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391|回复: 0

【深虑论】读后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5-2-2020 04:38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秦朝为什么二世而亡?

历代大臣论政、进谏多引秦为鉴。单是【古文观止】论及秦的文章便有汉贾谊之【过秦论】、唐柳宗元之【封建论】和杜牧之【阿房宫赋】、宋苏轼之【六国论】、以及明方孝孺之【深虑论】。

【过秦论】上篇开场由孝公窥探周室说起,商鞅变法,连横破合纵,至秦王横扫六合,气势排山倒海文采斐然,然后‘秦王既没’急转直下,贾谊归之于‘仁义不施’ ,亡于暴虐不仁。但我疑惑:  六世的经营,天下无敌的秦军,后世沿用的制度…一朝就土崩瓦解?如果始皇在位久些,或者由扶苏而非胡亥即位, 也一样会“攻守之势异也”吗?

最有名的一篇找不到我要的答案,余者有怨酷吏的【封建论】,有哀爱财的【阿房宫赋】,也有认为六国以养士存,而秦以去士亡的【六国论】。各家都有各家的道理,但也受限于本身的时代——贾谊的老板武帝独尊儒术但外儒内法,严刑酷吏与秦无差,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何以汉祚四百年?杜牧也许看到唐朝的豪奢因此有感而发影射为君者爱财不爱民所以失人心。姑勿论历史上是否真有阿房宫,始皇并不以豪奢闻名,这罪名未免有‘莫须有’之嫌;宋朝看重文士,东坡先生又仕途不得意,难免自伤身世感叹朝廷不收罗人才使其流散民间酿成大祸。可是造反的吴广陈胜出身草根,一开始起义还打着公子扶苏的名号呢。

年代最晚的【深虑论】并不专论秦朝,而是总结各朝代灭亡的原因。从而观察到一个有趣的模式:各朝借鉴其前代的教训而进行防备,可他们灭亡的根由,都在防备的范围之外--周亡于诸侯,于是秦改封建制为郡县制,结果孤立无辅被覆灭。于是汉朝大肆分封诸,结果造成七国之乱;武帝宣帝削侯后代却被外戚王莽篡位。曹魏借鉴东汉抑制宗亲,结果被士族篡位....唐太宗杀名字带有“武”字的人却没想到每天侍奉在他身边的武则天。宋太祖收回节度使的兵权使宋朝文弱最终亡于邻国。

前车可鉴,但总有新的翻车方法。因为人性常注重艰难的一面而忽略容易的一面,然而正是疏于防范的地方除了问题酿成大祸,因此方孝孺得出一个精彩的结论:人力怎么谋虑也敌不过天意,防无可防,因此最好的方法是行仁政、德政,“而天卒不忍遽亡之。此虑之远者也。”

可惜明朝没有听取这个教诲:靖难之变后方孝孺被诛十族,朱棣造反夺位因此限制藩王不得干涉地方,白养着一大群宗室不做事,生生拖垮了明末财政。以至饿孚遍地,闯王造反。满清入主中原,汉蒙回藏臣服,八旗子弟永忠朝廷,清室自以为制度完美无缺足以安享天下,千算万算也算不到西洋列强来犯。

【深虑论】有点像独孤九剑的理论:无招胜有招,与其拘泥于招数,不如取其境界,这样便无招可破。而治国的最高境界不在文治武功,不在富国强民,甚至不在讨好民心,而在施行仁德,余者交由天定。这并非消极或无为而治,而是“尽人事听天命”。尽力做对的事,不必太在意一人一党一时之得失,只求心正意诚无愧于民。如果为了争取什么刻意为之着重某方面,往往很容易造成另一方面失衡,陷入【深虑论】所说的死循环。

这个理论不止适用于治国,生活中也看见许多例子;有的妻子千方百计阻止丈夫接触异性,结果丈夫是个衣柜里的同志,出轨男人。真是应了洋人说的那句:当心你的愿望会成真。

https://www.facebook.com/102189577854135/posts/172218670851225/
unnamed.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30-11-2024 09:37 AM , Processed in 0.088638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