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soonpeng-

旗袍唐装不是汉人的传统服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3-1-2010 11: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鏡花歲月 于 13-1-2010 11:20 PM 编辑
一名足球员父亲是德国人母亲是瑞士人,
他从小就有踢足球的天赋,马上就被英格兰球会吸纳成为青年军 ...
water-ice 发表于 12-1-2010 12:57 PM



民族與國家概念是不一樣的,李世民在同一時間內一直只有一個國籍好不好,而且李家一直都是屬于漢族,不論是以鮮卑或漢族的角度來看與他們的自我認同都是漢族。你一味暗喻李世民為胡人,看來這只是你一廂情愿的看法。

還有你拿現代的國家觀念來看古代的漢族與鮮卑族的民族概念是很不正確的也十分牽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7-1-2010 03: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想知道这边有几个人是日常穿汉服的?我觉得他们不应该穿日本的T恤最好。不然我觉得很假,讲一套做一套。汉服血泪史里面,不要遗忘了可怜的汉族女生饱受3寸金莲之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010 01: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不要忘記,三寸金蓮是始於五代,宋代祗在貴族中流行,明代較之嚴重一點,而巔峰時期是在清代。五代之前超過千年難道漢人沒穿衣服?漢服的傳承不要和纏足扯在一起,是兩回事。
我們現在是復興不是復古,好的當然要復興傳承,有問題的幹嘛要全盤接受?
而且三寸金蓮也不是在中國各地都很流行,漢民族中的客家民系女子就多不纏足,多為天足,有史料可證,你可以自己去查查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010 10: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樓上說得太好了,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1-2010 01: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想知道这边有几个人是日常穿汉服的?我觉得他们不应该穿日本的T恤最好。不然我觉得很假,讲一套做一套。汉 ...
fairytales94 发表于 17-1-2010 03:42 PM


再说。。。复兴汉服不是叫你每天穿。。。旨在重要节日重新披上我们自己的民族服饰。

西装大衣够隆重,你有每天穿吗?

复兴汉服跟穿T-Shirt,有什么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1-2010 10: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想知道这边有几个人是日常穿汉服的?我觉得他们不应该穿日本的T恤最好。不然我觉得很假,讲一套做一套。汉 ...
fairytales94 发表于 17-1-2010 03:42 PM


关于缠足,缠足其实是文明顶点的一种产物(当然,它已经不适于现在的社会)。不过,在本质上,现在的文明和古代文明没多大分别。

我在其他帖子曾说过:

古人喜欢小脚(缠足),现代人喜欢大波。

现代人惊讶缠足的危害,古人同样不能理解现代女人为了大波可以吃药,注射药物,
动手术,一个不好彩导致发炎,疼痛,甚至必须割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1-1-2010 10: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这篇文章也很有意思:


http://blog.ce.cn/html/32/101932-2996.html

小脚就是缠足,在中国古代社会流行很长时间。现代人都认为缠足是缺乏人性的一
种表现,或者是野蛮的表现。但是,时间进入到21世纪,我越来越发现,古代女子
的缠足还不如现代女子的整容可怕,唯一的区别在于,古代缠足不是自愿的,而现
代的整容都是自愿的。因此,缠足的残酷、可怕并不在于它的手段,而只在于它的
非自愿和欺骗;现代整容手段的残酷、可怕因为都是自愿的而大为淡化了。

  古代社会并非所有女子都要缠足,由于缠足是一种社会地位和身份的象征,因
此,缠足的强迫也显得是一种软性的强迫,因为这种行为会带来能够预料到的好处。
在我看来,缠足就是古代的整容手术之一,在小脚比赛中夺魁的女子,几乎就可以
类比今天的人造美女。不同仅仅在于,人造的部位差别。中国古代仅仅只是整整脚,
现代社会整的是全身外表的每一个部位。古代的缠足风气是当时社会文化的产物,
现代的整容时尚也是当今社会文化的产物。

  现代社会的整容手术,使用的工具比较恐怖,刀、锯、锉、钻,样样齐全。而
古代的缠足只需要一块布;现代整容花费昂贵,10万、20万很正常。古代缠足整容
很便宜,自已都能DIY(Do It Yourself);古代科技落后,整容手段比较单调,整
容的效果体现也就只能集中在一点。现代科技先进,整容手段多样,可以多方面展
现整容的效果;古代缠足整容时间比较长,需要相当大的毅力。现代整容时间比较
短,很快就能出效果。总之,仅仅从整容的角度看,古代缠足的整容和现代流血的
整容至少有一点是相同的,都为那些先天条件不好的女子,提供了加入美女行列的
可能,提供了自我奋斗、后天努力的成功样板。

  中国古代社会的缠足,要从小开始。由于很小的孩子还缺乏自己的判断能力,
往往不得不接受家长的意志,无力反抗。除了这种非自愿性,古代的整容与现代的
整容区别不大。如果还要找不同点,那就是审美趣味的差别而已。例如,古代以小
脚为美,现代以大奶为美,两者的本质差不多是一样的。小脚说得严重点会造成女
子终身半残疾,大奶整容也同样造成很多人终身半残疾,或者象林志玲那样多次挨
整,会留下后遗症。

  早在民国时期便有人说:天下古今的女子,全是爱美成性,全是时髦的奴隶,
只要能获得美的赞誉,纵使伤皮破肤,断骨折筋,在所不辞。女人的这种倾向,在
古代是因为男人社会的需求,在现代也同样是为了男人社会的需求。老话说:“要
想人前显贵,还得背地受苦”,折射出古代、现代社会共同的本质。

  如果说古代缠足的女子是被迫做了社会审美趣味的奴隶,那么,现代社会的狡
猾和高明就在于,它让那些女子都心甘情愿地做了奴隶。而古今中外,对于这种
“女奴隶”的奖赏,本质上也都是一样的。社会就是这样,历经岁月的沧桑巨变,
很多东西表面上变了很多,本质上没什么变化。女子整容如此,社会的很多其他方
面也同样如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1-2010 12: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不要忘記,三寸金蓮是始於五代,宋代祗在貴族中流行,明代較之嚴重一點,而巔峰時期是在清代。五代之前 ...
華夏魂 发表于 20-1-2010 01:44 AM


这位仁兄,请您去看清楚:
关于裹足的起源,说法不一。有说始于隋朝,有说始于唐朝,还有说始于五代。有人甚至称夏、商时期的禹妻、妲己便是小脚。可谓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比较可信的是裹足始于五代之说,李煜是使妇女裹足的始作俑者。李煜有个嫔妃,美丽多才,能歌善舞,他专门制作了高六尺的金莲,用珠宝绸带缨络装饰,命嫔妃娘以帛裹足,使脚纤小屈上作新月状,再穿上素袜在莲花台上翩翩起舞,从而使舞姿更加优美。
自李煜推崇裹足舞女的“金莲舞”后,裹足的习惯便延续了下来。宋朝朱熹也热衷于在福建南部推行裹足习惯,并把这种习惯推行至整个宋朝版图,南宋末年,小脚已成为妇女的通称。元、明、清更是有登峰造极之势,虽康熙曾经下令禁止妇女裹足,但已无力回天了。后乾隆再次下令禁止,也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民国时期,在福建北部还有很多妇女热衷于裹足。

裹足人,无论是清朝或之前,都是汉族女子为多数。


清代严禁女子裹足
崇德戊寅七月,奉谕旨,有效他国裹足者,重治其罪。顺治乙酉,禁裹足。康熙甲辰,又禁裹足。戊申七月,礼部题为恭请酌复旧章以昭政典事都察院左都御史王熙疏内开:「顺治十八年以前,民间之女,未禁裹足。康熙三年,遵奉上谕,下议政王、贝勒、大臣、九卿、科道官员会议:元年以后,所生之女,禁止裹足;其禁止之法,该部议覆等因。于本年正月内,臣部题定:元年以后,所生之女,若有违法裹足者,其父有官者,交吏、兵二部议处;兵、民则交付刑部,责四十板,流徙十。家长不行稽察,枷一个月,责四十板;该管督、抚以下文职官员有疏忽失于觉察者,听吏、兵二部议处在案。查立法太严,或混将元年以前所生者,捏为元年以后诬妄出首,牵连无辜,亦未可知,相应免其禁止」云云。裹足自此弛禁。
---《清稗类钞》

我倒觉得你们热爱把明朝什么事都要说好,清朝什么事情都是邪事。可别忘了清朝不止是满族人的政权。所谓:从蒙昧走向文明,不管那个民族,陋习都要摒弃,不能癞痢头的儿子自家的好,突然让我有种错觉就是:大汉主义+亲宋朝的情意结。

纯粹发表意见,绝无开罪任何人之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2-1-2010 01: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轩辕之子 于 22-1-2010 01:14 AM 编辑
另外李世民有沒超過一半鮮卑血緣很難說,下面資料我列出啦,你自己算或等那位數學高人來算

李昺是100%的 ...
鏡花歲月 发表于 8-1-2010 23:56



    《晋书》昌黎棘城鲜卑人也。其先有熊氏之苗裔,世居北夷,号曰东胡。”有熊氏,就是黄帝部落。而东胡被匈奴冒顿打败后迁移到乌恒山和鲜卑山,成为后来的乌恒族和鲜卑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1-2010 01: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鲜卑同是炎黄子孙!
楼上各位争论个什么劲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1-2010 01: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40# chengseesin


    这位朋友找到了屠杀的论点,来反驳了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1-2010 01: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民族與國家概念是不一樣的,李世民在同一時間內一直只有一個國籍好不好,而且李家一直都是屬于漢族, ...
鏡花歲月 发表于 13-1-2010 11:19 PM



    没有暗喻,早已经写是混血儿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1-2010 01: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开始忘了 于 22-1-2010 06:32 AM 编辑
这位仁兄,请您去看清楚:
关于裹足的起源,说法不一。有说始于隋朝,有说始于唐朝,还有说始于五代。 ...
fairytales94 发表于 22-1-2010 12:07 AM



  
很想知道这边有几个人是日常穿汉服的?我觉得他们不应该穿日本的T恤最好。不然我觉得很假,讲一套做一套


我们是复兴文化不是复古,我们目标是把汉服作为华人重要节日与祭礼等的礼仪服,不是说我们就要放弃现今的服饰,就好象世界其他民族他们在代表民族或节日场合穿上民族服饰,但在一般日子他们穿T恤会很假吗?会讲一套做一套吗?

汉服血泪史里面,不要遗忘了可怜的汉族女生饱受3寸金莲之苦



我想他的意思是别把汉服跟裹足两件事说在一起,这是两回事,我们这里提倡汉服的人完全没人提倡裹足或支持裹足,反而是你要用裹足来否性汉服,退一步说,就算整个中国历史都有裹足但在历史长河里真正有裹足的女人有多少?明清虽然十分兴盛,但在之前很多一般百姓的女人是没裹足的,就算是明清后还有很多穷人家没能力裹足。你不要跟我说在清代裹足的女人是穿的是正统汉服。你不要跟我说在清以前没裹足的女人是裸体的。所以请你别拿裹足跟汉服来扯在一起。

你前面你的话让人感觉要我们全面复古,不然就很假之类。后面就要裹足来跟汉服连在一起,然后说裹足的不是。你是什么心态跟意思大家心照不宣。

我没有想跟你吵架的意思,但一些关于到汉服的误会必须要澄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1-2010 01: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开始忘了 于 22-1-2010 01:57 AM 编辑

回复 250# 轩辕之子


    但有人质疑他不是汉族


汉族的定义是?
李世民也算是汉族吗?


这是甚麽意思?前面有人说李世民是汉人英雄,但他回复那人这句,是什么心态大家心照。

血统
超过一半的血统是鲜卑族的

血统当然是汉族,就算是血缘很难说是超过一半是鲜卑,前面有人算出答案,就算是一般人认为的鲜卑那一边的血缘,争议很大,汉族,匈奴,鲜卑都有,何来超过一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1-2010 02: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开始忘了 于 22-1-2010 06:27 AM 编辑

附注关于裹足


裹脚也叫缠足,始于五代末。从地下发掘的文物和古文献知道,五代以前男女的鞋子是同一形制
(从这里可看出裹足在五代前是没有的,最低限度是大多数女人没有这陋习)
一直上推,大约产生于五代或宋初。反正,唐朝人不裹脚。裹脚之风兴盛于明清。

宋朝时只有高贵女人才裹脚,普通妇女是不裹的。而且当时对裹脚的要求只是纤直,还不至于到后世伤筋动骨那么厉害。
(从这里可看出宋代裹足在一般民众接受相关陋习也有所限)
资料来源
http://baike.baidu.com/view/699057.htm


纏足的起源一直是眾說紛紜,有人認為最早可以追溯至夏朝,也有人認為始於商朝[1]、戰國[2]、秦[3]、漢[4]、晉、六朝[5]、隋[6]、唐[7]、五代[8]等林林總總十數種觀點。但許多早期的記載或被引用的文字證據,大多很難斷定僅僅是對腳小女性的贊譽、描寫足部的裝飾,還是真的有實行纏腳的動作。一直要到宋代,才開始有較明確的纏足纏記載,纏足被認為最初先在妓女之間開始流行,之後逐漸影響到中上階層的婦女



(也就是说裹足在五代之前是没根据或难以肯定,就算有也不流行或大多数女人没裹足)

到明清時代,纏足逐漸普及於一般階層婦女,漢族各地婦女幾乎都有纏足的風俗,甚至有男性為特定目的纏足的例子 [9]。但也有少數例外,例如客家人因婦女有採茶的傳統,所以不實行纏足。
(也就说明清以前一般阶层女人没裹足陋习,还有在明清以前广大没裹脚的女人难道穿的不是汉服?没裹足就不能穿汉服?清代穿的是满装或满化的服装一定是没裹脚的?)
资料来源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C%A0%E8%B6%B3

总结
我对能把汉服跟裹足陋习扯在一起的人感到很无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1-2010 07: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附注关于裹足


裹脚也叫缠足,始于五代末。从地下发掘的文物和古文献知道,五代以前男女的鞋子是同一形 ...
开始忘了 发表于 22-1-2010 02:34 AM


鞋子不算是衣着的一部分吗?裹足的人也是有穿鞋子对不对?我之所以联系汉服和裹足的陋习,是因为觉得既然穿汉服,应该连鞋子也是布鞋之类的啊。迟点我可能提出关于汉服里面的配件如戴冠、帽子之类的话题,是不是又要说我胡乱联系?
不然大家现在穿汉服出席庆典的时候,脚下是穿拖鞋或者球鞋是对的?

顺便提一提:请某些不认同我说话的人,不要PM攻击我,我宁可忙碌我的功课也不回复。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3-1-2010 01: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开始忘了 于 23-1-2010 02:49 AM 编辑
鞋子不算是衣着的一部分吗?裹足的人也是有穿鞋子对不对?我之所以联系汉服和裹足的陋习,是因为觉得既 ...
fairytales94 发表于 22-1-2010 07:30 PM



觉得你很好笑,那你认为今天是不是穿马褂的人就一定要剃个金钱鼠尾的辫子发式来搭配?不然就不能穿或很假之类?无语。
建议你去向所有喜欢穿马褂的人提议要剃满清正宗的辫子,金钱鼠尾,其中就包括很喜欢穿马褂的成龙大哥。
金钱鼠尾图如下



请别对汉服有双重标准,如果你的那要全面复古的逻辑可以成立,那我敢说世上几乎会再也没人穿马褂,包括我们的成龙大哥

在清代穿马褂的一定都是金钱鼠尾的髪型,至今电视剧看到的阴阳头是清代末期才演变而来的。

在中国史上,女性穿汉服的不都是有裹脚的,以历史长短来比较可以发现拿裹脚来扯上汉服是多么幼稚,在一般女性都裹脚最早只有追朔到元朝,也就是说,一般女性裹脚扣除清朝也只有明与元,两者年份加起来也不过300多年,对于中国汉服漫长的几千年历史而言,裹脚无法代表汉服的全部,而且你也把唐与之前没裹脚的女性华丽丽地忽略了。所以穿汉服不等于裹脚,而且古代的人没规定没裹脚的女性不能穿汉服要裸体的,今天提倡汉服的人也没人说穿汉服就一定要裹脚的,所以拿裹脚来扯上汉服显得理由不足。所以你拿裹脚要反对汉服只显得你是无事来找碴的。

反观清朝加上他在关外的年份约有300年,这期间所有穿马褂的男性头发都是金钱鼠尾或是他的变形。我们就算上近代的100年还有一些人穿马褂,加起来是配金钱鼠尾配马褂的是75%,现代发式穿马褂的才25%。我们更有理由相信比起现代发式,剃发辫子配马褂更有充足的理由。依据你的理论与我对以上两者的分析,我觉得你应该把精力放在提倡穿马褂的人应该剃发,不然就不能穿马褂,或以现代人没剃发绑辫子了,所以不能穿马褂。我觉得你应该做这些更有意义的事,我精神上支持你。^^


不然大家现在穿汉服出席庆典的时候,脚下是穿拖鞋或者球鞋是对的


穿传统服饰配拖鞋出席礼仪场合的确不该,这是对传统服饰与他人不够尊重,但穿不跟汉服配色冲突的球鞋或其他的包鞋是可以的,因为我们不是复古是复兴,而且我看过很多马来跟人跟印度人穿他们的传统服饰是穿现代的鞋子的,你不怕被打的话我精神上支持你去反对与纠正他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1-2010 02: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开始忘了 于 23-1-2010 02:43 AM 编辑

顺便提一提:请某些不认同我说话的人,不要PM攻击我,我宁可忙碌我的功课也不回复。谢谢合作。


谁那么无聊,你这应该是新帐户,应该没得罪什么人吧,这里讨论关于汉服的也很文明的,大家都是说道理的,而且现在情形又不是我们汉服这一方理亏,我们理据十足,至少在占上风的一方是不会无聊做这些事吧?这种无赖手段通常都是理屈一方输不起才会做的。对于别人关于对汉服的质疑我们也会文明的讨论与交流。我不敢说全部人不会,因为不是所有人我都认识,但我保证至少我不会做这些无聊的事,与其骂人不如循正规管道去据理力争。哪怕真的受不了要骂也要光明正大地在这里骂。这就是我的作风。^^

在中国论坛最近冒出很多为了抹黑汉服而冒充汉服支持者来生事来影响汉服的形象与离间汉服支持者与其他网友的关系

请你别误会我们,我怕是有心人冒充我们这一方来挑拨离间我们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1-2010 03: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汉服必需改良!
支持汉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1-2010 01: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chengseesin


    这位朋友找到了屠杀的论点,来反驳了吗?
water-ice 发表于 22-1-2010 01:36 AM



    反驳什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6-6-2024 01:59 AM , Processed in 0.065386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