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顶礼一时祖师大德禅净法语 ~'~ 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若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复制链接]
|
|
楼主 |
发表于 24-1-2015 12:1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4-1-2015 12:21 AM 编辑
◎学佛之人,一举一动,皆须留心。至于念佛,必须志诚。或有时心中悲痛起来,此也是善根发现之相,切不可令其常常如是,否则必著悲魔。凡有适意时,不可过于欢喜,否则必著欢喜魔。
念佛时,眼皮须垂下,不可提神过甚,以致心火上炎,或有头顶发痒、发痛等毛病。必须调停适中。大声念,不可过于致力,以防受病。
掐音恰珠念,能防懈怠。静坐时,切不可掐;掐则指动而心不能定,久必受病。(续)诫初发心学佛者书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
http://www.bfnn.org/bookgb/books/0362.htm#a03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5-2-2015 12:1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2-2-2015 12: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9-3-2015 11: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0-3-2015 09: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9-4-2015 11: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4-4-2015 11: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4-4-2015 11:31 PM 编辑
◎净土法门,绝无口传心授之事,任人于经教著述中,自行领会,无不得者。当唐宋时,尚有传佛心印之法,今则只一历代源流而已;名之为法,亦太可怜。净宗绝无此事。
来山尚不如看书之有益。古人云:见面不如闻名。即来,与座下说者,仍是文钞中话,岂另有特别奥妙之秘法乎?
十余年前,与吴璧华书,末云:有一秘诀,剀切相告,竭诚尽敬,妙妙妙妙。信愿行三,为净土纲要;都摄六根,为念佛秘诀。知此二者,更不须再问人矣。(三)复明性师书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
http://www.bfnn.org/bookgb/books/0362.htm#a03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3-5-2015 11: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4-5-2015 12:01 AM 编辑
◎如来福慧功德之香,慈悲摄受之光,竖穷三际,横遍十方,普皆熏照。具缚凡夫,绝不闻见;如瞽齆者,当午过旃檀林,了不知有檀香日光也。
倘生正信心,常念佛号,以如来万德洪名,冥熏加被,则业消智朗,障尽福崇;自可随己分量,或得三昧而稍闻见,或证无生而大闻见,迄至以佛庄严而为庄严矣。
监院妙真大师,冀莅此者,同染佛香,同蒙佛光,祈题此四字,并以跋告来哲。(三)灵岩山寺香光庄严匾额跋语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
http://www.bfnn.org/bookgb/books/0362.htm#a03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6-6-2015 12:1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6-6-2015 12:24 AM 编辑
◎若凭空造楼阁,妄说胜境界,即犯大妄语戒;乃未得谓得,未证谓证,其罪甚于杀盗淫百千万亿倍。其人若不力忏,一气不来,即堕阿鼻地狱;以其能坏乱佛法,疑误众生故也。
汝切须慎重。所见之境有一分,不可说一分一,亦不可说九厘九;过说亦罪过,少说亦不可。
何以故?以知识未得他心道眼,但能以所言为断耳。此种境界,向知识说,为证明邪正是非,则无过;若不为证明,唯欲自炫,亦有过。
若向一切人说,则有过;除求知识证明外,俱说不得。说之,则以后便永不能得此胜境界;此修行人第一大关,而台教中屡言之。
所以近来修行者,多多著魔,皆由以躁妄心,冀胜境界。勿道其境是魔,即其境的是胜境,一生贪著欢喜等心,则便受损不受益矣;况其境未必的确是胜境乎。
倘其人有涵养,无躁妄心,无贪著心,见诸境界,直同未见;既不生欢喜贪著,又不生恐怖惊疑;勿道胜境现有益,即魔境现亦有益。
何以故?以不被魔转,即能上进故。
须知学道人,要识其大者,否则得小益必受大损。勿道此种境界,即真得五通,尚须置之度外,方可得漏尽通;若一贪著,即难上进,或至退堕,不可不知。(正)复何慧昭书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
http://www.bfnn.org/bookgb/books/0362.htm#a03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8-6-2015 12: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8-6-2015 12:15 AM 编辑
◎念佛之人,当存即得往生之心,若未到报满,亦只可任缘。倘刻期欲生,若工夫成熟,则固无碍;否则只此求心,便成魔根。倘此妄念结成莫解之团,则险不可言。尽报投诚,乃吾人所应遵之道;灭寿取证,实戒经所深呵之言。
梵网经后偈云:计我著想者,不能生是法;灭寿取证者,亦非下种处。但当尽敬尽诚求速生,不当刻期定欲即生。
学道之人,心不可偏执;偏执或致丧心病狂,则不唯无益,而又害之矣。净业若熟,今日即生更好;若未熟,即欲往生,便成揠苗助长。诚恐魔事一起,不但自己不能往生,且令无知咸退信心,谓念佛有损无益,某人即是殷鉴,则其害实非浅鲜。
祈将决定刻期之心,改作唯愿速往之心,即不速亦无所憾。但致诚致敬,以期尽报往生则可;无躁妄团结,致招魔事之祸。(三)大云月刊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
http://www.bfnn.org/bookgb/books/0362.htm#a03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4-7-2015 12:1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4-7-2015 06:30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5-8-2015 11: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8-2015 12: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8-8-2015 12:19 AM 编辑
◎日用之中,所有一丝一毫之善,及诵经礼拜种种善根,皆悉以此功德,回向往生。如是,则一切行门,皆为净土助行。犹如聚众尘而成地,聚众流而成海;广大渊深,其谁能穷?
然须发菩提心,誓愿度生;所有修持功德,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回向。则如火加油,如苗得雨;既与一切众生深结法缘,速能成就自己大乘胜行。
若不知此义,则是凡夫二乘自利之见;虽修妙行,感果卑劣矣。(正)与徐福贤书
http://www.bfnn.org/bookgb/books/0362.htm#a03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4-9-2015 12: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4-9-2015 12:48 PM 编辑
◎回向发愿心,谓以己念佛功德,回向法界一切众生,悉皆往生西方;若有此心,功德无量。若只为己一人念,则心量狭小,功德亦狭小矣。
譬如一灯,只一灯之明;若肯转燃,则百千万亿无量无数灯,其明盖不可喻矣,而本灯固无所损也。
世人不知此义,故止知自私自利,不愿人得其益。(三)复章道生书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
http://www.bfnn.org/bookgb/books/0362.htm#a03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8-9-2015 11: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6-10-2015 11:44 PM 编辑
◎回向者,以己所修念诵种种各功德,若任所作,则随得各种之人天福报。今将所作得人天福报之因,回转归向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作超凡入圣、了生脱死,以至将来究竟成佛之果,不使直得人天之福而已。
用一回字,便见其有决定不随世情之意;用一向字,便见其有决定冀望出世之方。所谓回因向果、回事向理、回自向他也。
所作功德,人天因也,回而向涅槃之果。所作功德,生灭事也,回而向不生不灭之实相妙理。所作功德,原属自行,回而向法界一切众生,即发愿、立誓、决定所趋之名词耳。
有三种义:一、回向真如实际,心心契合。此即回事向理之义。二、回向佛果菩提,念念圆满。此即回因向果之义。三、回向法界众生,同生净土。此即回自向他之义。回向之义大矣哉!
回向之法虽不一,然必以回向净土,为唯一不二之最妙法。以其余大愿,不生净土,每难成就;若生净土,无愿不成。以此之故,凡一切所作功德,即别有所期,亦必须又复回向净土也。(三)复愚僧居士书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
http://www.bfnn.org/bookgb/books/0362.htm#a03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6-10-2015 11: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6-10-2015 11:54 PM 编辑
◎发愿,当于朝暮念佛毕时。晨朝十念,亦先念佛后发愿。或用小净土文。若身心有暇,宜用莲池大师新定净土文。(即稽首西方安乐国之一篇长文,载禅门日诵。编者敬注)此文词理周到,为古今冠。须知发愿读文,乃令依文发愿耳,非以读文一遍,即为发愿也。(正)拟答某居士书
。。。。。。。。。。。。。。。。。。。。。。。。。。。。。。。。。。。。。。
冠绝古今的莲池大师新定净土文
西方发愿文 [明]莲池大师 作
稽首西方安乐国,接引众生大导师。
我今发愿愿往生,惟愿慈悲哀摄受。
弟子某甲(众等),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求于诸佛一乘无上菩提道故,专心持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期生净土。又以业重福轻,障深慧浅,染心易炽,净德难成。今于佛前,翘勤五体,披沥一心,投诚忏悔。我及众生,旷劫至今,迷本净心,纵贪瞋痴。染秽三业,无量无边。所作罪垢,无量无边。所结冤业,愿悉消灭。
从于今日,立深誓愿,远离恶法,誓不更造;勤修圣道,誓不退惰;誓成正觉;誓度众生。阿弥陀佛,以慈悲愿力,当证知我,当哀愍我,当加被我。愿禅观之中,梦寐之际,得见阿弥陀佛金色之身,得历阿弥陀佛宝严之土,得蒙阿弥陀佛甘露灌顶,光明照身,手摩我头,衣覆我体。使我宿障自除,善根增长。疾空烦恼,顿破无明。圆觉妙心,廓然开悟。寂光真境,常得现前。
至于临欲命终,预知时至。身无一切病苦厄难,心无一切贪恋迷惑。诸根悦豫,正念分明。舍报安详,如入禅定。阿弥陀佛,与观音、势至、诸圣贤众,放光接引,垂手提携。楼阁幢幡,异香天乐,西方圣境,昭示目前。令诸众生,见者闻者,欢喜感叹,发菩提心。
我于尔时,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生极乐国,七宝池内,胜莲华中。华开见佛,见诸菩萨,闻妙法音,获无生忍。于须臾间,承事诸佛,亲蒙授记。得授记已,三身四智,五眼六通,无量百千陀罗尼门,一切功德,皆悉成就。
然后不违安养,回入娑婆。分身无数,遍十方刹。以不可思议自在神力,种种方便,度脱众生。咸令离染,还得净心。同生西方,入不退地。如是大愿,世界无尽,众生无尽,业及烦恼一切无尽,我愿无尽。愿今礼佛、发愿、修持功德,回施有情。四恩总报,三有齐资。法界众生,同圆种智。
http://www.bfnn.org/bookgb/books/0362.htm#a03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8-10-2015 11: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30-11-2015 11:56 PM 编辑
乙、劝兼念观音
◎观世音菩萨,于往劫中,久已成佛,号正法明。
但以慈悲心切,虽则安住常寂光土,而复垂形实报、方便、同居三土;虽则常现佛身,而复普现菩萨、缘觉、声闻,及人天六道之身;虽则常侍弥陀,而复普于十方无尽法界,普现色身。所谓但有利益,无不兴崇;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
普陀山者,乃菩萨应迹之处,欲令众生投诚有地,示迹此山;岂菩萨唯在普陀,不在他处乎?一月丽天,万川影现,即小而一勺一滴水中,各各皆现全月。
若水昏而动,则月影便不分明矣。众生之心如水,若一心专念菩萨,菩萨即于念时,便令冥显获益。若心不志诚、不专一,则便难蒙救护矣。此义甚深,当看印光文钞中,石印普陀山志序自知。
名观世音者,以菩萨因中由观闻性而证圆通,果上由观众生称名之音声而施救护,故名为观世音也。
普门者,以菩萨道大无方,普随一切众生根性,令其就路还家,不独立一门。
如世病有千般,则药有万品。不执定一法,随于彼之所迷,及彼之易悟处,而点示之。
如六根、六尘、六识、七大,各各皆可获证圆通。以故法法头头,皆为出生死成正觉之门,故名普门也。若菩萨唯在南海,则不足以为普矣。(正)复郦隐叟书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
http://www.bfnn.org/bookgb/books/0362.htm#a03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0-11-2015 11: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30-11-2015 11:53 PM 编辑
◎观音大士,于无量劫,久成佛道;为度众生,不离寂光,现菩萨身。
又复普应群机,垂形六道,以三十二应、十四无畏、四不思议无作妙力,寻声救苦,度脱群萌。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直同月印千江,春育万卉。
虽则了无计虑,而复毫不差殊。良由彻证唯心,圆彰自性。悲运同体,慈起无缘。即众生之念以为心,尽法界之境以为量。是知无尽法界,无量众生,咸在菩萨寂照心中。故得云布慈门,波腾悲海,有感即赴,无愿不从也。(正)南五台观音示迹记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
http://www.bfnn.org/bookgb/books/0362.htm#a03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3-12-2015 12: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3-12-2015 12:18 AM 编辑
◎须知菩萨无心,以众生之心为心;菩萨无境,以众生之境为境。故得有感即通,不谋而应。良由众生心之本体,与菩萨之心息息相通;以故凡遇极大险难,举念即获感应。
又菩萨现身,不专现有情身,即山河树木、桥梁船筏、楼台房舍、墙壁村落,亦随机现。必使到绝地者,复登通衢;无躲避处,得大遮蔽。种种救护,难尽宣说。(续)历朝观音像序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
http://www.bfnn.org/bookgb/books/0362.htm#a03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