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879|回复: 26

全球金融危机与你我、教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5-7-2009 01: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谈起金融经济课题, 就是在经济、财经论坛,也没有多少人问津。
然而,经济与金融问题又是与我们每一个人那么贴近,。

许多人为事业打拼、不惜劳累奔波。一些人甚至只是为面包三餐,挣扎求存。 许多学生求学的目的, 也就是希望将来能够赚大钱。 我们可以说今日大多数人工作的目的,就是为着经济而来。

然而, 大多数人不懂得一个国家经济,更不用说全球经济是如何操作。  因此,大多数人,尤其是中下层人士, 往往成为资本主义下,任人鱼肉的 目标。

许多人以为工作就是要维持目前的生活开销, 努力维持目前的生活水准。然而, 当金融海啸突然发生时, 他们才猛然发现到一切并不如他们想象一样, 等他们醒悟时, 他们已失去家园, 一些失去了50%的毕生储蓄。 这时他们才明白原来自己的经济情况不是他们所能掌握的。 同样的努力工作,但他们已不能维持之前的生活开销,保持同样的生活水准。

我们看看当今所谓最先进, 一般人民知识水平很高的美国,欧洲国家, 许多人民还是一样成为资本主义下的受害者,或奴隶。称这些人为奴隶也不为过。 君不见报纸时常报导 房贷奴、车奴、卡奴等等称号,加在许多人身上吗?

美国许多跨国大公司、银行,不是被收购,就是倒闭。 许多州政府,尤其是之前最富有的加州 (California), 濒临破产。 现时时传出人民暴动, 或州属如 Alaska 要独立的新闻。

回看我国情形, 虽然比美国好些, 但人民的举债消费,维持高生活水准的假象, 一样严重。


待续!

[ 本帖最后由 PeterTan 于 25-7-2009 03:58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5-7-2009 05: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PeterTan 的帖子

人民的举债消费,维持高生活水准的假象,大家也已习以为常。举债度日的文化, 难道教会里的基督徒, 能够独善其身吗?

可能开始有人在问, 举债消费的文化, 有罪吗?

在回答这问题之前, 让我们看看现在已经是家喻户晓的的美国金融风暴的成因。
简单来说, 美国金融风暴始于房地产的过度借贷,尤其是次级房贷。 次极房贷指的就是没有固定收入,甚至没有收入,这些人的房贷。

恶性的商场竞争,加上所谓创新的金融衍生工具,导致次贷房地产经过多层包装,一层一层以倒叠的金字塔式的模式向美国,及世界许多国家的金融机构销售。最终,因这些借了次贷的人民,无力摊还房屋贷款, 而导致所有以次贷为基础的金融证件, 一层层的倒塌,使到许多金融机构,投资银行亏损倒闭,最终导致全球金融风暴。

突然之间, 全球的金融机构缺乏资金, 银行里面没有了流动性、可供借贷的资金。投资银行严重亏损、倒闭。 无独有偶,这些金融紧缩事件却发生在刚刚因着金钱流动过剩, 导致石油及许多大宗原产品大幅度上升之后。大家还记得石油价不久前上涨至 US$148 一桶的高峰。
就在一些人与我在经济论坛上争辩, 石油大涨是否是实质需求量过高, 还是投机使然。 不久, 我们就看到石油价格跌到 US$36 一桶。可见, 原油价格的起伏,与实质上的供需没有很大的联系。 真相是被国际投行炒作的成分更高。

金融风暴发生后, 许多银行没钱了。 市场也没钱了。 这时许多人问, 钱,到底去了哪里???
这是许多经济学家一直在问的问题。他们都不能给答案,当然许多人都不能回答。我认为要回答, 就需要研究整个国际金融市场是如何操作?需要鉴定谁是市场的桩家? 毕竟,国际缺乏流动资金, 主因就是银行不肯再借钱出来。

我先不要扯太远。 因, 我注重的是在现今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 以借贷维持消费、生活水平的大众, 包括你我。而你我基督徒, 都是教会的一份子。

先看看美国的次贷借款者, 他们是如何过日子的。
这些没有固定收入的一群, 从2004年起,成了银行与房贷产的新宠。他们甚至不用给头期, 就可享有100%的贷款, 拥有自己的房屋。
由於借贷放松,房屋需求激增, 导致房价连连上涨。 这时这些房贷新宠, 不但拥有房屋, 而且还可以因着市价与贷款的相差, 向银行在贷款, 买车,消费享受等等。 当时在美国,房价果然每年都上涨。 。市价与贷款的差距越来越大, 这些新宠扣去了月供,还能够大肆花费。
这样的消费促进经济成长模式, 使到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国。
许多廉价的中国货成了美国消费的对象, 而中国也因此成了现今最大的美国国债债权人。

然而, 当房贷的首二年蜜月期一过,房贷利息明显提高,美国人民开始无法还清月供。 越来越多的无力摊还的个案, 引爆房地产价格崩溃, 接而导致全球金融危机。
后果,就是许多人失去房屋, 成为房贷奴。
现在美国的房价,已经是严重的低于房贷。 因此, 实质上,美国有许多人拥有的是负资产。 意思说,表面上拥有自己的房屋, 但欠银行的贷款远高于房屋的市价。

在回头看,我国的情形。我们比他们好很多吗?
因此, 举债消费的文化, 有罪吗?

在定罪之前,我认为是时候我们检验自己的消费心态的时候了。

因为, 在中国与日本,除了表面上经济开始复苏的可许现象。 现在更多的经济学家, 关注的是 美国可能会在 九月至十月间, 美国国债价格大跌,导致美元崩溃的隐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7-2009 03: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不错的分享。这个课题就连大马的普罗贫民百姓们都没有兴趣了,更何况是那些眼里只装得下圣经的信徒。

个人觉得这个课题对教会来说,因为资本主义的发源地(或者是盛行地)是在基督教背景的社会里,或多或少都和基督教思想有挂钩。虽然两者是全然不同的体系,但是资本主义在西方拥有基督教背景的国家发展,而今天的许多基督教会也受到这些思想的影响,带来一些不合理因素如自我合理化和功利主义。

十八世纪末期,爆发了工业革命过后,人类文化突飞猛进(姑且说这是进步),人类开始大规模采集天然资源,西方封建主义正式崩溃(一些死灰复燃的例子不说),民族国家逐渐诞生,个人主义盛行。在这个过程的开始和进行当中,文艺大复兴和宗教改革的结果扮演了不可少的角色。文艺大复兴恢复古典哲学的地位,注重经典,把古典哲学搬出来,事实上鼓吹的是一种变相的古典哲学,而这个过程的结果是------合理主义。宗教改革于马丁路德发表了当时基督教会的罪状后正式宣布开始。宗教改革的结果还算成功,结果是基督教会分裂------原有的基督教和新教,事实上新教也只是当时和罗马教廷翻脸的思想教会的统称,新教还分为一些主流思想如路德派,加尔文派,后者再衍生出清教派。北美洲的开荒者就是这些从英国大量移民过去的清教徒。

马丁路德改教的其中2个重要结果是--个人可以直接与神沟通和在生活中实践信仰。以第一个结果推论,当是马丁路德要强调得不是贩卖赎罪卷的行为,而是盘踞在这行为后面的思想。马丁路德认为人不需要透过媒介与神沟通,所以通过教会的仪式来成圣不是必然的。另外马丁路德反对当时教会的盲目禁欲式的修行,鼓吹神的荣光不是靠自我封闭的修行,而应该是用对外的生活表现来发扬光大。换句话说,一个人的行为结果将表示神对个人的恩宠与否。一个富有的信徒意味着他得到神的祝福,神的荣光从他的生活中表现出来;贫穷的信徒表示他没有与神沟通,得不到神的祝福。这种伦理思维是前所未有的,一直到改教之后。这种伦理成为生活的推动力,让信徒努力耕耘,寻找更多的财物来彰显上帝的荣耀。这种伦理的因和果无意间成为资本主义成立的先决条件。在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知足常乐的社会里,资本主义是不受欢迎的。爆发了一连串的改革(文艺,宗教,工业),给伦理和思维有充分的改变余地,其结果是造就了资本主义诞生的环境。虽然新教的思想从来不曾提倡资本主义,但是却成全了资本主义的精神和诞生条件,而这样诞生的资本主义将翻过来咬基督教会一口,并慢慢吞噬。

以上是德国社会学家Max Weber 对新教和资本主义由来的关系的观点,记载在他的初期著作《The Protestant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Weber以中立的态度探讨两者间的关系,并强调新教思想没有直接提倡资本主义,只是早就资本主义精神产生的环境和条件。论点里虽然有很多弱点,但是以Weber的论调来看,背后暗示了资本主义将侵蚀新教教会的可能性。

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其中一种人为现象,永远与资本主义离不开。经济学的市场理论只不过是衬托资本主义的一门学问,一切都与资本离不开。如今一些偏资本主义的思想已经侵透基督教会,若要在教会里更理智的谈论金融危机或者是资本主义的话,首先必须要铲除偏资本主义的不合理思想。当初马丁路德提倡的 “生活体现荣光论” 到了今天在教会里还是无所不在。不少牧者喜欢把这个句子挂在口中 ”结多果子的教会是蒙神祝福的“, “你看那某某人的教会多么蒙神祝福,结了那么多果子“,这些话语乍看之下并没问题,但是却意味着他的反面是不受祝福的。为了要 “表示” 自己的教会是 “蒙神祝福” 教会慢慢把眼光放在会众人数,奉献数额,甚至把市场理论都搬进教会,传福音好像在推销产品一样。

(续)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0 收起 理由
ubiquitous + 1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7-2009 02: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mc_tablo 的帖子

欢迎 mc_tablo 网友参与讨论. 你提出一些非常具有思考性的论点.

马丁路德要强调得不是贩卖赎罪卷的行为,而是盘踞在这行为后面的思想。

这正是我开贴的目的.  我希望大家关注 今天教会,及一般基督徒行为的背后思想.

简单来说, 今天你我`教会,都是处在 美国式资本主义,  以功利为主的大环境.
当今资本主义鼓励过度借贷消费,来促进经济成长为目的. 后果,就是许多人民靠借
贷来维持目前奢侈的生活水平.

从宏观角度来看,借用 刚刚7月2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所推荐
的一本书《美元霸权与经济危机》 中的描述:

当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信息化、全球化和新自由主义化的国际金融垄
断资本主义新阶段。特别是新自由主义的推行,为资本鲸吞各国财富创造了前所未
有的自由空间,推动了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资本主义由国家垄断向国际垄断资本主
义过渡,进一步加剧了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基本矛盾及其他各种矛盾。

而新自由主义是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兴起的, 可见我们许多人, 包括教会身处这
样的大环境, 心思意念都牢牢被新自由主义与资本主义捆绑着,也不自知.

其实, 每个主义都有她美好与丑陋的一面. 然而,  当国际金融寡头加上政治野心家
,  强行通过推行某种主义来谋私利,侵害到社会的稳定与安全时, 我们就必需要早
日醒觉.

罗 马 书 Romans 12:2 不 要 效 法 这 世 界 。 只 要 心 意 更 新 而 变 化
, 叫 你 们 察 验 何 为 神 的 善 良 , 纯 全 可 喜 悦 的 旨 意 。

当我们检察到整个大环境, 已通过 资本主义侵蚀基督教会, 我们就不能效法这世界
.
我们需要从圣经的角度, 重看怎样的大环境, 才是神所喜悦的.

如果一间教会基督徒的意识形态 不能超越 所处在的败坏环境, 不能成为光与盐来
影响周遭的社会环境. 那么, 资本主义就有可能翻过来咬基督教会一口,并慢慢吞
噬。

诚然, 超越 所处在的 意识形态 不容易.. 然而, 我要强调的是 现时发生的百年不
遇的世界金融危机 , 却造就了 前所未有的空前良机. 教会, 应当把握这时机 (Kairos
time) ,配合现有的国际势力, 改进现行不公义的功利资本主义.

例如: 现时的社会主义学者提倡 以经济安全与社会稳定, 取代 资本主义的 经济成
长为国家目标, 这是非常可取的.
前者注重 人民的实际福利, 而 后者只注重 数字的成长.

随着 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  我们所处的有资本主义主导的大环境, 现正面对前所
未有的意识形态冲击. 现在有许许多多的学者都开始质疑 资本主义是否真正能够带
来人类的幸福与社会的安全与稳定.

随着大环境意识形态的开始变化, 我认为现正是 教会重整自己的心思意念的良好契
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7-2009 02: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彩的討論﹐下回會附上愚見。

祝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7-2009 06: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要谈得细致与贴身一点,是不是要好好探讨“消费主义”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7-7-2009 08: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PeterTan 的帖子

謝謝PeterTan精闢的分解,使弟兄受益良多。雖然我不是搞經濟的,也對經濟一竅不通,卻也讀得津津有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7-2009 09: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PeterTan 的帖子

請PeterTan弟兄容我說一下看法。

我的感覺是,連經濟學家都無法預知/改變/阻止這場經濟危機的發生,我們就更不用說了。主耶穌要我們作鹽作光,並不是要我們改進這個世界,或支配這個世界。主所要祂的教會作的,就是向天下傳揚國度的福音,並教導真理(就是凡主所吩咐我們的,無論是什麼,都教訓他們遵守),然後末期才來到--就是這個世界(資本主義世界,或霸權主義世界,或其他一切的主義所建立的世界)就被終結,帶進主基督永遠掌權的時代,這樣,一切的主義就都成為過去。若我們把精力放在如何改進這個世界,就不會有多餘的時間來做傳揚國度的福音,更不用說教導真理、完全認識真理等等主所吩咐的工作了。

太廿四章14節:
這國度的福音要傳遍天下,對萬民作見證,然後末期纔來到。

太廿八章19~20節:
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將他們浸入父、子、聖靈的名裡,凡我所吩咐你們的,無論是甚麼,都教訓他們遵守;看哪,我天天與你們同在,直到這世代的終結。

提前二章4節:
祂願意萬人得救,並且完全認識真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8-7-2009 12: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下篇的不合理因素已经不需要在特别提出来了。
楼上这位朋友已经呼吁我们不要把精力放在如何改进这世界了。
peter还是快快去做盐做光吧,我要回火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7-2009 10: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c_tablo 于 28-7-2009 12:45 AM 发表
下篇的不合理因素已经不需要在特别提出来了。
楼上这位朋友已经呼吁我们不要把精力放在如何改进这世界了。
peter还是快快去做盐做光吧,我要回火星了。


嘿,mc 兄,不用因一两个人的回应回火星吧。

在此贴一个明报的文章:作者是安徒

後語﹕從職場神學 到代禱公司
(明報)2009年7月26日 星期日 05:10

【明報專訊】教會和香港中產階級,關係千絲萬縷。承接上周劉劍玲和吳國偉的信仰反思,作者楊穎仁這篇文章,既回溯殖民歷史,亦觸及當前冒起的「宗教右派」現象。古今之間,既有相續承繼之處,亦有差異發展。

如果像作者所說,基督教在香港,先則有上世紀挾「啟蒙」之名的傲慢,以先進文明化身自居,後乃有殖民政府伙伴的勢位扶持。那麼,無論它終究成就了開埠初年那個中英雙語流利的「買辦」階層,還是促成了戰後因公有服務部門大肆擴展而成長的「新中產」,基督教從來都沒有亦不能自外於俗世的社會。相反地,「教會」與「俗世」的糾纏甚深,這是作者「宗教社會學」的洞察。

可是,基督教界近年卻從[url=]美國
[/url]引進一種潮流,稱之為「職場神學」,對打破所謂「屬靈」與「屬世」的區隔,大費周章。主張者認為,不應以為狹義的宗教行為,例如禮拜、讀經、團契、祈禱才是「屬靈操練」;相反,信徒應宣揚信仰與職場結合,在職業和工作中尋找召命。他們強調屬靈不是孤芳自賞,基督徒不是要回到教會才得以聖潔,而是要求在職場當中「成人靈性」。

如何「入世

驟耳聽來,這套又被一些人稱為「市井神學」、「市場靈修」的「職場神學」彷彿有點佛教的在家居士修行的影子,但它談到「職場」時,其實往往是指「市場」,美國人索性叫它做Marketplace Theology,它的而且確是談「市場」,並且將「工作關係」放在「市場關係」的大框架下來談「召命」。

無疑地,全球化和金融資本主義不斷在淘空人們的職業倫理(見「城市裝修」系列30/05/09工作專題),而對市場經濟注入倫理和靈性考慮,聽起來也是不壞的主張,可是將工作場所的「工業關係」偷龍轉鳳或者含糊其辭為「市場關係」又豈是「進一步、退兩步」這麼簡單?

其實,讓基督精神入世並非什麼新鮮見解,神學討論已經數百年。問題關鍵是如何「入世」。香港在七十年代容讓一個「基督教工業委員會」這樣的基督徒工運組織蓬勃發展,關心的是改革「工業關係」、「勞資關係」。可今天的「職場神學」,只是「鼓勵信徒在各人不同的職業、工作位份中,如何更忠心、更有效、更活潑地作上帝的管家,作福音使者及在信徒同事間實踐彼此相愛」,箇中差異又何只道里計?與其說這種「市場神學」是使靈性價值帶進職業和工作,倒不如說是按神聖不可侵犯的市場交易模式,改造信徒的靈性生活。
的確,這套適合[url=]中環
[/url]中產白領、服務貴冑階層(如「商人團契」)的「市場神學」,強調在工作、賺錢、談生意、炒股票等等市場活動中實現上帝的召命。邏輯上再推演下去,就是教會生活不再是屬靈生活的中心,飲茶、灌水、飯局、麻將枱、桑拿浴室反而是。「上班工作就是召命,吃喝玩樂皆為操練」是一個層次,再推高一級,就是以市場上的工作成就作為屬靈修煉的目標。

要攀上高位才能轉化社會?

最近,一個專門推動和營銷這種企業式基督教的美國人Peter Wagner就公開在香港主張,要求教會要調整一下事奉觀,「鼓勵信徒在職場上事奉主,就是做好工作,建立成功事業,並且追求擢升,攀至界別的高位。若每個範疇的高層都是基督徒,神國轉化社會便會變得實際可行。」(摘自《國度復興報》)

他又論到,基督徒專業人士追求擢升或商人追求利潤,有時會遇上實際的難處,那就是攀升到某個層面便停滯不前,難有突破。但他提出的解決之道,是由代禱者為此祈禱。並舉例指出:「美國有位代禱將領成立公司,專門向老闆轉介代禱者。老闆簽約僱用代禱者,專門為公司祈禱,結果帶來突破,使公司的發展更上一層樓。」(摘自《國度復興報》)

這位韋拿先生認為2001年已踏入所謂「新使徒年代」,先知、使徒和「代禱者」三方要緊密合作,「不要將教會過度屬靈化」,「要攀上高位才能轉化社會」……「返教會不如多賺錢聘『代禱公司』」,難怪他們搞的「全球祈禱日」有這麼多高官進場領禱,這大抵是基督教界對活在金融資本主義年代的人們,靈性生活上最坦白的教誨,最誠意的祝福。

這,又豈是「中產」二字所能涵蓋?

文 安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7-2009 01: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c_tablo 于 28-7-2009 12:45 AM 发表
下篇的不合理因素已经不需要在特别提出来了。
楼上这位朋友已经呼吁我们不要把精力放在如何改进这世界了。
peter还是快快去做盐做光吧,我要回火星了。


把自己的意見提出來討論是沒問題的啦,因為這裡是大家發表意見的地方,沒有人可以禁止誰(除非違反了版規)。我也無法強迫別人接受我的看法,只是提出來與大家一同討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7-2009 12: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arrega88 于 27-7-2009 06:38 PM 发表
我想要谈得细致与贴身一点,是不是要好好探讨“消费主义”呢?


一般人都会说“消费主义”不好。 因为人如果随着本身无限度的欲望花费, 这将过度消耗地球的资源。
为了满足本身的欲望而消费, 有错吗?

我们先看看那些支持”消费主义“的人士 如何 回应 那些“反 消费主义”的人士。根据维基的记载:” 新自由主义派认为 消费主义“是一种”精英主义“。
用通俗的话的意思说” 你是谁?难道我想要买什么,喜欢怎样花钱,还要你来管吗?” 言下之意就是 难道我没有自主权, 为什么要干涉我选择的自由?“

好了。你看他们说得头头是道。 面对这样的反驳或自圆其说。 若你是觉得 消费主义不好, 你又能怎样反驳呢?

其实, 如果我们单从“人类有满足本身欲望的权力”与“环保”的角度,
这方面去探讨 消费主义, 我认为是很难叫人们看到本身在消费方面的问题。

因为最后的结论 应该是: ”只要一个人根据本身的“能力”( 意既我的消费能力, 或借贷能力) 来消费, 满足本身的需要与欲望, 就无可厚非了。“
换句话说:“只要我负担得起, 就算是借贷来消费。 有什么错?”

请问你们赞成以上的 结论吗?

然而, 我认为当今美国与世界许多人士, 正是 因为以上的结论, 使到他们消费的心安理得时, 突然的金融风暴来临, 致使到他们( 包括知识份子、中产阶级人士),陷入经济困境。

我觉得到今天, 许多人,包括教会主理及教会人士, 还不知他们是怎样被“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7-2009 01: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freeman_long 的帖子

想想看, 要不是早期的基督徒都有你这种思想, 我们这世代不就很早被终结了吗? 我想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或甚至更早前, 马丁路德、 或 加尔文, 或 约翰、卫斯理时期, 人性早就被败坏。 你我,也不用出世了。 不是吗?

如果你想要你的儿孙能够平安出世, 你就要参与改进世界。 不然, 当你我的儿子有孩子时, 主耶稣基督还没有来, 可能他们已经过着非人的日子了。你去想象一下, 世界上没有了自愿福利团体。

想象 一下。 如果你的观点是对的。 那么照顾孤儿寡妇的责任只有回教徒与佛教徒团体来做。 因为每个基督徒都只是传福音, 就是主耶稣基督讲的做“光”与做“盐”。

到时我们基督徒就是“法利赛人”, 而 非信徒就像是主耶稣基督讲的“撒马利亚人”。 当主耶稣基督审判时问你与我:“ 谁是有需要人的邻舍?”  
你说:“你要怎样回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7-2009 01: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 PeterTan 的帖子

总觉得今日许多人的消费心态是商家制造出来的圈套
商家们利用广告来制造潮流,标签形象,名牌,品味等,让人过度消费。
个人看法,消费主义是举债消费,维持高生活水准和举债度日的文化的祸首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7-2009 11: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eterTan 于 29-7-2009 01:09 AM 发表
回复 8# freeman_long 的帖子想想看, 要不是早期的基督徒都有你这种思想, 我们这世代不就很早被终结了吗? 我想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或甚至更早前, 马丁路德、 或 加尔文, 或 约翰、卫斯理时期, 人性早就被败坏。 你我,也不用出世了。 不是吗?

如果你想要你的儿孙能够平安出世, 你就要参与改进世界。 不然, 当你我的儿子有孩子时, 主耶稣基督还没有来, 可能他们已经过着非人的日子了。你去想象一下, 世界上没有了自愿福利团体。

想象 一下。 如果你的观点是对的。 那么照顾孤儿寡妇的责任只有回教徒与佛教徒团体来做。 因为每个基督徒都只是传福音, 就是主耶稣基督讲的做“光”与做“盐”。

到时我们基督徒就是“法利赛人”, 而 非信徒就像是主耶稣基督讲的“撒马利亚人”。 当主耶稣基督审判时问你与我:“ 谁是有需要人的邻舍?”  
你说:“你要怎样回答?”


謝謝PeterTan弟兄的回覆。

其實,我並沒有反對教會服務社會等等慈善的事,並藉此把神的愛與福音傳播出去。主說我們『是』地上的鹽,為的是防止地上的繼續敗壞,因為鹽有防腐作用;說我們『是』世上的光,為的是照亮所有在家裡的人,並照在人前,好叫人因而歸榮耀給我們在諸天之上的父(不是歸榮耀給個人)--若達到這兩項是鹽是光的目的,就為此感謝讚美主了。

(我們無法『做』鹽『做』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7-2009 11: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arrega88 于 29-7-2009 01:19 AM 发表
总觉得今日许多人的消费心态是商家制造出来的圈套
商家们利用广告来制造潮流,标签形象,名牌,品味等,让人过度消费。
个人看法,消费主义是举债消费,维持高生活水准和举债度日的文化的祸首之一。


我覺得不必這麼消極來看待消費品。主沒要求父使我們離開世界,反而要我們活在世界,因此,我們與世人一樣,也是要過世人的生活,所不同的是,我們對這些消費品的態度。我們該把它們視為我們的『駱駝』,其作用是要帶我們經過『沙漠』,好到達我們的『目的地』,就是神所設計所建造的聖城--新耶路撒冷。若我們反成了它們的奴隸,就是本末倒置了。例如,我們可以擁有汽車、洋房、手機、電腦、電視機......等等消費品,但不要叫我們成為它們的奴隸。有一天主來了,要把我們提走的時候,若我們捨不得所拥有的這些東西,還把它們抱得緊緊的,那麼,我們就會因著『超重』而無法被提,就要被撇下,必須經過那跟著要來的三年半大災難的熬煉了。

歌林多前書七章30~31節:
......置買的,要像無所擁有;使用世物的,要像不浪費使用;因這世界的樣子正在逝去。

[ 本帖最后由 freeman_long 于 29-7-2009 11:56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9-7-2009 12: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arrega88 于 29-7-2009 01:19 AM 发表
总觉得今日许多人的消费心态是商家制造出来的圈套
商家们利用广告来制造潮流,标签形象,名牌,品味等,让人过度消费。
个人看法,消费主义是举债消费,维持高生活水准和举债度日的文化的祸首之一。


商家们确实有利用媒体、广告来制造时尚、潮流, 诱惑许多人消费。
但我们口中的诱惑消费, 可以是他们口中的 鼓励消费。

让我们先回顾一段人类的历史。

如果我们追溯历史。 现在的报章时常把今次的金融风暴导致的经济危机类比在1929年开始发生于美国的 经济大萧条。


哲学史上,现代主义形成的年代
再把历史推迟更远一点, 早在20世纪初期,自由主义主导的 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主张生产带动经济成长。
那时的经济学家代表人物, 就是 Adams Smith (亚当、史密斯),及他的著作:“富国论”。 基本上, 就是主张把生产权交给私人资本家自由生产, 批判共产国家的国家集权主义, 及欧洲专制的宫廷帝王等等。
当时人民的思想解放,工业化革命, 科技的革新, 使得西方的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经济成长远胜于共产或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国家。 大量的工业化生产之能够成功, 背后的一大功臣就是私人资本家为他们提供的资金。 这当然也助长了资本主义市场的扩大与认同。
这时期, 可以说是 现代主义,笃信科技、思想解放自由 发展 的开峰。现代主义思想可说是取代了 旧时的宫廷与教廷勾结的腐败封建社会。


经济大萧条及二次大战后,后现代主义思想横行
然而, 到了 1929年, 过度、无管制的自由生产使到生产过剩, 导致了 1929年开始发生于美国的 经济大萧条。 大量工厂因此倒闭, 导致许多农民工失业, 经济陷入困境。
自由主义主导的 资本主义,第一次受到挑战。 然而, 当时的社会与共产主义的经济体, 更加落后,人民也一样贫困。 193多年, 还发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人民活在水深火热中, 也不再盲信于 现代主义。
人民经过了 第一次与二次世界大战后, 现代主义的乌托邦理想破灭了。 紧接而来, 就是现在所谓 的后现代主义 思想横行的年代。


简约的回顾一下之前所谈人类走过的历史:

从早期宫廷与教会统治的盛期到没落, 从启蒙、文艺复兴开始,进入了以科技为主的 现代主义时代。 经过了二次世界大战, 人类现处于后现代主义 (Post-modernisation) 的年代。你我, 现在都是处在这个年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7-2009 01: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7# PeterTan 的帖子

话说到 自由主义主导的 资本主义,第一次受到挑战。 这时候, 历史上出现了另一
个主要的经济学家 - 凯恩斯

以下采自 维基有关 凯恩斯的论述: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或凯恩斯主义)是根据凯恩斯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凯恩斯,1936)的思想基础上的经济理论,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
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凯恩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传播着一个简单的观点:大萧条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三十年
代的时候在生产和投资领域有一股投机的风潮──当时的工厂和运输网络远远超出
了当时个人的支付能力。对“需求不足”的重视和他创造的允许政府能够调控经济
中的关键组成部分的形式使当时的众多年轻经济学家接受他的理论和方法。


换一句话说, 原来 商家通过 广告 鼓励消费 的做法, 可以追溯到 1930年时期。
不要忘记, 今天世界能够从 大萧条与二次大战的废墟走出来, 广告鼓励消费,
带动全球经济, 广告、消费 确实可以记一大功。

因此, 我认为  人们的 消费文化的病态, 导致“举债消费,维持高生活水准“,
固然是造成许多人 举债度日的 原因。

但如果更深层次的思想, 是什么助长这些中产阶级人士, 大量借贷消费呢?
试想 广告在怎么成功, 如果没有资本家毫无顾忌的借钱给他们, 他们从那里借钱
来消费呢?

如果没有银行资本家肯借, 美国甚至我国的人民, 又怎样能够过度的举债消费呢?

今天的全球金融风暴与经济危机, 不就是开始于人民的过度的举债消费吗?

虽然现在中国政府是 美国的最大债权人。 他们依靠的是三十年来, 提供美国及世
界消费者的廉价劳力与货品 (Made in China).
然而因着美元霸权, 中国政府手持的美国国债的价值, 一天一天的缩水。 现在有
媒体报导这些国债的价值可能随着美元的贬值, 下跌50% 到90%。

各位我们需要知道, 今天世界上政府、银行,大机构、大公司所欠的债务, 主要
债权人就是 国际金融寡头。


美国与欧洲的卡奴的卡债, 很可能再度引爆另一波金融风暴。

这就是之前所讲: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所推荐的一本书《美元霸权与经济危机》 中的描述:

当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信息化、全球化和新自由主义化的国际金融垄
断资本主义新阶段。特别是新自由主义的推行,为资本鲸吞各国财富创造了前所未
有的自由空间,推动了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资本主义由国家垄断向国际垄断资本主
义过渡,进一步加剧了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基本矛盾及其他各种矛盾。


然而, 圣经清楚告诉我们:” 债务人将成为债权人的奴隶。“ 可悲的是:许许多
多的基督徒还是 成为 卡奴、房债奴与车债奴等等。 成了消费文化的一份子,本身
也不自知。 有些人知道,无奈以为每个人都一样, 认为习惯就好。

马太福音 6:24
一个人不能事奉两个主.不是恶这个爱那个、就是重这个轻那个.你们不能又事奉
 神、又事奉玛门。〔玛门是财利的意思〕

我们需要从新认认识以上这段经文。 不能事奉玛门, 从今天基督徒举债消费, 包
括教会举债建堂的严重程度来看,许多教会与个体基督徒已经成为债权人的奴隶。
在奴隶需要对主人(玛门)忠心的前题下, 主耶稣基督提醒我们, 这些人如不醒悟,已不能够好好
的事奉我们的主人, 主耶稣基督。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5 收起 理由
ubiquitous + 25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7-2009 12: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eterTan 于 29-7-2009 01:14 PM 发表
然而, 圣经清楚告诉我们:” 债务人将成为债权人的奴隶。“ 可悲的是:许许多
多的基督徒还是 成为 卡奴、房债奴与车债奴等等。 成了消费文化的一份子,本身
也不自知。 有些人知道,无奈以为每个人都一样, 认为习惯就好。

马太福音 6:24
一个人不能事奉两个主.不是恶这个爱那个、就是重这个轻那个.你们不能又事奉
 神、又事奉玛门。〔玛门是财利的意思〕

我们需要从新认认识以上这段经文。 不能事奉玛门, 从今天基督徒举债消费, 包
括教会举债建堂的严重程度来看,许多教会与个体基督徒已经成为债权人的奴隶。
在奴隶需要对主人(玛门)忠心的前题下, 主耶稣基督提醒我们, 这些人如不醒悟,已不能够好好
的事奉我们的主人, 主耶稣基督。


依弟兄看,那些已經成為債權人的奴隸的許多教會與個體基督徒,該如何行,才可以從瑪門的權勢下得著釋放?還有,對於尚未被瑪門綑綁的社會新鮮人基督徒,該怎樣警惕?-因為活在現代,白身又想要創業的話(或買汽車,置產業),非得向銀行借貸不可,以致不自覺成為瑪門的奴隸。這世界的系統就如同網羅,緊緊牢住每一個活在其中的人,以致沒有一人可以置身度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7-2009 08: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是经济专家,先请教各位,
圣经有甚么经节是关于经济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30-11-2024 01:25 PM , Processed in 0.132539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