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越光宝盒2

四则修行人的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7-12-2013 12: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净空老法师法语:没有谦卑,圣学你就没有分


1 我常常勉励同学,我们要学圣教,从哪里做起?从谦卑做起,从尊重别人做起。

不能把这桩事情看轻,这是起点,是德行的根本;起点不认真,后面就很难成就。

2 《礼记》第一句,“曲礼曰,毋不敬”,世出世间的圣人教我们从哪里学起?从谦卑学起,对一切众生要谦卑、要敬爱。我们对人谦卑,真正对人敬爱,别人对我们就更尊敬、更爱护。

3 中国人讲礼,礼的精神是自卑而尊人,自己谦卑、尊重别人,这叫礼。

礼不是形式,是自性的流露,要做出来给人看,让别人看到有所感动,来向你学习。

世出世间圣人,怎么教化人?身行、言教,先要做到。

4 我们从古籍里面看到,黄帝、尧舜禹汤都是做出来,让人民看到,大家都跟他学,都听他的话。他们地位虽然那么高,对待平民都很谦卑,所以人民尊敬他、爱戴他!

谦卑是基础,没有谦卑,圣学你没有分,这个我们要知道!

http://www.xuefo.net/nr/article19/190163.html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7-12-2013 01:00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7-1-2014 01: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净空老法师法语:远离恶业,成就善行,成就德行


1 我们中国人过年,有两句祝福的话常常可以听到,就是“岁岁平安,年年如意”。这两句都是从果上说的,我们希望这一年能够有圆满的果德,果一定有因,如果不修因,果不会自己来,因是什么?因是远离恶业、成就善行、成就德行。

2 在这个现代的社会,贫穷的人苦,富贵的人也苦,人们的日子都过得很辛苦。苦从哪里来的?苦是从贪嗔痴慢来的。尤其是贪,现在人欲望多,贪求,贪心没有止境,造的业是愈来愈多、愈来愈重,将来果报是愈陷愈苦。

3 这个时代是乱世,众生的日子过得很苦,人人都想离苦得乐,离苦得乐是一切众生所追求的,要怎样才能离苦得乐?佛告诉我们,离苦得乐是果报,因是什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4 修善从哪里修起?从十善业修起。《十善业道经》上说得恨清楚,“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观察善法,不容毫分不善夹杂”,我们相信佛的话,认真修行、认真改过,这才能够离苦得乐。

所以要晓得,只有念念遵守佛陀的教诲,我们才真正能够做到“岁岁平安,年年如意”。

http://www.xuefo.net/nr/article19/191193.html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7-1-2014 01:15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1-2014 01:1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净空老法师:在日常生活当中如何修行


我们要知道,成佛这是快捷方式,这种功夫真正是八地以上,我们要修无量劫才能成功,不知道受多少辛苦,十法界里头进进退退。

现在遇到这个法门,告诉我们,一生当中就能成就,只要你真信、真愿、真干没有一个不成功的。

修行在生活当中修,生活当中特别是人事环境,能把这个环境处好,菩提道上一帆风顺。

那怎么修?《华严经》善财童子给我们做了个榜样,现身说法,所有一切众生全是善知识、全是佛菩萨,唯我一人是凡夫。

善财童子是这么个心态修的,学生、凡夫就他一个,没有同学。

这个里头含义很深,如果有个同学就有障碍,为什么?他跟我同学,他跟我差不多,我跟他两个尊敬心就没有了,我尊敬别人,别人是菩萨,他不是,他是我同学就不行,一个都没有。

圣学没别的都在诚敬,所以印祖说「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

你万分诚敬,你得万分利益,不在教的人,全在自己,真的是「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不在外面。

文摘恭录—净土大经科注(第一九0集)2012/2/14 檔名:02-037-0190
http://www.xuefo.net/nr/article19/192126.html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6-1-2014 01:30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1-2014 12: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淨空老法師:把菩提心落實在生活上


我這十幾年來,差不多也有二十多年,在美國的時候提出來的,跟大家講菩提心,我就用《無量壽經》的經題。

菩提心的體,「真誠」,真誠心是菩提心的體。

我們要用真心、要用誠意處事待人接物,不要怕別人欺騙我。

別人用虛情假意對我,我用真誠心對他,為什麼?我要到極樂世界去。別人用虛情假意對我,我也用這個來應付他,我們極樂世界就去不了。

用虛情假意怎麼?還是搞六道輪迴,不幹了,不能幹這個事情。

不要怕人騙我,不要怕吃虧,不要怕上當,什麼都不怕,就是用真心待人,真誠心待人。

真誠心對自己這是自受用,對別人是他受用,菩提心有體有用。

對自己,清淨平等覺對自己,這個在經典裡面叫深心,深心是對自己的,清淨平等覺;對別人大慈大悲。

所以我用的是「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這就是菩提心。

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起心動念是不是這個心?是這個心,你就真正住在菩提心上,你真發了。

課誦裡面念的不算數,課做完了就忘掉,還是虛偽心對人,那你就錯了!這個課誦沒效。

不但沒有效,你好好想一想,是不是在騙佛?早課騙他一次,晚課又騙他一次,你就想你的罪業多重!

你怎麼可以騙佛?佛不在面前,供的一個牌位,供的一個佛像,你都欺騙他,你的心太不善了。

所以一定要把菩提心落實在生活上。

我現在勸同學,把心換成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清淨平等覺。

用清淨平等覺待人接物的時候,這就是阿彌陀佛的心,跟阿彌陀佛沒有兩樣。

阿彌陀佛確確實實就是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我也用這個心,包括惡意毀謗我的人、羞辱我的人、陷害我的人,統統用這個心對他,這就對了。

我們沒有一點過失,我們知道他用輪迴心在造輪迴業,他要受苦,我們會到極樂世界。

我們念念不忘這些人,有緣!善緣有緣,惡緣也是有緣,不論善惡統統是有緣人。

有緣人跟我就會有感應道交,他有困難、有需要的話,我全知道,他有感,我就有應,這就對了。

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366集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2-1-2014 12:21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2-2014 12: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净空老法师:德行为何如此重要

    问:在八万四千法门的修行中,德行为何如此重要?

    净空法师答:德行是做人的基础,是做人的根本,它是自性里面流露出来的。我们在不久之前,学习过贤首国师的《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这篇文章我们用了九十六个小时,把它学完。这篇文章只有六个纲领,前面三条
    显一体、起二用,是讲宇宙的本体。

  • 一体是自性,二用就是依正二报,依报跟正报,依报就是宇宙,正报是自己,从依正为我们说出依报、正报的实相,就是真相,给我们讲三遍。无论是依报、是正报,这是我们一般人不知道的。

    普周法界这第一个,第二个出生无尽,第三个是含容空有。这是诸法实相,大乘教里面常讲的诸法实相,宇宙人生的真相,我们完全不知道。

  • 这个三条在我们讲,章嘉大师以前教给我看破、放下,这三条是看破,后面是讲放下,放下就修行。

  • 所以他开头跟我们讲四德,这是性德,第一条随缘妙用,第二条威仪有则,你问的德行为何如此重要?就是威仪有则。

  • 如果你不守规矩、没有原则你是散乱的,不但障碍自己,你自己不能成就。宇宙之间的理,展开它是有规则的,你看一个人,我们看动物,你细心的观察都一样的,有头一定两个眼睛、两个耳朵、一个鼻子、一张嘴巴,你看所有动物都是这样的,四肢、里面五脏六腑,这是威仪有则,它有规则你可不能乱,你乱了就病死了。

    整个宇宙的运行,它有一个自然的法则,这个法则就叫做道德。自然法则是道,遵循自然法则、依照自然法则那就叫德,你不能违背。

  • 我们今天这个社会乱,原因在哪里?违背了自然法则,自然法则是什么?《弟子规》是自然法则、感应篇》是自然法则、十善是自然法则。

  • 你违背它,你身心不和、你家庭不和、社会不和,我们整个世界不和,违背了。如果人人都遵循的时候你家和,身心和身体健康,你家和,所以家和万事兴。社会和,世界和,那地球就是一切众生的福地,宗教里面所谓是天堂。

    住在天堂上的人那不都是天人了吗?我们就升等,从凡人升等到天人,这个地球就升等到天堂。

  • 天堂、地狱,佛法里面告诉我们,都是我们的念头变现出来的,我们的善念变成天堂,我们的恶念就变成地狱。

  • 所以佛说“一切法从心想生”,我们这个地球到底是天堂、还是地狱,那不都是自己造成的吗?由此可知,德行比什么都重要,一切问题的出现,都是德行上出了问题,今天我们这个世界混乱,就是德行出了问题。

  • 我们能够回归,认真学习德行,这个世界上许多灾难自然就化解,幸福美满的人生我们可以得到。

    http://www.xuefo.net/nr/article19/193332.html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6-2-2014 12:51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2-2014 01: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净空老法师:孝亲尊师的概念没有了,所以我们东西学不好,怎么学都不像

这是我们疏忽,把老祖宗的东西不要了,这心怎么发得出来?孝亲尊师的概念没有了。所以我们东西学不好,怎么学都不像。

这是让我深深的体会到,特别是印光老法师的一句话,我体会得很深,老人讲的「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诚敬没有了,诚敬到哪里找?我们脑子里诚敬的概念跟古人诚敬不一样。字是一样的,音是一样的,意思不一样。

古人那种诚敬我们体会不到,作梦也想不出来,我们从来没有经历过,没有看到过,没有听说到过。

古书有人读,他能不能体会到?很难。为什么?他如果读的能消化,能够变成自己的生活行为指导的原则,他会体会到。

如果念书是念书,生活是生活,念书跟生活连不上来,那就他永远体会不到。

讲解,依照古人的注解,依照古人注解没错,但是是自己的意思,不是古人的意思。这就像经典一样,开经偈上说「愿解如来真实义」,我们永远不知道如来真实义是什么。

可是古人有句话说得挺有道理的,说「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能够体会到古人真实义。

这个千遍要怎么念?要像马鸣菩萨在《起信论》里头告诉我们那个原则,那是修行的纲宗,离文字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这样的念一千遍、二千遍、三千遍,你能够体会到意思。

如果你不能够离一切相,这一切法你就得不到,所以这难。

我们今天一看书,马上自己就起心动念,就自己的意思就起来了,不是如来真实义。我们今天所读的《无量寿经》,理解的是自己的《无量寿经》,不是释迦牟尼佛的《无量寿经》。

要把自己的意思完全放下,一心去读,你才能发现如来真实义,只要有自己意思就不行,圣贤东西难就难在此地。

李老师当年教导我们,经典,世出世间圣人东西都是意在言外,你得会听,不能够死在句下,要懂得弦外之音。

这一点是真难,古人都难,现在这个难,难上加难,我们没法子。

我们今天所学习古圣先贤的东西,学的是皮毛,学的是常识,不开智慧。

佛教传到中国来,佛教修学的宗旨我们中国人接受了,儒接受,道也接受了。

它的修行宗旨就三个字戒、定、慧,因戒得定,因定开慧,这个概念儒接受,道接受了,它真有道理。

就是守法、守规矩,诚敬,真诚恭敬,对人、对事、对物没有例外的。

中国古人讲诚,至诚、至善,讲这个东西,真诚、善良到极处,加个至,这是圣学的基础,也是佛家讲的基础。

我们要学,如果这个意思还含糊笼统,我们学一辈子都学不像。每天学习圣贤之道,天天还在造业,造业造得最严重叫意业。

是什么?妄想,妄念不断,连睡觉它还在相续,他作恶梦。你就知道这个东西有多难!

我们如何来弥补?那就是绝不离开圣教我自从接触之后,知道这个好,六十年没离开,每天跟人分享,我对於这个不疲不厌,因为它对我有好处。分享当中有很多启发,也就是所谓的悟处。

不跟人分享,这个启发就没有了,这个能帮助自己提升境界,乐此不疲。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十集)  2011/10/19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020
转自学佛网:
http://www.xuefo.net/nr/article19/193834.html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1-2-2014 01:56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1-2-2014 11: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_()_

感恩大大分享_()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2-2014 12: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净空老法师:念念为众生是善

有些同修遇到我,告诉我:“法师,我业障很重。”我说:“我知道,你业障是很重。”他问:“我要怎么样忏悔业障?”“恐怕忏不了。”我问他:“你有什么业障?”他说不出来。

简单地说,业是造作,造作的范围非常广大,我们身体一举一动,身在造作,叫“身业”;我们一天到晚遇到人会说话,说话是“口业”;我们心里面有妄想,有念头,一天到晚它都不断,这叫做“意业”。

造作里面有善有恶。我们想一桩好事,什么是好事?利益众生的事叫好事,这叫善业。

我们想一桩坏事,什么叫坏事?念念为自己,这是业障,这是恶业。

也许同修们听到很不高兴,为自己有什么不好?你起心动念为自己,这就有障,你造的这个业障碍你超越三界、障碍你明心见性,障碍你成佛、成菩萨。

《金刚经》里面就把业障讲得很清楚: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我相”就是你着了相,念念都有我。你着了“我相”,这就是我执,我执不破,别说菩萨,阿罗汉果也得不到。

佛法修学的成就,最低的果报是阿罗汉。我执破了,你才有资格证得阿罗汉;法执破了,就证得法身大士,就明心见性,证菩萨果位

所以佛教给我们,始终是破我执、法执这二种执着而已。

我们起心动念都想自己,这是天天在增长我执,这怎能出得了三界?所以你想想看,这是善还是恶?当然是恶。

为什么说念念为众生是善?诸位要知道,人起心动念都想别人,想一切大众,“我”慢慢就忘了,我执就破了。

所以佛教我们把心量拓开,起心动念想众生,不想自己。

http://www.xuefo.net/nr/article19/194076.html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7-2-2014 12:54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4-2-2014 11: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净空老法师:佛教你放下是把心里的忧虑牵挂放下

佛法教你放下,不是叫你把现实的事放下那就错了,不是放下这个。是把你心里头的忧虑、牵挂放下,这个要紧,这个都要把它搞清楚。

有很多人搞错了,这一学佛,家里也不要了,妻子、儿女也不要了。搞得社会上议论纷纷,说出家人消极,不负责任逃避现实,这都错了!

佛不是教你这些,佛是教你心地放下、烦恼放下、忧虑放下、牵挂放下、妄想放下,就是放下这些。放下这些真管用!

如果说世间事放下了,忧虑、牵挂、烦恼不放下,一点用都没有,这个要知道。

所以佛法你看印光大师一再提倡的「敦伦尽分」,你对於家庭一定要负责任,父母、妻子、儿女统统都要照顾到,这叫敦伦,要负起这个责任。走要走得潇洒、走得自在,这一点很要紧很要紧!所以对我们工作、家庭统统没有妨碍。

我们看到自古以来这些往生的人,往生实在讲在家比出家多,在近代女众比男众多,所以黄念祖老居士说现在时代颠倒了。

从前佛陀在世修行成就的,修行人也好,证果的人也好,排列的顺序第一位是出家的男众,人数多、比例大;第二是出家女众,第三是在家男众,第四是在家女众。

他说现代颠倒了,现代在家女众排名第一了,人数多、成就也多;第二是在家男众;第三是出家女众;最后是出家男众。时代颠倒了!
这是我们必须要认识清楚的,我们有三年的时间就足够了。

那麼三年时间成就了,是不是就要走了?给诸位说,走不走那就看你自己的意思了,你想走就走,你不想走就不走,生死自在。是世出世间任何人比不上的!

换句话说,西方世界签证已经拿到手了,想什麼时候去就什麼时候去,想在这个世界再多看几年也不碍事,这一点非常重要!

你要是想走,就真走得了,不是走不了,真走得了!这个法门叫易行道,任何一个法门没有这麼快速,没有这麼容易。

http://www.xuefo.net/nr/article19/194737.html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5-3-2014 11:54 P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3-2014 11: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净空老法师:學佛沒有辦法轉自己境界是什麼原因?

我們今天學佛,還沒有辦法轉自己境界,那是什麼原因?我們學得不夠,還不到家,差很遠。

大乘經教我們學了這麼多年,佛給我們說的我們都能接受,我們也能相信,但是這裡頭還是有疑惑在,疑就是障礙。

那怎麼辦?再繼續努力,別放鬆,認真努力學。

你已經有這麼好的基礎,往上提升是很快的,提升到一定的程度,你不再疑惑了,念力一集中就起作用。

我們有疑惑,初學佛的時候,我們對佛的信心有多少?我常常給朋友們講,大概我只有百分之三十的信心。

我學得比所有同學都好,都學得好,那是什麼?他們的信心還不到,他們大概只有百分之五、六的信心,充其量百分之十的信心;我有百分之二、三十,所以就比他強多了。比上,比上差太多了!我們上一代,我的老師就是上一代,他們大概有百分之六、七十的信心,我比不上他們。要比更上一代,那個時候他們大概有百分之八、九十的信心。

我們往前看,一代不如一代!我再往下看,麻煩了,他能不能有二、三分的信心?怕是二、三分的信心都沒有。那就再高明的老師,佛菩薩親自來教他都沒用。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註 (第二四九集) 2012/3/23  檔名:02-037-0249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6-3-2014 12:04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3-2014 11: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3-1-2016 07:54 PM 编辑

   上净下空老法师慈悲開示:六祖惠能大師的本事就是放得下

我們再回頭看中國,六祖惠能大師,廣東人,這個地區都熟悉。沒有念過書,不認識字,樵夫,砍柴賣柴,樵夫出身。

二十四歲他就大徹大悟,他憑什麼?他所悟的境界跟釋迦牟尼佛相同,跟今天這些科學家研究的成果完全相同,而且科學家還沒有他那麼究竟,跟他比還差一截。

這什麼原因?這就是惠能大師開悟的時候報告裡頭所說的第三句。他的報告只有五句,那個五句就是他的博士論文。

你看他的老師,五祖忍和尚,聽到他說這二十個字,衣缽就傳給他。博士論文,通過了,衣缽就傳給他。

第三句說的什麼「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不是外頭來的。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無量的相好統統是自性具足的,不是從外來的

只要你見性,你就成佛,成佛就是一切都明瞭了。全知全能、萬德萬能,這是一般宗教讚美神的說話,其實神不是萬德萬能,不是全知全能。而是每一個人本來是全知全能、萬德萬能。

現在,
現在你的德能不是失掉了,是迷了,迷了怎麼?它不能現前。

你能夠把迷放下,你自性裡頭的智慧、德能它就現前,就這麼回事情。

釋迦、惠能他們的本事不是別的,本事就是放得下!   

惠能在黃梅,在五祖道場住了八個月,講堂裡面說法,他一次沒有聽過,禪堂裡面坐香,他一支香也沒坐過。五祖分配他的工作,是柴房裡面舂米、破柴,幹他的老本行。他是砍柴的、賣柴的樵夫,叫他去劈柴。

那個時候五祖的道場住眾大概有一千人,你看每天這麼多人吃飯,柴火要人劈,米要人舂。破柴、舂米的不只他一個,很多人,他是其中之一。

到傳法的時候傳給他,沒傳給神秀,當時沒有一個人不奇怪。神秀跟五祖忍和尚應該有二十多年,二、三十年,為什麼法不傳給他?他在道場裡面的身分、地位,是老和尚的助手、老和尚的助教,這樣的身分。

多少人去找老和尚,很多接見是他代表,有什麼問題先問他,他不能解答的時候再找老和尚,是這樣的身分。

所以傳法,每個人心裡都想,肯定是神秀,不會是別人,沒有想到傳給惠能。

惠能只是在半夜三更老和尚召見,半夜,跟他講《金剛經》大意。肯定是講話,不用經本,他不認識字。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就開悟了。

什麼開悟?講到這一句的時候他全放下了,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就開悟了。

這個在佛家講頓捨,就是同時,這一念當中一下放下,這一放下就成佛了,無所不知、無所不能。   

五祖把衣缽傳給他,立刻送他走,半夜就走了。知道什麼?同行相忌,嫉妒心重,會有人害他,讓他去躲避。最後他躲避在獵人隊裡頭,打獵的,遇到一群打獵的人,他給這些獵人燒飯,給獵人服務。時間多久?十五年。十五年之後,大家都把這個事情忘掉了,他再出來弘法利生。

這十五年是修行,歷事鍊心。理可以頓悟,但是事要漸修,六根在六塵境界裡頭,樣樣都要學到如如不動、清淨光明,十五年的修行。

修清淨心、修平等心,我們這經題上「清淨平等覺」,他就修這五個字,十五年的時間。   

這說明,智慧、德能、相好是自己本性裡頭統統具足的,不要向外求。

佛法不主張向外,佛法主張向內修。所以經典叫內典,這門學問叫內學,它不向外的。外頭沒有東西,外面全是假的,真東西在自性裡頭。

修學,就是佛法修學,它的終極目標就是明心見性;見性,成就自己圓滿的智慧、圓滿的德行、圓滿的相好,沒有一樣不圓滿。

我們看到釋迦牟尼佛,這是三千年前,在印度,不在中國,可是惠能大師出現在中國,距離我們一千三、四百年,一點都不假。

惠能成佛了,成就究竟圓滿的智慧、究竟圓滿的德行。我們看這個人,一生謙卑,對人、對事、對物表現出他的真誠恭敬。

在他一生教學,真正達到跟他同樣程度的成就有四十三個人,在中國歷史上,真叫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惠能大師之前沒有,惠能大師之後一直到今天也沒有。

經過他的調教,人當然多,跟他學的人,我相信不止一萬人,真正達到這個境界四十三個,還得了!

五祖一生只遇到一個,惠能,只有一個,他能夠教到四十三個,影響一千多年。釋迦牟尼佛的影響一萬二千年,惠能大師的影響一千多年,最近這一百年沒有了。從唐朝到現在,應該真正有影響,他的影響力大概一千二、三百年的樣子。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註 (第二四九集) 2012/3/23  檔名:02-037-0249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0-3-2014 11:54 P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3-2014 12: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3-1-2016 07:56 PM 编辑

                  

      上净下空老法师慈悲开示:修行證果最理想的一個道場

西方極樂世界是學校,只有佛是老師,學生是眷屬,除這兩種人之外沒有第三種。

第三種,那就是臨時到極樂世界去參學、去考察,有,經上說得很清楚,他方世界諸佛如來來訪問,諸大菩薩來考察,這個常有。

如果諸佛來,我們把他看成老師;如果諸大菩薩來,我們把他看作學長,關係搞清楚。

所以這是修行證果最理想的一個道場,再找不到這樣的好道場。去,很容易去,只要信願就能去;品位高下,那只要你念佛,這蕅益大師講的。我真相信,我真願意去,這就去成了。

每天有時間就念佛,別去糟蹋時間,這一生當中決定往生,不做其他的想法。把我們的身體,這個思想裡面無論是惡念善念,統統就像修.藍博士所說的,把它清除掉。

他用清除兩個字,全都把它清除掉,好的壞的全一律清除掉,都別要。心裡頭只有一尊莊嚴的阿彌陀佛,在心裡面放光,在心裡面住持!

我們每天讀經,聽阿彌陀佛說法,世尊說法跟阿彌陀佛說法是一不是二,怎麼會不成就!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註 (第二五八集) 2012/3/28  檔名:02-037-0258
http://edu.hwadzan.com/yplay/NaCk_TNdL8E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7-3-2014 12:31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2014 11: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3-1-2016 07:51 PM 编辑

          上净下空老老法师慈悲开示:安世高度宫亭湖的龙王

安世高在中国,翻经的工作告一段落之后,他就到南方现在的江西去度他的朋友,宫亭湖的龙王。

这个龙王在过去生当中,他们两个是同学,也非常用功,明经好施,很难得的一位好法师,通达经教,又喜欢布施。就是一点习气堕到畜生道,这道业没有成就,习气就是分卫,分卫是托钵,在外面,那个时候古印度,佛陀在世,出家人的生活方式托钵,每天出去托钵。托到饭菜很好他就很欢喜,饭菜不好、不合口味他心里很难过,就这么一点毛病,就障碍他道业。

死了以后堕畜生道,蛇身,堕在蛇道里头,这个蛇修行成了龙王,因为他明经有智慧,所以这个神就很灵,真正是有求必应,他又喜欢布施,所以他福报很大。

传记里面记载的,这个龙王庙周围一千里,这很大了,周围一千里地方的群众都拜这个龙王,香火鼎盛。龙王灵验,有求必应。

尤其古代,交通里面最方便的就是行船,这最方便的。水路航行这拜龙王,这是习俗,你去拜它、供养它,你在旅途上一帆风顺,它保佑你,它真灵;你不拜它,你不理会它,它就会找你麻烦,让你一路都不平安。
这习气,神道的习气如此!

所以
龙王知道它寿命快到了,也知道它的同学安世高是得道的高僧,求他帮助、求他超度。安世高知道,所以译经告一段落,就特别为这个事情到宫亭湖去帮他。

安世高还没有到之前,龙王就托梦给庙祝,就是这庙里面的住持,告诉他,过两天有一位高僧要到这个地方来看我,说明他跟它的关系,他这次来是来超度它的。把它所有的财物,就是十方供养这些财物,要这个住持全部交给安世高,请他用这个钱去建一座佛寺,江南第一个佛寺,以这个功德帮助他离开畜生道。

所以安世高到达一切都很顺利,寺庙里面都知道了,特别欢迎他。安世高为它说法,对著这个神像为它说法,说的一些话大概都是梵语,一般人听不懂。

说完之后就告诉这个龙王:你出来,现身给大家看看。它也很听话,慢慢就从神龛里面出来了,是一条大蛇,很长一条大蛇,大家看到了龙王真正的面目,以后又回到神龛里面去了之后,这个蛇就死了。所以现在那个地方叫蛇村,蛇村就是这么来的,这个古迹现在还在。

安世高带著它这些供养再往南走,从赣江就是现在的南昌,在南昌建立一个佛寺,为它建立的,这是江南佛教第一个寺院,龙王奉献的,安世高去把它做成功的。

他在路上行走的时候,也是坐船,有一个年轻人站在船头向他礼拜,穿白色的衣服一个年轻人。安世高告诉大家,那就是龙王,它生忉利天了,现在是天身来感谢。

这是有个好同学帮他忙,如果没有这个好同学,这龙王死了之后它会堕恶道,它造了很多业,谁替它
修福?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人不能造作恶业,人心地要清净、要平等,不能有好恶,不能有分别执著,他的毛病在此地。

我们看他这段故事,这出家人算是个好出家人,明经好施还堕畜生道。那我们想想自己,我们对明经好施没做到,经教不明,没有智慧;不好布施,没有福报。他堕在畜生道能做龙王,是有福报、有智慧;我们如果堕在三途,跟他相去远了,不如他。

所以佛经里面给我们讲的道理,不能不懂,不懂不要去想它,愈想愈错,要怎么办?多读、多听。听不懂,多听,遍数听多了自然就懂,遍数念多了也会懂得。

古人所讲的「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为什么?一千遍念下来,你心定了。

所以读经,我们在报告里面讲得很多,读经是实际上真的修行,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恭恭敬敬的读,以真诚、清净心来读经,读经的时候如同面对佛菩萨,听佛菩萨开示,这就是持戒,一遍一遍的读这是持戒。

时间久了就得定,三昧现前,通常应该在三年到五年一定会得三昧,现在有人做,真如此!

得三昧,三、四年一定开悟,纵然不能够大彻大悟,也可以达到大悟。彻悟那是证果,那个境界里头一切法全通了,所谓一经通一切经通。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四六二集)  2011/6/21  台湾高雄  档名:02-039-0462
(转自学佛网:
http://www.xuefo.net/nr/article20/198146.html)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4-2014 12:01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4-2014 12:1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3-1-2016 07:32 PM 编辑

                   净空老法师法语:慎终追远,民德归厚

1 中国这个民族能够在这个世界上绵延五千多年而没有被消灭,没有被淘汰,原因在哪里?我们在历史上读到,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三个都灭亡了,唯独中国还在,它之所以不亡,就是在“孝亲尊师”这个理念上,维系这个道统最具体的就是祠堂,祭祖。

2 古时候“祭祀”是世间第一桩大事,没有比这个更重要的。祭祀的目的是“慎终追远”,它的效果是“民德归厚”,培养社会朴实厚道的风气。人心真诚、厚道,这个社会怎么会不祥和?

3 中国传统的文化是儒释道三教,这三教都是人类主要的教育、重要的教学、尊崇的教化。


我们在《蒙古大藏经》序文里面看到,元明清三代,这些帝王统治者,他们用儒治理国家,用佛教化人民,用道祭祖先、祭天地鬼神。

4 为什么要祭祖先?慎终追远,民德归厚。人民懂得祭祀祖先,常常怀念祖先,念祖先之德,他就自然会孝顺父母,自然存心厚道,社会才会安定,社会才会和谐,人民才有幸福,你就晓得这个教育多重要!

(转自学佛网:
http://www.xuefo.net/nr/article20/198197.html)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6-4-2014 12:20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4-2014 12: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3-1-2016 07:47 PM 编辑

                              

            上淨下空老法師慈悲开示:知足常樂,身心清淨

「念佛之人,能離世間雜染之法,復於利養等事常生知足之心,是名起淨意心」

佛在此地教導我們,這教初學,離世間雜染之法。雜染裡面的根就是前面我們所講的我執, 執著裡講我執,執著身是我,這是一切禍患的根源。

所以佛家講無我,無我不是講真的無我,是講六道眾生執著身是我,這個錯了

有沒有真我 ?有真我。現在我們是真我不認識了,把假我當作真我,這假我是什麼?假我是我所有的, 好像是衣服,衣服是我所有的。

現在一個人居然有這麼糊塗把我忘掉了,把衣服當作我。六 道眾生就是這種情形,把衣服當作我,真正的我忘掉了,一切都是為這個衣服去著想,你說冤不冤枉?所以佛說我們迷了,這是迷的根、迷的源,源頭。

所以佛教我們首先要破我執, 我執破掉,不再執著這個身是我,那恭喜你,你真的入佛門,你是佛弟子,在小乘你證須陀洹果,在大乘十信位菩薩裡你入初信。

十信是佛教小學,初信是一年級,像《金剛經》上所說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這樣的人才是小學一年級。

佛法門檻是高,你研究經典研究得再好,講得天花亂墜,你還是把這個身當作我,你沒入門,你學的那一輩子那叫佛學。

佛學是什麼?知識, 佛學的知識,佛教的知識,那個不管用。

佛要求我們學什麼?學智慧,不是學知識。智慧跟知識是兩碼事情,智慧是你學到要做到,真正得它的受用。一個人到無我,多自在!

諸位曉得,無我自在在什麼地方?如果你證到無我,你永遠年輕,你永遠不會生病,身心健康,這是頭一個你得到的。

你為什麼會有病?我才有病,沒有我,病誰生?病在哪裡?這沒有了,所以你全身每個細胞都是正常的、都是健康的。

為什麼有我就會有病?有我就有自私 自利、就有貪瞋痴慢。你看貪瞋痴,佛家稱為三毒,那是最原始的病毒,你的細胞裡頭有這 些東西。細胞裡頭有貪瞋痴這種病毒,外面就很容易受感染;裡頭沒有病毒,外面不受感染 ,講這個道理。

這中西醫不一樣,西醫不懂得這個道理,中醫懂得。一個人得到最嚴重的病 ,如果他心態好,醫生給他用一點醫藥,很容易就恢復健康。

所以有了我執,你看連帶的煩 惱這麼多。從煩惱就會生起五欲六塵,
這外面財色名食睡,這是外緣,色聲香味觸法,這叫六塵,這是雜染。

佛把無量無邊的雜染歸納這幾大類,這在教學上說話方便,這個東西要不離開,你的心怎麼能清淨?還有名聞利養,這都假的,帶不去的。

佛菩薩、祖師大德教我們 ,凡是帶不去的不要放在心上,有,很好,沒有,也很好,根本就不在意,你的心才清淨。

復於利養等事,這個利養是講五欲六塵,現在人很重視,是你貪圖的對象。這些事,有身體 ,需要養它,可是後頭這一句話重要,「常生知足之心」。

釋迦牟尼佛做出來給我們看,他 老人家一生在世,不是貧窮出身,他是富貴人家出身的,父親是國王,王族出身的。他一生 能過苦行僧的生活,表現出知足常樂,而且很年輕的時候就開始了,十九歲離開家庭出去求 學,尋師訪道十二年。

常念這個世間有許許多多苦難的眾生,他們過的是什麼日子?我們稍稍有一點,已經比他好得太多,還不知足嗎?
不知足就是罪孽,不知足的人想佔有、想控制 ,那就造罪業了。

如果在這個地方能夠有警覺心、能夠覺悟,我們在物質生活上就真正能夠做到知足常樂,你得清淨心。是名起淨意心,你的心愈來愈清淨,心清淨身就清淨。

意裡面放下自私自利、放下貪瞋痴慢,我們這個物質的身體,細胞裡那些病毒的因素就沒有了、就 化解了,恢復到正常。身心健康,永遠不會生病,這個人生多快樂,我們為什麼不幹?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94集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6-4-2014 12:34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4-2014 12: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3-1-2016 07:30 PM 编辑

上淨下空老法師慈悲开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委屈、侮辱,统统能够忍耐

释迦牟尼佛到我们这个地球上来度众生,他也要来投胎,示现“八相成道”

一生当中,十九岁离开家庭之后就修苦行,七十九岁圆寂的,圆寂是在树林里头,不是在房子里头。一生日中一食、树下一宿。  

佛教我们要持戒、教我们要不怕吃苦,他自己做到了;他要没有做到,说这些话我们不相信,我们会有怀疑。

他所说的全都自己做到了,我们看到没话讲,真佩服!这才甘心情愿跟他学习。他走的路决定是正路,是超越轮回、超越十法界。

不能吃苦、不能持戒,轮回跟十法界是没有办法超越的,为什么?
轮回跟十法界从哪里来的?就是从“贪、嗔、痴、慢、疑”来的。

这些东西
,“见思烦恼”制造轮回;“无明烦恼”制造十法界,不断怎么行?断,那就是要超越,绝不受它干扰、绝不受它局限,他能够万缘放下,用一个真正清净心、平等心行菩萨道,菩萨道是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

跟世间人往来,世间人有时候不讲理,菩萨要能修忍辱波罗蜜。

来佛寺做的光碟,里面有一个小插曲,收电费的拿了一个通知单来,贤公老和尚看到了,问收费的人:这个月电费怎么这么多?跟上个月比多了很多,这怎么回事情?收费的这个人打了他两个耳光。

老和尚把钱完全给他,他要多少就给他多少,打发走了。旁边人看到不服气,要找他去理论:你怎么可以随便打人,尤其是老人?他说:算了,不要追究了,
打我,等于给我搔搔痒;唾沫吐在我脸上,等于给我洗脸。忍辱波罗蜜!

收费单上加这么多钱,还不是他自己拿去了吗?拿了人钱,还来欺负人,这种人造罪业了!他自己不知道,老和尚看得很清楚。
如是因、如是果、如是报,丝毫不爽!做人不能没有良心。所以“伏断尘沙”,他行菩萨道不退转。

贤公老和尚一生住世一百一十二年,出家九十多年,行菩萨道!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什么样的委屈、什么样的侮辱,统统能够忍耐,若无其事,不放在心上,心上只有一句阿弥陀佛,正知正见!把这些东西放在心上就错了,就产生障碍了;不放在心上,没障碍、没事。

摘自净空法师《净土大经科注》第641集  2014年3月4日讲于香港
(转自学佛网:
http://www.xuefo.net/nr/article21/210733.html)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0-4-2014 12:29 AM 编辑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谷成 + 5 赞叹贤公老和尚。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3-1-2016 07: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3-1-2016 07:43 PM 编辑

格物致知.jpg
南無阿彌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1-2016 12:1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2-1-2016 12:29 AM 编辑

  
上淨下空老法師慈悲开示:幫助眾生離苦得樂,首先自己要離苦得樂。

幫助眾生離苦得樂,首先自己要離苦得樂。苦怎麼離?樂從哪裡得到?前面的一段講得非常好。

當念佛的時候,無論什麼時候,無論你在什麼處所,開口念、默念都一樣,因為你念佛的時候,你這個心就住在佛那裡,住佛所住。

所以前面念老說,《甄解》兩種說法互為表裡 ,都好。念佛的時候就是「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當下就是,這就是經上講的「無上上解 脫時也」。

世尊宣講這部經,「住彌陀之所住,行彌陀之所行,念彌陀之所念,故云住諸佛所住最勝之道」。

我們要常常放在心上,我們念佛就是這個境界,我們念佛的時候也跟釋迦牟尼佛一樣,住彌陀之所住,行彌陀之所行,念彌陀之所念,就是經上講的住諸佛所住最勝之道。

所以心裡常常有佛,口裡常常有佛,我說過了,什麼樣的艱難困苦、災難,一句佛號統統都度過了,問題就是你會不會念。

這裡頭給我們透了一個消息,三世諸佛,佛與佛互念,念阿彌陀佛是念一切佛,念一切佛就是念阿彌陀佛,佛佛相念。


我們念佛是行佛之所行,住佛之所住,這還了得嗎!所以,佛讚歎阿難,你為哀愍利樂諸眾生,能問「如是」,這個如是就是住彌陀之所住、行彌陀之所行 ,與阿彌陀佛、與十方一切諸佛圓滿相應,與諸佛如來悲心拔苦、慈心利樂同樣的功德。

「佛讚阿難汝今願拔一切眾生苦,與一切眾生樂,乃能問如是之義。微妙者,法體幽玄故曰微,絕思議」,就是不可思議,這叫妙。

「蓋以法之本體幽深玄妙」,法之本體就是彌陀自性,彌陀自性是諸佛自性,諸佛自性是一切眾生自性,換句話,是我們自己自性。一個性, 沒有兩個性。自性的性體幽深玄妙,「非語言分別之所能知,故曰微妙」。

世尊這部經,字字句句是從真心、是從本體裡頭流出來的。換句話說,所說的字字句句都是我們自己的真心 ,真心的體、相、作用圓滿顯現在極樂世界。

極樂世界全體,就是我們自己真心體、相、作 用的現前,說明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與我們自己的關係是多麼的密切。這說明,哪一個念佛不能往生?個個都行。

念佛法門,善導大師說的「萬修萬人去」,一個都不會漏的。只要具足這三個條件,真信有西方極樂世界,真信有阿彌陀佛,真正發願我到極樂世界去。真發這個願,對這個世界沒有留戀,這個願是真的;對這個世界還有絲毫留戀,你的願是假的。

文摘恭錄—2012淨土大經科註 (第一二六集) 2013/1/15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0-01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2-2016 12: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8-2-2016 12:25 AM 编辑

自然无为.jpg
南無阿彌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2-2016 12: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9-2-2016 12:36 AM 编辑

  

上淨下空老法師慈悲开示:高名、厚利、美色來誘惑,我們如何敵得過?

多少人,修行人,都是很好的修行人,都落在魔網裡頭,都跟魔去了。原來都是好心,為什麼去了?禁不起誘惑。

古人所謂的高名、厚利、美色這三樁東西,你能逃得過嗎?

好名的人敵不過高名,給你很高的地位、很高的官爵,你就投降了,就跟它走了。好利的人給他財富 ,他就變心了。

好色的人,吳王夫差之所以滅亡就是好色,得到西施。實際上西施去做間諜的,他愛上了,西施是要他命的,是滅他國的,你說愚不愚痴?這是世間法。

出世間法的危害更大,你這一生能作佛,它把你拉回來再去搞六道輪迴,比西施厲害。西施只叫夫差亡國 ,只叫他送命。這個是,你看作佛了,把你拉回來去搞六道輪迴。你還以為是好事,這就真叫糊塗到所以然。

作佛的機會多難遇到,百千萬劫難遭遇,不是很容易遇到的。百千萬劫遇到一次,你能不珍惜它嗎?可是這樣的人太多太多了。

我們唯一的一個方法,這個經天天讀、天天講,講給人聽就是講給自己聽,別人能聽幾分我們不知道,自己分分自利。只有天天講天天提醒自己,才能敵得過這些誘惑,我們一被誘惑就全功盡棄了。

這一生當中遇到這些殊勝的緣分,遇到好的老師、好的同參道友、好的因緣 ,能聞到這樣殊勝的經典,真不容易。

重重難關我們都破了,都過去了,如果在境緣當中稍稍不小心就墮落了。受到別人讚歎,是什麼心情?如履薄冰,如臨深淵。跟古人去比比我們差太遠了,不值得人家讚歎,不敢承當。

不能跟現在人比,不能跟往後人比,他不如我們, 我們跟前人比。跟前人比我們就會謙虛,不敢有絲毫傲慢態度,真不容易。

其他的法門,全憑自力,末世修行障難太多了,我們自己一生所經歷的還不夠多嗎?

《楞嚴經》中所說的, 這說修禪,禪定當中有五十種陰魔干擾。這五十種陰魔分配在五陰,色、受、想、行、識各有十種,五十種。

這個修行人,正見稍稍偏差一點就完了,修行到最後成魔道,他不是成佛 ,他成魔了;成魔他自己不知道,他自己以為成佛。

「故該經云: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這是世尊在《楞嚴經》上教給我們的,如何去對付這種魔境。自己這境界現前,不要去理會它,就沒事情。

譬如說,夢中見到佛、定中見到佛,你很歡喜,覺得自己功夫不錯,我見到佛了,別人都沒有見到,我比他們高。這就上了魔的當,你已經中了邪。

為什麼?佛在《般若經》上講了,「凡所有相, 皆是虛妄」。

所以禪宗說,「魔來斬魔,佛來斬佛」,為什麼?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管什麼境界現前,都不要去理它,如如不動。

我在舊金山的時候,甘太太有一個女兒,小女兒甘貴穗,以後出家了,出家我沒有跟她見過面。

我知道她在舊金山那個時代,她是一個公司裡面的小主管,跟她媽媽一起學佛,學得很不錯。也在台中親近過李老師,那個時候她好像高中才畢業,我認識她的時候。

以後在美國讀書,拿到博士學位。她租了一個房子,鬼屋,每天晚上這個鬼就出現。她告訴我,這個鬼在未出現之前先就有那個氣味,很難聞的氣味,然後鬼就出來了。

出來的時候,就向她面前 一步一步逼近,要她命的。她就念佛,大聲念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鬼就不動了。

不念他就往前面走,念了,他就不動,距離自己大概是一、二公尺,很近。念到天快亮了,鬼就走了。

每天晚上都來,她真有膽量。我就問她,我說妳為什麼不換個房子?她說不要換,這對我有好處,天天逼我念佛,這不是壞事。

他不逼我,我沒有那麼樣用功念佛,逼著我精進 。這個難得,一般人受不了,她能夠禁得起考驗。

「可見行人稍有執著,便失正見,即入魔途,求升反降,甚至墮入泥犁」,這是地獄。這是修學別的法門,靠自力,稍稍有分別、有執著就入魔的境界了。

幾個人有正知正見?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我們求升反而墮落,嚴重的墮到地獄。

節錄自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第九集)  2012/10/26 淨空法師主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7-11-2024 04:49 AM , Processed in 0.139860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