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Cari_TEL

教师该体罚孩子吗?家长:不是我的孩子我都心疼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0-4-2016 02:42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我被英文老師掌摑。不敢回去講,那個年代父母親不流行找老師

現在我遇到他,老人家一個,走路都很緩慢

我該動手打回他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30-4-2016 09: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体罚是肯定需要的,只是教育局应该要有规定可以如何打?
避免有些老师变相虐待孩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4-2016 09: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师和医生一样,入行后,爱心会渐渐消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4-2016 01: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現在那些不可一世的90後, 就知道他媽的一定是"慈"母.
連最基本的PLEASE和THANK都不會.
我不是說全部, 大概80%都是娘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4-2016 03: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打也错,不打也是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2016 11:23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alex2083 发表于 29-4-2016 10:30 PM
哪里可以这样比啊,男女始终有别。以前10个男8个耐打,女的在怎样也只是10里有1-2个耐打吧。现在年代不一样了,那种伤不要说是老师。如果是父母打的给人报分分钟还会被说是逆歹

是父母的心态不一样了、以前的教育是封锁式、现在有网络教孩子怎样反父母…那些什么人权、以前我们那里懂酱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3-5-2016 02: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打是疼骂是爱但是不可以太过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5-2016 03: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GTO 那种做法更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7-6-2016 02: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体罚,还是不体罚?

作者:郭朝河

若换个场景,换个目標,答案可能比较明显——种花,究竟要摘剪还是不摘剪?

「当然是看花的品种啦!有些花摘了就死,有些花剪了更茂盛。因花而种啦!」

是的,因花而种,因材施教。所以,体罚的问题,对我而言是因材施教问题。

不同的是,在于要如何判断什么材能体罚,什么材要呵护;什么材要严厉,什么材要温柔。

不过,要如何了解这个材,我觉得最大责任判断並非来自老师,而是父母。而父母要如何了解孩子的本性,並非只是朝夕相对的相处,而是来自勇敢面对孩子各种天性残缺的现实。

未深入探討价值观

残缺並非只限于身体,性格上其实更不容忽视。有些小孩天生顽皮,有些天生自私,有些天生没安全感爱撒谎,有些佔有欲强爱抢东西等。这些,都是残缺。

一遇到这些问题,父母或老师通常都直接拿出传统伦理標准斥责,懂得理直气壮说不对,但试问有多少师长懂得用更全面的道理,去解释或建构这不对的背后世界,究竟是藏著怎样的「不对」影响?

我们只懂得非黑即白,非好即坏。所有价值观几乎都是二元对立,却少有引导孩子从是非的价值观背后,看到更多二元间灰色地带的探討,才让我们的社会永远都是用最简单的思维去看事情。

所以有些问题看似解决,但解决在于一时,日子一长,问题又重演。

似乎扯远,但其实未然。我其实想说,真正的问题来自我们的结构教育。永远的填鸭式,就像在同一个花圃种著春夏秋冬不同花种,有些花盛开,有些自然凋谢。但问题不在花种,而是栽培方式啊!

不过,我们的教育制度又还没完整全面建构,应材教育永远只是高级私人学校的特权。在这个前提下,我认为不应该废除体罚制度,而是像对待不同的花种,適时判断应用(但无论如何力度绝对要控制啊老师)。

需先了解孩子脾性

就像我说的,每个小孩需要的推动力不一样。有些小孩从小活在体罚制度,长大却健康开朗並创下高成就;有些小孩从小父母一直温柔教育,长大后成了杀人无感的高级罪犯。(我知道这样举例很极端,但別否认这样的机率)

所以,重点不仅在于沟通,更是在于让孩子感受的爱,而这肯定要先由家庭做起。父母要先懂得了解孩子的脾性,別急著剔除孩子的劣根性,而是要选择正视。但纠正方式必须依循他的天性,了解哪种教育方式最能刺激他的正成长。就算是体罚他,也要让他知道里头灌溉多少的爱,这才是重点。

然后,父母须要把每个小孩的脾性与老师沟通,让老师知道每个小孩能承受的心里或身体压力程度,这样才能与家庭配合,实施同一张脆弱成长期的安全网。

不过,这样又可能延伸另一个偏差待遇问题,让其他一同上课的学生感觉怎么老师会有私心。自然,这个问题是每个老师要处理的智慧。我认为现代老师的伟大就在于不仅是身教言教,还要稍微懂得心理学,这里就不多谈,先对全天下有耐心的老师致敬。

还是那句,若以爱出发,自然会看见每个小孩的不足与特长,那体罚与不体罚就不应该成为统一教条,而是弹性对待手段。一旦所有教学策略都压扁成同一种方式对待,那不是叫教育,而是法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2-2017 11: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句话 打是疼,骂是爱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2-2017 01: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想告诉那些宠爱孩子,主张“爱的教育”的父母说一个真相,
那用“藤鞭教育”失手打伤你孩子的老师就是“爱的教育”的产物!
“爱的教育”不代表不能打好不好。。不要被别人打,就自己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2-2017 02: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孩子被老师体罚是很丢脸的事,你要那些家长下次怎样出来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1-2018 04: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国教学专业职工会(NUTP)拟定《父母/监护人行为指南建议书》,提出15项可为(Do's)及8项不可为(Don'ts)的行为,并希望尽快与教育部展开商议,以落实相关建议。

近年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一再爆发不愉快事件,严重者甚至闹上警局或法庭,因而上述建议须获得正视。

当然这不意味要照单全收教专的建议,教育部须对相关问题展开深入探讨。

教专在建议书中的提议包括:要求家长在针对学生校务事件报警及透过法律途径上诉之前,先与校方进行沟通、禁止家长携带头盔或任何对安全构成威胁的物品进入校园、禁止家长滥用书写工具或社交媒体传送具有威胁意味的电邮、文章、语音或电话等。相信这些建议将有助于维护校方的声誉与教师的安全,不过就教育成效而言,更重要的是教师与家长需要重建和谐的合作关系,以携手引导学生走向正轨,成人成才。

尤其是近年来,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冲突事件屡屡发生,更显重建两者友好关系的迫切性。在2015年,一名小学生的家长到学校掌掴教师,被控上法庭,遭判坐牢半年与罚款;去年11月,有一名电脑教师被指以掌掴方式惩罚学生,结果一名家长不忿女儿受辱,报警处理。

当家长无法控制情绪,在未完全掌握实况之下,到学校对教师兴师问罪,就容易引发不愉快事件。为了避免类似事件重演,家长与校方须建立良好的沟通管道,加强双方的交流,以理性的对话取代情绪化的责难。

如前所言,孩子的教育并不只是单方面的责任,教师与家长都在扮演重要角色。职是之故,双方要真诚合作,方可达到事半功倍之效,发挥强大的教育功能,培育孩子成为社会栋梁。教师与家长若形成敌对状态,步伐不一致,肯定会影响教育成效。

必须重申的是,教专提出的诸种建议,譬如禁止家长携带头盔入校园,固然有助于保障教师的安全,降低威胁,不过这仅是治标的做法,更重要的是建立一个理性沟通管道,拉近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协同步伐,建立互信,一起为孩子的教育作出努力。(文章来源:星洲日报/星·观点·2018.01.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9-7-2024 05:49 AM , Processed in 0.077305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