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ecs283

翻译#2471∶毫不留情∶诬蔑行动党领袖是陈平亲戚的是巫统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31-3-2008 08: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毫不留情》这是基本,我亲爱的华生。

出处:http://www.malaysia-today.net/2008/content/view/5268/84/
作者∶Raja Petra Kamarudin
发表日期∶31-03-2008

约50年前或更久,当我还是婴儿时,我老妈用一个粉碎式的方法来帮我断奶瓶。每次我喝完奶时,我总是从婴儿吊铺把奶瓶丢出去。当奶瓶掉在地上时就被摔个粉碎了。在那个时代,我们没有像今天那样先进的塑胶品,奶瓶都是玻璃制的。而且,罐头都用锡制,轮胎用树胶,汽车仪表盘是木制的等等之类。在今天,没有什么东西是原装货了,许多产品都用合成原料,即使是木式汽车仪表盘或是一些州务大臣的脸孔都是塑胶制成。

因此,我的奶瓶费支出是非常的高。不过比起把整个房间装上地毯来垫托瓶子的费用就便宜多了。有一天,我老妈把地毯移掉。而我如常般丢瓶子,然后瓶子掉在地上摔个稀巴烂时,我老妈马上冲进来嚷嚷,“到此为止吧,”她说,“从现在开始,没有瓶子了。就给你用杯子喝奶算了。”

在我下一个喝奶时间时,我老妈就给我拿来一个杯子。我当然是扭计了,并要求用奶瓶。我老妈就提醒我,是我刚把奶瓶摔破的,所以要喝奶就用杯子,不然就算了。对于这个用杯子不然就无奶喝的无奈情况下,我也只好同意用杯子了,谁叫我把奶瓶给摔坏了呢,咎由自取嘛。我就这样习惯起杯子起来,虽然后来我发觉到有些饮品最好是用瓶子来喝,不过那是另一回事,等有机会时再跟你们讲过。

当我的第一个孩子出世时,我老婆和我说定,她已经“带”着我们的女儿九个月之久,所以是时候轮到我受苦了 — 我必须在每个凌晨三点起身泡奶喂她。第一个星期时,我觉得非常的累,以致我上班时都是觉得昏沉沉的。在第二个星期时,我把奶瓶装满白开水喂她。这样过了三天多,我女儿再也不在半夜里起身。也许她觉得一瓶白开水并不值得她费神在大半夜起身。

最近很多人对于新经济政策的继行与否的课题吵闹不休。即使如沙礼尔般的“前进马来人”也会同意新经济政策应该保留,因为马来人还没有准备丢弃这层“保护层”。这倒是令人意外了。我觉得只要你还是喂马来人喝奶,他们就会继续向你要。不过,一旦奶瓶摔碎了,或是只喂他们白开水,他们就会决定前进,不再依恋他们的婴儿习惯。

所谓新经济政策,讲的不外是教育和商业机会。而教育的部分实际上也不像一些人说的那么复杂。虽然这里表明马来人和非马来人有特定的固打分配,也就是这些导致本地大学的学额有限,以致非马来人需要自费出国留学。

可是我们需要这样吗?在中国的大学就超过一千间了,单在北京就有100间。马来西亚的人口是北京的一倍,大学的数量却比不上北京,更谈不上接近北京。若是按照北京的大学对人口的比率,马来西亚应该要有250间大学,但实际上,我们的大学数目也没有这个的一成。

为什么我们不能建多些大学呢?我们在去年八月花了马币一亿元来庆祝独立50周年。那是成立一间设备齐全的大学的所需经费。我们在丁加奴花费马币3亿元举办丁州季候风杯,等于三间大学的代价。我们花费超过马币30亿元在槟州第二大桥。这样一来,我们差不多已经有35间大学的经费了。只要我们节省,我们能够在十年内建立起100间新的大学。

是的,我们有的是钱。只是这些钱都花在错的地方。根据巫统的圈内消息,达因已经把纳税人共马币420亿元的金钱转账到约十个他分别在非洲和东欧拥有的银行内。除了那笔钱之外,所有进入巫统朋党的袋子里的钱,可以起1000间的大学,就像中国那么多,虽然我国人口是北京的一倍而已。

如果我们的金钱使用得当,我们的大学可以供过于求,到时我们会哀求马来西亚人到大学求学,因为里边的空间和空位太多了。谁还需要新经济政策?更不需要什么种族固打。到时我们的问题不是要预留多少个学额给马来人,而是如何说服非马来人不在海外留学。

但是现实情况是,我们的金钱都被浪费了。上万上亿的金钱都在巫统霸主和朋党的袋子里消失,也使用不当。我曾经估计过,国油在过去三十年共赚取约马币一兆元。有个国油顾问告诉我算错了。他说正确的数目应该是马币两兆元。其实一兆也好,两兆也好,反正就是这么一大笔钱。

假如其中一部分的钱每年用来起一间大学,今天马来西亚将拥有不少于50间的大学。在这三十年内,他们可以用两兆元起100间的大学。我们就不需要预留什么学额,也不需要什么固打,也就是说不需要新经济政策了。

新经济政策在1970年开始,并推行有38年之久了。我们从1974年开始赚取石油税收,至今共34年。但这些石油钱并没有拿来为解决国家难题。不久以后,石油将被榨干,而国家难题继续存在。我们已经错失一个能够以油钱解决种族问题的黄金机会 。所以我们还需要新经济政策的存在,因为没有它的话,马来人就无法进入大学就读。

有些人会说,新经济政策不止是教育或大学学额问题而已。它也关系到商业机会。这说的没错,不过难道这个可以用来不解决其中一半问题的借口吗?过了38年,我们还是有两个未能解决的问题,两个都牵涉到种族和固打。

好吧,就算政府已经建立了许多大学,解决了学额的问题,商业机会的问题要怎么办?其实这也不怎么对。马来人自从1969年就开始涉足商界,他们当时也做的有声有色。.

就拿阿都拉的前任岳父,Mahmud Ambak来说吧。他本身就是一名成功商人。当代其他同辈翘楚有Safuan, Mat Jan, HM Shah等等。虽然人数屈指可数,不过却是如日方中。在东海岸,马来人涉足所有商业活动,成就甚至比非马来人还好。

在新经济政策的推行后,就产生了固打和巫统土著。整个业界充斥着转租者和佣金代理。只有成为巫统霸主,才能得到生意,合约和固打。换句话说,是一个人的巫统党员身份,而不是经商手腕决定他是否能够前进与否。真正的生意人很快的被淘汰,被那些由华人大老板操控的阿里巴巴,巫统马来人取代。然后我们在今天所看到的都是新经济政策之下的产品,而不是凭真本事打拼的真正生意人。

新经济政策抹杀了真正的马来人,然后以巫统土著替代。没有新经济政策的话,就是一个公平的战场。马来人是办得到的,不过只限于那些有本事的马来人,不是那些佣金代理。无可否认的,没有新经济政策,涉足商业的马来人会比较少。不过这些将都是有素质的。不像如今的低水准马来人,他们能够成功就因为他们是巫统土著而已。为何要玩弄数字?为何重量不重质?假如马来社群里能够出现好像郭鹤年, 郭令灿和陈振传那样能够令人骄傲的人物不是更好吗?

若说没有新经济政策的帮助,马来人是不能达到那些人物的地位的话,对马来人来说是一种耻辱。至少我会认为是。我相信如果没有新经济政策,巫统土著没有给与特别照顾的话,只有天空才能成为我的极限。

可惜的是,我需要加入巫统,成为巫统土著,才能得到固打,合约,准证等,来进入商业世界。这里不是公平竞争的地方,要嘛就按照它们的游戏规则,不嘛就别涉足就是了。.

新经济政策是我们的奶瓶。我们需要长大还有丢掉奶瓶。我们已经38岁大了,应该停止用奶瓶喝奶。不过我们还是被提供奶瓶。所以38岁的人还是个小孩。而我们的“妈妈”告诉我们还会在未来的50年之内给我们奶瓶。我应该不能再活另一个50年了,即使是另一个十年都很难讲了,不过在我死的时候,我还是有奶瓶喝奶。

是的,我们马来人将以小孩的形态去世,我们不被准许长大。我们将不会看到那个奶瓶在地上摔个稀巴烂。就因为我们没有断奶瓶,我们就不会知道喝奶的另外一些方法,我们也不会知道如何吃饭,因为我们不会种稻和煮饭。不过若有一天,我们的“妈妈”去世了。我们会哭了又哭,索求一个永远都不会到来的奶瓶。然后将会随着妈妈死去,因为小孩不知道其他任何方法来喂饱自己,除了等待妈妈带来奶瓶。

那就是马来人悲哀的未来。你知道为何小孩不想那个叫做“巫统”的妈妈去世吗?那是因为小孩需要他那个只有妈妈才能够给与的日常奶饮。


[ 本帖最后由 ecs283 于 3-4-2008 12:32 PM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0 收起 理由
李練 + 2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31-3-2008 09: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来来来,帮您做点校对:
1。我老妈用一个粉碎式的方法来帮我断奶
2。以致我上班时都是觉得昏沉沉的(致我上班时昏昏欲睡)
3。即使如沙礼尔般的“前进马来人”(进步派马来人)
4。马来西亚的人口是北京的双倍(一倍)
5。实一兆也好,两兆也好,反正就是这么一大笔钱。(天文数字)
6。只有天空才能成为我的极限(前途无量)
7。我当然是扭计了(闹便扭,翻译文学尽量少用方言用词)
8。我们需要长大还有丢掉奶瓶(我们必须丢弃奶瓶,才能长大)

以上只是建议,使用与否,请自行选择。翻译得好,请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3-2008 09: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04# ccliew 的帖子

我们有断奶嘴,断奶瓶,不过RPK说的不是断奶。断奶的话就没有喝奶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3-2008 10: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ecs283 于 31-3-2008 09:25 PM 发表
我们有断奶嘴,断奶瓶,不过RPK说的不是断奶。断奶的话就没有喝奶了。

“戒掉使用奶瓶的习惯”

[ 本帖最后由 ccliew 于 4-4-2008 11:45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3-2008 11: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停止持续应用奶瓶饮用奶水的日常举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3-2008 11: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ecs283 于 31-3-2008 11:06 PM 发表
"停止持续应用奶瓶饮用奶水的日常举动"?

停止持续应用=戒掉
奶瓶饮用奶水=使用奶瓶/喝奶瓶

日常举动=习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31-3-2008 11: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值得支持!!!
希望马来同胞能看到这篇文章,RPK应该把它翻译成马来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2008 12: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除了看文章,也学到一些翻译技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4-2008 01: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没错!!
就是这种习惯式, 把孩子灌坏了!!


一个民族要振兴和崛起, 必须具备勇敢地接受批评和公平的挑战!!
不然总是依靠旁人给予的帮助是无法真正独立和成长的....

其实偶也相信马来人也有能力的,
只要他们肯虚心向学, 还是有成功的机会的!!
而能印证这个实例的, 就是和你们同期的新加坡马来人....
看看他们没有在拐杖政策下, 依然能面对世界的竞争!!
这就是最好的证明了....


马来人啊....真的希望你们都能醒觉,
不要再让这种政策荼毒你们的思想和能力了!!
不然你们就一直只能被世界边缘化而已....

[ 本帖最后由 可爱的小熊 于 1-4-2008 01:13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2008 05: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爬完十三页了。
好贴。
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4-2008 01: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次的标题∶Elementary,My Dear Watson,是来自1929年的一套有关侦探福尔摩斯戏剧里的对白。

有些人认为这是戏剧经典对白之一。

Elementary,有初级,入门,基础,基本的意思。

在起初的时候,我把它翻译成“小儿科罢了”。后来又有意思把它改成成“小菜一碟”。

福尔摩斯当时为何这么说,是因为他的助手--华生总是对他的侦探手法迷惑不已。
对莫尔摩斯自己本身来说,他所作的判断都是从他自己认为很基本的根据而做出。
福尔摩斯应该是对这些别人认为不可思议的事情,自己却认为是很简单的,而有点自豪吧。在另一方面,他也有意思提点华生,解决事情要对症下药。要做到这点,万事只要从基本下手就可。

我想RPK也是因为要读者看清新经济政策的根本,才会用这个做标题的。
所以,我暂时把标题改成《XXXX,我亲爱的华生。》因为我词穷了。
等我觉有更好的词,就换上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2008 07: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ecs283 于 2-4-2008 01:05 PM 发表
这次的标题∶Elementary,My Dear Watson,是来自1929年的一套有关侦探福尔摩斯戏剧里的对白。
有些人认为这是戏剧经典对白之一。
Elementary,有初级,入门,基础,基本的意思。
在起初的时候,我把它翻译 ...

《请对症下药,我亲爱的华生。》
《请回到根本,我亲爱的华生。》
《请剥茧抽丝,我亲爱的华生。》


[ 本帖最后由 ccliew 于 4-4-2008 11:46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4-2008 12:1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最新一期《毫不留情》牵涉太多法律术语,我力有不逮,放弃翻译。

仅此告知。

若有因此失望的读者,我在这里向大家道歉。

也许ccliew会自告奋勇,就看他的了。

期待下一期RPK的文章。希望不会太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4-2008 09: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ecs283 于 3-4-2008 12:18 AM 发表
最新一期《毫不留情》牵涉太多法律术语,我力有不逮,放弃翻译。

仅此告知。

若有因此失望的读者,我在这里向大家道歉。

也许ccliew会自告奋勇,就看他的了。

期待下一期RPK的文章。希望不会太难。

不用紧啦,加油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4-2008 12: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ecs283 于 2-4-2008 01:05 PM 发表
福尔摩斯应该是对这些别人认为不可思议的事情,自己却认为是很简单的,而有点自豪吧。
在另一方面,他也有意思提点华生,解决事情要对症下药。要做到这点,万事只要从基本下手就可。
我想RPK也是因为要读者看清新经济政策的根本,才会用这个做标题的。


我想了又想,发觉最接近的典故应该是《列子・说符》里的第八篇,歧路亡羊的故事。
杨朱的好朋友,心都子在事后这么说∶“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学 非本不同,非本不一,而末异若是。唯归同反一,为亡得丧。子长先生之门,习 先生之道,而不达先生之况也,哀哉!”

意思是∶“大道因为岔路太多而丢失了羊,求学的人因为方法太多而丧失了生命。学的东西没有本质的不同,或根本上的不一致,但结果却有这样大的差异。只有抓住根本和本质,才不会误入歧途。你是老师的大弟子,学习老师的学说,却不懂得老师的寓意,可悲呀!”

从宗教上看,这种情况有点像佛家时常所谓的“著相”。不过这个境界又比较高深了些。

若用“归同”,对普遍读者来说,稍微生僻了些。
看来最好还是“基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4-2008 10: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毫不留情》因小失大,因噎废食。

出处:http://www.malaysia-today.net/2008/content/view/5432/84/
作者∶Raja Petra Kamarudin
发表日期∶03-04-2008

这是NancyL在二月十日下午八时二十一分,在我的发表《这是基本,我亲爱的华生。》的回应帖:

RPK......噢…….你怎么能够这样对待你的孩子.....喂她白开水,令她不再在半夜讨奶喝....她那小小的肚子就要容纳更多的奶水....小孩很快饱也很快饿的.....你真残忍!!!!...嘿!!!...你这家伙!!!...那将提醒我永不让我老公看顾我的小孩!!!... 自我在六年前生了第一个小孩,到我如今三岁的第三个孩子...我从不曾....好好地睡过整晚...一次也没有....唉....

有这么个故事....有位男子走近穆圣...问他..."当双亲召唤时,应该先回应谁呢?"...穆圣回答...."你娘"....然后他再问...."之后呢?"....答案还是.... "你娘"....然后他再问.....第三次...还是他娘...直到第四次...穆圣才说..."你爹"....

回教形容母爱之深时说...."天堂就在母亲脚下".....母爱有别于父爱...其中的羁绊是非常强的....也只有女性才会了解这些!!

一位母亲不但不会阻止她的小孩在半夜讨奶..只有当她认为她已长大....才给她戒掉....也就是说在恰当时机...无论怎样,她都会在半夜起身,直到她的孩子不再需要她如此做...这就是母亲的爱和牺牲....

我可以明白你母亲为何不给你奶瓶,不过你不给你孩子奶水,就是另一回事了......

我知道你想表达的要点是"你对马来人的爱犹如父爱"...那就是为何你要马来人明白...就像父亲对孩子般的苦口婆心....

====================================================

NancyL是在指我对我的第一个女儿出世后第一个星期时,喂她白开水的行为。在三天后,她不再在凌晨三时起身讨奶,而我从此就有觉好瞓了。

这些谈论令我回忆起以前的一些事。他们说,如果你总是“想当年”,你就是老了。我觉得,以我将近58之龄, 我应该有资格进入“一只脚已经在坟墓里”的组别。

那时我才23岁,而我老婆19岁,我们在婚后一年内就生下我们的第一个孩子。我们的女儿其实算是迟生了。我老婆的肚子非常的大,因为婴儿有点过重。所以,医生告诉我们说若要催生,对婴儿应该是没有危险。那时刚好过了圣诞不久,不催生的话,就要在一月出世了。.我们决定在十二月三十日这么做,这样的话,她就能早一年入学。这里的学校都是算你在一月一日时的生日,所以我女儿虽然只有两天大,不过也算是一岁了。而我的所得税也能够在那年享有折扣。

我女儿的学生生涯都在丁州渡过,直到她完成中五课程。之后她就到蕉赖的玛拉科学学院(现在叫做Kolej Poly-Tech MARA)就读大学预科班。不幸的是,两年后,她所有的朋友都得到奖学金留学英国,只有她什么都没有。

我女儿很自然地变得沮丧。虽然她已经努力读书,却拿不到奖学金留学英国。而她的那些丹斯里和拿督的孩子的朋友们就有。我们试着让她明白,她的那些朋友的父母亲,非富即贵,即使没有奖学金,他们还是能够到英国深造,有了奖学金就更不必说了。但是我们就无能为力。

我女儿面对不是在本地私人学院升学就是就业讨生活的抉择感到伤心。我老婆算是在家里对儿女们最说一不二的了。而我特别是对我两个女儿最心软。讽刺的是,直到今天,我老婆却最溺爱我们的儿子。我老婆在这件事上就表示得很坚决,她告诉女儿说,我们没有供她去英国的本事,再说也无济于事。

我非常不忍心看到我女儿因了解到她13年以来的努力就这样付诸流水而失魂落魄。她看见她所有的朋友们都高高兴兴地飞向英国,美国,澳洲等,而她则在忍受着呆在家的“耻辱”。这就是同侪压力的一种 – 就只有我不能去。这是很难熬过的一种窘迫。

对一个拥有理想,也努力去达致理想的人来说,她的朋友就因为有钱,有政府帮忙,所以就可以出国的论点是很难理解的。你在这里就看到了“失败”写满在脸上。如何解释失败呢?如何证明失败呢?我们怎能接受,最后的选择则意味着你必须接受失败的论点呢?我女儿不能接受她必须放弃留学英国的事实。她认为这是双亲的失败。因为父母亲应该保证孩子的教育。为何他的父母亲办不到?

我心平气和地告诉我老婆说,我们怎么死,也要死给我们的女儿去英国。我找了我们的朋友,也是在我们在丁州的家庭医生,梅农医生商量。他劝告我女儿拿医科,不过我女儿看到血就会头晕脑胀。她剖解青蛙时,也是恶心得闭上眼睛。闭眼睛是不可能为病人开刀的。因此梅农医生的第二个建议是生物化学。

我叫我女儿到英国文化协会去找事业辅导员商谈,好让她知道哪一间她能够去的大学备有生物化学的课程。她得独力完成这些事情,而我将不会插手,她也必须作出她自己的决定。

她最后决定到坎特伯雷的肯特大学。我和我老婆掏尽所有,还卖了一些信托基金。最后终于凑齐让我们的女儿能够渡过至少第一年的学费和住宿费的金钱。第二年的,就到第二年才来烦吧。我们然后为她买了一张单程机票,就丢她一个人在梳邦机场了。

就这样,她有一张机票,也有一个收留她的大学。从那时开始,她就要靠她自己了。我们也没有能力在她每年的假期带她回来,也没有能力同她一起参加她的毕业典礼。因为我们没有那种钱。我们只能在她毕业后,也就是三年后,等她回来。

我们在梳邦机场向她告别,叫她保重,也答应她在三年后,会到机场接她的机。她也许是唯一父母亲不来观看毕业典礼的学生。我从我老婆脸上看得出她的忧虑。 “我们应该送她到英国,确保她无恙。她能够应付这些吗?” 我们回到家时,相拥大哭。这也许是身为父母亲所作出最不负责任的事情。我们能够为她办到的也只有祈祷上天保佑了。

我告诉我老婆我们的女儿是坚强的女孩。她会没事的。她会抵达坎特伯雷,然后在三年后回来成为一个化学生物家。这个女儿的坚强性,在我被内安法令下扣留时,显现出来了。她总是在劝导我那六神无主的老婆,有心理准备我可能会呆上很久。

不过,那都是云烟往事了。那时,我只是不想我女儿伤心,也想让她如愿以偿,负笈英国。虽然在金钱上很吃力,不过却是父母的分内事,好让孩子有个美好的未来。这个理念也同样地帮助我渡过被内安法令扣留的时光。我不知道我自己将会被扣留多久,不过我总在告诉我自己,我虽然受着苦,但我是为了我孩子的将来。当你能说服你自己这些时,任何不能忍受的也变得能够了。

我在那时不曾认为,假如那些丹斯里和拿督的孩子能够得到政府的帮忙到英国,那么我的女儿也应该有同样的待遇。
我在那时不曾认为,因为我没有能力送我女儿到英国,政府就有义务帮助我。
我在那时不曾认为,因为我是个马来人,我女儿就应该得到政府的帮忙,留学英国。
我在那时不曾认为,新经济政策应该不分种族和宗教地帮助所有马来西亚的人,只要他们是需要帮助的。
我在那时不曾认为,政治偏袒并不是条件之一,即使你不支持政府,也不代表你将失去政府的资助。
我在那时不曾认为,新经济政策只是一种确保你支持政府的武器,不然的话,你将面对执政者的歧视。

我脑里只想到一件事,就是无论如何,都要送我女儿去英国。

的确,我可以是最差的样板,让人坚信新经济政策的目前形态是有效的。
的确,我可以是最差的样板,让人坚信新经济政策没有被滥用。
的确,我可以是最差的样板,让人坚信新经济政策并不需要改进。
的确,我可以是最差的样板,让人坚信新经济政策并不需要彻底的改革,以确保马来人,华人,印度人,还有沙砂的原住民在需要帮助时能够得到帮助。

不,我们不应该废除新经济政策。我们需要新经济政策。我们需要新经济政策是因为许多马来人,华人,印度人,还有沙砂的原住民还需要帮助。不过,新经济政策需要改革,落实方式需要改进。这些都必须做到,以免其他的人在也不会重演我女儿当年旧事,被告知因为他们肤色“不对”,或是因为支持“不对”的政党,所以不能够上大学念书。这样的话,父母亲们也不用像我那样,典当所有,才能负担儿女们的大学教育。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0 收起 理由
李練 + 30 感謝翻譯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4-4-2008 01: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17# ecs283 的帖子

这么早!!顶一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4-2008 02: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爬完所有的楼了,谢谢楼主的翻译,RPK的文章蛮有意思,会让我开始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4-2008 07: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ecs283 于 4-4-2008 10:53 AM 发表
出处:http://www.malaysia-today.net/2008/content/view/5432/84/
作者∶Raja Petra Kamarudin
发表日期∶03-04-2008

这样的话,父母亲们也不用像我那样,典当所有,才能负担儿女们的大学教育

RPK说什么都是皇室成员吧,应该有一定的家底,怎么会要到典当所有才能送女儿去外国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4-2008 03: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RPK曾说过,雪州皇室应该是在马来西亚最大的皇室。他的太公Sultan Ala’Eddin Suleiman Shah, 雪州第五任苏丹,在位1898年至1938年,有十个老婆,44名子女。这还不包括那些非正式的老婆儿女。

他的老爸虽然当过大公司的总裁,不过据他说,他老爸很有骨气,从不利用他们是皇族的地位得到一些好处,甚至刻意磨练自己的孩子。我不清楚RPK有多少位兄弟姐妹,不过RPK自己的家底应该是从中上起跳。

RPK说他典当“所有”,才能让他女儿上大学,应该是有点夸张的。可以相信的是,为了他女儿的大学学费,他也费尽心思了。

皇族只有在位的,比较有钱。那些不在位的,只是徒有虚名而已。皇室虽然从政府那儿可以得到津贴,但却不是所有成员都有这种福利。RPK说他父亲最不屑这种福利,也不准自己的儿女去领取这些津贴。

不过,想想在约16年前到飞到英国留学生物化学,吃用住的花费一年要多少呢?
至少要值半间中价屋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3-6-2024 08:25 AM , Processed in 0.068759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