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janeteo

心灵故事小集 ~* * 下半場 * *~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10-5-2006 11: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十一、宝贵的礼物

    经文:“我要把天国的钥匙给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凡你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太16:19)


    某次,一极富的妇人与一青年女子认识了。两人相交非常亲密。一天青年女子接到这位女朋友寄来一个包裹,她以为一定是极美丽的衣服,或者其他贵重的物品。当她打开包裹一看,出乎意料之外,原来是一把普普通通的钥匙。上面附有一张纸条,写着几个字:“这是进到我家里的钥匙,你可以自由使用。”这使她喜出望外,这份礼物包括了信任和一切财富。

    世上千千万万的礼物,再也比不上,天父把他独生爱子耶稣基督赐给我们更伟大更尊贵,我们“藉着爱子的血得蒙救赎,过犯得以赦免。”并且藉着他成为神的儿女,既是儿女便成为后嗣,既是后嗣便与主同得基业,这基业的丰富并非人所能测得透的。

    属主的人啊!你有无想到我们在天上该有多么富有呢?

    “神既不爱惜自己的儿子为我们众人舍了,岂不也把万物和他一同白白赐给我们么”(罗8:3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1-5-2006 10: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十二、从活捉猴子谈起

    经文:“要穿戴神所赐的全副军装,就能抵挡魔鬼的诡计”(弗6:11)。

    据《老挝青年报》七九年十一月一日刊登一则报导,兹抄录如下:

    老挝各地有许多活捉猴子的巧技和妙计,现介绍三种。

    一、逗猴子打架。把一坛酒放在玉米地或猴子喜欢去玩的其他一些地方,在酒坛附近丢放几十根可以用来打架的树棍。群猴一见酒坛(闻到酒香),就会一拥而上,试尝品饮,它们越喝越有味,越有味越不罢休,最后都喝得酩酊大醉。这时,猴子看到近旁的树棍,就拣起来嬉耍,打来闹去,有的猴子可能醉倒,有的可能被打晕。这时,守在附近的人就可毫不费力地活捉群猴。

    二、引猴入笼。桑怒省的人爱用这种方法抓猴,他们做一个大笼子,门开一面,留下一个装置机关的活动吊门,机关连在一根绳子上、绳上拴挂着许多猴子爱吃的水果。把这个大笼子放在林中猴群常去玩耍的地方。猴子见笼子生奇,就会钻进玩耍,看见绳子上吊着许多水果,就争先恐后缘绳而上,抢吃鲜果,绳子牵动机关,闸下笼门,猴子就被活活地关在里头了。

    此外,还有一种外国人喜欢用的捕猴法。这种办法是,在一个椰子上,开一个刚能伸进猴爪的洞,掏尽椰瓤,放进猴子喜欢吃的东西,然后把好多个这种开了洞的椰子放到猴子常常觅食的地方,人则埋伏在附近,猴子看到椰子,就拿捧起来看看里面有什么东西。当它们发现椰子里有好吃的东西,自然就会把爪子伸进洞里去抓。这时候埋伏在四周的人就赶出来吆喝,猴子的脾气是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不愿丢下到手的食物,因此,只好垂手就擒。

    读到这则有趣的报道,确实令人发笑。可是在笑声中,想到这些猴子愚蠢无知,为了贪吃贪喝,结果受了人的骗,上了人的当,以致陷入圈套,束手就擒。但另一方面,不禁连想到我们自称万物之灵的人,又何尝不是轻易地,上了魔鬼的大当,中了它们的诡计呢?

    狡猾透顶的魔鬼也常是利用人的爱好,设计布阵,投其所好,有的是以名利为饵,有的则以权势,女色为引诱,使千千万万人,堕入它的妙计,成为它的俘虏。

    君不见古今中外,不知有若干醉心于荣华,有多少醉心于富贵,以致产生了你争我夺,彼此攻击彼此斗争,结局是两败俱伤,到头来,还是魔鬼从中坐收渔翁之利。

    世界上谁能识破魔鬼的阴谋,谁能击败它的诡计?

    答案只有一个,就是神的独生子——耶稣基督。当他在旷野四十昼夜时,魔鬼就在他的面前布下了三个圈套:其一,叫他“变”。你饿了吗?你若是神的儿子可叫石头变成食物。这是世界之魔王利用生活向基督发出挑战,引诱他靠自己的动作,证明自己确实是神的儿子。但主耶稣并没有因自己是神的儿子而动摇疑惑,反而更加深信坚定不移,视顺服父神的话比食物还重要。所以祂以坚决的口吻用神的话回击魔鬼:“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可惜今日多少信徒认为“民以食为天”以致把神的话丢在一旁。为了生活,为了口腹,不择手段背道而行,结果步亚当的后尘,中了魔鬼的计谋。其二,叫祂“跳”。你若是神的儿子,可以从殿顶上跳下去,魔鬼恐怕耶稣不肯听信,所以也引用圣经为凭据:经上记着说“主要为你吩咐祂的使者,用手托着你,免得你的脚碰在石头上。”应该指出,魔鬼虽然引用圣经的话,但它别有用心,乃是掐头去尾,断章取义。要知道这个应许,并非指着“跳”的人说的。乃是对于在顺服的路上行走的人,才能发生有效。记住,路是人走出来的,不是跳出来的。凡是渴望“一跃成名”的人,总是不肯实事求是循规蹈矩,以致于投机取巧,弄虚作假,挺而走险,结果是跳进魔鬼的不抱里。

    魔鬼总是引“经上记着说”,但耶稣却是引“经上‘又’记着说,足见真理不是片面乃是全面。”有一句西谚:“并不是每一个发光体都是金子。”也可以这样说:并非是任何引用了圣经而讲的都是真理。可见“按着正意分解真理的道”是值得我们多么重视啊!

    其三,叫祂“拜”。只要你俯伏拜我,就用不着花气力,也不费吹灰之力,便垂手可以得到万国和万国一切的荣华。这何乐而不为?从古至今不是拜倒石榴裙下,就是在权贵之下屈膝,满脑子里充满着崇拜名利,以致宁愿为三斗米折腰。要知道,凡是屈服在魔鬼脚下的,是绝对没有好日子过的。造物主创造了人的双膝,唯一的,只有向独一真神跪拜。所以耶稣斥责说:“撒但退去罢。”因为经上记着说:“当拜主你的神,单要事奉祂。”

    只不过交了三个回合,魔鬼耍尽了阴谋诡计,步步设圈套,处处布陷阱,但在战无不胜的耶稣基督面前,它节节败退,直至遭到全部崩溃、破灭、败亡。

    耶稣说:“它(指魔鬼)在我里面毫无所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5-2006 11: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你分享了那么多引人深思的小故事,我很享受在这里爬帖!
我想应该很多人来看过,可是给你回复的很少,所以我来了!
突然想起,听过福音的人很多,可是回应的人很少,情况应该和你一样吧。。。
庄稼是多,可是做工的人太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3-5-2006 01:0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5 以诺 的帖子

嗨!以诺~你好!谢谢你的回复哦~

希望这些小故事对我们的灵命有所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3-5-2006 01: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十三、乌鸦洗澡

    经文:“古实人岂能改变皮肤呢?豹岂能改变斑点呢?若能,他们这习惯行恶的。便能行善了”(那13:23)。
   


“你虽用硷,多用肥皂洗濯,你罪孽的痕迹,仍然在我面前显出,这是耶和华说的”(耶2:22)。


    这是一则发人深思的童话故事:

    一天,一只乌鸦飞来栖在河边一颗树上,忽然看见一群白鹅在洗澡。心想,怪不得白鹅的羽毛这么洁白,我若天天学它的样子,在水中洗澡,也必定会变成雪白。于是,下决心每日来河边洗澡,日子一月二月一年两年地过去,可是乌鸦还是乌鸦。绝不会也不能,因为它的勤洗,就此变成为白鹅。

    自从始祖亚当犯罪以后,每一人都是带着罪来临世上。“就如经上所记:‘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那么一个罪人要想成为义人,若是单靠自己的方法——吃素行善等,那不过等于是乌鸦洗澡空徒劳。

    唯一有效的方法,只有在神面前承认自己的罪,痛改前非,主耶稣的宝血,才是最有功效除净罪孽的洗涤剂。

    “我们若认自己的罪,神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约壹1:9)。

    “我们若在光明中行,如同神在光明中,就彼此相交,祂儿子耶稣的血也洗净我们一切的罪”(约壹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5-2006 01: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來有這樣的一個帖,如果不是有人回復,我也看不到.
真的感謝janeteo您的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3-5-2006 10: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楼主烧到我料!!!

多多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5-2006 11: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ax66hk 于 13-5-2006 01:57 PM 发表
原來有這樣的一個帖,如果不是有人回復,我也看不到.
真的感謝janeteo您的分享.

别客气~记得多来捧场哦~
原帖由 烏鴉 于 13-5-2006 10:17 PM 发表
怎么楼主烧到我料!!!

多多加油!!

嗨!烏鴉你好~你也要多多加油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4-5-2006 11: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十四、爱里不惧怕

    经文:“爱里没有惧怕,爱既完全,就把惧怕除去。因为惧怕里含着刑罚,惧怕的人在爱里未得完全”(约壹4:18)。

    (苏联“今日亚非”80年第二期报道)科威特七岁的小女孩苏阿蒂,恐怕将终身难忘观光欧姆利亚动物园时发生的一件事。

    小女孩走进关着老虎的兽笼,打定主意用甜食偎这只花条野兽,她甚至都不明白事情是怎么发生的。

    老虎从铁栏杆之间伸出强有力的爪子,抓住小姑娘的头,并把她往里拉。苏阿蒂吓得叫了起来,双亲跑了过来,井用石头砸老虎,可是这无济于事。

    于是感到绝望的母亲用牙咬住了老虎的爪子,老虎就把受害者松开了。

    苏阿帝失去了知觉,头上受了轻伤,被送进了医院。

    谁都知道大多数的女人,比起男人是胆小些,通常不要说看见吃人的老虎会怕得失色,就是看见路上一条蛇,也会吓得乱抖索。可是从这个报道,却是完全出乎人意外。也许有人要问,为什么这位做母亲的,有这么胆量用牙齿咬住老虎的爪子呢?这股莫名的力量从何而来?是什么力量推动她这样子?这岂不是向死神开玩笑吗?唯一的答案是“爱”,“母爱”。为了急于拯救亲生女的性命免得落入虎口,从她心底下燃起了强烈的爱火,推动了她,不顾自己安危,冒着生命的危险,而有此壮举。

    亲爱的读者们,请想一想,世上还有比这爱更伟大的吗?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有。那就是神在一千九百多年前,把他独生爱子耶稣基督赐下人间,为了救苦救难,把全人类从罪恶的深渊抢救出来,不惜牺牲自己宝贵生命死在十字架上,使一切信他的人不至灭亡,反得永生。这种最神圣最伟大的爱,是人世间所有的爱都无法可以比拟的。

    因我们还软弱的时候,基督就按所定的日期为罪人死,为义人死,是少有的,为仁人死,或者有敢作的。惟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罗5:6-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5-5-2006 09: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十五、催命藤

    经文:“所以不要容罪在你们必死的身上作王,使你们顺从身子的私欲。也不要将你们的肢体献给罪作不义的器具”(罗6:12)。   

有这么一种植物,它能够把另一株树木“绞”死而后夺取它的地位来生活。这就是生长在美洲热带的攀援附生植物,当地人称它为催命藤。开始的时候,鸟类把催命藤的种子传播在像榕树那样大的树干上,这颗种子渐渐发芽,以后,就迅速地长大起来,伸展着它那坚韧的气根,紧紧地绕住大树的树干。就这样,大树因为营养分的上下流通受到阻碍而逐渐被“绞”死了。

    古语说:“勿以恶小而为之。”

    多少罪恶都是一点点开始,你若不从速辖制它,慢慢它就要辖制你,如同癌细胞,逐渐扩散,置你于死地。

    常言道:“一不作二不休”。这说明犯罪的人,不只是犯一件就截止了,乃是由不了自己接二连三的犯下去。一丁点的小罪有如原子,它会裂变成许许多多质子介子使你无法抗拒。我们也许还能记得当日大卫王,起初犯了奸淫,为了掩盖这件罪,就用尽心机,绞尽脑汁。起先是用诡诈的妙计,结果未能成功,真是“一不作二不休”,便进一步产生凶杀的方法。所以奸淫,诡诈,凶杀,便相因而生。

    无怪乎主当日那么严厉的儆告我们说:“倘若你一只手叫你跌倒,就把他砍下来,你缺了肢体进入永生,强如两只手落到地狱;入那不灭的火里去。倘若你一只脚叫你跌倒,就把他砍下来,你瘸腿进入永生,强如两只脚被丢在地狱里。倘若你一只眼叫你跌倒,就去掉他,你只有一只眼进入神的国,强如有两只眼被丢在地狱里”(可9:43-47)。

    是不是真的把犯罪的手脚砍掉,把犯罪的眼睛剜掉?不,主的意思叫我们对付罪恶,要果断要坚决,不怕一切的牺牲,忍受一切的痛苦,咬紧牙关,一刀两断,不容许哪怕是一丁点罪恶在你身上有立脚之地,否则它就会如同催命藤,“绞”你于死地。

    西方有句谚语,大概是这样说:“你虽然无法禁止鸟(指魔鬼)在你头上飞过,但能禁止它在你头顶作窝”。意是,没有人能避免诱惑和罪恶的侵袭,但能藉着神的大能拒绝罪恶在你心中停留生根。

    “岂不知一点面酵能使全团发起来么”(林前5:6,加5: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5-2006 11: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十六、苏联青年的“时尚”

    经文:“惟有祢永不改变,祢的年数,没有穷尽”(诗102:27)。

    美联社80年12月25日报道,摘录如下:

    西方紧身裤已不再是苏联青年最显示其派头的玩意儿了。

    俄国的青年人现在进而追求刻有英文字“爱”的金属项链。更令人惊奇的是在一个朝着无神论方向发展的国家,青年人竟然喜欢把十字架带在脖子上当项链。多年来,俄国的青年人都是从旅游者那里买到西方货。可是,苏联报纸最近发表的文章抱怨说,现在,在国家生产委员会的默许下,这里正在生产这类东西。

    《真理报》还刊登了一位莫斯科人的来信,信中说,他在一个火车站上吃惊地看到有个姑娘竟身穿一件印有头围光轮的救世主圣像的紧身汗衫。

    这说明什么问题呢?很明显苏联的青年人在反对有神论的国家里,公开佩戴十字架和圣像。这绝非是出于对宗教的污蔑和轻视。乃是他们的心被救世主耶稣舍己在十字架的大爱所征服,而出于由衷的爱戴。

    所以真正糟糕的,并非是青年人信仰耶稣基督,以十架为荣,恰恰相反,糟糕的乃是无神论的藩篱被冲垮。所有不信的基石受动摇。可吃惊的,恰恰是在一个朝着无神论方向发展的国家面临宗教信仰的挑战。

    一位日本原子物理学家宣称,从战后六十年代,对世界经济的增长,连西方的国家也“安心于意想不到的繁荣。看来好象世界上的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着。”但是七十年代把一切都弄糟了。面对着公害,萧条,滞胀,动荡的政局,连绵不断的局部战争,然后是能源危机,人口爆炸,饥饿威胁,失业增长。这位科学家认为世人对所有的主义都已失去信仰,特别是对资本主义的信赖大大动摇了,“现代科学文明开始走上穷途末路了”,于是不相信“可以取代神”,忽视神的人终将遭到神(“看不见的真理”)的反击,于是——世人只有把希望托付宗教,向往着天国。

    从以上论断,很清楚看到,人类处在这个科学文明的时代又有各式各样的主义学说。按理应该大有作为,可是事实在社会暴露出一连串大伤脑筋问题面前,反而捉襟见时,束手无策。悲观失望,紧紧纠缠着每一个人的内心,在物质堆里找不到安慰和希望。所谓“人可取代神”的骄傲论调彻底遭到破灭。人们清醒过来,唯一救法,只有回转归向创造主与神和好,才是人生真正的目的,才能满足内心的空虚。

    “你们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我必在外邦中被尊崇,在遍地上也被尊崇”(诗46: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5-2006 11: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十七、废物中找珍宝

    经文:“神却拣选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又拣选了世上软弱的,叫那强壮的羞愧,神也拣选了世上卑贱的,被人厌恶的,以及那无有的,为了废掉那有的”(林前1:27-28)。

    “因我看你为宝为尊,又因我爱你,所以我使人代替你,使列邦人替换你的生命”(赛43:4)。


    居里夫妇开始用来提取镭的,是被人们视为废物的提炼过铀的沥青矿的残渣。如果你读过“居里夫人传”(商务版157页)可以发现这样的文字,“奥地利政府决定把一吨这样他们认为‘无用的材料’惠赠认为用得着它的两个疯子使用。若是这两个人将来还要更大量的这种材料,他们可以在最优厚的条件下供应。”多么轻蔑的讽刺,奥地利政府显然以为这种“废物”是十足的垃圾,谁如果以为从当中还可以弄出一点什么来,那就等于“疯子”。但是世界上第一克比黄金还珍贵千万倍的纯镭,就是在居里夫人苦战四十五个月之后从大量“无用的材料”中提炼出来的。

    问题很显然,这些“废物”看是谁来掌握?在奥地利政府官员手里,确实是残渣,是垃圾,不足轻重,一文不值的废物。可是一旦掌握在居里夫人手里,她就会把残渣废物变为比金子还高贵千万倍造福于人类的纯镭。真正疯子不是居里夫妇,乃是归于奥地利人自己。

    诗人仰观伟大的星宿,不由地对造物主说:“算什么。你竟顾念他,世人算什么你眷顾他”(诗8:4)。

    人算什么?答案是:“人心比万物都诡诈,坏到极处,谁能识透呢”(耶17:9)?“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岂不知是“困苦,可怜,贫穷,瞎眼,赤身的。”正如保罗所说:“直到如今人还把我们看作世界上的污秽,万物中渣滓。”问题就在于你肯不肯把这个废物“自己”交出来?保罗在大马色路上投降了,完完全全缴械,把已交在主手里。结果出现了奇异的改变,还是让保罗自己说话:“我今日成了‘何等人’,是蒙神的恩才成的。”

    神就在这个“渣滓”罪魁身上提炼出“成了何等人”,使千千万万人,因着他听见福音,归向了救主耶稣基督。

    我们还记得,在当日有一个孩童手里仅有五个大麦饼和两条鱼,正如安得烈所说的“还算什么呢?”可是当他交在主的手里,祝福掰开,便使成千上万的人(包括妇孺)都得到了饱足。我还是重复那一句话,问题的关键在乎你,肯不肯交出来?交在主手中,情形就会大变样,祂不仅祝福,祂还要擘开,结果使饥饿的都得了饱足。请问你肯吗?为什么不让慈爱的主,在你身上变少为多,变废为宝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8-5-2006 10: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十八、贪

    经文:“不可贪人的房屋,也不可贪人的妻子,仆婢,牛驴,并他一切所有的”(出20:17)。

    传说古时候有一种怪兽;四蹄似牛,头上长角,身上有鳞,尾巴翘得很高,嘴巴张得很大,两眼突出,模样十分古怪,它不是“四不相”。这种怪兽叫“贪”(就是贪得无厌,因为它是畜类所以加“犬”旁)。它贪吃千禽百兽,甚是贪得无厌,异想天开,想吃天上的太阳。

    一天“贪”到海边喝水,望见太阳的影子在大海中飘浮,以为就是太阳,结果跳入大海,被汹涌的海浪吞没淹死。

    这个传说:是告诫一切贪心的人不要贪得无厌,否则将会象“贪”一样自取灭亡。

    从一切事实启发了我,使我懂得,神为什么把“不可起贪心”也列在十条诫命之中。可以这样说“贪心”是一切犯罪的开端。在圣经中可以列举出许许多多因为贪得无厌,以致有的是“贪小失大”,有的是身败名裂,得不偿失。

    最早可以追溯到人类始祖亚当夏娃,为了贪吃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中了魔鬼的诡计,甘冒大不韪,违背神命,结果受咒诅,被赶出乐园。又如以扫为了贪吃一碗红豆汤,宁愿出卖了长子的名分(创25:34)。无怪乎箴言劝勉那些贪口腹的人说:“你若是贪食的,就当拿刀放在喉咙上,不可贪恋他的美食,因为是哄人的食物”(箴23:3)。

    约书亚的部下亚干,违背了神的吩咐,贪爱了那利哥城的金银,衣服,结果连累了全军败在艾城人面前。他和他的全家也遭到灭命的刑罚。难怪保罗说:“贪财是万恶之根,有人贪恋钱财,就被引诱离了真道,用许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提前6:10)

    笔者写到这里联想起士师时代,有一位力大无敌的名叫参孙,他赤手空拳就把凶猛的狮子撕裂为两半,甚至用一根驴腮骨击杀了一千敌人,并且轻而易举的把城门,门扇,门柜,门闩。一齐拆下来扛在肩上,扛到希伯仑的山顶。这么大的气力,非利士的众勇士,英雄们,都莫奈他何!只可惜他因为贪色,反被一个妓女大利拉所制伏,落得身败名裂(士16:19)。

    还有沽名钓誉的一对夫妻名叫亚拿尼亚和撒非喇,为了贪图虚名,在奉献事上作假,欺哄圣灵,末后相继仆倒断气在使徒彼得脚前(徒5:5-10)。

    最后想起保罗有一次非常沉痛地对提摩太说:“你要赶紧到我这里来,因为底马贪爱现今的世界就离弃我往帖撒罗尼迦去了”(提后4:10)。

    总之,从以上让我们看到“贪”形成各式各样,有的贪口腹,有的贪财,有的贪名,有的贪色,有的贪世界。虽然“贪”不一样,但结局多是自取灭亡。

    末后,我们听一听耶稣的教训:“你们要谨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贪心”(路12: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5-2006 12: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十九、一双象牙筷子的启示

    经文:“他怎样荣耀自己,怎样奢华,也当叫他照样痛苦悲哀”(启18:7)。

    商朝末代君主纣王,有次命令工匠为其宠姬妲己,做双象牙筷子,工匠们日夜精雕细镂,在牙柄上琢满游龙戏凤的图镂纹,很是精巧玲咙。那天,匠人进殿献纳这双筷子,纣王见后大喜,当即传给群臣观赏。群臣喷喷称奇,皆呼“万岁”,顿时齐鸣铜钟玉磐,竹篪排箫,好一派悠悠乐哉!然而,朝上有一位名叫箕子的大臣,却在一旁面色忧郁一语不发,下朝后,群臣们扯着箕子的袖子问其为何不乐,于是他涕然相陈:唉,一双象牙筷子不足为奇!但是有了象牙筷子,陶碗,瓷杯,就不再相配了,非得金撙玉磐才行;有了金撙玉磐,那就要盛龙凤珍肴呀!既然吃的山珍海味,当然就不能穿粗布葛衣,住土窑竹棚了;凭彩槛,临绣屏,夙歌观舞,才更舒心。由此看来由俭入奢是很容易的。而如今各国都在富国强兴,君主怎能终日昏昏?啊,象牙筷子是奢侈的开端,它使我们预感到了大商天下的末日将临!箕子一席话落地,群臣议论纷纷,有的称赞他分析中肯,有的责备他小题大作,但都是风吹牛耳,无人留神。纣王还是穷奢极侈,不事朝政,日子越过越荒淫,结果没有过几年,诸侯兵变,周武王伐纣,纣王最终落得鹿台上抱玉自焚。

    从这个历史事实教训,在今日的眼光看来,一国之君而有一双象牙筷子,那怕有十双八双,也无可非议,只是从象牙筷子成为打开一切犯罪的缺口,那就值得我们重视和深思。究其根,只因“一念之差”酿成了国破家亡,抱玉自焚的境地。正如保罗所说的:“一点面酵能使全团都发起来”的道理一点也不惜。主耶稣当日在世时,就是常洞察人的“一念”。马太五章廿七至廿八节说:“你们听见有话说:‘不可奸淫’只是我告诉你们凡看见妇女动淫念的,这人心里已经与她犯奸淫了。”又说:“你们听见有吩咐古人的话说‘不可杀人’又说:‘凡杀人的难免受审判’只是我告诉你们‘凡无缘无故向弟兄动怒的难免受审判’”(太5:21-22)。是的,法律只能定行奸淫的有罪,但对那些动淫念的人,它毫无办法。法官只能宣判杀人者罪刑,可是对那些动怒的人,就无权干涉或过问。但在明察秋毫的神眼里就不是这样,人的恶念和罪行,在祂看来都是算数,都是犯罪,都是罪人,都要受神审判的。记得有一次法利赛人和文士看见主的门徒没有洗手就吃饭,便责问耶稣:“你的门徒为什么不照古人的遗传而用俗手吃饭呢?”但耶稣立刻指出:“从外面进去的,不能污秽人,惟有从里面出来的,乃能污秽人……因为从里面就是从人心里,发出恶念、苟合、偷盗、奸淫、贪婪、邪恶、诡诈、淫荡、嫉妒、谤诽、骄傲、狂妄,这一切的恶,都是从里面出来,且能污秽人”(可7:15-23)。

    法利赛人和文士一向是重视外表,所谓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但主耶稣不光是看人的行为,更重要的是鉴察人的内心。

    “神阿,求你鉴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试炼我,知道我的意念,看在我里面有什么恶行没有,引导我走永生的道路”(诗139:23-24)。

    常言道:“为富不仁”一个不信主的富翁不仁,并不希奇。因为他们认为一切财富都是凭自己的本领挣来的,理该这样对人“不仁”。可是一个在地上富有的基督徒若是也行“不仁”,那就与自己的身份太不相称了。岂不知我们没有一样不受于神。神施厚恩给我们,并非叫我们占为己有,独自享受,乃是要藉着我们作为祂施恩众人的出口。可惜我们多少时候,不是从恩典中荣神益人,乃是从恩典中坠落到“不仁”。我们听听耶稣的声音:“你们富足的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受过你们的安慰,你们饱足的人有祸了,因为你们要饥饿。”(路6:24-25)。又如主的兄弟雅各说:“嗨,你们这些富足人哪,应当哭泣号啕,因为将有苦难临到你们身上,你们财物坏了,衣服也被虫咬了,你们的金银都长了锈,那锈要证明你们的不是,又要吃你们的肉,如同火烧。你们在这末世只知积攒钱财,工人给你们收刈庄稼,你们亏欠他们的工钱,这工钱有声音呼叫,并且那收刈人的冤声,已经入万军之主的耳了,你们在世上享美福,好宴乐,当宰杀的日子竟骄养你们的心”(雅5:1-6)。

    富有的信徒应该懂得,一切既然取之于神,就应当毫无吝啬地用之于神,千万不要把“玛门”替代神的位置。善于利用地上的钱财,作荣神益人的事情。“所以有了机会。就当向众人行善、向信徒一家的人更当这样”(加6:10)。“神能将各样的恩慈多多加给你们,使你们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样善事,如经上所记:‘他施舍钱财,周济贫穷,他的仁义存到永远’”(林后9:8)。这也是主耶稣亲自教导我们:“不要为自己积攒财宝在地上,地上有虫子咬,能锈坏,也有贼挖窟窿来偷,只要积攒财宝在天上,天上没有虫子咬,不能锈坏,也没有贼挖窟窿来偷,因为你的财宝在那里,你的心也在那里”(太6:19-21)。

    还是一句老话:“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5-2006 10: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十、趣谈镜子的故事

    经文:“我们众人既然敞着脸,得以看见主的荣光,好像从镜子返照,就变成主的形状,荣上加荣,如同从主的灵变成的”(林后3:18)。

    你知道吗?在镜子尚未问世以前,人们是用什么代替镜子呢?说来有趣得很,古代人为了要明了自己的长相,所以想出一个办法,常是趴在河边,从水中反映出自己的真面目。只是不方便也不清楚。若是经风一吹,水波粼粼便什么都看不清楚啦!

    不知经过了多少年代,人们才发明青铜为镜。

    一九五六年十二月在日本本州中部冈上市的一个古墓里,考古学家们发掘了十三个圆圆的金属盘子,经过最后一番考证,人们才最后弄清楚;原来这些金属圆盘,是中国古代的青铜镜,估计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

    的确,中国古代的青铜镜,是十分著名的,不仅在国内普遍使用,而且远销国外。唐朝诗人李商隐《无题》诗中的“晓镜但愁云鬓改”这里所说的镜,便是指青铜镜说的。在唐朝那时街头巷尾,常有叫喊“磨镜呀!”“磨镜呀!”的工匠挑着担子专门用磨石替人家磨青铜镜子。

    正因为青铜镜也不够清楚,所以人们才发明了玻璃镜子。

    三百多年前世界上第一面玻璃镜子是在威尼斯诞生。他们是用水银(汞)来制造玻璃镜;先往玻璃上贴上一张锡箔,然后倒上水银,因为水银能够很好的溶解锡,变成一种粘稠的银白色的液体——“锡汞剂”,这种锡汞剂能够紧紧地粘在玻璃上,成为一面镜子。

    当法国王后玛丽·德·美第西斯结婚的时候。威尼斯只送了一面小镜子作为贺礼;也许读者会认为,这太过于寒酸。岂不知在当时却是非常珍贵的礼物,据说这面镜子的价值达十五万法郎!

    后来又因为制造水银镜子太费事,要整整花一个多月才能做出来。况且水银镜又是有毒,镜面也不太亮,科学家利比喜,接着发明了镀银的玻璃镜——这就是现在人们所喜用的镜子。

    以上看到镜子的演变,从水面到青铜镜到镀水银的玻璃镜,到现在的镀银的玻璃镜子,确实是经过了一段漫长曲折的道路。更有趣的是将近两千年前主的兄弟雅各就以镜打过这样的比喻:“因为听道而不行道就像人对着镜子看自己本来的面目,看见走后,随即忘了他的相貌如何”(雅1:23)。我记得唐太宗李世民有句名言:“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们基督徒应加上一句“以《圣经》为镜可以察心灵善恶”。雅各告诉我们一个真理,听道是为了行道。正如我们为何要照镜子?无非要知道自己的面孔有无污点?有则揩洗掉。看看衣冠是否整齐?否则立刻改正之。同样,信徒听道也好,读经也好。应当是作为一面镜子对照自己,当作的去作,不当作的不作,这样才是听道读经所起”镜子“的作用。

    记得我小时候常喜欢拿一面镜,朝着阳光返照在人的面孔,使人睁不开眼,以取乐。如今我们常犯一个毛病就是好用《圣经》上的话对照别人,只知他人眼中有刺,看不见自己眼中有梁木。这就是“忘了自己相貌如何”。

    保罗对哥林多弟兄姊妹也用镜子打另外一种比方:“我们如今仿佛对着镜子观看,模糊不清,到那时就要面对面了,我如今所知道的有限,到那时就全知道如同主知道我一样”(林前13:12)。信徒一生所经历的悲欢离合,坎坷不平。只因知识有限,见识不足,理解能力差,观点又局限,宛如在水面观看模糊不清,以致产生迷茫,苦闷,困惑,疑虑,但深信有朝一日,与主面对面,胜如在镜子前照得一清二楚,如同主知道我一样。到那时恍然大悟,势必悔不该当初,自寻不必要的烦恼,自讨苦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5-2006 11: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十一、音乐大师贝多芬悲惨的遭遇

    经文:“神阿,你曾试验我们,熬炼我们,如熬炼银子一样”(诗65:10)。

    “我们晓得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罗8:28)。

    贝多芬已离开我们一百多年,但他的名字与乐曲却响遍世界每个角落。大多数音乐爱好者都被他的优美乐曲,感人的旋律所陶醉。但却少有人知道他一生的遭遇是多么悲惨。现略为介绍如下以飨读者:

    贝多芬的故居座落在维也纳一个偏僻街巷里,距离迷人的多瑙河并不太远,附近有座古老的教堂,据说这是贝多芬居住的地方。

    一八Ο一年当贝多芬三十一岁时,他和一位琪丽哀太姑娘相恋。那时贝多芬曾经为此写道:“她爱我我也爱她,这是两年来我初次遇到的幸运的日子。”可是好景不常,由于自己耳疾的折磨,境遇的艰难,使他无法娶他所爱的人。琪丽哀太是一位风流,娇气,而又自私的女性,在一八Ο三年十一月她嫁了人。当时贝多芬病倒在床,再加上失恋,心灵受了极大摧残。虽然如此,但他并不因恋爱的痛苦,生活的折磨,耳疾的纠缠而毁灭,就是在这种四面楚歌情景下,写出了“第二交响乐”,在作品中,乐观的意志占了优势,一种不可抵抗的力量,把他忧郁的情绪一扫而光。

    一八Ο六年贝多芬和好友法朗梭阿伯爵的妹妹丹兰士相爱。同年五月他和丹兰士姑娘订了婚,可是事实告诉我们有情人并非都成眷属,也许是没有财产,地位,或者某种理由,他俩爱情又告吹了,婚约撕毁了。爱情把他遗弃了,他又变成孤独。此时他已四十岁了,这样的创伤一次次深深铭刻在他心里,但是命运并没有把他压倒压垮。他没有屈服于耳疾越来越严重。正如他说得好:“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生活是这样美好,活它一千辈子吧!”你听,这是多么豪言壮语。敢于向一切厄运宣战。终于在一八一Ο年后继续写成感人至深的“第七交响乐”及“第八交响乐。”

    尔后,有一天他忽然完全听不到窗外教堂的钟声,在野外散步也听不见农民吹笛的音响,甚至连自己的弹奏也变得无声无息,他完全成为耳聋。你想一个音乐家而听不见演奏,这种悲痛的心情可想而知。但惨重的打击并没有把他折腾得一蹶不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正因为他尝尽人生辛酸苦辣的苦酒,才酿造出艺术创造的顶峰。著名的“第九交响乐”诞生了。

    话说,这位伟大的艺术家,当他晚年时所遭遇的则更加不幸,他又聋又病,孤独无依,生活十分贫寒。一八二七年,有一次从乡间赶回维也纳,为了存钱,雇一辆没有蓬的马车,谁知路上遇到风雨,回来后就得了肺炎,迸发水肿病,不多久,一颗蕴藏着无尽旋律的心脏,终于他五十六岁的时候,停止了跳动,悄悄离开了人世。

    一个历尽人生的艰辛,还能不屈不挠用全部生命和心血为人类创作大量乐曲,无异于是用自己的痛苦换来人的欢乐,也许读者要问,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经受风雨的摧残,身心的折磨?最好还是让他来作回答:“最美的事,莫过于接近神,并把祂的光芒播于人间。”

    “接近神”就是他一生战胜诸般苦难的秘诀,也是他前进力量的源泉。他以痛苦揉合在音符里化成欢快的旋律。靠着接近神支取的力量,把希望的光芒播放人间。这就是他认为一生最美的事。

    无怪乎诗人说:“但我亲近神是与我有益”(诗73:28)。

    雅各也劝勉我们说:“你们亲近神,神就必亲近你们。有罪的人哪,要洁净你们的手。心怀二意的人哪,要清洁你们的心”(雅4:8)。

    亲爱的朋友,你为什么不肯来亲近神呢?这位神是我们黑夜的明灯,荒漠的甘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3-5-2006 10: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为什么要用比喻

    经文:“耶稣用许多这样的比喻,照他们所能听的,对他们讲道,若不用比喻,就不对他们讲。……”(可4:33-34)。

    “门徒进前来,问耶稣说:对众人讲话,为什么用比喻呢?”(太13:10

   《说苑》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人毁谤惠子。他在梁王面前说:“惠子说话,爱用比喻,假使不用比喻,他就没法把事情说明白了。”

    第二天惠子去见梁王。梁王对他说:“请你以后讲话,就直截了当地说,不要再用比喻了。”

    惠子回答说:“现在有个人,不知道弹是怎样的一种东西。如果他问你弹的形状是怎样的?”而你告诉他:“弹的形状就像弹。”那个人听了会明白吗?

    梁王问:“那怎么才能使他明白呢?”

    惠子说:“如果告诉他,弹的形状像把弓,它是用竹子做的,是一件射具。”这样说,他听了能不能明白呢?

    梁王说:“可以明白了。”

    惠子说:“用别人懂得的事物,来比喻不懂得的事物,目的是要使他懂得。你叫我说话不用比喻怎么办得到?”

    梁王点点头说:“你说得对。”

    这则寓言,把比喻的作用说得非常明白透彻。用了比喻、陌生的可以变成熟识的,抽象的可以变成具体的,深奥的可以变成浅显的,复杂的可以变成简洁,使人容易理解,不仅如此,比喻还能给人带来生动鲜明耐人寻味深刻的印象。

    笔者联想到我主耶稣在世上讲道时,也是最能善用比喻作为教训的内容。无怪乎连当日的门徒也奇怪问主“对众人讲话为什么用比喻呢?”我们不说别的,单从马太十三章就可以看到主耶稣一连用七个比喻阐明天国的奥秘。“天国”在当时的宗教界人,心目中认为是玄而又玄,讳莫如深,难以理解。可是主耶稣采取日常生活所常见为一般人所熟识的事物,例如撒种,稗子,芥菜种,面酵,寻珠,撒网等作为天国深奥的解释。我们若把这些比喻连接起来,可以清楚看到福音与本时代在世上进展的结果。这时期包括着我们的主,个人的工作作为撒种的起头,直到末了收割的时候,分清稗子与麦子、好鱼与不好的鱼。这就是把抽象的变成具体,深奥变为浅显。既生动又深刻。难怪,主在哪里讲道,不但有学问的知识分子,喜欢听祂的训迪,就是那些目不识丁的妇孺,也是听得津津有味,甚至有一次三日之久废寝忘食。(太15:32)

    记得有位著名布道家说过这样的话:“讲道若不用比喻,就如同建筑楼房;四壁不留窗户一样,既不透亮也不通气。”信哉斯言。

    当我们查考大卫王的生平时,在他一生中曾经被两个故事,深深所打动。甚至因而转变了自己的观点和作风。一次是记载在撒母耳记下十二章一至十三节先知拿单对大卫王讲到有一富户和一穷人。富户有无数的牛羊。穷人仅仅只有一只小羊羔与他同吃同喝同住,亲如女儿一般。一天富户来了一位客人,舍不得在自己的牛羊群中取一只请客;而是到穷人家把他仅有的一只羊羔强取来杀了敬客。大卫听后,无名火直冒三丈说:“行这事的该死,他必偿还四倍,因他行这事没有怜恤的心。”拿单说:“你就是那人。”大卫立刻承认“我得罪耶和华了。”他以责人之心责己,以定人之罪定己,他痛悔了。另一次是记载在撒母耳记下十四章四至廿一节有一位提哥亚妇人,她对大卫王说:“我是个寡妇,只有两个儿子,一日在田间争斗,大儿打死小儿,大儿逃亡在外,但全家人起来攻击我,要我交出打死兄弟的,好治死他以偿命、这就无异要将我剩下的炭火灭尽。”大卫听了甚为同情应许她的儿子连根头发也不落在地上。妇人趁机对王说:“你为何不使逃亡的回来,说明王这话就是自证己错了。”王因此回心转意准许逃亡在外的儿子押沙龙回来。

    由此可见,精警的譬喻,真是不可少,它一出现,往往使人精神为之一振,它具有一种奇特的力量,可以使事物突然清晰起来,复杂的道理突然简洁明了,而且形象生动,耐人寻味。美妙的比喻,有如“一把两刃利剑,甚至魂与灵,骨节与骨髓都能刺入剖开,连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来4:12)。它又像是童话中的魔棒,碰到那儿,那儿就产生奇特的变化。它像是一种什么化学药剂把它投在浊水里面,顷刻之间,一切杂质都沉淀了,水也澄清了。

    但是还得说回来,比喻(包括故事,寓言,童话等)并非是万能的,它有其局限性,我们应善于利用,既要防止“牵强附会”,也要避免“以偏概全”,或“喧宾夺主”。千万应注意勿要为讲比喻而讲比喻。比喻只不过是一种手段。惟有通过它,以达到阐明“永生之道”,吸引众人来归在耶稣基督名下;这才是唯一的真正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4-5-2006 08: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不知足的孩子

    “你们存心不可贪爱钱财,要以自己所有的为足。”(来十三:5)   

有一次,一个男子在街上看见一个孩子正号啕大哭,便问这孩子为何而哭,孩子指着旁边的水井回答说:“因为不小心,把一枚钱币掉在井里了。”这男子见他可怜,就给他一枚钱币,孩子很高兴,脸上露出了笑容,可是一会儿看看水井又哭起来,问他何故又哭呢,孩子说:“我若不失掉那一枚。现在就有两枚钱币了。”

    我们不用笑这个孩子不知足,其实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欲望鞭策着我们向着贪婪的道路奔跑,永无止境,也永不满足。

    箴言说:“蚂蝗有两个女儿,常说:‘给呀!给呀!’有三样不知足的,连不说够的共有四样:就是阴间、和石胎、浸水不足的地、并火。”(箴卅:15-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5-2006 10: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乞丐的幻想

    “贪爱银子的,不因得银子知足;贪爱丰富的,也不因得利益知足,这也是虚空。”(传五:10)

    古时,有一个残废的乞丐,手中拿着破旧的口袋,切望得到一点食物,自言自语说:“世人虽已有家室资财,还是贪欲不休,没有一个知足的,至于我,只要有衣有食,那就心满意足了。”晚间他睡在一座破庙里,忽然有“命运”来对他说:“我知你的穷苦,特来叫你富有,快敞开你的口袋,我给你倒一些宝石,你要小心张开你的口袋,不要贪多,因为只要有一颗宝石掉在地上,其余的就都立刻变成尘土,你要当心你的口袋不是旧的,否则担不起太多的宝石。”乞丐说:“晓得了,你快倒吧!” 果然“命运”将五光十色的宝石倒满了他的口袋,对他说:“ 够了吧!”乞丐说:“无论如何请你再添几颗。”命运正添时,哗啦一声,宝石破袋而出,尽成尘土,“命运”也不见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6-5-2006 11: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光明澄澈

    “宝座前一个玻璃海,如同水晶”(启四:6)

   有一位虔诚的基督徒,他有三个儿子,老大和老三都很忠实并爱主,只有老二既狡猾贪财,又自私自利,不守主道。一天,父亲把老二叫到玻璃窗前问他:“孩子!你往窗外看,能看到什么?”他说;“我看到伟大的河山,和勤劳的农民,正在一片金黄色的麦田收割。”父亲说:“不错,你的眼力好。”于是又带他到一面大镜子前说:“你现在看见什么?”老二答道:“只看到我自己。”又问:“能看到别人吗?”他说:“不能。”父亲把孩子拉到眼前说:“孩子!我告诉你为人的道理。一个自私自利的人,好象一块透明的玻璃涂上了水银和漆,只看到自己的利益,而看不见别人的疾苦,假如处处能替人作想,肯激发人,自己既住在爱里面,神也在他里面,他的心胸则好象透明的玻璃,能看到人生美丽的远景!”耶稣说:“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见神。”(太五: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3-12-2024 10:05 PM , Processed in 0.194728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