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maxstudio

《吉祥的选择——迈向光明的生命》 ......电子版下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11-2014 12: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尊者,倘若一个人已处于半昏迷状态,因中风和严重的糖尿病而躺在床上,身体已开始腐烂和发臭,有人在这时劝他舍弃他的身体念佛求生净土,是否犯了唆使他人自杀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4-11-2014 07: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xstudio 于 26-1-2015 07:24 PM 编辑
ryan713 发表于 3-11-2014 12:56 PM
尊者,倘若一个人已处于半昏迷状态,因中风和严重的糖尿病而躺在床上,身体已开始腐烂和发臭,有人在这时劝 ...

Ryan713贤友,的确有些佛教传承是如此劝导临终者的,然而从上座部佛教的观点来看是不能如此劝导的,因为是有唆使他人自杀的讥嫌。

这点在上座部佛教是要非常小心谨慎的,如果一位比丘以如此方式劝导临终者说:“你的生命很苦,不要执着这个身体,放下这臭皮囊、快点往生……”等等之类的话,而这时病人真的放弃生存的意愿而死去的话,那比丘就犯下了比丘戒的第三条断头戒pārājikā了,他必须立刻脱掉袈裟,这一生再也不能受比丘戒,可见是多么严重。所以上座部佛教的比丘去探望临终病人时要非常的正念谨慎,以免溜口说错了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11-2014 07: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xstudio 于 26-1-2015 07:25 PM 编辑

3.1 不善相

不善相是过去造的恶业所显现的相。如果出现的是业,他会看到自己正在杀动物的情景,犹如当时的场面再重演一般。这种表现普遍被人们认为临终者对时间和地点的认知障碍,在这种认知混乱的状态中,很多临终者会开始说起以前的事,因为他们已经分不清过去和现在了。

如果出现的是业相,临终者将会看到打猎时用的刀枪、杀猪鸡宰牛羊时使用的刀、钓鱼的用具、动物的血、听到动物的哀号声等。

如果出现的是不善趣相,他将会看到森林、田野、海、河、火等等。森林是即将投生为畜生的趣相。海是即将投生为阿修罗[34]的趣相。见到周围很多已故的亲戚、不认识的‘人们’或鬼是即将投生到鬼道[35]的趣相;有的临终者会把自己的儿子当着是父亲,或把妻子看成母亲,他们已经分不出看到的是人还是鬼了。看到火、热油锅、铁链、铁狗、感到不寻常的炙热或寒冷、听到地狱众生的嚎叫或铁链拖地声等则是即将投生到地狱[36]的趣相。

由于这些死亡之相一般人是无法看到的,所以,看到或听到这些不善相的临终者会特别害怕独处,希望亲人能够无时无刻陪伴在其身旁。尤其是夜晚,临终者老说有‘人’在他床边。当临终者向身边的亲人透露他们所看到的相时,会令亲人们大感不解,以为临终者已经进入昏聩惑乱状态,开始谵语起来了,殊不知这些相是他们将要投生恶趣的征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阿修罗(asura)的意思是非天、不端正。因为他们的果报好像天神,但又不是天神,他们喜好住在大海。男阿修罗长相很丑陋,但女阿修罗却长得很美丽。阿修罗有大威力,个性多疑、傲慢、好怒又好战,常与三十三天的诸天神打战。也有另一种堕恶趣的阿修罗,与饿鬼类似,长期遭受折磨,住在村里或村落的附近,以村民丢弃的食物为生。一些阿修罗在没有获得食物时,也会附在人身或折磨人类。

[35]一般人普称鬼界为饿鬼道。实际上鬼道是比较恰当的,因为所有堕落在鬼道的众生未必是饿鬼,有些鬼是很有福报的功德鬼或宫殿鬼,他们享受着像人或天神的福报。这是因为他们过去世时做了很多善业,只因为前一世临终时把持不了自心让恶业成熟,或者带着爱恋和执著的心死去,导致他们投生在鬼界。过去造的善业会在鬼的生命期间产生果报,让他们做鬼也不至于太苦。我们的世界是重叠的空间,非人和畜生都与我们一起共享一个生活空间。树、山、洞、石碑、住家、医院、菜市场、坟场、塑像、粪坑等等都是他们的家;祭拜的食物、剩饭、残渣、屎、尿、脓、唾液、血、骨髓、尸体、烟、灰等都是他们的食物。鬼也是与人一样由五蕴组合而成,不同的是他们的物质比较微细,不为一般肉眼可以看见。基于一些特殊的因素,一些人是可以以肉眼看得鬼道众生。

[36]地狱(niraya)是最低下的生存地,也是最痛苦之地。在地狱里的众生从投生至死亡的期间里,必须无间断地遭受自己的恶业之果,完全没有休息的机会。有八大地狱,而其中的痛苦一个比一个更剧烈难受。它们是:等活地狱、黑绳地狱、众合地狱、号叫地狱、大号叫地狱、燃烧地狱、大燃烧地狱及阿鼻地狱。当中阿鼻地狱又是最下层又最为恐怖。在每一个大地狱的四方各有四个小地狱,因此一共有一百三十六个地狱。地狱众生的寿命没有定数,有赖于其恶业的强度。因此,有些众生只在地狱里受苦几天,然后即投生至他处;但有些则必须被折磨好几百万年。当一个禅修者在修习慈心禅时,他必须对十二组众生散播慈心一直证得禅那,其中一组是一切恶道众生(sabbe vinipātikā)。禅修者必须把禅定之光照向地狱(通常是在地底下)、鬼道、阿修罗道和畜生,缘取这些恶道众生为散播慈心的对象,这时他可以看到部分的地狱众生、鬼道众生和阿修罗。如果一个禅修者能够证得天眼通的话,就可以完全看得清楚这些恶道众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11-2014 06: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xstudio 于 26-1-2015 07:26 PM 编辑

3.2 善相

善相是过去曾经造过的善业所显现的相。如果临终者看到自己正在供养食物给出家人,这是属于业;如果出现的是食物或出家人,这是业相;如果见到美丽的血红色表示即将投生为人的趣相;看到舒服的光、天人、天女、马车、宫殿、听到天界的音乐或闻到馥郁的香气等等,这些都是即将投生为天界[37]的趣相。

_________________

[37]天界分三重,分别是欲界天、色界天和无色界天。欲界天又可分为六层,即:四大天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和他化自在天。在欲界天的天神们都享受着无上悦目娱心的感官欲乐,寿命也很长,最底层的四大天王天也有人间九百万年的寿命。在越高层的天所享受的欲乐更美妙,寿命也更长。他们不会生病也不会衰老,保持在恰似十六岁的容貌,一直到他们天寿享尽为止。色界天的天神不享受感官欲乐,而安住在更殊胜的禅悦,寿命也比欲界天的天神更长。无色界的天神只有心识,没有色身,寿命比色界天更长。色界和无色界也可称为梵天。要投生欲界天可以通过不断修十善业和十福业,而要投生梵天则必须有禅定,临终时还可以维持着禅定的功夫方可投生做梵天神。在散播慈心的十二组众生里,有一组是一切天神(sabbe devā)。禅修者可以把禅定的光照向的天界或寺院周围,这时他可以看到部分的天神或树神,照见后再对他们散播慈心一直证得禅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11-2014 07: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xstudio 于 11-2-2015 10:47 PM 编辑

兹举发生在佛陀时代一个在家居士Dhammika的例子。Dhammika住在印度的舍卫城(Sāvatthī)。他经常到舍卫城的祗陀林给孤独园(Jetavana)供养佛陀与僧团,并守戒、听法和禅修。后来Dhammika病重即将要去世了,在临终前他很想听佛法,于是就吩咐孩子们到祗陀林给孤独园邀请比丘[38]前来床边念诵经典。

正当比丘众围绕在Dhammika床边念诵着《大念处经》[39]时,从六个天界[40]来了六辆具诸庄严的马车。站在马车上的天神们说:「让我们带你去我们的天界。就像打破瓦罐后会拿到金罐一样,投生到我们的天界会很快乐。」Dhammika不想听法被打断,于是对天神们说:「你们稍等,你们稍等。」比丘们以为他不想听法了,于是就回到寺院去了。

他的子女们以为他临终时心慌意乱而伤心哭了起来。Dhammika恢复一些正念,发现没有比丘们诵经的声音,只有子女们的哭声,便问孩子们:「你们为什么哭?」

「亲爱的父亲,您邀请尊者们来诵经,当您听闻他们诵经时,却停止他们。我们想到没有不害怕死亡的人,所以我们哭。」

「尊者们在哪里?」

「亲爱的父亲,他们已经回去了。」

「我不是跟尊者们说话,我是跟天神们说话,他们坐在六辆装饰得很漂亮的马车,停在空中,吵着说『来我们的天界享受快乐,来我们的天界享受快乐』,我在跟他们说话。」

「亲爱的父亲,我们没有见到哪里有马车。」

「有没有我编制好的花圈?」

「有,亲爱的父亲。」

「哪一个天界最快乐?」

「一切菩萨[41]及诸佛的父母[42]都住在那里的兜率天[43]最快乐,亲爱的父亲。」

「那么,你们说:让它挂在从兜率天来的马车,然后把花圈丢上去。」

于是,他们就丢上去。该花圈挂在兜率天的马车。大家只见到悬挂在空中的花圈,并没有见到马车。Dhammika说:「你们见到那个花圈吗?」

他们回答:「是的,我们见到。」

「它就挂在从兜率天来的马车。我就要去兜率天了,你们不必担心。如果你们想要投生到我那里,你们应该做我所造的福业。」说完他就去世,立刻投生为一个非常庄严,有一座富丽堂皇的黄金宫殿里和一千个天女围绕的天神。

Dhammika临终时所看见的天神众、天声、天界马车都是善的趣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比丘是巴利语bhikkhu的音译,是在佛陀的正法、律中出家,受具足两百二十七条戒的男子。一个男子要成为比丘并不容易,必须要具备一些先天和后天的条件才可以受比丘戒,例如:他必须是人、是男人、年龄满二十岁、不畸形残缺、非黄门或两性人、无重疾、无债务、自由身份、相信因果、不曾犯五无间业以及须得到父母亲的允许等。若非过去曾经有造过殊胜善业,要具足以上种种条件的确是不容易的。

[39]《大念处经》(Mahāsatipaṭṭhāna Sutta)乃巴利经典《长部》中的第二十二部经,是佛陀教导众生如何获得清净、超越忧愁与悲伤、灭除痛苦与忧恼、断除贪嗔痴与现证涅槃的修行方法,也是众生成就阿罗汉、辟支佛和佛道的唯一清净之道。此经是上座部佛教界极重视的一部经。

[40]六个天界指的是六层欲界天。

[41]菩萨是巴利语bodhisatta的音译,意为发菩提心、追求觉悟的人。在上座部佛教的巴利经典中,菩萨的定义是获得一尊活着的佛授记,再经过脩远的生死轮回,不断圆满成佛的波罗蜜后,一直到在菩提树下觉悟的生命阶段。小部经典的《本生经》里记载着菩萨在过去世累积波罗蜜时发生的典故。由于菩萨还是凡夫,即使被授记为必然成佛的菩萨还是会因为不善业的成熟而投生到畜生、鬼,甚至地狱等恶趣。上座部佛教时常被不解佛教演变历史的人讹称为‘小乘’。其实,上座部佛教是在佛灭两百多年后被传进斯里兰卡、缅甸、泰国等地,而佛教之间大小乘的分派是发生在佛灭后五百多年的印度,所以上座部佛教与后来的大小乘派系是完全扯不上关系的。事实上,在上座部佛教的圈子里也有不少发心修菩萨道的行者。他们是清清楚楚知道修菩萨道将会遇到什么样的考验、风险和代价,比如:他们看过自己在过去世曾经堕落地狱恶趣的痛苦,也知道未来将会面对同样的风险。然而,因为发大悲心,他们愿意为崇高的成佛理想付出代价,老老实实在成佛之因上努力下功夫,难忍能忍,难行能行,绝不抄捷径。

[42]诸菩萨的最后一生在人间诞生后,他的母亲不久就会去世,然后投生到兜率天成为男天神。这是诸佛定法。

[43]兜率天(Tusita)也意为妙足天、知足天、喜足天、喜乐天,是欲界六天的第四层天,为诸菩萨成佛之前的住处。将降生在未来世界成佛的弥勒菩萨现在就住在这层天。与其他欲界天相比之下,兜率天还是属于比较有法的天界,佛陀时代有很多圣者和虔诚的弟子死后都投生到兜率天。在这里还有法堂让天神宣说佛法和修行。兜率天的一天等于人间的四百年,兜率天天神有四千天寿。虽然从佛陀入灭到现代已经距离了两千多年,但对于兜率天的天神来说,只不过才六天前的事。所以,天神看人类就像我们看蜉蝣一样朝生暮死,人类从哇哇落地、学说话走路、上学读书、拍拖恋爱(时代改变了,次序超越了做工,排在读书后面)、做工赚钱、结婚生子、做牛做马养育子女、看孙守门,转眼间没有也没带走就呜呼哀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11-2014 07: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xstudio 于 26-1-2015 07:31 PM 编辑

3.3 改变死亡之相

是否能够将不善的死亡之相及时转变为善相?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

在斯里兰卡有一位名叫苏纳(Soṇa)尊者的阿罗汉[44]。他的父亲是一个猎人,年轻时常常带着一只猎狗去打猎。当老得不能再打猎时,他即去他儿子的寺院里出家为比丘。

不久之后他患了重病,临终时看到地狱的狗上山来咬他的影像。他感到很害怕,所以要他的儿子赶走牠们。一般人都看不到有什么狗,但苏纳尊者知道其父亲是见到了趣相,如果不及时处理就会投生到地狱里去。于是他即赶快叫其沙弥[45]弟子们拿了一些鲜花,把它们散置于寺院里的佛塔四周。之后他们再连床把他的父亲抬到该佛塔前。其时,苏纳尊者即提醒他父亲顶礼佛塔并对以他名义供花给佛塔感到欢喜。

他的心即时获得平静。他顶礼佛塔,且对以他名义供花给佛塔感到欢喜。这时他的趣相即时改变,另一种天界宫殿、美丽花园的相出现在他眼前。他告诉儿子道:「你那美丽的后母从天界下来迎接我上去。」苏纳尊者也就对自己的努力感到满意。这也是子女们报答双亲的一个最好的办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阿罗汉是巴利语Arahant的音译,意思是已经杀了烦恼贼、断除一切贪嗔痴烦恼的圣者。阿罗汉已经从无始的轮回里得到究竟的解脱,那一世是他的最后一生,不再会有未来的投生。由于没有了未来的五蕴,需要依附在五蕴成熟的诸善恶业永远没有因缘得到成熟,所以阿罗汉永远止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愁、悲、忧、恼等等因轮回所附带的一切痛苦,得到永恒的快乐。证得阿罗汉,解脱轮回是上座部佛教最终的目标,也是佛陀对弟子们所拟定的标准。

[45]沙弥是巴利语sāmaṇera的音译,是指在佛陀的正法、律中出家,受持十戒的男子。十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淫、不妄语、不喝酒、过午不食、不观赏歌舞戏乐、不打扮、不睡高贵床椅及不持有金钱。这十戒是所有修行人最基本的守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8-11-2014 07: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xstudio 于 26-1-2015 07:32 PM 编辑

有的临终者是抱有定邪见。所谓定邪见是指断见,也是所有邪见[46]中最严重的邪见。他们认为人死后一了百了,一切归于灭,没有因果也没有轮回[47]。为什么在这种邪见前有个‘定’字呢?因为有断见的人如果到死都不肯放弃这种错见的话,死后一定投生恶趣,什么临终关怀都没有效,所以定邪见也可归纳在无间业[48]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6]邪见是指一个人因为不了解生命的真相而相信并坚持乖谬不合理的见解和观点。世间普遍性的邪见有常见和断见。所谓常见是执著‘我’是永恒不变的主体;断见则是认为‘我’死后归灭,什么也没有。在经典《长部•梵网经》里,佛陀网罗了所有关于‘我’与‘世界’的六十二种邪见,这些邪见都围绕在常见与断见两个极端。人们会有邪见主要原因是因为亲近有邪见的人并接受其邪说的影响。一个有邪见的人可以毫无羞愧地做出伤害自己也祸害他人的事,也可以名正言顺的以其主之名义对手无寸铁的百姓妇孺行杀戮,或者对不信己教的异教徒们发动圣战。男人甚至被鼓动荣誉处决女性,以石头丢死自己的亲生母亲、妻子、姐妹和女儿。所以佛陀在《增支部•一集•末伽梨品》说:「诸比丘,我实未见其他一法有如邪见这样大的罪。诸比丘,诸罪以邪见为第一!」邪见也非永恒不变,只要有机会亲近到善知识,愿意纠正错见,学习与培育正见可暂时性摒弃邪见。然而,只有圣道的力量才能真正永远地根除邪见。当一个人通过实修戒、定、慧来现证因果轮回、业力法则、缘起法则、无常、无我法则后,种种邪见就不会再有立足点。

[47]轮回是确实存在的,就像万有引力定律一样。生命的轮回只是自然界中的一种现象而已;只是它无法通过任何科学仪器测探出来后,以具体的数据展现给世人。因为轮回属于精神领域,只能以精神领域的力量来证实。有一点要澄清的是:轮回并不是印度教的创说,更不是佛陀采纳印度教的轮回思想融入佛教。在古印度还没有佛陀出世的时代,已经有很多外道修行人修得宿命通,能够回忆起过去很多世,所以轮回已经普遍被古印度人接受为自然界中的一种自然现象并纳入他们的多神教义里。但是,他们无法对轮回现象有更透彻的洞察和理解,佛陀只是更进一步完整诠释轮回的现象而已。除了植物之外,一切有生命的生物,都是我们可能投生的形态。生命的轮回就像一个从一支蜡烛移到另一支蜡烛的火焰一样,只要继续有燃料的供应,生命之火就会永无止境的延续。虽然有轮回,但却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识、主体、自我或者灵魂。轮回只是一堆错综复杂的因因果果关系之体现。就以蜡烛之火作譬喻:当我们把手中的蜡烛点燃另一支蜡烛时,我们不可以说:这两支蜡烛的火是完全一模一样的。他们是不一样的烛火,因为他们依靠着不一样的蜡烛燃烧。但我们也不能说他们之间并毫无关系。因为有了我们手上的烛火为因缘,另一支蜡烛的火才会燃起。目前,西方科学界尝试以不同的方式证明轮回的存在。经过三十多年以来严格慎密的调查、搜集、和考察研究后,的确获得足够的证据来肯定轮迴的存在。他们发现了许多人可以回忆起过去世的个案,而且非常肯定他们的经验不是凭空臆造的。其中最着名的是伊恩•史蒂文生博士(Dr. Ian Stevenson)。他收集了数千个儿童案例;这些儿童并非透过催眠,而是自发性的忆起过去世的生活。他用严谨的科学调查方式进行蒐证比对,证实有过去世的存在。既有过去世,必然也有未来世。

[48]现在佛陀已经入灭,阿罗汉也不多见,要构成分裂和合的僧团的罪业也需要具备几种条件。现代人容易造下的无间业不外乎弑父、弑母以及定邪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9-11-2014 03: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然而,纵使屡次三番的譬解不果,一个依然坚持定邪见的人若有亲人的最后努力‘抢救’,还可能会出现微薄的转机。在他临终之前的几个小时乃至几天前,即将投生到恶趣的业、业相或趣相会很明显的呈现在他的心路过程。如果他还能保持清醒的话,尽量从他口中探知他看到什么相。

了解到死亡之相,我们也能轻易从临终者的行为举止里揣摩出一些蛛丝马迹。例如:出现一些像畜生的怪异举动,喊热喊冷,极力挣扎欲摆脱某种威胁,开门邀请看不见的‘亲人朋友陌生人’进来等等。从中可以知道临终者开始看到不善的死亡之相。我们就乘顺水船以他所看到的不善相来警惕他:因为有错见才会看到这些相,表示他将要投生恶趣了。劝化他如果能放下错见,这些不善相就会改变了。若临终者真的能在临终前及时悬崖勒马放弃断见的话,投生恶趣的业、业相或趣相也会随之改变,未必一定会投生到恶趣了。
由此可见,在临终时是否能够把不善相转为善相,很多时候是有赖于围绕在临终者身边的人是否懂得掌握佛法要义和心的运作原理,否则只能看临终者本身的造化了。一般临终者在临终时刻心智闇弱迷糊,无法自主,这时家属就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一看到不对劲时,要尽快帮临终者收摄其心,提起正念,就像阿罗汉苏纳尊者一样敏捷契机。

万一临终者曾经造过五无间业,如弑父弑母的,该怎么办好呢?虽然下一世投生到恶趣是无可扭转的事实,过眼烟云的往事就不要再提,现在只关心当下的事。当下能做的就是尽量为他做功德,请他多多随喜,希望这些功德能够在未来能够减轻他的痛苦。

临终关怀是一门具灵活与弹性的技能。只要抱着让临终者保持善心的大原则,临终关怀者基本上都可以善用任何如法的善巧来引发并维持临终者内在的光明。在这方面,一个善巧的临终关怀者需要在一些领域如佛法、心与业的运作法则和人性心理学有所掌握和理解。此外,还可以多吸取他人的经验以应付各种突发和反常的可能性。若能配合自身敏锐的察言观色,且懂得契合因缘,即使连罪业累累的屠夫、猎人或刽子手都可能因为把握一线善机而投生善趣,更何况一般没有什么大恶大善的人。

佛教以慈悲为本。每一个众生都应以平等无私的心对待,即使是恶贯满盈的人也存有希望,不会因为是恶人而有所偏差。只要他愿意悔改,并真心接受善法的引导,他们都应该被给予平等的善终机会,因为佛陀有说过:

「自知愚昧的愚人,基于这点是个智者;
自以为是智者的愚人,才是真正的愚者。」
(《小部•法句经•63偈》)


本帖最后由 maxstudio 于 12-11-2014 07:24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9-11-2014 07: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maxstudio 发表于 9-11-2014 03:35 PM
然而,纵使屡次三番的譬解不果,一个依然坚持定邪见的人若有亲人的最后努力‘抢救’,还可能会出现微薄的转 ...

随喜赞叹,本人外婆病重也快走了,她平时不信佛法,但有时常到庙里拜拜,偶尔也有拜观音菩萨,是否可以让她回忆她以前诚心膜拜的情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11-2014 01: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xstudio 于 26-1-2015 07:37 PM 编辑
kyani.net 发表于 9-11-2014 07:57 PM
随喜赞叹,本人外婆病重也快走了,她平时不信佛法,但有时常到庙里拜拜,偶尔也有拜观音菩萨,是否可以让 ...

kyani.net贤友,这也要看你外婆平时到神庙里拜拜或拜观音菩萨时是以什么心态来膜拜。如果到神庙或拜诸佛菩萨时只是一般的祈求合家平安、顺顺利利、安安康康,讨字求财等等,这些都是为自己或亲人乞求赐福之类的拜拜就很难带起她的善心了。最主要的原理是在引导她回忆的那个活动,于其过程有没有生起善心。如果她拜神菩萨时总是要得到什么回报的,那么心路过程很多都是贪根组为主导,多回忆这些事并没有带来什么助益。除非你可以确定她是以一颗无私、慈心、广阔、为他人利益着想的心来膜拜神菩萨。在膜拜菩萨时是仰慕象征着慈悲的化身的菩萨,希望自已也能像菩萨一样慈悲。平时能抱着这样的心境去神庙散播慈心,并祝愿自己、亲人和一切众生都能平安快乐等,那么我们要带起她的善念就比较容易得多。

如果没有,你可以尝试问问外婆去神庙拜神菩萨时有没有捐钱、供养水果(非拜拜过后打包回家自己吃的)或添油之类?其实布施给神庙和神明也是一种善业。如果有的话可以引导她回忆这个善举并带起她的欢喜心。

如果连这点也没有的话,试试问与你外婆比较亲近的亲人们,问他们有没有看过你外婆做过什么善事的?我想一定是有的,即使是小小的善事也很好,可以再为你外婆重述她做过的善事。

另一个建议是乘着她还清醒的时候以她的名义做‘新鲜’的功德,给她带着‘新鲜’的功德上路。因为老人的记忆也不怎么好了,可能回忆不了那么多。通常一般人要临死时,他们都不会吝啬做善事的。如果可以以她的名义布施给三宝的话,其功德是最殊胜的。如果她对三宝没有信心,可以以她的名义布施给其他慈善机构、教育基金、老人院、孤儿院等,然后提醒她说:这些善事都是她可以随身带着上路的资粮,请她多多记住这些善事,因为以后要健康、快乐、财富都可以从这些资粮里换取到的。最好能在她的面前做,并让她亲眼看见,因为很多人在临终的时候已经不能靠想象了。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也让她亲手做,让现场的善业给她的心灵带来更强大的撞击。印象在脑海越深刻,‘新鲜’的善业作为临终业成熟而带她投生善趣的机会也会更高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谷成 + 5 随喜功德。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11-2014 01: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篇——丧礼

丧礼象征着一个生命结束的印章,也是人们最不愿意,却又不得不硬着头皮去面对的一种矛盾式礼仪。简单来说,丧礼是人们处理尸体、哀悼致意、平衡及重建亡者与丧亲之间的相互关系所演化而成的规范礼节。

世界各民族都有其独特、繁复、庞杂的丧礼,其起源与人类文明一样古老。世界不同区域的丧礼代表着一个地方不同的文化习俗,从中可以约略了解该民族对生死抱有的态度、人与人之间的伦理文化和对未来的展望和期待。这可牵涉到某个民族对大自然界的洞察智慧、生命体察的省思深度、生亡之间的利害估量、道德伦理的秉持尺度以及他们对幸福快乐的究竟定义。

从实际文化层面来说,社会所认同的丧礼仪节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会在施行过程中随着人们的主观、概念、经验、潮流、需求的改变而不断加入新的元素。丧礼和草根习俗彼此交替吸收,互相融合才形成今日人们所盛行的丧礼礼俗。

丧礼在安抚人心和平衡社会秩序方面是有一定功效和涵义的。在这方面,佛教式丧礼不仅要涵盖世俗丧礼对文明社会所起的作用,还彰显了人类的生命价值观和着点处。一个完整且能给生亡两者带来真惠的佛教丧礼应该能满足七项需求,包括正见的需求(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信仰的需求(心灵依靠的明灯和港湾)、教育的需求(依自然界法则的生活之道和规范)、抚慰的需求(心灵的安抚)、亡者的需求(遗愿)、丧家的需求(能为生亡两方带来功德的福业)以及节俭的需求(有意义的花费)。丧礼流程的安排与规划越能满足这些需求,丧礼的功能和意义发挥得越好,丧家也越容易从悲痛中走出来,重新面对生活。更重要的是,丧家因此而得到正见的引导,奠定正确和积极的人生观,积累福业,为亡者和活人皆带来深远的福利和快乐。


本帖最后由 maxstudio 于 25-11-2014 09:25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11-2014 07: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xstudio 于 26-1-2015 07:43 PM 编辑

4.1 生死之间

如何定义真正的死亡呢?是不是临终者的身体重要系统如心脏、呼吸及血管、生理机能无可逆转的停止工作后就表示已经死亡?或者当临终者对外界的刺激完全没有反应,没有肌肉运动,各种反射消失,无自发性的自主运动维持到十二小时后?还是当临终者的瞳孔对光毫无反应和脑电波呈现平直的的线状后就可宣告死亡?

从古至今,死亡的定义在医学界还是一项具争论性的课题,难以严格界定。到目前为此,医学界都没有达到一致的标准,死亡定义就像邮政编码系统一样无法达成全球一致。有些国家的医学界是以脑死为标准,这定义允许病人在心肺功能尚且存在的情况下就被宣布死亡;有些则依心死为标准,在依心死的定义方面,到底心脏停止跳动多久后才可宣布死亡,世界各地又持有不同的标准了。有的地方认为五分钟后可以确定死亡,有些认为十分钟后,再久一些则是二十分钟后。然而,依上述的心脏停止跳动若干分钟是否足够长,是否是不可逆的,无法救活了,这些都还在激烈争论中。根据医学的记载,有心脏跳动超过五分钟而起死回生的例子。也有被医生证明脑死,大脑组织完全处于不活动状态后宣判死亡的人又离奇复活起来的案例。

无论如何,在众多被医生依据脑死和心死定义作死亡宣判的‘死人’当中,有多少个是真正的死亡呢?事实上,根据大医王[49]佛陀教导的《阿毗达摩》[50],当死亡心生起后,再也没有其他心识从心所依处[51]生起,这时一个人的生命才算是真正的终结。死心一灭,结生心[52]即起,也就是另一个生命的开始[53]。新的生命形态会在六道的其中一道继续轮回下去,这好比一条河流,没有间断的生命之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9]大医王是佛陀的另一个尊称,因为佛陀不仅知道众生病痛的原因,也开出究竟的药方一劳永逸地解决众生的病苦。

[50]阿毗达摩是巴利语Abhidhamma的音译,出自上座部佛教传承的巴利三藏经典之阿毗达摩论藏(Abhidhamma Piṭaka),意思为殊胜的法。阿毗达摩是有系统的把佛法要义进行分门、别类、整理与诠释。在阿毗达摩的解析下,诸法可归类为心(citta)、心所(cetasika)、色(rūpa)与涅槃(Nibbāna)四种究竟法。究竟法是基于它们各自的自性(sabhāva)而最终存在,不可再分割的最小单位之法。心与心所都是精神现象(名法),色是俗语所说的物质现象(色法)。这世间乃至宇宙一切万物皆是由这名色法组合而成。一共有八十九(一百二十一)心、五十二心所以及二十八种色法,它们都是有为究竟法(由因缘和合而成之法),而涅槃是属于无为究竟法(非因缘和合而成之法)。佛陀开示阿毗达摩的真正意义为了让我们认识并超越自己的身心,灭除烦恼。阿毗达摩所提到的究竟法或诸名相都可以通过系统的禅修亲自体证。

[51]心所依处(hadayavatthu)是心识生起的地方。在五蕴世间,所有欲界众生和色界梵天人的心识必须依靠色法支助才能生起。心所依处的位置是在心脏心室里的血,亦即,心识生起的地方是在心脏里而非大脑。比如当我们紧张时心脏会跳得很快,当有压力时心脏会处于绷紧状态,伤心时心脏会显得很沉重,这些都在显示心是在心脏处生起的。

[52]结生心(paṭisandhicitta)乃生命的第一个心,属于果报心,作用是在人投生那一刻执行结生,把两个不同的生命连接起来。

[53]欲知更多关于濒死经验现象:让众人会产生灵魂出窍的错觉之因乃至死亡与投生的整个详细过程的解释,可参考舍喜尊者编著的《谈鬼说魅庆鬼节》文,从第97楼开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2-11-2014 06: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xstudio 于 16-2-2015 06:37 PM 编辑

我们已知:只有当死亡心生起过后,临终者才可真正宣告死亡。只要死亡心还没有生起,即使一个人已经被宣布脑死、心死、气断、身体冷透后,依然可能奇迹复活。现在我们要面对的难题是:如何知道临终者的死亡心已经生起了呢?死亡心是无法被现代任何一种最先进的仪器可以测探出来的,我们也无法靠肉眼观察临终者的神色变化或以手探触体温而探知。只有佛陀、辟支佛[54]和拥有天眼通或他心通[55]的圣者或非圣者才能够准确无误地觉察到他人心流里的死亡心是否已经生起。

为了安全起见,有许多佛教传承劝诫亲属不要在八至十二小时之内探摸、搬动或沐浴尸体,要制止哭声并相续以佛号或佛教经文助念。上座部佛教只遵循佛陀给的死亡定义:只要确定临终者最后的心识——即死亡心识一生起灭去后,再也没有新的心识生起时,就是表示已经死了。无论如何,死亡还是有一些非标准的迹象可循,比如心脏停止、没有脉搏、没有呼吸、双眼瞪着、眼皮微微张开、大小便失禁、下巴松弛、嘴巴微张、身体冷却和四肢硬化等。

如果还不是很确定,那就继续放置不碰多几个小时也无妨。最主要能够让亲属们感到心安,不至于在未来引起他人责难,以免日后懊悔不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4]辟支佛(Pacceka Buddha)是指在没有佛法住世的时候能独自了悟四圣谛的觉悟者。辟支佛在佛陀与其佛法住世时是不会出现的,他们只在两尊佛住世之间无佛的时期出现,而且在一个时期可以同时有很多辟支佛出世。与佛陀不同的是,辟支佛需要累积波罗蜜的时间只是佛陀的一半,所以辟支佛没有像佛陀圆满的智慧来教导人如何分别名色以及观照它们的无常、苦、无我三相,以使他人体悟四圣谛。辟支佛也不能成立弟子僧团,因为他没有掌握对于这些出世间法的恰当文字。因而有人讪谤辟支佛是哑巴佛,这是非常严重的恶口业。辟支佛可以为寻求出家为比丘的人剃度,也能讲法并教导众生修世间善法、等正行仪学和修习禅定。在没有佛法住世的黑暗世纪里,辟支佛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让众生有机会继续植福修德,以种下未来世得到解脱轮回的因缘。辟支佛也是众生与未来佛结缘的桥梁。

[55]欲成就神通的行者必须先精通四禅八定,亦即: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及非想非非想处定。再以十四种御心法如顺禅、逆禅、跳禅、顺逆禅等等来训练心的清净、光明、无垢、适业、柔软、稳固、不动摇。这是非常艰巨的训练和需要长时间专修。所以,真正的神通必须是由一颗清净的心而开发出的超能力,也是佛陀所赞叹鼓励的。在《长部•沙门果经》里,佛陀先教导比丘修得五神通后再依神通的力量证果解脱。然而,佛陀禁止比丘为了名闻利养和取悦在家人而施展神通。无论如何,神通在传法方面的确是一个非常有利的工具,因为具有六神通的阿罗汉们在帮助佛陀传法的事业是如虎添翼的。所以,对于有神通潜质的弟子们,佛陀会先引发出他们的神通能力,再引导修观解脱。佛陀允许比丘为了帮助众生破除邪见、建立对三宝的信心、弘法利生的清净目的而施展神通。天眼通的能力范围不仅仅可以看到肉眼看不到的众生,还可以看到众生死亡和投生的过程、投生的界、生命形态和众生依什么业而造就了千万种高低、贵贱、美丑、富贫、福祸、长命短寿、健康病痛的差别。他心通则是了解众生心思的超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3-11-2014 12: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4.2 遗爱人间

有些亡者曾经在生前立下遗爱人间的遗嘱,希望死后捐赠器官给医院或给有需要移植器官的病人。医学界在挽救众多等待器官移植的病人的同时,也应该尊重亡者生前的意愿。亡者的意愿是希望在‘死后’才捐献器官,所以,医学界也应该要非常确定捐赠者真正死亡后才能从遗体移除器官。

目前,医学界是在一个器官捐赠者被诊断脑死后就可以从其身上移除器官,他们认为脑死就是表示一个人临床上已经死亡,即使其呼吸、心跳和血液循环很明显还存在。然而,依上座部佛教对死亡的定义来看,必须确保已经没有任何心识生起,五蕴只剩下一个色蕴,才可以完全确定一个人真正死亡。这时,无论怎样切割器官,亡者都不会再感到任何痛楚了。

只要临终者的呼吸和心跳还在,血液还在循环,就可以确定还有心识生起。只要心识还在生灭,在切割过程可能会感到痛楚而引起嗔心,带着嗔心死去的人都会投生恶道。除非是那些对心的把持力极有自信的修行人,或者发大愿的授记菩萨们,他们可以在忍受极度痛苦的当儿,还能安住于善念和大悲心做活体布施。否则,一般人是不容易在这般情况下还能维持善念的。


本帖最后由 maxstudio 于 25-11-2014 09:34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11-2014 07: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xstudio 于 26-1-2015 07:45 PM 编辑

另一种更安全简易来遗爱人间的方式是大体捐赠。将死后的遗体捐赠给医学院的学生作为人体解剖教学及进行模拟手术,以利益医学研究,让已殒落的生命继续散发大爱的光辉。有了大体捐赠,医学院校将善用大体进行模拟手术,而这些大体捐赠者就有如医学生们的良师。因此,这些大体老师在医学界里还有另一个‘无语良师’的别称。

无语良师不仅嘉惠世俗人群,对修行界亦有极大的贡献。自古以来这些无语良师都是智者们修行道上的良师益友,他们在显示世间的实相上默默无言的奉献与教育。无语良师帮忙还原了长久以来被皮肤遮蔽的实相:身体的不净、丑陋和腐败的本质,进一步削弱了智者们对色身的贪爱和执著,也警惕了修行人对生命的无常想。

在佛陀时代,人们普遍把尸体丢弃在村口、林口、路旁、树下或冢墓间,任尸体在大自然中腐化溃败。很多以不净观[56]入门的僧众都很轻易从这些可敬的无语良师取得不净相。成功取得不净相后,带着一颗恭敬与欢喜心对无语良师作珍宝思维:“诚然依此行道,我将脱离生死。”以尸体的不净相为止禅目标证得初禅后,更进一步修行其他止禅业处和观禅[57],最终很多僧众也因此而证得一切渴爱的止息。

在传统佛教国如泰国,一些寺院的僧众不时会到解剖教室拜访无语良师,给自己上一堂亲近生命实相的宝贵之课,以激发精进力,镇伏贪欲,也凭籍大好良机修习不净观、死随念[58]或身至念[59]。能亲自亲近无语良师的学习效果肯定比光看图片来得更震撼,更沁入心灵。

____________________
[56]佛陀教导弟子四十种禅修业处。其中有十种是以观尸体不同阶段的不净相为止禅目标,称为十不净观(dasa asubha kammaṭṭhāna),即:肿胀相、青瘀相、浓烂相、断坏相、食残相、散乱相、斩斫离散相、血涂相、虫聚相及骸骨相。一切关于死亡的不净相,对于越文明的国家就越形成其掩蔽性。在人们喜爱净相,厌恶丑陋、掩盖死相的当今社会,已经不容易遇到这十位无语良师了,仿佛这只属于法医、医生、警员、消防员、救护员的专利。有的禅修者在修习死随念时遇到困难,因为修习死随念需要以尸体为所缘,但他一辈子往往缘悭一面。

[57]在上座部佛教里有两大类禅法:止禅(samatha)与观禅(vipassanā,毗婆舍那)。非佛教的宗派里也有止禅,只有观禅是佛教独有的禅法。修习止禅的目的是为了培育定力作为修观禅的稳固基础。通过观禅持续地观照名法与色法的生灭,禅修者得以知见它们的无常、苦、无我的真实相。当这些观智完全成熟时,它们即会导致道心与果心生起。Vipassanā被英译为insight,有向内观照的意思,所以也普遍被中译为内观。其实这是错误的翻译,因为vipassanā的意思是从各种不同的方面照见。在《相应部•蕴相应•第59无我相经》里,佛陀很明确讲解到观照五蕴的十一种观法,它们是:过去、现在、未来、内、外、粗、细、劣、胜、远和近的五蕴。如此,观禅不只需要向内观照,还必须要往外观照等。

[58]死随念(maraṇānussati)也是四种护卫禅的其中一种,能激发修行人对生老病死的悚惧心,继续精进不放逸为灭苦奋斗。

[59]身至念(kāyagatāsati)或称三十二身分是佛陀独创、不共外道的一种禅修法门,是在四十种禅修业处中为十种随念的其中一种。修法是如实观察三十二种组成身体的外层、内部、固体和液体的成分如:头发、指甲、牙齿、皮肤、脑、肉、筋、骨、髓、肾、心脏、肝、肺、肠、胆汁、血、粪、尿、痰、脂肪等为不净不美。由于长久以来的习气,守梵行戒的禅修者普遍会遇到的修行障碍是对异性的贪爱和执取,所以佛陀鼓励弟子们修习身至念,通过反复观见和训练后能生起厌恶感而迅速舍弃对自己和异性的执取。佛陀也强调修习身至念可以让一个修行人征服不乐,战胜恐惧畏怖,能耐寒耐热,能忍受侮辱乃至被杀害之苦等诸多利益。许多禅修道场都有教导身至念,也有提供三十二身分的结缘图册供禅修者参考。然而,有些不了解上座部佛教修行法门的新来者来到修行道场,当他们看到这些非常恶心的结缘图册时,难免会对上座部佛教产生莫名诡异的负面印象而不敢再走进佛门。鉴于此需要特别声明身至念也是佛陀亲自教导弟子克服禅修障碍的修行法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5-11-2014 07: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xstudio 于 26-1-2015 07:46 PM 编辑

4.3 传统丧礼与佛教丧礼

在众多错见当中,其中‘人死后做鬼[60]’成为传统和佛教丧礼之间最关键的分水岭,也是造成繁简之别的主导线。沿着‘人死做鬼’的观念绵延,扭曲光怪的传统丧礼习俗和禁忌由此衍生开来,这些仪轨的由来可归于人们对自然界很局限的洞察能力,对因果业力法则不通达,无法照见生命的真相,再加上对死亡的恐惧和害怕怪力乱神对活人的作祟。所以,在传统丧礼可看到很多为鬼为人安魂压惊的仪节,如:竖灵、脚尾灯、脚尾饭、开魂路、守灵、普度亡魂法事、焚烧冥纸、烧魂桥、移灵、安灵等等。

对能量敏感的人都知道一般传统丧礼的能量是很低浊的。虽然华人丧葬礼仪慢慢由繁到简的趋势,但仍有很多老传统觉得简单省钱就是不孝、冷漠、诡异、不祥的,他们宁可要多丢点钱搞个哭哭闹闹、繁复琐杂、搬神弄鬼的厚葬来张扬自己的孝道和对死者的‘尊重’,结果搞得诸善神避而远之,却吸引鬼魅[61]浩浩荡荡上门,为原本已经弥漫负能量的场面再增添阴森气氛。

丧礼的丧亲们难免情绪低落,周遭阴沉的气场更加剧了负面意识。如果一个人的心中有佛法,品行凛然正气,能保持光明坦荡那倒没什么问题,不怎么会被负能量影响;但问题是,一般人在参加丧礼时心老是毛毛鬼鬼的,晦暗的心会吸引相应的不善因缘,如果正巧处在业的低潮期(俗称时运低)时,内在心理因素再加上外在冥蒙的磁场就很容易发生所谓‘冲煞’的事件。因此,有的人捻香祭奠回家后感到不舒服、呕吐、晕倒等,重则挂病在床,这或多或少也是与传统丧礼所营造出来的气氛有关。

___________________
[60]这里以一个人倾向做鬼为例子来解释导致众生投生的五因。由于①无明而错知有一个鬼,其实在究竟法里并没有鬼,只是究竟名色法在生灭而已;对鬼生命的②爱和不断③执取,造作种种善或不善的④身口意的行而产生了投生做鬼的⑤业力。当这五种因在临终成熟时,就会产生下一世鬼生命的五种果,即鬼的①心识、②名色、③六处(眼耳鼻舌身意)、④触和⑤受(苦、乐、不苦不乐)。

[61]这里的鬼魅多指鬼道众生、堕恶趣的阿修罗和一些夜叉。非人喜欢来丧礼是因为难得有机会享用到丰盛的食物祭品,灵桌有摆设很多祭拜的食物和纸钱的灰烬都是他们可享用的食物。有的丧礼还少不了让非人饱食一顿的施食法会,一场施食法会可以吸引到鬼山鬼海的鬼潮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6-11-2014 03: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好 鼎力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11-2014 08: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xstudio 于 26-1-2015 07:47 PM 编辑

佛教丧礼站在正见的基础上,一切从简,朴素又不失肃穆。从务实的角度上看,佛教着重的是活人的教育,不会在死尸上花太多心思。当一个人死后,他会依其成熟的业投生到六道的其中一道,若临终成熟的业是善的,那么现在的他已经化生[62]成为天神或者已经是世界上某个母胎里的胚胎;反之,若是恶的业成熟,现在的他已经在畜生界、鬼道、阿修罗或地狱过着新的生活了。这时,人的尸体就如没有生命的朽木一般,只是一堆时节生色法[63]而已。佛教徒也不会满怀期待着自己挚爱的亲人死后去做鬼,自然而然,佛教丧礼仪式也筛滤了跟鬼相关的琐脞迷思。

有些高僧禅师一旦确定自己的父母亲已经往生后,在几个小时之内就进行火化,连棺材和灵堂摆设都不需要了。在兜率天修行林去世的出家众都会以最简单的方式处理后事,棺材灵桌能免就免了。佛教徒若有需要用到殡仪集团的服务,通常会选择比较便宜的配套,因为他们只希望能够把很多没有必要的花费省下做更有意义的善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自然界的众生有四种诞生方式:即:卵生(aṇḍaja),众生破其卵壳而生;胎生(jalābuja),众生破其密处之膜而生;湿生(saṁsedaja),低等众生于腐肉、粪坑、沼泽、下水处而生;化生(opapātika),骤然于某处出现如诸天神、地狱众生与大部分的鬼道众生。

[63]时节生色(uttusamuṭṭhānarūpa)简单来说是由温度所产生的物质。没有生命的物质如衣服、食物、汽车、空气、阳光、植物、山河、土地等都是大自然的时节生色;我们身体的发毛、指甲、牙齿、胃中物、粪便、尿、脓等也是时节生色。当一个人死后,遗留下来的尸体已经没有业生色生起,心生色与食生色也灭尽,最后剩下的只有时节生色继续在产生色法而已。这是为什么已经没有生命的尸体还会继续长出头发、鼻毛、指甲的原因。因为尸体的时节生色依然在产生新一代的色法,一直到该时节生色无法再继续产生新的色法为此。很多人包括植物学家认为植物也是有生命的,其实植物是时节生色另一种形式产生的色法而已。由于植物没有命根,只属于无意识的‘非执取色’(anupadinna rūpa),并没有任何心识,换句话说植物肯定不是一种生命。然而,有生态学家探测到植物也有感知能力,其实这是附在植物上的树神的情感反应,并不属于植物本身。从佛陀的发现到众多禅修者在观照过去世时的实验,众生在长久的生命轮转里不曾投生为植物,但投生为附在植物的树神就有所听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11-2014 01: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教的停丧期须多少天并没有成文定则。一般而言佛教徒会安置遗体在家或殡仪馆两三天以便进行简单的告别式和追悼活动。在停丧期间,亲属会邀请僧众前来接受供养,与亲朋戚友们一起供僧、闻法、功德回向。严格来说并不是请僧众来主持超度法会,因为佛教真正有意义的超度是在一个人还在活着的时候。一旦往生,能帮到死人的机会就已经很渺小了。

僧众在接受供养之前或之后会诵经祝福加持会场,诵经的对象并非亡者,而是亲属和周围可见或不可见的众生。在供养之前,僧众会为大众传授三归五戒;用餐结束后,僧众也会为大众开示佛法,或集体禅修、散播慈心,然后回向功德与诵经祝福。

佛教徒可依选项性在任何一个适当的时间安排一个简单的追思会,适度地宣读亡者的生平,纪念亡者生前的美德和对家庭或社会的贡献,以启发遗属亲友积极正面的效法学习。如此就完成了一个简单又富有意义的佛教丧礼,却完全符合正见、信仰和教育的需求以及抚慰的需求、亡者的需求、丧家的需求乃至节俭的需求。

佛化奠祭是尽可趋向简单、省时、省事、符合环保理念又不太破费的方式。在处理遗体时,火葬一向来是佛教徒的理想选择。近代的殡葬业朝往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如海葬、树葬、花葬和洒葬等,让佛教徒也多了一项自然葬的选择。

本帖最后由 maxstudio 于 25-11-2014 09:43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11-2014 04: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maxstudio 发表于 17-11-2014 01:19 PM
佛教的停丧期须多少天并没有成文的定则,一般上佛教徒会安置遗体在家或殡仪馆两三天以便进行简单的告别式和 ...

请问尊者,在丧礼上。供养僧团后,回向功德给死者外
是否可以请尊者们做简短的佛法开示呢?

毕竟有些佛教徒的家眷听闻佛法开示后,心情容易平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7-11-2024 06:33 AM , Processed in 0.105934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