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110|回复: 8

偷师李宗伟网前小球技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7-9-2016 08:1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李宗伟网前小球技术成熟,在日本超级赛决赛这记网前放球更是登峰造极之作,让对手约根森毫无招架之力。对业余羽毛球爱好者来说,提升网前小球就是提升整体实力的关键,今天就来学习网前小球的要领和技巧吧!


网前放小球,是将网前区域内低手位置且离球网又有一定距离的球轻轻一击,使球擦网而过,并落至对方网前区域。放网前球与搓球的不同之点就是:球过网后没有旋转与翻滚,但是落点较近网。放网前球能适应各种位置的回击,如远网球、被动球,均可采用这项技术,目的是调动对方,为我方创造有利的进攻形势。


放网分为正手放网和反手放网。





1- 正手放网


(1)准备姿势:以右手持拍为例。侧身向来球的方向移动,最后一步用左脚后蹬、右脚前跨的步法,同时上体前倾,向前伸臂伸拍,左臂向后伸出,以保持身体的平衡。


(2)挥拍击球动作要领:击球点在腰际以下,击球瞬间不是用搓切的动作,而是轻轻向上提,碰击球托的后底部,使球过网后垂直下落。


(3)随挥动作与正手搓球基本相同。


2- 反手放网


(1)准备姿势:与正手放网前球相似。不同的是,应该先向左前场转体,向来球方向做蹬跨步,并且及时转换成反手握拍。


(2)击球动作:击球时,用反手握拍,反拍面轻轻击打球托。


(3)随挥动作与反手搓球基本相同。


放网常见错误及纠正方法:


1. 球不过网或者过网时弧度过高。


纠正:握拍要灵活,保证手指能够灵活控制拍面的角度和力量。


2. 放网前小球后,身体继续向前冲,回动有困难。


纠正:在最后一步蹬跨时,脚要学会制动。在右脚着地之后可以使左脚滑动一段距离,有利于回动。


搓球、放网前技术动作的练习


1- 原地搓小球挥拍练习:每组10至15次,一组之后交换任务,练习2-5组。


2- 跨步击球练习:每组10-15次,一组之后交换任务,练习2-5组。练习过程中,要熟练和巩固正确的击球动作,掌握移动击球的衔接。击球时动作要小,加快挥拍的速度。


3- 多球练习:一人站在网前抛网前球,一人练习搓球。每组20次,练3组。主要是为了提高原地搓球的稳定性,注意摩擦球托是在击球的瞬间。


4- 定点对搓练习:与多球练习的方法相同,只不过加上了练习者搓球后回中的动作,然后反复上网搓球。继续稳定动作使之定型,提高移动击球的能力。


5- 不定点搓球练习:一人站在网前的中间位置,将球向练习者的网前两点随机抛出,练习者上网搓球,然后回中。反复练习,注意快速上网的搓球点和快速退回中场的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7-9-2016 08: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什麼毫無招架之力啦,力拼3局才對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9-2016 12: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厉害的网前球,奥运会决赛却使不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9-2016 12: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Engineer 发表于 27-9-2016 12:21 PM
这么厉害的网前球,奥运会决赛却使不出来

他利害,谌龙比他更厉害,奥运,他就是死在网前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9-2016 03: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易学难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9-2016 04: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gaomin 发表于 27-9-2016 12:28 PM
他利害,谌龙比他更厉害,奥运,他就是死在网前球。

就是咯。

我觉得半决赛时林蛋的网前搓球才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7-9-2016 07: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陈伟强的网前球时常吃斜线得分,比拿督厉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9-2016 08:13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幸运而已。不幸运看可以没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10-2016 04: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Jorgenson那粒网前球才是要偷师的,那个弧度和落点太漂亮了,李宗伟这粒已经是被动和幸运的网前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3-6-2024 09:36 AM , Processed in 0.098698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