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CARI_KJW

国行总裁:大马走向无现金社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1-12-2017 01: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71211ll1z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1-12-2017 01: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71117a1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12-2017 05: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银行要加快普及电子付费,明年将豁免不超过5000令吉转账的收费,并且极力鼓励实行手机转账。这些措施将带领国家走向更现代化的付款方式。回顾过去,人们的付款方式不断在演变,纸币已渐渐被各种不同科技所取代。

记得80年代,我还在大马就读小学时,电视剧里的阿公阿婆要出外购物,首先要找个饼干罐,拿出储存的钞票。商人做买卖也会带着一大箱的钞票,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虽然大部份的人都已经把钱储存在银行里,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口袋里还是塞满钞票。大部份的买卖都还是像电视剧里那样,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钱用完后,就得拿着存摺,到银行排队取钱。

后来,银行推出提款机,方便客户提款。推出初期,许多人会担心在户外提款时被打枪,怕机器出错,怕提款机计算错误等。因此,提款数次后,总要拿着银行存摺到银行里更新一下存摺上的记录,核对一下才安心。随着提款机的普及化,人们发现与其口袋塞满钞票被强盗盯上,不如需要钱的时候才往附近的提款机取钱。

到了90年代,我升上了中学,当时信用卡开始越来越普遍。使用信用卡购物时签个名就成事,不用付钱,也不用找钱。

身为中学生的我,更是对此梦寐以求,觉得一卡在手,非常酷。当时人们最担心的莫过于信用卡被盗用。因此,当他们得知在互联网购物,用户只需输入信用卡号码而无需签名,难免对网上付费担忧多过惊喜。后来人们才明白,信用卡付费没有想像中危险,若有人盗用,公司能轻易追踪钱转账到何处,并且退钱给受害者。

因此,到了90年代末,虽然网上购物仍然未取代传统商店,但网上购物已经有明显上升的趋势,这也是大量的科网公司崛起的原因。一旦人们接受了无需签名就能用卡付费的方式,许多新的付费概念随之而生。这包括香港的八达通,人们可以用它来付公共交通费用;大马的“一触即通卡”则被推出作为高速公路付费的方式。

我到澳洲深造时,发现的3大奇观:澳洲面包贵,在澳洲吃一块面包比在大马吃一碗面还要贵;商场不到6点就关门,那可是大马商场黄金时段的开始;最后就是几乎所有人在商场付费都选择用银行卡。询问之下才发觉,那是因为银行卡付费不需额外转账费。2000年代后,银行卡已经非常普遍,饼干罐里藏钱和口袋里塞满钞票的日子已经成为过去了。

十多年后的今天,付费方式林林总总,连手机也能充当付款工具。在这方面,中国称冠全球,单单在2016年,中国人用手机付款总额达到了5兆美元。人们付钱时不问商家收什么卡,而是问他接受哪一个手机付钱软件,是支付宝(Alipay),还是微信支付(WeChat Pay)。用钞票付钱,已经变成了落伍之事。

谈到付费现代化,西方国家也不逊色于中国。美国人有众多的非钞票付款方式。他们用的信用卡种类繁多,每张卡都有高科技晶片,只要用户拿着信用卡,在收银台前挥一挥手,交易就完成了。家喻户晓的苹果手机也有付费功能,苹果支付(Apple Pay)在美国越来越来受欢迎。此外,美国企业也创造了不少创新的付费平台,PayPal让用户通过互联网、信用卡、现金、银行转账等方法通过一个统一平台付费。

展望未来,数码货币也是近年发展迅速的科技,它也可能成为另一种现代化付费方式。有的数码货币,如比特币,它的发行不依靠任何组织或银行,但它依然能够给人们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交易平台,银行也在研发类似比特币的数码货币。数码货币距离成为主流货币还有很长的路,但可以肯定的是,钞票付费将很快成为过去。(文章来源:星洲日报/微观时事·作者:张晋玮·法院IT经理·2017.12.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12-2017 05: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无现金社会是说全部都是用CC卡吗?难怪这么多人破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12-2017 10: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研究报告显示,大马3年内难晋无现金社会。

万事达卡全球报告《超越现金之旅》指出,从“现金交易”到“无现金交易”过程,分为4大阶段:开始、转折、引爆点和先进。

“无现金社会”是全球大趋势,政府和首相纳吉三申五令人民迈向电商与数码经济前缘,但前路显然漫漫。

原因是1:金融包容性不足,2:无银行账户人口,3:缺乏电子商务支付设施,4:较偏爱使用现金及5:经济规模非正规。

除非政府、国行与商业金融体系协助解决问题,短期内迈向无现金支付前端不易,更何况大马无现金占整体支付比重不过1%至2%水平,远低于国行目标。

在先进国当中,瑞典已迈向无现金社会,该国现金交易只占经济活动的2%,是无现金交易领域的“领头羊”。

但在欧洲的另一边,当今中国几乎什么都可以用手机支付的同时,作为欧洲第一和世界第四大经济体的德国,还坚守着对现金支付的“质朴”偏好。

德国人在超市购物,要不是银行卡就是现金付款,几乎没有人愿用智能手机支付。世界最大经济体的美国亦然,宁可刷卡也不选择电子或移动支付。

2013年美联储数据显示,逾25%美国人仍然现金支付。

无现金支付,“无”不代表落后,“有”也不表示IN。美、德二国相对“滞后”就是证明。

荷兰ING银行今年2月调查显示,75%欧洲人认为,没有现金是行不通的。在德国这个比例高达84%,而偏好现金支付的德国人高达77%,因为觉得安全放心。

其实,无现金社会并非完美,仍有风险1:无隐私可言,凡支付必有电子痕迹,2:损及经济自由,鼠标一点,账户就可能被冻结。

不能忽略的是,无现金社会中,负利率的威力将更强大,政府有可能对账面资金征税,而银行支票也正征收费用,尽管5000令吉以下免50仙收费,还要等到明年7月才开始。

此外,网上犯罪与支付安全也让人民担忧,这是政府与银行界必须克服的难题。

大马在2016年的贪污印象指数(CPI)排名及评分皆下滑,从2015年的50分下滑至49分,排名從第54下滑至第55位,处于不及格。而贪污贿赂与洗黑钱更不会使用无现金支付

欧美推动移动支付不易,大马要3年成事,能吗 ?(南洋社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12-2017 10: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要走无现金路线也要管制一下国内门市员工的素质。

像这个中国人,自己买3包烟和一堆东西,结果大马店员利用人家英语程度不好自己加买了一包dunhill red来坑人家。
5913fcfaaf51f3deb6844cee9feef01f3a29790f.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5-12-2017 01: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上班途中经过收费大道,打算排队为一触即通卡加额,结果耗费10多分钟才顺利完成这道程序。

事后想到,以国家银行为首的公私机构正加快普及国内电子付款,凭藉收费站这种服务速度和素质,我们的“无现金社会”美梦,最后能不能成真?

目前而言,收费站是国内少数能够反映无现金消费模式成败的行业。

大道公司前几年陆续在巴生河流域强制落实无现金收费制度,相信这是许多人第一次和“机器收费员”打交道,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这也相信不会是一次愉快的消费体验。

电子付款想成功推行,需要不小的市场规模,目前全国各地只有少数几个城市的居民天天使用收费大道,以让他们累积足够的无现金消费经验,并逐渐适应付款方式的转变,其他地区的消费者依然很抗拒在机器上晃一晃就完成交易的模式。

此外,部份消费者也十分抗拒部份场合如停车场等对电子付款征收额外费用的作法。照理说,电子付款会减少交易成本,可是这些省下的开销不仅未转为消费者的优惠,管理公司反而多收一笔费用,这种坑人的生意手法,怎能提高消费者使用电子付款的意愿?

消费者是无现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份,如果政府和企业漠视消费者的声音,只是自顾自地发展无现金社会,消费者却不买账,到头来一切恐怕将沦为新的白象工程。

然而,消费者也应明白,无现金社会是打造数字经济无可避免的发展趋势,与其抗拒这些变化,不如尽早适应无现金社会。

实际上,国行早在2011年之前就快人一步,推行一系列措施为电子付款铺路,上周也宣布启动第三波计划,解决转移至电子付款的最后一里路障碍。

当时,国行总裁丹斯里慕哈末依布拉欣表示:“我们别无选择,只能改善我们处理财务的方式。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从现有高成本和缺乏效率的支付机制转移至更廉宜、更安全和更有效的付款方式。”

推行无现金社会,以国家银行为首的公共机构固然冲劲十足,大大小小的国内外企业也纷纷摩拳擦掌,在中国双巨头阿里巴巴和腾讯明年引进面向大马消费者的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后,电子付款市场竞争想必会更为白热化。

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刘胜义警告说,大马不能在没做好充份考虑和审查之下投资电子支付,大马应以自身独特的方式去开启数字化征途。

言下之意,大马不应一味模仿迈进无现金社会的中国,毕竟中国的金融科技深入民心,是政府、企业和消费者顺应市场趋势发展出来的成果。

与中国消费模式不同的大马,即使照搬中国那一套,最终也只是水土不服。

别忘记,唯有深耕本土市场,再结合金融科技为实体经济服务,让金融与实体共生,这才能够全面发挥金融科技的功能,达到建立无现金社会的目标。

话说回来,在社会转向无现金之际,我们差不多也是时候思考如何应对这种变化了。

那天离开收费站时,发现超过30座亭子,竟然只有寥寥数名员工当班,与高峰时期有天壤之别。如果不设法改变,只怕在金融科技还没服务实体经济前,我们这些被服务的对象,早已不知何去何从了。(文章来源:星洲日报‧焦点评析‧文:王宝钦‧2017.12.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12-2017 03:10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無現金國家,因為人民人文教育不好,偷竊打劫殺人放火,所以不用現金能減低罪案,但是匪徒不見錢送你去死的還是很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9-12-2017 01: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想想看将来有一天,你一早出门去美食中心吃早餐,之後用手机的App召来德士送你去Mid Valley,再到超市买几个日常生活用品,接着坐MRT或电动火车回家。晚上不想出门就叫外卖,然後在临睡前用手机上网缴交水电费。一整天下来,你会发觉自己完全没有动用到现金,所有的交易都是通过线上支付完成,方便又迅速。

这美好的画面叫无现金社会,已经离我们很近,并逐渐渗透我们的生活。

明年微信支付将登陆大马,正式宣布大马开始走向无现金社会。

跟传统的现金支付方式相比,无现金社会具备明显的优势,而电子支付的出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方便和轻松,甚至有人声称,以後出门只需带手机便可以走遍天下,现金钞票可以放进博物馆内。

对这种说法,我无法认同,因为钞票能够一直通用至今,自然有它存在的道理,而且我相信即使在无现金社会,钞票依然有存在的价值。

无现金社会确实很便捷,但仍有一些缺陷有待解决,数据安全就是最大的挑战。人们对电子支付的最大疑虑就是安全问题,担心户头里的钱是否会被人神不知鬼不觉地盗走。况且电子支付技术还算新颖,仍有进一步提升和完善的空间。

可以肯定一点的是,未来电子支付系统会成为骇客攻击的目标,如果骇客成功瘫痪电子支付系统,人们的日常交易和消费将无法进行。

无现金社会另一项挑战是用户的资讯外泄的问题,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这问题一直无法获得妥善解决,这是电子支付所面临的一个很棘手的问题,也将制约无现金社会的发展。

再说,电子支付让所有的金钱交易被透明化,你买一本书丶喝一杯咖啡丶吃一顿饭,甚至到过甚麽地方,每一笔交易都会清清楚楚记录在案。商家对你的生活模式了解程度更甚於你自己,试问这种隐私暴露在他人面前的情况,有多少人能够接受得了。

另外,根据大马通讯及多媒体部副部长再拉尼的说法,大马的网络覆盖率约81%,言下之意,大马仍有一些地方缺乏网络设施,而这恰恰是电子支付的重要基础,如果你身处的地方没有网络,那麽电子支付服务将无法进行。

无现金社会是大势所趋,每一个人都无法逃避,但是如果这些问题无法有效地获得解决,与其迫不及待地拥抱无现金社会,放慢脚步迟一点迎接无现金社会的到来,也许情况会更好。(文章来源:星洲日报/记者Apps‧作者:连益华‧星洲网助编·2017.12.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12-2017 12: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用現金的狂潮,真正的推手是資本家。智能手機、電腦及識別儀器,只不過是被利用的工具。

我們的社會,已經受到這股未知是福是禍的人為操作的潮流波及,尤其是來自中國的資本家,都不必說明無現金社會對我們是好是坏,就以雄厚資金加謀略壓境。

我們自己的企業及技術力其實根本應付得了刷卡取代現金的時潮移轉需要,可是對到錢力及計謀強上不止百倍的中國資本家殺過境來,我們的肥水,我們分不到了,肥水流入中國資本家口袋去了。

電商,這個名詞,背后的實相,就是無現的最終謀略。其實電子商務這種商業活動,不是什么高科技,也不是非要他國過來“做”才能做好的艱難事。

現在才反思還不算太遲,為什么未充作反覆比較思量,就一面倒的允許外來資本如何如何的吃過界。

無現金社會如果是時代的必然趨勢,最好的選擇,是從大世界去看整體的動向。中國仍在努力探索的途上,一時的現象,未必是一定的最適當又最終結果。

先看好自己人的權與利

再說,在中國行得通的,未必在我國就可以照樣實行,像共享腳車就會是個好例子。

我們這裡,天氣、環境、消費心理及價值觀,不止已經越過了摩哆車的境界,人們在傾向汽車的高層面邁進途中,中國被吹捧得如何如何有錢賺的共享腳車,在我們這裡依樣抄行,很快就有結果。

從外來資本以大壓小的湧入,無現金的電商攻勢,忽略了我們自己人的應享商機權利,這一點不能裝成不知,就讓我們的市場拱手讓人。

大馬城是個活教訓,我們的資金,我們的人力及實力,沒理由連一個自己的城也造不起來。同樣的,電商這回事,要搞,我們的商家行家都有能力搞。

最重要的,還是仔細思量,真的有丟掉現金不用的必要嗎?(中國報評論**游枝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yow_meng5727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1-2018 02: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有个法国帅哥网红使用流利的中文,制作了一个爆红的视频流传社交媒体。

内容大致是吐槽自己在中国生活了8年后,回到法国感觉自己的国家好像农村般落后了中国10年。

法国小子感叹自己的国家仅有美国苹果支付系统,但非常不普遍,其系统也限于一些参与的咖啡连锁店,并惊讶法国人出门还要带现金或信用卡。法国小帅哥在视频的总结,恳求腾讯老板马化腾带微信的移动支付进入法国令人莞尔。

众所周知,中国在互联网及数字经济的发展超越欧美的普及水平,来到中国旅游或居住,各种起居饮食,衣食住行都脱离不了国内移动支付服务如支付宝、微信及其他支付应用程序等。

年轻的小伙子道出新一代的迫切需要,背后涉及复杂的政经文教的变化,改变起来更是砸破多少人目前的饭碗。从法国金融业、科技业、媒体业,甚至服务员等行业,都会因此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就是新科技为我们现有的国家、社会及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破坏式创新经济”。我们已经分不清楚所谓主流的市场发展,究竟是夕阳行业还是等待被取代的行业,一般的企业公司甚至政府,都难以适应这类科技创新所带来的挑战。

美国经历几十年才开始通行信用卡,但中国二维码移动支付在短短这几年来成功打造中国式的数字世界,而且成为一种全国支付规范,目前开始走入世界各地提供一个解决无现金的方案。

说起中国科技走出世界,其实中国也是在这几年才提出一带一路的概念。我认为,中国虽然具备走出世界的科技,但在政治、文化、经济甚至中国企业的管理经验上尚未有足够的准备,导致中国企业与世界衔接还是有一段很远的距离。

举个例子,支付宝虽然在中国国内通行,但是外国人若想要拥有支付宝,必须先有中国金融机构的户头及认证,而外国金融机构并不流行办理支付宝。还有更重要的语言上障碍,曾试过有马来朋友,以谷歌翻译的淘宝物品说明,要求我帮忙购买。

无论如何,我们看到中国企业快速的应对种种走出去的挑战。中国的创意发明在布局世界的棋盘里,东南亚国家是最重要的起跑点。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收购或与当地公司合作,举例中国企业“在地化”了移动支付系统,菲律宾为Mynt、印尼的是Go-Pay、泰国的Ascend Money、马来西亚则是大家熟悉的Touch n go。

这些国家的移动支付发展肯定会起到改变,但也限于它本身国家的政经文教及当地人做事的速度及配合。三天打鱼,四天晒网的工作态度肯定也是令中国企业公司处处碰壁。

数字经济破坏威力极为强大,一般企业都无法适应这种改变,也只有政府的带领之下,才能彻底突破企业那种“怕做又不得不做”的心态。

大马的数贸区至少有个起点的种子。目前做生意的,都将市场上结构性的低靡消费现象,归咎于政经文教的各种问题,但又有多少商家会反省自己的商业模式,是否符合消费人科技需要变化呢?

一些零售业和餐饮业的国际著名品牌结束在大马的营业,也有企业因成本和盈利压力而缩小规模。这些热门店家关闭,令消费者措手不及,似乎不符合大马的强稳经济数据。大马的零售商面对着怎样的考验?实体店又要如何调整步伐配合电商的大趋势?

我们的企业公司,的确需要思考以新体制,另起炉灶的方式来应付这种破坏性创新。(文章来源:星洲日报/夜雨对床·作者:龙耀福·私立大学讲师·2018.01.08)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yow_meng5727 + 5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8-2018 12: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首相敦马哈迪医生再度拜相后,于两个月前接受新加坡《亚洲新闻台》访问时披露,政府考虑更换货币或无现金社会,以打击贪污;随后他约见阿里巴巴创办人马云,并表示要到中国看看,学习中国的互联网与全球化发展,还特别想去杭州感受无现金社会。

日前敦马率团启程访问中国,首站抵访杭州及与马云会谈。

这是一项深具策略意义的参访行程,因为,杭州是全球最大的无现金城市。杭州人的日常生活消费基本上不需要现金,一切都以手机支付,甚至街头艺人都随身带着二维码。

无现金社会是一种趋势,因为传统的现金支付已经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速度;无现金消费减缩交易的时间成本,及节约资源,是未来社会为实现减碳节能的全新生活方式。

相信这也是敦马此行的意义,他要向马云取经,更要体验无现金消费,要见识蚂蚁金服覆盖中国全境数百个城市的信用支付,去感受在这个信用体制的每一个人,如何更好地在无现金社会享受更便利及舒畅的生活。

180820c020a.jpg

在这个无现金社会里,就是通过超过数百万家线下商店与移动支付系统嵌接,让用户只要用一个手势,在数秒内就能完成支付交易,也让那些商铺、快递、餐馆、公市、农贸市场,甚至跨境贸易,实现无现金交易。

这些营销能力的提升,都需要依靠云计算、生物识别、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支援,阿里巴巴还继续专注于发展金融区块链技术,以重构全球营销版图。

这也是敦马渴求引进的技术创新,因为阿里巴巴的创新科技与移动支付平台,及快速发展的社会节奏,能帮助我们的年轻人及妇女实现创业营销,借助大数据还能帮助我们提升企业营销及开拓国际市场。

即将涌现的无现金社会,不仅让人类摆脱依附货币的实体交易对资源的耗损,而且“去现金化”,也能有助于反掠夺、反洗钱、反腐败、反诈骗,及遏制暴力及智能犯罪活动,这也是敦马渴求善用科技,实现创新经济的理想。

我们相信此趟访华的龙乡之行,能够让敦马从巨变的中国,找到帮助我们穿越障碍,实现蜕变的正能量。(南洋商報社論)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yow_meng5727 + 5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1-2019 12: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周三,马来西亚尼尔森公布的马来西亚支付方式联合报告显示,67%国人使用各种形式无现金支付,最受欢迎是扣账卡及网上银行。

2017年,Visa的调查显示,国人已做好准备采用移动支付,10人中有7人愿意使用电子钱包如三星支付。

我国网上银行支付方式:偿还电话费和网络账单(53%)、水电费(47%)、汽车贷款(38%)和租金(37%)。

国行资料指,2017年按人口平均使用电子付费转账的有111项转账,预计2020年会上升到200项。

调查显示,我国71%成年人拥有至少一部智能手机,手机支付系统或者电子钱包,有银行业推出的Maybank Pay、CIMB Pay,以及更多的是由其他公司所推出的,例如AirAsia的BigPay、Touch n Go的touch n go e wallet、微信的WechatPay、Grab的GrabPay以及亚通的Boost等。

电子钱包提供的好处包括:无需找钱,付款方式快捷便利、无假钞问题、高透明度,可以随时查看交易记录,容易记录和理财、避免现金被偷被抢等等,并有使用回扣优惠。

但,国人使用率不高,扣账卡63%,网上银行支付57%、信用卡27%和电子钱包8%。

大马人不惯用移动支付或电子钱包,主要停留在扣账卡和银行支付,比如还水电费、网络账单、银行贷款和租金。

今天,现金仍是国人日常开销首选。

显然,准备和愿意使用是一回事, 真正使用及经常使用又是另一回事。

VMware金融消费2020民调指出,有近46%受访者认为,电子钱包及电子付款应用程式的保安措施并不安全。马来西亚尼尔森的调查也是安全问题为最大主因,其次是避免超支。

其实,电子钱包比信用卡或扣账卡更安全,就算被盗,也只是损失钱包里的存款而已。

大马付款网有限公司(PayNet)集团首席执行员彼特沙士说,在这数码化时代,国家印刷钞票或商家处理现金的成本昂贵,我们将会迈向那个方向,或许是在20年后。

中国已满街移动支付,菜市都在用着,我国却仍需20年,邻国的印尼、菲律宾及泰国的消费者都对新的付款方式更加开明。

工业4.0、人工智能,以及5G年代,很快就要来临,要是移动支付(钱)都搞不定,国家与人民何以应付需要庞大开销和投资的新时代高科技转型呢?

说到底,电子钱包和移动支付仍行不通的最大原因在于“钱”。而钱的问题,包括没钱、钱不够用和避免超支。

没钱时,电子钱包,行吗?(南洋商報社論)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yow_meng5727 + 5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5-2-2025 10:43 AM , Processed in 0.123879 second(s), 3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