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海中树

黑心貨賣30年 老闆無所謂:東南亞吃更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10-2011 05: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会啦,马来西亚毒燕窝比较毒比较出名。
q(^_^)p 发表于 29-9-2011 09:25 AM


那些想到如果吃下與衛生巾一起熬煮的地溝油,一定嘔吧?


http://news.hebei.com.cn/system/2011/09/14/011399184.shtml
2011-09-14 09:37
    - 案情
  “高新企业”产销万吨“地沟油”
  济南一公司以生产生物柴油为名,从浙江等地收购“地沟油”,加工销往粮油市场
  “民警撬开桶盖,已高度发酵的初炼地沟油喷涌而出,溅得人满头满脸,伸手一摸,一个卫生巾喷了出来。”8月24日,浙江宁海县公安局长林东说,这是他所知最肮脏的油。
  两年不到的时间里,一个打着高新技术幌子的公司———山东济南格林生物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济南格林),已将上万吨地沟油简单处理后卖向粮油市场。林东说,“地沟油重新包装成品牌油后出售,无论是色泽还是味道,消费者无法辨别。”
  这是公安机关首次全环节破获以地沟油为原料制售食用油的重大案件。由此,“地沟油”流向餐桌的传闻得到证实。此案涉及浙江、山东、河南等多省份。近日记者随公安部探访了“第一案”现场。
偏僻树林大缸熬制泔水
  产业链一:淘挖初炼
  地点:浙江省宁海县
  8月24日,宁海县桃源街道一片偏僻的小树林边,一口直径约一米的大缸盛满泔水,泔水缸内不住冒起气泡,臭味刺鼻。
  在泔水缸旁地里种菜的姚姓村民说,盛满泔水的大缸在此已有半年多,有一对夫妇在此炼泔水,只傍晚或凌晨来,把熬出来的油撇出来倒进铁皮桶,熬剩下的泔水就倒进大缸,熬泔水的“味熏得人喘不上来气”。
  “3月,我们在‘大走访’中听说有这么个地方,群众举报说是炼地沟油。”最先发现该炼制点的浙江宁海县公安局民警冯伟峰说,他在此蹲守两天,未果,之后又通过走访,熬制泔水的安徽宿州籍务工者峁玉华夫妇浮出水面。
  而据峁氏夫妇称,他们长期从饭店附近的阴沟淘挖泔水,几乎没什么成本,收集到泔水后架火熬制泔水油,之后以3000元/吨的价格卖给了一个叫黄长水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4-10-2011 07: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nanyang


    某些咯,在我公司里的那些年龄30+的还好咯,那些来求学的大学生就LCLY的讲话串到好像一个可以打一百个那样,女的也是一样毫无修养的像街上的泼妇在吆喝那样,当然我不是说全部,是我所见到的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10-2011 11: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量病死猪肉流入市场

http://news.cn.yahoo.com/ypen/20111005/622422.html
2011-10-05 16:57
据新华社杭州10月4日电(记者 裘立华) 明知自己管辖的区域内有非法屠宰和贩卖病死猪肉的惯犯,在巡查时仍然流于形式,未能依法彻底予以查处。记者4日从温州市瓯海区人民法院获悉,9月29日,法院开庭审理这位渎职的检查队长王宏光涉嫌玩忽职守罪一案。
起诉书指控,2009年9月至2010年5月,王宏光在担任温州市瓯海区经济贸易局生猪屠宰和肉食市场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场检查分队队长期间,明知其负责管辖的区域内潘中胜(已被判刑)有非法经营屠宰场并有屠宰贩卖病死猪肉的行为,却先后在三次检查该非法屠宰点过程中,未能依照有关规定及时、依法进行处罚,彻底予以取缔,致使潘中胜的非法屠宰点长时间屠宰并贩卖病死猪肉,使病死猪肉流入市场。检察机关认为,被告人王宏光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代表国家机关行使生猪屠宰监管职权时,不认真履行职责,导致病死猪肉流入市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其行为已构成玩忽职守罪。法院将择日宣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10-2011 01: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用病死豬熬油! 直擊陸黑心業者惡行
2011/10/09 12:06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1009/8/307ab.html

大陸官方近期嚴打黑心食品,雖然已經查獲不少惡質廠商,但恐怕成效並沒有擴及全面,在廣東深圳,最近當地媒體踢爆,有黑心業者竟 然用「病死豬」來煉油,而且整個煉油過程全部都被拍了下來,相當怵目驚心。

2位男子正在忙,走近看才發現,鍋裡正在煮肉塊。記者:「這是什麼啊?」煉油業者:「豬油渣。」
旁邊地上全是病死豬的軀體,上面還飛滿密密麻麻的蒼蠅,這是大陸深圳最近被踢爆的病死豬油加工廠。當地市場監督人員:「都是私宰的,一團這麼大的油渣。」
照理說最近大陸官方嚴查黑心,怎麼還是有漏網之魚?當地記者緊急通報,官方才查獲這3條「榨油」的生產線,廠房裡還有很多凝固的死豬油,廠房外隱蔽的樹下還找到2個油桶。
當地市場監督人員:「牠是病死的豬,可能是丟在這裡,到底這油是不是流向餐桌?現在還沒確定,待我們進一步調查。」
大陸官方說要查,但到底是不是流向餐桌?又可能流向哪裡?但畫面曝光,也再一次讓外界對大陸的食品安全再打一次大問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10-2011 02: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病死猪肉日产数千斤有毒腊味
2011年10月18日04:15  

http://news.sina.com.cn/c/2011-10-18/041523318739.shtml
▲凌晨,工人在分解病死猪肉。

腌好的猪肉放在水中浸泡。


  ●记者4天暗访,踢爆东莞中堂一大型病死猪肉制腊肉腊肠黑窝点
  ●该窝点每天生产毒腊味数千斤,进农批市场流向工厂食堂和餐馆
  ●昨多个执法部门联合行动捣毁黑窝点,现场确认猪肉为病死猪肉
  核心提示
  昨天凌晨5时许,在记者暗访4天后,东莞中堂镇斗朗工业大道边,一个用病死猪肉制作腊肉腊肠的大型黑窝点被揭开了丑陋的面纱。
  面纱背后,是令人震惊的事实:黑窝点内用于制作腊肉腊肠的不仅是病死猪肉,为防止病死猪肉长虫,黑心老板竟然用亚硝酸钠和农药敌百虫搅拌,掺进工业用盐,来腌制病死猪肉。
  从这个黑窝点,每天有数千斤这样的毒腊肉腊肠,送进大岭山信立农批市场,再从农批市场流向东莞和珠三角其他城市的工厂食堂以及餐馆。
  文/图 记者汪万里
  接到记者举报,中堂镇和大岭山的多个执法部门昨日积极行动,捣毁位于东莞中堂镇斗朗工业大道边的毒腊肠腊肉窝点。
  东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确认了黑心老板用毒盐亚硝酸钠和农药敌百虫搅拌,掺进工业用盐腌制病死猪肉的事实。
  现场:病死猪肉发黑长出斑
  昨天凌晨4时30分,记者赶到东莞中堂镇斗朗工业大道边。此前3天,记者连续暗访,已基本掌握该黑窝点的运作情况。
  记者驱车直接开到黑窝点旁,冲进黑窝点。
  其中一间房内,地上、走廊上堆满了猪肉,这些猪肉很多猪皮颜色已经发暗、发黑,长出了斑,闻上去有一股令人作呕的气味。
  这些猪肉堆得满地都是,十几个工人正拿着刀在分割猪肉,准备用来做腊肉。看见记者拍照摄像,这些工人全都跑了。
  天亮后,中堂镇多个执法部门的工作人员赶到,东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员确认:这些猪肉光看肉色、气味就能确认都是病死猪肉。
  “病死猪肉不长虫,苍蝇不来叮”的“秘方”——毒盐毒药拌工业用盐
  记者在黑窝点发现,这些猪肉的腌制过程触目惊心。十几个工人切猪肉的背后就是几个用水泥砖砌成的腌制猪肉的方槽。其中两个1米高、3米宽的方槽内,堆满腌制的猪肉。另外两个方槽内的猪肉,已被拿出来浸泡在水中,用来融化盐分。
  现场有23包腌制病死猪肉的盐,每包重100斤,盐袋上写明是湖北产的精制盐。赶来的东莞盐业公司工作人员确认,这是工业用盐。
  盐袋旁边,还有一包已经开封的亚硝酸钠。在已经搅拌的盐堆边,有一个已经倒空的农药敌百虫的塑料瓶子。在隔壁房间,记者找到5个装敌百虫的箱子和8瓶尚未使用的敌百虫农药。
  天亮后赶来的执法人员告诉记者,黑窝点老板用“工业用盐+亚硝酸钠+农药敌百虫”搅拌,腌制病死猪肉,这样可使病死猪肉不长虫,苍蝇不来叮,长久保存。
    相关链接
  非法添加亚硝酸钠敌百虫可能致人死亡
  专家告诉记者,一次食入0.3克至0.5克的亚硝酸钠即可引起中毒,甚至死亡。在使用时,应尽量少用或不用。
  今年5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专门安全预警,要求餐饮服务单位要专人采购、专人保管、专人领用、专人登记、专柜保存亚硝酸钠。
  至于农药敌百虫,专家介绍,敌百虫本身是一种低毒药物,但敌百虫遇碱则水解成敌敌畏,毒性非常强。因此,敌百虫是绝对不允许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添加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10-2011 01: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我爸是李刚 于 23-10-2011 01:20 PM 编辑

連新鮮水果都不安全

如有網友去中國大陸旅遊只能自求多福了。

http://www.cnr.cn/gundong/201110/t20111023_508666604.shtml
2011-10-23 06:28   

“糖水冬枣”吃得过多可能会致癌
  吃多了这种“糖水冬枣”,会对身体有什么影响呢?据有关医院专家介绍说,目前作为甜味剂一般是使用糖精钠,它没有任何营养价值,吃多了还会减少血小板,抑制血液再生,影响肠胃消化酶的正常分泌,降低小肠的吸收能力。短时间内大量服用,会造成急性大出血,对肝脏、肾脏都会造成不利影响,严重了可以致癌。而据卫生监督所的工作人员说,根据有关法令,用糖精和甜蜜素来浸泡鲜果是不允许的。
      

图为能捏出水来被疑糖水泡的冬枣。


      甜得有点怪,吃多了口干舌燥
  南京市民李女士告诉记者,她前天路过鼓楼广场附近,看见路边有一名女子挑着一担冬枣在卖,看一看,个大饱满,而且外表的颜色也不错。对方还热情地请她尝了一颗,吃起来感觉非常甜。问一下价格,不是太贵,6元钱一斤,相对于市场上的价格几乎便宜了一半。于是,李女士便选购了两斤。冬枣带回家后,李女士家人吃起来,感觉很甜,开始以为买到了便宜正宗的冬枣,没想到,越吃感受味道越不对头。“感觉甜得有点怪,甜过后,嘴里有一种让人口渴的干燥感,再吃就口味不对头了。”李女士说。
  随后,李女士仔细把剩下的冬枣看了看,发现一捏,有的能捏出水来。莫不是这枣子里也会有人注水?李女士心里直打鼓。随后,她找来放大镜对冬枣进行逐一查看,发现不少枣子的顶部,好像有针孔。这使得李女士怀疑,这些冬枣被小贩注过水了。李女士称,枣子拿回家后,并没有碰到过水,怎么会一捏就出水呢?再说,按照惯例,冬枣放在家中,时间一久,体形会因水分蒸发而出现“瘦身”现象,甚至会干瘪,不会放了一天还能捏出水来。
  冬枣泡在糖精水中,会变甜变重
    朱先生告诉记者,确实会有小贩会买来糖精,化成水后,将冬枣泡在水中,枣子吸水后,不仅能增加体重,其味道也格外甜。“这样一来,价格比正常的低,但重量增加了,再加上猛然吃一颗的甜蜜感,更容易诱使顾客购买导致上当。”朱先生说,一般说来,正规市场或者摊点出售的冬枣,业主应该不会如此操作,因为不好储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3-10-2011 01: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华联精品超市肉馅加染色剂

    http://www.chinanews.com/jk/2011/10-23/3407503.shtml2011年10月23日 04:51 


胡先生称,添加了“日落黄”的瘦肉馅,做成丸子后,变成了红色。




  前日,市民胡先生在华联精品超市(BHG)三里屯店,购买了一盒瘦肉馅。回家做丸子汤时发现,整锅汤以及丸子都变成红色,他怀疑瘦肉馅里被添加了染色剂,使生肉看起来更鲜嫩。
  昨日,该超市相关负责人承认,员工违规在瘦肉馅里添加了“日落黄”,初步查明该瓶“日落黄”是10月18日被带进超市,19日开始被添加到鲜肉里。“日落黄”是我国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是一种着色剂,但未被允许添加至生鲜肉中
  肉丸子做汤成一锅红汤
  市民胡先生说,前日下午4时许,他在华联精品超市(BHG)三里屯店,选购了价格为39.8元/千克的瘦肉馅。一盒价格为10元左右,“瘦肉馅红红的,看起来很新鲜”。


  胡先生回家后,用瘦肉馅做了丸子豆腐汤。“做好的汤变成了一锅红汤。”胡先生说,起初还以为酱油放多了,但吃了几口后发现,就连丸子也变成了红色,连锅里的豆腐都被染上红色。“肯定加什么东西了。”胡先生随后把部分丸子汤打包,带回超市询问。
  顾客拒绝“假一罚十”赔偿
  “超市经理承认说肉里加了添加剂。”胡先生说,在他要求下,超市经理出示了一瓶装有橙红色粉末的瓶子,称肉里添加的是这种粉末。该经理提出以“假一罚十”来赔偿胡先生,胡先生拒绝接受。“关键是要弄清楚,里面添加的是什么,对人体有没有危害,添加了多少量”。
  前晚,胡先生又在该超市购买了一份瘦肉馅,“看起来还是红彤彤的”,胡先生把这份瘦肉馅留存在冰箱,以作证据。
  同时,他把部分丸子汤也作为证据,保存在冰箱。昨日,胡先生留存的丸子汤,丸子通体已变成红色小圆球,豆腐也被部分染上红色。
  超市称“刀手”添加染色剂
  昨日,华联精品超市(BHG)三里屯店猪肉档前,胡先生购买的鲜红的猪肉馅已经不见,正在出售的猪肉馅,颜色较胡先生购买的,要浅很多。
  该超市朱经理以及食品部白经理均证实,出售给胡先生的瘦肉馅里,添加了一种名为“日落黄”的添加剂,并表示“日落黄”是在超市内被员工加入。“是我们超市违规了,这是不允许的。”朱经理说。
  初步调查,“日落黄”是10月18日被员工带进超市,10月19日被添加进瘦肉馅里。“是(猪肉档)刀手做的”,该员工在店内工作了几个月。白经理说,他作为食品部经理,在管理以及员工培训上做得不到位。
  至于超市以前是否就在鲜肉中添加“日落黄”,两名经理都表示“不会的,不然消费者早就发现了”。
  但胡先生对此并不相信,他认为可能此次添加“日落黄”的员工是新手,“抖多了”。
  - 专家说法
  鲜肉添加“日落黄”属违规
  中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日落黄”的使用范围,限于调制乳、调制炼乳、冷冻饮品、西瓜酱罐头、可可和巧克力制品、糖果、面糊、虾味片、面糊、谷类和淀粉类甜品、糕点、水果调味糖浆、饮料、调制酒、果冻、膨化食品等食品,并且都有相应的最大使用量。比如,每公斤的调制乳内,日落黄的最大使用量为0.05克。在这份规定中,“日落黄”的添加使用范围,不包括生、鲜肉,熟肉制品。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食品科学博士范志红表示,在添加剂使用范围之外,都是违规使用添加剂。(记者林阿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10-2011 12: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瘦肉精喂牛

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11-10/26/c_111125803.htm
2011年10月26日 16:22:45 
为使自家的3头肉牛长得更快,安徽省凤台县李冲乡农民杨某刻意托人买来瘦肉精喂牛,并非法获利5100元。日前当地法院以生产、销售有毒食品罪判处其有期徒刑8个月,罚款5000元。
    法院审理查明,2011年2月,杨某在与亲戚胡某聊天时得知,给肉牛喂食盐酸克仑特罗片(俗称“瘦肉精”)可以加快生长速度,遂通过另一名在村卫生室工作的亲戚张某联系购买。张某于2月26日在凤台县邦杰医药公司以每瓶0.43元的价格购入瘦肉精1000瓶,再以600元的价格将其中950瓶转卖给杨某。拿到瘦肉精后,杨某用于喂养自家的3头肉牛,在用完100瓶左右时将3头肉牛宰杀并卖给他人食用,非法获利5100元。2011年4月,凤台县药监部门在检查时发现违规出售药品问题,杨某随即案发自首,其未使用的瘦肉精被追回。
    2011年7月,凤台县人民检察院依法对杨某提起公诉。法院于日前审理终结,认为杨某虽有自首表现,但其行为已构成生产、销售有毒食品罪,危害公共食品安全,情节严重不宜适用缓刑。故判处杨某有期徒刑8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5000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7-10-2011 12: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這些人為了錢,什麼事都做得出!

                                             14吨假劣食盐 内含有毒成分3克可致命
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11-10/26/c_111125895.htm
2011年10月26日 16:57:40 

长沙市公安局25日宣布,长沙、湘潭两地警方和盐务管理部门联手,成功侦破一起使用包括亚硝酸钠等“工业盐”在内制售假冒驰名品牌“加碘精制盐”的大案。警方一举端掉了生产加工“黑作坊”,查处销售假盐门店7家,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9名,查获假劣食用盐近14吨。
  25日,长沙市公安局副局长何正良介绍,9月下旬,警方通过群众举报获悉有人制售假劣食用盐。旋即,长沙市公安局治安支队食品安全执法大队联合市盐务管理局迅速成立联合专案组开展调查。经过近一个月的前期调查,发现了一个涉嫌制售假盐的犯罪网络。
  长沙市公安局新闻中心披露,警方通过大量跟踪和日夜蹲守,发现从今年3月份开始,犯罪嫌疑人王某从湖北唐某处购进工业盐以及大量假冒湖南轻工盐业集团“雪天”牌加碘精制盐的外包装袋,租赁城乡接合部民房为生产窝点,灌装、加工假冒“雪天”牌加碘精制盐。王某的“黑作坊”销售下线为李某,李某伙同张某将假劣盐销往湘潭等地7家门店。在掌握大量证据后,长沙、湘潭两市警方和盐务部门同时出击,一举端掉1个生产加工假劣食用盐的“黑作坊”,查处销售假盐门店7家,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9名。民警现场查获假劣食用盐13.925吨、包装袋27万余个、加工包装封口机5台、运输假盐车辆2台、销售假盐所得赃款10万余元。
  长沙警方办案人员披露,此次查获的假劣“食盐”中包括亚硝酸钠。亚硝酸钠毒性很强,人体摄入约0.3克可能产生不适或者致病,一次性摄入3克可能致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10-2011 02: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假酒

http://v.ku6.com/show/YQ02wxNmg5e8TLtW.html

发表于 1月前


http://news.hsw.cn/system/2011/10/28/051140373.shtml
2011-10-28 14:24


  从KTV、夜总会等娱乐场所收购来洋酒瓶子,然后进行清洗、晾干,从网上购买来的造假原料洋酒汁直接灌装进洋酒瓶子,用橡皮锤子将木塞砸进酒瓶,再进行封盖、贴标、装箱,就这样,也就两分钟的时间,一瓶“名牌洋酒”诞生了。10月26日,在历下公安分局经侦大队民警向记者揭露了“名牌洋酒”的造假内幕。

  第一步:
  真酒瓶清洗、晾干
  “这些洋酒瓶都是真的,全部都是疑犯到KTV、夜总会等娱乐场所收购来的……”指着被收缴来的一堆酒瓶子,其中还有不少沾满了灰尘,历下经侦大队副大队长陈勇介绍,这些酒瓶子全部都会被疑犯清洗、晾干。
  陈勇告诉记者,在抓获现场一些清洗干净的洋酒瓶子竖在墙根上,疑犯正在对这些洋酒瓶子进行晾干,保持瓶内干净。
  这些清洗、晾干后的洋酒瓶子则是制造假洋酒的第一个步骤。
  第二步:
  洋酒汁直接灌装
  在现场,类似于花生油桶的塑料桶内装满了制作假洋酒的原料洋酒汁,陈勇介绍,这些原料洋酒汁大概有60桶。
  一个特殊的不锈钢大桶是特别定制的,大桶下方有四个阀门。“制作假洋酒的过程简单之极,将洋酒汁从塑料桶内倒出来,倒进这个不锈钢大桶内,然后再拿来这些已经清洗、晾干的洋酒瓶子,直接在下方对上阀门就可以直接进行灌装了……”陈勇一边向记者演示洋酒的灌装过程,一边介绍其中还有“名牌洋酒”伏特加,因为酒是白色的,原料就是普通的白酒,灌装过程都是一样的。
  第三步:
  盖上木塞、封盖、贴标
  一个橡皮锤、一个吹干机、一个封盖机,则成为“名牌洋酒”最终成型的工具。
  拿起橡皮锤,将橡木塞子放在瓶口,简单几锤就能用橡皮锤把橡木塞子砸进瓶口。陈勇在演示过程中介绍,这些酒瓶盖子都是从广东进来的,全部都是假的,但是仿真程度非常高。
  “这台是压盖机,将酒瓶盖子放上之后很简单就能封盖……”陈勇介绍,再把买来的假商标贴在酒瓶上,这样一瓶“名牌洋酒”就诞生了。
  最后一步,就是将成瓶的“名牌洋酒”进行装箱,对外销售。
一瓶假洋酒利润近十倍
  从KTV、夜总会等娱乐场所收购真洋酒瓶,购买原料洋酒汁,灌装、封盖、贴标成“名牌洋酒”,再重新回到娱乐场所,一个轮回下来,一瓶假洋酒的利润近十倍。
  “像这里制造完成的假芝华士,一箱是12瓶,以230元的价格推销到各个娱乐场所,而一瓶真芝华士的市场价格在160元左右,娱乐场所对外出售的价格可能更高,”历下公安分局经侦大队副大队长陈勇介绍,在审讯过程中疑犯交代,其中作为原料的洋酒汁每吨的价格6800元,而其中一个6升的小塑料桶就能装6瓶芝华士。
  陈勇介绍,其他的假洋酒也是类似,一个轮回下来,一瓶假洋酒的利润接近十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1-2011 10: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國河南破獲重大制售假藥案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chinese_news/2011/11/111101_china_fake_drugs.shtml
更新時間 2011年11月1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3:34


假藥問題在中國一直屢禁不絕




中國河南開封市警方破獲一起製造和銷售假藥案件,逮捕了114名嫌疑人,查獲假藥6500萬支。


據中國媒體星期二(11月1日)報道,這起案件涉案金額1.9億元人民幣,是1949年中共建政以來查獲的涉案金額最大的制售假藥案。
據報道,警方是從一起普通的盜竊案件發現這起大案的。


今年4月份,一名女性犯罪嫌疑人在藥店以買藥為名,用手中的假藥調換藥店藥品,暴露了製造假藥案件的線索。
中國的食品和藥品安全一直存在著嚴重的問題。2008年,不法分子向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的事件至少導致6名兒童死亡,30萬人出現病情。最近,「地溝油」問題再次受到中國消費者的關注。
在河南警方破獲重大制售假藥案的消息傳出之際,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負責人科里根女士正在上海訪問,討論中國向美國市場供貨的安全問題。
目前在美國,80%的藥品原料和40%的成品藥從海外進口。科里根說,在藥品安全方面所進行的合作至關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1-2011 11:1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我爸是李刚 于 2-11-2011 02:03 PM 编辑

2011年10月18日 07:09:40 | 责任编辑: 杜蕙 | 来源:新华网    ♦ 关键词 ⇒   揭秘  地沟  食用油   



    2011年5月21日,重庆市渝北区警方查获一生产、销售潲水油的窝点。就在“地沟油”人人喊打之际,另一种问题油——“潲水油”也浮出水面。重庆九龙坡区近期破获的“潲水油”大案表明,不法商家把喂牲口的“潲水”提炼成食用油,除了肮脏不堪外,还面临和“地沟油”一样的检测难题——其多项指标竟可达到或接近食用油相关检测标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1-2011 02: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陸12省市合作 破超大假酒案2011年11月2日 上午10:35


(中央社台北2日電)中國大陸假酒猖獗,公安部門結合浙江、福建、山東等12省市,一舉破獲19個販製假酒集團,起出的偽製原料若製成假酒流入市面,市價超過人民幣30億元

新華社報導,這起由公安部統一部署指揮的查緝行動,總共查到犯罪場所97處,逮捕嫌犯184名,查獲偽造茅台、五糧液、劍南春、洋河藍色經典系列、郎酒等10多種知名暢銷品牌1.4萬瓶,各類商標標籤、包裝盒(袋)3000萬餘件(套),印刷機、打碼機、曬版機、覆膜機及叉車、貨車等各類製假、運輸設備共100多台。
警方估算,如果這些假冒包裝材料被製成假酒流入市面,市值將超過人民幣30億元。
大陸公安部經濟犯罪偵查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從此次情況看,當前製售假酒犯罪呈現產業鏈健全、作案手法日趨專業、假冒品牌眾多、緊貼當前市場消費趨勢、地下交易網路活躍等特點,顯示製售假酒的「黑色經濟」已經形成。100110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12-2011 08: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陸醫院也有使用黑心藥




  东南网-海峡导报12月28日讯(记者 宋军营 文/图)一个简单的下肢血管手术,让小何今年54岁的父亲离开人世。家属们说,在手术台上发现过期药品,他们质疑“这是导致亲人死亡的直接原因”。
  医院矢口否认,双方僵持了3天,不过,在泉州市医疗纠纷赔偿处理 (安溪)分中心的调解下,上个星期天,安溪铭选医院赔偿死亡患者家属12万元,以平息这场纠纷。
  死者的女儿小何告诉导报记者,她的父亲今年54岁,是安溪县湖上乡珍地村农民,患有静脉曲张,需要进行下肢血管结扎手术。12月19日住进医院,20日和21日,做了心电图、彩超、肝功和全套生化检查共21项,医生认为完全符合手术条件。
  22日上午9:15,小何的父亲被推上手术台;11:30,医生出来告知家属:“患者心脏骤停,但还有自主呼吸,需要抢救。”
  小何的大哥和二姐进去看了一下,同意紧急抢救,1:05,医生宣布患者抢救无效临床死亡。
  “我和守候的家人无法理解,一个普通的下肢血管手术,竟然让父亲永远无法醒来!”小何说,他们立即冲进了手术室,大家慌乱成一团,家人认为,即使是一条腿截肢,也不至于死人!
  小何告诉导报记者,她也是学医的 (福建医科大学在校生),对药品有一些了解。他们一家人冷静下来后,在父亲的手术台上,发现了两瓶300毫克过期的盐酸胺碘酮,有效期是2011年11月。“有一只还插着注射器,这应该是导致父亲死亡的直接原因。”小何拿出来给导报记者看,手术用药单上也写着有这种用药(图)。
  24日,导报记者在泉州市医疗纠纷赔偿处理(安溪)分中心,见到一位负责处理此事的安溪铭选医院副院长,他显得很急躁。
  导报记者问他,对患者家属所说的用过期药,医院持什么态度?他说:“什么态度?这不是在协商处理吗?这种药未经我们医院确认(不算数),谁知道患者家属从哪里拿来的!”
  昨日,导报记者获悉,在泉州市医疗纠纷赔偿处理(安溪)分中心协调下,25日安溪铭选医院赔偿死亡患者家属12万元,双方均已签字同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12-2011 08: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又見毒牛奶!! 福建长富公司承认涉癌牛奶流通 自称奇耻大辱

刘勇

2011年12月27日09:10    来源:羊城晚报

  26日下午,记者在广州多个超市看到,奶品类专柜蒙牛纯牛奶仍在售 朱文海摄

  新闻追踪·蒙牛乳品检出强致癌物

  食品安全专家建议—所有乳企应普查黄曲霉毒素

  羊城晚报讯 记者刘勇报道:近日,蒙牛再陷“致癌门”。其在四川眉山工厂生产的利乐包纯牛奶产品被国家质检部门检测出黄曲霉毒素M1结果超标(见本报12月26日A3版报道),蒙牛随即连发两次声明,称该批次产品在接受抽检时尚未出库, 公司已立即将全部产品进行了封存和销毁,并称其目前在市场上销售的所有产品均为合格。同时,多家企业均被查出可致肝癌的黄曲霉毒素超标。“致癌门”背后暴露的乳企在生产和质控上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

  多家企业陷“致癌门”

  根据质检总局的检测报告,蒙牛乳业此批次超标产品由国家加工食品质量监督福州检验中心检出。被检测出黄曲霉毒素M1实测值为1.2μg/kg (微克/千克),国家规定的最高值为0.5μg/kg, 蒙牛该批次产品超标140%。蒙牛该批次超标的产品为该集团眉山公司2011年10月18日生产的250ml/盒包装的纯牛奶产品。

  其实,本次被检出黄曲霉毒素超标的不仅是蒙牛的产品。另一款福建长富乳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长富纯牛奶(精品奶)也被检出黄曲霉毒素M1不合格, 超标80%。

  而在植物油产品中, 广东省有3个产品的部分批次抽检不及格,分别是云浮市云城区满意花生油厂的花生油(压榨)、云城区富盛粮油厂的花生油(压榨)和高要市孖宝油有限公司的花生油(2.73L/瓶),原因均为黄曲霉毒素B1指标不合格。

  潮湿环境中普遍存在

  知名食品安全专家董金狮告诉羊城晚报记者,黄曲霉是一种常见霉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潮湿易发霉的植物和食品中都会存在。同时,一些发酵食品因为发酵过程本身就易产生黄曲霉毒素。但在一般状态下,黄曲霉本身毒性并不大,高温即可杀灭。

  “只要发霉,就会有黄曲霉毒素。”董金狮说,在黄曲霉达到一定浓度后,其产生的代谢物就会产生毒素,该毒素会破坏人体免疫系统, 引起肝脏病变甚至致癌。

  在其看来,即使是牛奶加工中用的高温巴氏杀菌法也无法清除黄曲霉毒素。此次查出的乳品中的毒素,就源于奶牛所食用的饲料,比如潮湿秸秆、发霉豆粕等饲料,而花生油中的毒素,则来源于霉变的花生。

  记者了解到, 黄曲霉毒素是霉菌的二级代谢产物,1993年就被世界卫生组织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其中黄曲霉毒素B1毒性和致癌性最强,而黄曲霉毒素M1是黄曲霉毒素B1的代谢物。我国乳及乳制品中规定黄曲霉毒素M1限量为0.5μg/kg, 粮食中黄曲霉毒素B1为10μg/k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12-2011 08: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校園驚見地溝油!!!
贵州部分学生怀疑学校用地沟油砸食堂 校长停职

2011年12月19日07:48    来源:京华时报



 据《黔中早报》报道15日晚10时50分,贵州仁怀市第四中学的部分学生,因怀疑学校食堂使用了地沟油,将食堂门窗玻璃、桌凳损坏。前日,从仁怀市委宣传部了解到,事件发生后,仁怀市委、市政府迅速组织相关部门控制事态,目前,事件已经得到妥善处置,该校校长已被暂停职务。

  据仁怀市第四中学一名高三学生说,12月14日,不知道是谁在学校食堂的厨房发现一桶地沟油,提了出来被学生看到。到中午的时候,一些学生把饭给倒了,并要求学校给一个说法。15日晚上,有学生将食堂的窗户玻璃、桌椅损坏。

  仁怀市委宣传部向媒体称,经有关部门调查,15日晚8时,仁怀市第四中学校园内出现几张小字报说,学校食堂使用地沟油,影响了学生们的身体健康。由此引发了部分学生不满,当晚10时50分,一些学生在校园内谩骂,引起300多名学生围观,部分学生将学校食堂门窗、餐桌等设施损坏。

  事件发生后,仁怀市委副书记黄泽越,常务副市长姜世甫,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局长李黔阳等领导,率相关部门负责人赶赴现场,对学生进行劝告和疏导,得到了学生们的理解。16日凌晨,集聚的学生全部疏散,事态得到全面控制。

  与此同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安排相关部门,控制了食堂承包人员,暂停该校校长职务,并要求配合调查。明确由仁怀市教科局纪委书记代理该校校长职务开展学校日常工作。对学生反映食堂使用地沟油问题,食品卫生监管部门当即采样,全面展开专案调查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30-12-2011 06: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我爸是李刚 于 30-12-2011 06:24 PM 编辑

北京一屠宰场销售病死鸡注水鸡 车间充满恶臭(图)


2011年12月30日 03:54 来源:新京报


同泰屠宰场操作间,一名工人手拿高压水枪,准备给鸡注水。





  鸡肉是百姓餐桌的“常客”,但肉鸡被屠宰加工的环节却鲜为人知。
  我国卫生部曾发公告,为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工作,防止高致病性禽流感对人的感染,根据《食品卫生法》:任何食品生产、加工、储运、销售、餐饮单位不得购入和销售死鸡及无检疫检验证明的禽肉。
  根据市民举报,记者暗访发现,大兴区同泰屠宰场,销售病死鸡、注水鸡,并将肉鸡风干冒充柴鸡。  北京市、大兴区动物卫生监督所突击检查该屠宰场,查获未经检疫的鸡约2.88吨。
同泰屠宰场的现象并非个例,在通州区一个屠宰场,工人手执正在喷水的针管,插入乌鸡的胸腔。

    大兴同泰屠宰场内,风扇对着未开膛的鸡吹风,如此晾晒几个小时,鸡皮变黄


资深业内人士李敏业(化名)曾在同泰屠宰场工作,他说,所谓不同“身份”,有活鸡、次小(2斤以下的小鸡)、死鸡、当鸡(行话,即病鸡)、残鸡(有残缺的鸡)。
李敏业说,购买量少的散户,主要是饭店老板,饭店收的死鸡会稍微好一些,而像张明这样的大客户,收购价更低。
被脱毛的乌鸡扔在桌子上后,工人手执正在喷水的针管,插入乌鸡胸膛,停顿一两秒后,再把乌鸡扔入水池中。

鸡贩把在同泰屠宰场收的死鸡装进面包车,有的已现绿色腐烂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2012 01: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山寨奶粉!
         可見“中國製造”的品牌在國內有多糟。
陸「洋皮華骨」奶粉 品質堪虞
– 2012年1月2日 上午6:10



中國時報【林克倫╱綜合報導】
三聚氰胺事件讓大陸消費者「崇洋」、非洋奶粉不敢買,然生意人腦筋動得快,現大陸市面上數款洋味十足、號稱紐西蘭原裝進口的奶粉,被抓包竟是華人註冊公司、委當地代工的「洋皮華骨」,產品專門供應中國。
「新華社」日前引述網友爆料稱,打算網購一批「紐瑞滋(Nouriz)」奶粉,卻發現該產品的原產地「無跡可尋」,網友委朋友實地查證發現,「紐瑞滋」奶粉是由紐西蘭兩家公司代理生產,當地既無品牌亦未販售
對此,上海紐瑞滋乳品有限公司發言人鄢志勇澄清說,「紐瑞滋」所有產品都是百分之百紐西蘭裝進口,品牌配方主要針對中國寶寶配置,目前只針對中國市場,在紐西蘭並未銷售。
這類「洋皮華骨」奶粉不少,先前的「紐之健」、「紐利茲」等品牌,公司在紐西蘭註冊時間均不長,且註冊人多為華人,並委由當地企業代工,部分品牌更打著「紐西蘭頂級品牌」招牌在大陸行銷。
洋奶粉受青睞,起於毒奶粉讓大陸消費者信心瓦解,網購外國奶粉讓業者有「賺錢空間」。《新京報》報導指出,不少洋品牌一開始就是「假的」,知名的「法國合生元奶粉」經查發現二○○八年方設立,竟是「廣州合生元」的「法國名字」。
還有自詡為「美國施恩」並強調奶源全進口的施恩奶粉,亦被爆料未在美國監管當局註冊,公司董事長最後不得不承認:「施恩公司,包括施恩品牌,完全由華人擁有。」
「洋皮華骨」還算好,至少這些商家是以合格外國奶粉加工包裝,更惡劣的是「全都假」,有些賣家以麥乳精等代替奶粉,或以國產廉價奶粉魚目混珠,結果消費者花大錢所沖泡的都是「假奶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1-2012 03: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记者卧底油厂揭黑幕:花生油是大豆油加香精调成

因凝固而退货的油放在太阳下解冻。

工人将退货油解冻后倒入油桶里,重新调油。


  ◎东莞中堂镇永隆食品厂日产“问题油”3.5吨,销往珠三角及广西湖南等地
  ◎退货油重新调和罐装,专家称加入的粗制棉油可致人不育
  东莞中堂镇蕉利沉塘泥牛工业区的永隆食品厂是间只有10多名工人的小厂。据南都记者近日以打工者身份应聘该厂调油工,发现该厂用大豆油、棕榈油、花生油香精加粗制棉油勾兑成花生油日产约3.5吨,销往深圳、东莞、佛山及省外的广西、湖南、江西等地。
  昨日,东莞市工商部门突击检查长安、常平、石碣等地的农超市场,查获大批该厂生产的“问题油”。浙江大学食品与营养系主任应铁进教授称,未精炼过的棉籽油有毒。粗制棉籽油可造成生精细胞损害,导致睾丸萎缩,致男性不育。
  没挂牌的正规油厂
  12月21日上午,南都记者来到东莞市中堂蕉利沉塘泥牛工业区,永隆食品厂门口没有招牌,却贴着一张急招调油、配油工的红纸。在隔壁厂的工人眼里,这间厂很神秘:“平时基本上看到的是大门紧闭。每天晚上到了12点,还能看到工厂里灯火通明,都不知道在做什么。”工人说,要不是看到招聘信息,他们压根就不知道这个工厂是做食用油的。
  车间门口空地上,上百瓶食用油横七竖八地躺着晒太阳,里面的油呈白色凝固状。举报人称,入冬以来,每天都能看到该厂晒油。
  自称老板娘的中年妇女将“应聘”的记者领进厂内。简单面试后,毫无经验的南都记者成功“应聘”。
  据介绍,该厂由刘姓两兄弟合股所开,大刘负责管理以及订单,小刘则负责生产进出货。工厂已开工两年。大刘老板给南都记者看了工商营业执照,厂名为中堂永隆食品厂。南都记者通过东莞市工商系统查询,证实该厂确有登记注册。
  该食品厂原油车间有两个容量30多吨的油罐,小刘老板说,一个装棕榈油,一个装大豆油。原油的来源老板不肯透露,工人也说不清楚:“只知道是从广州那边运来的”。
  “如今做花生油不可能真用花生”
  第二天上午,工人们先烧油(因油罐内的食用油凝固),约2个小时后,小刘老板领着南都记者开始调油。这天,有两个客户要600件多种品牌的花生调和油。“我这里标明了一个80,表示客户需要80%的大豆油,另外的20%就是棕榈油”。
  小刘老板抽取原料油,启动搅拌开关,几分钟之后,走到调油室外窗户旁,拨开一堆杂物,提出一个两斤装的塑料小桶。
  “这是花生油香精”,小刘老板直言不讳,称如今做花生油不可能真用花生榨油,大多是添加花生油香精。“这东西是允许加的,对人体没害,只是要报批,还要印在标签上,我怕麻烦,就没有去报批”。据介绍,每调一吨花生油要倒2斤花生油香精。
  倒完整桶花生油香精,小刘老板特意带南都记者将空桶放在塑料回收处。“这个没有报批,是违规添加的,所以每次用完的空桶都必须放在这里,没有倒完的桶则要藏在窗户底下”。
  随后,他又领着南都记者,提来一个装有黑乎乎液体的小桶,“这是棉籽油,加在油里,把颜色弄漂亮点”。南都记者注意到,往调油罐内添加的棉籽油与可供人食用的精致棉籽油颜色并不相同,类似柴油。
  小刘老板说,每吨花生调和油需加约1斤棉籽油。平常,用工业塑料桶装的棉籽油都是藏在宿舍楼下的小房间里,锁着。再搅拌上十来次,调油就结束了。“花生油”将输入成品油油罐内。
  退货油重新调和罐装
  工厂门口晒太阳的瓶装油,是客户退回的出现白色凝固现象的油。调完油,小刘老板领南都记者处理这些退货。
  工人老黄专门负责处理退货。他说,最近一个月来,每天都有近万元瓶装食用油退回工厂。小刘老板说一丁点都不能浪费。凝固的油晒融化后,老黄就挨个剪开瓶盖,将油倒入大塑料桶,再用抽油机,抽入原油罐,重新调和罐装。过程脏乱不堪。
  该厂有检验室,但检验室的大门一直锁着。检验室隔壁,五六名工人正围在一张长条形桌子前,用白色乳胶往油罐上贴商标。其中有“金鹰唛”、“好日子”、“厨味香”、“金福星”、“厨坊”、“满意”、“金龙”、“康师傅”等十多个牌子。
    南都记者查看了该厂的供货单。平均每天该厂供货量约3 .5吨。勾兑花生油每斤价格约10元。算下来,该厂每天营业额就将达到7万元。若扣除成本,保守估计,这个十来个人的小厂每月纯收入将突破90万元。
  如今做花生油的不可能真的是用花生去榨油,多是添加了花生油香精。
    部门行动
  东莞佛山查出大批“问题油”
  2011年12月21日,佛山顺德区市场安全监督局清查“黑油”。
  618瓶登记保存的食用油中包括中堂永隆食品厂生产的“好日子”等食用油。2011年12月31日,广东质检院检测结果显示:5个油品样本均不合格(3个样品为标签不合格外,2个样品存在内在质量问题,主要是脂肪酸组成、相对密度等超标,属不合格产品)。
  此外,昨日下午,东莞市工商局对突击检查长安、常平、石碣等地的农贸市场,查处了大批由永隆食品厂生产的“问题油”。其中在常平镇桥沥村常黄路的广顺百货发现,货架上摆放着食用油近20个品牌,其中6个品牌的食用油生产商是中堂永隆食品厂,涉及到“鲁香”、“口口香”、“品上品”等6个品牌,工商部门经过近三个小时的清点盘查,共查获了599支“问题油”。
  流向
  珠三角多家市场发现永隆“问题油”
  “我们生产的油远销湖南、江西、广西以及广东多个地方。”永隆食品厂的工人说。南都记者翻看了该厂此前的出货单据及调油统计表,发现送货地点包括广西桂林的莫老板、易某平、邓某军以及蒋老板等人。
  南都记者注意到,这些“熟客”每隔几天就会向永隆食品厂下订单。其中,2011年3月1日,广西的易某平订货275件,涉及到“香油郎”、“康师傅”、“厨坊”等十多个牌子的花生油,共计275件,价值46375元;12月22日,广西桂林的莫老板下订单300件,涉及到“厨坊”、“金龙”等品牌;日,邓某军也下了311件的订单量,涉及多个品牌。
  但经南都记者调查,永隆食品厂生产的食用油,近销东莞、深圳、佛山等城市的农贸市场,远销广西、江西以及湖南等地。东莞的石碣水南市场、长安增田农贸市场、常平桥沥广顺百货、佛山顺德容桂华丰市场、山水区河口市场也发现大量该厂生产的油品。这些油包装精良,市民无法从外观分辨优劣。
    (实习编辑:邹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1-2012 03: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多次加工勾兑 上千吨潲水油变色拉油

2012年01月04日 08:51:19
来源: 重庆晚报

来源: 重庆晚报 2012年01月04日

我市最大潲水油案近期开审,13人和一个单位涉嫌生产、销售伪劣食品罪

酒楼、餐馆的潲水从厨房后门流出,经过炼油作坊初加工和炼油厂深度提炼后,再被经销商勾兑后,被销往餐馆、酒楼、粮油门市及农贸市场,最终重回市民餐桌

这个利益链是如何环环相扣,各自又有哪些见不得人的伎俩?近日,重庆晚报记者对我市涉案上千吨、涉案上千万元的最大潲水油案进行调查采访,揭开了背后的黑幕。

据悉,九龙坡区法院将在近期开庭审理此案,13人和一个单位被指控涉嫌犯有生产、销售伪劣食品罪。

养猪场收来潲水初加工

据检方指控称,这起潲水油案的侦破是从源头开始的。2011年4月20日,警方接到举报,称一个叫曹先合的人在九龙坡区走马镇灯塔村的一个废旧养猪场内,组织了四五个工人,通过除渣、加热处理加工潲水,提取浮在上面的油脂,然后销售获利。随后,警方将曹等6人抓获。

经查,曹先合在九龙坡区、沙坪坝区、璧山县各有一个养猪场。他每月要花几十元费用,甚至不花钱,从大学城等地的一些食堂、餐馆收来潲水,运到养猪场后,用简单加热的方法提取油脂,形成一种毛油。然后,以3200元/吨的价格,将毛油出售给油贩子。

从2009年下半年至2011年4月,曹先合就销售给油贩子徐科19吨多毛油,获利6万余元。警方将曹抓获时,现场还查获3吨多潲水油。

加工提炼上千吨潲水油

按国家有关规定,餐厨废弃油脂可以用于加工饲料油,而饲料油的生产工序与食用油很相近,这些提炼油脂的企业基本都有加工饲料油的资质。这就给了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检方指控称,2009年12月至2011年5月,油贩子刘德勇、徐科等人从一些作坊收购来初加工的毛油,然后转手倒卖给冠南厂及何中国的重庆禾沁油脂公司。经检方确认,仅刘德勇的销售金额就达到了500万余元。

2011年5月10日,警方查获冠南厂时,从厂里现场查获了还未来得及销售的成品油26吨,还有正准备加工的4吨多原料潲水油。检方指控称,从2010年10月至2011年4月,冠南厂对外销售额达到了433万元。

据警方公开的数据显示,我市查处的这个潲水油惊天大案,涉及潲水油上千吨,涉案上千万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6-6-2024 10:56 PM , Processed in 0.084951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