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626|回复: 4

餵饱一个本南小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0-10-2012 11: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英文原稿:黄顺锦 翻译:倪晓珊

看到本南人一整天都没有吃东西,我本想要告诉他你应当要未雨绸缪…可是,他连一天分量的食物都找不到,怎能有办法储备粮食呢?他们在饥饿时,只能用毛巾紧勒住自己的肚子以缓和空胃的绞痛!

两年前,我参与了一个短宣队到乌鲁布拉甲(Ulu Belaga)的三座长屋服事本南人。短宣队共有十三人,来自民都鲁以马内利堂及林梦林光堂。

  我们给本南人提供医药服务,健康讲座,透过儿童事工来接触他们。我们播放耶稣传,为他们祷告,理发,提供农耕的知识,还有与本南小孩们分享我们的食物。

身历其境了解他们
  大家透过报章的报道,宣教士或短宣队员的分享对本南人都有些认识。但若想要真正的认识本南人,你就必须进入他们当中,与他们一起生活,你会发现他们跟你想象的不同!

  我早在1981年到1983年间就有机会接触本南人。当时我在加帛行医,也是“飞行医生”的成员。每个月我都到内陆提供医疗服务,当中包括了到本南人的长屋。到今天,还有一些本南长者认得我,亲切的问候我——他们一如当年的单纯及友善。

  巴贡水坝的工程在不久前完成了,我们可用陆路直通往位于阿沙(ASAP)的长屋。山路出乎意料的繁忙,在前往目的地的途中,有许多载满了木桐的大卡车从我们身边呼啸而过。森林中有许多的木山营,板厂,还有一望无际的油棕园,那样壮观的景象是令人难以想象的。这里已经成为许多大企业从事经济活动的大本营!很明显的,今天的森林面貌肯定与三十年前我从直升机上所看到的截然不同!

  巴贡水坝的建造,使到许多肯雅人及加央人的长屋和土地被淹没在有如新加坡岛屿般大小的水坝集水区下。他们已经被集体迁移到双溪阿沙的徙置区,重新适应新的环境与生活方式。

  本南人也将面对相同的命运——正在兴建的另一座姆仑水坝(Murum Dam)将会影响七座本南长屋,届时将有1千5百个村民会被迁移!

本南族群面临的改变
  生活即将面临剧变,但是本南人的生活水平却一直都没有被提升。除了少数的年轻人在伐木公司工作,大部分的本南人仍然活在贫穷线下。我们把基甸圣经公会的圣经送给他们,可是他们不识字,大部分的孩子根本没有上过学。

  本南人不懂得农耕,仍然依靠森林提供的食物。虽然政府给予协助,但是很明显的,这些协助并不足够。有许多人批评本南人不愿意跟随发展的步伐改变,但是我觉得这是他们的传统、文化及想法使然,这样的评论对他们是不公平的。

  我会已经差派宣教士到这些本南人当中,与他们一起生活,并教育这些落后的孩子们。我真的非常钦佩宣教士们的牺牲及付出,他们的付出没有白费,我看到许多本南人的生命已经因着耶稣的爱而转变。这又再一次的证明,惟有花时间与本南人一起生活,才能有效地给他们带来正面的影响。

面对未知的未来
  这些本南人无法想象被徙置后的生活,他们的生活习性与肯雅人及加央人不同。本南人习惯了靠森林维生,恐怕无法适应在徙置区的生活。我发现就算是年轻一代的本南人,都仍然渴望可以到更深远的森林里去闯。姆伦水坝建成后,他们现有的长屋、土地,谋生的森林都将被浸在水底,这种改变是他们不能想象的。先别说将要发生的事,我发现就算是眼前,本南人已经面对许多窘境。

  短宣之旅的最后一天,我们在一间名叫Long Menapan 的长屋过夜,这是我们探访的三间长屋里最偏远的一间。

  下午四点,我完成了医药服务,与其中一个村民伊肯(译音)聊起来。伊肯是个未满三十岁的壮年男子,已婚,育有两名孩子。伊肯告诉我,他那一整天都还没有进食。我非常的震惊!当我知道他的孩子们也跟他一样的饿着肚子时,我更是难过得不能自己!

  伊肯已经花了两个小时在森林里面觅食,却仍然空手而归。动物都已经逃到深远的森林里,被污染的河流里也已经没有鱼了!在森林还没有被开发以前,食物垂手可得,只要半个小时的功夫就可以给家里的人带来温饱。这就是所谓的“发展”所带来的沉重代价!

  我想要告诉伊肯应当未雨绸缪,要在家里储放一两天分量的食物。可是,他连一天分量的食物都找不到,怎么可能有办法储备粮食呢?他们是过一天算一天,而且未来的日子恐怕会越来越难过!

喂饱本南小孩
  傍晚,当同队的姐妹们在预备晚餐,我和弟兄们就在长屋的后院纳凉。到访这些长屋多次的司机叫我们算算有多少间厨房有炊烟。结果我们在整座长屋里只发现一间厨房有点起灶火烹食。这表示只有一个家庭能在当晚有东西吃!他们的厨房里都是空空如也,根本没有食物可以下锅!我们更被告知,这些本南人在没有食物可充饥时,只能用毛巾紧勒住自己的肚子以缓和空胃的绞痛!

  当我们进食晚餐时,身边围来了许多饥肠辘辘的孩子;一个男队员忍不住了,哽咽的呼吁大伙让孩子们共享食物。孩子们欣喜万分的跑回自己的屋里拿出盘子来,让我们把食物舀给他们。我特别邀请了伊肯来共进晚餐。当天晚上,我们本来只预备了足够队员享用的食物分量,可是却很奇妙的喂饱了全部人,我们见证了天父丰富的预备,赞美感谢主!

临别的飨宴
  我们决定在还没离开长屋之前,为孩子们预备一顿特别的早餐,为此,队员们只喝了一杯美禄和一片饼干充饥。孩子们则兴奋的享用姐妹们用全副爱心为他们烹煮的两锅快熟面。

  我在这群孩子当中,看见一个不到两岁的小女孩努力的把滑溜溜的面条舀进嘴里。我走过去,感觉自己像一个祖父,疼惜自己宝贝的孙女,我拿起汤匙,喂她吃面。当她咽下所有的面条,脸上露出十分满足的神情。

  离去前,我们只能为这些本南人留下祝福的祷告。回程中,这些小孩的脸庞一直出现在我的脑海里,若不是亲眼目睹他们的生活方式,我真的无法相信今时今日,就在陆路可抵达的地方还有人需要这样的忍受饥饿。

  要如何给他们更多的协助以满足他们基本的需求?要如何帮助他们适应即将改变的生活?要如何让本南小孩都有受教育的机会?身为教会的一份子,我们还可以为他们做什么?这些问题在我的脑海里不断的盘旋……无论如何,我真的很感恩有这次服事本南人的机会,因为,我至少可以喂饱一个本南小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30-10-2012 11: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砂比南村落面对伐木摧毁危机
村长叹:发展将我们推进死角
http://www.malaysiakini.com/news/118118

https://www.facebook.com/sylye/posts/4329955760640
“下午四点,我完成了医药服务,与其中一个村民伊肯(译音)聊起来。伊肯是个未满三十岁的壮年男子,已婚,育有两名孩子。伊肯告诉我,他那一整天都还没有进食。我非常的震惊!当我知道他的孩子们也跟他一样的饿着肚子时,我更是难过得不能自己!

  伊肯已经花了两个小时在森林里面觅食,却仍然空手而归。动物都已经逃到深远的森林里,被污染的河流里也已经没有鱼了!在森林还没有被开发以前,食物垂手可得,只要半个小时的功夫就可以给家里的人带来温饱。这就是所谓的“发展”所带来的沉重代价!

  我想要告诉伊肯应当未雨绸缪,要在家里储放一两天分量的食物。可是,他连一天分量的食物都找不到,怎么可能有办法储备粮食呢?

我们更被告知,这些本南人在没有食物可充饥时,只能用毛巾紧勒住自己的肚子以缓和空胃的绞痛!”

***

“当然,这不会是比南人与伐木公司的首次冲突。早在1991年6月,超过300名来自弄阿京(Long Ajeng)的比南人发动封路行动,阻扰伐木活动。这项封路行动持续到1992年,最终在伐木公司叫来全副武装的镇暴队的情况下挫败。

之后1993年3月,比南人再次于舍兰河上游的弄墨卑(Long Mobui)设立路障。这次的行动持续了半年,同样的,伐木公司请来警方和军队来拆除路障,过程中,向居民发射催泪弹。在抗争的6个月时间,9名比南人,包括6名孩童因为疾病和饥饿而丧命。”

***

另一方面,由于他们大部分没有身份证,因此也根无从获得政府任何的济贫援助。

“一半以上的村民并没有身份证。不是我们没有申请,而是申请仍悬而未决。每次我们问国民登记局,他们就尽是要求我们再申请。一些村民已经等了5年以上。”

由于没有身份证,村民不但无法申请政府援助,而且更不能到政府医院看病,甚至送孩子入学。

“每次我们到弄善或者弄莫申请身份证,我们就必须花钱才能到那里。他们还要罚款,或者付钱做新申请。”

***

询及他希望政府为村子做些什么时,巴郎兑沉思片刻,然后采取传统比南人的做法,跟其他村民讨论起来。

最后他抬头表示,希望政府能终止邻近的伐木活动,给他们和附近的村子建立学校和医疗所,以及正式的长屋。

“最重要的是,我们希望在舍兰河上建立一座桥梁,好让我们能够使用大路。”

不过,在提出这些要求的同时,巴郎兑和村民们也无奈的苦笑了起来,毕竟这些愿望对他们来说实在太遥远。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10-2012 01: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天晚上,我们本来只预备了足够队员享用的食物分量,可是却很奇妙的喂饱了全部人,我们见证了天父丰富的预备,赞美感谢主!


讀完之後,除了感謝讚美,還是感謝讚美。(可16:17上)
 
(請弟兄姊妹多為本南人禱告,求主憐憫他們,是按著神所量為上好的賜給他們,並帶領他們走出他們的困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11-2012 02: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是有人说他们和有关当局讨赔偿500千一户家人,是否太过火了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11-2012 10: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淘气娃娃 发表于 13-11-2012 02:07 PM
可是有人说他们和有关当局讨赔偿500千一户家人,是否太过火了呢?

我对数字没有概念。
但是我们要想一想他们的土地被征用后,他们何去何从?

我记得大概五年前我去Damansara附近的Temuan村,征地前他们靠的是大自然。
征地后,政府为他们建砖屋,有水有电。可是他们依靠什么生活?谁为他们所谓的“现代生活”付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4-12-2024 02:39 PM , Processed in 0.137115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