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產電視劇海外熱播 正形成“華流” [隱藏]
、
國產電視劇海外熱播正形成“華流”
打開越南最大的視頻網站之一ZingTV,近期點擊量排名前五名的電視劇中,有兩部來自中國:霍建華主演的時裝劇《他來了,請閉眼》以點擊量509萬位列第三,在中國國內剛開播不到半月的《羋月傳》點擊量已經超過60萬,暫列第五。而就是在這個網站,《武媚娘傳奇》曾創下點擊量超過5000萬的佳績,《何以笙簫默》《花千骨》等劇的點擊量也超過1000萬。
不僅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緬甸等都對中國電視劇優秀電視劇青睞有加,《步步驚心》《何以笙簫默》《陸貞傳奇》等都口碑甚佳;不僅發展中國家,連向來給中國輸入“韓流”的黃海對岸,也開始風靡中國電視劇——剛剛被國內觀眾刷屏的《琅琊榜》正在韓國熱播;在日本,號稱最大的收費視頻網站“videomarket”上,也赫然可見《甄嬛傳》位於首頁,同時,該劇曾在富士電視台的BS頻道播放;而新近國內受追捧的跨年大劇《羋月傳》,版權已被10多個國家和地區買下,包括世界最大視頻點播公司美國Netflix等。
國產電視劇海外熱播,正在悄然形成一股勢不可擋的“華流”。
追捧“華流”
非洲很多男青年看到中國女性,就會喊“豆豆”
隨著中國電視劇的制作水准越來越高,海外已經開始“凝聚”一批忠實的“華粉”。
與中國字幕組快速翻譯熱播英美劇一樣,許多痴迷中國電視劇的越南“粉絲”們也組成了字幕組,不僅以最快的速度將熱播的中國電視劇翻譯成越文,還在Kenh14.vn這樣的時尚網站上,將中國關於這些電視劇的新聞翻譯過來,作為專題發布。從《<羋月傳>違背歷史惹爭議》到《小羋月火爆銀屏》,無一遺漏。
這種追劇也反映在社交媒體上。早在2015年初,就有粉絲以Mi Nguyet Truyen(羋月傳的越南文)在“臉譜”上注冊賬戶,發布該劇的劇照,稱“孫儷、劉濤、馬蘇都是非常會演戲的演員,這絕對是2015年值得一看的電視劇”。該劇開播後,該賬戶上傳了每一集的鏈接,並迅速引來了諸多評論,許多“粉絲”還像中國“粉絲”催促英劇《夏洛克》一樣催促“樓主”迅速更新。
在非洲,自2011年中國電視劇《媳婦的美好時代》斯瓦希裡語版成功登陸坦桑尼亞起,已有《金太狼的幸福生活》《咱們結婚吧》《奮鬥》《杜拉拉升職記》等多部電視劇在坦桑尼亞、肯尼亞、埃及、塞內加爾和贊比亞等非洲國家播出。
急診室護士毛豆豆、婦產科大夫金亮、影樓攝影師余味、離婚登記辦事員果然、何家四兄弟……這些一度活躍在國內熒屏上的“70後”“80後”影視形像,如今已漂洋過海登陸非洲,為當地萬千觀眾所熟悉。
肯尼亞電視觀眾彼得·奧古圖告訴記者,《媳婦的美好時代》播出以來,他幾乎每集都看,相比西方電視劇,他更喜歡中國的。他說:“相比西方人,中國人更注重家庭觀念,他們非常愛自己的家人,比西方人更融入家庭生活。”他說,整部劇中最喜歡主角豆豆。“看到豆豆讓我想到了自己的生活,我也經歷過她所經歷的事,看到豆豆我好像看到了自己。”
在非洲,甚至很多男青年看到中國女性,就會喊“豆豆”。
艾因夏姆斯大學中文系畢業生麗麗就是通過央視阿語頻道觀看了電視劇《香樟樹》。她說自己對這部劇百看不厭,看到動情處還“貢獻”了不少眼淚,一邊說著一邊哼起了劇中主題曲《一路走來》。
2014年下半年,“北京電視劇非洲展播季”在肯尼亞、南非、烏干達、尼日利亞等非洲國家舉行,通過四達時代非洲頻道為非洲觀眾播放了《咱們結婚吧》《奮鬥》《北京青年》等6部電視劇。
中國影視作品成為越來越多非洲人民更加全面認識中國社會、中國家庭和普通中國人,進而理解和支持中國的窗口,成為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的“鐵盒裡的大使”。
在韓國最大的搜索引擎上輸入關鍵詞“中國電視劇”,今年在國內人氣頗高的古裝片《琅琊榜》躍居熱門搜索詞排名前列。
10月19日,《琅琊榜》在國內播畢幾天即登上韓國熒屏。引進該劇的中華電視台負責人表示,通過這幾個月的播出效果來看,《琅琊榜》在韓國播出後好評如潮,其收視率高居今年該電視台的榜首。在韓國社交媒體上,每分鐘都會湧現出與《琅琊榜》相關的評論。
與5年前相比,2015年中華電視台年均收視率增加了435%,韓國觀眾對中國電視劇的熱情在不斷加溫。
《旋風少女》這部中國電視劇則是被在華日本人通過網絡傳回日本國內的。一些在華的日本人非常喜歡這部青春勵志劇,通過社區論壇等傳播給日本國內,當然受眾範圍相對電視觀眾還比較有限。
一名早稻田大學的學生說,中國電視劇近幾年才剛開始走向海外,比韓國晚了20年,不過應該過幾年會逐漸成熟,有可能在日本發展起來。
加速“出海”
“希望這次能真正進入歐洲市場”
實際上,《羋月傳》早在國內開播前,版權就已經賣到了海外。
“Netflix當初跟我們談,希望《羋月傳》是全球同期播出,我說還是等我們播完吧。”導演鄭曉龍說。
人氣古裝電視劇《琅琊榜》也已全面開啟海外發行。據制片方介紹,該劇已收獲大量海外訂單,不僅包括美國、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還有非洲各國。
從官方到民間,“走出去”的意識越來越清晰、積極。國產電視劇,正在主動加速走出國門,抓緊布局,落地海外。
今年上海電視節期間,新加坡新傳媒集團發布的信息說,集團目前已累計引進了超過800個小時的中國節目,其中《神雕俠侶》《中國好聲音》《舌尖上的中國》等在新加坡都取得了很好的收視率。
遙遠的非洲大陸,是中國影視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目的地。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國際合作司官員周繼紅說,在中國電視節目出口方面,相對於傳統的東南亞和歐美市場,非洲是一個非常大、非常有潛力的市場。
11月,在南非約翰內斯堡開幕的非洲最大電視展會——非洲電視節上,21家中國電視機構聯合參展,規模創下歷年之最,一大批優秀影視作品展現給非洲人民。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來參展的中國影視機構除了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中國國際廣播電台、江蘇廣電集團、上海文廣集團等傳統電視節目制作和出口方,還吸引了騰訊、愛奇藝、優酷土豆等中國互聯網視頻新媒體的加入。
近年來,中非廣播影視節目、技術、人員方面的國際交流合作發展迅速。截至2015年,中國已與44個非洲國家的55個主流媒體簽訂了76個合作協議,每年推動若干部反映中國現實題材、平民生活、主流價值的影視作品,譯制成8種當地語言,在非洲主流媒體播出,目前已在30個非洲國家累計播出4500小時以上,覆蓋約6億非洲觀眾。
不僅作品,一批有實力、有信譽的中國企業也把中國的技術、設備和經驗帶到非洲;而2009年以來,已有數百名來自非洲國家的同行赴華參加廣播電視研修班。
12月8日,制片人唐麗君剛剛拿到重新制作特效的《花千骨》——這是一部今年在湖南衛視熱播的電視劇,准備近日去德國和意大利談相關合作。“以前,歐美更多關注我們的紀錄片。後來,每年都有新的變化。”去年10月,她帶著《花千骨》去戛納電視節放映了15分鐘的片花,德國國家電視二台ZDF與意大利的RIO TV都表示出濃厚的興趣。“希望這次能真正進入歐洲市場。”
2014年,共有1萬多小時中國影視節目銷售到亞洲、歐洲、美洲、非洲、大洋洲等百余個國家和地區,電影海外票房及銷售收入18.7億元人民幣,電視文化產品和服務出口額約12億美元。
講好故事
要將自己的產品兜售給其他人,是一門精細的“技術活”
由於文化差異較小,或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近,中國影視作品進軍東南亞、非洲大陸相對比較容易,但要讓美日歐等發達國家人民“買賬”,則要繼續努力。
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15-12/11/c_1117425232.htm
http://news.discuss.com.hk/viewthread.php?tid=25424999&extra=page%3D1
PS:中国软实力还不行,加油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