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450|回复: 26
|
中医是怎样被淘汰的
[复制链接]
|
|
http://www.zqyxf.com/zfbbs/dispb ... ;ID=2234&page=1
作者:不詳
2004年11月下旬我在桂林讲课时,连续接到两个电话,都是告诉我,我的一位老师得了肺癌,而且是晚期,能不能想想办法。我的第一反映是找一位好中医。回到北京后,老师仍在北大医院接受化疗。一个多月的化疗下来,钱花了六万多,人瘦得皮包骨头。据医生说,化疗延缓了病情的发展,不过最多还有三、五个月时间。好在老师头脑还很清醒,我强烈建议老师接受中医治疗,老师欣然同意。但是,北大医院拒绝接受中医进场治疗,老师一时有些犹豫。后来,科技部中医战略课题组的朋友推荐了一位中医医师,终于决定转出北大医院,单独接受中医治疗。一个多月后,我在家接到老师的一个电话,他兴奋地告诉我,最新一次胸腔积水化验结果发现,积水中的癌细胞已经消失了,而原来在北大医院化验时,积水中癌细胞密度很高。现在,饭吃得下了,睡觉也有改善,精神状态好多了。这个好消息在朋友们中间立刻传开了,一位朋友说,看来,接受中医治疗是一个战略转折点。
我为什么对中医情有独钟呢?起因是5年前我母亲得胃癌去世。她的胃癌发现得很晚,多次做胃镜以为只是一般性的胃炎,最后一次从绍兴到北京来做胃镜,才发现癌细胞。北京肿瘤医院的一位大夫认为可以动手术切除,但一打开发现已经广泛扩散,只好合上等死。这期间,我目睹了母亲的痛苦万状,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为什么西医一定要找到癌细胞才能确诊病情?在没有胃镜的时代,西医怎么诊断癌症?不能诊断,又怎么治疗?西方古代和近代的人得了病怎么办?
这样,我逐渐发现,20世纪西方医学界的进步首先是在诊断手段上。然而,严格地说,这种诊断手段的进步是光、机、电技术的进步,而不是医学的进步。例如,小肠镜是一粒类似感冒胶囊的东西,实际上是一架自带光源的微型摄像机,能够把小肠内部的情况拍摄下来,并通过无线电波传递到身体外的接收器上,再将接收到的信号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这是医学的进步吗?还是光、机、电技术的进步?大医院最先进的诊断设备,如CT、彩色B超、核磁共振等等,全都是光、机、电技术的进步。当然,光机电技术不仅应用于诊断,还应用于治疗。我有一位搞计算机的朋友,发明了一种电化学治癌仪。当时我很惊讶,一个根本不懂医学的人,怎么可能发明治疗癌症的仪器呢?现在明白了,治疗癌症的人并不需要懂得癌症的发病原因,亦即不需要懂得医学,只要能找到某种杀死癌细胞的技术手段就可以了。发明X光、CT、肠镜、胃镜的人,我相信都不懂得人体的复杂性,都只把人体看成一架由无数零部件构成的机器。用X光照射人体,就像海关用超声波探测集装箱里的走私货物一样。
西医第二大给人印象深刻的成就是外科手术。20世纪的外科对于人体的骨胳、肌肉、神经、血管和各种器官的细微结构研究得更清楚了,然而,在人体观念上,仍然是19世纪尸体解剖学的观念,即把人体看成是一架静止的、结构复杂的机器,对于人体内部各种复杂的相互关系则完全缺乏了解。例如,有的人由于长期心情忧郁而导致胃溃疡甚至胃癌,但是,无论在什么时刻打开人体,外科技术能够发现这种联系吗?外科医生只能看到人体某一时刻的状态,严格地说,甚至某时刻都看不到。由于人体被打开,人体内部的各种状态就发生了重要变化。打个比方说,人体是一条奇妙的不停运动的河流,外科医生甚至一次都不能踏进这条河流。非要踏进去,则河流必将发生改变。所以,外科技术的进步实际上只能解决骨折等瞬间性、局部性的疾病。有人可能以为,对于那些长期积累形成的器质性病变,外科也是挺有效的呀,比如心脏搭桥,比如肾脏移植。但是,如果能够了解器质性病变的发生、发展机理,中断甚至逆转这一进程,为什么要开刀呢?要知道,开刀并不能消除导致器质性病变的原因。这部分胃切除了,可能下一部分的胃又出问题了。这个肾换了,另一个肾又坏了。外科技术如此滥用,这究竟是病人的福音,还是病人的祸根?正如杨老师的肺癌,如果有药物可以使癌细胞转化为正常细胞,为什么要开刀,为什么要化疗、放疗?究竟是只能靠开刀算医学,还是能够诊断病因、病机,调动人体自身免疫功能的中医算医学?
西医给人印象深刻的第三大成就是抗生素。现在通过肠镜、胃镜、CT、核磁共振,诊断结果出来了,在身体的某一个部位,例如,结肠部分发现了一处炎症。为什么会发炎呢?按照中医理论,炎症只是一个结果,是人体内外部环境发生某种失衡的结果。只要调节好平衡,即调节好阴阳、寒热、虚实等平衡,炎症自然就消失了。问题表现在局部,但原因可能在整体。问题表现在结肠,但原因可能在脾胃。这是对病情因果关系的一种整体论观点。但是按照西医的原子论观点,结肠发炎肯定是由于某种细菌引起的,只要找到能够专门杀死这种细菌的某种抗生素,炎症就会消失。正是按照这种理论,西医在20世纪发明了无数种抗生素、消炎药。现在医院药费收入中各类抗生素的销售额大约占40%-50%。怎么知道某种药物能够杀死某种细菌呢?化学合成药物,在小白鼠身上做动物实验。因为人和小白鼠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能够杀死小白鼠身上的细菌,就能够杀死人身上的细菌。如果找不到某种特定的化学药物呢?病人就只好等待最新实验成果了。事实上,据我所知,西医至今就没有找到治疗结肠炎的特定抗生素。靠一些广谱抗生素,服药时好了,药一停又犯。进一步,就算找到了某种特效抗生素,还会产生副作用。人体内部是一个百万细菌的生态俱乐部,抗生素杀死某种致病细菌的同时,也会杀死起正常作用的其他细菌,破坏人体内部的各种微妙的转换和合成机制,产生广泛的副作用。更加麻烦的问题是,细菌与抗生素之间还会“博弈”。很多人知道棉铃虫和杀虫剂的故事。一些棉铃虫被杀死了,另一些具有抗杀虫剂能力的棉铃虫生存下来,继续繁衍,需要研制新的杀虫剂。正是这种机制,迫使中国产棉区从华北平原迁移到新疆地区,因为山东一带的棉铃虫具有抗药性,而新疆地区的棉铃虫还不具有抗药性。同样,一些致病细菌被抗生素杀死了,另一些具有耐药性的细菌又产生了,需要研制新的抗生素。由此,我以为,这第三大成就即种类繁多的抗生素的研制,实际上是化学的进步,而不是医学。化学的进步还表现在化验技术上,通过对人的各种体液如尿、血液、唾液等的化验分析,统计出人体的正常值和异常值。
综上所述,20世纪西医的成就主要是靠光、机、电、化学、生物学等技术手段取得的,在医学观念上,则仍然停留于19世纪的原子论和机械论上,因而对人体内在的整体性、变化性还一无所知,对于解决复杂疾病无能为力。相反,在缺乏光、机、电、化学、生物等技术手段的古代,由于在人体哲学上持整体的、变化的观念,中医能够解释病因和病机,并发展出相应的治疗手段和药物,能够治疗复杂疾病。事实上,我自身的结肠炎就是靠中医治好的。究竟什么时候好?靠什么药治好?我并不知道。我只知道,吃了一段时间中药后,再做肠镜,就找不到炎症处了。一位朋友听我讲了对中西医的看法后,告诉我一个发生在他夫人身上的故事。10年前,他夫人也得了癌症,西医告诉她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这位朋友病急乱投医,找到东直门中医院的施汉章大夫。病人已经失去信心,没敢去医院。就凭口述病情,施大夫开了处方。一个多月后,病情明显好转。现在,他夫人还活得好好的。去年春节,我们两家还一起吃了饭。一旦认识到中西医在人体哲学上的不同,我便对中医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1-9-2007 01: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是怎样被淘汰的 ....2
我终生抱憾!母亲生病时,我还不懂比较中西医优劣长短,我还像普通人一样迷信西医。如果西医宣布一个人的死刑,那就是科学在宣布一个人的死刑。现在我知道,西医宣布死刑,常常是西医在宣布自己的无能,是西医在宣布自己的人体哲学的错误。我甚至认为,西方医学体系在错误的人体哲学支配下,正在从错误走向更深的错误,其具体表现就是从细胞生物学(产生抗生素理念)走向基因生物学(寻找犯罪基因、疾病基因),从基因生物学走向分子生物学。这是西方医学的原子论思维的继续。如果病因不能在细胞层被找到,就到基因层去找;如果基因层找不到,就到蛋白质层次去找。这样,很可能就根本上颠倒了疾病的因果关系。现在,医学院的学生都把分子生物学当作未来医学的至高点,甚至一部分中医学院的学生也如此,这是非常值得担心的。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很可能离单细胞生命越近,而离人体越远。在一定程度上,我认为马克思的理论也有强烈的原子论倾向。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人体就是细胞决定整体,基因决定整体,直至分子决定整体,原子决定整体。窃以为,他的理论并不能很好地解释社会运动。在新中国,原子论的思维方式在相当程度上是通过马克思主义传播的。
更让我担忧的是,如此幼稚的原子论、机械论的人体哲学,居然统治了全世界的医学界。西医把自己宣布为唯一的科学,扼杀其他各种整体论、运动论的人体哲学指导下的传统医学,特别是扼杀中医。如果在西医治疗下病人死了,这是病人该死;如果在中医治疗下病人死了,这是医疗事故。如果在西医治疗下病人好了,这是西医的科学性、必然性的结果;如果在中医的治疗下病人好了,这是偶然的、无科学根据的、不可重复的奇迹。
更加严重的是,即使中医能够按西医的统计标准可重复地治疗疾病,西医还是傲慢地拒绝承认。2003年的SARS疫情在广州爆发时,广州普遍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非常明显。到2003年5月中旬,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一院治疗50余名病人,无一例死亡,平均退烧时间3天,且医护人员无一人感染。而钟南山院士所在的西医型医院治疗的117名病人,有10人死亡;其中有71 名病人接受中医介入治疗,仅一例死亡。也就是说,在人称“抗击非典第一功臣”的钟南山领导下的医院里,接受纯西医治疗的46名病人中,有9人死亡。同样值得提及的,接受中医治疗的病人没有后遗症,而接受西医治疗的病人则大量出现肺部纤维化和股骨头坏死症。治疗费用对比也极其明显。北京小汤山医院的西医治疗调集了亚洲地区各国的呼吸机,每台呼吸机用完后就被焚烧销毁,仅此一项每人花费即达上万元。本来,广州中医治SARS疗效明显,应该可以在北京推广。但是,由于SARS后来被定为传染病,按规定病人只能由传染病院收治,北京各中医院就不敢收治病人了。因为没有哪个中医院的的领导敢保证,中医治疗不死人。西医治死多少人都是允许的,中医治死一个人就是医疗事故。按照西医理论,治疗SARS,需要研制出特效抗生素。然而,在至今仍无特效抗生素的情况下,某些领导机关仍然只允许西医治疗SARS,这就是非常令人奇怪的事了。
昨天,我在电话中向一位朋友推荐了一位中医大夫。这位朋友的父亲得了肺炎,也在北大医院接受治疗。肺炎固然有所好转,但其他脏器却出了问题。通话快结束时,我突然意识到,社会上的确普遍存在着西医迷信。如果作为儿女让父母接受中医治疗,父母和亲友都会私下里认为是孩子不孝。可悲啊!可惜啊!
中医沦落到这个地步,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从直接原因看,因为中医里的良医少,庸医多。一剂中药几十味,像霰弹枪打麻雀,瞄得不准,总有一味对症的。一些病人也相信中医,特别是在中小城市和乡镇农村,由于中医医疗费用低,受大城市的西医至上论的污染少,找中医看病,但是常常找的是庸医。虽然一时治不死病,但也治不好病。一来二去,病人失去了对中医的信心,还是找西医开刀动手术,搞“暴力革命”。
然而,庸医为什么会这么多呢?这又与中医的西医化培养有关系。中医需要靠师传。因为中医面对的是一个复杂的矛盾综合体,其中有无数层矛盾在发生作用,有主要的(系统级),有次要的(器官级),有二次要的(组织级),有三次要的(细胞级)。每一级矛盾中,有又主要矛盾至次要矛盾多个层次。其中每一对矛盾单独解决都比较容易,都有一定的章法可循。但是不同级别的不同矛盾相互作用,怎样能够辨证施治呢?单一的原则不行,多个原则在一起相互打架还有原则吗?所以,需要原则间的平衡、协调,需要找到主原则和次原则,理清阳和阴的关系。每一个病人的病情不同,即矛盾关系的组织不同。同样的病症,其病因可能完全不同;同样的病因,其表现的部位和方式也可能完全不同。因此,培养中医就像培养国家总理,既需要靠临床实践,也需要靠师传。这才有“不为良相,即为良医”的说法。中医用药讲究君臣佐使的配伍,君药攻主要矛盾,臣药加强君药的力量,佐药攻次要矛盾并克制君药的毒副作用,使药调和药性。这就像整顿一个管理混乱的企业,不但要撤换主要领导人,整顿士气,调整市场战略,开发新产品,加强质量控制,还要循序渐进,防止在整顿期间失序,造成资金流失,客户流失,技术流失,亦即要懂得安抚人心,注意打击一小撮,保护大多数。所以,单纯学院式的中医培养只能培养解决单一型问题的科级干部,培养不了总理。这种科级干部,就是那些守着一、二张方子吃一辈子的中医。这种中医守株待兔,碰到病情对他的方子了,他就成“神医”了,对不上,就成庸医了。从外部统计角度看,病人得出的结论是,这是个庸医。真正的良医用药以变应变,出神入化。如1957年,北京流行乙型脑炎,名医蒲辅周先生治好了 167例脑炎,用了98个不同的处方。然而,西医领导的卫生部居然认为,正因为每个处方解决了不到2个人的问题,所以蒲先生的医术没有统计意义!用西医的这种机械论方法来领导、评价中医的整体论,如同让幼儿评价成人行为一样,可笑复可叹。
用西医的模式改造中医的结果是,据估计,解放初全国大约有良医5000名左右,到现在只剩下500名左右。更加令人费解的是,按照卫生部颁布的《执业医师法》,那些没有学历、不懂得外语、却长期行医、声望卓著的中医师,将得不到营业资格。本文多次提到的王文奎大夫,严格地说,就没有卫生部认可的行医资格。不是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吗?怎么到了医疗问题上,却成了西医是科学和真理的化身,有资格否定其他医学呢?
事实上,西医承认的只是原子论、机械论的科学,是牛顿力学时代的科学。遗憾的是,尽管牛顿力学开创了力学新时代,但其影响却过分扩展了。真理往前走一步便是谬误。自从牛顿力学诞生起,西方思想界和医学界便沉迷在牛顿力学中。思想界的洛克、斯密,其中一定程度上包括黑格尔和马克思在内,都深受牛顿力学影响。然而,牛顿力学只适合一个确定的、可逆的、机械的、可分割可孤立(原子论)的宏观物理世界。西方自然科学的发展事实上很快就超越了牛顿力学世界。热力学、化学、生物进化论、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发现打破了这个确定的、可逆的世界,带给我们一个高度复杂的、不可逆的、偶然性的世界。但是西方医学界完全与自然科学的变化相隔绝,停留在牛顿力学时代。所以,从事系统论、控制论工作的大科学家钱学森曾经说过(大意):西医处于幼年时期,再有四五百年才能进入系统论,再发展四五百年才能到中医的整体论。
然而,尽管中医和中国传统文化对人体和社会的认识都可能远远领先于西方,但是,近代中国被用牛顿力学思想武装起来的坚船利炮打败了。本来,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完全可能解决中国在科学技术上的问题,然而,由于当时中国社会被慈禧这样的“庸医”所统治,缺乏“中学之体”,在甲午海战中再度失败。全国舆论不分“庸医”“良医”,抛弃了“中学”,掀起全盘西化的浪潮。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以“中西医难兼采”为由,“决意废弃中医,不用中药”。1929年南京政府以“旧医一日不除,民众思想一日不变,新医事业一日不能向上,卫生行政一日不能开展”为由,通过“废止旧医案”。这些举措虽然遭到民众的强烈反对,不得不偃旗息鼓,但是,仍然给中医以巨大打击。解放后,尽管毛泽东倡导中西医结合,但是由于卫生部基本上是西医的一统天下,中西医结合的结果是西医为主结合了中医,使中医沦为二等公民。80年代后,全盘西化论再度甚嚣尘上,中医从二等公民再退而成为三等公民,甚至面临被灭绝的危险。
实际上,真正的中西医结合只能是“中医为主,西医为辅”。中医可以防微杜渐,将绝大部分病情消灭在萌芽或成长状态,到病情发展到完全不可逆转的阶段,再用西医的“暴力革命”。至于何种病情为完全不可逆转,则需要取决于中医的治疗水平。对于像王文奎这样的医师来说,肺癌晚期仍然可以逆转。对于技低一筹的中医(也是良医,但医术水平稍低)来说,肺癌早期和中期可以逆转。如此,则可能形成一个以少数杰出良医,多数普通良医形成的中医网络,以远低于西医的成本,覆盖全国城乡。
同病相怜,猩猩相惜。在医学界,中医是非主流。在经济学界,我也是非主流。非主流的体验是相似的。在经济学界,一个数学出身的经济学博士,尽管他对经济史一窍不通,尽管他对经济和社会的复杂性毫无了解,但他可以玩弄统计数据做模型,可以写文章发表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可以凭借在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的名声对经济政策指手划脚,就像一个学习分子生物学的医学博士可以对一个病人任意处置一样。经济被搞坏了,病人被治死了,他们却是科学的化身,可以不负任何责任,他们责怪病人不是他们的典型病人。
呜呼!不如归去学中医。 |
|
|
|
|
|
|
|
发表于 21-9-2007 10: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弟如果没记错的话,真的没记错的话,hippocrates ( father of medicine ) 曾经说过类似的话:‘treat the patient ,not the diseas'.
只是不知道现代医学还有派上用场吗。
其实中医师有收学徒吗? |
|
|
|
|
|
|
|
发表于 21-9-2007 10: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人人人生 的帖子
要入门,先找华侨老师学气功吧,气功学也有中医学理论。 |
|
|
|
|
|
|
|
发表于 22-9-2007 12:1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众所周知,鲁迅就这样说过:中医是有意或无意的骗子。
而且,鲁迅的文章中处处可见对中医的批评、否定。
孙中山患肝癌晚期,协和医院宣告束手无策时,孙中山仍然不愿服中药。鲁迅对此写道:“那时新闻上有一条琐载,不下于他一生革命事业地感动过我,据说当西医已经束手的时候,有人主张服中国药了;但中山先生不赞成,以为中国的药品固然也有有效的,诊断的知识却缺如。不能诊断,如何用药?毋须服。人当濒危之际,大抵是什么也肯尝试的,而他对于自已的生命,也仍有这样分明的理智和坚定的意志。” |
|
|
|
|
|
|
|
发表于 22-9-2007 12: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废医验药是发展中医药必由之路
http://news.163.com/07/0322/09/3A68B2MM000121EP.html |
|
|
|
|
|
|
|
发表于 22-9-2007 04: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骨大夫
小弟也是想从气功先下手。因为气功能提高意识,提高清醒度,也可以为作为病人的疗法之一。
请问骨大夫,华侨,drkk听过 Wong Kiew Kit 这位师傅吗?(中文名不知道)写过关于中医,气功的书。
[ 本帖最后由 人人人生 于 22-9-2007 04:15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22-9-2007 05: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何必多走枉路
不太认识,其实华侨君就是气功师父了,一个为推广气功,本有正当职业,他说过不是为吃饭而教气功,更难得的,还有不收分文的新加坡导师,他--〉就在你眼前,你还找谁呢? 不过,你是住哪里? 最好是槟城,因为华师父是住在槟城的。不过,你要有心学习,有办法召徕10个~20个学员,他也可能会安排老师去教,要更详细了解,可以问问他。
[ 本帖最后由 骨大夫 于 22-9-2007 05:28 PM 编辑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3-9-2007 12: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人人人生 的帖子
想从气功先下手暂时不必学医理,就像学开车者不必知道怎样造车与车的动力来源之类!练上手后病痛消失了,精神气力好转了,有兴趣研究怎么无病无痛才去学医理也不迟。
真气运法行创始人李少波教授(中国兰州中医学院的教授)就是练功自治群医束手之症后才学医的,从行医至成为中医教授期间都不曾放弃研究气疗法,甚至成立了真气运行研究所,以科学方法解释气疗法,完全不帶玄虚迷信的说法!几十年来研究所的经费除了自掏腰包之外,他也收费教功以资助作研究,另外是靠学员们的资助。虽然如此,遇上贫病交迫的是可免费学功的。
所以新加坡那几位导师虽是全职地收费教功,遇上贫病的也是可以不收费的。一班四五十个学员,多兩个学免费的又有何妨?
至於互联网上的免费教功,几年來一直在业餘之时到中国几个气功网站交流指导,算不上是师父、师傅,甚至不敢以老师自称,旁人的冷言冷语就当耳边风好了。
Wong Kiew Kit 师傅恕我不认识了,却听您提及后搜索了一下。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4-9-2007 02: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骨大夫 的帖子
大夫离题了吧?
中医与气功虽有点关糸,却不是相同的!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4-9-2007 03: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名医师争当“中医传人” 20位老专家一对一带教
【来源:上海《青年报》】
http://news.sohu.com/20060928/n245579548.shtml
100多名拥有硕士学位的在职中医医师将在国庆节后接受一场特殊的“面试”,其中20人会被选拔在20位名中医门下攻读博士,三年后返回医院。据悉,为培养高层次中医人才,本市正在公开选拔优秀在职中医参加高级研修班,并将首次被授予教育部认可的博士学位。
(本报记者 朱文娟)
现状
中医仅占本市医师比例一成
“随着亚健康人群增多,到医院来看中医的人越来越多。尤其是我们医院去年开出传统中医科以后,受到不少年轻人的青睐。”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中医需求量的增大,医院更加重视中医的培养。“但目前中医人才还有所欠缺,不少中医药大学毕业的学生因为收入等原因转而改成中西医,导致传统综合治疗方法在中医内科、外科应用越来越少,中医仅占全市医师的11.3%。”市卫生局中医药处处长季伟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让我们深感危机。”
季伟苹认为,虽然每年医科大学都会培养大批中医,但由于教育模式的原因,现代学校培养出来的中医几乎都是“一个面孔”。“中医是一种个性化的治疗,每个病人的体质不同,治疗他们的中医方法就不同。”季伟苹说,这导致目前本市“虽有中医人,但缺中医才”的现状,目前本市获得“上海市名中医”荣誉称号的著名老中医药专家仅60余名。
应对
资深老中医一对一执教
为了应对危机,市卫生局近日公开选拔20名优秀在职中医参加高级研修班,通过师傅带徒弟一对一的教育方式,传承知名老中医的绝招。
记者获悉,此次研修班名为“上海市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高级研修班”,指导老师是全市知名的资深老中医、名中医,学生被称为“继承人”。和以往不同的是,此次博士班,无论指导老师还是继承人,都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这20位指导教师将从63位老专家中选出。”季伟苹说,入选的老中医不仅要有30年从业经验,还须是受聘担任主任医师、主任药师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老中医药专家,并是本专业的学科带头人或专科专病的知名专家。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业40余年的名中医施杞是报名的老专家之一,他告诉记者,“我们希望通过传统的师承教育培养出一批中医精英人才。”他认为,虽然目前老中医的医术不乏传承者,“但传得好坏却要看每个学生的资质。”他希望通过这次“面试”选一个有悟性的学生,将自己的医术传承下去,也让中国传统的中医发扬光大。
反响
报名踊跃将进行双向选择
作为全国首次试点在临床中医中选拔医生接受技术传承并授予博士学位的“继承人”,将接受严格的选拔。据介绍,参加选拔的继承人必须是年龄在45岁以下,已获得硕士学位、担任主治医师、主管药师等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满2年,从事中医药专业工作累计满8年。
研修班通知出台后反响强烈,目前报名人数已经突破百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人事处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医院里已经有40多位医生报名参加,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人事处的工作人员也表示,已有20多名医生报名。
由于报名人数过多,报名者将首先接受一个由中医药高校的校长、中医药行业协会主要负责人等中医药界德高望重的7位“老法师”组成的评审委员会的甄选。此后,还需要接受20位知名老中医师傅挑徒弟的现场双向选择评测。
“这样严格的选拔是必然的,因为我们都希望能够跟那些资深专家学习。”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医生告诉记者,她是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工作十多年来,越来越体会到中医是一门活到老学到老的学问,所以她希望能够跟经验丰富的老中医继续学习。“在学校读博士和读研修班毕竟不同,因为这次的研修班对学生提出了很多要求,学生将和老师有更多的交流,要做很多临床总结。”
数字
目前各级中医医疗机构(包括民营)262所,基本达到每个区县有一所政府办中医医疗机构;
187所综合性医院和9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了中医、中西医结合科;
全市中医类床位4887张,占全市床位数5%;
中医执业和助理执医师6387人,占全市医师11.3%;中医住院人数占总住院人数6.9%,中医门急诊人数占全市门急诊人数13.5%。
授课
“传人”主要跟师抄方
这位医生的猜测是对的。“这些传人的教育将以临床为主,主要是跟各自的师傅抄方子、总结经验等。”季伟苹告诉记者,作为继承人的在职中医每周要跟指导老师临床或实际操作的时间至少3个半天,而独立从事临床或实际操作的时间也不得少于2天。“既要有师承,又要培养他们的研究能力。”
据悉,为了突出这期博士班的特色,也是对临床培养博士生的试点,毕业生除要求发表或递交论文外,还需要提交100份专科(专病)正规病历。
计划
明年启动中医全科医师培训项目
记者同时获悉,本市将在明年启动中医全科医师的培训计划。目前,随着传统中医药进入社区,本市中心城区的73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设有中医内科和针灸科,并拥有独立的诊疗室。居民步行15分钟即可得到中医药服务的占78.70%,提供中医医疗服务为100%。
“但是,在本市社区服务中心里中医医师的数量还相对较少,低于全国标准5个百分点。”市卫生局中医药处处长季伟苹说,明年上半年,本市将在全市范围内招聘中医全科医师,进行为期3年的培训,充实社区中医力量,争取到2010年培养出200名中医全科医师,每个社区服务中心配置一个中医。季伟苹说,“至少要达到全国标准,即中医人员占社区服务中心医务人员的16.88%。”同时,本市还将对社区服务中心的现有中医医师进行再培训。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4-9-2007 05: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pleasure 的帖子
方舟子提出的例子虽有些正理,却是不安好心的,他挑的是中医药的缺点,就大作文章而想废中医!
同样的,西医也不见得沒有缺点,就不见他去大做文章!
虽然中药方中有不少荒唐的药或药引,去蕪存真才是正理,而不是因为有一些糟粕而全部抛弃!他是拿过生物化学博士,有现代生物学和现代医学的专业知识就应懂得化学作用,不能因为其中一味药有毒就直指中药处方有毒,而是应把药煎好后才化验是否有毒!
比如漒水吧,加入相当份量的鹼,在化学作用后就已不是漒水或鹼了,而是另一种物质 --- 盐。
如其中有污物,可以试抽出那味『药』,如疗效相同就提出要求改进,如失效就应化验出那味药的成份,到底是什么成份产生生化法作用.....。这才是身为学者应有的态度!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4-9-2007 06: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pleasure 的帖子
那是他有立场,也是寧死不屈!
不知是否怕失了面子!
換作是我,就是巫医都肯试一下! |
|
|
|
|
|
|
|
发表于 24-9-2007 09: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华侨 于 24-9-2007 05:59 PM 发表
虽然中药方中有不少荒唐的药或药引,去蕪存真才是正理,而不是因为有一些糟粕而全部抛弃!他是拿过生物化学博士,有现代生物学和现代医学的专业知识就应懂得化学作用,不能因为其中一味药有毒就直指中药处方有毒,而是应把药煎好后才化验是否有毒!
比如漒水吧,加入相当份量的鹼,在化学作用后就已不是漒水或鹼了,而是另一种物质 --- 盐。
如其中有污物,可以试抽出那味『药』,如疗效相同就提出要求改进,如失效就应化验出那味药的成份,到底是什么成份产生生化法作用.....。这才是身为学者应有的态度!
华侨先生,方舟子没有否定中药,所以才说 废医验药是发展中医药必由之路
我在他的blog读到一些咚咚。。。
医学首先应该是科学,即使不完全是科学,也应该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
因此不科学的医学理论体系应该废弃。
否定中医是科学,并不是在全盘否定中医。
在上千年的医疗实践中,中医的某些经验疗法(特别是偏方、验方)也可能有其实用价值,值得现代医学去挖掘。但是说它是一门经验科学,是几千年经验积累的结晶的说法本身就不科学。经验本身并不是科学,单凭经验而不按科学方法加以研究是不可能归纳出科学理论的,因此应该用现代医学的方法检验中药和其他中医疗法是否安全和有效。
只有走“废医验药”的道路,抛弃不科学的中医理论,在现代医学的指导下检验中医疗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变成现代医学的一部分,中医的贡献才会得到认可和保存。
事实上,中医主流历来是看不起经验的,鄙视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的民间偏方、验方。中医理论基本上并非经验的积累,而是建立在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玄学基础上的臆想,并根据这套臆想来诊断、处方。
关于中医问题的争论,常常被当成是中医与西医之争,由此激发了一些人的民族感情。人们说的“西医”,其实是指现代医学,也就是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上,特别是生物学基础上的医学科学。
科学没有国界,也不属于某个民族所特有。医学科学也应该只有一种,没有中西方之分。
现代医学虽然是在西方发展起来的,但是作为现代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已成为人类的共同财富,吸纳了世界各国包括中国人的贡献。既然我们不再把科学称为西学,就不应该把现代医学称为西医,更不应该相信在现代医学之外还另有一套可与之分庭抗礼甚至还超过它的医学科学体系。所以我不同意把现代医学称为西医。
延伸阅读: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406879010006iw.html
他的blog
http://blog.sina.com.cn/fangzhouzi
[ 本帖最后由 pleasure 于 24-9-2007 10:00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24-9-2007 10: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事实上废医验药这个想法据我知道已经有成功的典范 〉德国 |
|
|
|
|
|
|
|
发表于 24-9-2007 10: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骨大夫请别误会,未学一向来都很佩服及尊敬华侨师父。
华侨师父,您说过用气功来医治病人有伤元气吗?那伤元气是不是说会对生体不好,或者是说会觉得累而已?
您教的气功可以自疗,也可以疗他的吗?
如果您教的是不能运气治疗他人的话,向您学了,再学可以医疗他人的气功不知道会有所妨碍或效果不佳吗?
未学对气功中医是五体投地般的佩服,但也对这一门学问一窍不通。
未学只是怕杂学,就像一张白纸上涂鸦。学得越多,就越堵住悟门。
如果未学在那里得罪了前辈们,请求原谅。
[ 本帖最后由 人人人生 于 24-9-2007 10:20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24-9-2007 10: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德國《草藥實證藥典》引導全球草藥發展
德國在一九九○年初,便將草藥視為「植物藥(phytomedicine)」,必須登記管理,但當時無法檢測草藥的安全及有效性。
一九七六年,德國修改藥物法 (German Drug Law),並明定自一九七八年一月起執行,此次修正對植物藥市場產生相當大的改變。
法規裡要求藥商必須透過The German Federal Institute for Drugs and Medical Devices (BfArM) 的市場授權 (market authorization) 程序對其醫療藥品的療效 (efficacy)、安全性 (safety) 以及品質 (quality) 等數據進行陳報,才可以將產品上市。
這次修法中,同時明文規定草藥性產品可以作為醫療性藥品。
一九七八年,德國政府集合醫師、藥師、毒物學家和藥廠等專業人員,成立草藥管理委員會(Commission E),開始對草藥進行有效性及安全的評估研究。
一九八二年,官方成立國家級委員會Kooperation Phytopharmaka,負責更新相關於草藥管理委員會制定藥典的科學知識。(請參見 http://www.koop-phyto.org/en/ )。
一九九四年,德國草藥委員會(Commission E)出版了《草藥實證藥典》,其中詳細列載254種已經獲證實的草藥及使用方法、作用等。
這個藥典出版後,不僅成為歐美國家多數已知的草藥醫療法案的基礎,也躍居全球草藥研究的領導地位,頓時成為全世界使用草藥的必備書籍。」
而正當美國為廣大的草藥產品傷透腦筋,不知該以「食品」或是「藥品」管理時,德國僅僅銀杏一類的植物藥,便為德國帶來上億美元的年收入。
因此,在一九九八年,美國將該藥典翻譯成英文,希望對渾沌不明的草藥市場有所幫助。 |
|
|
|
|
|
|
|
发表于 24-9-2007 10: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借鏡德國草藥開發成功經驗與模式
文章发表来自吳永昌(高雄醫學大學天然藥物研究所教授/所長)
德國草藥醫療之發展,已經普遍被公認為開發成功的個案模式,其制度面與實務面,究竟為何?或可為台灣中草藥的未來開發提供許多參考。 現代化中草藥的觀念,主要在於結合西方醫學與傳統中藥的應用,開發傳統藥材的新療效。然而,傳統中藥體系與西方醫學科技大相逕庭,常造成許多開發現代化中藥上認知的迷失。
西方醫學以個別疾病的病症作為治療基礎,傳統中藥則利用個別配方(個人化醫療)調理身體,進而促進人體自然復元能力。
因此,在西方科學講究分析與標準建立的認知下,若不了解中、西醫藥區別,就按照西藥的方式研究中藥,可能會曲解中藥現代化的內涵,或認為中醫現代化就是走中醫西化之路。
事實上,中藥現代化要弄清中藥的有效成分,按照病名對中藥進行二次開發,以希望某種中藥專治某種病的觀點,實際上等於是要廢除中醫的辨證而採用西醫的辨病,即廢醫存藥。
然而,相同的情況並非只出現在中藥科學化上,在其他國家或民族傳統醫學,如日本、德國等,皆有類似情況出現。
不過,德國草藥醫療之發展,已經普遍被公認為開發成功的個案模式,其制度面與實務面,究竟為何?或可為中草藥的未來開發提供許多參考。 |
|
|
|
|
|
|
|
发表于 24-9-2007 10: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德國政府極早就開始進行設立有關草藥規範的機構、法規制訂和市場整合系統,除了吸引大批科學研究人才投入草藥的研究外,德國對於草藥品質的管理也相當嚴格,尤其是對植物來源的控制。
如產地、氣候、技術、農藥及重金屬含量及純度等,均有限制。因此,國外產品要通過德國檢測十分不容易。其醫療法也規定,凡草藥產品需有標準執照,藥物說明必須包含質、量等完整資訊,並附上草藥的科學實驗證據。
此外,草藥的使用也分等級,德國的植物性產品大致可區分為三類,第一類是食品,大多是傳統草藥製成茶包、食品補充劑、營養品、添加乾燥花果製成花茶等。
第二類是健康食品,均為德國或歐洲藥典記載,屬傳統草藥製成的營養補充劑或藥茶,在產品包裝上均標示可預防或對何種癥狀有效果,但未註明具有治療作用。
第三類是醫藥品,需醫生專業判斷與監督才可使用的處方藥,或民眾可在有受過專業醫藥訓練藥劑師的藥局中,自行購買的成藥。通常草藥含量超過10%的產品,需要醫師藥師處方。
大部分德國人民相信內科醫師、開業醫師及病患的經驗可作為天然藥物療效的公認證據,故草藥產品在德國醫療體系的接受度相當高。
或許有人會以西藥測試的嚴謹度(必須有對照組、雙盲試驗等)來質疑德國草藥缺乏大規模的人體試驗、動物實驗及對照組,不足以說服醫界相信草藥的有效性。
然而,由於缺乏實證醫學的通用標準,德國醫師對於草藥治療的範圍,通常具有一些基本的共識。許多醫師僅利用草藥來治療症狀輕微、或慢性的疾病,如感冒、肚子不適等,並不會使用這些草藥來治療重大疾病。
因此,觀看目前德國最常使用的植物性藥品,有止咳藥和袪痰劑、腦血管疾病、心臟疾病、抗靜脈曲張、泌尿疾病、精神疾病、肝膽疾病、催眠或鎮靜、免疫功能調節、胃腸疾病等類。
其中,較有名的有抗憂鬱的貫葉連翹,又稱金絲桃 (St. John's Wort),抗酵素老化及增強記憶力的銀杏 (Ginkgo Biloba),治療偏頭痛的小白菊 (Feverfew),抗傷風、治療感冒的紫錐菊 (Echinacea);鎮靜安眠的纈草 (Valerian),保肝藥物洋白薊 (Milk Thistle),抗噁心的薑 (Ginger),具有鎮靜作用的卡法椒 (Kava Kava),治療酗酒的野葛 (Kudzu),治療攝護腺肥大的鋸棕櫚果 (Saw Palmetto)等。
基於上述的發展,德國平均一年的非處方植物製劑使用量高達45億馬克,處方植物製劑達24億馬克。其嚴格的品質管理,更造就德國每年高達數10億美元的草藥外銷市場。 |
|
|
|
|
|
|
|
发表于 24-9-2007 10: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反觀台灣現況,自一九二○年國民政府 (在中國大陸時期) 立法不准使用傳統療法,雖然後來有修法修正,但時至今日,醫學界與社會大眾仍多排斥傳統中醫療法,往往僅於西醫宣告為不治之症時,才將傳統中醫療法視為一個不得不試的替代療法。
因此,中草藥研究中斷數十年之久,管理更無從依據。因此,今日中草藥開發面臨的問題,如從草藥植物的基原鑑定、製劑品質的管理、到臨床實驗等科學方法的驗證,都成為我們急需重視的目標。
此外,由於中醫體系形成歷史久遠,且自古以來中國版圖遼闊,加上方劑之學通常以父子相承、師徒相傳等方式傳遞,傳統藥材鑑定靠的便是長久經驗的累積和傳承,以五官判別,視、聞、嗅、味和觸覺為主。
因此藥用植物,並常有「同名異物」、「異名同物」、「代用品」甚至「偽品」的誤用情形發生。
這些誤謬在長期累積後,便造成藥用植物基原的混淆,因此,藥材品種鑒定可以說是中藥品質控制的首要環節。經鑒定確認的正品藥材是定性和定量標準建立的前提,在中成藥的品質控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其次,制定完善的現代中藥標準,以及尋找及建立量化中藥的藥理模型是另一個重要的目標。
然而,此方面需要長時間、以及知識的累積來達成。缺乏再現性,以及科學數據支持的中藥標準規範,向來是當前中藥產業現代化最大的瓶頸。
因此在中藥的開發上,不妨學習德國經驗,在尊重國際標準的基礎上,首先提高中藥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制定出嚴格的品質標準,提高中藥的品質、安全性,再進行學門整合,制定臨床規則,逐步確定其療效。
並藉此建立中醫現代化應用技術標準和計量標準體系,逐步建立中、西醫結合的重大疾病防治體系。
中華民族使用傳統中藥已經有數千年歷史,在《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和《傷寒雜病論》三部醫學著作問世後,標誌著我國中醫藥學理論體系的初步完成,明代李時珍先生編寫的《本草綱目》更去蕪存菁的將中國傳統醫藥中所使用的藥物進行了系統性的整理。
但中藥現代化的主要步驟之一,是必須在處方研發中以科學方法驗證,如成份的分離、純化、藥效評估,藥理、毒理的分析、結構的修飾等創新的工作上,均須以科學方法來保證藥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品質穩定性。
而利用植物分類法以及生化分析,進行基源鑑定及指標成分或有效成分的確認,為中草藥制定一套清楚而有系統的命名及分類方法,以避免相同的中草藥有不同命名,或不同之中草藥有相同的命名,是當務之急。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