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山林居民

中國傳統學術與當代西方科學比較與批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4-10-2016 05: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林居民 发表于 11-10-2016 11:32 PM
这样的小问题,可以询问一下阿鸡哥。
刚好他有很多这方面的经验。
或者也可以从他身上经历,提炼出一些经验。
洛克是英国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也深深影响了美国建国的宪政的思想;而从他的教诲,短短二百多年中, ...

那你可以回答什麼大問題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4-10-2016 06: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林居民 于 21-10-2016 08:39 AM 编辑

此文不适合不懂政治,不懂近代史,当代史,的那些人来讨论。
其中关系到很多比较政治学的问题。需要借助近代史,当代史上的事实来解释。
废话自然更不需要多说了。废话嘛,在哲学上,属无意义范畴。
当然,假如不认为属废话的范畴,是政治哲学的重要议题,自然可以继续探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10-2016 09: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朱光潜:这些书不必读

朱光潜:这些书不必读 图

http://www.aboluowang.com/2016/1014/818781.html
【阿波罗新闻网 2016-10-作者:朱光潜☕打印版 ◪圖片版 &#9707DF

书是读不尽的,就读尽也是无用,许多书都没有一读的价值。多读一本没有价值的书,便丧失可读一本有价值的书的时间和精力;所以须慎加选择。你自己自然不会选择,须就教于批评家和专门学者。我不能告诉你必读的书,我能告诉你不必读的书。

我所指的不必读的书,是谈书的书,是值不得读第二遍的书,走进一个图书馆,你尽管看见千卷万卷的纸本子,其中真正能够称为“书”的恐怕还难上十卷百卷。你应该读的只是这十卷百卷的书。在这些书中间你不但可以得到较真确的知识,而且可以于无形中吸收大学者治学的精神和方法。这些书才能撼动你的心灵,激动你的思考。

其它像《文学大纲》《科学大纲》以及杂志报章上的书评,实在都不能供你受用。你与其读千卷万卷的诗集,不如读一部《国风》或《古诗十九首》,你与其读千卷万卷谈希腊哲学的书籍,不如读一部柏拉图的《理想国》。

你也许要问我像我们中学生究竟应该读些什么书呢?这个问题可是不易回答。你大约还记得北京《京报副刊》曾征求“青年必读十种”,结果有些人所举的十种尽是几何代数,有些人所举的十种尽是《史记》《汉书》。本来这种征求的本意,求以一个人的标准做一切人的标准,好像我只欢喜吃面,你就不能吃米,完全是一种错误见解。各人的天资、兴趣、环境、职业不同,你怎么能定出万应灵丹似的十种书,供天下无数青年读之都感觉同样趣味,发生同样效力?

我特地去调查了几个英国公共图书馆。他们的青年读品部最流行的书可以分为四类:

1.冒险小说和游记

2.神话和寓言

3.生物故事

4.名人传记和爱国小说

其中代表的书籍是凡尔纳的《八十日环游世界记》和《海底二万里》,笛福的《鲁滨逊飘流记》,大仲马的《三剑侠》,霍桑的《奇书》和《丹谷闲话》,金斯莱的《希腊英雄传》,法布尔的《鸟兽故事》,安徒生的《童话》,骚德的《纳尔逊传》,房龙的《人类故事》之类。

这些书在外国虽然流行,给中国青年读,却不甚相宜。中国学生们大半是少年老成,在中学时代就欢喜煞有介事的谈一点学理。他们――包括你和我自然都在内――不仅欢喜谈谈文学,还要研究社会问题,甚至于哲学问题。这既是一种自然倾向,也就不能漠视,我个人的见解也不妨提起和你商量商量。十五六岁以后的教育宜重发达理解,十五六岁以前的教育宜重发达想象。所以初中的学生们宜多读想象的文字,高中的学生才应该读含有学理的文字。

谈到这里,我还没有答复应读何种书的问题。老实说,我没有能力答复,我自己便没曾读过几本“青年必读书”,老早就读些壮年必读书。比方中国书里,我最欢喜《国风》《庄子》《楚辞》《史记》《古诗源》《文选》中的《书笺》《世说新语》《陶渊明集》《李太白集》《花间集》《张惠言词选》《红楼梦》等等。

在外国书里,我最欢喜济慈、雪莱、柯尔律治、白朗宁诸人的诗集,索福克勒斯的七悲剧,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李尔王》和《奥塞罗》,歌德的《浮士德》,易卜生的戏剧集,屠格涅夫的《处女地》和《父与子》,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莫泊桑的小说集,小泉八云关于日本的著作等等。

如果我应北京《京报副刊》的征求,也许都把这古董洋货捧上,凑成“青年必读书十种”。但是我知道这是荒谬绝伦。所以我现在不敢答复你应读何书的问题。你应该请教你所知的专门学者,请他们各就自己所学范围以内指定三两种青年可读的书。

你如果请一个人替你面面俱到的设想,比方他是学文学的人,他也许明知青年必读书应含有社会问题科学常识等等,而自己又没甚把握,姑且就他所知的一两种拉来凑数,你就像问道于盲了。同时,你要知道读书好比探险,也不能全靠别人指导,自己也须费些工夫去搜求。我从来没有听见有人按照别人替他定的“青年必读书十种”,或“世界名著百种”读下去,便成就一个学者。别人只能介绍,抉择还要靠你自己。

读书方法,我不能多说,只有两点须在此约略提起:

第一,凡值得读的书至少须读两遍。第一遍须快读,着眼在醒豁全篇大旨与特色。第二遍须慢读,须以批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

第二,读过一本书,须笔记纲要精彩和你自己的意见。记笔记不特可以帮助你记忆,而且可以逼得你仔细。

各人天资习惯不同,你用哪种方法收效较大,我用哪种方法收效较大,不是一概而论的。你自己终久会找出你自己的方法,别人决不能给你一个方法,使你可以依法炮制。

十几年前我曾经写过一篇短文谈读书,这问题实在是谈不尽,而且这些年来我的见解也有些变迁,现在再就这问题谈一回,趁便把上次谈学问有未尽的话略加补充。

学问不只是读书,而读书究竟是学问的一个重要途径。因为学问不仅是个人的事而是全人类的事,每科学问到了现在的阶段,是全人类分途努力日积月累所得到的成就,而这成就还没有淹没,就全靠有书籍记载流传下来。书籍是过去人类的精神遗产的宝库,也可以说是人类文化学术前进轨迹上的记程碑。

我们就现阶段的文化学术求前进,必定根据过去人类已得的成就做出发点。如果抹煞过去人类已得的成就,我们说不定要把出发点移回到几百年前甚至几千年前,纵然能前进,也还是开倒车落伍。读书是要清算过去人类成就的总账,把几千年的人类思想经验在短促的几十年内重温一遍,把过去无数亿万人辛苦获来的知识教训集中到读者一个人身上去受用。有了这种准备,一个人总能在学问途程上作万里长征,去发见新的世界。

历史愈前进,人类的精神遗产愈丰富,书籍愈浩繁,而读书也就愈不易。书籍固然可贵,却也是一种累赘,可以变成研究学问的障碍。它至少有两大流弊。

第一,书多易使读者不专精。我国古代学者因书籍难得,皓首穷年才能治一经,书虽读得少,读一部却就是一部,口诵心惟,咀嚼得烂熟,透入身心,变成一种精神的原动力,一生受用不尽。现在书籍易得,一个青年学者就可夸口曾过目万卷,“过目”的虽多,“留心”的却少,譬如饮食,不消化的东西积得愈多,愈易酿成肠胃病,许多浮浅虚骄的习气都由耳食肤受所养成。

其次,书多易使读者迷方向。任何一种学问的书籍现在都可装满一图书馆,其中真正绝对不可不读的基本著作往往不过数十部甚至于数部。许多初学者贪多而不务得,在无足轻重的书籍上浪费时间与精力,就不免把基本要籍耽搁了;比如学哲学者尽管看过无数种的哲学史和哲学概论,却没有看过一种柏拉图的《对话集》,学经济学者尽管读过无数种的教科书,却没有看过亚当斯密的《原富》。做学问如作战,须攻坚挫锐,占住要塞。目标太多了,掩埋了坚锐所在,只东打一拳,西路一脚,就成了“消耗战”。

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与其十部书都只能泛览一遍,不如取一部书精读十遍。“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

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多读而不求甚解,则如驰骋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心花意乱,空手而归。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如暴发户炫耀家私,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读的书当分种类,一种是为获得现世界公民所必需的常识,一种是为做专门学问。为获常识起见,目前一般中学和大学初年级的课程,如果认真学习,也就很够用。所谓认真学习,熟读讲义课本并不济事,每科必须精选要籍三五种来仔细玩索一番。常识课程总共不过十数种,每种选读要籍三五种,总计应读的书也不过五十部左右。这不能算是过奢的要求。一般读书人所读过的书大半不止此数,他们不能得实益,是因为他们没有选择,而阅读时又只潦草滑过。

常识不但是现世界公民所必需,就是专门学者也不能缺少它。近代科学分野严密,治一科学问者多固步自封,以专门为藉口,对其他相关学问毫不过问。这对于分工研究或许是必要,而对于淹通深造却是牺牲。宇宙本为有机体,其中事理彼此息息相关,牵其一即动其余,所以研究事理的种种学问在表面上虽可分别,在实际上却不能割开。

世间绝没有一科孤立绝缘的学问。比如政治学须牵涉到历史、经济、法律、哲学、心理学以至于外交、军事等等,如果一个人对于这些相关学问未曾问津,入手就要专门习政治学,愈前进必愈感困难,如老鼠钻牛角,愈钻愈窄,寻不着出路。其他学问也大抵如此,不能通就不能专,不能博就不能约。先博学而后守约,这是治任何学问所必守的程序。我们只看学术史,凡是在某一科学问上有大成就的人,都必定于许多它科学问有深广的基础。

目前我国一般青年学子动辄喜言专门,以至于许多专门学者对于极基本的学科毫无常识,这种风气也许是在国外大学做博士论文的先生们所酿成的。它影响到我们的大学课程,许多学系所设的科目“专”到不近情理,在外国大学研究院里也不一定有。这好像逼吃奶的小孩去嚼肉骨,岂不是误人子弟?

有些人读书,全凭自己的兴趣。今天遇到一部有趣的书就把预拟做的事丢开,用全副精力去读它;明天遇到另一部有趣的书,仍是如此办,虽然这两书在性质上毫不相关。一年之中可以时而习天文,时而研究蜜蜂,时而读莎士比亚。在旁人认为重要而自己不感兴味的书都一概置之不理。这种读法有如打游击,亦如蜜蜂采蜜。

它的好处在使读书成为乐事,对于一时兴到的著作可以深入,久而久之,可以养成一种不平凡的思路与胸襟。

它的坏处在使读者泛滥而无所归宿,缺乏专门研究所必需的“经院式”的系统训练,产生畸形的发展,对于某一方面知识过于重视,对于另一方面知识可以很蒙昧。

我的朋友中有专门读冷僻书籍,对于正经正史从未过问的,他在文学上虽有造就,但不能算是专门学者。如果一个人有时间与精力允许他过享乐主义的生活,不把读当做工作而只当做消遣,这种蜜蜂采蜜式的读书法原亦未尝不可采用。但是一个人如果抱有成就一种学问的志愿,他就不能不有预定计划与系统。

对于他,读书不仅是追求兴趣,尤其是一种训练,一种准备。有些有趣的书他须得牺牲,也有些初看很干燥的书他必须咬定牙关去硬啃,啃久了他自然还可以啃出滋味来。

读书必须有一个中心去维持兴趣,或是科目,或是问题。以科目为中心时,就要精选那一科要籍,一部一部的从头读到尾,以求对于该科得到一个概括的了解,作进一步作高深研究的准备。

读文学作品以作家为中心,读史学作品以时代为中心,也属于这一类。以问题为中心时,心中先须有一个待研究的问题,然后采关于这问题的书籍去读,用意在搜集材料和诸家对于这问题的意见,以供自己权衡去取,推求结论。重要的书仍须全看,其余的这里看一章,那里看一节,得到所要搜集的材料就可以丢手。这是一般做研究工作者所常用的方法,对于初学不相宜。不过初学者以科目为中心时,仍可约略采取以问题为中心的微意。一书作几遍看,每一遍只着重某一方面。苏东坡与王郎书曾谈到这个方法:

“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次读之。当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并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耳。故愿学者每一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今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且只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别作一次求事迹文物之类,亦如之。他皆仿此。若学成,八面受敌,与慕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

朱子尝劝他的门人采用这个方法。它是精读的一个要诀,可以养成仔细分析的习惯。举看小说为例,第一次但求故事结构,第二次但注意人物描写,第三次但求人物与故事的穿插,以至于对话、辞藻、社会背景、人生态度等等都可如此逐次研求。

读书要有中心,有中心才易有系统组织。比如看史书,假定注意的中心是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则全书中所有关于这问题的史实都被这中心联系起来,自成一个系统。以后读其它书籍如经子专集之类,自然也常遇着关于政教关系的事实与理论,它们也自然归到从前看史书时所形成的那个系统了。

一个人心里可以同时有许多系统中心,如一部字典有许多“部首”,每得一条新知识,就会依物以类聚的原则,汇归到它的性质相近的系统里去,就如拈新字贴进字典里去,是人旁的字都归到人部,是水旁的字都归到水部。大凡零星片断的知识,不但易忘,而且无用。每次所得的新知识必须与旧有的知识联络贯串,这就是说,必须围绕一个中心归聚到一个系统里去,才会生根,才会开花结果。

记忆力有它的限度,要把读过的书所形成的知识系统,原本枝叶都放在脑里储藏起,在事实上往往不可能。如果不能储藏,过目即忘,则读亦等于不读。我们必须于脑以外另辟储藏室,把脑所储藏不尽的都移到那里去。这种储藏室在从前是笔记,在现代是卡片。

记笔记和做卡片有如植物学家采集标本,须分门别类订成目录,采得一件就归入某一门某一类,时间过久了,采集的东西虽极多,却各有班位,条理井然。这是一个极合乎科学的办法,它不但可以节省脑力,储有用的材料,供将来的需要,还可以增强思想的条理化与系统化。预备做研究工作的人对于记笔记做卡片的训练,宜于早下工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10-2016 07:00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chimem 发表于 14-10-2016 08:12 AM
像我上面那個便是如此

人家一講到有刺激到他的中心思想的

便用一大堆莫名其妙,没有罗輯的諷刺(諷刺有高級和低級的)方式來反撃

連最基本像樣的詞句都没有。

你去問問大家,我邏輯不邏輯

如果我不邏輯,山林先生一早就拿槍來掃射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10-2016 07: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林冲 发表于 19-10-2016 07:00 PM
你去問問大家,我邏輯不邏輯  

如果我不邏輯,山林先生一早就拿槍來掃射我了

這樣邏輯,去出書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10-2016 07:08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就給你一個機會,說說看,我那一段不邏輯

錯不要緊,最重要是嘗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9-10-2016 07:32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噢算了,原來是潑婦一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10-2016 09: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林冲 发表于 19-10-2016 07:08 PM
就給你一個機會,說說看,我那一段不邏輯

錯不要緊,最重要是嘗試

他都來亂的,標準的潑婦罵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0-2016 11:26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哲 发表于 19-10-2016 09:29 PM
他都來亂的,標準的潑婦罵街

我開始懷疑我是不是已經和社會了脫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10-2016 08: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林居民 于 21-10-2016 06:29 PM 编辑
chimem 发表于 14-10-2016 08:08 AM
没有這樣糟糕,
便不會有如今這樣的情形了

馬來西亞華社會現像我从很久前便看到了,
這就是華人没法子跟巫統斗的原因

一方面是巫統對馬來人社會的墮落教育
一方面也是馬來酉亞華人帶著中國那種落後的民間思 ...

一般华人,“注意”是一般人;头脑糊涂,出现如此现象,是非常普遍的。
根本问题,是他们传承的传统思想中,存在严重的文化欠缺和思维习惯,特别是欠缺严谨的逻辑推理思维,和实证主义的方法论和习惯。凡事,以非常主观的态度,应对。还有,特别爱面子,造成性格固执,死不认错。
才会如此结果。解决问题,应该加强学习,补救这方面的欠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10-2016 09: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时候我都不懂这些是一个民族昌兴的原因,还是结果。

如果有一天中国强大了,会不会又有一个研究指出中国与xx的质差,当然,是用其他语言写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1 收起 理由
山林居民 + 1 阁下不懂逻辑。更没有认识国家强大的必然条.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10-2016 10: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林居民 于 23-10-2016 08:45 PM 编辑

阁下似乎不懂逻辑。特别是历史发展的逻辑。国家发达的逻辑等等。
更重要的是没有认识国家强大的必然条件。
假如认识了,自然知道国家为甚么会强大。
那是接受了和重视科学,科学技术。这个个的重要因素。
这里没有甚么例外的可能。
野蛮人社会,是不可能强大,而昌盛的。

如蒙古帝国,靠杀戮而控制一大片土地面积。
但是,很快就灰飞烟灭。明日黄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10-2016 09:40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吧,同一时间犹太人的国家强大还是中国强大?你就从耶稣出生那年开始说起吧。用100年做单位。

一个国家强大有很多因素,有些时候运气占主要,有时候地理占主要,有时候人口占主要,有时候文化占主要,如果那么容易用一个参数就能决定一个民族或国家强大与否,这个世界就很简单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4-10-2016 11: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林居民 于 24-10-2016 11:32 AM 编辑
mikelee82 发表于 23-10-2016 09:40 PM
好吧,同一时间犹太人的国家强大还是中国强大?你就从耶稣出生那年开始说起吧。用100年做单位。

一个国家强大有很多因素,有些时候运气占主要,有时候地理占主要,有时候人口占主要,有时候文化占主要,如果那么 ...

这样的比较模式,显得比较迷迷糊糊,应该不精密。也无意义。
华人文化,哲学,五千年原地踏步,毫无进境。
犹太人,在近代,思想界,科学界,精益求精,名人辈出。为世界进步作出重大贡献。
值得向他们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10-2016 12: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华人文化,哲学,五千年原地踏步,毫无进境。
这样严谨的历史逻辑,
果然是表现出西方逻辑迷迷糊糊的精密~
*虽然你爱面子、性格固执,有会死不认错

科学界~?
科学进入生物科学之后,
大科学家都承认:
科学,永远不会成为『真理』。

哲学,
是思考『真理』,还是『物理』~?

思想界~?
一战 哪国没有从中国掠夺一堆文献,
二战 日本单单从南京掠夺的文献,
就用卡车运载了几天几夜,
当然 名人辈出啦~
*忘了还有哪些崇羊的红豆兵


至于值不值得向他们学习,
发动第三世界大战,致富发达...
华夏五千年,素有“礼仪之邦”之誉,
和野蛮人社会的近代文明,是不能比较滴~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1 收起 理由
山林居民 + 1 自我吹嘘,又拿不出具体资料,属自欺欺人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11-2016 07: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外含泪诉说:娶中国太太的下场 图

本帖最后由 山林居民 于 7-11-2016 07:18 PM 编辑

老外含泪诉说:娶中国太太的下场 图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陈柏圣 来源:搜狐女人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阿波罗新闻网 2016-11-07 讯】☕打印版 ◪圖片版 &#9707DF

老外哭诉娶中国太太的下场

两年前,一个叫“美国进步女青年”的网上写手写了篇类似的博文,传遍海内外,此才女文笔幽默,加上自身嫁了老外外交官,写得淋漓尽致。可惜目前人家自己也成美籍外交官了,就不再写了。为了宏大她的光彩,我借鉴她的主题,又采访了N多个娶中国太太的老外,写出此文,请中华儿女听听老外心底痛苦的呻吟。(这会儿如有二胡伴奏,更能营造悲惨的氛围。)

下场一:家被中国人占领了。

谁要是以为娶一个中国太太就是娶她一个人,那就是天大的BS(牛屎---胡说八道),中国人反过来叫SB(一个意思啦)

世界各国的老外你们都听着,一旦你娶了一个中国太太,就等于娶了她全家,不到半年,人她爹,她妈,她二姐,她二姐的孩子就排着队全来了。一百多年前就是一个华工先来的旧金山修铁路,看看,今天加州有一百多万中国人,不会中文在那儿都没法生存了。以后哪个国家还敢请中国人修铁路?中国管这叫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我好端端的一个美国家庭,一眨眼的功夫,就被中国人给占领了。我本是一个苏格兰种的白人,我们家祖孙十好几代从来没见过一个圆底炒锅,得,现在我们家厨房里有俩。打开抽屉一看,除了三副刀叉,剩下全是筷子,折磨的我呀,目前都他妈会用筷子夹花生豆了。

你就说这辣椒吧,中国人居然能整出十多种来:辣椒油,辣椒酱,辣椒糊,辣椒面,居然还有叫“老干妈”的,整天吃这么辣的玩艺,能不成老干妈吗?

下场二:再也没有隐私了。

一旦中国人占领你家,你就别想有隐私(privacy)了。某天我正坐在马桶上方便,老岳父(就是我太太他爸)推门就进来了,进来就开水管洗手,一边洗手一边和我练英文:"Howare you? And you?(毫阿油,按得油?)

我有时在书房沙发上看书睡着了,老岳母就像猫一样摸到我身边,往我腿上扔一条被子,然后在我腿上拍一遍;好几次都拍错了地方。没办法,中国人就是这么热情。既然是一家人了,就不分你我。所以每次我要和太太AA制,她就特别生气:怎么着,拿我的钱跟我A?

在我自己家里,不论我走到哪,都发现老岳父或者老岳母或者他们这一对组合总是跟着我,我前边走,他们就在我后面关灯。基本上我走过的地方,身后都一片黑暗。

下场三:家里哪都不敢碰

好好的楼梯,厚厚的地毯,中国太太在地毯上蒙了一层塑料布。后来我仔细一看,家里所有容易招土的东西基本全被塑料布了,比如,遥控器,钢琴键盘等等。中国人很少用洗碗机,因为那是用来凉碗的。美国人喜欢家具生活化,要舒服,随意;中国人的家具主要目的是摆设,给别人看的,坐上去又硬又凉,不能靠,不能躺。我们老外身高体胖,我都坐塌三把中国的古典太师椅了。

中国人喝茶的茶具更吓人,小得跟印度佛龛小铃铛似的,让我拿那玩意喝茶,喝三百多杯我还口渴呢,你说坑人不?

下场四:中国人啥都敢吃

天底下所有带腿的东西,除了桌子以外,中国人都会毫不留情地做出特别香的味道吃下去。我一般爱吃他们做的所有东西,就是别告诉我吃的是什么。说中国人爱吃肉,这我能理解,可是鸡爪子,鸭嘴,猪耳朵上有肉吗?我太太他们全家吃起来没够,顿顿吃,我看着都惊呆了。我本人很爱吃鱼,可是我不能忍受吃鱼头,因为怕无意中和死鱼对上眼睛,这么说吧,所有带眼睛并且能用眼睛看我的动物我都不吃。

我和我太太开玩笑,如果哪一天美国闹饥荒,他们全家会毫不犹豫地把我炖了吃掉,包括我的“洋耳朵,洋眼睛,洋杂碎。”

你要是赶上一个爱煲汤或者爱熬中药的中国太太,那就等着邻居报警吧。我们家都来了三次警察了,邻居叫的,说方圆几里地有化学武器的味道。

下场五:千万别和中国太太吵架。

中国女人最可怕的是她们的记忆力,一点小事得罪她,她就开始回忆十年以前一模一样的某件事,我觉得这和她们吃面条有关,长长的,吃完一根又一根,没完没了。

如果得罪美国太太,大不了说句“sorry”,你要是和中国太太说“我错了。”她马上问你,“错哪了?”

中国太太天生有一种改造男人的使命,她不但要改造你,更想占有和支配你的全部时间。怪不得中国出不了哥伦布那样的航海家,因为你还没出海,太太就问了,“到哪去,跟谁去,船上有女的吗,多大年纪,长什么样,有我漂亮吗,怎么认识的?

”男人只好说,“得,得,我不去了。”

下场六:把自己的孩子逼死

美国人养孩子是为了让他们生活的快乐,幸福;很少有美国人发毒誓非要让自己的孩子作人上人。中国人对自己的孩子下手可狠了,逼着他们从小学钢琴,学武术,学芭蕾,学中文,学数学,最好18岁就把博士硕士都读完,跳过青春期,直接进入中年,三十岁退休,四十岁就与世长辞了。所有小孩子喜欢玩的,年轻人喜欢干的,中国家长*都禁止他们去干。可以这么说,中国家长是绝对不把自己的孩子当人的,他们的唯一目标就是如何尽快把自己的孩子逼疯。

我娶了中国太太,才深刻体会到当个中国人有多么累:吃饭不用勺,非用两根木头棍,又爱吃米饭,白白耽误多少光阴?你说发明个文字吧,非设计那么多笔画,成心难为自己。好不容易学会了一百个字,到台湾一看,全他妈繁体,白学了。听说过去的中国人得拿把刀,把每一个字刻在骨头上,一个月刻不了三个字,这是人干的事吗?

谁要是娶了中国太太,生活里就开始永远有个什么目标,买了房子再买一个,买完这个好装修那个;孩子读完常春藤还得读博士,下一个目标是进大公司;存款上有了一百万还要再给孩子一人存一百万,下一个目标是。。。。。反正中国人这一辈子都在卯足了劲奔,生命不息,目标不止。

我老和我太太讲为什么中国人不会享受生活,不愿享受生活,非要自己给自己找罪受。

她说,对了,我们中国人就愿意保健身体,健健康康地长寿着,这样才能在这个世界上受更多的罪。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7-11-2016 07:25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有笑到。基本上把中国人字眼换上华人也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11-2016 07:26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悲的老外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11-2016 03: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和外族就得接受文化上的差異,更何況在不同的環境下成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11-2016 04: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林居民 于 8-11-2016 04:37 PM 编辑

马国的华裔女生,应该比中国女生,西化,或者,现代化的多。
基本没这样多中式的毛病。
性格嘛,也比较独立,总之好很多。没有裙带大家族的习惯。
你说对吗。而马国华裔,很多也受不了,当代大陆浓厚中式行为习惯。
台湾的女生,应该多少比较还有点民国时期的旧传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5-7-2024 08:53 PM , Processed in 0.065308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