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636|回复: 0

新马华人历史研究的反思讲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1-7-2006 08: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颜清湟教授: 殖民地政府卖赌权  造成当时华人好赌


    华人并不是一生下来就是赌徒,在殖民地时代,华人好赌是由殖民地政府造成的,因为英殖民地政府需要税收,而把“赌权”以投标的方式公开拍卖,标到“赌权”的商人当然尽量引诱华人赌博。

  颜清湟教授在“新马华人历史研究的反思”讲座上发言时,谈到殖民地时代华人好赌的原因。

  这项讲座上个周末在新加坡历史博物馆举行,有近200人出席。

  颜清湟教授是第一位受陈六使中华语言文化教授基金邀请前来南洋理工大学讲学的学者。

  这项座谈会是由南洋理工大学中华语言文化中心与新加坡历史博物馆及新加坡亚洲研究学会联合主办,由李元瑾助理教授担任主席。东亚研究所主席王赓武教授和历史博物馆馆长林孝胜也在讲座会上发表演讲。

  颜教授指出,新马华人走过一段很长的殖民地历史,华人是被统治的人。过去,有关华人的历史多数是由殖民地官员或殖民地官员出身的历史学家记录下来,他们的记录和批评不客观,常推诿责任。因此,阅读有关新马华人的历史书籍时,必须辨别作者是抱着殖民地观点或是华人观点。

  他也提到,十九世纪华人好赌的另一个原因是,当时的移民多数是单身汉,他们没有家庭,也没有正当的娱乐,容易受引诱而参加赌博,同时也希望发一笔横财,尽快荣归故乡。

  他说,历史是人类活动的总结,研究新马华人史应该照顾到它的全面性和有机性,新马华人史不可孤立起来研究,应该与东南亚史和中国近代史作有机的结合。

  与此同时,历史是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部门,研究新马史应该用科学方法,所谓科学方法就是以理论为假设,再到丰富的史料中寻求答案。相反地,如果以理论为结论,再到史料中找证据,这是不科学的。

  颜教授指出,新马华社不是主流的社会,而是附属的社会,主流社会的统治者是当地土族的权力拥有者和殖民地官员,在过去的新马华社中只有上层社会和下层社会之分,没有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分,上层社会分子包括商人、矿主和地主,而下层社会则包括矿工、码头工人、人力车夫、妓女和乞丐等。

  许多历史学家常把中国和海外华社看成是“中国本位与海外边缘”的关系,颜教授则认为中国与海外华社的关系(包括中国与新马华社的关系)应该是相互的关系,虽然新马华社从中国接受许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但是海外华社也成为中国和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海外华人在经济与政治方面对中国有很大的影响,如张弼士和胡子春对晚清时期的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三、四十年代,陈嘉庚领导的南侨筹赈总会对中国抗日的支援。

  颜教授也分析了19世纪末与20世纪上半叶,东南亚华人社会掀起了一股强大的民族主义浪潮的问题,这股民族主义浪潮是以中国为轴心,而与东南亚的土族民族运动无关。他强调,历史学家在写这段历史时,无法也不应该企图改变这事实,更不应该为了符合当前政治的须要而修改这段历史事实,应该注意的是当时新马还不是独立国家,而是英国的殖民地,在民族存亡的时刻,海外华人的这股以中国为轴心的民族主义运动的出现是必然的,是无可厚非的。



林孝胜: 学术团体后继无人


林孝胜谈到新马以及东南亚华人史研究的新动向时指出,两个研究历史的学术团体:南洋学会与新加坡亚洲研究学会都面对会员老化,有后继无人之忧,如何培养接班人是当前新加坡华人史学界最大的挑战和当务之急。

  他说,这55年来,新马华人史的研究除了过去的南洋大学,以及现在的国大中文系和南洋理工大学中华语言文化中心之外,民间学术团体也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可是民间团体的南洋学会与新加坡亚洲研究学会都面对资金有限,没有会所和职员,无法大量出版论著与积极展开学术活动以及研究计划的困难。”

  尽管新马华人史的研究在新加坡面对困难,可是近年来在新马、中国、香港、台湾和日本都兴起一股东南亚华人史研究或和东南亚华人史相关的研究计划与学术活动的热潮。

  林孝胜因此建议,在这种国内外学术气氛渐浓之际,今后必须提升新马华人史研究的层次,赋予现代意义。至今,新马华人史的研究仍局限于研究华社,常忽略了研究华社和其他族群的互动关系。



王赓武教授: 对峇峇与新客有误解


  他也提议组织一个班子撰写一部或一系列完整的以及具权威性的新加坡华人史,并参与东南亚华人史比较研究,以及东南亚华人史与侨乡研究计划。

  王赓武教授说,对“峇峇”与“新客”的称呼的误解,不仅限于修读中国历史的人,这种误解也存在于外国人和海外华人社会中。

  从狭义的角度来说,所谓“峇峇”者,就是其祖先混血过,仍旧保持一些中华文化的人,但是基本上,跟其他一般华人的来往已经越来越少,家庭用语通常是马来语,尤其是马六甲的岜岜家庭,也有一些岜岜家庭用英语。总之,除了少数用方言的岜岜之外,大部分峇峇对中华文化、中国文字已经不太了解。

  广义而言,“峇峇”这个名词是和“新客”相对的,所有土生的华人都是“峇峇”。

  “新客”的定义,狭义上来说,“新客”是指刚到当地,刚上岸的人。从“峇峇”的观点来看,所谓“新客”是指那些讲方言、讲中国话的、不懂得本地话和本地情况的人,这是比较广义的说法。

  王教授认为,这两个名词的界定并不是十分清楚,在某一方面的用法也有所错误。此外,在使用这些名词时,使用者还带着偏见,例如政治上的偏见和文化上的偏见。

  二战结束后,殖民地政府快要撤退了,中国国民党政府撤退到台湾,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大陆建立了政权,新兴国家在反共的环境下也出现了许多变化,这种变化也影响到教育政策和每个家庭,这个时期新客越来越少,大部分是土生的人,但不一定是岜岜,不是新客的人也有效忠中国的。

  王教授表示,最近他比较感兴趣的是“移民现象”,这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峇峇”与“新客”的年代不仅是海外华人一段重要的历史,给其他的移民社会以及对于整个世界将来的变化都有帮助。了解早期华人移民的经验,并让我们了解移民社会的发展,也有助于了解以后的移民社会和移民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1-2-2025 02:04 PM , Processed in 0.087824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