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念弥陀

顶礼一时祖师大德禅净法语 ~'~ 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若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11-3-2012 01: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1-3-2012 01:21 AM 编辑


蕅益大师法语


示玄著

佛知佛见、无他,众生现前一念心性而已。

现前一念心性,本不在内外中间;非三世所摄,非四句可得;只不肯谛审谛观,妄认六尘缘影为自心相,便成众生知见。

若仔细观此众生知见,仍不在内外中间诸处,不属三世,不堕四句,则众生知见当体原即佛知佛见矣。

倘不能直下信入,亦不必别起疑情,更不必错下承当,只深心持戒念佛;果持得清净,念得亲切,自然蓦地信去,所谓‘更以异方便,助显第一义’也。

此棒打石人头,曝曝论实事。若要之乎者也,有诸方狐涎在,非吾所知也。偈曰:

众生知见佛知见,如水结冰冰还泮;

戒力春风佛日晖,黄河坼声震两岸。

切莫痴狂向外求,悟彻依然担板汉。


http://www.bfnn.org/bookgb/books/0552.htm#a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5-3-2012 01: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5-3-2012 01:26 AM 编辑


蕅益大师法语


示自天

......偈曰:


昼夜弥陀十万声,毕生莫起宗教想;

直送心归极乐邦,莲蕊珍池立地长。

任他笑我是愚夫,行尺从来胜说丈。

他年蓦上愿王舟,善财常啼同抚掌!


http://www.bfnn.org/bookgb/books/0552.htm#a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3-2012 12: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7-3-2012 12:51 AM 编辑


蕅益大师法语


示石友

念佛求生净土,乃一门圆摄百千法门;非举一废百也。


但必一门深入,念佛为正行,余一切戒定慧等为助正助合行,如顺风之舟,更加板索,疾到岸矣。


念佛之法虽多,持名最为简便;持名之法亦多,记数尤为稳当


真操实履之士,岂求异愚夫愚妇哉。


http://www.bfnn.org/bookgb/books/0552.htm#a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3-2012 12: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0-3-2012 12:26 AM 编辑


蕅益大师法语


示朗然

世情淡一分,佛法自有一分得力;娑婆活计轻一分,生西方便一分稳当。


此事祗问心,不必问知识也。


知识亦劝淡世情、轻活计、专修出要耳。


http://www.bfnn.org/bookgb/books/0552.htm#a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3-2012 08: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恩念弥陀师兄慈悲精进护持弘扬众生平等成就之阿弥陀佛法门,续佛慧命,利益无量无边众生,功德无量。

虽为难信之法,但愿众生能对此法门生起信心,一门深入,老实真干,平等成就。

阿弥陀佛_/\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4-3-2012 12: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7-3-2012 12:05 AM 编辑

感恩  khaijiet同修   发菩提心 一心念佛  求生净土!阿弥陀佛_/\_




蕅益大师法语


示明西

出三界火宅,有横、竖、两途:以自力断惑超生死者,名竖出三界,事难、功渐;以佛力接引生西方者,名横超三界,事易、功顿。

远祖云:‘功高易进,念佛为先

经云:‘末世亿亿人修行,罕一成道;惟依念佛,可得度脱。如趁船渡海,不劳功力。’

夫能笃信西方捷径,至诚发愿,一心念佛求往生者,真丈夫矣。

信不真,愿不切,行不力,佛虽大慈为舟,如众生不肯登舟何哉!


http://www.bfnn.org/bookgb/books/0552.htm#a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27-3-2012 12:1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7-3-2012 12:25 AM 编辑


蕅益大师法语


示谢在之

吾人现前一念心性,过去无始,未来无终,现在无际,觅之了不可得;而不可谓无。应用千变万化,而不可谓有。

三世诸佛,一切众生,从无二体。十方虚空,刹尘差别,皆吾心所现之相分耳

是故四种净土,皆不在心外,乃名唯心。谓极乐不即唯心,则西方岂在心外?而吾心岂局东方哉!

人谓:诸有为法,皆如梦、如幻。不知心性不可唤作有为;不可唤作无为。

因迷故,即无为成有为有三界轮回因果,喻如梦、幻、泡、影、露、电。

若返迷归悟,则又即有为成无为如梦得醒,幻复本,泡归水,影归质,露不异湿性,电不异常光。

今念佛求生净土,正返迷归悟,至圆至顿;概以梦幻扫之,可乎哉!.

依对待而论:娑婆活计,添梦者也;求生净土,醒梦者也;不可不求生也。

依绝待而论:惑业感于三界,恶梦也;念佛生于净土,好梦也;亦不可不求生也。

惑者又曰:当下即是净土,何必西方?

问曰:当下即饱暖,何必吃饭穿衣?当下即富贵,何必货殖科甲?当下是学问,何必读书?当下是帝京,何必北上?

既世间法毫不可废,何独于出世法而废之!苟深思此理,净土之生,万牛莫挽矣!

天如祖师云:‘悟后不愿往生,敢保老兄未悟。释迦复起,不易斯言!

http://www.bfnn.org/bookgb/books/0552.htm#a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0-3-2012 12: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30-3-2012 12:33 AM 编辑


蕅益大师法语


示蔡二白

天地万物,皆有始终,有形象,有方隅,有分剂;唯心识无始终形象方隅分剂;故曰:‘觅心了不可得。’心了不可得,而天地万物,无一不唯心矣。

然、我法二执不破,则唯心唯识之理不彰;心识之理未明,则因果感应之妙,不能如指诸掌。

华严云:‘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观经云:‘深信因果,不谤大乘。’

夫、心犹金也;十法界因果,犹种种庄严器具也。然、天下容有不造器之顽金,断无不造十法界之顽心。纵一念不生,仍造成无想外道矣。

大智慧人,深悟唯心,必勤念佛,所谓‘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此唯二白居士可承当之。

http://www.bfnn.org/bookgb/books/0552.htm#a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4-2012 12: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4-2012 01:00 AM 编辑


蕅益大师法语


示证心

证心大德,问心要于予。予曰:心要莫若念佛。

寿昌云:‘念佛心,即是佛。’盖现前一念之心,无性缘生,缘生无性者也。

惟其无性缘生,念名满腔是念利满腔是乃至昼所为,夜所梦,无不趋归于一念之专注,十界升沉,从此出矣。

惟其缘生无性,故炽然造集善恶之时,蓦地放下,则一切法了不可得;然向此了不可得处坐定,则堕无为深坑,不能证法界无障碍体,不能起法界无障碍用,故须念佛求生净土,方是大乘不可思议圆顿法门。

念佛者,岂有他哉。以此缘生无性之一念,念彼无性缘生之佛名耳。

佛名既是无性缘生,则缘生亦仍无性。是故、念一声,有一声佛名显现;念十百千万声,有十百千万佛名显现。

而不念时,便寂然矣。念性既是缘生无性,则无性不碍缘生。

傥不念佛,正恐又生种种杂念;纵不生杂念,亦恐堕在无为窠臼。

必以佛号生我之念,使我念念不离佛号,此乃心外无佛,佛外无心,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谓之以佛证心、可也;谓之以心证佛、可也;谓之以佛证佛、以心证心、亦可也。至直捷稳当,至圆顿了义,不可思议,不可将余一切法门比量。

果如此信得及,直下念去,则诸佛出广长舌相以证之。‘若人专念弥陀佛,号曰无上深妙禅;至心想像见佛时,即是不生不灭法。’金口诚言,可不信哉!

http://www.bfnn.org/bookgb/books/0552.htm#a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4-2012 12: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5-4-2012 12:43 AM 编辑


蕅益大师法语


示念佛社

吾人从无始来,直至尽未来际,决无不起念时。纵心虑灰凝,入无想定,仍堕八万四千枯槁乱想。

但、念地狱,则地狱界人;念饿鬼,则饿鬼界人;乃至念佛,则佛界人耳。此理至明。

宗镜云:‘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也。

若更问念佛是谁,头上安头,骑驴觅驴,明眼为之喷饭。

近代无知狂悖之徒,反以话头为奇特,名号为寻常,弃如意珠王,竞取瓦砾,可哀矣!

晟溪诸善友,独结社念佛,尽一日中,出声一炷香,默持一炷香,循环无问,必以一心不乱为期。

简巧之行,须深信勿疑,久久勿替,自当圆超五浊,圆净四土;更莫向含元殿里问长安也。

http://www.bfnn.org/bookgb/books/0552.htm#a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9-4-2012 12: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9-4-2012 12:17 AM 编辑


蕅益大师法语


示闵周挺

信愿如目,众行如足;信愿如牛,众行如车;信愿如棋之有眼,众行如棋之有子。

信愿行三,虽缺一不可,而尤以信愿为主导也,盖信愿既专,凡种种诸善,皆净土资粮。

纵万不幸,误作诸恶,诚心忏悔,断相续心,亦足为往生妙行。

苟无信愿,人天,感色,无色界,克二乘权果而已。

http://www.bfnn.org/bookgb/books/0552.htm#a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4-2012 01: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1-4-2012 02:08 AM 编辑


蕅益大师法语


示念佛法门


念佛法门,别无奇特,只深信力行为要耳。


佛云:‘若人但念弥陀佛,是名无上深妙禅。’


天台云:‘四种三昧,同名念佛;念佛三昧,三昧中王。’


云栖云:‘一句阿弥陀佛,该罗八教,圆摄五宗。’


可惜今人,将念佛看做浅近勾当,谓愚夫愚妇工夫。所以信既不深,行亦不力,终日悠悠,净功莫克!

设有巧设方便,欲深明此三昧者,动以参究谁字为向上;殊不知现前一念能念之心,本自离过绝非,不消作意离绝。

现前一句所念之佛,亦本自超情离计,何劳说妙谈玄?只贵信得及,守得稳,直下念去,或昼夜十万,或五万,三万,以决定不缺为准。毕此一生,誓无变改。

若不得往生者,三世诸佛便为诳语。一得往生,永无退转。种种法门,咸得现前。

切忌今日张三,明日李四;遇教下人,又思寻章摘句;遇宗门人,又思参究问答;遇持律人,又思搭衣用钵。此则头头不了,帐帐不清。

岂知念得阿弥陀佛熟,三藏十二部极则教理,都在里许;千七百公案,向上机关,亦在里许;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三聚净戒,亦在里许。

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

真能念佛,不复起贪嗔痴,即大持戒;

真能念佛,不计是非人我,即大忍辱;

真能念佛,不稍间断夹杂,即大精进;

真能念佛,不复妄想驰逐,即大禅定;

真能念佛,不为他歧所惑,即大智慧。


试自简点:若身心世界犹未放下,贪嗔痴念犹自现起,是非人我犹自挂怀,间断夹杂犹未除尽,妄想驰逐犹未永灭,种种他歧犹能惑志;便不为真念佛也。

要到一心不乱境界,亦无他术,最初下手,须用数珠,记得分明,刻定课程,决定无缺;久久纯熟,不念自念,然后记数亦得,不记亦得。

若初心便要说好看话,要不著相,要学圆融自在,总是信不深,行不力。饶你讲得十二分教,下得千七百转语,皆是生死岸边事。临命终时,决用不著。珍重!

http://www.bfnn.org/bookgb/books/0552.htm#a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4-2012 12:1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4-4-2012 12:44 AM 编辑


蕅益大师法语


示念佛三昧


念佛三昧,名宝王三昧,三昧中王。


凡偏、圆、棹、实、种种三昧,无不从此三昧流出,无不还归此三昧门;盖至圆顿之要旨,亦三根普利之巧便也。

众生心性,一而已矣。只此一心,法尔具真如、生灭二门:正随缘而不变,名真如门;即不变而随缘,名生灭门。

依真如门,说圆实教;依生灭门,说偏权教。

离真如,无生灭;权、是实家之权,故可为实施权。

离生灭,无真如;实、是权家之宝,故须开权显实。

为实施权。有藏、通、别教之三;开权显实,统为圆教之一。

权实四教,无非念佛法门。所谓:念自佛,念他佛,双念自他佛。约四教,成十二种念佛三昧。

又、常行等四种三昧,同名念佛;一一三昧,各具十二,则四十八种。

复次,念他佛者:或念相好,念法门,念实相;以例念自、念双,亦可各三。

广历四三昧,四教,则成一百四十四种;一一种,复有无量境观差别,非言可宣。

而持名一法,出佛说阿弥陀经,仍在前来种种三昧之外。

观经云:‘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名字是也。

持名法门,虽似曲为中下,仍复最顿最圆。

盖所持之名,无论解与不解,当体无非一境三谛;能持之心,无论达与不达,当体无非一心三观。

请尝言之:六字弥陀,为因名故为因心故为亦名亦心故为非名非心故名?

若因名故名,名应自持,何待心持?又、名能自持,与心何预?
若因心故名,是心本有名,则不持时,名何不现?
若亦名亦心故名,名能有名,何待于心?心能有名,何待于名?又此名字,谁半属名,谁半属心?且不持时,名中半名虽无,心中半名应在;离既各无,合云何有?
若非名非心故名,既非名非心,何能更有弥陀名字?

如此推名,名字性空,缘生幻有。一名字性,即一切名字性;名字即法界中道实相,举一全收,无一法在名字外。所念境谛既尔,能念观智例此可知。

复次、束此境三,总名妙假,举正报、该依报,举化主、该徒众,举假名、该实法;一句名号,三千历然故。

复次:束此观三,总名为空,以觅心无朕故。

复次:名若是心,复何为名?名若非心,心何持名?心若是名,复何为心?心若非名,名何预心?于其中间,无是非是,岂非即中?

虎溪云:‘境为妙假、观为空,境观双亡即是中;亡照何尝有先后,一心圆绝了无踪!’此之谓也。

悟此理而持名,则一称一念,顿圆无上菩提。纵未悟而捻珠记数,矻矻穷年,未尝不暗合道妙,全在妙境妙观之中。

久久熏习,性德渐显;‘如染香人,身有香气。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此莲宗诸祖,所以极力宏扬也。谁有智者,舍此别求歧径哉!

http://www.bfnn.org/bookgb/books/0552.htm#a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4-2012 11: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7-4-2012 12:16 PM 编辑


蕅益大师法语


念佛三昧说


全城章絜之,述乃翁宇衡,生平实行,临终念佛坐逝,及其先慈武硕人,得秉归戒,正念善终因缘,乞予一言,庄严净土。

净名经云:‘若欲净土,当净其心。’二先尊心既净矣,土安得不净乎?

且居士孝思不匮,深向法门,心又净矣,土安得不加净乎?是何俟予言,而予始可以言也。

妙宗钞云:‘五浊轻则同居土净,体空巧、方便土净,圆三观、宝报土净,究竟证、寂光土净。’

夫、净土之道,若大路然,固不难知;净土之理,若大海然,岂一蹴尽乎?

令先人五浊习轻,同居之净,盖可必也。至于净方便、实报、寂光,善继善述,全赖君之孝思。

居士但谛审谛观:此一念孝思,在内耶?在外、在中间耶?过去耶?现在、未来耶?青黄赤白耶?长短方圆耶?自生耶?他生、共生、无因生耶?有耶?无耶?亦有亦无、非有非无耶?

如是观已,于心无所取,于法无所著,了知孝思,当体即空、即假、即中。

即空故见思净;即假、故尘沙净;即中、故无明净。三惑净故,三土亦净。

自心三土净,故父母三土随净;以无心外之父母故。

如观一念孝思,任运能净三惑;观一切善念,一切恶念,一切无记念,亦复如是。是名觉意三昧。亦名念佛三昧。

以知自心即空,得见化身佛;知自心即假,得见报身佛;知自心即中,得见法身佛。

如观自心能见三佛,则念三佛,亦即显发自心三德。

故曰观身实相,观佛亦然。观佛实相,观身亦然。生佛不二,父子一体。能度所度,俱不思议。

慎毋曰:但向父母未生前荐取也。饶你说个父母未生,早已有无边生死。而只向现前一念觑破,何尝是父母生的?

故曰:‘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了却目前;更无剩法。深思之!

http://www.bfnn.org/bookgb/books/0552.htm#a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4-2012 12: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2-4-2012 01:01 AM 编辑


蕅益大师法语


孕莲说(亦名求生净土诀


癸未冬,予宏法华于普德;李石兰居士,忘其齿爵,最先皈依,时有求子凡情,予名曰:净育。越三年,则转其求子之心,塑佛像,朝夕恋慕,一意求生净土矣。

予语之曰:世间生育,脓血杂乱,安得称净?惟莲花化生,乃真净育居士当别号孕莲。予更请以要诀券焉。

古人谓:‘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居士既不求子,则爱已轻;又能塑佛,则念已一。

乃更有要诀者:盖莫切于‘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二语也。

夫、栴檀不过世间木耳,烧则成灰,雕则成像,岂非随心所作乎?既成像矣,朝夕礼拜、瞻对,朝夕在心目中,心外无佛,岂非即心而是乎?

若知所雕佛像的的心作心是,则知极乐弥陀、亦的的心作心是也。

若知极乐弥陀。心作心是,则知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亦的的心作心是也。

若知一切诸佛心作心是,则知一切净土亦的的心作心是也。

以唯心净因,育唯心净果,无生而生,生即无生。


操此券而犹堕疑城,断不可得;悟此诀而犹谓净土法门不至圆顿,尤不可得矣!


http://www.bfnn.org/bookgb/books/0552.htm#a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4-2012 01: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5-4-2012 01:46 AM 编辑


蕅益大师法语


持名念佛历九品净四土说


若欲速脱轮回之苦,莫如持名念佛,求生极乐世界若欲决定得生极乐世界,又莫如以为前导,为后鞭。

信得决,愿得切,虽散心念佛,亦必往生;信不真,愿不猛,虽一心不乱,亦不得往生。

云何为信?一者、信阿弥陀佛愿力,二者、信释迦文佛教语,三者、信六方诸佛赞叹。

夫世间正人君子,便无妄语,况弥陀、释迦、六方诸佛,岂有妄语?

此而不信,真不可救。故须先生深信。

云何为愿?一切时中,厌恶娑婆生死之苦,欣慕净土菩提之乐。

随有所作,若善、若恶,善则回向求生,恶则忏愿求生,更无二志,是名为愿。

信愿既具,则念佛方为正行改恶修善,皆为助行


随功力之浅深,以分九品、四土,纤毫不滥。只须自己简察,不必旁问他人。


谓:深信切愿念佛,而念佛时,心多散乱者,即是下品下生。


深信切愿念佛,而念佛时,散乱渐少者,即是下品中生。


深信切愿念佛,而念佛时,便不散乱者,即是下品上生。


念到事一心不乱,不起贪嗔痴者,即是中三品生。


念到事一心不乱,任运先断见思、尘沙,亦能伏断无明者,即上三品生。


故信愿持名念佛,能历九品,的确不谬也。


http://www.bfnn.org/bookgb/books/0552.htm#a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9-4-2012 12: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9-4-2012 01:02 AM 编辑


蕅益大师法语


又、信愿持名,消伏业障,带惑往生者,即是凡圣同居净土;


信愿持名,见思断尽而往生者,即是方便有余净土;


信愿持名,豁破一分无明而往生者,即是实报庄严净土;


信愿持名,持到究竟之处,无明断尽而往生者,即是常寂光净土。


故持名能净四土,亦的确不谬也。


问曰:如何持名能断无明?

答曰:所持之佛名,无论悟与不悟,无非一境三谛;能持之念心,无论达与不达,无非一心三观。

只为众生妄想执著,情见分别,所以不契圆常。

殊不知能持者,即是始觉;所持者即是本觉。

今直下持去,持外无佛,佛外无持,能所不二,始觉合乎本觉,名究竟觉矣。

问曰:既始觉合本,则当下即常寂光,如何亦说往生?

答曰:若达当下即常寂光,又何妨说个往生?往即非往,非往而往;生即无生,无生而生。文殊、善财之生西方者,此也。

咄哉!男子!无措思惟。

http://www.bfnn.org/bookgb/books/0552.htm#a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2012 12: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5-2012 12:30 AM 编辑


蕅益大师法语


歙西丰南仁义院普说

今玄邃吴居士,普为缁素,特请开示超生脱死法门;蕅益自实未曾超生脱死,如何可开示人?

然、既同在生死海中,幸于出生死法,颇知真正路头,故不妨与诸仁者平实商量最初一步:果欲超生脱死,第一不得意见卜度;第二不得气魄承当;第三不得杂名利心,适闽之南,适燕之北;路头一错,愈趋愈远。

此实言言血泪,字字痛心!‘愁人莫向无愁说,说与无愁总不知’耳。诸仁者!还知愁么?

佛言: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一口气不来,便向驴胎马腹胡钻乱撞;动经千生百劫。得出头来,知是几时?

未世邪师说法,如恒河沙;‘盲引众盲,相牵入火坑。

永明大师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

憨翁大师又云:‘今时若有禅无净,奚止十人九错,敢保十一个在。’此皆深慈大悲,真语实语。

伏愿:诸仁者!莫堕狂野覆彻;直须痛念无常,信愿念佛,求生净土。

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珍重!


http://www.bfnn.org/bookgb/books/0552.htm#a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5-2012 12: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5-5-2012 12:23 AM 编辑


蕅益大师法语


歙浦天马院普说

华严经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当知二偈,旨趣无别。既唯心造,皆是有为;既唯有为,皆如梦幻。


然有为有一、有为有漏,即六凡法界;二、有为无漏,即四圣法界。


十界圣凡虽别,究竟皆唯心造;而有为有漏如梦幻,有为无漏顺法性故,非梦幻也。


何谓六凡皆唯心造?


一念与上品十恶相应,则法界举体而为地狱;

一念与中品十恶相应,法界举体为畜生;

一念与下品十恶相应,法界举体为饿鬼。

一念与下品十善相应,法界举体为修罗;

一念与中品十善相应,法界举体为人道;

一念与上品十善相应,法界举体为天道。


此六道者,不但三涂,及下界人天,生死往还,如幻如梦;假饶非想非非想处,不免堕落空亡,皆如梦幻也。

http://www.bfnn.org/bookgb/books/0552.htm#a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9-5-2012 12: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9-5-2012 01:03 AM 编辑


蕅益大师法语


何谓四圣皆唯心造?


若能知苦、断集,慕灭、修道,勤修戒定慧品,得证偏真涅槃,则法界举体而为声闻。


能谛观流转、还灭、十二因缘,而得觉悟,则法界举体为独觉。


能以先知觉后知,先觉觉后觉,广修六度万行,自利利他,则法界举体为菩萨。


菩萨复有四种:


若依生灭四谛发四弘誓愿,三大阿僧祗劫,伏惑度生,即是藏教菩萨。


依无生四谛发四弘,先断正使,扶习润生,度如幻众,即通教菩萨。


依无量四谛发四弘,不但化度六凡出分段生死,兼度三乘权圣出变易生死,即别教菩萨。


若能彻悟现前一念心性,本自竖穷横遍,众生迷之,举体为集苦,而此心不减;诸佛悟之,举体为道灭,而此心不增;妙心虽同,迷悟悬隔;遂依无作四谛,发无上菩提心,称性修行六度万行,自觉觉他,即是圆教菩萨。

四种菩萨所修福智,便名有为无漏。

况功行圆满,同归无上菩提,则法界举体而为四智菩提,无漏身土,尽未来际,利乐有情,岂可亦谓之如幻如梦乎?

http://www.bfnn.org/bookgb/books/0552.htm#a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12-2024 05:06 PM , Processed in 0.201329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