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来西亚自独立后(1957年)至今,只曾发生过一次战争,那就是在马来西亚成立之时,时间大概是在1963年之前。当时首相东姑提出成立大马来西亚国的概念,成员除了马来亚,包括沙巴砂拉越,新加坡及汶莱。
根据当时的环境,这样的概念体出是为了防止共产党的进一步扩大影响力,尤其是以华人为主的新加坡,避免落入共产党之手。而这个概念是得到英国的同意,而且英国绝对不答应新加坡单独独立,要么加入马来西亚,要么继续由英国人管。新加坡于1965年脱离马来西亚那是后话,这里表过不提。而汶莱本是成员之一,但当时汶莱皇室发生政变,也有说是当地人民的反对,最后并没有加入。但是最近我看了一本算是东姑的自传,书名是--[最后的访谈--东姑与达斯对话录],由已故[远东经济评论]杂志前办公室主任著名记者达斯所著,柯嘉逊博士翻译。
书中东姑有提到是因为条件谈不妥,汶莱坚持要成为马来西亚第一任最高元首,这是东姑所不能忍受的。另外关于国防开支,东姑要求汶莱和新加坡一样给予联邦政府相同的国防费用和其它费用,而汶莱不答应。这就造成最终汶莱没有加入马来西亚。原文如下:
东姑:。。。。。。事实上,他们当初是很想加入马来西亚的。我想他一定是受到蚬壳公司人员的影响,他们有会面,这些人就影响了他。那就是为什么我无法证实,他为什么仅仅只是因为须要拨出收入用在国防上,而突然改变主意,从想要加入马来西亚到拒绝参加马来西亚。
达斯:东姑,在你的洽谈过程中,当你和邓肯谈话过后,你有没有再和苏丹谈一谈?
东姑:之后我没有再见到苏丹,我们开会时,他在家里。我记得修信和我一起,然后还有他的律师劳申。
达斯:那个对话在哪里举行?
东姑:在汶莱皇宫里。当时,我们决定走不同的路线。汶莱方面当时也建议他们要做第一任元首,但是我们的协议是要用先后顺序的继承方式来委任元首。
达斯:他要当第一任元首的原因是什么?
东姑:他没有说明任何原因,那是为什么我说他不可以,我们必须遵守已经定下来的规矩,按照继承的先后顺序来委任。如果汶莱苏丹加入我们,他的继承顺序将在霹雳苏丹之后。
他反对的是什么?要负担国防费用,但是新加坡也一样要负担那么多的国防费用和其它费用,否则这些钱从哪里来?(见[最后的访谈--东姑与达斯对话录]第九章--独立以后,121页)
当初这个马来西亚国被提出后,印尼的反应最为激烈,它认为这会损害到印尼的利益。
当时的印尼总统苏卡诺更派兵攻打我国。这场战争为时不久,后来在联合国派出维和部队的调解下停火。
我想我们对於这段历史所知的确有限,我希望能够在这里通过大家的努力来还原真相,告诉大家这段被遗忘的历史(以前中学时期的历史教科书有提到,但不很详细)。
问题如下:
1)这场战争的确实开战和结束日期。
2)战争的地点在那里?
3)我方阵亡的兵士数目是多少?
4)当时我国是否和印尼断交?
5)有否这方面的网站或图片?
6)当时的印尼政府是不是共产党?
我记得多年前,因为职业所需,我曾到警察博物馆参观过,里头展示警察部队在对抗马共时的图片展示。印象中似乎有展出马印对抗的历史图片。想请问大家可否提供马印对抗这方面的书籍,供大家参考?--(巫华英皆可) |
|
|
|
|
|
|
|
发表于 3-6-2006 11: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这本书[最后的访谈--东姑与达斯对话录]使用什么语言写的?在哪里可以找到? |
|
|
|
|
|
|
|
发表于 4-6-2006 01: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ccsbih 的帖子
要解释很长,详细情形请参考这里维基百科 - 马印对抗 (英文版)
转贴自馬來西亞著名評論家謝詩堅的[飛揚網絡]
在民族主义浪潮的冲击下,马来西亚也有一批人服膺于苏卡诺的领导,这之中包括于1945年成立的国民党,其领导人如巴哈鲁汀医生,依萨及布斯达是就是苏卡诺的崇拜者,1950年这个组织被英国查封,指它涉及亲共活动。
所谓的亲共活动也包括了国民党与印尼的苏卡诺的国民党有密切关系,因为后者提倡纳沙贡政策(即民族主义,回教与共产主义的三结合),而印尼的共产党在当时已崛起成为一股政治力量。
1955年亚非领袖在万隆召开会议后,苏卡诺形象提升,跃而成为“不结盟国家”的代言人之一,对美国的干预政策有所不满。
我们可以从史书中看到马来西亚的一些马来民族主义份子曾在当时认同“大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的概念,但不被英国殖民地政府所接受,因而转向支持在战后成立的巫统,以“切断”马印之间的政治连系。
主要是因为英美列强在冷战形成后,成功地在东南亚的另一端建立起“反共联盟”,不容苏卡诺借“纳沙贡”来使印尼脱离其体系,进而影响马来西亚也靠向印尼。此时苏卡诺已成为西方国家的“头痛人物”;尤其令西方不安的是苏卡诺竟掀起马印对抗,反对马来西亚在1963年成立。
马印对抗中显示了国际左派运动支持印尼,且形成十分严峻的局面,特别是印尼为此事宣布退出联合国,把一场民族主义斗争提高到国际层面。
1965年印尼的流产政变及军事强人苏哈多涌现,是左派运动的一个致命伤。印尼共产党员至少有20万人被屠杀(参阅J.D.LEGGE 著“THE END OF SUKARNO”2003年)。
左派势力的被瓦解和苏哈多的抬头及苏卡诺的大权旁落也结束了马印对抗,并使印尼重返联合国,而印尼又重新纳回反共联盟,与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及新加坡和文莱共结成一个亲西方的政治范畴,以抵御和防止左派势力从印度支那再向前蔓延。
就这样,苏哈多成为美国最信任的反共军事总统,一做就是30年,直到1997年亚洲爆发金融危机后,苏哈多的改革经济失败使到美国不再给予支持,转而寻求一个温和的政府,试图摆脱“军人政府”的形象。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4-7-2006 02: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这本书[最后的访谈--东姑与达斯对话录]使用什么语言写的?在哪里可以找到?
[最后的访谈--东姑与达斯对话录]是本华文书,在各大书局都可找到。
最近我又找到一些资料来弥补我这段历史空白。
我正在看由星洲日报出版的[青山不老]这本书,写马共的历史进程,里面有蛮多的历史文献和资料,大家不妨买来一读。
关于马印对抗,本书第100页,印尼与马共一章,就有写到当时印尼总统苏卡诺激烈反对马来西亚的成立,这是因为马来西亚和他的泛印度尼西亚Indonesia Raya理念相撞,所以他发动政治和军事上来对抗马来西亚。印尼派出伞兵;降落在柔佛州。
在苏卡诺的泛印度尼西亚的概念野心里是包括马来半岛,新加坡,泰国南部,砂拉越,沙巴,文莱和菲律宾的,以重现古爪哇帝国王朝的鼎盛时期。可见苏卡诺的野心之大。这场对抗活动(Konfrontasi)涵盖了政治,外交和军事行动。在政治上,苏卡诺在第三世界破坏马来西亚的声誉,指马来西亚是‘新殖民地’。1965年,印尼更进一步退出联合国,以抗议马来西亚成为非常任理事国。
这场对抗风波从1963年持续到1965年10月1日,苏卡诺被推翻下台为止。
在这里,我提出两个问题值得我们去探讨的。
一,我们说,印尼反对马来西亚的成立,反过来,我们是否可以说是东姑要成立马来西亚来破坏泛印度尼西亚的成立呢?因为我认为东姑是一早就知道苏卡诺的野心的,里面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为了阻止共产主义进一步蔓延入东南亚。别忘了,印尼的军事对抗行动还得到马共的里应外合,同时乘机发动攻击。为了进一步证明我的这个推论,我想知道的是,苏卡诺的泛印度尼西亚概念是否曾经向外正式公布过?最重要的是日期是否就在1963年以前。这是关键性的。是否可找到这方面的剪报?
二,既然泛印度尼西亚被提出来,为什么沙巴和砂拉越不选择加入印尼而选择马来西亚?因为从地理上来说,沙砂二州与马来半岛隔了南中国海,但却与印尼的加里曼丹相隔邻。到底背后是谁在主使? |
|
|
|
|
|
|
|
发表于 23-7-2006 12: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事實上文萊沒有加入馬來西亞﹐現在看起來是正確無比的決定。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