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396|回复: 20

把王阳明说的那么神,或许真应该好好看看心学说的是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4-10-2017 09: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cwch24 于 4-10-2017 09:12 PM 编辑

为什么中国企业家对王阳明这么追捧?2017-07-18 17:08


中国文人的一支笔,向来不输战场上的斧钺剑戟。看你不爽,就写上一篇,文采飞扬,嬉笑怒骂,却不着一个荤字。不管你是入世豪杰,还是出世隐者,在后人的眼中都是“有瑕疵”。

标榜德行的——才学不够,建功立业的——思想不够,才学无二的——贡献不足,哪怕是最接地气、才行政绩兼有的东坡先生,后人也要硬扣“老夫少妻”生活不检点的帽子。

日本汉学家浜隆一郎曾说:文人用兵之最当为诸葛亮、王阳明、曾国藩;

有人曾说:中国历史上做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只有两个半:孔子、王阳明,加半个曾国藩。

毫无疑问,王阳明可谓是绝无仅有的一位立德、立言、立功完美者。然而,故事伊始,王阳明也曾是一名疯癫少年。

1
王阳明是个好同志啊!

中国有一句谚语,一个人如何,讲究的是“盖棺定论”,了解一位已经死去上百年的人,反而比了解你的邻居要简单。

仍在世的人,他的生活尚未完结,醉汉会戒酒自新,无神论者说不定明天就会开教堂…他们还会有改变的可能,他们总还有着好些秘密,而死去的人,他们的秘密随着时间而展现给世人,尽管惨杂着很多臆测,但是他们形象更为“丰满”。

像王阳明这样生前被世人膜拜,死后流芳的人,这能感叹“王阳明是个好同志啊!”


王阳明出生于小县城余姚,没有祥云缭绕、也没有太阳入怀,他和所有小孩子一样的出生、一样的长大、也一样的不用功!

他的父亲是状元,换到现在也是高知家庭、中产阶级。老子是状元,儿子自然不差,小小年资聪慧过人,他的父亲颇感欣慰“嗯,小子,不错,当不成状元,也差不了。”

但年少不轻狂,可笑可笑!做不做状元对王阳明并没有吸引力,他的理想是“做圣人”。放到现在这完全违背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这一客观规律。

不好好读书、结婚当天跑去和道士聊天、天天守着一株竹子“格物”,按照辩证的说法“你看万物的时候,万物也在看你”竹子也是成了精。不出所料,修身的过程总是坎坷,王阳明被“发配改造”到了龙场。

穷山恶水出刁民,龙场民风彪悍,王阳明在这主动肩负起“民办教师”的职责,心学正是在这个阶段诞生的。教书的同时,王阳明捎带手儿,消灭了很多当地的毒瘤武装势力,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帮皇帝灭掉了企图搞政变的宁王。

这也是很能搞事情了,也像历来广大的文人证明,“你之所以要弃笔从戎,是因为你不够流比去崇文尚武!”大概是了解了,老朱家血脉里对待功臣的遗传基因向来不咋滴,立功的王阳明并没有选择继续走仕途这条不归路,而是云游四海传播他的学说。

2
说了半天“心学”是个什么学?

朱子主张格物,多读书,多观察,然后分析道理;

陆九渊主张持守,心里明白了,世间万物的道理就明白了,不用赶着去读书;

然后陆象山就怼朱子:尧舜之前没有书,你读个锤子;

然后,王阳明说:放着别动,我来!

日本军神东乡平八郎,在极度不利的情况下大败俄国舰队,庆功宴的时候,他高举一块腰牌,“一生伏首拜阳明”;

毛泽东,一篇《心之力》道尽他四方之志;

大批日本企业家,甚至稻盛和夫、松下新之助等大牛,在日常经营中,都会借鉴“心学”的种种理论。


心学的基础理论可以归结为三种: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本心,他是我们生命的本源,是我们所有追求的本质,他帮助我们感知、分辩、判断、内化。在每个人都在求取圣人之道的时候,忽略了对自己内心的感悟。

我们在努力和外界、哲理交流的时候,我们恰恰和自己的交流最为贫乏。“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不必想外界求取什么,一切都是由内而外,由每个人的本心发出。

心学的第二境界便是,知行合一,文学大家陶行知的名字,也是演化于此。理论很重要,但相应的实践也很重要,“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知行结合,知行统一,将学术观点转化为现实中的功绩。很多人并非没有自己的标准,但是这个对标的目标通常不合实际,偏离了自己的真实情况。因为人人有私欲,潜在的思想都是围绕自己的利益去思考和运作。

但是我们知道法律是对人最低的约束。法律只能管束了人的行为,却并不能驱除一些人心里的贪婪和魔性。

所以“知行合一”的理论,让人们把心法的标准用直接能看到和感知的内涵表现出来,并强调“知”是“行”的一部分。

再通俗一点,就是在做事之前拷问自己,这样做能不能通过自己内心这一关。

而最后一项“致良知”可就厉害了,一般的大boss都是最后出场。这一点也和很多高阶思想不谋而合,讲究人们应该注重内心的塑造,刨除私欲和杂念。

从“心即理”的思维层面,再到“知行合一”的实践角度,最后“致良知”的格调升华,心学理论不再是诸子百家一开始就飙高阶的玄之又玄,他降低起点,让人人都可以有的放矢,“人人皆可为圣人!”

3

我也不太懂,咱们实践着慢慢看!

既然写的是王先生的心学,前面都是“心即理”,下面咱们也“知行合一”一下。

1、知行合一

首先,当然是心学最著名的理论——知行合一。圣人之所以为圣人,他比别人厉害的地方就在于,人人都懂的道理,经过他的嘴,就像被镶了金边,感觉醍醐灌顶,那么对,那么有道理,那么流比!

“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

很多人做事,不成功的原因不在于能力不够,而是绝大多先立志而后行,说多做少,最终落空,满腹经纶、满腹韬略,但都流于思想,缺乏实际行动让思想指导行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2、内心强大

心学的核心是在对自己内心的认识,人应该在具体的事情上磨炼自己,才能站得稳,才能静亦定,动亦定。

心学所倡导的静、寂、定,不是纯粹的静止,若只爱静,没有真正的安定,遇事就会慌乱,始终不会有进步。表面看是收敛,实际上却是放纵沉沦。

3、辩证

辩证真是一个好东西,指导了世间千千万万的思想,也很好解释了现在市面上那些“两头堵”的骗局,为什么能成功?因为他运用了辩证的思想。

一日,王阳明的弟子感叹“世间,善难培,恶难除。
大家的厉害之处就是从不灌鸡汤!

王阳明说到:“天生万物,哪里有善恶之别?你想赏花,花就是善的,草就是恶的。你要搞个草坪,草又是善的,花就是恶的。“善恶”都是由你的私意产生,所以就是错误的。”

快鼓掌!然而我不是大家,所以鸡汤我还是要灌。世间万物他的本质不过是各种化学元素,你对他们有好无,是源于你内心的私意。

写文章讲究上帝的视角、局中人讲究跳脱出局限、出世的人讲究六根清净,这些种种都是表面的情感,你见山还是山也是源于心被视觉控制。只有摒弃私念,才能看见事物的本源。


王阳明一生,学术建树很高,但他的作品并没有得到广泛的流传,反而他的弟子们将老师的一言一行,整理而成的《传习录》成为王阳明的“代表作”,同心学一起影响着百世后人。

尽管如此,在大街上随便抓一个路人,问他:你知道谁是王阳明么?你知道什么是心学么?你知道“知行合一”出自那里么?你看过《传习录》么?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没有”“什么鬼”…

然而在邻国日本,阅读《传习录》,拿心学做精神指导是一件司空见惯的事情,王阳明和他的心学成为典型的“墙里开花墙外香”,我们唯一能自我安慰的就是,“还好是日本,这要是韩国,肯定又说王阳明是韩国人了…”

阳明心学在影响明清两代无数豪雄后,传到了日本,并指导了日本崛起的关键——明治维新。梁启超说:“日本维新之治,心学之为用也。”

三菱集团创始人岩崎弥太郎,日本国立银行创始人涩泽荣一,日本首相大隈重信…数之不尽的政治家、企业家,都将王阳明及阳明心学奉若神明。日本最让人佩服的匠人精神,其核心,也是心学。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身边人问他,可有话要留给后人,王阳明指了指胸口,“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贱猪头 + 5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6-10-2017 02: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人皆成聖人,是理型的一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10-2017 02: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boobanzhu 发表于 6-10-2017 02:11 PM
人人皆成聖人,是理型的一種。

我没看过他的作品,
但根据这篇介绍,
应该不是理型那种模式。

理型的模式是有一个完美的世界,
但那是另一个世界,
不是经验世界。
从这个角度来看,
理型的模式底下,
经验世界里是不可能出现圣人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10-2017 03: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cwch24 发表于 6-10-2017 02:53 PM
我没看过他的作品,
但根据这篇介绍,
应该不是理型那种模式。

理型的模式是有一个完美的世界,
但那是另一个世界,
不是经验世界。
从这个角度来看,
理型的模式底下,
经验世界里是不可能出现圣人的。 ...

完美的人類,不是聖人? 是屬於一種理型的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10-2017 03: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boobanzhu 发表于 6-10-2017 03:10 PM
完美的人類,不是聖人? 是屬於一種理型的模式。

是的,理型的出现在于经验世界不可能出现完美。如果经验世界可以诞生完美,就没有理型什么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10-2017 11: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王阳明的四句教: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贱猪头 + 5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7-10-2017 11: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文本方面,推荐:

1、邓艾民《传习录注疏》
此书胜过陈荣捷《传习录详注集评》。
一般读者只读《传习录》就可以了。
大哲徐梵澄曾说:一部《传习录》,足够受用一生。



读过《传习录》,意犹未尽的可以读《阳明先生集要》




作者:知乎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3094965/answer/5157886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本身没看过王阳明的作品,这里提供一些资料。如果有网友有兴趣,可以自己找来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10-2017 12: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谷成 发表于 6-10-2017 11:03 PM
王阳明的四句教: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果然王陽明的金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7-10-2017 12: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cwch24 发表于 6-10-2017 03:18 PM
是的,理型的出现在于经验世界不可能出现完美。如果经验世界可以诞生完美,就没有理型什么事了。

理型的想象是完美的,物象誕生出來就變得有互相對稱,有所不同,相對而產生缺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10-2017 12: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boobanzhu 发表于 7-10-2017 12:26 PM
理型的想象是完美的,物象誕生出來就變得有互相對稱,有所不同,相對而產生缺點。

嗯,后来有人把上帝等同于理型。
我个人认为,理型是哲学命题的最终避难所。
换句话说,你在经验世界找不到答案的时候,至少还有一个理型世界在后面撑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10-2017 12: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cwch24 发表于 7-10-2017 12:29 PM
嗯,后来有人把上帝等同于理型。
我个人认为,理型是哲学命题的最终避难所。
换句话说,你在经验世界找不到答案的时候,至少还有一个理型世界在后面撑着。

對,古代西方哲學的確將上帝擺放第一因,可以赦免得到救贖,等同於理型。
東方的哲學是談及道,自然為最先源頭的理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9-10-2017 08: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boobanzhu 发表于 7-10-2017 12:42 PM
對,古代西方哲學的確將上帝擺放第一因,可以赦免得到救贖,等同於理型。
東方的哲學是談及道,自然為最先源頭的理型。

所以有人批判柏拉图的理型世界给一神教提够了理论基础。
其实这个就有点像中华传统的儒家一样的命运,被批判为封建君主提供了理论基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10-2017 04: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你要討論什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10-2017 04: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哲 发表于 10-10-2017 04:15 PM
所以你要討論什麼?

嗯,显然我只是看到有人推崇王阳明的心学,然后觉得这个介绍蛮有意思,是纯粹的分享。
当然,你不是专攻王阳明的吗?
或许你可以给大家一些基本的介绍,
毕竟现在年轻人不是抗拒哲学,他们只是没看到那扇窗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10-2017 03: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未看此花時 此花與汝同歸於寂 你來看此花時 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 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10-2017 02: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王陽明的金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3-10-2017 11:1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蓝血人 发表于 11-10-2017 03:38 PM
你未看此花時 此花與汝同歸於寂 你來看此花時 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 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你会通过这句话来解读王阳明是主观唯心论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10-2017 11: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阐述“心外无物”的一个比较出名的例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10-2017 11: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cwch24 发表于 23-10-2017 11:10 AM
你会通过这句话来解读王阳明是主观唯心论吗?

王阳明本就是主观唯心论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10-2017 11: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wch24 于 23-10-2017 11:58 AM 编辑
蓝血人 发表于 23-10-2017 11:35 AM
王阳明本就是主观唯心论啊

嗯,看起来是,其实不是!你仔细看整个句子,王阳明其实没有否定花的客观存在。
“此花与汝同归于寂”其实是确认了你和花的客观存在,而重点在于“寂”这个状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3-12-2024 12:20 AM , Processed in 0.211122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