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5-11-2021 11: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弘盛:《竹窗随笔》白话译 50
佛经不可不读【原文】
予少时见前贤辟佛。主先入之言。作矮人之视。罔觉也。偶于戒坛经肆。请数卷经读之。始大惊曰。不读如是书。几虚度一生矣。今人乃有自少而壮而老而死不一过目者。可谓面宝山而不入者也。又一类。虽读之。不过采其辞。致以资谈柄。助笔势。自少而壮而老而死不一究其理者。可谓入宝山而不取者也。又一类。虽讨论。虽讲演。亦不过训字销文。争新竞高。自少而壮而老而死不一真修而实践者。可谓取其宝把玩之。赏鉴之。怀之。袖之而复弃之者也。虽然。一染识田。终成道种。是故佛经不可不读。
佛经不可不读【译文】
我在年轻的时侯,见到儒家的前辈、名人写的排斥、抨击佛教的书,于是先入为主,只知道附和他们,认为这些人说的就是正确的理论,也和他们一样看不起佛法,被人蒙蔽了还不知道。
后来偶然在某寺院的经书流通处请得几本佛经阅读,这才大吃一惊,不禁叹道:“ 假如没有读到这些佛经,几乎虚度一生啊!” 现在有些人从少年到中年一直到老到死,从来不去看一眼佛经,这可谓是面对宝山而不想入山取宝啊。
另外一类人,虽然也读佛经,不过只是为了摘取其中的词汇、语言,借以充实自己拿来做谈笑言行的资料,增加自己所写文章的气势而已,这种人也是从少年到中年一直到老年甚至死去,从来没有认真地去探究佛经的深妙言辞、文章的含义和观点,这可谓是进入宝山而不想取宝啊。
还有一类人,虽然也对佛经的含义和观点进行讨论,也曾对人讲述、演说,只不过凭着自己肤浅的认识解释佛经的文字表面上的意思,目的只不过是为了争强好胜而已,这种人也是从小到大以至于老死,从来不曾依着经教真心修行、实际去做,这可谓是把得来到的无价之宝当成了一个玩具,有时拿出来观赏品评,有时带到身上玩,有时候秘密的藏起来,到失去兴致的时候就把它丢掉了。
尽管是这样,只要佛的经教有一点点进入到人的阿赖耶识里面,终究可以成为未来成佛的种子,所以说佛经不可以不读啊。
一心顶礼云栖寺袾宏佛慧莲池大师
|
|
|
|
|
|
|
|
发表于 5-11-2021 11: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萧妃【原文】
武后效人彘杀王后等且死。誓愿生生世世己为猫。武为鼠。生扼其喉而啖其肉。至今猫鼠中尚有二人受生。虽报复百千万遍未已也。往时予作水陆斋。悯而荐之。只恐冤力深。荐力浅。未能遽释耳。古来类此者颇众。今人修善事。不辞多为津济可也。
萧妃【译文】
唐朝武则天仿效汉朝吕氏用“人彘(zhì)”的酷刑,杀害皇后王氏及萧淑妃等人,萧淑妃临死前发下毒誓说:“ 愿自己生生世世为猫,武后为鼠,活生生掐着老鼠喉咙而咬它的肉。” ( 关于武则天和两位皇妃之间的恩怨附后 )
因此至今猫鼠中还有她二人在轮回受报,虽报复百千万遍仍未能平息、休止。
平时只要我每次修水陆斋仪的时候,都怜悯她们而给予超度,就怕她们之间的仇恨记下的太深了,而我超度的能力不够广大,不能够全部化解干净。
古往今来类似这样结下世代冤仇的人非常的多,今后有人做各种佛事、善事的时候,希望能不辞烦劳多为这些冤业做超度、解释,也是功德无量啊。
一心顶礼云栖寺袾宏佛慧莲池大师
弘盛:《竹窗随笔》白话译 51-佛教导航 (fjdh.cn)
|
|
|
|
|
|
|
|
发表于 15-6-2022 11: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5-6-2022 11:08 PM 编辑
弘盛:《竹窗随笔》白话译 52
泰首座【原文】
或谓。泰首座刻香坐脱。九峰不许。以不会石霜休去、歇去、寒灰枯木去等语也。而纸衣道者能去能来。将无会石霜意。而洞山亦不许者。何也。愚谓纸衣若果已出息不涉众缘。入息不居阴界。则去住自由。当与洞山作愚痴斋。把手共行。泰何可及。如或不然。未免是弄精魂汉。古人所谓鬼神活计者是也。而泰公却有真实定力。特其耽着静境。不解转身一句。二者病则均也。然纸衣虚心就洞山理会。而泰公奋然长往。自失大利。满招损。谦受益。学禅者宜知之。
泰首座【译文】
有人说:“ 泰首座可以在限定焚一枝香之内坐脱入灭,而九峰道虔禅师却不许可泰首座所悟的境界。
【九峰道虔禅师,俗姓刘,福州人。为青原下五世。尝为石霜庆诸禅师侍者。五代后晋瑞州九峰道虔禅师,福州人。曾为石霜庆诸禅师侍者。庆诸禅师寂后,道虔禅师继任住持。不久移住瑞州九峰,后住石门,徒众云集。寂谥“大觉禅师”】
这是因为泰首座未能领会石霜庆诸禅师所谓‘ 休去、歇去、寒灰枯木去’等禅机。
【潭州(治所在今湖南长沙)石霜山庆诸禅师,道吾宗智禅师之法嗣,俗姓陈,庐陵(今江西吉安)新淦(gan,今江西清江县)人。十三岁时依洪州西山绍銮禅师落发,二十三岁赴嵩岳受具足戒,后诣洛下学习毗尼。过了一段时间后回到江西,投沩山灵祐禅师座下,充当米头(专门负责舂米)。
庆诸禅师悟道后,住石霜山,开法接众。一时学侣云集,常住僧众多达五百余人。
一天,庆诸禅师在丈室静坐,有位僧人在窗外问道:“ 咫尺之间为什么不睹师颜?”
庆诸禅师道:“ 遍界不曾藏。”
那僧后来去问雪峰禅师:“ 遍界不曾藏,意旨如何?”
雪峰禅师道:“ 什么处不是石霜?”那僧回来后,便把雪峰禅师的答语告诉了庆诸禅师。
庆诸禅师道:“这老汉著什么死急(这老汉著什么急,迫不急待地就答话)!”
雪峰禅师听说后,说道:“老僧罪过。”
庆诸禅师住石霜山二十年余。其徒众有长坐不卧、屹若株杌者,天下谓之“ 枯木众 ”。
唐僖宗听说庆诸禅师的道誉之后,曾遣使赐他紫衣,庆诸禅师坚辞不受。后寂于光启四年(888),春秋八十二。
敕谥普会大师】而纸衣道者(据《五灯会元》载:纸衣道者来参本寂禅师,禅师问:“ 莫是纸衣道者否?”
道者曰:“不敢。”
师曰:“如何是纸衣下事?”
道者曰:“一裘才挂体,万法悉皆如。”
师曰:“如何是纸衣下用?”
道者近前应诺,便立脱。
师曰:“汝只解恁么去,何不解恁么来?”
道者忽开眼,问曰:“一灵真性,不假胞胎时如何?”
师曰:“未是妙。”
道者曰:“如何是妙?”
师曰:“不借借。”道人感到妙理珍贵就心悦诚服)能去、来自如,难道没有领会得石霜禅师的禅机?
而洞(曹)山本寂禅师也不许可其所悟的境界。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认为纸衣道者若果然已能出息不涉众缘,入息不居阴界,则确实是去、住自由,当与洞山良价禅师作愚痴斋(洞山良价禅师临命终时,为诫绝弟子执恋之情而设的斋会。
据《景德传灯录》卷十五良价传上载:唐咸通十年三月,命剃发披衣,令击钟,俨然坐化。
时大众号恸移晷,师忽开目而起曰:“ 夫出家之人,心不附物,是真修行。劳生息死,于悲何有?”乃召主事僧,令办愚痴斋一堂,盖责其恋情也),把手共行。既有这种工夫,泰首座如何能及得上他。
如或达不到这种工夫,那就未免只是弄精魂汉,所谓作鬼神活计这一类了。
而泰公却确实有禅定的工夫,只是他耽着静境,不解得转身一句罢了。
这二位禅德于修道境界上均有欠缺,但纸衣道者工夫虽未到,却能虚心向洞山本寂禅师请益,求得理会;而泰公奋然长往,以致自失大利。
这便是所谓“ 满招损,谦受益。”学禅的人应该知道这一点。
一心顶礼云栖寺袾宏佛慧莲池大师
弘盛:《竹窗随笔》白话译 52,内明,综论-五明频道-学佛网 (xuefo.net)
|
|
|
|
|
|
|
|
发表于 15-6-2022 11: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弘盛:《竹窗随笔》白话译 52
睡着白话解无梦时主人【原文】
雪岩初问高峰。日间浩浩作得主么。次问。夜梦中作得主么。三问。正睡着无梦时。主人公在甚么处。今人便向第三问。以情识卜度。错了也。汝且日间作主不得。又何论最后极深深处。不如就初门著紧用心。以次理会去未晚。虽然。若于第三问了悟无疑。白日间夜梦中无不帖帖地矣。过量人前。又不可以格例拘也。
睡着白话解无梦时主人【译文】
雪岩祖钦禅师
【雪岩:南宋祖钦禅师,字雪岩,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得法于径山无准师范禅师。历住潭州龙兴寺、湘西道林寺、处州佛日禅寺、台州护圣禅寺、湖州光孝禅寺、袁州仰山禅寺,帝赐紫衣,名震一时。世寿七十余。著有《雪岩和尚语录》四卷】
有一天问高峰原妙禅师:“ 日间浩浩(纷纷扰扰)时还作得主么?”
【高峰:南宋原妙禅师,号高峰。江苏吴江人,俗姓徐。十五岁剃发,十七岁受业于嘉禾密印寺法住禅师。初习天台,转而参禅,其后参礼雪岩祖钦禅师,得其心法。至元十六年(1279),上杭州天目山西峰,入张公洞,题曰死关,十五年不出户。后开创狮子、大觉二刹,弟子数百人,受戒者及数万。元贞元年(1295),焚香说偈坐化。谥号“普明广济禅师”。有《高峰原妙禅师语录》二卷行世。弟子有中峰明本禅师等】
原妙禅师道:“ 作得主。”
祖钦禅师又问:“睡梦中作得主么?”
原妙禅师道:“作得主。”
祖钦禅师再问:“正睡著时,无梦无想,无见无闻,主人在甚么地方?”原妙禅师便默然无语。
现在的人于是只是在第三问上做功夫,依赖自己的感觉和知识见解去推测、判断,这样做就错了啊。
你在白天清醒的时候尚且不能管得住自己,又怎么能来谈论最后最深奥、最奇妙的地方?
不如先从第一次的问话上多多的用心、下功夫,然后慢慢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去领会、去做,这并不会耽误修行的。
当然了,如果能够在第三个问题上上明明白白做到、没有任何疑虑,那么不管是白天的时候或者晚上做梦的时候没有不妥当服贴的。
所以对于具有大根基、大智慧、超过常人能力的人来说,也不可以用平常的规矩、条例来限制了。
一心顶礼云栖寺袾宏佛慧莲池大师
弘盛:《竹窗随笔》白话译 53,内明,综论-五明频道-学佛网 (xuefo.net)
|
|
|
|
|
|
|
|
发表于 15-6-2022 11: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5-6-2022 11:29 PM 编辑
弘盛:《竹窗随笔》白话译 54
布施【原文】
庞居士以家财沉海。人谓。奚不布施。士云。吾多劫为布施所累。故沉之耳。愚人藉口。遂秘吝不施。不知居士为布施住相者解缚也。非以布施为不可也。万行有般若以为导。三轮空寂。虽终日施奚病焉。又凡夫胶著于布施。沉海之举。是并其布施而布施之也。是名大施。是名真施。是名无上施。安得谓居士不施。
布施【译文】
唐朝庞居士
【庞蕴(生卒不详) 字道玄,又称庞居士,唐衡阳郡(今湖南省衡阳市)人。
禅门居士,被誉称为达摩东来开立禅宗之后 “ 白衣居士第一人 ”,素有 “ 东土维摩 ” 之称。
家财富有,而不贪着,为了修道,尽将财宝抛弃汉阳江中,甘愿过着贫苦生活,使女儿编竹,妻子耕田,而参禅论道,日以为常。
有一天,庞公认为时间已到,将要坐化,叫女儿灵照出去看太阳已否正午。
灵照已知其意,想在正午坐化,所以她看了回告其父说:“ 已近中午,但有日蚀。”
他出外看,并无日蚀,回到房里,却见灵照已据其座,先行坐化,庞公不觉呵呵大笑。并说 “ 我女机锋捷矣!”
过了七天,有州牧于公来问病,他和于公谈笑之间,忽枕于公的肘上而逝。
庞婆见老头和女儿都走了,乃跑到田里告诉儿子,儿子闻此情形,也就站在田中倚锄而化。
庞夫人見他们个个都去了,也拨开石头缝隙,随口留下一偈而去——“ 坐卧立化未为奇,不及庞婆撒手归 ;双手拨开无缝石,不留踪迹与人知!” 】
将万贯家财沉入湖海当中。
有人问他:“ 你为什么不拿去这些去做布施呢?”
庞居士回答说:“ 我以前很多辈子都是被布施得到的富贵的果报拖累无法修行,所以只好把这些财物沉入江海中啊。”
有些愚昧的人听居士这样说,就以这些话当作借口,于是更加悭吝不肯布施。
他们不明白庞居士这是为了那些住相布施的人解粘去缚,并不是说布施不能够去做。
修行一切法门都要以大智慧当作为向导,身口意三业都不住相、都不起心动念,就算每时每刻都去布施又有什么问题呢?
只是因为世间普通人总是迷恋、执着于布施这个事相,因而庞居士把财宝抛入江海之中的举动,是连同布施的名相也一并布施了,这种布施,称得上是大布施,真布施,是无上的布施,怎能认为庞居士没有布施呢?
|
|
|
|
|
|
|
|
发表于 25-7-2022 12: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戒杀【原文】
天地生物以供人食。如种种谷。种种果。种种蔬菜。种种水陆珍味。而人又以智巧饼之。饵之。盐之。酢之。烹之。炮之。可谓千足万足。何苦复将同有血气。同有子母。同有知觉。觉痛觉痒。觉生觉死之物而杀食之。岂理也哉。寻常说。只要心好。不在斋素。嗟乎。戮其身而啖其肉。天下之言凶心。惨心。毒心。恶心。孰甚焉。好心当在何处。予昔作戒杀放生文劝世。而颇有翻刻此文。不下一二十本。善哉斯世。何幸犹有如是仁人君子在也。
戒杀【译文】
天地可以生长出非常多的东西供给人食用,比如说有各种各样的稻谷、粮食;各种各样瓜果、果实;各种各样蔬菜;各种各样水中、陆地上出产的美味植物。
而且人又能凭借聪明、灵巧把这些东西制作成各式各样的饼类糕点,或加于盐腌油炸,烹调出各色各样的可口风味,可以说已经是千万种口味都能够满足了,何苦还要把那些和人一样有血有肉、有母有子、有知觉感受、能够知道疼痛察觉痒、一样喜欢活着害怕死亡的动物杀死当作口中的食物!这样做有什么道理可以说的通啊?
平常的时候经常听到有人说:“只要心肠好,不在乎是不是持斋吃素。”可悲、可叹啊!屠杀众生的命、剥掉众生身体的皮,吃众生的血肉,凡天下人所说的凶恶的心、恶毒的心、毒辣的心、险恶的心,有哪一样可以和这种事情相提并论啊?请问好心到底在什么地方?
我以前曾写一篇《戒杀放生文》规劝世间的人,到了后来有些人发心多次翻印此文,不下一、二十种版本。
这很好啊!在这到处充满血腥味的世间里,难得还有这许多仁人君子在啊!
一心顶礼云栖寺袾宏佛慧莲池大师
弘盛:《竹窗随笔》白话译 56,内明,综论-五明频道-学佛网 (xuefo.net)
|
|
|
|
|
|
|
|
发表于 25-7-2022 12: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建立丛林【原文】
丛林为众。固是美事。然须己事已办。而后为之。不然。或烦劳神志。或耽著世缘。致令未有所得者望洋而终。已有所得者中道而废。予兴复云栖。事事皆出势所自迫而后动作。曾不强为。而亦所损于己不少。况尽心力而求之乎。书此自警。并以告夫来者。
建立丛林【译文】
建立僧众聚居的寺院,使僧众有栖身之所能够安身、修行,这固然是个好事,但必须等到自己的生死大事已办得妥当了、没有后顾之忧了,再去考虑操作这些事情。
要不然的话,或者因为这些事情费神费力,或者因为这些是事情和世间人打交道太多而沉迷于凡尘俗世当中,致使修行本来就还没有成就的人只能远远看着佛法大海而白白浪费一生,已有点成就的得人因为这些半途而废。
我当初修复云栖寺的时候,每件事情都是因为迫不得已了,才不得不兴工动土,没有一件事是攀缘强求去做的,就算是这样也已经让我在修持方面损失不少,何况尽心尽力地去操办这些事情的人呢!
把这些记录下来用于警醒自己,同时也用来劝告将来的人。
弘盛:《竹窗随笔》白话译 57,内明,综论-五明频道-学佛网 (xuefo.net)
|
|
|
|
|
|
|
|
发表于 25-7-2022 12: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僧俗信心【原文】
末法中。颇有出家比丘信心。不如在家居士者。在家居士信心。不如在家女人者。何惑乎学佛者多。而成佛者少也。
僧俗信心【译文】
在这个末法的时代里,有很多出家人对于佛坚定的信仰,还不如在家学佛的居士;而在家学佛的男居士的信心,又往往不如在家学佛的女居士。
既然这样又何必疑惑于现在学佛的人虽然很多,但是能够有所成就的人极少这个现象那!
一心顶礼云栖寺袾宏佛慧莲池大师
弘盛:《竹窗随笔》白话译 58,内明,综论-五明频道-学佛网 (xuefo.net)
|
|
|
|
|
|
|
|
发表于 25-7-2022 01: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损己利人【原文】
智者入灭。曰。吾不领众。必净六根。由损己利人。止登五品。南岳亦自言。坐是止证铁轮。二师虽是谦己诲人。然亦实语。但与我辈之损不同耳。何以故。我辈损则诚损。二师虽损而不损也。今以喻明。如一富室。一窘人。二俱捐财济众。其损不异。然窘人则窘益甚。富室则富自若也。又如沟渠江海。均用汲灌。而沟渠减涸。江海自若也。既无所损。何为限于五品铁轮。噫。天下以圣归仲尼。仲尼言圣我不能。天下以道属文王。文王顾望道未见。增上慢比丘。可弗思乎。
损己利人【译文】
智者大师
【智顗(538—597) ,南朝陈、隋时代的一位高僧,世称智者大师,是中国天台宗的开宗祖师。俗姓陈,字德安,荆州华容(今湖北潜江西南)人】
将入灭(入于灭度也。梵语涅槃,译为灭度。灭惑度生死海之义。谓证果之人死也。)时,
有人问他修行达到了什么地步,他回答说:“ 如果我不是带领大家修行学习,必定可以达到六根清静的初地菩萨位。因为领众损己利人,所以只达到了五品(即五品弟子位。天台宗所立圆教八行位之第一位。又称圆教五品位,或略称五品位。即将十信以前的外凡位分为随喜、读诵、说法、兼行六度、正行六度等五品。在六即位中相当于第三位的观行即)。”
南岳慧思大师
【指南北朝时南岳慧思大师。俗姓李。武津(今河南上蔡)人。年十五出家,心仪法华,诵满千遍,后从慧文禅师受观心之法,得法华三昧。北齐天保五年(554),大师至光州,不分远近,为众演说,长达十四年之久。其间声誉远播,学徒日盛,又于河南南部之大苏山传法予智顗大师。陈光大二年(568)入湖南衡山(南岳),讲筵益盛,居止十年,遂有“南岳尊者”之称。】
自己也说:“ 我因为开山授徒的太早,所以只得到了十信菩萨位的第十信位而已。”
这二位大师虽然是以自己的谦逊谨慎来教导众生,但说的也都是实话。
只是和我们这些人所受的损失是不同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我辈的损失是实实在在的损失,而二师却是虽然有损失却又不损失什么。
现在用一个比方来说明一下:比如说有一个是大富贵的人,一个是贫困潦倒的穷人。
二人都拿出差不多的钱财来救济别人,他们损失的钱物从价值上来看基本上一样,但是贫困的人会更贫困潦倒,甚至生活无靠,大富大贵的人就依然还是那么富有。
再打个比方,小水沟和长江、黄河,同样被人用来抽水浇灌土地,小水沟里的水会因为使用水量减少甚至干枯,而长江、黄河同样的使用就好像一点也没有减少一样。
那么二位大师既然没有受到损失,为什么又说仅仅证到了五品和铁轮位呢?
噫!天下人都称赞、认可孔子是圣人,而孔子却说,我哪有什么资格称为圣人。
天下人都认定文王得道了道道行深远,而文王却谦逊地说:我还没有看到道在哪里呢。
有增上慢的出家人,应该认真的去思考思考啊!
弘盛:《竹窗随笔》白话译 59,内明,综论-五明频道-学佛网 (xuefo.net)
|
|
|
|
|
|
|
|
发表于 8-7-2023 10: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良知【原文】
新建创良知之说。是其识见学力深造所到。非强立标帜以张大其门庭者也。然好同儒释者。谓即是佛说之真知。则未可。何者。良知二字。本出子舆氏。今以三支格之。良知为宗。不虑而知为因。孩提之童无不知爱亲敬长为喻。则知良者美也。自然知之。而非造作者也。而所知爱敬涉妄已久。岂真常寂照之谓哉。真之与良。固当有辨。
良知【译文】
王阳明先生
【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号阳明,谥文成,浙江余姚人。因他曾在余姚阳明洞天结庐,自号阳明子,故被学者称为阳明先生,后世现在一般都称他为王阳明,其学说世称“阳明学”。
正德十一年(1516)擢右佥都御史,继任南赣巡抚。他集文武谋略于一身,以镇压农民起义和平定“宸濠之乱”拜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伯”。】
创立良知学说,是由于他在学识、见解方面俱有深厚的造诣所产生的结果,并不是强行打出来的什么旗号来扩大影响、张大他的门庭。
然而有喜欢把儒家、佛教混同在一起的人,认为王阳明的 “ 良知说 ” 就是佛所说的 “ 真知 ” 。这是不对的,不可以混为一谈。
为什么呢?“ 良知 ” 这两个字,本来是孟子提出来的。
今套用因明学的三支 【 因明学用语,为三支作法的略称。此为陈那及其弟子商羯罗主等新因明论师所立,依宗(命题)、因(理由)、喻(譬喻)而成立的因明论式 】
格式来说明一下:以 “ 良知 ” 为所成立的主题( 宗 ),以不经思索而知为论证的依据( 因 ),以小孩子小小年纪便能知道爱亲人敬长辈为实例( 喻 )。
那么所说 “ 良 ” 就是美好的意思,美好的事物原本就是自然而然就知道的,并不是经过教育以后才知道。
可是人们那种自然而然爱护亲人尊敬长辈的良知已被虚妄的尘埃遮蔽太久了,怎么能与佛说的真常寂照的真知相比呢?
“ 真 ” 字与 “ 良 ” 字的含义,就应该是有所区分的。
一心顶礼云栖寺袾宏佛慧莲池大师
|
|
|
|
|
|
|
|
发表于 8-7-2023 10: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8-7-2023 11:02 PM 编辑
心之精神是谓圣【原文】
孔丛子云。心之精神是谓圣。杨慈湖平生学问以是为宗。其于良知何似。得无合佛说之真知欤。曰。精神更浅于良知。均之水上波耳。恶得为真知乎哉。且精神二字。分言之。则各有旨。合而成文。则精魂神识之谓也。昔人有言。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认作本来人者是也。
心之精神是谓圣【译文】
有人问:“《孔丛子》【 内容主要记叙孔子及子思、子上、子高、子顺、子鱼(即孔鲋)等人的言行,关于该书的真伪,历代学者多有考索。旧题该书为孔鲋所撰,实不足信】
上说:‘ 心之精神是谓圣。’ 杨慈湖【杨简(1141一1226年)字敬仲,世称慈湖先生,南宋慈溪(今浙江宁波西北)人。乾道五年(1169),进士及第,曾师事陆九渊,折服本心之说,与袁燮、舒璘、沈焕,并称 " 甬上四先生 " ,或 " 四明四先生 " 。
创慈湖学派,他潜心研究心学,并作了进一步的发展。认为心是万物万事之源的精神性实体,心皆 " 虚明无体,人心本为善,皆可以成为尧舜,所以有恶是" 意 "(意识活动)的干扰。】
平生的学问就是以这句话作为立说宗旨。
这个观点与王阳明先生所创的 ‘ 良知 ’ 很相似,是不是和佛说的 ‘ 真知 ’ 相类似呢?”
我(莲池大师)认为:“ 精神二字所含的意义比良知更浅薄。良知与精神,两者都好像是水上的波浪而已,怎能与 ‘ 真知 ’ 这大海水相提并论呢?
况且 “ 精神 ” 二字分开来说,则各有各的含义;两个字结合起来变成文章句子,便是精魂神识的意思。
过去的高僧大德曾经说过这样一首偈子:“ 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认作本来人。” 就是指那些错认精神为真知的人。
一心顶礼云栖寺袾宏佛慧莲池大师
弘盛:《竹窗随笔》白话译 61,内明,综论-五明频道-学佛网 (wmxf.net)
|
|
|
|
|
|
|
|
发表于 8-7-2023 11: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寂感【原文】
慈湖。儒者也。不观仲尼之言。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则进于精神矣。复进于良知矣。然则是佛说之真知乎。曰。亦未也。真无存亡。真无出入也。莫知其乡则庶几矣。而犹未举其全也。仲尼又云。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夫泯思为而入寂。是莫知其乡也。无最后句。则成断灭。断灭。则无知矣。通天下之故。无上三句则成乱想。乱想则妄知矣。寂而通。是之谓真知也。然斯言也。论易也。非论心也。人以属之蓍卦而已。盖时未至。机未熟。仲尼微露而寄之乎易。使人自得之也。甚矣。仲尼之善言心也。信矣。仲尼之为儒童菩萨也。然则读儒书足了生死。何以佛为。曰。佛谈如是妙理。遍于三藏。其在儒书。千百言中而偶一及也。仲尼非不知也。仲尼主世间法。释迦主出世间法也。心虽无二。而门庭施设不同。学者不得不各从其门也。
寂感【译文】
有人问:“ 宋朝哲学家杨慈湖先生是研究儒家学术的人,难道他会没有看到《孟子》一书中引孔子言:‘ 把握住就存在,放弃就失去 ;进出没有一定的时候,也不知道它去向何方。’ 这段话。也许他就是从这几句话进而推演为精神,又进而推演为良知的。这大概便是佛所说的真知吧?”
我答道:这也未必。因为真知既无存亡,也没有出入。只有 “ 莫知其乡 ” 这一句与 “ 真知 ” 的意思略微有些接近,但仍不能说与真知完全相同。
其实,孔子还说过另外一段话:
“ 任运自然,不关心虑之无思 ; 任运自然,不须营造之无为。
寂静无声,一点动静都没有,渐渐的就可以体会、感悟到天下间的许多道理出来 ” 能把 “ 思 ” 、“ 为 ” 消灭干净而入于 “ 寂 ” 的状态,这是 “ 莫知其乡 ” 的意思。
但如果没有 “ 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 这一句,则又成了佛教所说的断灭。断灭,就等于是无知。
“ 通天下之故 ” ,如果没有前面 “ 无思,无为,寂然不动 ” 这三句,又成了胡思乱想。
乱想,便是虚假、不正确的知识、简介了。
能够由 ‘ 寂 ’ 而入 ‘ 通 ’ ,这才可以称为真知。
然而这样的言语,孔子也只是在论述《 易经 》时流露出来,并不是在论述心法妙用。
人们总以为这些话只是和易经中的占卜算卦有关而已。
因为当时接受佛陀教化的时节尚未到,众生得度的机缘还没有成熟,所以孔子只是稍微露出一点消息寄托在《 易经 》中,使有心人自己去领悟这其中的深意。
太了不起了!孔子真的是非常善于解说心法的呀!
因此我更加相信。孔子确实就是佛经中所说的儒童菩萨啊!
那么既然读儒书也就足以了生死,为何还要学佛呢?
我告诉大家:佛谈论好像真知这样的妙理遍于三藏十二部经中,而在儒书当中,千百句语言当中只是偶然才会提及一二句。
孔夫子并非不知道妙理啊,只是因为孔夫子是以世间法教化为主,释迦牟尼佛却是以出世间法教化为主。
心虽没有区别,但是门面招牌悬挂的却各有不同,求学的人不得不随因缘而各走各的门路啊!
一心顶礼云栖寺袾宏佛慧莲池大师
弘盛:《竹窗随笔》白话译 62,内明,综论-五明频道-学佛网 (wmxf.net)
|
|
|
|
|
|
|
|
发表于 18-8-2024 10: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8-8-2024 10:34 PM 编辑
来生(一)【原文】
今生持戒修福之僧。若心地未明愿力轻微。又不求净土。是人来生多感富贵之报。亦多为富贵所迷。或至造业堕落者。有老僧摇手不之信。予谓无论隔世。亲见一僧结茅北峰之阴。十年颇著清修。一时善信敬慕。为别创庵。徙居之。遂致沉溺。前所微得俱丧。现世且然。况来生耶。问此为谁。予云。即老兄是。其人默然。
来生(一)【译文】
今生只偏重于持戒律修福德的出家人,如果于心地【(术语)心为万法之本,能生一切诸法,故曰心地。又,修行者依心而近行,故曰心地。又,三业中,心业最胜,故曰心地】上不能够明明白白,愿望的力量又微薄、细小,还不愿意发心求往生西方净土,这种人下一辈子大多数都会得到富贵的果报,也大多被荣华富贵迷惑不能出离;甚至因为富贵大造业更容易而堕落三恶道的。
有一年老的出家人听我这样说,摇手表示不相信。我于是对他说:“ 下一辈子的事情暂且不说。现在我就亲眼见过一位出家人,本来在一座山峰幽静的地方搭茅棚居住修行,十多年来的清修也得到了一些成就,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名声。一时间得到许多善男信女的尊敬仰慕,于是信众为他另外建了一座寺院,请这位出家人迁居到这所寺院里。结果导致这位出家人从这以后陷入于名闻利养当中。前十年清修所得到本来就不多的成就,如今全都丧失了。这一生当中尚且有这样的变化,何况经历轮回后的下一辈子呢?”
这位老和尚于是问:“这个出家人是谁啊?”
我回答说:“ 就是老兄你啊。” 他于是忏愧的无言以对了。
《竹窗随笔》白话译-佛教导航 (fjdh.cn)
弘盛:《竹窗随笔》白话译 63-佛教导航 (fjdh.cn)
|
|
|
|
|
|
|
|
发表于 18-8-2024 10: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来生(二)【原文】
僧有见贵显人而心生慕羡愿似之者。复有见贵显人而心生厌薄若不屑者。是二人皆过也。何也。尔徒知慕羡彼。而宁知彼之前生。即尔苦行修福僧人乎。则何必慕羡。尔徒知厌薄彼。而宁知尔之苦行。来生当作彼有名有位官人乎。则何可厌薄。既未离生死。彼此更迭。如汲井轮。互为高下。思之及此。能不寒心。但应努力前修。不舍寸阴以期出世。安得闲工夫为他人慕羡耶。厌薄耶。
来生(二)【译文】
有些出家人看见地位尊贵显达的人,不由心生羡慕,希望自己也能像他们那样;也有看见地位尊贵显达的人,心生厌恶、轻蔑、看不起,不屑一顾。
这二种人的观念都过于偏激。
为什么呢?你只知道羡慕他们,去不知道他的前生,正是像你这样苦行修福的出家人啊,何必心生羡慕!
你只知厌恶、轻蔑、看不起他们,去不知道你今生的苦行修福,来生同样也可能像他们那样享有高官厚禄、荣华富贵呀。又何必心生厌恶、轻蔑、看不起!
既然不能够脱离生死,只能是苦乐彼此交替更换着来承受,如汲(jí)井轮【(譬喻)轮回无极,譬如汲井水之车轮。
楞伽经四曰:“ 堕生死海诸趣旷野,如汲井轮。”
原人论曰:“ 劫劫生生,轮回不绝。无终无始,如汲井轮。”
无常经曰:“ 随业受众苦,循环三界内,犹汲井轮。”】,这边上那边下,那边上这边下。
想想这些事情,能不感到恐惧、害怕吗?
出家人只应该没日没夜的精勤修行,不浪费一点的时间争取可以脱离三界六道轮回之苦,了脱生死之难,哪还有闲工夫去羡慕他人,去厌恶、轻蔑、看不起他人啊。
弘盛:《竹窗随笔》白话译 64-佛教导航 (fjdh.cn)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