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nianfo

《净业三福》,大家做到了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7-7-2016 12: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5-7-2016 11:25 PM 编辑

  




                    來佛三聖永思集-海賢老和尚生平紀實

上淨下空老和尚慈悲開示:每天看海賢老和尚的光碟三次,看作是《無量壽經》的總結。

海賢老和尚是我們修行人最好的榜樣,我們非常尊重他、禮敬他。

他走,去年走的,一百一十二歲。一生修苦行,持戒念佛,沒有讀過書,出家之後師父只教他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他就像鍋漏匠一樣,這句阿彌陀佛沒有任何障礙,工作的時候可以念。

他的工作是苦工,開墾耕地,他一生開墾耕地有一百多畝,每天都在田裡面工作,所以一面挖土一面耕種一面念佛,他說於念佛不妨礙。

一百一十二歲還上樹,爬到樹上 去摘柿子。有信徒到他的小廟來,他就取水果,自己用個小樓梯爬到樹頂上,一百一十二歲 。

一生沒有人照顧,自己洗衣服,自己燒飯,自己照顧自己,一百一十二歲。對這個世間絲毫不沾染,吃的是苦,穿的是補,那衣服都是補丁補出來的,一般人不能忍受他的生活,他過了一輩子。

走的時候預知時至,沒有生病,自在往生。往生之後,給他入殮的時候全身柔軟,比活的時候還要柔軟。

看了這個光碟,就曉得一句佛號功德不可思議。這個老人一生就一句佛號,除一句佛號之外他什麼也不知道。

一句佛號原來就是一切諸佛的名號,一句佛號也就是一切諸佛菩薩所說的一切經教,全在這一句佛號中。這句佛號必定得生淨剎,圓滿無上菩提,真正不可思議。


他是我們現代人,給我們做模範的、做榜樣的,我們要認真向他學習。

海賢老和尚九十二年,他表現在外面一副歡喜相、喜悅相。他的勞作一天不休息,相是歡喜相,沒有覺得很累,沒有覺得很痛苦。

為什麼?工作的時候他沒有我,忘我、無我。有我就累;無我,工作再多誰累?沒有人累。所以他工作再多,工作量再大,時間再長,絕對沒有疲倦。

人家讚歎他身體好,從外表看,不知道身體為什麼好,不知道,那個好就是萬緣都放下就好。你的身體不好,你萬緣一樣也沒放下,道理在此地。

老和尚一生沒有特別保養,沒有吃補的東西,沒有 ,所吃的都是自己種的。我們要細心觀察,要多多的去看,慢慢你就會覺悟,你會體會到。

所以我們看到這個示現,給淨宗學人做最好的榜樣,給誰?給我,不是給別人,我們看了直下承當,這就是教我的,與別人不相干。誰看到誰能夠直下承當,他就得利益。

我不想別的,我只想往生。世間生活苦一點好,為什麼?沒有留戀,如果生活太好了不想走。情執很重,財色名利都能夠留住眾生在娑婆世界、在六道輪迴,你能夠擺脫你才能夠離開,你才能夠得到佛菩薩的加持。

我們在這光碟上看到信息,我們得到很大的安慰,從這個光碟上增長我們的信心,堅固我們的願心。這個碟要看,跟普通往生的人不一樣,別人往生都有病,都有助念,他是什麼都沒有。

學佛的人、念佛的人,所念的功德都從口裡流出去了。不能包容,不能容忍,喜歡批評,所以念一輩子佛不能往生。

海賢老和尚一生,九十二年念佛,他是累積沒有流失掉,這個功德多大。

我們是一面念一面丟掉了。貪瞋痴慢疑五毒具足,起心動念很容易、很自然的都想到損人利己,這就壞了,這就造三惡道的業,自己不曉得,有意無意天天在造,功德累積不住。

念佛的時間少,造業的時間長;念佛的力量薄弱,造惡的力量渾厚,你怎麼能離開三途?說得不好聽的話,你怎麼能離開地獄?全都造的地獄業。

經有沒有聽懂?沒有聽懂,聽的遍數不夠。為什麼不夠?是用散亂心來聽的,佛是用散亂心去念的,所以聽經、念佛得不到效果。

我們現在改個方法,把海賢老和尚這片光碟看作是《 無量壽經》,《無量壽經》的總結。


我勸大家一天看三遍,看一年。看你們華藏衛視肯不肯發心做這點好事,一天播三遍,早晨播一遍,中午播一遍,晚上播一遍。


提倡一年,一天看三遍,一年就一千遍;一天能念一萬聲佛號,那就三百六十五萬聲佛號,這一年下來決定不一樣,往生極樂世界就有把握,如果三年不斷你決定得生,這是真的不是假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5-7-2016 11: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海会圣贤.jpg
南無阿彌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7-2016 12: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表法圆满.jpg
南無阿彌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8-2016 12: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无量寿.jpg

一拜三称.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8-2016 12:3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夏莲公大德.jpg
南無阿彌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8-2016 12: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念老居士.jpg
南無阿彌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3-9-2016 12: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书千遍其义自见.jpg
無阿彌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9-2016 12: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着相.jpg
南無阿彌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9-10-2016 12: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善根.jpg
南無阿彌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10-2016 12: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9-10-2016 01:04 AM 编辑

  

上淨下空老和尚慈悲開示:老實、聽話、真幹,很容易得佛力加持

「加附佛力於軟弱之眾生,而任持其眾生也」。這是加持的意思,來自諸佛菩薩他們的大願大行功德之力,加到軟弱眾生(指我們),我們的智慧、善行、功德都不足,這就是軟弱,要得佛力的加持。

得佛力的加持也要有條件,條件是什麼?真信、真願、真幹,換句話說,還是老實、聽話、真幹。有這三個條件,很容易得佛力加持。

這三個條件缺一個,佛菩薩的願力加不上;不是不加,你沒有辦法承受。


佛菩薩的加持像陽光普照,你要躲到陰暗的地方不給它照,這沒有辦法。所以老實、聽話、真幹是修行證果的祕訣,必須具備的三個條件。

任是任運,就是自然,自自然然的。持其眾生,他所加的眾生是自然的,沒有絲毫勉強。

劉素雲聽我講經十年,我們不認識,沒見過面,她在東北,我們在國外。但是她每天功課不缺,非常認真努力學習,成就之後我們才知道。這個就叫做任持,沒有絲毫壓力給她,自自然然成就。

文摘恭錄—2012淨土大經科註 (第二二六集) 2013/3/22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0-02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1-2016 12: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11-2016 12:52 AM 编辑

  

          上淨下空老和尚慈悲開示:多聽經幫助你開悟

佛法難,很難,說不難真不難。明白這個道理,這部經常讀,你讀十年,每天讀每天意思都不一樣,所以讀它就有味道,讀它不會厭倦。

如果意思都一樣的,念不下去了,念了十幾二十遍、三十遍,不想再念,它沒有新意思。世間文章如是,一千遍念不下去。

佛法、聖賢之法從自性裡頭流露出來的,念一千遍、一萬遍、十萬遍,永遠不會厭倦。

為什麼?遍遍有新意思,你不斷的提升,你讀的意思就不一樣。


今年念這個跟去年不一樣,今年我們學習分享跟去年學習分享不一樣,誰知道?常年我們在一起分享的人都知道。

我們學習黃念祖的註解這是第三遍,前面兩遍我們都留下完整的錄像、錄音,跟前面一對比,真不一樣。愈學愈歡喜,愈講愈歡喜,愈聽愈歡喜,這是什麼?這叫道,這叫妙。

所以多聽幫助你開悟,這個悟叫解悟。悟了之後你要真幹,你把你所悟的,落實在生活、落實在工作、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這叫行。

你看,有信、有解、有行,我所能理解的我統統都做到了,行又幫助你深入的理解。

理解是看破,行是放下,所以行又幫助理解,理解又幫助行,解行相輔相成。從初發心到如來地,你永遠在歡喜,叫法喜充滿,常生歡喜心。

如果道沒有這麼玄妙,誰肯去學它?於是我們就明白了,學佛是種享受,這種享受不但人間沒有,天上也沒有。


你要真正嘗到,這叫法味,真正嘗到法味,你就欲罷不能。

文摘恭錄—2012淨土大經科註 (第二一0集) 2013/3/7 馬來西亞華嚴講堂 檔名:02-040-02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11-2016 12: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執.jpg
南無阿彌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11-2016 12: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和.jpg
南無阿彌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12-2016 12:2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8-12-2016 12:31 AM 编辑

   
上淨下空老和尚慈悲開示:精進的基礎是忍辱

還得有行證,行證不是文字。


行證是什麼?順境,對你禮拜、恭敬、讚歎、供養,你歡不歡喜?你一歡喜,完了,貪瞋痴生起來,這就把你什麼?把你拉回去了。

如果來的人毀謗你、辱罵你、陷害你、障礙你,你怨不怨恨?你心裡不高興、怨恨,立刻就把你從菩薩拉到凡夫,你是六道凡夫。

恭敬、禮拜、讚歎、供養,不動心,叫披甲精進。決定沒有貪的念頭,貪愛的念頭沒有,你保持在清淨平等覺,那要忍,這是善緣順境。

惡緣逆境,那就是碰到找麻煩的,羞辱你的,毀謗你的,造謠、生事、障礙、陷害,你還是清淨平等覺,無動於衷,這樣你才順利通關。

忍辱跟精進是連起來的,沒有忍辱就沒有精進。精進的基礎全是忍辱,你真能忍,把心安住在清淨平等覺,這就是菩提心。

菩提心的自受用,真誠、清淨、平等、正覺,除這個之外,還得要大慈大悲。

對於這些毀謗陷害的人,什麼樣心態?把自己修學功德迴向給他。為什麼?他為我,幫助我提升,做這麼大的貢獻。

這種貢獻侮辱他是要墮地獄的,冒著這麼大的危險來成就我們道業,幫助我們提升,我們對他要感恩。不但沒有怨恨,沒有報復,還要感恩。

為什麼?通過這樣的考試,我們才升等,才知道自己真正有忍辱、精進的功夫,要不然從哪裡看?

無論順境逆境、善緣惡緣,要以平等清淨心對待,沒有差別。平等心對待,要幫助他們破迷開悟、離苦得樂,這不但是有緣人,是殊勝的有緣人。

文摘恭錄—2012淨土大經科註 (第二一七集) 2013/3/13 馬來西亞華嚴講堂 檔名:02-040-02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12-2016 12: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求回报.jpg
南無阿彌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12-2016 11: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7-12-2016 12:00 AM 编辑

  

上淨下空老和尚慈悲開示:如何在境界裡頭修行

「圭峰大師曰」,圭峰是清涼的學生宗密大師,是華嚴宗第五代,清涼是第四代,賢首是第三代。圭峰大師為我們解釋普賢,「一約自體」,有三種普賢,第一種就自體,「體性周遍曰普,隨緣成德曰賢」。

我們能夠明瞭體性周遍,如來體性周遍,我的體性也周遍,眾生的體性也周遍,是一不是二,這是普的意思。

隨緣成德,在一切緣境當中,佛法裡面講這個緣,分為兩大類,境界裡面,物質環境裡面有順境、有逆境,人事環境裡面有善緣、有惡緣。

我們每天生活,從早到晚都是隨緣,隨順順境、善緣,不起貪戀,心是什麼?心是平等清淨的,在這個裡頭成就自己清淨平等覺,這就賢。

隨順惡緣、逆境,不生瞋恚。無論是人事環境、是物質環境,在它裡頭修行,修什麼?修不動心。就是修不起心、不動念,這高級的,一流、一等的;這個做不到,修不分別、不執著,這是不得已求其次。

不分別、不執著,這就是菩薩;修不起心、不動念,那就是佛,至少也是法身菩薩,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不起心、不動念。

所以不必離開境界,離開境界不是大乘,小乘。大乘就在境界裡頭修,這是真功夫,禁得起考驗。


《華嚴經》上,我們看到鬻香長者,修禪定的,那都是法身菩薩。在哪裡修?在市廛。

古時候叫市廛,現在叫百貨公司,最熱鬧的場所。他在那裡逛,東看看、西看看,他是修禪定。看得清楚是智慧,如如不動,對所看的東西沒有起心動念,定慧等修。


你問他什麼他都知道,如如不動。我們普通人看到,東張西望,他來逛市場。他修什麼禪定?修大定,你完全不知道。小定,找個清淨環境去修;大定沒有,不需要。

所以「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行住坐臥都在定中,無論什麼場所他都不動心,不起心不動念。這是就自體上來說的。

文摘恭錄—2012淨土大經科註 (第二三八集) 2013/3/28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0-023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0-1-2017 12:0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样样都要放下.jpg
南無阿彌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1-2017 11: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8-1-2017 11:27 PM 编辑

  

上淨下空老和尚慈悲開示:順境逆境、善緣惡緣都是磨鍊

人生天天在學習,天天在受考驗,問題在你會不會。如果真的把善財這套本事學會,你這一生決定成就,問題是你會不會。

天天都是在折磨、在磨鍊,不是正面的就是反面。正面也是磨鍊,正面你會,不會起貪念,你要起貪念,你就墮落,無論順境逆境、善緣惡緣,在這裡面永遠保持清淨平等覺,就對了,你就真學佛。

真學佛的人會感恩,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為什麼?道道關口你都順利通過,這叫學佛。

學佛是什麼?學智慧!一個人有智慧,他怎麼會生煩惱?哪有這種道理!

我們有所損失,什麼損失?沒有損失。世間一切所有的,《金剛經》上說得很好,「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大家都清楚,你有什麼損失?沒有損失。


記住,永遠造善業不造惡業,為什麼?這是你帶得去的,金銀財寶你帶不去,你的房屋田摺帶不去,你的家親眷屬也帶不去,沒有一樣東西能帶去。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

那我們修什麼業?至少我們得修淨業。不但惡業我們不造,善業也不造,我們造淨業。

什麼叫淨業?斷惡不著斷惡的相,行善不跡行善的相,天天斷惡修善,心地乾乾淨淨,不要說我做了多少好事、修了多少功德,那就壞了,全著相了。

那是什麼?那你造的是染業不是淨業,淨業是心地乾淨,一塵不染。

我這麼一點小小的成就,我也常常提供同學讓大家分享,提供諸位做參考,那就是這一生當中沒有一天離開經卷。經卷就是佛,佛的教誨,天天接受。

有緣跟同學們一起來分享,我在講台上從開始學講經就跟大家說我是學生,我不是老師,坐在台下的諸位你們都是我的老師,都是我的監學,我給大家提出報告,歡喜接受大家的指教。始終是這個態度,這個態度老師教的,一生也沒改變。

別人稱我法師,我怎麼敢當,但是沒有法子,習慣如此就隨緣,自己不能真正認為是法師,那就錯了。

自己要像善財一樣,沒有成佛,永遠是學生。誰是我們的老師?所有眾生都是我的老師,他在日常生活當中做表演,我看到的、我聽到的。

孔子講「三人行必有吾師」,他的心行善我向他學習,他心行不善我要反省,回光返照我有沒有,有則改之,無則嘉勉,還是老師。

他是不是惡人?不是惡人,不是惡人為什麼做壞事?他是舞台上表演,他演惡人演得很像。表演什麼?來度我的。你要這樣想、這樣看,這個看法是真的。

世間法沒有什麼真假,真假是在你自己的心、你的念頭,沒有真假。

佛法裡頭沒有相對,真妄、大小、善惡、罪福都不是真的,都是相對的,就看你怎麼個看法,你用分別執著,那個看法就麻煩。

你離妄想分別執著,法法平等,《金剛經》上說得好,「諸法平等,無有高下」,這給你講真話。

地獄裡面眾生是佛菩薩,在我學佛的,特別是學《華嚴》、學善財的,那怎麼不是菩薩?他做這個示現給我看,你看造什麼樣的不善受這個果報,我一看明白了。

那我要不要做這個善?我不願意做這個善。全都在表演,我們全都要感恩。明白了,懂得了,會了,真的是頭頭是道,左右逢源。

我們得佛菩薩的加持,一切眾生所作所為你要是真的明白了,不就是時時刻刻都在加持你?從來沒有離開過佛菩薩,問題就是你會不會回頭,你是不是真的回頭。

文摘恭錄—大方廣佛華嚴經(第二0四七卷)2009/09/29 檔名:12-017-204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2-2017 12: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忍辱.jpg
南無阿彌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2-2017 11: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孝养父母奉事师长.jpg
南無阿彌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6-2024 05:29 AM , Processed in 0.061230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