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7245|回复: 146

百年沧桑六堡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2-8-2009 01: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回 六堡茶饮 源远流长


一百年来,六堡茶几经兴衰起落,最鼎盛时几乎六堡乡里家家做茶,年产数十万斤,抗日期间,千里茶园荒芜,民生维艰。六堡茶的百年历史见证了中国近代茶业发展的曲折与艰辛,也见证了中华民族的沧桑。


  在陆羽引用的《桐君录》“而交广最重,客来先设,乃加以香芼辈”的记载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在西汉乃至更早的时候,岭南、两广人民就已经有了喝茶的习惯,也有了以茶奉客的习俗。只是当时的喝茶方式不是我们现在的泡饮法。



《晋书》中有“吴人采茶煮之,曰茗粥”的记载,《尔雅》中,“苦荼”一词注释云“叶可炙作羹饮”就是说当时是将茶叶煮着来喝,《桐君录》更注明加入一些姜桂香料。芼(máo)指可供食用的水草或野菜。而这种“加以香芼辈”(加入香菜配料)做法,在现在梧州周边县市的“打油茶”流传下来的做法中,还可以依稀追溯当年的“吃”茶“烹”茶之法。
(六堡茶的資料不容易找,精品文章+5)


[ 本帖最后由 tea9333 于 23-8-2009 02:47 AM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tea9333 + 5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2-8-2009 01: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回 战前盛况 家家户户产茶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在港、澳、南洋久负盛名的六堡茶一直以来得到华人华侨的推崇,非常畅销。而且水路运输畅顺,运输费用低廉,主销区港、澳、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较和平安定,因此六堡茶的发展很快,在六堡乃至周边地区,种植面积非常大,产量很高。

据六堡镇老茶人陈振东回忆:“那时候,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茶,人人都做茶。”而且,老人还说当时流传有这么个说法,说要分辨一个人是不是六堡人非常容易,只要看看他的脚,“脚黑”的一定是六堡人了。陈振东老人接着解释,说由于当时家家户户都做茶,以前的工艺做茶的时候,用锅杀青之后,要揉捻,那时多用脚踩搓揉,由于茶叶汁液的浸染,久而久之便人人“黑脚”了。

据资料显示:《广西特产志略》(1937年)载:“在苍梧之最大出品,且为特产者,首推六堡茶,就其六堡一区而言(五堡,四堡)俱有出茶,但不及六堡之多,每年出口者,产额在60万斤以上,在1926~1927年,每担估价三十元左右。”从这个记载上,我们可以想像出当年的产茶盛况。

据六堡镇87岁的老茶人李旭秋回忆,其实,当时产茶制茶的多是农户,收茶的多是商户茶庄,很是分散,缺乏准确的统计,很多小茶庄看到有利可图,都在开秤收茶。估计真正的产销数量可能还不止呢,老人说,有说最多那年是收茶80多万斤。

据《广西农业通讯》(1945年)载:“苍梧茶尚多,尤以六堡乡为最。六堡茶,颇负盛名,其余所产品质亦佳,战前(抗日战争前)交通便利,所产茶除本县饮用外,全部销售港澳等地……六堡乡占全县面积之半,全县面积11455亩,年产茶5450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8-2009 01: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回 交易畅旺 茶庄云集六堡


关于当时黑茶收购的记载,散见于存世的各地地方志及文献:采办黑茶,在进山办茶前作好准备工作:先要择点应用什物家具器皿以及篾器、木器,……再要择选()行内先生、管楼、管厂、管行人等;要从色、味、形等方面辨别茶的真伪,重条紧、色顺、纹直、沉重、味佳、外乌油色……’;其时,粤港茶商尤其注重茶叶质量,绝不以次充好,强调以质论价,靓茶好价,申明勿惜价,贪便宜,岂有好货。’”
一直以来,茶商与茶农、茶行的关系非常密切。据笔者向当地多名老茶人了解,当时收茶多是茶商在六堡合口街(当地口音读口)开设分号、分庄(或称子庄),在采收季节,由茶号派人进六堡按级别定好价格后,直接开秤收茶。毛茶经分筛、分级后,统一用大箩筐装好,通过六堡河这条茶船古道,经梨埠、封川运回广州总号,加工精制后,踩箩或制成饼茶,装箱销往海外各地。这种做法多数是广州外来的大茶号,如万生茶庄、广元泰茶庄等。

80多岁的老茶人陈振东回忆,当时收茶和开设茶庄的很多,有英记、万记、同盛、公盛、源盛、盛发等等,非常多,大多是广东的茶商,如生记的老板是鹤山的,一个姓温一个姓梁。盛发茶庄是附近旺甫人所开,姓梁。据李旭秋老人回忆,最多时,十多家大的茶庄云集六堡,其他小的商贩就更多了。茶庄的多与少的变化,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六堡茶的兴衰沉浮。

当时,六堡所产的茶交易一直以来都很畅旺,据李旭秋老人回忆,不同的时期,在收茶的季节,六堡的合口街、马连坪等多处专门都设过茶叶收购集市,部分茶商茶农则聚集在合口街大樟树下(当地称为樟木根)开秤收茶。而广元泰、万生、英记等最有实力的茶庄则在六堡专门开设有分号,由茶农上门交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8-2009 01: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回 竞争激烈 茶商频出奇招


当时收茶的店铺大多已不复存在,唯一完好保存至今的是当时的称之为茶亭的一个屋子,青砖所砌,是当时收茶的一个交易地点。这个茶亭是当年六堡最为富有、最大的地主韦景平所开设。茶亭位于路边,大门外有青砖柱支撑起宽阔的檐廊,看来估计是方便茶农们交茶时等候歇息而设。


另外,据原六堡乡乡长老茶人邓兆明回忆,有部分茶农直接挑茶到合口街上的茶庄进行交易。也有部分茶庄是通过熟悉六堡当地情况的二老板到直接各个村寨,与茶行的人一起看茶定价后,由茶农挑茶到合口街樟木根交茶,而二老板则分别向茶农、茶商收取一定佣金。后来,精明的六堡人出现一些专门跑村进寨收购毛茶贩运到广东牟利的群体,后来渐渐发展到当地或附近乡镇的茶人自己开设收茶的茶庄。


由于当时在合口街收茶的客商、茶庄很多,竞争甚是激烈。为了保证收到更多更好的六堡茶,很多茶商各出奇招。有的是依仗当地雇来的二老板的人脉和资源,掌握部分茶区的茶农的毛茶;有的与茶农协商长期订货,特别是一些著名的如黑石、恭州所产的茶,这个有点类似于现代的模式。

据对六堡茶掌故颇为熟悉的邓永斌说,当年,六堡的交通很不方便,地处深山之中,只是靠六堡河运茶叶出去后,回来时载回所需的日用品,物资非常匮乏。而且,山区茶农大多生活很苦,寅吃卯粮。一些精明的茶庄茶商就推出了茶农记账去日用品,等来年茶季时交茶来抵扣的做法,既帮助了一部分的茶农,又保证了收购毛茶的数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8-2009 01: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回 工艺形成 或受穗港影响
由明到清以来,制造销售茶叶都是按照习俗相沿。一般是由茶农随采随制,经过简单加工后(杀青,烘干),售于茶行或茶贩,再转运各地。后来,随着茶叶出口大增,需求日益增大,加之南洋市场对茶叶的品质要求不同,茶商往往将所收来的毛茶,经筛选,再加工精制后,重新包装,扫上唛号之后再行销售。此种做法易于操作,而且能够保障茶叶品质,一直颇为盛行。

87岁的李旭秋老人回忆,最早在他58岁时听其祖母说起,曾经最早有茶庄直接将茶青略作加工后,直接运往广州进一步加工的做法(按其年龄推算,这种做法估计是110130年前的事)。

不过,从老人回忆的这个工艺的演变过程看,六堡茶的制茶工艺,有可能是受广东影响,也就是说,有可能在长期的供货中,逐渐形成了按照广东或香港茶商的要求,在做茶方法上逐步完善,并形成了后来的制茶工艺。
老人还说,记得当时已经有简单的机具将茶压成“如罗庚形状”的茶饼的做法,这种形状已经非常像现在的茶饼形状了。
  
这个六堡茶具体的工艺形成过程和历史渊源,与之前有过的“源自湖南”一说颇有不同,具体有待专家学者加以考证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8-2009 02: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回 日寇侵华 产量一落千丈


六堡茶自明清以来出现的鼎盛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谁还有闲情逸致喝茶呢。

据抗战后的资料《广西农业通讯》(1945年)载:战前(抗日战争前)交通便利,所产茶除本县饮用外,全部销售港澳等地,自抗战后,交通阻塞,销售范围日形缩小,一般茶农生活无法维持。多弃茶而经营其他,于是茶叶衰落矣。六堡茶从抗战爆发的1937年开始,进入到一个衰落期。
说起抗战的往事,李旭秋老人还回忆起一段轶闻:1938年,抗战形势越来越紧,由于当时的通讯不发达,广元泰茶庄依然派了两个人留驻在六堡的广元泰分号中收茶。不料,当年10月,广州沦陷,西江航道运输被迫中断。广元泰茶庄的两人被迫滞留在六堡,他们之前所收购到的大量六堡茶也囤积在六堡。两人一住就是六七年,直到抗战胜利的1945年,两人才跟广州香港总号的人联系上,再辗转将这在六堡存放了六七年的老茶运出去,结果这批经陈化的六堡茶极受市场欢迎,以平常价5倍多的价钱销售一空,利润丰厚,一时传为美谈。由此可见,在当时人们的消费观念中,六堡茶已经是以陈为贵,陈茶已经是很受推崇了。



抗战胜利后,六堡茶的生产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恢复。日寇侵华令中国人民所蒙受的灾难和对经济的毁灭性打击,几乎令整个六堡茶产业陷入绝境。饱受战争的创伤,包括广东、港澳、南洋等地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急剧降低,对茶这种非生活必需的消费品的需求也相应减少了许多。
  
需求的锐减,加上长途的交通运输尚未得到完全恢复,还有接着的解放战争的影响,六堡茶在1949年建国之前的生产都停留在一个很低的水平。

茶价低贱,茶园日渐荒芜,茶农们为了生活,纷纷改种粮食和别的经济作物。据一本1957年由当时的广西供销合作社编印的茶叶书籍《茶叶采制方法》上记述,当时的情况是“岑溪在解放前,一斤茶叶还不到一斤谷”的价钱,很多茶农的茶卖不出去,连采茶制茶的工钱都不够,因而,茶农们纷纷放弃种茶制茶,“……甚至有将茶砍伐作柴,大部茶园荒芜,到解放时,只剩下二万余担了……”
  
1937年到1949年(真正逐步恢复种植生产的是土改后的1951年)这长达十多年的大衰落中,很多茶庄都已停业和倒闭,六堡茶的产业可以说是元气大伤了。李旭秋老人颇为感慨地说,现在的六堡茶的种茶制茶规模还远远不到抗战前兴盛时期的水平,就连建国后的第一次复兴时期(19551956年)的规模也远没达到。老人说,六堡茶的未来发展空间还是很大的,作为见证过六堡茶几度兴衰的他希望看到六堡茶重现当年的辉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22-8-2009 02: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回 土改分地 茶农重新种茶


六堡茶的再次兴起是在1951年之后,当时,轰轰烈烈的土改,使农民获得了土地。据六堡镇老茶人陈振东回忆,当时很多农民开始重新种植茶树。当时茶农的种茶热情很高,种植面积迅速地扩大。原六堡乡乡长、老茶人邓兆明说,那时候,农民在高山上、半山腰甚至在山谷低洼地都种满了茶树,积极性空前高涨。
  
陈振东老人回忆:解放后,六堡所产的茶依然是通过“茶船古道”用船运输到广东的。直到1957年(公社化前后)才修通公路,之后才通过公路将六堡的茶及其他土特产运出,将生活必需品运进六堡。从土改农民获得土地后的三四年,新种植的六堡茶可以开始大量采摘,加上原来抗战前茶园的复垦,种植面积非常大。

据邓兆明回忆,在1954或1955年,产量达到了最高峰,达到54万斤。而据陈振东老人的回忆,最高产的是1956年产量56万斤,接近60万斤,而且当时茶价比较高。虽然老人们记忆中具体的年份有一年差别,但估计正是1954~1956年这几年,是六堡茶在建国后,经过扩大种植后的又一个鼎盛的复兴时期。
  
据中茶梧州公司的资料显示,中国茶叶总公司梧州支公司创建于1953年11月,1954年1月改为中国茶叶进出口公司广西支公司梧州办事处,隶属于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专门从事广西六堡茶的生产和出口业务。
  
根据原六堡乡乡长、老茶人邓兆明回忆:“当时,中茶公司成立后,中茶公司“接收”了当时的许多的茶庄,结束了茶庄收茶的历史,也结束了六堡茶自茶船古道直接经封开、都城直到广州的历史。之后,由中茶公司委托供销社在六堡收的茶,运送到当时新成立的梧州茶厂。”老人回忆,在1958年又改回供销社负责收购六堡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8-2009 02: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八回 出口换汇 扶持鼓励


由于六堡茶一直都是以出口为主,这时候更是肩负着“出口创汇”的使命,得到了鼓励和支持。《茶叶采制方法》上还记载着当时宣传扩大茶叶出口特殊的意义的说法:“出口一吨茶叶,可以换回10~12吨的钢材或20吨汽油,180担茶叶可换回一部新式拖拉机,1950~1956年全国出口茶叶的总值可换回钢材186万吨或拖拉机34484部或喷气式飞机4965架或25000千瓦发电厂52座。”,“几年来从各个方面采取措施,如预购、贷款、全部收购、提高茶价、技术指导等方式加以扶植,产量逐渐得到增加,品质也提高很多……”同时还“大力发动群众开辟茶地和复垦荒芜茶园,并加强现有茶园的护理工作,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生产,增加收入。”

  
当时人们扩大种植生产,并到处学习取经。据老茶人陈振东回忆,当时有人介绍说,湖南茶更高产些,并从湖南江华引种了相当多的茶树种苗。不过后来人们才发现这些引种的湖南种茶树树冠更大,但叶子没有本地种密,并不比本地原种高产。而且,本地种的茶树茶味更好、色泽也较湖南江华种更好。老人还倒出茶壶中的六堡茶给笔者试品并说:“六堡原种茶特有的浓、醇的味道,湖南茶是没有的。”
  
老人回忆:“当时我们发展六堡茶种植的干劲是很大的,茶园一共有三级,公社有连绵800多亩的公社茶园,每个大队又各自有大队茶园,也有八百多亩,生产队也有自己的茶园,有一千多亩。不倚、四柳、高枧、梧桐、理冲、公平等都是茶叶的主产区,当时为了可以专门发展茶叶种植,有几个茶产区是不需要交征购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2-8-2009 02: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九回 改良技术 生产迅速扩大




在六堡镇的老茶人的回忆中,建国之后的几年,一直到1958年,六堡茶的生产和种植得到高度的重视,产销非常兴旺。很多荒山被开垦种茶,在种植规模上不断扩大。常常派员外出学习交流并改良提高种茶制茶技术,并引种各种优良茶种进行试验,如当时就曾引种云南大叶种和湖南江华的茶树品种做种植研究。至今在一些茶山遗留下来的仍有这些品种的老茶树根。

在生产技术的改进和推广中,更是不遗余力。《茶叶采制方法》就是当时编印的一本专门介绍六堡茶种植、采摘、加工等的农科普及书籍。在这本书上,还提到当年“为了提高品质,适应内外销需要”有部分县的茶叶茶区进行“青茶改制”,很多地区做六堡改进质量,还“取得了初步成绩……今后除仍应大力组织茶农进行改制提高质量,合理安排,培植茶园与采制茶叶的劳动力,贯彻工分互利增加产量……(并)编写各类毛茶初制方法……以帮助茶农提高技术,改进品质。”通过这些字眼,我们还可以看到建国后发展六堡茶大规模推广种植的热火朝天的场面。

除了在这些方面推广,这本书还介绍推广当时创新制造出的很多制茶机械,如木制的水力揉捻机,利用水力推动,书中描述“一天可揉5~6千斤”,非常惊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8-2009 02: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回 浮夸成风 名茶大伤元气

六堡茶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这次兴盛没有持续多久。

据当地的老茶人回忆,1955~1961年,当时的人均口粮也比较低,尤其是对粮食实行了统购统销以后,由于当时所定六堡茶价偏低,茶区口粮少。时值困难时期,不得已,农民为了‘有吃的,不饿死’,开始在茶山上种木薯等。
  
老茶人陈振东回忆:“1959年,上面又加重征购任务。人们只好上山种木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8-2009 02: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kuuga兄加油!好贴。。。不怕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8-2009 02: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iin 于 22-8-2009 02:26 PM 发表
kuuga兄加油!好贴。。。不怕灌。


不只好,还很有养分....多灌溉无妨....
还有关于绿保茶的资料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8-2009 06: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iin 于 22-8-2009 02:26 PM 发表
kuuga兄加油!好贴。。。不怕灌。

我没灌水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8-2009 06: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紅茶~ 于 22-8-2009 02:29 PM 发表


不只好,还很有养分....多灌溉无妨....
还有关于绿保茶的资料吗?

绿保茶?是啥?没听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8-2009 12: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原来你以开帖了的。刚才没看清楚。。这些都是转贴咯。。。以后了解六堡茶问题是否能在这里问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8-2009 12: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uuga11 于 22-8-2009 02:18 PM 发表
本帖绝非灌水,如有雷同,纯属搞笑!


當然不是灌水!樓主明明在灌六堡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3-8-2009 09: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K大分享,何时来泡六堡茶,到时小弟带烧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8-2009 11: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黑白普 于 23-8-2009 09:44 AM 发表
谢谢K大分享,何时来泡六堡茶,到时小弟带烧肉。。


我带肉干也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8-2009 10: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
学习了...
兄请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8-2009 10: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igbadboy 于 23-8-2009 12:47 AM 发表


當然不是灌水!樓主明明在灌六堡茶!

BIG兄话得好啱。。。
我冇灌水。。。只灌六堡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6-1-2025 12:52 PM , Processed in 0.154067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