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5780|回复: 16

好贴转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5-1-2005 11: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mag.sinchew-i.com/bw/cont ... ;artid=200412241075
动机不同,命运也不同。
updated:2004-12-24 16:15:38 MYT

各籍贯华人皆有民俗,广东民俗最怕的是“捡到箩底橙”,意思是别人拣剩的最烂货色,才轮到自己付出代价去承顶。相同情况出现在股民身上,因认识不足、眼光短浅、听信风声,以为买到赚钱股,钱丢了下去,才知道是买到别人拣剩的箩底橙,不是压坏,便是变酸。吃了哑亏,撇在心里,无处话凄凉。

股票市场既可爱,也是可怕的市场。有人在那里暴发致富,更有人在那里倾家荡产,家破人亡,纸上富贵,薄到吹弹得破,去如云烟。虽然如此,有人从股市抽离,也有人兴致勃勃进场。

股友买卖股票当然希望今后获得较大的利润,但是股票市场瞬息万变,危机四伏,世界的政治、经济、各行各业的兴衰,各公司的营运操作,发展计划,市场消息,真真假假,时时都在变,因此,股票收益往往是不确定的。投资者可能得到较大的收益,也可能得不到,或者既得到收益却不如预期的多,甚至有些新手,没头没脑的一头栽进股市,撞得鼻青眼肿,焦头烂额。

严格来说,大马股票市场仍未够“成熟”,因为70%的投资者仍属个体的投资,另30%则是有组织性的投资。而在大马的散户中,百分之九十投资人对股票的知识一知半解,许多新手连股市总结表都看不懂,他们不知道什麽是本益比。

无知,是很危险的!毫无股票的知识和技巧就冲进股市去,输到金山剩下平地也不足为奇。

抱著赌徒的心理投资股票跟跳河自尽的结果是同样悲哀的,偏偏就有这种人选上这条路来走。

经济学家凯因斯是一位极成功的股市预测家,他每天早上平均花三十分钟预测股市行情,他有一句话道出个中巧妙的地方,他说∶“对於一个完全没有赌性的人来讲,投资这种行业实在是费神又单调又没有趣味的。可是相对地,有赌性的人做投资时,则必须为他的赌性付出相当代价。”

真正的投资人,一般重视长期趋势,公司前景和盈利能力;他们懂慎重选股,稳扎稳打,在市场状况不明朗时仍然能冷静判断,不频繁进出,多采取长期持有的方式。而投机人士,则偏向於短期走势,重视投术分析,市场心理,买卖气氛的强弱,但并不特别强调股票本身的基本质素。

因观念、出发点不同,命运也因此不同,这就是股民与赌徒之别。

P/S:很不错的一篇对股市的看法。

[ Last edited by Don on 16-1-2005 at 12:14 PM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5-1-2005 12: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mag.sinchew-i.com/bw/cont ... ;artid=200412241159
油价压力 中国降温 老美双赤
痛苦2005

updated:2004-12-24 16:32:34 MYT

去年的这个时候,人们因为美伊战争的告一段落、沙斯与禽流感的受到控制而纷纷看好2004年经济发展,然这一年的表现确实也没让人失望。但在回顾全年的成绩以寻找再出发的基础和动力时,人们却发觉政经的形势已再变得混沌暧昧。

成长势头踩油门

就在9月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曾乐观的预测,2005年全球经济成长可达4.3%。但两个月后,它在11月下旬的最新一次预测中,由於油价创历史新高及美国严重的双赤字,改而提出较中庸的估计,将全球成长率下修为4%。

该组织秘书长拉多表示,世界主要经济体在去年第三季经济数据显露疲态是导致组织下修今年成长的部份原因。在刚公布的欧元区与日本的第三季经济成长中,两地均告减缓,各同得0.3%,美国虽取得3.7%,却也是低於预测。

比较IMF所持的保留态度,其他经济机构及专家的看法显得更加悲观。

世界银行在2005年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指出,自年初迄今涨幅逾四成的国际原油价格已经导致今年经济成长预估下调0.5%。

世行预计2005年及2006年全球经济增长均为3.2%,较去年4.0%成长的预测为低。它表示,今年东亚经济将在中国带动下增长7.1%,表现将超越其他地区,南亚经济预测扩张6.0%。至於在原油价格大涨中受惠的俄罗斯、中东及北非产油国预计明年增长速度将保持不变。

摩根史丹利首席经济学家史提芬罗奇和驻伦敦高盛麾下经济专家占奥纽尔,双双将2005年全球经济成长率下修至3.9%。摩根史丹利甚至警告说,明年全球经济有40%的机会率迈向衰退。

油价成隐忧

展望新一年的经济前景,最引人关注的问题莫过於国际原油价格的上升。据统计,原油价格从前年9月的每桶约27美元升至2004年11月份的43美元,期间更一度上升至55美元的历史新高。油价的暴涨已导致燃料与能源成本的增加,对企业盈利造成压力,进而打击投资情绪。

尽管有人认为目前世界已减少对石油的依赖,油价上升所造成的风险将不比70年代的石油危机,但作为东西两大经济火车头的中国和美国目前仍是全球最大耗油国,如果油价持续高企不下,两大经济体陷入困顿的风险必将随之提高。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油价每桶上涨5美元,即将导致全球经济成长率下滑0.3%。而根据世行的预计,2005年原油平均价格将从去年的每桶39美元降至36元,仍远高於前年的价格。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全球原油供应关系仍十分脆弱,难以预期油价能在近期内大幅回落,同时更不能排除油价再次剧烈波动的可能性。因此,高油价将继续会是制约2005年经济成长的主要不利因素。

美国“勒紧裤头”

而另一个令人担忧的新发展是,全球最大经济体美国的财政赤字和经常账项逆差已上升到极危险水平。尤其是后者,估计去年将达6千600亿元,相等於美国GDP的5.6%,这也意味著美国每天需要20亿美元的外资流入,始可平抑。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这已令美元价位无法维持。自去年8月起,外资购买美国公债大减,在股市狂抛,都是导致当前美元急贬的主要因素。

美元的持续贬值,已造成全球经济的巨大震荡,其中受影响最大的莫过於仰赖美国市场的欧盟国家及日本。目前兑换美元,欧元相距於它最低的时候已上涨了50%,这对依靠出口提升经济的欧元区无疑是一大打击,而其效应也即时反映在第三季的经济成长指数。

刚期望摆脱经济低潮的日本同样受到重挫,其第三季成长缩减,出口更降了2.4%,工业生产则衰退0.7%。对其他亚洲国家,由於经济体制都以出口为导向,全球最大消费国美国的货币贬值,同等於她们的出口变得昂贵,因此均在这一轮美元贬值中受到不轻的影响。

而美国这次放任美元随市场下贬,主要考量就是希望藉贬值增加其出口的汇率优势,并藉此削减贸易逆差。美国的意图很明显,她表示要解决赤字的一个方法就是提高国家整体储蓄率,减少依赖外国资金。如此一来,美国不但不会配合欧洲央行干预美元,更将进一步抑制人民的消费,进而达到缩减赤字的目的。因此,一旦全球最大经济体的美国“勒紧裤头”,各国未来的日子肯定不会好过。

中国硬著陆风险

若仅著眼亚洲,中国对经济过热进行的宏观调控,预计将导致2005年的经济成长速度开始放慢。对发展过热的行业经历了数年的高速增长,一旦速度放慢下来,相关的消费必随之萎缩。目前人们担心的是,这项宏观调控是否会导致中国经济硬著陆。

中国去年的成长势头依然强旺,第二及第三季经济成长率接近10%。过去,中国只透过行政指导方式降温,但11月开始已采取加息的实际干预政策来为经济煞车,令人担心硬著陆的风险更高。目前,中国对全球经济成长的贡献度占所有国家的3分之1,也即是说,如果中国执行的宏观调控发生硬著陆,许多国家势必受到冲击。

此外,油价高涨及通胀上升的压力,也促动全球性的加息浪潮。美国在去年6月至11月已经历四次加息,12月的最后一次联储局会议也极可能宣布加息。中国方面,其主要借贷利率在11月份出现了自1995年来的首次加息,其他欧元区国家也已先后加息,显然这股加息戏码已正紧锣密鼓的即将加演,这个发展势必对企业成本造成负担,并进一步抑制商业活动。

中美喊停

在2004年,快速而广泛的经济成长是全球经济最显著的特征。据IMF的预测,这一年将取得5%成长,它将是自1973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长最高的一年。

大部份的情况或许就如《经济学人》所说的,全球经济成长主要是拜美国与中国之赐。美国实施多年的宽松货币政策,成功刺激消费,促进经济成长;中国惊人的投资成长,在进出口贸易的亮丽成绩上,一方面造就中国经济快速成长,也同时推高来往贸易国的贸易成长数字。如今美国和中国都说要放慢脚步,全球经济能不同步衰退?


P/S:
当大家一致看好大马2005年的股市时,这样的专家看法却层出不穷,你相信哪一个?
我只看趋势,升就买,跌就逃。


[ Last edited by Don on 15-1-2005 at 12:27 PM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1-2005 01: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Don 于 15-1-2005 12:21 PM  说 :
http://mag.sinchew-i.com/bw/cont ... ;artid=200412241159
油价压力 中国降温 老美双赤
痛苦2005

updated:2004-12-24 16:3 ...

Don兄,

记得 : 与龙共舞, 见鬼就逃(5%-10% 或 5分) !!!
你的玩法和我好像一样叻,嘻嘻!!!


GOOD LUCK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1-2005 12: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monthly.wealth.com.tw/272/11.htm
Vol. 200412 December, 2004
再見!低油價
─高油價時代降臨,中國挨了美國重重一拳

文/王榮章
十月中,中國新華社在一篇報導中指出,油價不斷上漲給中國帶來的真正危機在於,中國可能正面臨一場在劫難逃的「石油訛詐」,文中同時指出,美國似乎「坐視」油價上漲,這不能不讓人感到其中「大有文章」。同一天,國際油價漲破五十五美元來到五五‧三三美元,再創歷史新高,而各界對石油後市的看法,也出現史無前例的分歧狀況。不過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不管大家願不願意,高油價時代已然來臨,二○○四年將是石油史上的重大分水嶺,每桶二十五美元以下的低油價時代已逐漸遠離。

油價在「超額供給」中狂飆,中國成眾矢之的
油價衝破五十五美元,而且短期內看不出反轉跡象,今年來原油期貨價格已上漲七○%,如果以去年起漲時低點約二十五美元計算,漲幅更超過一倍,期間兩次分別在四二‧三三、四九‧四美元出現回檔;但隨之而來的是更兇猛的漲勢。以目前油價有效站穩五○美元大關來看,其實也意味先前各界對油價走勢的研判都失準,其中更大的意涵則是,要掌握油價走勢,已經不能再單純用過去的經驗來分析,以免出現嚴重的誤判。

不管看多看空,單從數據來看,都不能否定這波油價的狂飆是在超額供給中上漲,根據美國能源情報署〈EIA〉的預測,全球原油的供需結構,即使到二○二○年,都處在供給大於需求的情況,這還不包括如果油價若持續上漲,可能出現的替代油源,例如近期加拿大西部Alberta州就發現大量的油砂〈Oil Sand〉,蘊藏量相當於沙烏地原油蘊藏量的六○%至七○%。因此以經濟學上最簡單的供需原理分析,油價的確沒有大漲道理,而這也是許多人認為這波油價飆漲是短期、投機炒作的結果。

不過,今年的原油供需結構卻出現矛盾情況。包括去年底委內瑞拉石油工人發動罷工;今年七月初俄羅斯最大的石油公司Yukos爆發欠稅風波〈該公司向國家償還高額稅款期限已過,有可能被解散而停產,歐洲地區將首當其衝〉;七月下旬挪威石油工會發動罷工;八月初非洲最大產油國奈及利亞石油工會發動連串罷工;以及伊凡颶風造成墨西哥灣的輸油設備損害而停工,美國官員估計得花六個月的時間,才能恢復到颶風前九六%的產能,受此影響,美國石油協會公布美國九月原油產量減少一五%,創下二十五年來最低水準。此外,層出不窮的恐怖攻擊,以及伊拉克至今始終無法恢復正常供油,都讓油價供給面處在脆弱狀態。

在需求方面,一方面是全球景氣復甦刺激石油需求,○三、○四年石油需求年增率達到一‧七五%、二‧五%,遠高於○二年的水準,也是多年來的新高水準。另一方面最被熱烈討論的,則是中國、印度兩大地區的石油需求激增,改變全球供需結構。先從數據來看,中國在○三年超越日本成為第二大石油進口國後,今年上半年原油進口年增率高達驚人的三九%,今年大陸每日原油需求較去年增加一○○萬桶,占全球需求增加的三分之一強,估計今年大陸將進口一‧二億噸石油,換算約八‧八億桶原油。

再由長期數據分析,比較一九九二年至二○○三年各地區每日石油消耗量的變化,美國增加一八‧二% 、歐洲減少一○%、日本持平、中國增加一○七‧九%、印度也增加了八四‧六%,可以看出中國、印度成長的速度;美林證券甚至預測未來十年中國的石油需求將會再翻一番,尤其是中國位於浙江的第一個石油戰略儲備油庫明年完工啟用後,將正式進入長期的建立戰備儲油期,對原油的需求將更為龐大。

中國是高油價最大受害者;人民幣不升值代價更大
不過中國方面對於外界,尤其是西方國家不斷強調油價的「中國禍水論」相當反感,也首度正式提出陰謀論予以反擊。以數據來看,中國目前僅占全球石油需求的七%,而且戰略儲油尚未展開,要說中國是這次油價飆漲的元兇的確言過其實。新華社的報導中,直言美國才是當今世界上唯一能對油價問題具有發言權的國家,而中國實際上已成為高油價的最大受害者,而且正面臨一場在劫難逃的石油訛詐。因為美國藉由打造油價中國禍水論,不但可以在大選前有效移轉國內民眾對高油價的不滿,更可以藉此打擊中國經濟,進一步迫使人民幣升值,達到政治與經濟雙重訛詐中國的目的。文章中指出,美國具有政治、經濟、國際、國內的種種手段來抑制油價,例如向中東國家施壓、動用戰略儲備、開啟封存油井等,但美國卻坐視油價高漲,令人懷疑其中大有文章。

這篇文章最後總結,中國不能不警惕西方大國藉高油價遏制中國發展的可能性,而這也是中國第一次毫不掩飾地提出美國藉高油價打擊中國的陰謀論。的確,美國本身今年的戰備儲油在油價高漲下,仍從六‧四億桶拉升到六‧七億桶的歷史新高,距離七億桶的上限已近在咫尺,指責連油庫都還未建好的中國搞戰備儲油實在頗為牽強。

認知中國是高油價最大的承受者之後,中國下一步將面臨是否放手讓人民幣升值的兩難選擇。中國去年進口九一一二萬噸石油,進口依存度約三三%;今年進口估計將增加到一‧二億噸,依存度逐漸逼近四成,若全年平均油價來到四○美元,將直接導致中國外匯損失超過九○億美元,間接的影響更難估計。在人民幣不升值,以及中國使用能源的低效率雙重夾殺下,中國勢必付出慘痛代價。

油價上看六○至一○○美元?高油價將成常態
美國聯準會主席葛林斯潘十月中表示,目前的油價水準還不足以引發通貨膨脹。這話只說了一半,實際上美國是靠著中國自行吸收高油價、高原物料的成本做低價流血輸出,將通膨從美國巧妙地移轉到中國〈中國通貨膨脹率超過五%〉,中國在出口創匯的亮麗數字下,其實是苦不堪言,美國則是得了便宜還賣乖。而葛林斯潘話一出口,則讓油市多頭更加肆無忌憚,美國最近一連串對高油價「老神在在」的評論,對油價簡直是火上加油。

回到原油價格走勢,各種油價預測高點近期紛紛出籠,先前台塑集團董事長王永慶公開對油價表示憂心,認為油價會漲到五○美元,目前已經實現;吉姆‧羅傑斯之前訪台時,也曾表示油價可能漲到一○○美元,是目前最聳動的說法之一;此外,近期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執行長也警告油價可能飆到七十五美元;另外美商花旗證券技術部門負責人露意絲‧亞瑪達也指出,從技術面看油價可望飆到六十七美元,而且高油價將持續幾年,每桶三十五美元以下的低油價時代將不再。

而香港方面也報導,在市場喊水會結凍,號稱「油神」的德州石油大亨皮肯斯日前表示,油價在跌到四○美元以前,會先看到六○美元,估計至十月中,紐約交易所原油期貨市場中,以對沖基金為主的未平倉合約高達二八○億美元,其中皮肯斯就擁有高達五○億美元部位,這也印證,投機炒作的確是這波油價狂飆的最大推手。此外,目前全球每日石油供應量約八四○○萬桶,消費量約八二○○萬桶,但期貨市場日交易量卻達一‧二到一‧六億桶,投機情況可見一斑。

目前市場分析師多數評估最快到明年第二季,甚至到明年中,油價才可能回到正常水準,但正常水準是多少,目前看法仍分歧。幾家主要券商高盛、摩根大通、花旗預測明年平均油價依序是四○、三七‧七五、三十六美元,只有美林預估油價會落在三十一至三十四美元。此外,OPEC組織也已經修正油價目標區間,誠如亞瑪達指出的,原油價格波動已經衝破二十四年油價的平原期,現在要再期待以往的低油價並不切實際,每桶三十五美元價位是較可期待的目標。所幸以幣值換算的實質油價,美國業者在一九八一年的油價成本約三十五美元,換算目前價位約七十三美元,加上全球的石油依存度明顯降低,目前油價仍在可以承受的範圍。

在密切追蹤高油價的同時,中國未來的因應措施也應該高度注意。油價、原物料價格居高不下,證實第一波宏觀調控未達到效果,明年中國無論是放手讓人民幣升值,或是祭出更強烈的調控措施,都將對油價、原物料、金融市場等造成重大影響,更是投資決策上絕對不能忽視的重大變數。 (完)

世界十大石油生產國



P/S:
中印石油争夺战, 高油价时代来临,对身为石油生产国的马来西亚股市影响是好是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1-2005 12: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005年最令人担心的事:布什会随时令你措手不及

财经阅读 http://media.163.com/2005w01/12798/2005w01_1105772869101.html
2005-01-15 15:07:49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不良信息举报 发表评论

美元将因信贷收缩而升值,你信不信?美国人开始增加储蓄,你又信不信?美国的东西已较欧洲便宜31.71%,足以引发资金流向再改变,此乃2005年最令人担心的事,甚至黄金亦顶不住

2004年投资者成为四项全能冠军(股市、金市、汇市及楼市),正在沾沾自喜,2005年成绩如何?神射手亦没法子次次射中红心。面对2005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对上市企业2005年纯利有一定影响,尤其中国宏观调控继续,不少企业边际利润受压,而股价又充分反映利好一面,2005年除了个别精选股份外,整个投资策略以保守为主。机构投资者建议减持香港增持泰国,前者股息回报率太低,如美元再加息,港股恐怕顶不住。如果未来半年美元加息1.25厘的话,港元可能加息3.25厘(2005年第三季美元利率见3.5厘的话),即2005年1月港股值博率太低。

2005年欧洲经济情况令欧元无法加息,2004年12月开始利率差对欧元不利,2005年在竞争资金方面欧洲输给美国,引发汇市方向改变。

2005年油价大部分时间在40美元一桶以上,主因是世界石油市场供求改变,加添了中国及印度因素,在未发展出新能源之前,贵油的时代正式来临,因此能源股中长线看好。

中海油计划以130亿美元收购美国优尼科,主要是对该公司在亚洲区的资产感兴趣。里昂信贷香港公司中国油气部主管认为,支付130亿元收购优尼科花费过大。优尼科的油气储备价每桶11美元,该股股价上升7.7%,见44.34美元;去年上升17%,同期石油股指数上升33%。

中国政府估计,2005年GDP将上升8%,因此对石油需求仍紧张。中海油作为国有商营企业,有责任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能源,过去一直在新兴国家购买油田,此次是首次进军美国能源公司,该公司在印尼、泰国、巴格达及缅甸等国家拥有油田。

油价被操控中国地位不利

中国于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2004年首11个月原油进口已达1.1亿吨。从石油消费情况看,81%石油用于石油加工、化学纤维制造、化学原材料及制成品,用于能源上反而不多(2000年占25%,OECD国家占40%)。

到2010年,中国原油进口量将达1.6亿吨,对海外石油依存度达50%,中国将成全球第二大石油进口国及消费国。未来10年,中国石油供求将长期处于瓶颈,亦是政府必须面对的问题,包括:甲、国际油价波动带来影响。乙、境外资源控制以图避免跨国公司的挤压及地方势力的排挤。丙、海上石油运输通道控制能力,过分依赖中东和非洲地区供应石油所突显的石油进口脆弱性。丁、缺乏完善的能源应急能力,无论战略储备及商业储备均不足。

2004年油价如过山车,从30美元升至57美元,又暴跌至40美元,谁在操控油价?不但令中航油濒临破产,中国更为此多付数十亿美元原油进口费,类似事件2005年或以后会否继续发生?如中国无法加强本身对油价操控能力,只有继续任人鱼肉。

中国有大批廉价劳动力,在国际经济体系中担任世界加工厂,因此需要进口大量原材料,特别是金属和能源,亦需国际运输能力,但金属价格、石油、航运费方面中国都没有操控能力,结果大批廉价劳动力所得收益都被操控金属价格、油价及航运费所占去,形成中国人只有白忙。要扭转2004年的局面,中国必须加强对金属、石油及航运方面的操控能力,例如Clarksons Index(包括油轮、货轮如集装箱货轮的船租指数)由90年代末期9900美元升到2004年4.2万美元,中国完全无可奈何。未来中国不但需到世界各地购买矿务公司及油田,亦需建立强大商船队,肩负起海上运输任务,以确保原料安全、能源安全及运输安全三大项目。

暂时避开原材料股

2005年度投资策略是安全第一,不好期望过高回报,增持现金比重,以免万一另一泡沫在2005年爆破时走避不及。现在美国每天收支赤字仍高达20亿美元,要阻止美元汇价下跌,惟一方法是吸引外资每天购入20亿美元以上资产,才可令美元汇价止跌,其中一个方法便是将利率重新推至高过CPI 2厘或以上。换言之,2005年第三季,美元利率必须升到3.5厘至4厘之间,才可产生上述效应,问题在于利率一旦重返CPI增长率2厘或以上,美国人便会减少消费甚至减少借贷,需求下降可改善贸赤,但同时为出口国如日本、中国及东南亚经济带来压力,尤其日本仍在通缩边缘挣扎;反之,中国问题不大,2003年8月起早已开始宏观调控,股市早已回落,如2005年美国对中国产品需求增长率下降,反而有助中国控制CPI增长率,只是如此一来,全球原材料价格将有较大调整幅度,暂时亦应避免增持原材料股。

利率大方向趋升《洛杉矶时报》访问了62位分析员,他们估计2005年标普500指数可升10%,通胀率2.5%,而美国GDP平均升3.6%,到底大部分人的看法是否代表正确?一年后才知道。但1月份第一个星期美股表现欠佳,经验上,如1月份前5个交易日表现欠佳,1月份全月欠佳的机会便大增;如1月份表现欠佳,全年表现欠佳的机会亦大增,此乃1月效应。标普500指数自2002年10月至今已升27个月,升幅超过50%,过去3年,美国GDP增长是依赖负债上升去支持,2005年能否继续?少数淡友如美林证券主要美股策略员Richard Bernstein认为,利率继续向上,加上美国企业纯利升幅减慢,不利2005年美股及经济。

2005年最大改变是利率,或迟或早高于CPI增长率,即联储局货币策略将由扩张性改为持平。中国宏观调控继续令原材料价格短期受制。利率周期一般长达20年到30年才完成,由低利率到高利率,再由高利率返去低利率,此乃大趋势,即2004年6月开始进入漫长利率向上期,未来利率可能升升跌跌,但大方向向上,维持的日子将十分长。利率向上期美股表现一般不太好,例如1965到1982年。

布什随时令你措手不及

2005年肯定是充满刺激的一年,但须小心看牢自己的财物,以免无谓损失。贸赤及财赤令布什随时都会做出令投资者措手不及的事,以阻止美元下跌引发危机。由于太多美元淡友,市场或迟或早须利用反弹挫一挫美元淡友锐气,以免1995年低点失守。

《福布斯》杂志说,股圣巴菲特抛空美元赚了200亿美元;1998年1月,巴菲特公布大量持有白银后,银价升30%,然后由1998年2月7.4美元一盎司跌至2001年11月4.03美元一盎司,证明老巴有时也会看错。美汇指数与MACD背驰愈来愈明显,我老曹担心美元强势即将鱿郑?壳傲?平鹨嘤ν吮苋?帷?

标普500指数上升楔形令人担心,但标普600只低价股指数更加危险,担心炒二线股的热潮在2005年首季随时退潮。当大部分人认为2005年会更好之时,事实如何?现在应否远离群众?1990年日本人绝不相信日本奇迹会结束,一如1997年7月香港人绝不相信香港楼价可以跌足6年一样,2000年又有几多人相信手上科网股可失去96.12%价值?如今告诉你美元将因信贷收缩而升值,你信不信?现在告诉你美国人开始增加储蓄,你又信不信?美国的东西已较欧洲便宜31.71%,足以引发资金流向再改变,此乃2005年最令人担心的事,甚至黄金亦顶不住。目前美元利率仍低于CPI增长率,但此情况将在2005年上半年改变,引发信贷收缩支持美元汇价。各位应小心,因为股市现水平已偏高。

美国人消费力可能已到达极限,如果2005年是美国人开始减少消费的一年,这是2005年我老曹最担心的事。

2000年科网泡沫爆破后,2001年起布什同格老出尽九牛二虎之力去支撑经济,2002、2003及2004年GDP回升,2005年又怎么样?GDP增长率一旦放缓,布什同格老又有何妙法?减税、减息抑或令美元汇价崩溃?2002至2004年美国经济繁荣建基于借贷而非收入上升,2004年第三季美国人同美国政府消费占GDP 89.2%,一旦消费放缓便no eye see矣。

格老为阻止2000年科网股泡沫爆破所带来的伤害,制造了信贷泡沫,刺激美国楼价、债券及股市上升,此一信贷泡沫已有3年历史,还可维持多久?欧元区2004年第三季GDP增长率只有1.2%,假设美国GDP增长率下调至2%,2005年美国楼市、债市、股市又如何?金价200天平均线在412美元,估计在此水平重建基础,如金价412美元失守,可能表示美国经济将步日本1990年或香港1997年8月的后尘。以今时今日美国人的负债比重,如美国进入通缩期,影响无法估量。

今天世界性通胀力量来自中国,中国是钢材、铜、油等大买家,2005年中国宏观调控如果成功,原材料价格可停止上升,世界性通胀压力消除。

《华尔街日报》访问了56个分析员,得出以下结论:一、短期利率2005年由2.25厘升到下半年可见3.5厘。二、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升11%,30年期长债息率见4.5厘。三、2005年仍是精于选择的一年,继续炒股不炒市,可留意者包括石油股。

曹仁超/文(作者为香港《信报》专栏作家)


P/S:
2005年既是机会,也可能是危机,视乎买卖的时机。
这只牛应该还有半年的寿命,再看。


[ Last edited by Don on 16-1-2005 at 12:43 PM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1-2005 10: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magazines.sina.com.tw/mon ... 1/200501-008_6.html

長期套牢股如何聰明脫手?

台灣股市屬於淺碟型市場,不僅指數震盪劇烈,就連主流族群的改變也相當快,常常讓投資人摸不著頭緒,跟著主力、外資買進,卻搭上行情末班車,導致手中總有一些抱著無趣、賣了可惜的套牢股票,這些長期套牢股如何「處理」?往往是投資人不願面對,但卻應該瞭解的課題。
只要有過投資經驗的人都知道,「套牢」似乎是家常便飯,由於先前台股經過一大波段的空頭行情,導致不少投資人手上多少都握有幾檔被套牢的股票,想攤平又怕找不到好時機,落得「愈攤愈平」的下場,不進場攤平的話,唯一能做的就只有等待,但股價重回高點的機會似乎微乎其微,該如何選擇?實在是讓人進退兩難,於是只好「眼不見為淨」,懶得再去理會這些個股,這就是多數投資人常遇到的狀況。

及早停損是避免長期套牢的首要法門

之所以會這樣,除了不熟悉投資產品之外,多數是人性所致,因為「貪」與「怕」,才沒有在適當的時機買進或賣出,也沒有確實執行停損,才會因此住進「套房」中。而所謂套牢股還分為長期套牢股與短期套牢股,短期套牢股解決的方法較為簡單,因為損失不大,只要在合理區間認賠出場,或是暫抱等待止跌再行進場加碼攤平,都可以將損失降到最低,最怕的就是沒有在短期套牢時盡快解決,等到愈套愈深的時候,想要解套,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事了。

舉例來說,通常合理的認賠範圍是一○%,當虧損在一○%之內的時候,就要趕快認賠或是想辦法攤平解套,若是等到虧損擴大至二○%時,常會捨不得認賠出場,於是開始說服自己,「反正都賠這麼多了,再抱一下吧,搞不好會反彈。」就是這種心態,才會讓短期套牢股變成長期套牢股。

先判斷有無長期投資價值,再決定該不該續抱

而如果變成長期套牢股,又該如何解套或脫手呢?通常,第一步要做的,是先判斷手中的長期套牢股還有沒有續抱的價值,所謂的價值就是有沒有長期投資的空間,有的話就續抱,以長期投資的角度來看待;沒有的話,當然就要將資金撤出,轉進其他更具投資價值的標的,如此才能有效解決長期套牢股。

然而,判斷的標準為何呢?首先,先檢視一下手中持股的產業別,舉例來說,若是景氣循環股,不妨暫抱,例如,每年十月份通常是塑化類股的旺季,因此每年到了這個時候,塑化股總不免要表現一下,這就是景氣循環股,若手中的套牢股是屬於此種類型的話,不妨就以長期投資的心態視之,待其產業進入旺季時,再來進場加碼攤平。

現金股利穩定,可長期投資

另外一種值得續抱的股票就是公司獲利狀況穩定,且有配發現金股利者,以這種情形而言,就算是長期套牢,每年光現金股利的收入就約略可抵銷股價下跌的損失。中鋼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從二千年以來,每年現金股利的分配都相當穩定,自二千年以來逐年分別配發每股一.三元、一.五元、一.二元以及一.四元,今年由於鋼鐵類股漲勢兇猛,現金股利更是高達三元,由此可知,抱到這種股票的話,即使套牢亦不足為懼,因為現金股利的長期收益相當可觀。
仰賴人氣推升的投機股,重回高點不易

另一種跟景氣循環股大異其趣的,則是當下最熱,一大堆投資人瘋狂搶進的熱門股,最好的例子就是像前幾年的網路族群,當年紅極一時,連帶著科技股也跟著水漲船高,但隨著網路泡沫化,科技股的身價大不如前,要是抱到這種股票的話,想解套恐怕就不是那麼簡單,這時,不能樂觀的以「長期投資」角度看待。

在判斷手中套牢股票還有無續抱價值的時候,另一重點就是看產業有沒有前瞻性,以及目前是屬於創始、成長或是穩定階段。以電子產業來說,目前多數電子股都已邁入穩定成熟期,這一點從股價上亦可看出端倪,現階段已不像前幾年,會有動輒上百元的股價,因此,在判斷其投資價值的時候,就必須將這些因素都考慮進去。

不適合長期投資者要勇於停損

而在判斷手中持股適不適合長期投資之後,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把不適合長期投資的股票汰弱換強,將資金撤出,轉進更適合投資的標的。對「投資」這件事來說,不但買進需要勇氣,賣出更需要勇氣,多數投資人在買進的時候都會設停損點,但能夠嚴格執行者不多,才會愈套愈深,尤其對長期套牢的人來說,認賠比買進需更具學問,如何讓自己的套牢股票聰明脫手,需要健全的心態以及操作技巧。
趁波斷下跌加碼攤平,來回操作

要脫手,首先必須先觀察股價波動的頻率和區間,若股價已經歷波段下跌,或可以趁其反彈時進場加碼攤平,此時,就無需理會基本面或產業面的消息,只需依量價關係進場,區間來回操作即可。在心態上,則要先忘掉之前長期套牢的價位,換句話說,把自己當作空手者重新進場,賺取區間價差,來回幾趟操作之後,或可稍稍彌補之前長期套牢的損失。但值得一提的是,千萬不可企圖等到原價位再賣出,情願多進出幾趟,也要把握短線賣點,先落袋為安;再者,嚴設停損並確實執行,否則,會再產生第二張套牢股,就得不償失了。

最壞的狀況就是股價跌跌不休,絲毫沒有反彈的跡象,如此就要狠下心來認賠出場,才能不讓虧損擴大。更積極的作法,是不但認賠出場而且反向放空,就算是搭上末跌段的末班車,也能彌補之前下跌的虧損,但是必須注意嚴設停損點,否則很容易造成多也賠、空也賠的狀況。總而言之,停損是投資時不可或缺的,很多投資人常會犯的一個毛病是「不賣就不會虧損」,尤其是現股買進的投資人更是如此,這是個錯到極點的觀念,不管是現股還是融資買進,該停損就要停損,千萬不要讓虧損持續擴大。

深入了解產業,才能做到價值投資

把不適合長期投資的股票賣掉之後,剩下的,就是應該以長期投資心態去面對的標的,此時,必須先忘記當時介入該股所預設的短線目標,尤其當產業景氣漸漸轉型之後,不能再像產業爆發期一樣,用成長型的投資價值觀去面對,否則只有長期套牢的命運。

舉例來說,現階段有很多電子產業都陸續進入產業成熟期,營運爆發力大不如前,因此股價也就沒有大幅度的區間價差可以賺,在此情況之下,用長期、價值投資來面對,會比用短期、成長型投資來得適合。若以類股來分類的話,金融股是一個適合用價值投資來看待的類股,因為一些大型金融股股本大,股價波動不大,但每年獲利穩定,正是價值投資的好標的。

操作長期投資股,不能靜待解套

面對長期投資股,並不只是單純的續抱而已,而應該用更積極的角度去看待。舉例來說,除了手中原有的持股之外,更應該積極尋找較低的價位進行加碼,此一加碼動作除了有攤平的意味存在,也代表對此產業特性有充分的了解,因此在評估之後願意長期持有,此時買進的動作與上述的追求短期區間價差就大不同,這時買進之後無需理會短期的價差波動,只需將自己的停損、停利點設好,跌到停損點就賣出、漲到停利點就賣掉,就這麼簡單,如此就能真正達到長期、價值投資的目的,不必為了短期的價差波動而傷神。

長期、價值投資有一個很重要的地方,就是必須對產業有深入的了解,價值投資與成長型投資最大的不同,就是投資人本身對產業特性要有一定程度的認識,包括這個產業的淡旺季、上中下游的廠商關係、產業景氣循環等,都是必須要做的功課,唯有深入了解之後,才能真正做到長期、價值型的投資方式,否則恐怕又落入另一個長期套牢的深淵。

P/S:精明投资,绝对好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31-1-2005 01: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nsteel.cn/forecast_content.aspx?id=9477

全球钢铁市场:成也中国 败也中国

    这一年来中国在全球市场大批买入钢铁,让生产商们赚得盆满钵满,而其他钢铁用户则叫苦连天。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未来中国可能也会导致全球钢铁供应供大于求。
    中国钢铁消费需求增长的急剧下滑以及国内钢铁厂建设的遍地开花,已使中国从一个钢铁净进口国变成了一个净出口国。11月份,中国净出口钢铁100多万吨,比10月份增加一倍多,而上年同期为净进口近300万吨。而根据国际钢铁产业协会(International Iron & Steel Institute)的数据,全球第六大钢铁净进口国德国2002年全年净进口只有690万吨。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也是最大的消费国。国政府为经济降温的举措已导致钢铁需求的放缓,据瑞银(UBS AG)的数据,中国钢铁月消费量较上年同期仅增长了5%左右,而2002年、2003年以及2004年年初的平均月增幅为26%。瑞银还估计中国的钢铁产量今年将增加22%,达到2.68亿吨,明年再增长14%,达到3.05亿吨。
    中国钢铁出口的增长以及国内经济的放缓,已在一些钢铁生产商中引发了钢铁热潮可能逆转的担忧。“短期内,中国经济增长对于北美(钢铁)行业是个利好,但中长期来说这令人担忧,”美国钢铁产业协会(American Iron and Steel Institute)的会长夏基(Andrew Sharkey)表示。
    在建筑用的低品质钢铁市场中,中国现在是净出口国,但轿车、卡车用的高品质钢铁市场供应依然紧张,日产汽车(Nissan Motor Co.)和铃木汽车(Suzuki Motor Corp.)11、12月份不得不停工几天,原因就是钢铁供应不足。但中国也在扩大高品质钢铁产能以及钢铁生产原材料(如煤炭)的产能。
    中国成为一个钢铁净出口国,凸现了全球大宗商品供需趋势的变幻无常,虽然需求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化。今年来,中国的煤炭和铝等部分原材料的产能大幅增长,这可能会迫使其将富余的部分原材料推向全球市场,导致市场价格如当初飞速上涨一样迅速下跌。
    中国钢铁供应的过剩可能不会立即影响全球价格。而且,钢铁行业中的一些人也指出,钢铁生产所需的许多原材料依然供应紧张,因此不管有多少新工厂投产,钢铁产量都将受到抑制。但中国钢铁出口的增加无疑会逐步影响到其他市场,对华出口的钢铁生产商们将不得不转向美国和欧洲等其他地区的买家。
    事实上,一些钢铁用户表示,他们早已感受到了亚洲产能增加和需求放缓的影响。澳大利亚矿业公司Pan Australian Resources Ltd.就是其中之一,该公司正在老挝北部建造一个1,500万美元的黄金加工厂,钢铁占该厂建造成本的10%之多。 Pan Australian今夏为这个项目估价时,供应商们在估价中预计钢铁成本将继续上升。但现在随著钢铁交货,Pan Australian发现钢价比预期低10%以上。“看来(钢铁生产商们)的订单已减少了,因此他们需要加强价格竞争力,”Pan Australian的发言人华尔希(Joe Walsh)表示,成本下降意味著“我们的项目投资回报率将提高”。
    更多的产能扩张仍在筹划中。中国政府今年早些时候虽然宣布要控制钢铁投资过热,但最近仍批准了国内第五大钢铁生产商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Maanshan Iron & Steel Co.)25亿美元的工厂扩建计划,专门生产轿车和家用电器用钢。此外,中国政府还批准了不锈钢生产商太原钢铁(Taiyuan Iron and Steel)20亿美元的扩建计划。
    据中国国有媒体报导,中国最大的钢铁生产商上海宝山钢铁集团(Baosteel Group)正在考虑一个100亿美元的扩张计划,在广东建设一个年产1,000万吨的工厂,此项目还有待政府的批准。宝山钢铁集团官员拒绝对此计划发表评论。此外,宝山钢铁集团已开始在广东建设一个不锈钢厂,建成后这将是中国最大的不锈钢加工和分销中心。
    “从中国目前的情况不难想像这是一个多严重的问题,”瑞银驻伦敦的钢铁分析师希克森(Peter Hickson)表示。瑞银最近将全球钢铁类股的评级从买进下调至中性,主要就是因为中国引起的担忧。
    不过,一些分析师仍认为,担心钢铁业出现供应过剩仍为时过早。许多新的扩张计划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完成,而且如果钢价下跌,一些计划可能就会被取消。而且,钢铁业管理人士相信,铁矿石、焦炭以及废金属等原材料供应短缺也会限制新产能效应的发挥。“我认为,人们对新产能的担忧有些过度了”北卡罗来纳州Nucor Corp.的首席执行长迪米克(Dan DiMicco)表示,“你可以建钢铁厂,但没有原材料这些工厂也不能运转。”
    仅仅几年前,钢铁行业还深陷于长达10年的不景气中,直到2003年和2004年随著全球(尤其是中国)制造业的普遍提速,才出现了改观;中国的摩天大楼和基础设施建设所需钢材大大超出了预期。2004年全球钢铁供应短缺导致了恐慌性采购,钢铁价格增长了一倍,钢铁生产所需的原材料供应也出现了短缺。
    “我们不能说全然不担心中国产量的增加,”韩国大型钢铁公司浦项综合制铁公司(Posco)的发言人Kim Soo Jung表示,“如果他们不停地这样生产,必然会导致产量过剩。” 但即使是这样,浦项仍在考虑扩大自己的产能,包括可能和澳大利亚的必和必拓(BHP Billiton Ltd.)合资84亿美元,在印度建设一个年产1,000万吨的钢板厂。Kim表示,近至2001年,浦项还是全球钢铁产量最大的公司,但后来一些竞争对手通过一系列的并购夺走了第一的位置,“如果我们想保持业内的领先地位,就得扩大产能。”
    中国官员强调, 最新的扩张计划意在高品质钢铁市场,而不是低品质建筑用钢。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经济运行与发展研究主任王小广预计明年中国的钢铁产量将仅增长10%至15%,低于今年的20%多。(来源:华尔街日报)  

P/S:早期几个钢铁公司大抄和搞上市,是不是打算趁着还看好的时机从大众手中刮走一笔?现在钢铁股的走势已见疲势,你又怎么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2005 08: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magazines.sina.com.tw/sma ... 1/200501-002_1.html
台股選股邏輯正在寧靜革命
猜不準的PE易受傷,穩紮穩打的ROE最真實
文◎李有德

愈來愈多投資人發現,用PE選股經常受傷,因為連分析師或是公司內部都估不準的E(預估獲利),換算出來的合理本益比當然也就失之千里。反倒是根據真實獲利導出的ROE選股邏輯,才能讓股東穩穩獲利,想要投資睡得著的好股票,ROE就是關鍵鎖鑰。

全世界最大的塑膠窗簾製造商億豐(9915),和世界第三大的面板製造商友達(2409),目前兩檔股票股價位置都是40幾元,但是手中持有億豐和友達的投資人,命運卻南轅北轍。

窗廉打敗面板,ROE戰勝PE

問問身邊的朋友,手中持有友達的投資人,大都愁眉苦臉,嚴重套牢。半年前友達股價還一度創下79.5元天價,目前腰斬。短線套牢沒話說,長期投資友達,命運會不同嗎?從友達2000年9月62元上市掛牌以來,長抱至今,經過除權配股子後,目前平均成本約45元,依12月7日收盤價,長報四年多還是小賠7%。

至於投資億豐,今年才進場的股東,平均下來不賺不賠,持股兩年平均賺7%。持股三年,平均可賺50%;如果在友達掛牌同時,就捨友達抱億豐的股東,長報四年多的報酬率至少是300%。

這樣的結果讓很多投資人無法相信,畢竟友達是所謂的成長股,是火紅的面板產業,大家都說這是台灣未來的希望。一樣40多元的股票,投資人命運兩樣情,無法相信窗廉竟然打敗如日中天的面板。
4年前投資億豐與友達各1元的效益大不同

那麼投資人又要用什麼指標預先看出︰億豐會比友達更對得起長期跟隨的股東?答案就是ROE(股東權益報酬率)長期穩定度的差異。ROE是股東出的本錢和公司賺得錢的比率,ROE長期穩定成長,表示該公司長期穩定的在幫股東賺錢。如果投資人懂得運用ROE,就不會錯失鴻海(2317)抱10年賺10倍的威力。

以億豐和友達為例,透過ROE的算式,就可以知道長抱股東的待遇有天壤之別。億豐股東五年前投入1元,目前已變成3.7元;友達股東,五年前投入1元,現在是1.4元,高下立判。

億豐的ROE穩定性很高,過去五年ROE都維持在27~35%,讓長期跟隨的股東穩健獲利;友達的ROE忽高(2004年為28%)、忽低(2001年為-20%),結果跟隨的投資人也是大喜大悲。

◎名詞解釋︰ROE

比方一家公司股東拿出本錢40萬元,再向銀行借60萬元,這家公司等於擁有100萬元的資產,如果營運賺了10萬元,ROE(股東權益報酬率)就是25%(=10/(100-60))。
P/E的E猜不準,預估股價當然也抓不準

如果不用ROE,改用台股投資人慣用的PE,就會看不出億豐的可貴,而迷失在友達的預估前景。因為P/E觀念雖然簡單,但是要實際運用卻很難,重點在於P/E是用猜的,分母的預估EPS(每股稅後純益)常猜錯,特別是變化快速的電子業。

以友達為例,年初所有人一面倒認為,友達全年至少可賺一個股本(EPS10元),79.5元的友達本益比八倍很便宜。到了第三季,友達毛利率從上半年的35%,劇跌至19%,第四季更可能不到兩位數,甚至出現虧損,預估全年EPS6.5元,但上半年就已經賺到5.8元,表示下半年獲利將大幅下降。

友達獲利起伏像坐雲霄飛車,由好變壞快如流星,別說機構法人猜不準,大股東也無法精確掌握。現在股價換算出來的P/E 是六倍,投資人還是覺得貴。不過其實友達今年還算好的,P/E上下差一倍,套牢最不幸只是股價腰斬,但2000年和2002年P/E上下差三倍,運氣差的話,投資100萬元會剩下25萬元。

至於億豐,每季的EPS都很穩定,不會像友達忽高忽低,市場對它的評價愈來愈高,P/E區間最近五年不斷向上提升,今年甚至已超過友達。從億豐與友達的案例可以知道,ROE的可貴,是可以看出這家公司到底已經幫股東賺到多少錢;PE的不可信,則是要靠準確預估這家公司未來可以幫投資人賺到多少錢。俗諺有云,萬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與其去追逐猜不準的萬鳥在林,不如確實掌握手中之鳥,台股選股邏輯主流正在進行寧靜革命。

P/S: 巴菲特所提倡的 ROE,它的稳定安全性,你看到了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4-3-2005 10: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chinese.wsj.com/gb/20050302/ecm133610.asp
亚洲廉价航空市场方兴未艾  

市场营销咨询师迈克尔·科科兰(Michael Corcoran)工作很忙,以致于他在飞机上的时间要比呆在曼谷家里的时间还多。但环游世界的行程可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而且,他刚刚创办了自己的咨询公司,因此,科科兰急于找到能享受廉价机票的机会。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现在得精打细算。”

在2月中旬预订去苏梅岛(Koh Samui)的机票时,他开始搜寻廉价航班。最后,他购买了一张Bangkok Airways的50美元的往返机票。科科兰表示,“这张机票太便宜了,简直让人无法拒绝。”

过去两年时间里,至少有6家新的廉价航空公司投入运营,其中有些公司得到了大型航空公司的支持。这6家公司中包括是:Jetstar Asia Airways (受快达航空(Qantas)支持)、Tiger Airways (受新加坡航空(Singapore Airlines)支持)、Valuair和AirAsia。

本月,又一家廉价航空公司──Oasis Hong Kong Airlines宣布成立,该公司宣布今年晚些时候将开通香港至欧洲的航线。

有些航空公司的票价非常惊人,经常只有大公司票价的一半甚至更低。比如:Bangkok Airways从曼谷到普吉岛的单程机票,税前票价只合43美元;Jetstar Asia从香港至新加坡的单程特价机票还不到25美元;Tiger Airways从新加坡至曼谷的双程机票只有12.20美元。

面对如此低廉的票价,旅行者可能很想知道,为削减成本,这些公司是否会让他们“享受”比经济舱还糟的乘坐环境。不过,虽然这些廉价航班的条件的确有缺陷,乘客为享受低价需要忍受一些不便,但这些航班的确提供了真正的节约费用的途径。

首先要提醒的是:这些航班上都只提供基本的服务,你从票价上省钱会让你在其他方面作出一些牺牲。多数廉价航班不能预定座位,也就是说,如果你想坐在靠走廊的座位,事先无法保证。AirAsia和Jetstar Asia的航班上食物和饮料要另外收费。而且,许多公司取消了飞机上的商务舱,这样可以安排更多的经济舱位。另外,别再想著那些常客优惠计划了,廉价航空公司可负担不起这类优惠。

同时,还要注意你的行李。某些廉价航空公司允许免费托运行李的重量低于大公司的标准。AirAsia、Tiger Airways和Lion Air的标准都是不超过15公斤。而国泰航空的限重是20公斤。如果有超重的行李,要准备好支付每公斤3美元的运费。

亚太航空中心(Center for Asia Pacific Aviation)航空咨询部门董事总经理哈伯森(Peter Harbison)说,如果把这些小的项目加起来,廉价航空公司的成本比大公司就减少了20%-30%。他认为,如果那些大公司认为他们可以通过折扣票将这些廉价航空公司挤出市场的话,他们将不得不面临一场血腥的较量,而他们在这样的较量中是不会取胜的。

大公司倒不必因此感到不安。国泰航空发言人Carolyn Leung说,首先,廉价航空公司在货运方面无法与国泰这样的公司相抗衡,因为它们的机型比较小,而货运是亚洲航空公司的主要收入构成。Leung说,国泰仍希望保持目前这种提供全方位航空服务的结构,这是国泰的强项。不过Leung表示,国泰仍将密切关注市场,并且不排除任何调整的可能。

而且,老实说,很多情况下廉价航空公司实际上与大公司并不直接竞争。廉价航空公司飞行的线路经常是大公司不飞的,比如到泰国的苏梅岛或者马来西亚的丁加奴。哈伯森说,廉价航空公司的目标就是通过低价机票吸引游人,以此创造新的目的地。可以说,欧洲的廉价航空公司Ryanair正是基于这一模式获得了巨大成功。哈伯森说,在马来西亚这种模式也很有效,AirAsia的航班主要就在马来西亚。

务必注意的是,廉价航空公司和大型航空公司一样都有自己的枢纽机场,乘客必须从那里搭乘各路航班。新加坡的Jetstar Asia、Tiger Airways和Valuair几家公司都选择了樟宜国际机场(Changi International Airport)作为自己的枢纽港。

但香港不是廉价航空公司的枢纽,因此香港人经常不得不先飞到其他地方才能搭乘廉价航班。吉隆坡和雅加达虽然分别有AirAsia和Lion Air,但它们的航班大多都是国内航线。

虽然票价已很低廉,但廉价航空公司像所有航空公司一样也有促销活动。Tiger Airways、Bangkok Airways和 Valuair都通过电子邮件向订户提供有关航班动态的通讯,上面会有一些优惠活动消息。此外,最好是联络航空公司的话务中心,了解有关优惠活动的信息。

虽然乘客在准备订票时不时会想到廉价航空公司,但有时网上订阅系统可能很混乱。这一点比较奇怪,因为人们会认为,廉价航空公司应该会充分通过利用互联网来节约成本。

你可以在Valuair的网站上预订一张从香港去新加坡的机票试试,网站会反馈出好几种选择:Flexi (B)、Flexi (M)、Saver (W)等等,你要仔细浏览才能知道各种条款下的票价。另外,有些公司的网站极其缓慢,让人很不愉快,比如Lion Air的网站。该网站上有些网页甚至“还在准备中”。

就在今年的农历新年前夕,Jennifer Yuen想在Tiger Airways的网上订一张从新加坡去普吉的机票。但在新加坡一家精品房产开发公司担任董事的Yuen说,有一半时间网站的预订功能根本不运转,能运转的时候,她查到一些促销票价,于是打电话到票务中心去问,却被告知这些优惠价已经不执行了。

不过当Yuen后来又打电话到Tiger Airways询问的时候,公司的客户服务代表却说,还有多种优惠价格。Yuen于是立刻订了一张6.09美元(税前)的单程票。

航空业空前繁荣的最大受益者或许是乘客,许多以前需要换乘的目的地现在可以直飞了。以前泰国航空也有新加坡至普吉的航班,但必须在曼谷转机,这一来整个行程至少需要5个小时。

而Tiger Airways从新加坡直飞普吉只要两个小时。新组建的Oasis Hong Kong Airlines计划今年晚些时候推出直飞部分欧洲城市的航班,而以前从香港去欧洲需要在法兰克福或伦敦转机。

但对某些旅行者来说,价格如此低廉的机票最后却让他们掏了很多腰包。因为,在单程机票经常只要25美元的情况下,人们可能会忍不住从新加坡坐飞机到曼谷购物,当天往返。Yuen说,她就考虑过这么做。

她说,机票价格这么低,乘飞机到曼谷购物比在当地购物划算啊。

P/S: 瘦田没人耕,耕开有人争,AIR ASIA 又可以保持多久的优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3-2005 10: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卫星与巴非特代言人罗伯特的精彩对话

作者:http://www.e-economic.com  来源:网易商业报道   发表日期: 2004-11-10  

东亚经济评论 http://www.e-economic.com  文章页数:[1]   
 继世界投资大师罗杰斯来北京作了大型投资报告会后,股神巴菲特的合伙人、全球代言人罗伯特又来到中国,日前,罗伯特在北京进行了大型的报告会。罗伯特的报告会详细谈了以下问题:世界最伟大的投资人巴菲特的投资理念和管理哲学及其实践;巴菲特的投资理念之所以得到成功的因素就是不以股票价格作为投资标准,其投资决策依据主要是公司的商业经营活动,包括经营模式,行业发展状况以及企业管理方式等。巴菲特投资理念的精髓就是,要想取得投资成功,除了选择正确的行业,还要对公司的财务报表和高管人员的智力、能力、性格进行分析。

  笔者受邀参加了这次报告会,在聆听了罗伯特先生的精彩讲演后,作为嘉宾作了主题演讲,以下是笔者在这次报告会上所做的主题发言。

  张卫星:谢谢大家,也谢谢主持人。今天因为时间已经比较紧了,我就稍微短一点。我进入中国股市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巴菲特先生,可以讲就是因为读了一些关于巴菲特的投资经历的书后,才使我对股市和投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经过将近十年的实践以后,我的最深感触是,巴菲特先生是属于美国的,不属于中国的。所以我讲的东西可能要给大家泼一点冷水,首先要明白中国股市的现实。很可能,在我们这一生里我们都不可能拥有像巴菲特那样的机会,甚至不能拥有那样的投资土壤。巴菲特先生的成功,真正是一个美国人的美国的故事。

  刚才的一些专家演讲里讲到的成功案例,我看到很多的例子实际上是实业投资,中国目前最成功的就是实业投资,股票投资我不认为中国会有像巴菲特那样成功的案例,在我可以预见的未来,我不认为巴菲特的理念会在我们的股票市场获得成功,这是一个现实。

  比如说,罗伯特先生的讲演中有一句话说“推动人类社会进步许多时候的功绩是科学家和艺术家”,我们看到在西方社会里大量的人类进步的成绩是科学家的功绩和艺术家的功绩,包括股市的建立有艺术家的成分也有科学家的成分。中国建立的股市,我认为更像是艺术家建立的股市,感性的成分很多,理性的东西差距是非常大的。我们的股市是从“资本主义可以搞股市,社会主义也可以搞股市,搞不好,大不了可以关了吗?”的一种尝试发展的浪漫情愫中开始的,科学的论证、理性的分析却几乎没有。

  我就想到了一个问题,罗伯特先生讲到,通过世界上各种投资成功人士的经历看到的现象是,绝大多数投资成功的人士是以长期持有几家成功的企业股票而获得的财富盈利。也就是说,是这些企业的成功,是企业给社会创造了财富,从社会中获得金钱收益,然后给投资人带来的财富。投资获得财富就是这么一个模式,而且这应该是很正确的一个模式。

  目前我们在中国恰恰把这个完全搞反了,我们现在的这些企业不是想从经营中、销售产品中,从为社会创造财富中,获得很好的金钱回报。而是想跑到股票市场里,用股票去把大多数社会民众的金钱换回来,我们现在所参与的所谓股票市场,正好是这些企业想用股票这种东西换民众金钱的场所。

  这个现实和罗伯特先生给我们介绍的文化和股市投资的模式是格格不入的。

  我们也知道巴菲特先生投资了我们的中石油并且在很短的时间之内,获得的很好的投资收益,涨幅很大,平均一倍以上,迅速的卖出获利了。作为我们中国的民众,作为中国的股票投资者,可能你买不到那个价格,你没有权利去买到巴菲特先生可以买到的价位。你能够买到的价位是巴菲特先生需要获利卖出时候的价位,这是事实。(鼓掌)

  我们为什么买不到巴菲特先生所能买到的股票价位?为什么?我们的股市,说实话实在是一个垄断的股市,中国只有沪深A股两个市场,目前1400家上市公司不到。这种政策垄断的股市甚至可以讲是一个政治的股市、一个国营的股市,这是我们的现实,是我们遇到的一个问题。

  比如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我们看到这个背景图是一个世界地图,巴菲特先生的家乡正好在美国的中部,我们现在处于中国的北京,如果我们把这个世界地图像地球一样整个圆起来看的时候,就会发现我们与巴菲特的家乡正好处在两个完全相反的地方,我们很多深层次的认识和意识都是反的。比如说有地方着火了,在北京就会打119,但是在美国就是911。没有人规定为什么这样?在中国股市里我们看到股市大盘是红颜色的,我们很自然的反映出来今天的股市大涨了。但是同样的颜色在美国就是股市大跌了。比如说写地址,中国的方法是中国北京海淀区一直写到国家行政学院的讲堂,是宏观到微观的思路。但是在美国的文化里是另外一种相反的书写思路。在开始讲演前我写了一串很简单的英文字母,罗伯特先生您能认识一下这是什么意思吗?

  O  I  R  T  B
  B  L  E  T  U
  E  E  N  W  F
  R  S  &  A  F
  T  R  M  R  E

  罗伯特.迈尔斯(仔细看了一会儿)说:I don’t know! (我不知道)。

  张卫星:其实这个英文字母的矩阵是很简单的,就是由两个人的名字组成一个叫做沃伦.巴菲特,还有就是麦尔斯.罗伯特您自己(Warren Buffett & Robert Miles)。不过我只是按我们民族的文化传统来书写而已。我们民族的文化传统是先竖着写,但是美国是横着写,我们从右写到左,美国从左写到右(近现代我们才刚改为国际惯例)。

  假设我们已经知道了美国的语言是由26个英文字母组成,并且我们也知道了沃伦.巴菲特先生和麦尔斯.罗伯特先生的字母拼写,我们很可能把其他文化的东西按照我们的理解模式写成这样的,出现了一种什么现象呢。我们自己也不认识,美国人也不认识。我们的股市就是这种困境。(笑声与鼓掌)

  我们5000年的文化是皇帝的文化,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君主封建的色彩,我们的民族发展到了大约100年以前,我们走入困境。我们要寻求中国新的发展方向,于是我们向北方的苏联老大哥学习共产主义,学习社会主义,学习计划经济,到今天我们的学习进行了大约80年了,但是我们还没有完全的接受它,也遇到困境和诸多问题,所以我们叫它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于是我们又开始向美国学习,学习美国的市场经济,到目前我们走市场经济的道路只有25年,我们的股市只有14年。我们现在的这个股市,就是在一个底层悠久的5000年中华文化基础的土壤上,又经过了一个来自苏联体系的计划经济的经济体制结构上的,接种了一个称谓为市场经济的股市,天知道这会是个什么样的东西?(笑声)

  所以在1999年当我发现中国的股市存在股权分置问题的时候,在写一篇讨论稿的时候,我就认为当前的中国股市,我们还不能认为它是一个真正的股市,我不知道是不是能够把这个东西叫做股市,因为它只有其形而没有其神。后来随着我们对于股权分置问题认识的越来越清楚,就发现目前我们都陷入了这么一个困局。我个人的看法是比较明确的,这个困局现在还很难破除,因为它只有1/3是可以运动的,另外的2/3是不动的,非常类似于一个半身不遂的这么一个结构形态,但过去那1/3还是非常活泼好动的,当然现在经过4年多的各种中西医的一些诊治方法以后,我看目前快诊治成植物人了。(笑声兼鼓掌)

  我们非常尊敬巴菲特先生,因为他绝对是一个真正的成功者,他是一个智者,他的理念在这个世界上能够长久的存在。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没有那种市场经济的土壤,我们的制度现在还属于转型的时代,这个时代可能会很非常漫长。比如说过去我们学习苏联的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时候,我们80年的时间都没有完全接纳和融合进去,我们有自己本民族文化的特征在持续。同样我们现在学习市场经济这种来自于美国文化的东西,在中国的传统土壤里面种植市场经济,种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与计划经济混合的土壤上,我不认为很短时间我们就能融合,我们要经历非常非常多的磨难。

  沃伦.巴菲特先生是美国股市诞生200多年以后,才诞生了一个巴菲特,我们开办股市走市场经济才仅仅可数的20年,这一点我希望在座的各位人士投资中国股市的时候,学习巴菲特理念的时候,一定要先想清楚,我们在哪里?我们在中国。谢谢大家(鼓掌)

P/S: 你认为马来西亚的股市是偏向美国式还是中国式呢。。。??
     马来西亚所适合的投资方式又是怎样的方式?


[ Last edited by Don on 4-3-2005 at 11:00 PM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3-2005 06: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magazines.sina.com.tw/bus ... /901/901-001_1.html

一個截然不同的世界 正在崛起金磚四國

這將是二十一世紀影響人類最深的經濟趨勢:金磚四國(BRICs)的崛起。
巴西(Brazil)、俄羅斯(Russia)、印度(India)和中國(China),合組其英文起首字母,我們稱之為BRICs,金磚四國。

高盛證券經濟研究團隊預言:

二○五○年,世界經濟強權會劇烈洗牌,新六大經濟體的面孔將變成:

中國、美國、印度、日本、巴西、俄國。

屆時,現有的六大工業國(G6),只剩美國與日本, 英、德、法、義將被淘汰出局,金磚四國成為新經濟強權。

這是一份重繪全世界經濟地圖的報告,且震撼全球。

因為它,南韓總統盧武鉉率領七十名重量級政商人士展開「BRICs外交」;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五年一度的報告將它列入內容;七大工業國(G7)財經首長會議首度邀請金磚四國代表列席;日本豐田汽車等跨國企業的全球棋盤因此重新部署。

根據這份報告,五十年內,金磚四國的國內生產毛額總值將超越六大工業國,股市市值成長六十六倍,這是一條通往六十六倍成長的致富列車。

十年內,金磚四國的股市市值就將翻四倍,達到四兆美元。

它們將擁有八億的中產階級人口,超過美國、西歐與日本中產階級的總和。
它們將在能源、天然資源、資本三大市場扮演主角,成為全球最重要的消費市場。

它們的實質匯率,將在未來四十五年內,升值三○○%;其中,人民幣則可能在十年內翻一倍。

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將不再是最富有的國家,各跨國企業的長期發展策略將因此重擬。

這是一個截然不同的世界,也是繼十八世紀工業革命、十九世紀工業現代化浪潮、二十世紀低成本的運算及通訊、科技等三大世紀趨勢後,最重要的趨勢。

從全球經濟板塊的挪動、國家勢力消長、企業更新部署、窮人與富人的重新洗牌,乃至於個人失業的降臨,與賺錢機會的新契機。

從國家領袖、跨國企業執行長,到升斗小民,未來這四十五年,沒有人能自外於這場世界性的變貌。

這個變局,是機會,也可能是危機,端視你如何因應。

半世紀內六大經濟體洗牌

作者:沈耀華

一趟元首的全球巡禮、一場美國國家級會議,都與一份報告有關。

南韓總統盧武鉉率領七十名重量級政商人士展開「BRICs外交」,一年之內造訪中、俄、印、巴四國,強化雙邊貿易並爭取天然資源。他不單突破了印、韓兩國首長八年來互無拜訪的狀態,更在俄羅斯提出「企業就是國家」論。
今年一月三十一日,美國中央情報局旗下,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發布五年一度的重大報告即指出,「印度與中國的興起,將讓二十世紀開啟的美國世紀,在本世紀的二○二○年前,就進入亞洲時代。」

不只上述兩件事,去年全球有許多重要的部署,都發生在高盛證券經濟研究部門的(九十九號報告)發布後。

這是一份重繪全世界經濟地圖的報告。

震撼:貧民窟變身金磚國

故事是這樣開始的。二○○三年第一季,全球股匯市陷入愁雲慘霧。美國與伊拉克正式開打,亞洲受到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疫情衝擊,全球投資人籠罩在美國經濟二次衰退的恐懼裡。而國際貨幣基金(IMF)又預測,人口老化的問題,將在五至十年後拖累全球經濟成長率。

長短期利空瀰漫,一家掌握數百億美元資金的著名退休型基金經理人,不禁憂慮的向美商高盛證券研究團隊詢問,「已開發國家面臨人口老化問題,你們能不能分析一下未來的發展,以及未來投資的衝擊和影響評估報告?」

過去高盛的報告重點,多數時候都是討論未來三個月、六個月的經濟變化,並不常做長期的經濟評估報告。但是,高盛兩位資深經濟分析師多明尼克(Dominic Wilson),和露帕(Roopa Purushothaman)企圖心旺盛,在研究團隊的支援下,他們著手建立起模型推估各國經濟成長曲線。
「當時先用人口老化的已開發市場數據分析,結果並不特別。所以我們決定,與其談人口老化的地區;不如反過來談人口年輕的大型新興經濟體,長期會對全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露帕回憶。

一個逆向思考,意外地導出一份震撼全球的報告。

二○○三年十月一日,一份編號第九十九的高盛全球經濟報告,隨著網路,傳送到歐、亞、美洲各國機構法人的電子信箱裡,這是高盛引起最大回響的報告。報告中指出「金磚四國」——巴西、俄國、印度和中國經濟崛起。他們合組Brazil、Russia、India和China四國的起首字母,稱之為BRICs(發音類似英文的磚塊brick),預測他們將漸步取代全球前六大經濟體的地位。

這分報告震撼市場,因為許多人對這四國的印象,還停留在貧民窟與乞丐的代名詞。

根據世界銀行二○○四年世界發展指標的統計,在印度每日生活費不足一美元的人口比率超過三分之一,約有三億六千萬印度人活在貧窮線下,是全世界最多。如果這些印度窮人組成一個國家的話,這個國家會是全球第三大國,只比中國和印度小。

巴西的情況也類似,雖然天然資源豐沛,卻有一百萬人住在貧民窟,使得這國家的貧富差距排名全球第八。

俄羅斯的情況也好不到哪裡,根據世界銀行統計,俄羅斯二○○三年的國民所得,比非洲小國加彭、中美洲的牙買加都低。
中國更是文盲充斥,根據聯合國二○○四年統計,納入識字率、每人GDP(國內生產毛額)、教育和入學率等指標的人類發展指數排行中,中國排行全球第九十四,比亞塞拜然、突尼西亞等國家都差。

變局:截然不同的新世界

但,當運用最新的人口統計預測、資本累積和生產力模型後,得出一個截然不同的新世界樣貌。

根據這份(與金磚四國共同夢想:二○五○之路)報告,金磚四國是一條通往六十六倍成長的未來進行式。目前,這四國國內生產毛額,還不及主導全球經濟的六大工業國(美、日、英、法、德、義)的一五%,但假設金磚四國都維持有利經濟成長的政策和制度,「未來五十年,金磚四國的GDP將超越六大工業國;股市成長倍數將達六十六倍。」

其中,中國在未來兩年超過德國,在十一年後超過日本,在二○四一年將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

印度也將會超過日本,成為第三大經濟體。未來三十年至五十年,印度將是全球經濟成長率最高國家。

未來,巴西的平均經濟成長率為三‧六%,而且將陸續超過義大利、英國和法國,成為全球第五大經濟體。

俄羅斯則將在二○二八年超過德國,成為歐洲第一大經濟體。

屆時,這群世界最大的經濟體,不見得是最富有(國民所得最高)的國家,這將讓跨國企業的發展決策,變得更加複雜。報告一出,震驚全球,回應風起雲湧。
去年,七大工業國(G7)高峰會,義大利總理貝魯斯柯尼(Silvio Berlusconi)公開表示:「我們在這裡討論世界經濟,卻沒中國和印度參加,是沒有意義的。」全球七大經濟巨人張開臂膀。於是,今年二月初,在倫敦舉辦的七大工業國財經首長會議,金磚四國財政部長同時獲邀出席。印度財政部長奇丹會後表示:「我想G7終於體會到在它們之外,還有一些經濟體可能在未來十到二十年間,發展成全球經濟強權。」

高盛報告發表前後不過十七個月,卻讓七大工業國清楚意識到,自己很快就不再握有全球財經決策的主控權。而跨國企業更開始將這份報告列為資源配置、全球布局時的重要參考。根據朝日新聞的報導,豐田汽車已將積極崛起的金磚四國,列為全球擴張的重點。他們預計到二○一○年時,將把這四國的產量擴大到二○○三年的十倍。

豐田,只是例子之一。當跨國企業展開全球棋盤上的新部署時,大幅裁員與加碼徵人的故事,將會在不同國家上演。

根據這份報告,下一個五十年,新六大經濟體的面孔將變成:中國、美國、印度、日本、巴西、俄國。現有的六大工業國裡,只剩美國與日本,能與金磚四國相提並論。

同時,就算把五十年後的英國、德國、法國、義大利四國當成一個國家,經濟產值加總起來,最高也只能排到第四名,仍落在中國、美國和印度之後。

高盛報告中指出,「世界經濟的風貌,在過去五十年裡劇烈改變。下一個五十年,變動的幅度將一樣戲劇化。」「中國崛起的故事已為人們所熟知,但我們懷疑,印度和其他國家的潛力,以及發達國家的老年化和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之間的相互影響,還不為人們所認識。」
繼二○○三年的第一份報告後,次年高盛集團又提出第二份金磚四國報告。去年底出刊的美國《商業週刊》以「你必須擁有的四個國家」為題指出,十八世紀工業革命、十九世紀工業現代化浪潮、二十世紀低成本的運算及通訊、科技等三大世紀趨勢出現後,人類近代史上,影響層面最深的最新趨勢,就是金磚四國的興起。因此,《商業周刊》特別取得高盛的同意,濃縮整合兩份報告,並將摘要整理如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3-2005 06: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上:
變貌一:全球資本市場變臉

現在金磚四國占全球股市市值的比重僅三‧五%,十五年內應可達到一○%;但若四國企業積極上市籌資,更可提升到一六%。

至於四國的股市市值,則可望在十年內翻四倍達到四兆美元,其中六成將來自於中國與印度。到二○五○年,中國股市市值可望與美國並駕齊驅,互爭龍頭地位,各占全球股市約二四%市值;印度市場可占近一六%;金磚四國加總可占全球市值達四七%之高。

變貌二:匯率大幅升值

金磚四國貨幣的實質匯率,將在未來五十年內,分別升值一二九%到二八九%。其中,人民幣匯率若不受政策影響,將在十年內升值一倍。如果時間放長,到二○五○年,巴西貨幣可望升值一二九%、俄國可望升值二○八%,而印度與中國貨幣將升值近三○○%,分別達到二八一%與二八九%。
金磚四國經濟成長率的三分之二推力,來自於實質經濟增長,另外的三分之一來自貨幣升值。主要的原因,在於經濟高速成長將增加資本需求,並提高報酬率。因此金磚四國在各種投資組合中的比重可能會增加,資本的流動因此可能會對這些國家有利,加速貨幣價值重新估價。

變貌三:推升全球經濟成長率

金磚四國的經濟高速成長,將抵消已開發國家人口老化和經濟成長趨緩的問題,推動全球GDP成長率高於四%,讓未來十年的GDP成長率,能維持過去二十年的平均值(三‧七%)。

到二○○九年時,金磚四國以美元計價的每年新增支出額度,將達目前的兩倍,並超越六大工業國。到二○二五年,金磚四國每年增加的支出將是六大工業國的兩倍;到二○五○年時更將達到四倍。

變貌四:能源市場需求激增

四國經濟的興起,已經先行反映在必需物資如能源市場上;下一步應該反映在消費市場上,並在二十年後,反映在資本市場。

隨著大陸、印度經濟起飛,目前全球石油、能源市場需求的年增率,已經由一九九○年的一%到二%水準,在近年揚升到四%到六%。

未來十五年內,金磚四國興起將不斷推升市場購買需求,讓能源需求的年增率維持在遠高於二%的水準,這代表能源的漲價壓力將持續。

其間,中國的高額需求將持續不減,但在五年內,會由現在的八%倍增到一二%以上,然後在二十五年後,達到需求高峰的一六‧五%,再穩定地下降。屆時,印度對全球能源市場的購買需求增長率,將達到現在的兩倍。二十年後,巴西及俄國的石油消費數量將接近甚至超過日本,達到現在的兩倍。

變貌五:新消費群誕生

金磚四國的中產階級人數(收入超越三千美元者),將在三年內增加一倍;十年內就會有八億人跨進中產階級,遠超過美國、西歐和日本加總的中產階級的人數。

中產階級增加的速度,中國未來十年就可以變為十倍,印度可以增加十四倍;俄羅斯與巴西則是增加一倍多。二十年後;四國共會有兩億個、年收入在一萬五千美元以上的中產階級,現在這樣的收入人數還只是少數。

到時侯,六大工業國的國民平均收入已達三萬五千美元,金磚四國裡,只有二千四百萬人能達到這種收入。即使是四十五年後的最大經濟體——中國的個人平均收入,只能達到目前已開發國家的水準(大約三萬美元)。

變貌六:耐久財市場需求暴增

國民所得開始提高,當地民眾消費習慣的改變,都意味著這些國家可能在不同時點,變成不同產品的最佳銷售市場。當所得收入達到某一門檻時,對耐久財的需求將突然出現。

在汽車市場裡,這個關鍵門檻是三千美元的收入水準,中國已經開始踏入這個門檻。預料在未來十年裡,中國的汽車車主數會達到現在的三倍。二十年內,中國會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
印度汽車市場爆發期,會比中國還要晚約十年至十五年,但是,預料未來十年裡,印度的車主人數也將成長三倍。三十五年內,印度將超越美國汽車市場規模。俄國目前的車主人數已經不少,十年內將成長兩倍,與日本規模相當。

這份報告,雖然不是改變東亞地圖的大海嘯,但它緩緩而來,一個截然不同的世界,因此形成。

其影響層面,從全球經濟板塊的挪動、國家勢力消長、企業的新部署、窮人與富人的重新洗牌,乃至於個人失業的降臨,與賺錢機會的新契機。從國家領袖、跨國企業執行長,到升斗小民,未來這四十五年,沒有人能自外於這場世界性的變貌。

變局,是機會,也是危機。

全球經濟面貌,每數十年就變更一次。美國經濟,在十九世紀晚期崛起;五十年前,日本和西歐由戰後重建;近二十年則有東亞國家的興起。下一波變化,將是金磚四國取代現代工業國;全球經濟重心,也將由歐美位移至亞洲。

所有企業豐收的獲利,都是過去數十年連串決策的甜美果實;個人未來的生涯規畫,也該是順勢而行。

當全球資本家的注目焦點已經開始轉變,就像多明尼克和露帕在第一份金磚四國報告的最後結語,「你,準備好了嗎?」

P/S:金磚四國已经引起了投资者的注意并开始投资进去了,人少地小又没竞争力的大马企业如何可以吸引真正的投资者进场收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6-2005 01: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5.chinesenewsnet.com/M ... 9_14_16_43_644.html
中國股市全線翻紅﹕股民質疑官媒造勢

亞洲時報在線6月9日焱樺垚遠撰文﹕中國股市6月8日全線飄紅,這一不同尋常的水漲船高引起關注。此時,國內各官方媒體是一片股市的利好消息,大有為股市造勢之嫌,而中國股民就在國內各大人氣論壇上對此卻提出質疑。這次股市的大漲,中國官方與民間出現了一個極大的分歧。

據有關報導,6月8日,滬深股市在利好刺激下放量暴漲,至收盤上證綜指大漲8.21%,創出自02年6月25日以來單日最大漲幅。不少股民在股票交易所的營業部都高興得手舞足蹈。而有市場人士就從資金來源判斷,由於券商短期資金拆借受到諸多限制,則意味著這輪強勁反彈中已經帶有“政府曲線救市”的影子。

其後,中國國內各大媒體普遍都股市一片利好的消息報導,不過,官方媒體一邊倒的股市描述就與網上輿論反差懸殊。

陝西官報《華商晨報》6月9日報導了一則股民預測將崩盤拋售股票後股市暴漲後猝死的消息。該報導稱,一年老股民預測,週一滬指在穿透1000點大關後有所反彈會是暫時現象,1000點守不住就得崩盤。週二開盤後滬指跳空低開,大盤一片綠色,該股民拋掉手頭全部股票,賠了幾萬塊。殊不知,今日股市突然大漲,該股民無法承受突發心梗猝死。該文成為門戶網站新浪網的熱門排行榜前十新聞,也被眾線民貼在內地各大人氣論壇。有意見認為,這一報導顯然別有用意,報導是在變相呼籲股民應該對中國股市有信心,不要輕易下判斷,股民不要輕易拋售股票。

官方報紙北京青年報系的《第一財經日報》6月9日也拋出“政策東風吹來股市遲到的春天”論。

該報分析指,“從盤面看,股指在跌破1000點整數關後,便被蓄勢已久的各路資金迅速拉高,放量收出中陽線。這說明可能已經有巨量資金對中國股市的後市看好,並在逐步介入。如果這不是傳聞中的平准基金,那說明市場的存量或增量資金本身已經認可了股市的投資價值;而如果這的確是市場人士反復呼籲成立的平准基金,那麼也表明,政府已經不會任由股指非理性地下跌了。”“經過漫長寒冬的苦苦等待之後,中國股市的春天雖然遲來,但腳步卻越來越近了。現在政府在樓市和股市上的政策傾斜已經很明確,兩個市場的景氣週期也恰好到了一個重要拐點,閒散資金究竟應該進入哪個市場,相信智者自有判斷。”

與官方報導出現極大反差的是中國股民的態度,儘管各大官方媒體都一致在為股市打氣,中國股民更多的是持懷疑態度。在中國各大人氣論壇上,有股民紛紛對股市此番突然的水漲船高提出了質疑更認定當中必然有詐。

類似的帖子多不勝數。“這次的股市飄紅有組織,有預謀,有計劃,有目標,有底氣———絕非一般散兵遊勇!此時不拋,更待河時,現在基金進貨,為了是炒高後讓老百姓接盤,不知道中國百姓會不會傻到再上一次當”“你以為政策救市是為了中小股民?別傻了,套了那麼多的金融資金。這時候跟風簡直就是找死。沒救了。趁早出局吧”“醒醒吧,不要想在中國股市掙錢,除非你是神仙,莊家,ZF(註:ZF意指政府,是中國網民企圖繞過官方過濾的代用詞)肚裏的蛔蟲,突然暴漲,圈錢出逃,買股票還不如買彩票機率大。看看都是什麼人在上當受騙。”

種種言論雖有偏頗但也代表了中國不少股民目前的心態。中國股民顯然並不相信對各大官方媒體的利好消息,更多是對股市的目前狀態表示審慎觀望態度。

“現在應該看看明天的大盤情況。如果明天還一路走高,估計政府似乎真的明確要救市了,各方面基金也開始戰略運作了;如果明天轉為低迷,甚至出現開盤走低的勢頭,那今天的現象就有技術性反彈的嫌疑。”

“中國股市是政策市,歷來如此,沒有實質性的重大的象國九條那樣的政策,股市是不可能長期上漲的。除非近期出重大政策,否則這波反彈僅僅是基金的圈套而已。”……

中國股市經歷在經歷一輪低谷後突然全線飄紅,顯得並不尋常。儘管國內各大官方媒體都一致大聲叫好,為股市打氣,不過民間卻對官方媒體描繪的中國股市一片大好前景持謹慎態度,認為是人為造勢而認定當中有詐。這次官方和民間的分歧也從一側面反映了中國股市無可回避的缺陷,中國的股市更多時候決定于人為因素而非市場,公信力自然大大減弱。

P/S: 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Last edited by Don on 10-6-2005 at 01:19 PM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6-2005 02: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magazines.sina.com.tw/mon ... 6/200506-001_1.html
財不入急宅,緩慢投資時代來臨
文/吳孟雯

這是一個投資冷感的時代,根據國內投顧業者一項調查指出,過去一年台灣有高達六成七的民眾,不曾進行任何新投資,不投資當然可以避開虧損,但不投資也意謂著你的資產增長空間受限,你的資產成長速度將抵不過物價的飛漲,所有的長期財務規劃,人生的美夢也無法築成。
大家不願再持續投資的原因自然很多,從總體政局的不穩定,對於經濟情勢悲觀,乃至對投資業者長期來累積的不信任,近年來股市內線交易及地雷事件層出不窮,加上經濟成長率遲緩,使得投資人在股市上吃到不少苦頭,不少人選擇退出,不想再面對經常必須下決定、做買賣判斷的股票市場。

不投資 向財富累積豎白旗

當你一旦開始不增加任何投資時,也就是你的財富增值其實已告一段落,事實上由台灣股市近來經常出現不及八百億元低成交量,而融資餘額也降低至不及二千億元的歷史罕見低量顯示,台灣股票市場的狂熱不再,許多股票出現了本益比不及十倍的情況;換言之,投資人寧可將錢存在每年報酬率不及二%的銀行定存,而對於可能有一成資本報酬回收的股票不願加碼。投資股票有相當的風險,這幾年來投資人學乖了,許多人寧可要不蝕本的銀行年息二%,不要本益比八倍、十倍的股票,因為大多數的投資人都很聰明,如果領到了一○%的股息,但股價也跌了一成,這樣一來一回,其實只是白費工夫,不小心可能會倒貼。

在保守投資心態抬頭下,大多數人都忘了股票仍是長期投資最好的工具,一個優秀的股票長期投資者,才有可能成為財富累積的贏家,當台灣股票市場已由加權指數萬點跌至目前六千點附近時,大多數的投資人心態仍停留在「一朝被蛇咬」的傷痛裡,忘記了現在早就不再是股價高漲、本益比高的不適合投資的環境,許多人自動在投資領域豎起白旗,不再為資產增值費心力。
積極投資 容易受傷害

台灣出現了許多優秀能耐一流的企業家,他們工作積極,努力奮鬥開創了台灣經濟奇蹟,台灣股票投資人也秉持了積極奮鬥的精神,在股市中打拚奮戰,如果由台灣投顧老師數量多,當日沖銷盛行、以往股市交易金額曾到達二千億元以上看來,台灣有一群態度積極、活力旺盛的股票投資客。

但是買股票與做生意終究是兩回事。積極買賣股票的後遺症,就是有大筆的手續費必須繳納,投資人短線進出的結果,就是幫證券商打工,充實了券商的荷包;國外相關研究也指出,許多股票一年中的漲幅,往往在短短的七到十個營業日完成,投資好動兒,通常買對股票後,由於進出過度積極,經常錯失最美好的賺錢時光。

但就算是在股市情況不明下,仍有許多人運用專業知識,不斷充實投資技能,對於個別股票在充分了解下,緩慢的針對個別前景看好的股票進行投資,他們不是積極型的投資人,而是股票投資的慢郎中,一檔股票看好後往往就持有數年,賺得倍數的利潤,嚴格的說起來這些人是券商不愛,積極型投資人看不起的「慢動作投資人」。緩慢型投資人重視的是個別公司的基本面、長期的經營價值會不會增加,買進一檔股票明天的漲跌他們並不太重視,他們期待是公司一年好過一年,他們相信股票終究會反應公司的經營體質,這些股市的慢吞吞烏龜族,只要投資時間拉長,終究會打敗在股市中每天汲汲營營、積極進出的兔子族,在景氣不明、公司需要更長時間調整體質下,這些慢郎中的投資策略顯然更有效。
學會緩慢投資 賺得更安心

富達投顧總經理王友華、財經作家許啟智及經濟日報資深記者詹惠珠三人都是緩慢投資的支持者,王友華認為快速投資已成過往,想在股市發財,不論是買海外基金或股票都不應再存有快速獲利的想法,合適的財富分配,緩慢投資反而會讓財富增值更快速。

四月中旬誠泰銀行被新光金合併,財經作家許啟智長期緩慢投資誠泰銀行,數年前被套牢後仍持續看好逢低買進,就是因為不急躁的緩步投資,經過長達六年的持續緩慢投資,降低持股成本後,誠泰銀因為合併案股價一舉大翻身,他也賺進數倍利潤。

資深財經記者詹惠珠在股市採訪過程中,了解許多大戶買股如同買地般,選擇成本低價時大量持有,等待公司基本面翻揚,散戶追高時才一舉出清,沒有耐心的投資散戶是股市投資中的最大輸家,因為他們的急躁兔子型投資個性早就被大戶們摸得一清二楚。

股神巴菲特 緩慢投資的大贏家
以投資累積了接近了四百億美元的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ette)從來不曾告訴別人他的投資策略是什麼,其實說穿了也就是不急不徐的慢速投資術,精確了解手中的投資標的經營者風格,公司的市場占有能力,加上幾乎永不出脫的長期持有期間,讓他賺進了凡人難以企求的財富。如果你從來不知道慢速投資的樂趣,在本期封面故事中將會把巴菲特的慢速投資精神重加闡述,有句俗諺說「財不入急宅」,在投資的領域中,慢郎中才會被錢先生看上眼。

調整投資策略 享受不同投資樂趣

如果你仍停留在積極買賣,是證券商歡迎的投資沖銷客,每年繳納可觀的手續費及交易稅金,或許可由這些因為慢速投資得利的專業人士身上學到不同的體驗,在投資市場展開「以慢制快」的新投資策略,只要時間一拉長,你一定發現慢速投資樂趣多。不論你是股市新手或是屢敗屢戰的投資老鳥,想要成為專業級股市高手,你應該開始改練慢速球了!


P/S: 牛市,短期投机;熊市,长期投资。
     此乃不变之真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9-2005 11: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webarticle.php?id=21057&p=1
「亞洲百家明日 科技之星」 出爐

本篇文章摘自:商業周刊第 930 期
作者:胡釗維

  有「矽谷聖經」美譽的《紅鯡魚》雜誌首度在亞洲評選出100家明日科技之星
創投「矽谷聖經」評選 有「矽谷聖經」美譽的《紅鯡魚》雜誌首度在亞洲評選出100家明日科技之星,評選結果將為創投家帶來數以倍計的報酬,對企業而言,也幾乎等於拿到下一輪籌資的入門票。


九月五日,在上海浦東的香格里拉飯店,來自全球超過五十位,手上合計掌管五百億美元的創投家們齊聚一堂。因為,被創投界譽為「矽谷聖經」的《Red Herring》(紅鯡魚)雜誌,在此頒發第一屆「亞洲百家明日科技之星」。這當中的得獎者,可能會是下一個亞洲的eBay或Google。

這項有十年歷史的評選,因為遴選眼光精準,而成為科技趨勢的先行指標。八年前,eBay與Google都還沒沒無聞時就被選上榜;免費網路電話公司Skype也在成立不到五個月時,就成為榜上明星。

掌管一百五十億美元資金的華平創投亞洲區董事總經理孫強指出,「一百家公司對於創投業者而言仍然過多,但至少,總比細讀堆滿在桌子的上千份營運計畫書來得實在。」

二○○二年,該雜誌因矽谷淘金熱一度退燒停刊,但隔年,雅虎前首席執行長蒂姆.庫格( Tim Koogle)收購復刊後,重啟百家明日之星評選。今年,《紅鯡魚》首度將眼光瞄準亞洲地區,從十七個國家、各創投推薦的近六百家未上市公司裡,選出亞洲百家明日科技之星。

觀察此次《紅鯡魚》的亞洲百家明日科技之星名單,「金磚四國」當中的中國與印度,合計即取下六十個席次,其次依序為南韓(十席)與日本(九席),而在全球電子代工產業占有舉足輕重角色的台灣,則只有明基轉投資的絡達科技與歌林旗下駿林科技等八家獲選(見表)。若依產業別區分,網路軟體、半導體與通訊三項領域囊括將近三分之二,其中,網路公司就占了二五%。

長期以來,中、印兩國均被視為全球高科技業的廉價製造工廠,但這次的選拔裡卻顛覆此一思維。《紅鯡魚》執行長Alex Vieux說,「關於科技創新,中國與印度已開始扮演火車頭,儘管不見得在技術領先,但都已各自找到合適的出路。」

創新,一向是《紅鯡魚》評選明日科技之星的最重要條件。但此次獲選的亞洲公司還有兩個重要特色:本地化與普及化,他們都已找到適合當地市場需求的實際應用,而且,不僅讓科技能夠走出實驗室,還要讓最多人得以使用。

獲選特色一:符合「本地化」需求

中經合創投董事長劉宇環就說,在美國,如果有先進技術,已有九○%的成功把握,但是在亞洲的可能性只有四○%。在亞洲,技術領先,並不是成功的首要標準。「PHS手機是一個相當落後的技術,但是在中國卻已取得了相當大的市場占有率,就是這個道理。」

以此次入選的北京信威通信為例,其所開發的大靈通手機,技術創新度相較於3G手機還差上一大截,但是大靈通手機瞄準的卻是中國農村市場,這個市場的消費者,對話費高低的重視遠勝於通話品質的好壞。因此,該公司卡對位置,去年營收高達兩億美元,獲利將近兩個資本額。

同樣的道理,半導體設計服務公司芯原微電子獲得英特爾(Intel)青睞投資,是因為「趕上中國半導體產業熱潮,切入時機點恰到好處,並已是當地龍頭。」哈薩克共和國軟體業者——亞洲軟體(Asia Software)投入安全監控領域,則由於俄羅斯層出不窮的恐怖攻擊事件。

獲選特色二:達到「普及化」應用

符合當地市場實際需求之外,亞洲百強的特色還在於:不僅讓科技能夠走出實驗室,還要讓最多人得以使用。北京信威的大靈通手機,要讓足以億計的中國農民也能進入無線通訊時代,執行長陳衛說,「誰說高科技只有有錢人才能享用。」以俄羅斯海關與國家安全局(KGB)為主要客戶的亞洲軟體,也正著手讓公司的安全監控軟體,能夠應用在日常生活中。

為了趕上近幾個月在大陸火紅的「超級女聲」節目熱潮,入選的中國網路公司——網友天下執行長葉靈正建構一個跨媒體平台,他說,「我們的目標是要讓不管是手機、網路或甚至只能收聽廣播的大陸消費者,都能夠參與類似活動。」

孫強說,不見得要在技術上領先全球,只要能符合當地亞洲市場需求,就是創新,尤其擁有十二億人口的中國,不管是按照年齡、收入或職業任何一種分類專注搶攻,都已經是一個相當於日本的市場。

也因此近幾年,中國一直是創投熱錢湧入最興盛的地區,特別是網路公司,光是今年上半年,中國總計有十九家網路公司獲得法人投資。進榜的阿里巴巴公司,去年才獲得投資八千二百萬美元,日前,再傳雅虎有意投資十億美元,堪稱亞洲科技百強中最會「吸金」的公司。

實現獲利,也是此次選拔的特色,名單中超過六成公司已經獲利,遠高於今年歐美百強的三十八家。不過相對於歐美百強,經營團隊的管理經驗明顯不足,一百家公司的執行長,將近一半是首度創業,有過外商工作經驗的不到二十位。顯示亞洲企業要走向國際化,可能還有段長路。

紅鯡魚,分布在北極圈外,是日本相當重要的漁獲資源,每到春天,魚群就會由北向南洄游,因此紅鯡魚又稱作「春告魚」,代表看到這魚就知道春天到了。

亞洲科技業的春天在哪裡?誰會是下一個亞洲的eBay、Google或Skype?《紅鯡魚》提供了答案。

P/S:两个人口大国+两个能源大国,加上科技的优势(无国界性)金砖四国提供了无限可能。

国外专家一致看好科技股再闯高峰的同时,马股市的 MESDAQ 版,似乎也随着NASDAQ起舞。但,又可以维持多久?

你,看到了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9-2005 02: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webarticle.php?id=20812&p=1
下半年科技股還會漲20%!

本篇文章摘自:商業周刊第 925 期
作者:沈耀華
   
  那斯達克指數3個月反彈14.09%,英特爾跟進上漲30%,台灣茂迪和宏達電股價大漲一倍, 兩位科技金童緊扣景氣轉折,公開傳授操作秘訣,三位外資圈冠軍操盤手預言:年底前還能上漲10到20%,錯過了前三個月的漲幅,不要再錯過未來的科技股多頭。


「股票沒有永遠的真實價值,只有投資人認定的一般公認價值。」這是電視影集《華爾街風雲》(The Street)裡的精彩對白。反映到現實生活,二○○○年網路泡沫破滅後隨之崩跌的科技股,最近再度出現復活跡象,只是敢擁抱科技股的投資人卻少之又少。

八月四日,去年率先喊出加碼半導體股的花旗環球證券(SB),在費城半導體指數單月大漲一六%後,建議投資人賣出產能吃緊嚴重的封裝測試股。花旗環球證券亞太區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這個建議賣出的動作,讓火熱的行情頓時降溫。

不過,今年前七月全球科技基金操作績效第一名的德盛德利全球高科技基金經理人本恩(Bernd Koecher)和恩尼斯(Ioannis Papassavvas),對這些短線減碼的建議卻視而不見,因為﹁科技股復甦了,現在科技股的基本面是過去四、五年來最好的時刻!」本恩篤定地說著。

千禧年網路泡沫曾讓美國科技股指標──那斯達克指數衝上五一三二點歷史高峰,當時,市場流行的是「本夢比」,腰纏幾十億、上百億元現金的科技公司四處購併。但是,前面大漲十八個月的行情,在隨後而來的十八個月全部跌光,越盤越低的指數,讓科技股從蜜糖變成毒藥,科技基金更成為近四年來基金市場最冷的一張板凳,績效跌落谷底的基金經理人不是三振出局,就是苦撐待變。

現象一: 暌違四年,資金靠攏

二○○一年底、二○○三年春末科技股都曾強勁反彈。但是,根據Amgdata資料統計,科技基金自千禧年後連續四年都遭投資人淨贖回。即使是半導體產業出現從谷底復甦徵兆的二○○三年,全年有逾新台幣四兆元的新資金投向共同基金市場時,卻沒有一塊錢淨流入科技基金。

在美國,去年全球股票型基金創紀錄吸收近兩千億美元新資金,科技股照樣是一塊錢都沒分到,還不斷被投資淨贖回。整體科技基金在過去四年,都呈現失血狀態。

就投資散戶來說:一朝被蛇咬,讓投資人過去這四年已到了談科技股就色變的地步。

但摩根士丹利證券(Morgan Stanley)的交易員觀察,最近情況似乎有了轉折。七月二十日,摩根士丹利證券交易室對於旗下亞系外資客戶發出電子郵件指出,湧入亞洲的外資資金,主要流入科技、金融、能源與消費性股票。

一位美系半導體分析師指出,這一波科技股反彈走勢能走得又急又快,很可能是年初投資石油、原物料的國際熱錢,開始轉進科技股,讓科技股不單能急漲,還有超漲的可能。因此,儘管散戶資金還沒有流入科技基金,但外資法人已有人開始重新擁抱科技股,部分分析師和基金經理人更因為領先同業翻多加碼,成為市場新興的投資金童。

現象二: 股價先行,指數大漲

法人資金流向科技股,在美國,全球半導體龍頭英特爾(Intel)股價三個月漲了二九.七九%,市值增加三百零五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一兆),幾乎是二.五個聯電的市值。在台灣,上櫃股王──茂迪、上市股王──宏達電,股價都在三個月內漲了一倍。

四月到七月,全球科技股反彈氣勢如虹。台灣電子股占大盤成交比重,由過去兩年大約四○%,在近期大幅拉升到八五%。那斯達克指數更在五月以後呈四十五度仰角急攻。這種高價股天天大漲的走勢,過去四年罕見。台灣一些科技公司大股東更在除權前強力回補,大玩自家股票除權後的填權行情。

現象三: 研究機構調升預估值

股價大漲後,七月下旬起,各家研究機構也開始動了起來。特別的是,除了個人電腦(PC)出貨,包括手機和半導體產業走勢都一致獲得市場研究機構調升預估值。

七月十八日,IDC調升全球第二季個人電腦(PC)出貨預估值,較去年同期成長一六.六%。八天後,研究機構Semico樂觀預估,今年全球半導體產業營收將成長二%,明年會增長八.一%,接下來,二○○七年與二○○八年,分別將出現一九.八%與一八.一%的跳躍式成長。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SIA)則在八月一日跟進預測,今年下半年半導體產業成長速度將超越上半年。SIA主席George Scalise甚至強調,產業實際狀況比紙上數據還佳。

預測一: 現金股息殖利率日增,吸引資金流入

產業訊息持續好轉,在德國漢堡的辦公室和《商業周刊》連線時,本恩和恩尼斯對科技公司的營運體質更是大加讚揚。

恩尼斯指出,科技股在近四年的網路泡沫和假帳風雲洗禮下,公司正不斷將手中多餘的現金還給投資人,創造了更高的現金股息殖利率和自由現金流量殖利率(Free Cash Flow Yield)這讓科技股不單有產業成長的挹注,即使營收成長爆發力不足,投資報酬率都比銀行定存還高。(編按:現金股利 股價∥現金股息殖利率。五%代表股票若順利填權,投資這檔個股可獲得的現金回報率)

相較於傳統產業,聯電發言人劉啟東解釋,科技公司多半需要很高的資本支出與投資,因此外資以自由現金流量的概念,去了解科技公司在扣除資本支出的現金缺口外,剩餘可支配的自由現金及財務健全狀態。換句話說,就能找到高度成長又有現金在手的科技股。

相較於摩根士丹利證券七月底才出爐的研究報告顯示,美股的股市殖利率目前平均約一.八%,歐股也只有二.五%。績效科技股五%以上的現金殖利率自然相對誘人。

這兩位德國基金經理人操作的科技基金,今年以來操作績效為一二.九七%,排名第一(對比的基金是所有在台灣銷售、註冊的全球科技型基金。)。績效能夠領先同業,本恩分析,因為他們看到科技產業近四年的三個重要變化:績優科技股的現金殖利率超過五%以上、本益比卻降到不及二十倍、整體經濟與基本面持續好轉使新電子產品需求日增,拉升後續成長空間。

這三個新變化交互影響,科技股將重新獲得投資人青睞,隨著本益比開始擴張,本恩預測:﹁科技股就像是剛進入專業訓練學校的美人,即將一步步變身為超辣名模!」  

預測二: 消費性電子產品,未來成長動力

不只是人在歐洲的本恩與恩尼斯對於科技股有樂觀期待,外資圈首席半導體分析師,摩根大通(JPMorgan)證券全球科技研究團隊主管夏鮑文(Bhavin Shah)在台積電第二季的法人說明會後也直言:﹁科技產業確實復甦了!」。

雖然不是一個爆發式的成長,也不像以往有殺手級產品推動整個市場,但整個科技產業從二○○三年起就持續穩健地復甦。特別的是,這次的科技產業復甦,有多重動力共同推升產業向上。包括三G手機、筆記型電腦,以及新興市場需求成長等,因為產業成長動力仍強,夏鮑文認為,最快也該等到明年初或是明年中再賣科技股。

至於今年四月到七月的科技股反彈期間,基金波段操作績效全球第一的美林世界科技基金經理人羅伯(Robert Zidar)則指出:「科技股反彈三個月,只要再漲,我就會考慮調節。」

但短線調節不代表長線看淡,羅伯分析,因為明年還有不少成長力道強勁的科技股,包括平面液晶電視、與無線通訊相關的繪圖晶片產業等﹁消費性電子產品」,這些消費性科技股將無視於淡、旺季的季節性起伏,持續表現到明年。

羅伯並且認為,下半年全球經濟持續好轉,聖誕節旺季也必將發生,因此電子股再漲個五%至一○%也不為過。在消費性電子產品開始推升未來科技股成長率,他預料,明年起電子股的投資報酬率,會是全球GDP的三倍之高。(編按:假設今年全球GDP成長率為三%,則科技股投資報酬率可達九%。)

本恩與恩尼斯認為,三G手機、新遊戲機和高解析度電視,是科技股未來三大成長族群。在這三大消費性電子推動下,本恩與恩尼斯已經積極將資金投向繪圖晶片、三G手機以及相關的台、韓面板股。

股價領先反映市場預期,市場預期能否獲得認同,則有待企業獲利數字檢證。 台股八月將面對上半年報關卡,不過,本恩與恩尼斯認為,只要科技公司今年第三季的營收能夠出現一五%的季度成長,那麼,先前純粹入場撿便宜的資金,就會被追求成長型的投資人所取代,進一步推升科技股的本益比擴張,﹁到那個時候,科技股至少會再漲二○%!」

P/S:MESDAQ从050905开始回升,是叨了国外科技市场的光,还是基本获利状况已经开始改善?

经过了2000年的科技年,下个牛市主题曲会不会又回到科技股?
或者又是南柯一梦一场?

100点虽在咫尺,只可投机,不可投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6-1-2006 01: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article.php?id=21687&p=1

解決卡債危機 保不住經濟成長

本篇文章摘自:商業周刊第 943 期
作者:馬淑華、吳修辰
     
  主管機關擴大債務協商機制,全力搶救雙卡債務人,希望以時間換取空間,減緩雙卡危機衝擊力道。
立委提案限制銀行信用卡、現金卡利差不得逾十個百分點,讓金融股市值短短兩天內就跌掉千億元,不過該提案已經暫時喊停。

十二月五日,金管會協調銀行公會,召集三十多家銀行業者,協商後續信用卡、現金卡的雙卡危機處理問題,以有效解決手上客戶所背負的龐大卡債。這是半個月內,金管會第二次召開償債協商會議,顯見雙卡危機的嚴重性。

金管會希望業者全力協助舊客戶有計畫的償還債務,對於新客戶,則應加強評估償債能力,希望藉此降低雙卡壞帳的發生機率。例如,中信銀決定調高最低應繳金額門檻,從一千元提高為借款的五%,以促使消費者盡早還款,避免被累積過高的債務利息壓垮。

雙卡壞帳快速攀高,今年以來,現金卡的逾放比從○.六%快速跳升至二%以上,信用卡三個月期逾放比也攀升至二.四%,外資甚至因此調低台新金、中信金的投資評等。

如果放任台灣雙卡危機持續惡化,恐將踏上韓國在二○○一年,因為卡債幾乎引發金融風暴的後塵。

韓國在二○○一年的卡債高峰,平均每卡每年消費金額占人均GDP(國內生產毛額)比率,高達四九%,消費者負擔不起龐大的卡債,導致接下來的兩年內,銀行資產品質迅速惡化,LG信用卡壞帳比率由二○○二年底的五.九%,在一年內,直線上升至一七.九%,因而瀕臨倒閉,最後靠政府下令銀行團紓困,LG關閉約半數分行後,才逐步擺脫壞帳陰霾。

與南韓的危機高峰相較,台灣目前每卡每年消費金額占人均GDP比率為七%,此一比率為南韓的七分之一,平均每卡每月預借現金的金額則為南韓的十八分之一。而預借現金占消費金額比率,韓國達六成,台灣為一成五。

禍源:放款與消費呈正相關

從上述指標來看,台灣目前離危險區還有一段距離,但雙卡的放款餘額,過去數年來,以每年成長逾四○%的速率激增,債務快速累積,壞帳問題也日趨惡化,剛公布的本國銀行十月份逾放比率,出現近四年來不減反增的罕見走勢。當下如不及時踩煞車,難保未來幾年不釀大禍。

由於主管機關和業者開始下手處理雙卡的潛在問題,現金卡十月整體放款契約總額,六年以來首度呈現負成長,減少三百多億元,減幅達一成以上。而現金卡已動用的卡數,下半年起也已逐月減少。在在顯示,銀行擴大收傘動作,在消費金融業務上的態度已趨向保守。

中信銀副董羅聯福指出,今年十月首度出現信用卡流通卡數負成長,除了金管會管制信用卡發行,持卡人剪卡也是一個重大原因,顯示信用卡產業發展已經到了瓶頸。再加上利率低,整個信用卡產業都面臨低成長、低獲利的壓力,已有一些小銀行停止發卡了。

金管會從今年七月一日起,將信用卡的呆帳算法,從一百八十天縮短到九十天,所以下半年起,平均每月打呆金額從上半年的四十四億元增至七十億元。由於提列呆帳準備金的成本增高,讓業者發卡的態度也更為嚴謹。

金管會持續緊盯市場卡債變化,大力推動償債機制。銀行業則是一邊提高打銷雙卡呆帳的比率,一邊調整發卡、放款的審核標準,嚴格審查客戶償債能力。

金管會祭出這些穩定金融的措施,立意良善,但副作用卻可能是影響明年的民間消費能力,進而衝擊經濟成長率。

跡象:百貨週年慶業績滑落

行政院主計處、中華經濟研究院和台灣經濟研究院,都預估明年的民間消費和投資,將出現成長趨緩的情況。不過,這些機構目前尚未把官方與銀行的雙卡政策改變對內需市場的影響變數納入評估。

根據統計,過去五年的民間消費,與同期間的金融機構對個人消費貸款,平均每年都是增加一千七百多億元,顯示過去五年民間消費的成長,有很大的一部分來自個人消費性融資大幅增加支撐所致。

而且,扣除信用卡部分,現金卡放款餘額,占「個人消費性貸款」的比重,也逐步攀升至三成左右,顯示使用現金卡借錢的情況越來越多。

「這幾年信用卡和現金卡等個人金融的大幅成長,的確與民間消費的成長有正相關。」中經院經濟展望中心主任周濟分析,至於明年內需成長趨緩的原因,主要在於失業危機、個人所得並未增加等因素所致,周濟並認為,雙卡業務如果緊縮,對內需市場當然會有影響,主計處官員也持相同看法。

巴黎百富勤證券台灣區研究主管王嘉樞分析,過去幾年,現金卡每年放款契約總額約以一千億至兩千億的速度成長,這個金額,相當於GDP的二%,銀行一年放出這麼多錢,刺激國內的消費,當然有幫助。王嘉樞強調,雙卡的放款成長,一年成長四、五○%,比GDP的成長還要快上十多倍。所以,雙卡危機對GDP當然有影響。

台灣百貨業市占率最高的新光三越已經感受到雙卡限縮的衝擊,率先在十月進行週年慶的新光三越南西店,營收預期目標比去年同期下滑約五%;新光三越最重視的信義新天地,去年三家,今年增為四家店,業績卻只增加兩億,整體業績比保守預估的目標還差兩億。

一位銀行老闆看著百貨公司跌落的週年慶業績,無奈的分析,國內現金卡發卡量減少,金管會嚴控銀行承做信貸業務,已經展現效果,隨著銀行收縮個人消費信用,內需景氣將雪上加霜,越來越差。

預防:上半年就該提配套案

這幾年,國人消費習慣逐漸改變,使用雙卡消費人數明顯增加,雙卡對民間消費的影響快速提高。

目前使用信用卡消費金額貢獻到民間消費〈占GDP六○%〉的比率,已逾一○%。中經院研究員吳惠林分析,「這個比重越高,就代表有越來越多的民間消費是靠刷卡來的。刷卡太多,總是不好。」

行政院主計處預估明年民間消費對經濟成長率的貢獻為一‧七七個百分點,雙卡限縮之後,加上整體民間消費成長趨緩,一旦趨緩力道擴大,只要民間消費成長力道折損一半,明年GDP保四的目標恐怕難已達成。

金管會提前防杜雙卡危機的措施固然是正確的作為,但政府在解決雙卡危機的同時,對於整體經濟成長率影響性的評估,似乎也應該更加周密,橫向聯繫更加強,才能透過配套措施來維持經濟的穩健成長,而不是每每到了下半年,才開始疾呼「保幾」這類急就章的口號。

P/S:台湾私人界有的是危机意识,大马呢?

房贷,车贷,个人贷款,信用卡,征收的利息越来越少,入门栏越来越底。
大马政府鼓励人们先使用未来钱来增进经济成长,等到个人负担过重,经济却不见得成长时,一个泡沫将又形成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12-2024 08:37 AM , Processed in 0.155937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