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31|回复: 1
|
[东方日报阉割社论之回响] 大家都不/读社论?
[复制链接]
|
|
[东方日报阉割社论之回响] 大家都不/读社论?
以下文章《大家都不/读社论?── 报格、文化批判及其敌人》转载自第六期《视角》人文评刊。
※谢伟伦
有人说,报纸是一个国家的文化观察日记、人民的喉舌,新闻是报纸的身体。那么社论版无疑是报纸的灵魂,缺少了社论,与一具没有灵魂的躯壳无异。的确,“社论”(editorial)是一种经过肃穆、说理的观点或政策的揭露,代表报社独特的言论风格和评断时事的标准,针对事实和意见的精确、合理与有系统的陈述,藉以影响公众;也由于它揭示了报社的编辑方针和言论立场,故其成为各者之间最鲜明的区别。
世界近代化、现代化的报纸缘起欧美。在17、18世纪的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突飞猛进,以中产阶级为主的法治国家逐渐成形,在法律保障和经济自主的条件下,各城市出现了专司传播信息、批评时政的新兴报业,其中的评论文章即可视为现代社论的雏形。18世纪下半业,革命风潮涌现,思想言论界百家争鸣,欧美遂进入“党派报业”(partisanjournalism)时期,由于宪法对言论自由的保障更为强化,有识之士多投身报业,往往身兼发行人、总编辑和主笔,全权主导社论,鼓吹一家之言;当时美国的报纸社论通常以一篇为限,刊载于头版,形同一个批判性论坛。这类报刊多由欧陆的学术性杂志及英国的政论性杂志演变而来,它们罕以营利为目的,反而以舆论的代言人和领导人自居。
当时中产阶级主导的国家体制在1830年代已告确立,报刊彼此遂从政治主张对立转变为报业竞争的关系,于是大众化的一分钱报纸如雨后春笋般冒现;而发行人开始以营利考量任命专人为总编辑和主笔,个人化报业(personaljournalism)逐渐蜕变为制度化报业(institutionaljournalism),主笔的言论自主权减弱。就此时期的社论发展而言,葛雷利(HoraceGreeley)在《纽约世界报》原本的社论版之外开辟了“言论对开版”,这项作法现已成为欧美报业的惯例。1950年代以后随着电视的普及,报业进入新的整并期,美国逐渐有一城一报的现象。报业为了尽可能取悦多数消费者,其政治立场更趋中立,社论也力求持平,避免向特定党派或人物过度倾斜。
捋虎须批龙麟 敢将文字照千秋
中文报业史上的社论则源于清末政论性刊物,但因为国家多难、制度纷乱,所以结构面上的时代特征或重要长进无甚特出,不过有两位人物倒不能不提。首先梁启超所撰写的社论鼓吹进步思想,臧否时政时人,在民国初年有重要的社会影响力。民国四年袁世凯称帝,梁不计生死利害,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一文严厉批判,形成一股舆论风潮,堪称言论救国之表率。张季鸾本着不党、不卖、不私、不盲的“四不精神”,在20世纪上半叶坚守“文人论政”的信念,从《民立报》到主笔《大公报》,三十年间所写的评论不下三千篇,以三骂(吴佩孚、汪精卫、蒋介石)最脍炙人口,虽一无显位、二无钜资,却在中国报业史上永远留名。
作为解释脉络和议论新闻的“论说性文类”(expository-argumentativegenre),梁启超对社论写作提出“公、要、周、适”四原则,突破文言文的窠臼,融合骈语、俚语、外语,笔锋常带感情,自成白话体例,以其所办《新民丛报》为名,曰“新民体”。他强调社论写作必须符合民意、论证严谨:“健全舆论云者,多数人之意思结合,而有统一性、继续性者也。非多数意思结合,不足以名舆论,非统一、继续,不足以名健全”,并说:“不健全舆论以瞽相瞽,无补颠扑,以狂监狂,只益于号呶”。约半世纪后,年仅35岁的金庸(查良镛)在《明报》初创时期亲笔撰写数以百万字计的社论,以文革前后几乎每天一篇的社评最具代表性。措词之严厉,一度引起林彪和江青不满却鞭长莫及;早年的《明报》因而被视为一份拥有独立报格知识分子的报刊,赢得很高的清誉。
入戏的观众:批判作为一种志业
法国思想家雷蒙‧阿宏(RaymondAron)长期在报社担任主笔,将自己的所思所想,用以分析社会结构,借着思想介入而改造现实,这个公案早已成为文化界的美谈。我们也不要忘了,马克思(Karl Marx)曾经短暂地当过记者,调查葡萄农人的景况,此举想必曾触动他胸中关怀被剥削者的左翼情怀。美国文学家海明威(ErnestHemingway)当过战地记者,这种特殊的经历让一位作家的心灵拥有更大的腹地;甚至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马奎斯(Gabriel GarciaMarquez)也曾以记者为业,成名后还写过引人入胜的报导专书《智利秘密行动》。
这么多新闻人/文化人双璧合一的掌故,叫人何等心响往之!媒体报导公共事务,进而追求社会正义,创造公共利益,身为新闻人,原为尊严而光荣之事。记者信奉冷静客观、平衡报导,呈现事件“真相”,所以通常是不带价值判断的,是故在报社之中,资深记者、撰述委员所撰写的深度报导,或主笔所为文的社论、特稿,也就往往代表了立场的选择,和价值的认同,其中的理论评析,也成为文化思辩、集体追索的痕迹。就此,前《台湾日报》发行人司马文武更以“人的眉毛”来比喻报章社论,尽管作用有限,若摆对位置会有不一样的效果,至少可以改变形象和容貌,累积文字的影响力──如果社论能以理性负责的论述形式履行公共对话之天职,必然能在公共领域的重建工程中展现醒目的示范作用。
而这项工作注定是备尝艰辛的。作为报纸的读者,许多人总不免期待饱学深思、辩证清晰,又能发人所未见的论述出现,就这一点而言,除了娴熟的资料运用、各种社会力系谱的掌握外,我们比较不易在新闻人的笔下目击文采和史观。不知是否因为专业养成下的理性紧箍咒时时上身,通常我们看到的是,笔下不敢有情。报纸作为影响力作为广大的平面媒体,原可为社会文化教养的展示、教育场所,而今功能未见累增,未免还是可惜。此外或囿于篇幅和时效,许多报纸上的文章总一径快攻猛打,无心对议题深挖潜剖。
多年以来,马来西亚中文评论界始终少见一种把文字视为“社会实践载具”的批判:我们有真假参半的内幕,有辛辣的讽刺,有犬儒的嘲笑,甚或有激烈的否定,然而,或许由于基础的意识仍然缺乏,或许对人类仍缺乏同情与关怀,或许对民主精神仍欠理解,这样的氛围显然并不能负担一个民主时代诞生前应有的创造性角色。那么,创造性的评论文字,究竟在现阶段能创造些甚么?
要让这种本土论产生行动判断上的意义,就必须勇敢面对曾经影响这块土地的所有因素。在这个历史累积的结构性问题逐渐浮现的时刻,无论新经济政策、宗教信仰、社会正义或五一三事件,它们扭曲了族群关系,扭曲了宪政体制,扭曲了文化的元素,尤其严重的是扭曲了思考的方式。因此,创造性的社论或政论,不能只是“有意见,没主张”的浮泛之论,也不能单单只关切眼前的体制问题,而是要从最宏观的历史问题,到中程的体制问题,以迄最细腻的民主伦理等均有所注意,而且条理必须一致。于是往往可见,对某个问题是“反威权主义”,而对另一个问题则又是“威权主义”;对某个问题是“小政府主义”,另一个问题明显又是“大政府主义”观点。立场的混淆源自缺乏言论及思想的自由,由于自由的欠缺,自然缺乏了必须长期磨练反思才可能出现的“思想一致性”。其次,由于民主的胎动,民间力量的涌现,既有的社会形式早已不足承载新的社会内容。由“形式─内容”的辩证关系,马来西亚所面临的,其实已到了一个新“典范”(paradigm)取代旧“典范”的时刻,新的“典范”意味着需要新的语言,新的思考方式,才足以探讨新的问题,在新的视野里活跃。
语言负载思想,范畴决定视野,中文报章的定位及实践,却始终在质报(quality paper)与量报(quantitypaper)的十字路口矛盾/摆荡。面对新科技、政经社会文化和量报风行等变局挑战,若不深刻思索、创研、实验与重构,以调查报导、精准新闻等应变方向,以内容上的“深度”优势,对抗网络的“速度”优势,恐怕不够格自诩为“精英办给精英看”或诉求的是“优质的读者”的报纸。
国有国格,报有报格,新闻与评论是一份报纸宣传的血肉,社论更如同一面旗帜,决定着报纸的政治面貌;做好了评论工作这一环,就能起着关键的引导作用,把全部报导工作贯串带动起来,因此报纸的评论工作应被看成是其思想定位的主要表现形式。这一点,近来传媒大亨梅铎(RupertMurdoch)有意收购的《华尔街日报》、享誉全球的《纽约时报》都是个中翘楚。尤其前者,负责编写社论的全职人员高达40人,他们为《华尔街日报》《亚洲华尔街日报》和《华尔街日报欧洲版》编写社论及言论版文章,并负责编纂日刊《华尔街日报》“休闲与艺术”版内容,还为《华尔街日报》周末版提供书评、影评等各类重点评论和“品位”版内容,并为公司运营的“OpinionJournal.com”网站编写社论和言论文章。如此庞大的分工体系才能维持高质量的社论于不坠,与报业龙头《纽约时报》一样深刻影响美国文化界精英。
社论外包=新型分工=报格外包?
一般而言,讲求精实专业的中文报业均设有总主笔,其位阶与总编辑、总经理并驾齐驱。总主笔之下,有主笔、撰述员、特约撰述员各若干人,有的报社则设有社论委员会,由主笔、
撰述员和社外的专家学者担任委员;总主笔每日会召开社论委员会商讨评论方针,再委由一名委员执笔。在我国报业史上曾有过这么鲜为人知的一段:茅草行动过后,沧海已变桑田,原任主笔的王锦发和黄友因被阻拦、无法重返复刊的《星洲日报》。这段大约两年的主笔“悬空期”,社论由编制外的人士“外包”,创下新页。
冀求经营模式转变的企业为能专注本身的核心技术、降低生产成本、经营弹性等因素,均把外包视为企业工作流程改善的万灵丹,但外包制度若未有详细的评选方法与紧密的控管机制相配合,不仅无法带来正面助益,更会对企业产生负面的影响。同样的,社论代表一家报社的立场和风格,若缺乏制度化的规划,贸然便宜行事予以“外包”,只会失去理性批判的力量,让中立持平沦为包装取悦消费者和权力当局的“专业惯例”,报格自然摇摇欲坠。
今日所发生的每一件新闻,都是未来的历史;而每一件现在的新闻,都和过去与未来互为文本,相互指涉,这也是新闻同历史一样具鉴往知来的作用。社论等同报纸的心脏,只有“异议”才是保持论述活力唯一可行的策略,可言应言而不言是失时,可言不当、应言不为是失言;一旦位置软化,批判的活力也就消失殆尽。若因驻留在“社论”或“新闻评论”的目光寥寥可数,就天真地断言:报纸新闻对社会变革(或变更)的影响,不在于社论写得多么铿锵有力,而是它对社会冲突性事件的渲染;那么,对文化理想的体会与深耕,对事件抱持的敏感和胆识,甚至是处理新闻如撰写历史的前瞻与谨慎,无疑是一大斫害──新闻作为一种文化场域,终将化作泡影。遗忘黑格尔的箴言,放弃坚持报格的良知,退守报导的正确与评论的专业,历史的荒谬剧必然周而复始;失却社会公器价值的报纸,不过是为虎作伥的工具,和“无知的载体”(ignorant agent),我们根本不需要偿付这样的代价。
评论背景:
此文章发表在《东方日报》正式宣布阉割社论的前两个月(2007年5月初),文章作者乃负责编辑《东方日报》言论版文章以及撰写社论的报社职员,现已离职。
根椐《独立新闻在线》报道,《东方日报》将从2007年7月1日起推出改革版,除了面积改为小开版之外,目前每天刊出的“社论”也将改为不定期刊出。
马来西亚中文评论界对《东方日报》取消每天刊出社论的做法深表不安及不满,评论人苏铭强就特此撰写了一篇题目为《我的名字叫社论》的短文,哀悼《东方日报》社论的夭折。
[ 本帖最后由 erhc 于 1-7-2007 01:03 PM 编辑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7-2007 12: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方日报阉割社论之回响] 报社抽起社论,回避建言担当?
根据网络百科全书《维基百科》的定义,社论,又称社评,(英文: Editorial) 是新闻机构、报纸或杂志的一项声明、言论或文章,用以表达其编辑、编审委员会或出版者对某一事件、文章的意见或意向。
(According to the definition given by online encyclopedia Wikipedia, an editorial is a statement or article by a news organization, newspaper or magazine that expresses the opinion of the editor, editorial board, or publisher.)
由此可见,社论有别于报纸、杂志、网络媒体等新闻机构特别拨出版位让阅听人反映民意的“读者来函”,也不是媒体让时评人或专栏作者评析各类公共议题的评论文章;社论是新闻机构在致力提供大量平铺直叙、不加入媒体编采人员个人主观意见的新闻报导之外,新闻机构在每一期的出版物里头,仅有一篇反映新闻机构正式立场的议题评论文章。
社论的撰写除了尝试跳出众说纷纭,以及一般投书读者甚至是评论作者偶尔无意间诉诸情绪渲泄的泥沼外,更是最贴近新闻前线的新闻从业单位从宏观的视野审视社会弊端、国是症结,继而提出清晰的批判与建言的“重头戏”文章。
因此,社论其实代表了一个媒体机构,甚至是新闻专业同仁以评析、批判、立言和请命来对社会、民族、国家乃至世界议题,展示担当、承载义务的具体宣示。
诚然,媒体机构存在的首要任务在于传递即时的新闻资讯,以及通过商业手法来维续营运,而这些层面恰恰需要考量到资讯受众群的喜好和偏见;然而,新闻机构的社论并不占据大篇幅的版位,也不发表在最珍贵的显著版面例如头版和封底,是以,社论的存在并不影响到媒体业者改变出版物编采风格来迎市场口味,以促进出版物销量的布局。
借用一个形象类比来描述,社论虽然不是决定是否吸引众人目光的脸孔、身材和衣着,然而她就好像一个人的内在风骨,赋予了一个人是否受人由衷敬重的最基本条件。
换句话说,当一个新闻机构尤其是传统平面报章舍弃了社论,这无异于她只满足于日日重复在现今资讯爆炸的时代,任何个人、单位和机构都可以轻易实践的资讯传播和转播的功能,却回避了第四权对家国社稷建言的基本担当,回避新闻从业在是非价值上表达立场的勇气!
一份报纸固然可以在改版以后堂而皇之的对外宣称,为了让读者和作者获得更多的机会发表看法,报社将增加50%的言论版空间让读者和时评作者投稿。然而,纵使报纸每日再增加100篇时事评论文章,报社都无法否任,发表评论的单位不是报社本身,言责根本不在报社身上,而是个别文章的作者。滑头一点的报纸还可向本地第一大中文报看齐,在特定言论版文章底下加上:“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的声明。
我们不敢苟求一份报纸日日做到“正义至上,情在人间”,才来认可她的公信,然而一份报纸如果没有反映本身立场以及价值关怀所在的社论,我们根本无从断定她做到“正派,独立,知识和优质”。不定期发表社论,我们不禁怀疑报社是否缺乏拥有深厚知识和卓越评论素质的撰稿能人;取消每日社论,我们怎能不担心报社是否怯于在争议性的敏感议题上展现正派和独立的编采作风?
一份报纸,除了必须拥有新闻专业、谨守专业操守、服膺新闻伦理,并尽可能做到不媚权、不媚俗、不媒钱外,还必须时时准备在每一个突发的纷扰时刻,以振聋发聩的文字来立言请命、启迪民智、树立价值标竿,方有大报的格局。
走笔至此,请容许我重提此前曾经发表过关于“社论与报章格局之关系”的看法:对许多对媒体第四权怀有深切期许的人们来说,社论乃一份“大报”的终级价值之彰显所在。社论乃一份“大报”对国内外重大政经文教议题发表义正严辞的评论,以唤起官方以及社会群众对公共议题之省思的标志性文章。也许,某个非常时期的“大报”社论,还会成为是历史事件的重要注脚,成为重要历史文献,担当历史之起草,成为第四权发展轨迹之重要坐标。
当一份报纸决定调整编采风格以符合大众的阅读口味,我们固然叹息受众水平的滑落和庸俗化以致报纸必须放低身段来维持报份销量,然而,我们还不至于会怀疑追求永续经营的媒体继续发挥传播资讯和监督时政等使命的能耐;可是,当一份传统报纸主动扬弃社论、或减低社论的见报频率,我们就不得不警惕报界会否产生其他报章纷纷仿效跟进,逐步减少评议时政来回避政治,以求明哲保身、苟全求存的羊群效应了!
[size=130%]评论背景:
根椐《独立新闻在线》报道,《东方日报》从2007年7月1日起推出改革版,除了面积改为小开版之外,此前每天刊出的“社论”也将改为不定期刊出。
甫于6月尾离职的前《东方日报》“名家”言论版编辑谢伟伦,在报社正式宣布阉割社论的两个月前(2007年5月初),于第六期《视角》人文评刊,发表了一篇《大家都不/读社论?── 报格、文化批判及其敌人》的评论,直陈社论的对报章、知识界以及社会的重要性。
另外,马来西亚中文评论界对《东方日报》取消每天刊出社论的做法也深表不安及不满,评论人苏铭强就特此撰写了一篇题目为《我的名字叫社论》的短文,哀悼《东方日报》社论的夭折。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