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015|回复: 3

日攀288級石階上下課‧高坡學校7小福‧就是要讀華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3-2-2011 11: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日攀288級石階上下課‧高坡學校7小福‧就是要讀華小

(霹靂.宜力23日訊)建在仁丹新村背後一座小山上的上霹靂仁丹公立華小,創校52年來,學生天天都得攀爬一座288級依山而建的狹小石階到校上課。這座樓梯比起吉隆坡黑風洞272級還多出16級,起碼有10層樓高,儘管石階“高不可攀”,但7名窮苦的異族學生仍嘻嘻哈哈地,天天揹著兩三公斤的書包爬樓梯上學去。

學生們邊走邊聊,有者甚至還“鬥爬樓梯”,看誰比誰先登上“高峰”,玩樂間大家都忘了辛苦的滋味,對這班學生而言,爬樓梯有如在做運動,可強身健體。就曾有一名泰裔女羽球手被這288個階梯訓練出強韌的氣魄及體力,不但在一場比賽中奪取上霹靂單打冠軍,還在州際比賽得到第三名,為校爭光。如今,這座石階已成為村內各運動員和退休人士練氣、練力的好場所。

家境好師生
     乘摩多上山

仁丹學校於1919年創辦時,學校借用仁丹廣東會館開課,一直到1958年轉為全津貼學校後,改名為“仁丹公立華小”,並將校址遷至現址。從那時起,教職員和學生要去學校,就得爬上又高又斜的石階。

直至八十年代政府在該村舖上柏油路後,家境中等的學生和教師這才改乘汽車或摩多騎上一公里的路程,繞半個新村前往學校,不過,村內仍有7名貧窮的學生,這幾年仍風雨不改地攀爬288級依山而建的狹小石階到校上課。

這道已有一甲子歲月的樓梯呈“L”字形,中間有一個轉角,建於上世紀約五十年代。梯級高度只有逾4吋,比起一般6吋的梯級稍低,但起碼也有10層樓的高度。

樓梯口位於仁丹佛教會旁邊,沿途是陰涼的樹林,其寬度只能容許一個成人行走,不能兩人並肩同行;如果二人迎面相遇,當中一人必須側身相讓。

2名原住民、3名泰裔及2名巫裔學生每日清晨6點50分出門,然後聚集在村內的樓梯口,再結伴上山。他們只需10分鐘便攀完這道樓梯,至於下山則只要7到8分鐘。

10分鐘攀完
     10樓高石階

一般欠缺運動的城市人爬上這道長長的樓梯,必定氣喘如牛,但7名學生已經習以為常,一點也不覺辛苦,他們途中不但有說有笑,有的甚至一口氣到達校門,都不會感到氣喘。男同學偶爾還會比賽,看看誰最快到達學校門口。

288級階梯也是學校的訓練場所,校方還曾培養出運動選手,而教練竟是校工黃錦發。

黃錦發接受《光明日報》訪問時說,四五年前他栽培了一名名叫麗莎的泰裔女羽球手,麗莎不但奪取上霹靂單打冠軍,還在州際比賽得到第三名。

他指出,他從年輕開始就喜愛打羽球,所以在下課後,他就會與學生練習,教授他們球技,也因此教職員都稱他為“教練”。

“這道樓梯是我訓練學生的場地,我安排學生從大門起跑,繞半個新村,再從樓梯回到學校,每次跑兩三圈後,他們的身體自然也變得強壯了。”

退休者當運動
     練到氣不喘

仁丹公立華小的校友廖顯仲指出,有些人會把通往學校的288級階梯當作運動“工具”上下樓梯健身,就連退休人士也來上樓梯晨運。

“走樓梯並不辛苦,我大約10分鐘就能走到學校,也不會喘氣呢!”

他說,他雖然年紀已大,惟健康仍不錯,其中一個因素要拜這道288級的梯級所賜,因為他過去就是經常走樓梯做運動。

女老師:爬久後變健康

去年被派到仁丹公立華小執教的黃靜慧,由於沒有交通工具,頭3個月她每天都必須走樓梯到學校,令她最難忘的是,第一次攀爬樓梯,她總共停下歇息了3次,上氣不接下氣。

初爬上氣不接下氣

“在我報到前,校方已經提醒我,要走上約300級的樓梯才能到達校門口,我當時真的嚇壞了。我記得第一次花了15分鐘才抵達校門,感覺還是挺不錯的,就當作是運動吧!”

黃靜慧說,她後來買了車子後,再沒有走樓梯了。

“那段日子會感覺身體比較健康,而且以往一直在城市生活,很少機會可以接觸大自然,有時候,在清晨上樓梯,還會看見梯級前面有霧呢!”

她說,她很欣賞這群每天走路上課的學生,對於學生來說,這條長長的石階不算是障礙,反而已經完全融入孩子們的生活,成為了他們的習慣。

“我記得有一次放學回家時,我還在一步步慢慢下樓梯時,一旁的學生在我身邊蹦蹦跳跳,一眨眼就不見了,感覺他們精力充沛!”

男老師:很少生病了

23歲李昌興去年一整年每天都走樓梯到學校去教課,在他眼中,這群學生每天揹上幾公斤重的書包爬樓梯,感覺就好像在練功夫。

“我開始攀爬樓梯時,感覺很喘,非常不習慣,每次用上15分鐘才到學校,學生都比我還快呢!坦白說,這群學生真的是比較少生病!他們偶爾忘記帶食物到學校,就要下山回家,再走一趟樓梯上來,感覺他們很辛苦。”

李昌興坦言,他的體力初時比不上孩子,不過經過去年的“鍛煉”後,健康改善了,變得很少生病。

他說,雖然他現在偶爾會跑步,但總感覺體力比不上以往走樓梯的日子。“有時放學後,我會陪學生走樓梯,大家有說有笑,感覺輕鬆愉快。”

體弱校工
     爬10年病好轉

288級的階梯,是56歲校工黃錦發的健康泉源。在仁丹公立華小任職校工已有10年的他,天天上下樓梯三四趟,每隔一兩個月就要更換磨損的拖鞋。

令人最感驚訝的是,黃錦發過去原本身體虛弱,常患病,但自從他改吃素食和上下樓梯後,病情奇跡般地自然痊癒,再也不必吃藥,身體也跟著強壯起來。

“我每天早上8時從山腳走樓梯到學校上班,9時下山回家煮飯,又攀上樓梯回到學校繼續工作;放工回到家裡,有時還會攀登樓梯運動,每趟不到10分鐘,這個習慣維持了10年。”

曾有200學生
     上山好熱鬧

75歲校友廖顯昌還記得,當年樓梯轉角曾經放著一面大鏡子,讓上下階梯的學生可以透過鏡子知道是否有人迎面過來,這是日據時代結束復校的第二屆畢業生贈送給校方。

他說,在學校的巔峰時期,全校共有逾200名學生,都是從這道樓梯上學,熱鬧極了!

“那時候,在樓梯處碰上同學,大家就會聊天,甚至結伴一起走樓梯上學,累了就坐在一旁休息,我們的童年就是在樓梯說說笑笑中度過,對我來說,當年只要10分鐘就到達學校了。”

鋪路後學生多乘車上山

71歲校友廖顯仲是仁丹公立華小第七屆畢業生,他說,以前沒有柏油路時,村裡的孩子只能靠這道樓梯到學校,直到八十年代,政府鋪上柏油路後,家長都開車或騎摩多載孩子去學校。所以,學生使用階梯上學的“風氣”已逐漸“沒落”。

他提到,這條樓梯是復校後由承包商建立,屬於新樓梯。

“以前舊樓梯是一直通到現在的警察局,再往前走200公尺的沙石路才到達學校大門,當警察局設立後,就改用現在的樓梯。”

據他所知,承包商是在年終假期的兩個月時間完成興建樓梯的工程,讓學生在開學時使用,這道樓梯是當時學校的唯一出入的通道。

他說,舊樓梯會比較闊,梯級較少,新階梯的梯級更多,但是距離學校更近。

另一方面,仁丹公立華小校長黃添福指出,如今有了柏油路作為交替路後,已經很少學生走樓梯上學。“對於村內的孩子來說,他們對這道樓梯是見慣不怪了。”

剩下22學生

校友廖顯昌說,在日治年代學校得上日文課,他也曾經上過,當時學校共有兩班,約有60名學生,如今只剩下22名學生,讓他不禁感嘆起來。

他解釋,村民過去都是以採錫、割膠和當小園主為生,後來錫礦價格狂瀉,村民紛紛前往大城市謀生。

“如今村裡都是40歲以上的中年人,華裔只有400多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3-2-2011 11: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學生的話


     練氣跑出冠軍
     --諾拉,三年級,原住民

我住在離開學校不遠的村莊,每天背著兩三公斤的書包從家裡走到學校,我和同學一邊聊天,一邊上樓梯,一點都不會感覺累,還很開心呢!由於長年累月的上樓梯,在長期“訓練”下,我在去年的學校運動會得到賽跑冠軍。我的身體也很健康,比起其他學生,我很少生病。
     一點不覺辛苦
     --丹力,五年級,原住民

有時候我還跟其他同學鬥快上樓梯,我感覺很好玩,通常是馬納跑到最快。這道長長的樓梯是步行到學校的必經之路,我一點也不覺得辛苦。
     結伴邊走邊談
     --阿力斯,四年紀,巫裔

我和五年級的哥哥蘇拉曼每天從家裡出發,過後與其他同學結伴上樓梯。我們邊走邊談,累了就坐在樓梯一旁休息一下,偶爾也會走到喘氣。


每天清晨,7名仁丹公立華小的學生就會走288級樓梯到學校上課。(圖:光明日報)




政府於八十年代開設一條柏油路後,車子才可以開到學校。(圖:光明日報)




288級樓梯口位於仁丹佛教會旁邊。(圖:光明日報)





舊樓梯是通過警察局的路段才抵達學校,當設立了警察局後,四周已經被籬笆圍起,只好改建新樓梯取代。(圖:光明日報)





校工黃錦發,每天風雨不改地上下樓梯4次。(圖:光明日報)





汽車可以沿著上斜坡的羊腸小徑抵達學校大門,由於路面狹窄,不能讓2部車子通過。(圖:光明日報)





廖顯昌:以前200名學生一起走樓梯上學,感覺很熱鬧。(圖:光明日報)





仁丹公立華小在最高峰時,曾有200名學生。(圖:光明日報)





黃添福:有了交替路後,已經很少學生走樓梯上學。(圖:光明日報)





諾拉(右)與哥哥丹力經過長年累月走樓梯的“訓練”,諾拉在去年的學校運動會得到賽跑冠軍。(圖:光明日報)





蘇拉曼(左)與弟弟阿力斯,每天聯同其他同學結伴走樓梯上學。(圖: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2010.10.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2-2011 02: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爬十級就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2-2011 12: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读华小就是会觉得光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1-2-2025 03:27 AM , Processed in 0.134766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