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太14∶22—33;可6∶45—52;约6∶16—21 在福音书中,除了《路加福音》,其他三卷福音书,即《马太福音》14∶22—33,《马可福音》6∶45—52和《约翰福音》6∶16—21都记载了耶稣在水面上行走这件神迹奇事,其中只有《马太福音》在记载耶稣在水面上行走的神迹中加插了使徒彼得也曾有一段在水面上行走的经历。这三本福音书在记载耶稣在水面上行走的神迹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都将耶稣在水面上行走,去救助门徒这件事放在耶稣行了五饼二鱼的神迹之后。就详略而言,《马太福音》的记载最为详尽。 《马太福音》14∶22记载,“耶稣行了五饼二鱼神迹之后,随即催门徒上船,先渡到那边去,等他叫众人散开”。这节经文在不同的圣经译本中有不同的翻译。在《现代中文圣经译本》是这样翻译的:“事后,耶稣立刻催促门徒上船,先渡到对岸,等他遣散群众”。《当代圣经译本》将它译为:“事后,耶稣立刻催促门徒上船,叫他们渡过对岸去,他自己却留下来遣散群众”。我们看到,这里的语气显得坚定而急促,表现出耶稣非常急切离开那里的心情。 耶稣行了五饼二鱼神迹之后,要门徒赶紧上船起锚,渡到加利利海对岸,而门徒似乎不太愿意上船离开。这里的“渡到那边去”,根据《马可福音》6∶45我们可以知道,耶稣让他们渡到加利利海东北岸的伯赛大。加利利海是一个内陆湖,它也被称为革尼撒勒湖。伯赛大是耶稣在加利利工作的中心地区之一,耶稣的门徒彼得、安得烈、腓力都是伯赛大人。 到底是什么事情促使耶稣要如此急切地让门徒赶紧离开,留下他一个人还要遣散群众呢从《马太福音》14∶22—33和《马可福音》6∶45—52中,我们很难确知其原因,而《约翰福音》的记载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答案。《约翰福音》6∶14—15记载:“众人看见耶稣所行的神迹,就说:‘这真是那要到世间来的先知’。耶稣既知道众人要来强逼他作王,就独自又退到山上去了”。《当代圣经译本》的翻译其意思则更为清楚:“大家看了这个神迹以后,都说:‘不用说,这个人一定是圣经预言要来的那位先知了!’” 五饼二鱼这个神迹激起了群众的强烈反应。当时犹太人所盼望的弥赛亚是一位大有荣耀、满有权柄和能力的君王。因此,当他们看到耶稣行了五饼二鱼的神迹后,他们就自然地联想到摩西应许给他们的先知说:“耶和华你的上帝要从你弟兄中间给你兴起一位先知像我,你们要听从他”(申18∶15,参申34∶10)。他们认为耶稣就是上帝在《旧约》中所应许的要来拯救他们的那位弥赛亚,因此他们就迫切希望耶稣作他们的王,带领他们起义,推翻罗马对他们的统治。不仅当时在神迹现场的人拥戴耶稣作王,根据《约翰福音》6∶22—24的记载说,此后竟然还有人从其他地方也赶来聚集。由此可见,当时群众要求耶稣作王之心是很迫切的。 大家看了这个神迹以后,都说:“不用说,这个人一定是圣经预言要来的那位先知了!”耶稣从他们的话中听出弦外之音,知道他们的想法,他们要强耶稣之所难,逼耶稣作地上的君王。当时耶稣的门徒也很可能与群众持同样的想法,他们也盼望耶稣能在地上作王,因此也会与群众一起要求耶稣作王,所以迟疑或不肯离开群众。 面对这些满怀激情及错误的弥赛亚思想的群众和门徒,耶稣意识到此时此刻他必须尽快远离行五饼二鱼神迹的现场及群众,然后再遣散众人。待遣散众人后,他要退到山上与上帝亲近,寻求上帝的旨意,并重新得力。 门徒在渡往加利利海对岸的途中遇到了麻烦。《马太福音》14∶24说:“那时,船在海中,因风不顺,被浪摇撼”。而此时,耶稣正独自在山上祷告,他一直祷告到夜里四更天。四更天是按照罗马的计时法。犹太人的计时法是将夜间分为三更。罗马的计时法把夜间分为四更,从前一天傍晚六点开始,每三个小时为一更,第四更就是次日凌晨三点到六点之间,也就是天将破晓时分。 夜里四更天,这是门徒最困难的时候,从前一天的傍晚到次日凌晨,门徒一夜摇橹,且风不顺,他们应是处于非常疲惫的状态。门徒经过一夜的劳碌未眠,四更天也是他们睡意最浓,而且也是他们抵抗风险能力最弱的时候。当时风大浪高,黑暗笼罩,四更天也是门徒最危险的时候。在门徒正与风浪搏击的时候,耶稣在山上独自潜心祈祷,但他并没有忘记山下的门徒;耶稣身在山上,心却在船上,时空无法阻隔耶稣对他们的惦记和牵挂。耶稣虽然在山上寻求上帝的旨意,但他仍时刻关注船上门徒的安危。他将门徒放在自己的心上,时刻心系门徒。 那时,门徒的处境非常艰难,他们身心俱惫,求助无门。疲乏、困倦、惊恐、无助,甚至可能还有埋怨,他们可能埋怨耶稣置他们于险恶环境而不顾,但求生的本能又迫使他们仍要搏击风浪,并企盼夜尽天明,尽早脱险。在门徒们最困难、最疲惫、最危险、最需要帮助的时候,耶稣迎风踏浪向正与风浪搏击的门徒走去,他要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当门徒看到水面上有人在走动,他们就惊慌害怕,不由自主地想到是鬼怪,于是他们就惊叫说:“是个鬼怪”(参太14∶26)。因为人能在海面上行走,这是他们从未见过、也未曾听过和想过的事。正当门徒害怕惊叫之际,耶稣就立即回话安慰他们说:“你们放心,是我,不要怕!”(太14∶27)。这里的“是我”原文希腊文是“我是”。“我是”是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常用于表达上帝的自我彰显、自我启示、自我宣告(参出3∶14;赛43∶10,51∶12)。在《旧约》中,耶和华上帝对摩西启示说:“我是我所是”(参出3∶14,中文和合译本翻译为“我是自有永有”);在《新约》中,耶稣也常以此表达方式来启示他自己,如“我就是生命的粮”(参约6∶35),“我是世界的光”(参约8∶12),“我就是羊的门”(参约10∶7、9),“我是真葡萄树”(参约15∶1)等。 就在门徒处于惊恐万状之际,耶稣说:“你们放心,是我,不要怕!”耶稣的这一镇定且清晰的宣告穿越风浪,使门徒从惊慌恐惧中镇定下来。同时,耶稣也要藉此唤醒门徒对他的认识,他要门徒认识到他是一位掌管风和浪的自然之主,他是上帝的儿子。《马太福音》14∶33记载说,当耶稣和彼得上船后,门徒看见风也住了,都拜耶稣,说:“你真是上帝的儿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