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娱诗歌的朋友们,大家好!
我发现到,《歇后语》对我国的年轻一代的华裔青年来说,仿佛是那么的陌生。如今,许多的中小学生对《歇后语》都一知半解(包括我本身 )。所以,为了发扬《歇后语》这个源远流长的口头文学,我便开了这个关于《歇后语》的主题。希望大家都能互相学习与分享,以让更多的人们能够真正的认识《歇后语》。歇后语简介
歇后语是一种独特的民间语言形式,它在我国语言和民间口头文学中源远流长。古代文献中通常说:“语未之词,隐而不言,谓之歇后。”歇后语在古代中时又称“缩脚语”,“缩脚”就是省略所要指说的词语,而保留代用词语。发展到今天,歇后语虽然还保留了“缩脚”型结构的痕迹,但毕竟发生了很大的变异,表现方式也大为多样化了。今天所谓的歇后语,一般都由两个部分构成:前一部分设事,像谜面;后一部分是本意,像谜底。说话时通过前一部分的形象表述,运用比喻、双关、谐音等手法引出后面的本意,从而达到表述特定含义的目的。
这种同两部分构成的歇后语,一个显著的特点,便是运用双关的表达方式。一般来说,歇后语的后一部分往往就是双关语。双关语包括意义双关和谐音双关两种。意义双关是利用词的意义上的关联造成的,其前一部分用作比喻的事物和说话人心目中所要说明的事物有某些含义上的类似之处,例如“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即属于这一种。而谐音双关的歇后语,其前一部分所说的事物和说话人想要表达的意思并没有意义上的联系,不过是借前一部分的事物做引子,来引起后一部分的双关语,就是说,构成谐音双关主要是前后部分两种事物间说话声音的类同而不是意义上的类似,它往往是利用一个词语含有双层或多层含义,说话时取的是这个词语的另一层意义。
除了双关的运用,歇后语在构成时还经常利用谐音、象声等手法。利用象声法构成的歇后语,后一部分是摹拟前一部分事物发出的声音,借以表达特定的喻意。例如“半天云里吹唢呐--哪里哪”,“哪里哪”是象声词,摹拟唢呐声音,而意思则是说“差得远”。这种象声手法虽然不是普遍现象但可称得上是歇后语的一个明显特点。
歇后语还有一些别的特点,这里不能一一赘述了。
总的来说,歇后语是一种独特、巧妙的民间语言形式,它明白晓畅,形象生动,幽默风趣,有着极其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生活所,可以说它是我国民间语言百花园中一朵绚丽的奇葩。人们在说话或写作中恰到好处地使用歇后语,往往能增添活泼的气氛,获得幽默诙谐的效果。正因为如此,歇后语一直是人民群众特别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
其实在佳礼中文论坛还有许多关于《歇后语》的主题,里面有许多传统的歇后语,
大家不妨去看一看,其实这专区的目的也是为了鼓励大家自创歇后语来让网友们猜。
[ 本帖最后由 AhGay 于 6-9-2006 04:18 PM 编辑 ]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5-9-2006 10: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歇后语并不难,多说几次就会顺口,一顺口自然就会懂了。
首先,我就先举几个简单的例子来让大家猜一猜:
1) 孔明哭周瑜
2)老鼠出洞门
3)瞎子数铜板
4)秀才遇见兵
5)刘备借荆州
[size=-2]
[ 本帖最后由 AhGay 于 6-9-2006 04:14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5-9-2006 11: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hGay 于 5-9-2006 10:42 PM 发表
其实,歇后语并不难,多说几次就会顺口,一顺口自然就会懂了。
我就先举几个简单的例子来让大家猜一猜:
1) 孔明哭周瑜
2)老鼠出洞门
3)瞎子数铜板
4)秀才遇见兵
5)刘备借荆州
阿给在这里开了歇后语区。
第一个来支持。
1) 孔明哭周瑜--猫哭耗子假慈悲。
2)老鼠出洞门--东张西望
3)瞎子数铜板--心里有数
4)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
5)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简单的,我还会。
可这些在网络应该很容易搜到吧!
可以自创吗?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6-9-2006 03: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6-9-2006 09: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7-9-2006 01: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包不同~ 于 16-9-2006 09:45 PM 发表
呵呵呵~~
偶來出吧~
扮老虎吃豬--
胆大包天?? |
|
|
|
|
|
|
|
发表于 17-9-2006 01: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阿给弟弟你在这里开新楼都没有通知我来坐坐的 ![](static/image/smiley/default/shy.gif)
现在不请自来可以吧?![](static/image/smiley/default/lol.gif)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7-9-2006 12: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4-9-2006 09: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之前又看到几题,让大家猜一猜:
1.狗拿耗子。
2.螃蟹过河。
3.下班铃。
4.瞎子吃馄钝。
(之前猜过的,就给别人机会,好吗? ) |
|
|
|
|
|
|
|
发表于 16-4-2008 01: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6-4-2008 09: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一部中国情景喜剧 炊事班的故事 里头就有很多歇后语
比如
耗子扛枪----窝里横
大年三十拣了个兔子,---有它过年没它也过年
你这是老鼠戴墨镜----冒充地下工作者呀!”(《一班之长》老高说帅胡)
那不能靠翻过来的窝头----显大眼儿!”(《老高学艺》大周说老高)
我这是在菜墩上跳芭蕾----没有施展的空间啊!”(《老高学艺》老高要掌大勺)
你破茶壶----没准儿啊!”(《笑星小毛》小毛说文书)
那是大鼻子他爹----老鼻子了!”(大周说的忘了是那集了)
班长这是看打架喊加油----看热闹不嫌事大<人前显贵>帅胡说班长
癞蛤蟆上锅台--棱充军用大吉普
给耗子钉脚掌----你有点小题大做了吧!”(《老乡老乡》一班长说小毛)
进口大货轮----你听能装啊!”(《老乡老乡》一班长说小毛老乡大头娃娃)
被窝里伸脚丫子----你算第几把手啊!”(《政委下连》一班长说下连视察的政委)
五月天下大雪,小白菜受大刑----我冤呐我!”(《老乡老乡》小毛喊冤)
拿酱油当可乐,我闲的---------小胡.
大周:“要的就是这3.1415926——派呀!”《连队过年》
帅胡(说胖洪):“皮球掉到油锅里——滑蛋一个。”《装聋作哑》 |
狗熊掀门帘---露一大脸 之后小毛又说:啥狗熊掀门帘,是 班长掀门帘---露一更大脸
小周的"叫花子想洗澡,想法太多"
大周:“到时候就是和尚打破雨伞——出头的日子到了!”《皆大欢喜》
大周:“可惜茶壶里煮饺子——肚里有,倒不出来。”《小吴老师》
大周(说文书):“好歹也是连部的人,狗尿苔不济——它长在金銮殿上。”《文书帮厨》
大周:“这司务长太能扯了,老太太举大旗——扯起来看呐!”《文书帮厨》
一班长:“三天爬不到河沿儿——你笨鳖呀!”
小姜:“吃导火索拉网兜——你可真敢编”
老高:“小胡写的诗就跟他蒸馒头不放碱似的——很酸啊。”
小姜:“小毛你也就是萤火虫的屁股——没多大点儿亮!”
大周:“摸脚腕子号脉——你装什么老中医!”
老高:“我大小也是个副班长,不能洗脸盆扎猛子——不知道深浅啊!”
小周:“罗锅上山——钱紧。(前紧)”《老乡老乡》
老高:“没耳朵的茶壶——你还端上啦。”《老高的腿》 |
大周:“黄鼠狼生豆鼠子——一窝不如一窝~~”《机关退兵》
你是大象鼻子里插大葱---愣充高射炮啊
都是老中医——谁不知道这偏方
三九天穿比基尼----少给我来这一套
照片上没人——整景儿
这个差不多也算吧:小耗子带个蛤蟆镜,愣装精干小保镖
小孩儿找不着妈----丢大人了
癞蛤蟆过门-连呛鼻子带丢脸的
大周:超生的孩子 计划外的
老鼠掀帘子---------------露一小脸
孩子死了你来奶了——晚了
指导员是玻璃球,随便谈(弹)。
照相馆里洗相片——你泡人玩儿 |
|
|
|
|
|
|
|
发表于 17-4-2008 05: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来两句:
梁山泊军师----无(吴)用
青竹蛇口与黄蜂尾后针------两者皆不毒,最毒妇人心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