)格鲁派佛教政教合一统治的建立
  (七)其他地区的佛教
第十六章 清朝时期的佛教 71# - 72#
  (一)清朝对格鲁派佛教的支持
  (二)汉地佛教的概况
  (三)清朝的居士佛教
  (四)其他地区的佛教发展
第十七章 清朝以后的佛教概况 73# - 75#
  (一)内地佛教概况
  (二)太虚和复兴佛教运动
  (三)法尊和藏传佛教在汉地的发展
  (四)中国佛教协会的成立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对藏传佛教的政策
  (六)中国佛学院的创立
  (七)佛教的低谷与复兴
  (八)其他地区的佛教概况



[ 本帖最后由 light0 于 28-5-2009 11:52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5-5-2009 09: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章 佛教建立的历史背景
  

(一)经济背景
  娑婆世界的佛教建立于公元前六世纪的古印度。在这一时期,古印度的经济得到很大发展。当时,铁器已开始在印度普遍使用。工具的更新,自然使农业得到飞速发展。恒河流域,尤其是恒河中下游地区,土地肥沃,气候良好,又有恒河灌溉之便,农业发展显得尤为突出。当时的古印度人,已经懂得建造人工灌溉设施,这也对农业的飞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当时古印度的农作物种类很多,其中主要有水稻、棉花、豆类等。
  在这一时期,古印度各地的手工业也十分发达,冶金、纺织、制陶、制革、木材加工、象牙珠宝加工、建筑、武器制造、绘画、雕塑等行业,都得到迅速发展。
  这一时期,古印度的商业也得到了发展,水、陆对外通商频繁。通商区域东到缅甸,南到铜牒洲(今斯里兰卡),西北到波斯、阿拉伯。主要输出纺织品、香料、草药、金银器具等。主要输入金银、宝石等。
  总之,当时经济的发展是非常迅猛的。
  

(二)政治背景
  在经济的飞速发展的促进下,古印度大陆逐渐形成了许多聚落和城市。在公元前六世纪前后,古印度的这些城市和聚落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而国家则以城市为中心,进行各种政治活动。从佛经的记载中可以知道,其中著名的大城市主要有王舍城(今印度比哈尔邦底赖附近)、舍卫大城(今印度北方邦北部拉普底河南岸)等。
  随着经济的发展,争霸战争频繁,一些强国相续兴起。迦尸国、拘萨罗国迅速崛起。接着,摩揭陀国、跋耆国、阿般提国相续兴起,很快形成了摩揭陀、拘萨罗、跋耆、阿般提四国对峙的局面。
  娑婆的佛教就建立在摩揭陀、拘萨罗、跋耆等国激烈争霸的时代。而摩提陀、拘萨罗等国家,也成了佛教传播的主要地区。
  

(三)宗教背景
  长久以来,古印度地区各国,婆罗门教甚为兴盛。早在公元前二十世纪中叶后,雅利安人开始从兴都库什山和帕米尔高原进入恒河流域,并经过长期战争,争服了古印度土著的达罗毗荼人。经历了长久的时间,雅利安人和土著人逐渐融合。婆罗门教也建立并兴盛起来。婆罗门教以“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为三大纲领。
  婆罗门教认为,大梵天是世界的最高实在,一切事物的主宰。其与人的主体阿特曼(神我)本性同一,但由于无明,人对尘世无比眷恋,为业报所缠缚。业报决定人的轮回,行善的成善,行恶的成恶。人若崇信神明,修行吠陀,则死后投入天道。人若信修吠陀,但所行次于投天道者,则死后投入祖道,转生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等。人若不信奉神明,违逆种性义务,则死后投入兽道,转生为旃陀罗或动植物等。一切有情分为四类,即:胎生、卵生、湿生、种生。若人能彻底摈弃尘世生活,修行各种苦行、布施、实语、禁欲等,则可以直观阿特曼的本质,亲证梵我一如,而获得解脱。
  婆罗门教崇尚祭祀,其祭祀可分为家祭与火祭两种。家祭主人事,在家中进行,一般分为十二种,即:受胎、成男、分发、出生、命名、出游、哺养、结发、剃发、入法、归家、结婚。火祭又称天启祭,分供养祭与苏摩祭两种。供养祭是以动植物供养诸神及祖先,一般分七种,即:置火礼、火祭、新满月祭、初穗祭、四月祭、兽祭、修陀罗摩尼祭。苏摩祭是以苏摩酒供诸神与祖先,凡不属供养祭的都属苏摩祭,一般有六种,即:火神赞、力饮祭、即位祭、马祭、人祭、全祭。
  婆罗门教将人类社会分成种性。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婆罗门即是从事宗教活动的祭司。刹帝利是王族及武士。吠舍即是从事生产活动的农民、手工业者等。首陀罗即是奴隶。另外还有无种性的旃陀罗,即是被称为“扫除污物”的人的贱民。婆罗门教宣说四种性是为神所造,种性世袭,婆罗门为世界之首,至上高贵。
  公元前六世纪,古印度经济高速发展,强国争霸。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新的宗教也建立并兴起。这一时期,古印度的宗教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婆罗门与沙门之间进行了长期激烈的斗争。
  沙门是当时古印度除婆罗门外,其他教派的统称,除佛教外,主要有六大教派,也即是佛教所说的“六师外道”。他们分别为:尼乾陀若提子所创建的耆那教。以阿耆多舍钦婆罗为首的顺世论派。以珊奢那毗罗胝子为首的怀疑论派。以末伽梨拘舍梨为首的自然论派。以富兰那迦叶为首的无道德论派。以迦罗鸠驮迦旃延为首的感觉论派。




[ 本帖最后由 light0 于 25-5-2009 10:02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5-2009 10: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四)耆那教
  耆那教,六师外道之一,佛典中又称尼乾外道、裸形外道、无渐外道等。其创始人为被该教信徒称为“大雄”的尼乾陀若提子,原名筏驮摩那。该教反对婆罗门教的吠陀天启和祭祀万能纲领,认为苦乐皆由前世所造,必然应偿,不可改变,吠陀和祭祀都不能使罪人解脱。该教反对婆罗门教的婆罗门至上纲领,主张种性平等。
  耆那教认为宇宙由“命”与“非命”组成,命有动与不动两种。动的命是被束缚的众生,轮回于世间,普遍存在于一切存在之中,其种类可分六种:单根(身),如植物;二根(舌、身),如虫;三根(鼻、舌、身),如蚁;四根(眼、鼻、舌、身),如蜂;五根(眼、耳、鼻、舌、身),如兽;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如人。不动的命存在于地、水、火、风四大元素之中。非命分为定形与不定形两种。定形的非命为最小而不可分的原子所组成,具有色、香、味、触的属性。不定形的非命为时间、空间、法、非法。时间为一切存在的持续、变化、运动提供可能性。空间是一切存在和运动的场所。法是运动的条件,如水能帮助鱼游动。非法是静止的条件,如树荫为旅客休息提供了方便。
  耆那教认为一切有生命的物类本性是清净圆满的,但为业所系缚。业是一种特殊的、细微不可见的物质,其流入命并附着于命上,称作漏入。业有八类:智业障覆命的智慧;见业障覆正确的直觉;受业障覆命的幸福,滋生苦乐;痴业障覆正信,产生情欲;寿业决定生命长短;名业决定身体的特质;种业决定种性、国籍;遮业决定性力。若要解脱,必须制御八业。其制御方法的持五戒(耆那教的五戒),修三宝(耆那教的三宝)。五戒是不杀生、不欺诳、不偷盗、不淫欲、不蓄私财。三宝是正智、正信、正行。耆那教实行各种苦行,认为只有苦行才能排除旧业,使新业不生,达至寂静,使命呈现原有的光辉,脱离轮回苦,获得解脱。
  

(五)顺世论派
  顺世论派,六师外道之一,是古印度持唯物论的著名教派。其主导者为阿耆多翅舍钦婆罗,也称阿末多。
  顺世论派反对婆罗门教的吠陀天启纲领,骂吠陀是妖魔所作。其反对祭祀。其反对婆罗门至上,主张种性平等。
  顺世论派主张神我与身我本一,独立实有的地、水、火、风四大元素是世界统一的物质基础。人死后四大分散,意识消亡,没有轮回。同时,顺世论派认为世界万物都是自然产生,自然消亡,“如棘刺针无人作,孔雀等种种画色皆无人作,自然而有,不从因生”,从而否认因果。
  顺世论派认为,唯一可依赖的,是自己的感觉经验,只有在现时世界才能实现自己的幸福。其主张入世求快乐,反对苦行、禁欲。同时其认为道德虚伪,也加以反对。
  

(六)怀疑论派
  怀疑论派,六师外道之一。其主导者为珊阇耶毗罗胝子。
  怀疑论,佛教又称其为“不死矫乱论”,不承认有普遍的正确性,持不可知思想,怀疑一切。
  怀疑论派认为道不须修,经八万劫后自然而得。
  

(七)自然论派
  自然论派,六师外道之一。其主导者为末伽梨拘舍梨。他所领导的沙门教团原为耆那教的一支,因破戒而被逐出,后自成一教派。
  自然论主张世界万有由彼此相离的神我、地、水、火、风、空、得、失、苦、乐、生、死十二种元素构成。这些元素的组合完全是偶然的,但一旦组合成功,即按照自己的必规律运行。
  自然论认为一切由命而定,个人意志无能为力,无所谓自作他作,无所谓努力解脱,无所谓祭祀及轮回,也无所谓行善与作恶,只要经过八百四十万大劫,无论智愚善恶,所有的人统统得到解脱。好比站在山上抛线球,线尽球自止。
  由于该派相信命运已定不可更改,所以特别热衷于占卜等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5-2009 10: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八)无道德论派
  无道德论派,六师外道之一。其主导者为富兰那迦叶。
  无道德论,佛教又称其为“无因无缘论”,主张善恶没有固定标准,只因社会习惯而得名,对一切宗教及社会道德都持怀疑和否定态度。
  无道德论派认为无论善恶,都无因果报应,布施行善,不会有善报,作恶也不会有恶报,无有因果,人死也一切归无。
  

(九)感觉论派
  感觉论派,六师外道之一。其主导者为迦罗鸠驮迦旃延。
  感觉论派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地、水、火、风、苦、乐、神我七种元素,佛教称之为“七士身”。
  感觉论派认为七种元素永恒自存,互不接触,互不作用,互不干扰。世界万物是七种元素机械堆积而成。任何行为都只是通过元素间隙的运动,不会留下痕迹和影响,所以也没有因果。
  

(十)释迦部族
  以上所述的六师外道,虽知见各有不同,但同属沙门。反对婆罗门教,是其共同点。
  无论是婆罗门教还是六师外道等外道沙门,在知见上虽各有特点,但归纳起来,无非断、常二见。就解脱之道来说,也主要分为纵欲和苦行两大类。
  但无论如何,古印度的各宗教派的传播争鸣,以及修行解脱之风的盛行,都为释尊入世建立佛教,弘扬正法,打下了基础。
  就释尊降生的释迦部族来说,其聚居在古印度北部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南部)。由于婆罗门及各沙门的影响,在其地区,业报轮回的思想早已根深蒂固。诸多沙门教派兴起,形成百家争鸣之势,修行之风甚盛,这些都成为后来释尊建立佛教,弘扬正法的良好基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5-2009 10: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章 释尊创建佛教
  

(一)降生娑婆
  释尊是为化导众生降生在娑婆世界的。降生于娑婆,释尊以无量劫的修行,为娑婆众生开示了解脱之道。公元前六世纪,释尊示现成佛,并建立了现在的佛教。此处所说,是释尊成佛立教度生的一世生平。
  释尊于公元前五六五年出生在古印度北部的迦毗罗卫国,为刹帝利种性。释尊的父亲是迦毗罗卫国国王,名叫净饭王。释尊的母亲是摩诃婆耶王后。
  在释尊降生前,出现了各种吉兆,如王后受胎后,占卜者预言王子将为圣人;王后孕期不生疾病;王后梦见六牙白象入体等。阴历四月初八,释尊降生于天臂城兰毗尼园(今尼泊尔境内靠近印度边境小镇鲁明迪旁)。父母当时为王子起名为乔达摩悉达多,意为一切义成。
  释尊出生时即刹那显出异相,在地上直行七步,右手指天,左手划地,说道:“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三界皆苦,吾当安之。”随后又还回普通婴儿模样。
  释尊降生后七天,摩诃婆耶王后逝世。释尊是在姨母摩诃波闍波提的抚养下长大成人的。
  释尊少年时,随婆罗门毗奢密多罗学习吠陀,随羼提提婆学习武艺,经过努力,精通文武。成年后,释尊娶天臂城主觉善王之女耶输陀罗为妻,生子罗睺罗。
  

(二)出家学道
  释尊生性慈悲,又不好尘世的喧嚣,经常坐马车到城外静处游览。在经过城门闹市时,见到众生有的疾病缠身,痛苦难熬;有的年老体衰,苦不堪言;有的亲人身亡,悲苦交加......释尊询问他人,得到的回答是,这种事情太常见了。于是,释尊生起悲悯之心,发心为一切众生寻求解脱之法。
  有一天,释尊见到一个沙门行者,于是上前请教解脱之法。经过沙门的开示,释尊得知出家修行可以解脱烦恼,遂发心出家。
  净饭王和摩诃波闍波提王后听说释尊要出家,自然很不舍得,于是百般阻拦。于是,释尊向父亲姨母提出要求,说若能满足四个要求,自己就不出家。释尊的四个要求是:一不老,二不病,三不死,四不分离。净饭王等自然无法满足释尊的要求,但又不想让释尊出家,于是为释尊修起豪华的宫殿,想以生活的奢华舒适来打消释尊出家的念头。
  但是,释尊出家之心已决。在一个夜晚,释尊趁大家熟睡之际,带着自己的车夫车匿,逃离了宫城。离家时,释放尊发愿道:“若不了生死,终不还宫。若不成佛道,终不还见父王。若不尽恩爱,终不还见姨母妻儿。”
  来到山中,释尊命车匿牵马回宫,自己拔刀削发,发愿道:“我今剃除须发,愿与一切众生断除烦恼习障。”从此,释尊开始四处参访名师,精进修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5-2009 10: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成就菩提正果
  起初,释尊向毗舍离国跋伽婆求道,后来又到王舍城随数论派贤者阿罗罗迦罗摩和郁陀迦罗摩学习禅定。通过努力精进,释尊虽禅定功夫日深,但却无法解脱生死。
  于是,释尊又到摩揭陀国菩提伽耶南方苦行林中修苦行。净饭王见释尊修行之心甚为坚固,于是挑选阿若憍陈如、跋提、婆沙波、摩诃男、阿说示五名侍从,随释尊一起修行。释尊苦修六年,虽至形体枯瘦,心身衰竭,但仍未成道,于是悟知了苦行并非得道之因,遂出苦行林。阿若憍陈如等五侍从以为释尊退失道心,于是离开了释尊,自己继续修苦行。
  释尊放弃苦行后,来到尼连禅河净身,并接受了牧女的供养。恢复体力后,释尊在菩提伽耶(今印度比哈尔邦伽耶城南约十公里处)的菩提树(毕钵罗树)下,以吉禅草敷金刚座,静坐默照,清净思惟四十九日,在本尊大日如来的殊胜导引下,于阴历腊月初八黎明,抬头见启明星而大彻大悟,说道:“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唯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释尊终于成就了菩提正果,佛号释迦牟尼。释尊成佛时,年仅三十一岁。
  

(四)初转法轮
  转法轮是指如来说正法教化度一切众生。释尊为度一切众生,化现娑婆,其所言所行,都是对众生的圆满教化,都是正法。若从这个意义来说,释尊初转法轮,应当是在菩提树下成道时所说:“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唯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其实这一句话已道尽正法妙义,实在是殊胜的教授。
  释尊成佛后,开始分九会为普贤、文殊等上位菩萨说华严经。其中前五会为释尊成佛后七日所说,宣说大日功德、普贤三昧、四圣谛、清净行、十住、十行、十回向等法。六至八会为释尊成佛后二七日所说,宣说十地、妙觉、等觉、二千行门等法。而等九会则是释尊以后弘教时所说,宣说如来正果法界。可以说,华严经已尽道出佛法妙益。后世佛徒,称华严经为经中之王。
  释尊成佛后不久,来到波罗奈城野苑(今印度北部邦贝拿勒斯西北约七公里处),教化以跟随其修行的阿若憍陈如等五人。释尊向五人宣说了四圣谛、八正道等法,又强调纵欲与极端苦行皆非得道之因,当依中道而得解脱。
  四圣谛是苦谛、集谛、灭谛、道谛,是佛教的基本义理。苦是揭示世间各道众生诸苦,如三苦、八苦等。三苦指苦苦、坏苦、行苦。八苦指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爱别离苦、五阴炽盛苦。集谛是分析诸苦形成的的因缘,世间诸苦皆是众生自造业因所感。灭是分析苦的消灭,诸苦既由因缘而成,自可以消灭,精进修行,灭三界烦恼业因,则能解脱生死,证入无生无死的涅槃。道谛是教授达到涅槃。道谛是教授到涅槃解脱的方法,如八正道法。
  八正道是佛教的基本义理。八正道指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正见指见苦集灭道等法,坚信因果,行善恶业,得善恶报,自觉自证能得解脱。正思维是指放弃欲、恚、害的思维。正语是指离于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正业是指离于杀害众生、偷盗等不正行为。正命是指以正心取得生活资具,舍离放恶咒等邪命。正精进是指专一不间断修行佛道。正念是指以正心念观一切法。正定是指离于私欲不善等法而成就禅定。
  阿若憍陈如、跋提、婆沙波、摩诃男、阿说示五人,听闻释尊所说佛法后,正心皈依,成为第一批教团成员。后世称这五人为五比丘。
  五比丘的皈依,形成最早的僧团。佛教具足了佛、法、僧三宝,这是佛教建立于娑婆的重要标志。所以,鹿野苑转法轮虽不是释尊最初说法,但习惯上,后人都称释尊在鹿野苑的说法为初转法轮。




[ 本帖最后由 light0 于 25-5-2009 10:19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25-5-2009 10: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五)教团的扩大
  佛教与外道的根本差别有三条:外道说诸行有常,而佛教说诸行无常。外道说诸法有我,佛教说诸法无我。外道求长生或止此一生行乐,而佛教求无生无灭的涅槃。这也就是释尊留给后世佛徒印证正法的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释尊于鹿野苑转法轮后,来到了摩揭陀国。当时著名的事火外道迦叶三兄弟,听闻佛法后,率弟子皈依了三宝。
  迦叶三兄弟是优楼频罗迦叶,有弟子五百人;那提迦叶,有弟子三百人;伽耶迦叶,有弟子二百人。迦叶三兄弟及其弟子一千人的皈依,使佛教教团迅速扩大了。
  摩揭陀国王频婆娑罗王也皈依了三宝,并在迦兰陀长者供养给释尊的竹园中,建造了竹林精舍,以供释尊传教。此后,佛教飞速发展起来。竹林精舍是释尊弘教的两大精舍之一。
  释尊的著名弟子舍利弗及摩诃目犍连也是在这一时期皈依三宝的。
  舍利弗出身于摩揭陀国婆罗门论师家庭,自幼精通四吠陀(《俱梨吠陀》为神赞及祭祀祷文。《娑摩吠陀》为祭祀曲集。《耶柔吠陀》为神赞诗歌的应用。《阿闼婆吠陀》为巫术咒语。)十六岁即以辩才闻名。后与摩诃目犍连结伴到王舍城外观看祭祀,见众人混杂嘻戏,顿生无常之感,于是投入怀疑论派珊闍耶毗罗胝子门下出家修行。在珊闍耶毗罗胝子门下,舍利弗仅七日夜即已贯通了其教派宗旨,被会众二百五十人奉为上首。但舍利弗自己却感慨未能尽得解脱。
  摩诃目犍连是摩揭陀国王舍城外拘律陀村人,婆罗门种性,是舍利弗的好友,后同舍利弗共投怀疑论派珊闍耶毗罗胝子出家修行。因学问出众,也领徒众二百五十人。摩诃目犍连和舍利弗相约,若能先得悟解脱的,一定要彼此相告。
  一天,阿说示比丘着衣持钵,入王舍城乞食。舍利弗见他威仪端正,行步稳重,就上前问他从师何人。于是,阿说示向舍利弗讲说了释尊所说的因缘法,使舍利弗悟得诸法无我的道理。
  舍利弗闻法后大喜,遂即约摩诃目犍连,各率徒众二百五十人,一道前往竹林精舍,皈依了三宝。
  后来,舍利弗与摩诃目犍连都成为佛的十大弟子之一。舍利弗被称为智慧第一。摩诃目犍连被称为神足第一。
  

(六)佛教的进一步发展
  摩诃迦叶,生于王舍城近郊,婆罗门种性。释尊成佛后第三年,摩诃迦叶皈依三宝,为佛弟子,皈依八日后,证得阿罗汉果位,成为释尊的上首弟子。摩诃迦叶是释尊心传的继承人,后为付法藏初祖。
  释尊在成佛后第六年后,重返故乡迦毗罗卫城。国民皈依者无数。很多人剃发发心随释尊出家修行,其中著名的有:释尊的异母弟阿难,释尊的儿子罗睺罗,释尊的堂弟提婆达多,理发匠优婆离等。
  释尊又为舍卫城须达多长者(给孤独长者)说法,须达多长者在舍卫国祗陀太子所供的国中建立了祗洹精舍(祗树给孤独园),供释尊弘教。祗洹精舍是释尊弘教的两大精舍之一。
  舍卫国(拘萨罗国)国王波斯匿王也在这一时期皈依了佛教。
  净饭王逝世后,释尊又回迦毗罗卫城,剃度摩诃波闍波提及耶输陀罗等为比丘尼。从此,佛教教团中开始有了女性。摩诃波闍波提是佛教的第一个比丘尼。
  在释尊传法过程中,应机制定了各种制度。佛教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 本帖最后由 light0 于 25-5-2009 10:11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5-2009 10: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关于佛教最初的教制
  佛教教团制度,是慈悲的释尊为保证行者能够清净修行、迅速成就,为正法久住而建立的。
  戒律是佛教教制的直接体现。戒,梵语尸罗,意思是如来举外道的各种过恶以警醒行者,使行者发心持受,止恶行善以保成就。律,梵语毗奈耶,意思是行者行为有过失,如来教令其改过,若再犯则处罚。另外律还包括各种教团的制度和仪轨。戒是如来为警醒行者而说。而律起先是没有的,至释尊成佛后第十三年,比丘苏阵那犯淫,系缚了自心,影响修行,于是释尊开始制律,以后随犯随制,就形成了现在的各种律仪。戒律是如来应众生机缘而传授。行者修行的每个阶段,都应受持相应戒律,以保成就。戒律是三无漏学的重要部分。
  三无漏学是佛教的基础课程,内容是戒、定、慧。
  就佛教最初的教制特点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制定戒律的目的主要是使行者信心坚固、安心办道、遮止心漏、生起诸善、降伏我慢,以保行者成就,以使正法久住。一切制度与戒行都以此为根本。
  第二,种性平等,应舍弃世间种性、贫富、名誉、地位等差别。行者仅有内修证果层次的不同,而无身外阶级的不同。应依成就而以长幼有序,互敬互爱而维护教团秩序。
  第三,在各处设置道场,行者平日共住,雨季安居,以有德行者负责管理和教授,以弘圣教。
  第四,出家行者以乞食为生,不得积蓄田宅园林,不得种植、储积谷物,不得蓄养奴婢,不得蓄养禽兽,不得私蓄钱财及贵重物品等。
  第五,布萨制度。行者定期集会,由有德行者说戒,一切行者自忏过失,交流互勉。
  第六,羯磨会议制度。为维系教团的和合,一些大事,由教团集合共决。就其类别来说,主要有诤事与非诤事两种。就其性质来说,主要有治罪与成善两种。
  第七,应机把教团成员分为出家五众及在家二众。出家五众为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在家二众为优婆塞与优婆夷。出家五众共住,受持出家戒律。在家二众不共住,受持在家戒律。

  如此等等......
  佛教的各种制度,对行者的修行,对佛教的弘扬,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八)提婆达多破和合僧
  破和合僧是指有意破坏教团的和合。
  提婆达多是释尊的堂弟,因贪爱名闻,对释尊产生嫉妒之心,于是毁谤三宝,不仅屡次暗害释尊,又有意以提婆达多五邪法分裂教团。
  提婆达多的五法是:第一,尽寿着粪扫衣。第二,尽寿常乞食。第三,尽寿唯一坐食。第四,尽寿常居迥露。第五,尽寿不食一切鱼肉血味。
  佛教为什么说之五法是邪法呢?
  就以止五法来说:释尊虽教行者着粪扫衣,但可裁缝。而提婆达多则不许行者裁缝。释尊虽教行者坐于露地,也允许住于房舍中。而提婆达多则不许者住于房舍中。释尊教行者乞食,是为使行者清净无碍,但以不扰民为限制。而提婆达多则让行者乞食,却毫无限制。释尊允许行者食三净肉。而提婆达多则不许行者食用任何鱼肉血味。
  佛教与外道的根本差别是三法印。释尊教授行者,都是灵活应机,便于行者修行的,都是符合三法印的。而提婆达多的五法,却非常极端,诸行有常,诸法有我,根本不符合佛教的根本特征。提婆达多强调这五法,不仅不利于行者修行,反而使行者造成烦恼。这是与佛教思想相违背的。提婆达多妄立五法,以非法为法,以法为非法,以非律为律,以律为非律,以轻为重,以重为轻,所佛教说其为邪法。
  由于提婆达多妄立邪法,使五百比丘离开了佛教。舍利弗和摩诃目犍连找到五百人,对他们晓以大义,最终使这五百比丘忏悔己罪,又重新回到了佛教教团。提婆达多因谤佛谤法、出佛身血、破和合僧而生堕地狱。




[ 本帖最后由 light0 于 25-5-2009 10:15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5-5-2009 10: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九)释尊示寂
  公元前四八六年,释尊显疾病相。这一天,释尊到拘孙河中沐浴,然后来到拘尸那迦(今印度北方邦哥拉克浦县凯西郊外)城外的娑罗林中,在双树间,头北面西而卧。至半夜,释尊对诸弟子进行了最后的开示,随后安然涅槃。
  释尊灭后,在摩诃迦叶的主持下,诸佛弟子在末罗族的天冠寺火化了释尊的遗体。当时参与祭事的有拘尸那揭罗、波婆、遮罗、罗摩迦、毗留提、迦毗罗卫、毗舍离、摩揭陀八国使节。八国使节都争着要将释尊的舍利请回本国供养,为此发生了争执。后经香姓婆罗门的调解,八国达成协议,将释尊的舍利均分成八份,由八国请回建塔供养。香姓婆罗门将舍利瓶请回建塔供养。还有毕钵村人因迟到而未分到舍利,于是将所余的焦炭请回建塔供养。
  

(十)释尊的教法
  释尊在世说法应众生机,分五时教化,转妙法轮,后人称为五时教法。此五时分别为:第一华严时。第二鹿苑时。第三方等时。第四般若时。第五法华涅槃时。
  释尊初成佛时,即为诸大菩萨及诸天讲说华严经,明示一切妙理。这称为华严时教。
  释尊虽说华严以明佛法妙理,但众生根性各有不同,小根众生,则自然难以理解。应此机缘,释尊于鹿野苑转法轮度五比丘,宣讲四圣谛、八正道等法,说四阿含。这称为鹿苑时教。
  释尊观察诸第子,通过修行,根器渐渐成熟,于是借毗舍离国的维摩大士和文殊师利菩萨诃责诸大弟子的过失,劝其发菩提心,回小向大。但又同时照顾到其他根未成熟的第子,说方等诸经,如《维摩经》、《楞伽经》等。方是广大的意思。等是普利群机的意思。这称为方等时教。
  释尊观诸大弟子已回小向大,于是说般若诸经,以荡尽弟子所执,使其悟诸法实相。这称为般若时教。
  释尊观前四时机已成熟,开权显实,说《法华经》、《涅槃经》。这称为法华涅槃时教。
  释尊在世弘法,虽分为五时,但所教授的法义,无非只有一个,那就是使众生成佛。而众生根器不同,对佛教的理解不同,于是自然形成了两种教法体系,一显示,二秘密。浅显易解称作显。深奥难解称作密。而这深奥难解的秘密,就是发菩提心一义。不发菩提心,仅以声闻、缘觉而为最终目的,这就是显示之教,也就是后来所说的小乘。发菩提心,以为利众生而究竟成佛为修行的唯一目的,这就是秘密之教,也就是后来所说的大乘。按后来的大小乘概念讲,隋朝吉藏所著的《法华游意》中说:“大乘为秘密,小乘非秘密。大乘甚深,不妄传授,故称秘密。小乘浅近,可随意而说,故非秘密。”
  秘密义讲一乘教法,以成佛为目的。其义甚深,所以称为秘密。其传承就是付法藏。释尊三处传心予摩诃迦叶。这三次分别是:多子塔(中印度毗舍离城西)下让半座。在灵山(王舍城东北)释尊拈花,迦叶微笑。释尊灭后,从棺中向摩诃迦叶伸出一脚。实际上如来秘密教法释尊早于经中公开言明,虽说三处传心,其实是释尊对摩诃迦叶能正悟如来正法的印可。所以说摩诃迦叶得到了如来秘密心传,被称为付法藏初祖。后摩诃迦叶传付法藏予二祖阿难,以后代代相传不绝。虽是秘密义,但释尊说法时却是平等宣说的,诸多弟子亲耳共闻。所以释尊灭后,除付法藏传承外,秘密义也一直广泛传播于世间,但在一个时期内没有完整的系统。
  显示义浅近易懂。释尊灭后的僧团中,显示教法体系较为完备壮大。所以在释尊灭后一段时间内,显示之教在佛教中占主流地位。




[ 本帖最后由 light0 于 25-5-2009 10:18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5-2009 10: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章 部派佛教
  

(一)第一结集
  释尊弘教,都是以口传法。当时并无文字记载的佛经。释尊灭后,为能使佛教诸行者如法依教修行,结集经典则成为必要。
  释尊灭后当年,摩诃迦叶在王舍城灵山七叶窟,聚集有成就的比丘千人,进行了第一次经典结集。
  于结集中,由阿难依其所听闻诵出经藏,由优婆离依其所听闻诵出律藏,再经大众讨论勘订,而准确汇集出四阿含等经典,由大众背诵相传。只是当时还没有文字记载的佛经。
  经典的结集,其主旨在于使佛经传承正确无误,以利益学人。这对于后世佛徒的修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完成结集以后,摩诃迦叶将统领佛教的责任交予付法藏二祖阿难,自己入鸡足山(摩揭陀国境内)入定,等候弥勒出世。
  

(二)部派引生
  一切如来只为一大事因缘入世度生,就是使众生成佛。但由于众生彼此根器不同。释尊应众生不同根器,从各个角度,以种种方便,对众生施以教化。诸大弟子,各由一门深入,而得成就。随之,也就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教法体系。诸行者分别尊行各种教法体系而修行。这就逐渐形成了部派。
  由于如来正教的兴盛,佛教行者,对于佛教义理的理解也逐渐加深。从面越发接近秘密法义。而秘密法义也在世间广为流传。僧团内部的许多行者,受到秘密法义的影响,开始提倡以佛陀正教义理进一步改革提高当时流行的显示教法体系。
  释尊灭后百余年(公元前四世纪),大天(摩诃提婆)比丘提倡五事,以明阿罗汉尚有烦恼,未得真正解脱。大天五事的内容是:第一,阿罗汉仍不能抵制天魔诱惑,尚有梦遗等事。第二,阿罗汉等四果圣人仍有不染之无知。第三,四果罗汉对于佛法诸谛尚有疑惑之处,并非彻悟无疑。第四,阿罗汉证果时,必须由他人印证。第五,阿罗汉之圣道必由声现起。
  当时僧暑中的许多上座比丘(出家二十至四十九年的比丘),对于大天五事难以理解,斥之为非法。对此,僧团内部发生了很大争议。
  同一时期,跋耆比丘也根据诸法无我之意提出十事,提倡持戒当如法应机,不可一味执著。跋耆十事的内容为:
  第一,可蓄盐于角器中。
  第二,如未吃饱,可在午后定时内继续进食。
  第三,一食后可至另一聚落再食。
  第四,同一教区的各群比丘,可在各居处行布萨。
  第五,羯磨众议时,虽人数不足,仍可举行羯磨。
  第六,行者可随顺和尚的常习。
  第七,可饮用未经去脂之牛奶。
  第八,可饮和未发酵或半发酵的椰汁。
  第九,制坐具可不贴边,大小随意。
  第十,可接受金银以充传法所用。
  跋耆十事的提出,和大天五事一样,在僧团中引起了很大争议。于是,耶舍长老组织比丘七百人进行了第二次经典结集。这次结集以戒律的汇集为主。耶舍长老等反对跋耆十事的上座比丘,利用其较高的地位,不顾大众的意见,强行通过跋耆十事为十非法事,对跋耆十事加以禁止。而众多支持跋耆十事的比丘,则又聚集比丘万人,结集经教,印可跋耆十事合法。
  佛教僧团由此而正式分为两部,即上座部与大众部。
  

(三)阿育王护法
  公元前四世纪,马其顿亚力山大王率军入侵印度大陆。亚力山大撤军后,旁遮普地区出身首陀罗种性的旃陀罗笈多(月护王),利用政局动荡之际发动起义,于公元前三二四年自立为王。然后,月护王挺进恒河流域,清除反对力量,建立了孔雀王朝。
  月护王的孙子阿育王即位后,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张。在阿育王在位时期,孔雀王朝的版图北起喜马拉雅山,南到迈索尔,东到阿萨姆,西抵兴都库什山。这时的孔雀王朝成为古印度史上空前统一的大帝国。
  阿育王由于多年征战,杀人无数,从而也开始怀疑武力的作用,体会到“达磨的征服乃真正之征服”。于是,阿育王开始施行以“除邪恶,多善良,发慈悲,乐施舍,重诚实,贵纯洁”为方针的达磨治国,对各种宗教信仰放宽政策,为其提供自由传播的机会。阿育王晚年皈依了佛教,大力支持佛教发展,在各地广建佛塔,慷慨布施僧众。
  在阿育王的外护下,佛教得到迅速发展。在这一时期,也有很多外道为谋私利而加入到佛教僧团之中。为护持正法,阿育王请目犍连子帝须长老招集了第三次经典结集。经典结集后,目犍连子帝须派遣十几位上座分别到不同方面的邻国弘扬佛教。佛教得以向外广泛传播。其中末阐提将佛教传到了利(译音)宾(克什米尔一带)和犍陀罗(西北印度喀布尔河下游)。摩诃勒弃多将佛教传到了臾那世界(印度西北部希腊移民区)。末士摩将佛教传到了雪山边国(尼泊尔)。须那和郁多将佛教传到了金地(缅甸)。摩哂陀将佛教传到了狮子国(铜牒洲,今斯里兰卡)。到阿育王后期,佛教的传播已遍布印度全境,而且传到西到地中海东部沿岸国家,北到克什米尔、白沙瓦,南到斯里兰卡,东到马来半岛的广大地区。
  在此时期,佛教两大部派中,又分支出许多部派,各自发展,广为弘扬。小乘佛教著名的二十部派,除经量部外,其余十九部派,都在这一时期左右形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5-2009 10: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大众部佛教
  释尊灭后百余年,佛教僧团分为两部。其中认同大天五事和跋耆十事的一派,称为大众部。
  大众部的名称,是由该派行者众多而得。大众部的知见,受到秘密法义的影响,认为自性本净,只是被客尘所污。法无过未。证阿罗汉,与佛菩萨尚有差距,并非最高解脱。菩萨方能不起欲想,为欲饶益众生。
  释尊灭后二百年(公元前三世纪),大众部中分出一说部及鸡胤部。一说部认为有为无为一切法,皆无实体,但有假名。鸡胤部强调过未无体知见,于三藏中重视论藏。
  释尊灭后二百年,外道大天(贼住大天)在大众部出家,并重议大天五事,从而由大众部分出制多山部。制多山部认为菩萨仍未得解脱。后由于住地的隔高,从制多山部中又分出西山住部和北山住部。
  后鸡胤部中一支演化为说出世部。说出世部认为世间法不实,出世间法不虚。
  在这一时期,大众部中又分出说假部与多闻部。说假部认为世出世法,皆有不实。多闻部弘扬世出世法,认为一切法空。
  大众部佛教本末共有九个部派。
  

(五)上座部佛教
  由于知见上的差别,佛教僧团于释尊灭后百余年分为两部。其中反对大天五事及跋耆十事的一派,称为上座部。
  上座部的名称,是以诸多反对大天五事及跋耆十事的上座比丘而得。上座部认为由于自性与贪嗔痴相应的缘故,自性本不净。一世间只有一佛。人修佛法,最高位为阿罗汉。证阿罗汉就与佛一样出离生死,证得涅槃。
  佛法有经、律、论三藏经教,上座部主弘经藏。释尊灭后三百年(公元前二世纪),迦多衍尼子著《阿毗达磨发智论》而主弘论藏,建立说一切有部(有部)。有部的著名知见是“三世实有。法体恒有。”仍主弘经藏的僧团则被称为本上座部。由于有部迅速发展,本上座部被迫迁至雪山,所以后来被称为雪山部。
  同一时期,自有部中又分出了犊子部。释尊在世传法时,有犊子外道依佛出家,以后其门徒相传不绝,在释尊灭后三百余年,形成犊子部。犊子部将一切法分为过去、现在、未来、无为、不可说五藏,认为均属实有。其中不可说即是其所说的补特伽罗(神我)。犊子部认为实有轮回的主体。由于其补特伽罗实有一说,有违佛教,所以犊子部常被佛门斥为依附佛法的外道。
  不久,由于犊子问诸行者对“已解脱更堕,堕由贪复还,获安喜所乐,随乐行至乐”一偈的解释出现分歧,所以分出法上部、贤胄部、正量部、密林山部四部。其中正量部成为了犊子部的主体。
  另外,有部中又分出了化地部。该部接受大众部的法无过未知见,反对有部的三世实有知见。而化地部的一支向西印度传播,又形成法藏部。法藏部的主要知见有佛与二乘解脱相等但圣道不同;外道不能得五通;阿罗汉身无漏;佛重于僧团,所以建塔得大功德等。
  后来,有部中又分出饮光部。饮光部认为一切诸行都灭于刹那之间,烦恼未断则法有,烦恼已断则法无。
  上座部于释尊灭后三百余年,共分出九个部派,若再加上公元三世纪形成的经量部,本末共十一部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5-2009 10: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南北传承
  孔雀王朝在阿育王死后就开始衰落了。公元前二世纪,孔雀王朝的部将普士亚米多罗推翻了孔雀王朝。于公元前一八七年建立了巽伽王朝。
  普士亚米多罗本人信奉婆罗门教,曾经大肆毁佛,破坏佛教道场,迫害佛教僧侣。佛教行者,纷纷出走。一部分行者向佛教较为兴盛的西北方迁移,以利(译音)宾等地为中心,后继续将佛教传到西域各国。这就形成了北传佛教的基本弘法路线。另外还有一部分行者向佛教兴盛的南方迁移,以铜牒洲为中心,后继续将佛教传到东南亚地区。这就形成了南传佛教的基本弘法路线。
  公元前二世纪,佛教由利(译音)宾传入大夏(印度河以北希腊人统治的国家)。
  同样在公元前二世纪,大月氏(原居于祁连山一带的民族,由于匈奴的入侵而迁至西域,后建立贵霜王朝)征服了大夏。随着大夏成为大月氏的领地,佛教也传入了大月氏。后至公元前一世纪,大月氏人已普遍信奉佛教。
  公元前一世纪,佛教传入安息国(伊朗、阿富汉、叙利亚、巴勒斯坦及印度西北部等地区)。
  公元前一世纪,佛教由利(译音)宾传入于阗,并在当地发展起来。于阗成为西域佛教重镇。
  在这一时期,佛教法要开始传入中国。公元前二年,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经》给东汉的博士弟子景庐。
  而铜牒洲的南传佛教,也得到迅速发展。以大寺为中心称为大寺部的止座部教派是铜牒洲佛教的主流。公元前一世纪,摩诃帝沙长老建立无畏山部教派。无畏山部受到大众部影响,认同跋耆十事。在当时,无畏山部成为与大寺部并立的大教派。
  公元前一世纪,以铜牒洲为中心的南传佛教,首先开始以巴利文书写记载佛经。
  而北传佛教以梵文书写记载佛经,比南传佛教的巴利文佛教较晚。
  在印度内地,公元前一世纪,案达罗人(生活于印度东南部的戈达瓦里河与克里希纳河流域)建立了案达罗王朝,并消灭了巽伽王朝。案达罗王朝虽信奉婆罗门教,但允许佛教自由传播。因而,佛教在印度内地也开始复苏。
  

(七)佛教传入中国
  公元一世纪,佛教正式传入中国。据《牟子理惑论》记载,“昔汉明皇帝,梦见神人,身有日光,飞在殿前,欣然悦之。明日,博问群臣,‘此为何神’?有通人傅毅曰:‘臣闻天竺(古印度)有得道者,号之曰佛,飞行虚空,身有日光,殆将其神也。’于是上悟。遣使者张骞、羽林郎中秦景、博士弟子王遵等十三人,于大月支(大月氏)写佛经四十二章,藏在兰台石室第十四间。时于洛阳城西雍门外起佛寺,于其壁画,千乘万骑,绕塔三匝。又于南宫清凉台及开阳城门上作佛像。明帝存时,预修造寿陵,陵曰显节,亦于其上作佛图像。时国丰民宁,远夷慕义,学者由此而兹。”  
  当时,东汉使者还迎请了两闰僧人入华。他们分别是印度僧人竺法兰和大月氏僧人迦叶摩腾。当时所建的佛寺称为鸿胪寺,是用来供养竺法兰与迦叶摩腾的,后改名白马寺。白马寺是中华第一座佛教寺庙。竺法兰与迦叶摩腾在此将《四十二章经》译成中文。这是中国佛教史上的第一部汉字佛经。
  白马寺的修建、《四十二章经》的汉译、竺法兰和迦叶摩腾的入华,标志着中国佛教的起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5-2009 10: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章 大乘佛教
  

(一)菩萨团
  随着佛教迅速发展和对外的广泛传播,佛教弟子日益增多。随着佛教规模的扩大,佛教秘密法义传播的也更加广泛了。
  在释尊灭后的一段时期内,出家僧团被视为正统,而在家居士曾一度仅被视为供养僧人的角色。然而,在家居士本也至诚精进,专心办道,不亚于出家僧人。若从另一角度来看,在家居士由于生活在尘世之中,修道的难度相对大于出家僧人,所以,在家居士精进办道的功德反而更大。随着秘密法义的广泛传播和在家居士数量的巨增,在家二众(优婆塞和优婆夷)在佛教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了。
  秘密法义,关键在于发菩提心,求究竟佛果。以菩提心为因,最终成佛而得到究竟解脱。由于自度究竟,利他自然广大无边。所以佛教的秘密法称为大乘。与之相对,声闻、缘觉由于自度尚未究竟,利他也自然不广大,所以称为小乘。
  由于修道的需要,各地在家的居士也纷纷组成教团,以各地的佛塔为中心,进行佛事活动。这些教团大多宣传佛教大乘秘密法义,所以在当时被称为菩萨团。公元前后,菩萨团已在印度普遍存在。
  诸菩萨团也进行了许多经典结集工作。很多大乘经典都是菩萨团汇集出的,其包括《华严经》、《般若经》、《无量寿经》、《法华经》、《维摩经》等著名经典。
  

(二)马鸣菩萨
  自摩诃迦叶传付法藏予阿难,佛教秘密法义代代相传。其传承如下:
  初祖摩诃迦叶。二祖阿难。三祖商那和修。四祖优婆鞠多。五祖提多迦。六祖弥遮迦。七祖婆须密。八祖佛陀难提。九祖伏驮密。十祖协尊者。十一祖富那夜阇。
  公元二世纪,传到第十二祖马鸣菩萨。
  马鸣菩萨,公元二世纪舍卫国人,婆罗门种性。
  马鸣菩萨出身于婆罗门论师之家,初学外道,后有缘遇协尊者。马 鸣菩萨与协尊者对论,从而深有所感,于是发心皈依三宝。
  马鸣菩萨皈依三宝后,博学三藏,明达内外典籍。通过精进修行,马鸣菩萨终得佛教心髓,于付法藏十一祖富那夜阇处,得佛教秘密心传,为付法藏第十二祖。
  马鸣菩萨在世时,造《佛所行赞》记述释尊生平略传,起到重要影响。
  马鸣菩萨为付法藏第十二祖。他在世时,造《大乘起信论》等诸论,明言如来正理,广弘大乘法教。使大乘秘密法义广泛传播于世间。
  后马鸣菩萨传付法藏予第十三祖毗罗。
  马鸣菩萨对后世大乘佛教体系的建立起到了重要作用。
  另外,马鸣菩萨从诸多秘密教典中所集出的《事师法五十颂》,是后来各宗密教主要依持的密戒法本之一。
  马鸣菩萨对后来密教体系的建立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5-2009 10: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三)龙树菩萨
  龙树菩萨,又称龙猛,是公元三世纪著名的大阿阇梨,出生于南印度案达罗王朝的婆罗门家庭。
  龙树菩萨自幼聪明,精通四吠陀,天文、地理、图纬秘藏等无不通晓。所以,龙树菩萨自幼就已名闻一方了。
  青少年时,龙树菩萨和他的三个好友一起修学隐身术,常夜入王宫,侵凌宫女。后来,事情败露了。龙树的三个好友都被国王所斩。龙树侥幸逃脱。通过这一劫,龙树深深感悟到“欲为苦本”的道理,于是发心出家修行。
  出家后,龙树菩萨广习三藏而无厌足,后来到雪山(喜玛拉雅山),遇到一位不知名的老僧,从其处得到了大乘教授,但虽知义理,却未通达。
  后来,龙树菩萨以大乘法义摧破外道邪说。因而龙树菩萨当时心生骄慢,无视出家戒规,自着新衣,静处于一间水晶房中。其时,有大龙菩萨,见龙树菩萨的情形,心生悲悯,于是引龙树菩萨入龙宫,授龙树以无量大乘秘密教授。于是,龙树终于体悟教理。
  另龙树自毗罗处得付法藏心传,是为付法藏第十四祖。而龙树菩萨,为使一切众生得正法益,在以前马鸣菩萨广弘大乘的基础上,将大乘秘密法义整理成完整系统的大乘修法体系,从而使无量众生皆得闻思修行大乘妙法,而入如来正果。自此,大乘体系正式确立了。
  龙树菩萨在世弘法时,广造《中论》、《大智度论》、《十二门论》、《回诤论》、《七十空性论》、《十住毗婆沙论》、《菩提资粮论》等诸大论著,有“千部论主”之称。
  龙树菩萨参拜南天竺铁塔时,曾以七粒白芥子打开铁塔,进入塔中。在塔中,龙树菩萨有幸见到金刚萨埵显净相,自金刚萨埵处得《金刚顶经》等秘密教授。以后,龙树菩萨勤修密法,即生而成正果。
  在南印度,龙树菩萨曾使南憍萨罗国王皈依佛教,又使无数外道皈依佛教,从而引起了小乘行者及诸外道的嫉妒。于是,龙树菩萨自行入寂。
  

(四)大乘与小乘的根本区别
  乘是舟乘,是运载工具的意思。若把世间比作苦海,那么,佛教就是渡众生出祁苦海,到达光明彼岸的舟乘。大乘佛教以自度究竟,利他广大而被称为大乘。声闻、缘觉以自度尚未究竟,利他自不广大而被称为小乘。
  公元三世纪,龙树菩萨建立大乘体系,大乘佛教遂广为传播,非常兴盛。关于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根本区别,说法颇多。比较常见的说法有两种。
  第一种说法是,小乘“只知自利而不利他”,大乘是“自利利他”。这种说法显然是有偏差的。大乘自利利他不假。但小乘人同样说法教众生修行成就小乘四果(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以得解脱,如可能说小乘只知自利而不利他呢?
  第二种说法是,小乘说“人空法有”,大乘说“人法二空”。这种说法也是有偏差的。若就小乘有部来说,其确是认为“三世实有,法体恒有。”针对有部,可以说其说“人空法有”。但是,小乘部派众多,并非全说“法有”。大众部则普遍以“过未无体”而破“三世实有”之说。而上座部中,也有认同“过未无体”的。至于小乘多闻部等部派,甚至认为世出世法,皆有不实。他们也说“人法二空”。所以说,小乘并非是全都说“法有”,也有说“人法二空”的。“人空法有”和“人法二空”不是大乘与小乘的根本区别。
  那么,大乘与小乘的根本区别到底是什么呢?实际上,根本区别只有一点。那就是“发菩提心”。发菩提心,愿为利众生究竟成佛的,就是大乘。不发菩提心,仅以声闻、缘觉为修行目的的,就是小乘。
  大乘佛教强调发菩提心,以成佛而究竟解脱为修行目的,自度究竟,利他则广大,所以名为大乘佛教。
  声闻、缘觉二乘不发菩提心,以声闻、缘觉为修行目的,自度尚不究竟,利他自不广大,所以名为小乘佛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5-2009 10: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密教的建立
  浅显易解称为显。奥密难解称为密。这是显、密的基本概念。
  龙树菩萨说:“佛法有二种,一者密,二者显。显示中,佛、辟支佛、阿罗汉皆是福田,以其烦恼尽无余故。秘密中说诸菩萨得无生法忍,烦恼已断,具六神通,利益众生。”得无生法忍,即是安忍于不生不灭的究竟解脱之理而心不动摇。究竟解脱即佛,发菩提心是秘密教义的关键。大乘教义即是秘密教义。
  佛教最初的显、密教义,是以大乘为秘密之教,以小乘为显示之教。《法华游义》(智凯造)中说:“大乘不秘密,小乘非秘密。大乘甚深,不妄传授,故称秘密。小乘浅近,可随意而说,故非秘密。”
  实际上秘密教义就是大乘佛教。
  而公元三世纪,龙树菩萨建立大乘佛教体系。大乘佛教,广泛传播于世间。行者众多,根器各异。针对不同根器,方便各有不同。秘密教义与显示教义的区别也就有了进一步的解释。
  大乘为秘密,小乘非秘密。再深一步解释,《法华玄论》(吉藏造)卷三中说:“就大乘中,自有浅深。故分显密二教。”这就是密教之义。
  如今所说的密教,即是指大乘佛教中深奥难解的秘密教义。简言之,显是基础,密是提高。
  密教分为理密教与理事俱密教。
  理密教即指大乘秘密教中更深层的秘密教义。《法华玄义》(智凯造)中说:“今《般若》、《法华》皆明菩萨得无生忍,具六神通,并秘密,并深并大。就秘密更论秘不秘,《般若》不明二乘作佛,缺此一条,故名不秘耳。”这已说得十分明白,密中之密就在一切众生佛性平等皆得直了成佛之义。即是所谓的一乘教义。说此一乘教义,即是理密教。
  理密教即是释尊及一切如来所说法义的精髓。也可以说,一切如来说法,始终都是此一义。只是众生根器参差不齐,很多行者不能正确理解如来的教法罢了。众生难解,才名之为秘密。
  理事俱密教指在理密的基础上,以三密相应等殊胜密行,而得即生迅速成就正果的教义。
  关于密行,在佛教中早就存在了。很多大乘经典都是理事并转,如《妙法莲华经》等。马鸣等著名大德皆通密行。公元三世纪,也有《密迹金刚力十经》等密典被译成汉文,收在《大宝积经》中。
  公元三世纪,龙树菩萨于南天竺铁塔中见金刚萨埵,得秘密教授,并使理事俱密教义高度的系统化和组织化,从而建立了密教(理事俱密教)系统,弘扬于世。
  龙树菩萨首先建立了高度系统化和组织化的密教体系,因而被尊为密教之祖。
  

(六)提婆菩萨
  提婆菩萨,又称独眼提婆菩萨,是龙树菩萨的著名弟子,公元三世纪师子国人,婆罗门种性。
  龙树菩萨在南憍萨罗弘法时,提婆菩萨专门前往与龙树菩萨论法,论法后拜龙树菩萨为师。
  提婆菩萨从龙树菩萨受业后,深得佛法要,成了龙树菩萨的继承人。提婆菩萨曾代龙树菩萨前往摩揭陀国的波吒厘城(巴特那西北至订那浦尔之间)与外道辩论,并战胜外道,树立了佛教的威德。
  在朱木那河与恒河的汇流处,提婆菩萨与迷信自沉河中则能升天的外道展开论战,并战胜外道。
  如此等等,提婆菩萨多次破除外道邪说,为大乘佛教的弘扬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后来,提婆菩萨在波吒厘城传道时,被婆罗门教行者狙击而入寂。
  提婆菩萨的著名论著有《百论》等。
  

(七)大乘小乘并弘世间
  公元三世纪,大乘佛教体系建立并迅速发展起来,而且日盛一日。
  与此同时,小乘佛教也有相当的发展。公元三世纪末,北印度鸠摩罗驮建立小乘经量部。经量部是小乘二十部派中形成最晚的一支。
  经量部是有部的分支,但其认同大众部“过末无体”的知见,以破除有部“三世实有”之说。此派视经藏为正量,因而得名经量部。经量部建立后,也得到迅速发展,成为小乘的主要部派之一。
  公元三世纪至四世纪初,康僧会、支疆梁、耆域相继入交州弘法。佛教在交州也开始逐渐兴盛起来。
  公元三世纪,是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并弘的时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6-5-2009 10: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章 汉晋时期的佛教
  

(一)格义佛教
  佛教初入中华时,中华众生不明其义理,仅以求世间福为奉佛之目的。
  一些中华的知识分子,因觉得佛教之中有部分义理近似于道学,而首先接受了佛教。
  而当时的东汉政府帝王将相等,奉佛之目的也无非求治国久安、飞天升仙等。也就是说,当时的中华,对佛教并无正确的认识。
  为了传播佛教,为了中华众生能对佛法生起亲爱心,初入中华的大德们相继以道学语言汉译佛典,以使华人易于接受。如支娄迦谶将“真如”翻译成“自然”、“本无”、“璞”等。这就是所谓的“格义佛教”。
  公元二、三世纪,中华本土的佛学著作和佛经注释也相继流通,其中也充分体现出当时格义佛教的情况。如《牟子理惑论》。
  牟子(牟博)是东汉苍梧(广西梧州)人,锐志于佛道,也兼研《老子》、《五经》等学,熟谙中华的正统思想。佛教初入华夏之时,中华一些儒家攻击佛教。有的说佛教非儒典所载,为“夷狄之术”。有的说佛教弟子“出家毁容,不合孝道”。如此等等。《牟子理惑论》就是以儒典和《老子》来回答时人的疑问,以证佛教的学说。如针对所谓“夷狄之术”答之以“君子博取众善”,所以“书不必孔丘之言”;何况“禹出西羌”,“昔孔子欲居九夷”,华夷界限本就是相对的。所以,对佛教“尊而学之”,并不意味着“舍尧舜周孔之道”。针对毁容不孝之说,答之以沙门“修道理”、“崇仁义”,与圣人无异。“至于成佛,父母兄弟皆得度世”,更是大孝。如此等等。
  《牟子理惑论》后来传入交州(越南北部),是佛教传入交州之始。
  格义是佛门大德初入华弘法时的一种方便,其作用是使中华众生易于生起亲爱之心而接受佛法。在佛教初入中华时,格义确实对佛教在中华大地的迅速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并不因为格义而能说明佛教与道学等同。格义虽使中华信士迅速生起了信心,但却不能真正说明佛教正理。因此,佛教初入中华时,中华信士由于格义而多将佛教与“黄老”之术混淆,不能得到佛教的真实法益。这也就是以后的许多大德反对格义的原因。
  

(二)曹魏佛教的兴起
  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沉重打击了汉朝的统治。各地列强纷纷兴起,形成了许多政治军事集团。随着各大集团的不断争战,相互兼并,最后形成了曹、刘、孙三大集团。
  公元三世纪,曹氏在洛阳建立魏国,取代了汉朝。不久,刘氏在成都称帝建立蜀国。孙氏在建康(南京)建立吴国。这一时期,史称三国时期。
  三国时期,儒家正统思想的观念也逐渐崩溃。曹魏的奠基人曹操,在开创基业的过程中也提出“唯才是举”的口号,大胆起用有真才实学却不被儒学正统所认可的人。这在当时的影响很大。
  另外,何晏、王弼以《老子》思想,解释宣说《周易》、《论语》等,也开始有了新的思想系统。由于其立意玄远,不重务实,所以被称为“玄学”。
  在玄学兴盛的同时,佛教也在魏、吴等境内大兴起来。
  三国时期,研究佛教《般若》已成为独立的学问,称为般若学。魏、吴境内,讲习般若学已有了相当的影响。在魏国境内,出家僧人已很多。
  但曹魏佛教虽兴,但道风未正,戒律松散。昙摩迦罗入华译经弘法,方使佛戒兴于中华。
  对于昙摩迦罗传戒的事迹,《高僧传》中这样记载:
  “于是魏境虽有佛法,而道风讹替,亦有众僧亦未禀归戒,正以剪落殊俗耳;设复斋忏,事法祠祀。迦罗既至,大行佛法,时有诸僧,共请迦罗译出戒律。迦罗以律部曲制,文言繁广,佛教未昌,必不承用,乃译出《僧祗戒心》,止备朝夕。更请梵僧立羯磨法受戒。中夏戒律,始自于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6-5-2009 10: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支谦
  相对曹魏来说,东吴的般若学更加发达。支谦是东吴佛教的主要弘扬者。
  支谦是三世纪末大月氏人,初随族人迁居中华河南,通晓六国语言,后依止支娄迦谶的弟子支亮学法,饱览群籍,而被称为“智囊”。
  当时中华战事频繁。为避战乱,支谦进入东吴。孙权闻其名望,拜为博士,辅导太子孙亮。
  支谦在东吴期间,弘大乘教义,译经颇多,其主要的有《维摩诘经》、《大明度经》等。  
  支谦还汉译了记述释尊本生的《太子瑞应本起经》,也很有影响。
  另外,支谦还改定由前人所译,在当时传播很广的《法句经》,曾根据《无量寿经》、《中本起经》造赞菩萨连句、梵呗,并注解过《了本生死经》等。
  后至太子即位时,支谦归隐,遁入山中,净持戒律,潜心修行,六十岁时入寂。
  支谦在吴期间,公卿士大夫从其皈依者很多。支谦对佛教在东吴的弘扬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竺法护
  竺法护是在西晋最主要的弘法译经僧。
  竺法护(昙摩罗刹)衣籍大月氏,世居敦煌,八岁出家,拜年竺高座为师。竺法护除诵佛经外,不定期博览百家之说,后见关内京邑虽礼拜寺庙、图像,但大乘经典未备,于是西行求法,遍通诸国语言。
  西晋建立之年,竺法护携大量胡本佛典回东土,居于长安,广译佛经。
  竺法护汉译经典很多,有百余部,其主要有《光赞般若经》、《普曜经》、《大哀经》、《度世品》、《持心经》、《首楞严经》、《贤劫经》、《维摩经》、《无量寿经》、《正法华经》等。 其中《正法华经》的汉译,中华众生才开始听闻到观音之名,而且极具灵验。中华众生对观音菩萨的信仰由此而始。
  竺法护在西晋精勤修道,广布德化,七十八岁时(四世纪初)入寂。
  竺法护的弘法译经,为中华佛教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高僧传》中说:“经法所以广流中华者,护之功也。”
  

(五)老子化胡之争的起始
  在西晋弘法的主要人物还有帛法祖。
  帛法祖名帛远,姓万,河内(河南沁阳)人,深研佛经,博读世典。
  帛法祖在长安建造精舍,以讲习佛教为业,汉译《弟子本》、《五部僧》等佛经,曾注释《首楞严经》。僧俗在帛法祖门下受法者千人。西晋河间王非常敬重帛法祖。
  帛法祖的威望很高,“崤函之右,奉之若神”。帛法祖入寂后,其舍利为“群胡”共分,在各地起塔供养。 当时天师道的祭酒王浮,常与佛教争邪正,但每次辩论都被帛法祖击败。王浮深感屈辱,嫉愤之余,伪作《老子化胡经》,谓老子西入天竺化为佛教之祖,以抬高道教,贬低佛教。
  此经一出,立刻遭到众佛徒的论难,从此展开了激烈的“老子化胡之争”。


[ 本帖最后由 light0 于 26-5-2009 10:27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6-5-2009 10: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章 东晋、十六国时期的佛教
 

 (一)道安
  道安,俗姓卫,公元四世纪常山五柳(河北正定南)人,早丧父母,十二岁出家。道安虽神智聪敏,但相貌丑陋,出家后被驱役于田宅,劳务数年,但却精进不懈。
  后来,道安来到邺城,拜佛图澄为师学律。为逃避战乱,曾到护泽(山西阳城)、飞龙山(山西浑源西南)、太行恒山(河北阜平北)、王屋女山(河南济源西北)等地。四处弘扬佛教,收徒授法。
  西晋灭亡后,司马睿在建康建立东晋。后来道安为避北方战乱,追踪晋室,率弟子四百余人来到东晋。晋孝武帝(司马昌明)奉以王公待遇。
  应东晋名士习凿齿之请,道安居于襄阳弘法。道安弘法,不用神通或威势压人,而是斋讲不倦,以理服人。这在当时影响很大。道安注重宣说《般若》,曾为《道行品》作《集异注》,为《般若放光品》作《析疑难》、《析疑略》和《起尽解》,为《光赞般若》作《析中解》和《抄解》。诸如此类,道安作了许多著作。而且,道安还破除旧时流行的“贵无贱有”,“卑高有差”的知见,提倡“本末等尔”,“有无均净”。
  北方前秦主苻坚南侵东晋,围攻襄阳时,道安遣散了徒众。后道安的许多弟子在各地都成了佛教的领袖,其中著名的有昙翼、法遇到江陵;昙徽到荆州;慧远入庐山等。道安本人留于襄阳城中。第二年,秦兵破襄阳。苻坚对道安十分敬重,将道安带回长安,安置在五重寺中。苻坚当时非常欢喜,说道:“吾以十万人取襄阳,得一人半(道安一人,习凿齿半人)。”
  道安在长安时,大行法化,从学僧众数千。苻坚还令国中学士,“内外有疑,皆师于安”。道安成为北方的佛教领袖。当时京兆传言:“学不师安,义不中难。”
  道安曾劝苻坚不要南争东晋,但苻坚不听,后在淝水战败。前秦的国力开始衰落。
  道安弘法时,注重总结佛教传入中国的历史,造《综理从经目录》,记载译经家、汉译经论、注经等等,开创中国佛教史学。
  在译经方面,道安早期热衷于格义,后虽然反对格义,但仍溶有玄学思想。
  道安还规安弟子一律改姓释,后来各地教团纷纷效仿。以后,僧尼姓释,成为中华佛教的特有现象。
  道安对中华佛教还有一项突出贡献,那就是道先开始制定“僧尼轨范”。当时各地的教团纷纷遵从。道安所制定的僧尼轨范主要有三方面。第一方面为行香定座上经上讲之法。第二方面为常日六时饮食之法。第三方面为布萨悔过之法。
  道安在世弘法时,常与弟子们发愿往生兜率天弥勒净土,精进修行,七十二岁示寂。
  道安在世弘法时,中国北方的佛教非常兴盛,有很大影响。佛教传入高丽,也在这个时期(公元三七二年,苻坚遣使及僧人顺道送佛像和佛经入高句丽)。
  

(二)东晋崇佛
  东晋建立后,佛教在政府的支持下得到很大发展。在东晋的士大夫阶层,崇尚佛教成风。
  东晋的历代皇帝,都信仰佛教,诏请沙门入宫讲经的事情很多(如晋元帝〈第一位皇帝〉、晋孝武帝〈第九位皇帝〉),有的甚至亲临寺庙听讲佛教(如晋明帝〈第二位皇帝〉、晋哀帝〈第六位皇帝〉)。
  东晋的名门大族素有与僧人交往的风尚(如谢安、谢石),而著名文士也都向高僧求学(如王羲之、顾恺之)。
  当时,在东晋境内,有寺庙一千七百多所,寺庙费用主要由权贵富绅供养。另外,东晋的僧人已开始谋生自供,主要方式有农耕、行商、手工艺、行医等。




[ 本帖最后由 light0 于 26-5-2009 10:29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6-5-2009 10: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慧远
  慧远,公元四、五世纪名僧,中国弥陀净土结社念佛的创始者,俗姓贾,雁门楼烦(山西崞县)人。慧远十三岁时,随舅父到洛阳、许昌一带求学,精通儒道学说。
  慧远二十一岁时,避北方战乱,和弟子慧持一起辗转来到太行恒山,听道安宣讲《般若经》,深有感悟,感叹“儒道九流皆糠秕”,于是和慧持一起投入道安门下,出家为僧。
  慧远二十四岁时,开始登堂讲经,善引《庄子》讲解佛典。后随道安到襄阳弘法,成为道安的得力助手。
  苻坚攻打襄阳时,道安分遣弟子。慧远率弟子到荆州,后到浔阳,见庐山清静秀丽,于是定居在庐山。江州刺史桓伊为他建造了东林寺。慧远在庐山开展弘法事业。
  慧远常感叹江东之地,经典未备,神法不闻,律藏残缺,常派弟子出外参学。公元五世纪初,鸠摩罗什入关弘法。慧远派弟子道生、慧观、道温、昙翼等入长安,拜鸠摩罗什为师,学习大乘法教;又常以书信求教于鸠摩罗什,与其探讨佛理。
  公元四零二年,慧远集“息心贞信之士百有二十三人”,在庐山共同发心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结“白莲社”,专事净土往生法门。
  后慧远的弟子雷宗次在建康建馆授念佛法门,成为当时弘扬净土法义的著名人物。
  但在义理上,慧远持的四大为实,自性实有等知见,受到鸠摩罗什大师的严厉批评。
  慧远住在庐山三十多年,“影不出山,迹不入俗”,直到八十三岁时往生净土。
  

(四)沙门不敬王之争
  佛教初传入中华,沙门原本不必跪帝王,只是双手合什即可。东晋崇尚佛法,但沙门不跪帝王,却与皇权及儒教纲常所冲突,所以出现了沙门不敬王之争。
  沙门不敬王之争,在东晋时出现过两次。
  第一次在公元四世纪中,车骑将军庚冰辅政,代晋成帝(第三位皇帝)下诏,说佛教不应矫形骸,违常务,易礼典,弃名教,令沙门见皇帝时行跪拜礼。这激起了佛教徒的强烈反对。佛教信徒尚书何充等上表朝庭,说“今一令其拜,遂坏其法,令修善之俗,废于圣世”。经过反复辩论,庚冰失败,沙门见帝王时仍不必跪拜。
  第二次在公元五世纪初,太尉桓玄与一些官僚重新提出沙门应跪拜帝王的问题,再次形成争辩之势。慧远为此特造《沙门不敬王论》,说明佛教虽形式上不跪拜帝王,但实际上是支持帝王和国家的。后桓玄代晋自立,又允许沙门不向帝王跪拜了。


[ 本帖最后由 light0 于 26-5-2009 10:33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6-5-2009 10: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五)鸠摩罗什大师
  鸠摩罗什大师,公元四、五世纪名僧,祖籍印度,生于龟兹,其父鸠摩罗炎为龟兹国师。
  什公七岁随母出家,九岁随母到罽宾求法,学小乘佛教,后入疏勒,遇大乘名僧须利耶苏摩,学《阿耨达经》,于是回小向大,广学大乘法教,尤重中观。
  后来,什公回龟兹,广说方等诸经;二十岁时受戒,学《十诵律》;宣说大乘教法,名满西域。龟兹国王奉其为师。
  前秦苻坚听说什公的德行后,决心迎请鸠摩罗什入关。于是,苻坚派大将吕光率兵西迎什公。
  吕光率兵西行,后来灭掉了龟兹国,迎什公入关,并将龟兹国王的女儿嫁给了什公。
  时值苻坚率兵南伐东晋,在淝水战败。前秦国内大乱。吕光在回兵的途中闻讯,于是占据凉州,自立为王,建立后凉国,定都姑臧(甘肃酒泉)。什公在后凉羁留了十六年。
  公元四零一年,后秦姚兴出兵灭掉了后凉,迎请什公入长安,奉为国师。
  什公在长安住逍遥园,弘传大乘,并集僧众汉译佛典,先后汉译了大量重要经典,主要的有《中论》、《百论》、《十二门论》、《般若经》、《妙法莲华经》、《大智度论》、《阿弥陀经》、《维摩经》、《十诵律》、《梵网经》等。
  什公译经,反对格义,以达义为旨,语句准确精练,流畅明朗,无量佛徒,无不赞叹,即使对中华文风,也有相当的影响。什公成为中华佛教空前伟大的大译经家。
  什公不仅是伟大的译经家,也是大乘佛教正入中华的导师。什公在华弘法期间,广弘大乘中观教法,将大乘佛教系统地传入中华。什公译《梵网经》,使大乘戒律传入中华。
  什公入关后,东晋慧远派门生求学,并以书信求教于什公。什公依佛教正理,对慧远的四大实有,自性实有等知见给予了严厉的批评。
  什公弘法,名满中华,四方贤士,相从成风。什公导引弟子,具大善巧,能使弟子心开意解。
  什公门下,有成就的名僧辈出,如僧肇、道生、僧睿等。
  僧肇俗姓张,长安人,幼年家贫,但好读书,精通《老》、《庄》,后见《维摩经》旧译本,深有感悟而出家;后成为什公的得力助手,著有《般若无知论》、《不真空论》、《物不迁论》、《涅槃无名论》、《注维摩诘经》等;三十一岁入寂。
  竺道生,巨鹿(河北平乡)人,初随竺法汰出家学法,改姓竺,十五岁时能登堂讲经,二十岁受具足戒。后来,道生师事慧远,随慧远入庐山。什公入关后,道生投于什公门下,为什公弟子中的杰出人物。由于道生曾依佛义提倡“阐提成佛”和“顿悟成佛”,在当时佛教界引起一阵哗然。后道生又回到南方弘扬大乘佛教。至后来昙无谶译出《大涅槃经》,世人无不感叹道生的卓识。道生著有《二谛论》、《佛性当有论》、《法身无分论》、《佛无净土论》、《应有缘论》、《辩佛性义》、《法华经义疏》等,八十岁入寂。
  僧睿,魏郡长乐(河南安阳)人,十八岁从僧贤出家,二十岁博通经论,二十四岁时游历各地说法。什公入关后,僧睿拜什公为师学法,精进修道,成为什公的著名弟子,六十七岁时往生西方净土。
  公元四一三年,什公示寂,世寿七十岁。
  

(六)法显西游
  法显,公元四、五世纪名僧,俗姓龚,平阳武阳(山西)人,三岁出家,二十岁受具足戒,因感慨中华律藏缺乏,所以发心西行求法。
  公元三九九年,法显同慧景、道整、慧应、慧嵬等人从长安出发,西行求法。
  法显等人经西域的鄯善(若羌)、乌夷(焉耆)、于阗、子合(叶城)、竭叉(疏勒)等国到达中印度,学法数年后,经师子国,回到建康,历时十五年。
  法显西游,带回大量佛典,主要有《长阿含》、《杂阿含》、《杂藏》、《摩诃僧祗律》、《杂阿毗昙心论》、《方等泥洹经》等。
  法显还集录了《佛国记》,记载印度和中亚情况,很有影响。
  法显六十八岁时,入寂于荆州。


[ 本帖最后由 light0 于 26-5-2009 10:36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8-10-2024 05:02 PM , Processed in 0.149986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