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997|回复: 4
|
气功的名词是怎样來的
[复制链接]
|
|
尽管『气功』源远流长,但是这个名词的立名和成名却是在50年代,见转戴文章:
气功定义的重大历史失误
作者:张洪林
通过中医最早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对气功本质及其概念的认识原本是很清楚的——气功的本质特征是调神的,不是练气的。气功是通过调神促使体内气机随之变得协调,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用今天的话讲,气功是通过自我心理调整促使全身各系统生理功能协调。然而,流传了数千年的气功概念在50年代被硬性地改换了内涵,从而导致气功的定义发生重大的失误。由于被改换的概念至今在气功领域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并且成为出现伪气功的理论基石,同时也是广大的气功爱好者不能正确认识气功和识别伪气功的重要原因,所以有必要将气功概念被改换、定义发生重大失误的过程做一简要介绍。
很多朋友可能还不知道,气功虽然有数千年历史,但是,数千年来,气功一直在民间流传,并没有当今“气功”这样一个统一的称呼。这类锻炼方法或因其强调姿势、呼吸、意念的不同,或因其来源于医、儒、道、佛、武之差异等等,有很多称呼。例如导引、吐呐、行气、服气、坐忘、守神、炼丹、坐禅……追溯现代气功发展的历史,前述各种各样称呼的锻炼方法最后被统称为“气功”,并得以在全国推广普及,有一位叫刘贵珍的先生在其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理清刘贵珍先生的一些重要史实,对认识气功一词在50年代后被确定下来及其内涵衍变的情况是很有帮助的。
刘贵珍,男,1920年生于中国河北省威县大寺庄,1945年参加工作,1956年开始担任北戴河气功疗养院院长,1984年12月27日病逝。
刘贵珍在自己的著作中介绍:“我患有严重的胃溃疡病,长期胃病的折磨,又引起失眠。在解放区医疗条件较差的情况下,经介绍跟本乡刘渡舟老师(一位农民)练内养功,诚心诚意地练了一百零二天,我的胃溃疡病好了,其它症状也随之减轻。”刘贵珍学会内养功治好了自己的病后,又将这种方法教给别的患者,这些患者也获得疗效。这个情况逐渐得到了邢台地委、唐山市委以及河北省卫生厅的重视和支持。后来,由河北省的卫生厅厅长组织,他们在一起商定,将刘贵珍的锻炼方法和前述多种称呼的锻炼方法统一叫做气功。刘贵珍在他的著作中写到:“古代流传下来的导引法、内养功、吐呐法、内功、深呼吸、静坐呼吸养生法等,虽然名称不同,均属于气功之前身。”又说:“‘气功’这个词概括了静坐、吐呐、导引、内功等修练方法。因为气功运用于防病、治病,故名为‘气功疗法’。”
刘贵珍之所以选择‘气功’一词命名而没有选择其它词汇,是因为他所练的功法是以强调呼吸为特征的。这个功法要求吸气后停住,然后再慢慢地呼气。如果用现在的眼光看,这个功法是要求练功人将注意力高度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用呼吸这一个念头取代其它杂念,使练功人的意识达到入静状态。换言之,呼吸方法仅仅是帮助入静的手段,而不是本质。然而,极其遗憾的是,刘贵珍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他在自己的代表作中写到:“为什么称它为气功疗法呢?‘气’这个字在这里是代表呼吸的意思;‘功’字就是不断地调整呼吸和姿势的练习,也是俗语说的要练得有‘功夫’,将这种气功疗法,经用医学观点加以整理研究,并且用到治疗疾病和保健上去,去掉以往的迷信糟粕,因此称为气功疗法。”这是刘贵珍给气功下的定义。通过这个定义,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刘贵珍是将呼吸之气当作气功的本质特征了。这个定义以其呼吸之气的内涵,硬性地改换了古人调整心理的内涵,造成气功定义出现第一次严重失误。
后来,河北省卫生厅委派刘贵珍前往北京,向卫生部汇报了气功。这个由民间发掘出来的不吃药不打针就能治病的方法,自然也引起了卫生部的重视。1955年12月19日,在中国中医研究院成立典礼的大会上,国家卫生部对刘贵珍总结传播气功的事迹给予表彰,同时给他颁发了奖状和奖金。多家新闻机构对刘贵珍本人及气功疗法进行了报导。从而使刘贵珍及气功疗法在全国的影响迅速扩大。全国各地办气功班,还有许多人涌向河北省参加刘贵珍举办的培训班。在全国范围内,第一次掀起一个轰轰烈烈的学练气功的热潮。1956年,国家投资在北戴河创建了第一个气功疗养院,刘贵珍出任院长。同年,国家主席刘少奇同志专门请刘贵珍同志来北京汇报和传授气功,对他研究气功给予高度评价。此后,中央一些领导同志常请他去教气功。陈毅同志学会气功后,高血压病明显见效。林伯渠同志学会练功后,高兴地说:“你为老人找了个治病强身、延年益寿的好办法。”谢觉哉同志则为刘贵珍的《气功疗法实践》一书提词:“气功疗法,人人可行,不花钱,不费事,可以却病,可以强身,可以全生,可以延年。”此书先后印刷11次,发行百万册。刘贵珍的重要著作还被译成日、英、印尼等文字,发行于国外。至此,刘贵珍以很快的速度成为当时气功领域最有影响的权威人物。当然,他改换错了的气功概念也因此传向了国内外。
针对刘贵珍在前人基础上确定的“气功”这个名称,以及他给气功下的定义,国内的一些著名养生专家当时就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看法。如蒋维乔先生指出:“现在大家都称‘气功’,其实这个名称并不妥当,不过已经通行,我也只有从俗了。在古时叫养生法。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6-12-2009 06: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曾在北戴河与唐山气功疗养院任医师的张天戈教授发在他的部落客 http://qigong.arkoo.com/sf_18BB1 ... A15D51B_17_hbw.html
关于气功的名称的问题说明
作者:李春才
关于气功的名称的问题说明(李春才)
以下内容摘自李春才《医用静功学》一书摘录:
二、气功这个名称
气功这个名称,是原抗战根据地冀南区卫生局局长黄月庭先生确定的。黄先生是真正的权威人士,因此,特邀请黄老谈谈气功命名的前前后后,以晓世间。
鄙人叫黄月庭,离休之后久居河北省保定市。
气功界许多朋友们时常来信,认为很有必要将气功一词的原意向社会再做一次解释。
“气功”一词,目前成了群众性的普通语汇和医药卫生人员的专用术语,并已纳入《中国医学百科全书·气功学卷》,流行国外,引起各国医学界的关注。
关于“气功”这个名词的真正来由及其含义,鲜为人知,议论纷芸,溯其渊源,还得以当代气功名家刘贵珍先生学练内功治病时期谈起。
话说,抗日战争的胜利,群情振奋,举国欢庆。刘贵珍先生从天津敌占区返回了老解放区自己的故乡参加了革命,在南宫县商业局任职,从而摆脱了学徒的困境,走向新生活。
一九四七年冬,刘氏的胃溃疡宿疾复发,体温高烧,大口咯血,虽经当地专
区人民医院抢救脱险,但根治乏术。
一九四八年,经冀南行政公署民政处长冯英批准,拜民间医人刘渡舟为师,
学习内功,以治已病。同刘氏前往的还有宁南县县长李魁华,他患有肺结核。
刘渡舟是威县南寺庄的农民,淳朴敦厚,寡静少言,是内功创始人郝湘武的五世传人,专治男女得病。求医者蔓延冀鲁交界十几个县的农村,门庭若市。
百日之后,李、刘二人疾病痊愈,体重增加三四十斤,精神奕奕,无不称奇。
为了进一步观察内功效果和总结经验,专门成立了一个研究组,对病人进行试治。组长由我兼任,冀南四专区人民医院副院长李浚川和干疗所所长赵景春二人分别任副组长。配
有王湛禹、黄天民、温强州、贾朴斋、高立检等几位医生。刘贵珍此时调来干疗所当秘书,做为研究组的一位成员,负责内功技术指导。
生活方式,按照刘渡舟传统性的老规矩,一日五功五餐;每天细粮、鸡蛋、牛肉、蔬菜各1斤,满足供应,不得有误。
百日期满,疗效果真显著,众无异言。但是,在为这种治疗方法命名的过程中,却是争论不休,各持己见,难以统一。有些西医认为,饮食这么好,牛肉、鸡蛋都是高蛋白,每天超出消耗量的摄取,增加了体重,增加了抗病能力和免疫力,完全是食物营养的作用,否定练功的效果。因此,他们主张命名为“营养疗法”,或是 “食物疗法”。
也有些人讽刺的讲,可以叫做“填鸭育肥法”。有些中医认为,食物营养只能是辅助的作用,主要是呼吸吐纳、调理气息和培育真气,主张取用祖国医学文献中原有的名称“纳气导引”。
有人根据内功方法中有些秘传口诀,令人难解,如其中的“自己静坐佛堂、龙盘爪、真对真、半点不差毫分”,“八卦仙衣盘龙绣、意到西天庆千秋”。他们认为似是祝由科,可命名为“祝由疗法”。
也有人认为,默念词句可起精神暗示作用,应该命名为“精神疗法”,或是“心理疗法”。几次讨论,十说纷云,莫衷一是。
最后,我以研究组组长的身份做了这样的结论:“疗效大家无分歧意见;呼吸、吐纳的作用大家有共性认识。中医认为,吐纳有调补元气的作用,真气充沛,疾病自愈;西医认为,深呼吸可获取充分的氧气,体内气体交换取得改善。我认为,内功与祖国医学中气化论的学说相吻合,气为血之师,气行血自行,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些可能是内功起治疗作用的主要因素。气功一词,概括性强,比较名正言顺。可优先考虑运用”。
一九四九年三月,冀南区召开的卫生行政工作会议上,第一次公开而正式地使用了“气功”这个名称。在这次会议上,于疗所所长赵景春作了《气功治疗慢性病的总结报告》;第四专区人民医院副院长李浚川做了《气功治疗的临床观察报告》。
这次会议是我主持的,冯英处长也出席了会议。我以卫生局局长的身份,向大会正式宣布了“气功”这个名称。的定俗成,沿用至今。
一九五三年,河北省保定于部疗养院增设了一个气功科,刘贵珍调往气功科主任。河北省刘贵珍调往气功科主任。河北省卫生厅段慧轩副厅长命名为“气功疗法”。
一九五七年,河北省出版社公开出版了刘贵珍著《气功疗法实践》。
(1)从四十年代开始,气功在中国解放区的新兴和发展,黄月庭先生具有历史功勋。
“气功“这名称,实际上是在中国解放之前由地方政府确定的。黄月庭先生是政府机关卫生局长。
由政府出面公开支持和具体领导气功事业的发展,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是个开天辟地,光辉的一页。
“气功”名称的来源,黄老讲的具体、生动、肯定,充分展现了一种事物原有的本貌。有助于消除许多人在头脑中的疑云。
(2)气功同语,历史资料中略有记载。例如,
晋朝道士许逊著《宗教净明录》中有“气功阐微”之词。
隋唐时期,气功二字也有运用成太清调气经》:“服气功余暇,取静室无人处散发脱衣”。《延陵启修养大略》;“此言无可救者,只谓气功已晚,自我之事不及矣”。《中山玉匾服气经》:
“气功妙篇,气术之道略同”。
一九三四年杭州祥林医院出版的董浩先生著《肺瘫病特殊疗养法——气功疗法》讲的明白,语言确切。
如果再翻翻资料,广泛查询一下,可能还会找见一些类似之词。
(3)“气功”一词,史略中有些记载,即便是不多,或是根本没有传开,影响不大,但总算是有吧!
那么,必然会使人产生一种疑问,“一九四九年便用的气功之词,是否从古文资料中沿用下来的?与历史有无关联”?这是一条境界线,过去因为没有讲清楚,在人的理解上产生了混乱,其说不一。因此,又得请黄老解答一下。
黄老讲:“气功”之同,是在当时客观条件下的一种产物,没有什么史料依据。战争年代与现在的环境根本不同,气功史料没有,更无从查对。近些年来,大家查阅古文资料,偶见气功同语的记载,这只可以解释为是“新、旧巧合”,不足为怪。
作者:卫子
发布时间:2004-7-13 13:59:00
是有点“新、旧巧合”了。但如果说古代“气功”一词的含义不确切的话,那么近代是是比较明确的,起码在清末出版的《少林拳术秘决》一书里中有明确所指:“气功之说有二:一养气,一练气”。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6-12-2009 06: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气功名词的由来与发展演变
作者:张天戈
关于气功一词的由来及其发展演变,写一点我所知道和经历过的事情,供大家参考。
气功的历史可以上溯五千年以上或更久远,它起源于人类生产劳动。古代人把这种锻炼方法不叫气功,而称之为导引、按跷、吐纳等。如《黄帝内经?素问》记载:“往古人居禽兽之间,动以避寒,阴居以避暑。”以动静两种方式抵御寒暑和养生疗病。《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载:“昔阴康氏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壅塞,不行其原,民气郁于而滞著,骨瑟缩而不达,作舞以宣导之。”说明古代的气功、导引、舞蹈、体育并未分科。
《黄帝内经》记载:“中央者,地平以湿,地所有生万物也众,民杂食而不劳,其病多萎厥寒热,治宜导引按跷。故导引按跷者,从中央出也。”说明气功发源于中原的黄河流域。由于考古学的发展,许多气功文物相继发现,如青海省大通县出土仰韶时期的舞彩纹陶盆,马王堆出土的汉代导引图,还有战国时期的行气玉佩铭等,都是珍贵的气功文物。
文献所见到的气功一词,最早是晋代道士许逊写的《净明宗教录》,其中有气功阐微一词。1915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少林秘诀》和1929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武术汇宗》中都提到气功一词,但指的都是武术锻炼方法。在1929年张学良将军为张庆霖编著的《练气行功秘诀》写的序文也提到:“气功大而御敌兴邦,小而强身健体,养生医病……”1934年杭州祥林医院出版的董浩著《肺痨病特殊疗法?气功疗法》和1938年上海出版的公溥气功治疗院的《气功治验录》两书中,气功一词开始与医疗保健联系在一起,由于是内部印刷,影响极小。这时的气功以调息、调意和站桩为主。
1950年以后,在河北省保定市,1953年在河北省唐山市,临床试验的功法也曾用过“气工”、“内养功”这个词。刘渡舟先生传下来的练功方法主要是静功,以静养为主,就用了内养功这个名称。在唐山临床实验中,由于疗效卓著而上报省政府、中央卫生部。上报材料时,必须有一个可用的名称,当时,由河北省卫生厅副厅长段慧轩(后任厅长)、中医专家黄月庭等研究确定,这种能治疗疾病的功法叫气功,并称其为气功疗法,因为它与医疗保健有密切关系,以便区别于武术气功、江湖气功。可以说是借用了武术基本功的“气功”一词。
气功疗法是否指的是内养功一个功法?不是。我所知道的内情比较简单,1956年参加唐山气功疗法试验的一些同志,如刘贵珍、王树彬、刘渡舟、程忠录、王万岚等,还有参与实验的几位老疗养员,在北戴河气功疗养院工作时,都介绍了在实验期间也配合其他功法。比如,床上十六段锦、松静功、强壮功、站桩等。只是把床上十六段锦加以改革,增加了几节动作并改名“保健功”。所以,气功疗法包括了几个有效的配合功法,而其中内养功是主要功法。1957年,《气功疗法实践》公开出版时,书里面就包含着这几个功法的操作。
当时,考虑到气功一词虽不见《词典》、《辞源》、《辞海》里,但在民间却广为流传,是一个口头传用的大众词汇。另一个原因是,能治疗疾病的方法主要以锻炼呼吸为主,兼而有调身、调心内容,而且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呼吸方法,所以就用气功疗法名称了。至于理论解释是在以后的探索中,依据中医理论而来。后来形成的气功热潮中,人们附会了一些气功理论,或从不同角度推论了一些气功理论,把气功复杂化了。尽管如此,对气功锻炼方法本身不会有何影响。
在唐山实验期间,对四种疾病,如溃疡病、肺结核、神经衰弱、高血压等疗效显著。我们习惯称其为“四大疾病”。当时的功法是内养功、强壮功、松静功、保健功(床上十六段锦)、五禽戏等。
刘贵珍认为气功的“气”包含了元气、经气和自然之气,也包含了呼吸之气。气功之“功”不仅包含了练功的功夫,也包含了通过练功所增强的各脏腑功能。 1955年12月,经卫生部鉴定承认了气功疗法的疗效并给予了奖励,继而在全国推广。所以,我认为气功疗法的命名是政府行为,是经过专家研究、鉴定、审核后推向全国的。
1957年,刘贵珍著《气功疗法实践》一书出版后,对国内外影响较大,使中国传统医疗保健方法获得了新生并走向现代医学科学领域。因此,1980年以后出版的《体育辞典》、《词海》1988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气功辞典》、1995年的《简明中医辞典》和陕西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实用中医辞典》中都收入了气功词条,说明气功一词来源于中医文化、体育健身文化,是一种独特的医疗保健方法。
改革开放以后,气功发展迅速,并逐渐形成独立的学科,气功研究的内容不断扩大,气功这一民族传统文化瑰宝得到发扬光大。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6-12-2009 06: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谈气功名词由来发展与演变
作者:张天戈
—发现唐山市气功疗养所‘气工’原始图章
“气功”这个名词作为医疗保健、养生健身专用名词,是在1955年以后,也就是在1955年12月,卫生部奖励了气功疗法以后,“气功”这个名词才被医疗、中医、体育、科技、文化等各界启用。虽然在民间特别在武术界和江湖艺人中已有气功一词流传,但也只是口头流传而已,其内涵就是与练武术的功夫有关,具体地说就是“练气”的一种功夫。
过去认为这种‘练气’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呼吸之气;一个是丹田之气或称元气。由于气功事业的迅速发展,1979年以后的一些辞书收录了气功词条,如:《中医词典》、《气功大辞典》、《康复医学词典》(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宗教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中国医学百科全书·气功学》、《简明气功词典》(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等几十部辞书。标志着气功导引养生文化,进入了现代科学殿堂。先说明:气功名词名扬天下,不需要更改。
气功所以被人们热爱并发展成为空前规模并引起全世界的兴趣与关注,就是因为气功疗法几十年来在临床实验结果中证实对某些疾病的确有疗效而引起。本文重点介绍‘气功’一词的由来与发展演变脉络,将在另篇谈气功治病疗效。
气功疗法,在卫生部奖励之前的气功疗法实验阶段,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科学的名称。几十年来众说纷纭,各持己见。因此,在学术界引起争鸣也是一件好事,为了说明我所了解的一些历史情况,已经写在了《气功名词的由来与发展演变》短文中。这篇文章是我在20世纪80—90年代给国家医学气功教育基地医疗气功师资班讲课的提纲,在讲课的过程也搜集有关医疗气功历史资料。
退休后,有了自己的时间清理并清理个人图书、工作笔记、日记、信函、旧照片等历史资料,其中发现了有十来年没有打开的挂号信件,也发现了一本大众书局出版的《太极正宗》一书,书皮上印有“唐山市气工疗养所图章”印记。经过仔细查看发现这个气功的功字是工作的工字,而不是练功的功字,过去的许多年没有注意到这一个字的差别,其后面隐藏着一段气功历史发展演变的故事。
经过多次咨询健在的老领导、老专家、查找资料,立足正本清源,搞清气功疗法产生、实验、临床应用、科学研究、教学推广、对外宣传等历史发展、演变的脉络,科学的发展气功保健、养生事业。首先,‘气功名词的由来’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这是因为在研究和教学工作中发现有人说“气功”这个词是张某人发明的,有人又说‘气功’这个词是李某人提出的,还有的人写文章说‘气功’名词是他确定的……。因此,为了正本清源给有志研究气功的专家学者、气功爱好者参考,我写出了第一篇《谈气功名词由来与发展演变》。本篇是续篇。
1954年,唐山市成立的“唐山市气工疗养所”刻用的图章,就是用“气工”的工字,当时还没有用气功的“功”字。这一个字的差别足以说明这个可以治病又可以强身健体的传统方法究竟叫什么名字,在当时也在探索之中,图章印迹可以说明此点。(请见图1、图2)
此时,河北省卫生厅第一任副厅长(后任厅长)段慧轩同志,为唐山市试验的气工疗法改为“气功疗法”。以后,刘贵珍的《气功疗法实践》一书也是由段慧轩厅长为其命名的,这又说明我国政府领导人对气功事业的重视程度。
在20世纪50—60 年代,有几位学者对用‘气功’这个名词曾提出不同看法或意见,如张介杰、蒋纬乔先生等,他们认为用气功名词并不妥当。所以蒋维乔先生说:“无以名之,故以名之,也只好从俗了”。
《太极正宗》这本书是‘唐山气工疗养所’筹建时购买的图书之一,1956年,唐山气功疗养所的全体同志奉河北省卫生厅命令,来到河北省北戴河干部疗养院(此时没有用气功疗养院名称,1959年以后启用了‘河北省北戴河气功疗养院’名称)协助工作,同时也带过来一些参考资料。因为我喜欢太极拳,当时疗养院的配合静功锻炼的动功主要是太极拳。为此,北戴河干部疗养院气功研究室也购买了一些太极拳类参考书籍。但这本《太极正宗》比较少见,是唐山同志们带过来的,后来被我留给北戴河气功疗养院气功研究室唯一的一本有‘唐山市气工疗养所图章’印迹的书。
这个历史并不久远的图章印记给了我们一些提示,气功这个名词是人民大众和实践者们创造的,这个医疗保健气功事业又是在建国后由人民政府支持而发展起来的。为一个气功名词由谁发明、创造争来争去,历史文物就是一面镜子。当然,为了正本清源进行学术争鸣也是必需的,只有弄清气功真实的发展脉络,气功才有可能科学地发展。气功名词的认定、统一又是气功事业科学发展必走之路,仅供学者研究,爱好者品味。希望珍藏有气功文物的人们贡献出来,为今后的气功健身、气功康复、气功养生、气功医疗再次振兴做出新的贡献。 |
|
|
|
|
|
|
|
发表于 31-12-2009 01: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多字哦
放工回家才看~
华侨先生 , 我下星期一可以去bayan baru看看你们的练习吗?
我打算过了年就去学,是不是给一次300就可以了?
头十二天每天要多少时间练习?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