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报导让我觉得应该难发生在 pg.. 除非是八十万或以上的. 相象如果 Summer place 突然变成 35 万.. N-park 变成 19 万.. 好像价钱回到五六年钱的价位. 难以置信..
我不明白的是.. 为什么下面的例子会说.. 月入15k 的买不起 800k 的.. 我看到 SPsetia 卖到很好卖一下咯...
能不再涨已经偷笑了... 现在 400 sf 300k 的烂价都出来了.. 我的房还没买呀..!
温任平:房地产泡沫开始爆破
字体: [ 最大 大 中 小 ] •言论•评论•2012-05-05 15:32•点击数:318•新闻由中国报提供 我国的房地产价格,一年半前,也即是2010年年底已呈泡沫化,问题只是何时泡沫爆破而已。终于看到一些有识之士出来指出问题症结:一个像大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月入1万5000令吉的公司总经理尚且无法供一间双层排屋,因为在吉隆坡,普通一间双层排屋售价80万到百万令吉;月薪万五的所谓公司高层人员,供得屋子来大概不用养车,也没什么能力抚养妻儿,遑论储钱让子女日后受高等教育。总经理以下的中底层公司职员或企业员工,对动辄过百万的屋子只有“望洋兴叹”。月薪6000的中上层主管(比方说拿著顶薪的中学校长),最多也只能买不超过25万令吉的住所,首都的1000平方公尺左右的共管公寓,价格已迈向35万令吉大关。
拥有博士衔的大学教授月薪一万令吉,大概只能找间单层排屋或公寓,而且得节衣缩食,才能在每月偿付屋贷之余,勉力应付各种开销。今日的房地发展商都无意“浪费”土地建单层排屋,两层或两层半的排屋价格可以抬高许多。大学教授大概也只好屈就公寓单位,作为栖身之所。
眼见购屋者怨声载道,一年半前就有不请自来的两位华人部长出来呛声,两者异口同声强调大马的屋价合理,比起香港、新加坡,我们的屋子堪称价廉物美。我们的房地产消费人协会,类似中国企业公司的职工会,完全站在资方/雇方的立场,而不是争取消费人/员工的利益,这现象在英美欧日等发达国家,是不可思议的。
卖不出去,也租不出去
等到中国房地产价格遽跌,启动骨牌效应,我国强撑著的房市终于摇摇欲坠。前面的两位华人部长又出来为大马房市说话了,大同小异的说词,重申我国的房屋可以买、值得买。迩来前财长敦达因接受《南洋商报》访问,被询及他对我国房价的看法,他直言目前屋价过于昂贵,一般人根本没能力拥有自己的房子,他认为政府在抑制房地产价这方面用的力度不够。他也指出香港、新加坡地小人多,寸金尺土,大马不能与前二者比较;就人均收入来说,大马亦远远落在香港、新加坡之后。
目前在首都与巴生谷,大概有三千多个单位的办公室空著,卖不出去,也租不出去。八打灵再也好几个区的高价屋,有价无市。何谓“有价无市”?屋子可以叫价150万、200万,但没人问津。台湾与大马的人口相近,前些时候,凤凰卫视的论坛认为台湾屋价近期可能跌三成,即30%,一旦崩盆,可能跌六成。听起来,顶吓人的。了解内情的人都了解,过去三年多来,宝岛的屋价飙升了一两番(100%-200%),现在回调六成,何怪之有?台湾与大马的地理结构虽不相同,但人口相近,房价与我国亦在同时期飙升,一且垮跌,形势雷同。本地购屋者不妨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