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104|回复: 13

请问净土宗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2-1-2009 10: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ahalwin 于 22-1-2009 12:46 PM 发表


净土经典和印度的论典没有教念佛的方法吗?


论,就有。印度的论,好像没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2-1-2009 01: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请问忆佛念佛所谓的念佛是要很悲切的念,还是要心平气和的念呢?前者无疑更为真诚,就好像被人追斩时那样的念佛。 请问各位哪种忆佛念佛才是最好的呢?谢谢。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1-2009 08: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en1988 于 22-1-2009 01:44 AM 发表
请问忆佛念佛所谓的念佛是要很悲切的念,还是要心平气和的念呢?前者无疑更为真诚,就好像被人追斩时那样的念佛。 请问各位哪种忆佛念佛才是最好的呢?谢谢。南无阿弥陀佛。


要知道哪種憶佛念佛才是最好前,個人覺得應該先瞭解為甚麼要念佛憶佛或者是念佛憶佛的作用是甚麼;想必樓主應當清楚。

個人的念佛憶佛體驗是心不著一物一念一相。。。一切等而念,而每一念皆緣起性空,然後,念念具足六度般若或八正道,並不離四法印。

樓主所提出來的悲切念佛憶佛,個人認為是其中一種引渡初學念佛法門的修行人專心念佛的方法,但是,到了對淨土法門有了某一穩固程度的信、願、解、行,那麼就應該放下悲切念佛憶佛而去體驗念佛憶佛時所生起的戒、定、慧。

最好的念佛憶佛當然是可以幫助到你離苦得樂的那種了,如果要離苦得樂勢必要有種下離苦得樂的因,才會結下離苦得樂的果。如果以煩惱、執著、染著、我執、法執等之心來念佛憶佛,那麼這樣的念佛憶佛實際上會比較難產生念佛憶佛應該有的效果。

念佛憶佛基本上是把你的心念從分別妄想煩惱中解脫出來的,如果念佛人沒辦法借著念佛憶佛而從煩惱妄想分別中解脫,那麼就該檢討一下自己的修行在哪裡出了問題。

希望我的回復不造成你的困擾。善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1-2009 09: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yen1988 的帖子

心平气和。 喝喝茶,别烦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1-2009 10: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再妄上加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1-2009 12: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en1988 于 22-1-2009 01:44 AM 发表
请问忆佛念佛所谓的念佛是要很悲切的念,还是要心平气和的念呢?前者无疑更为真诚,就好像被人追斩时那样的念佛。 请问各位哪种忆佛念佛才是最好的呢?谢谢。南无阿弥陀佛。


净土经典和印度的论典没有教念佛的方法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22-1-2009 05: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诸位的回复。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1-2009 05: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ahalwin 于 22-1-2009 12:46 PM 发表


净土经典和印度的论典没有教念佛的方法吗?


其實很多論典都沒被提倡,因此很多古代大德的修持法門或心得都被埋沒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2-1-2009 06: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念佛....
信愿行很重要。

有了真信,切愿,
念佛就得力。

所以阿弥陀经里面有记载,佛陀不断叫我们要信有阿弥陀,有西方极乐世界,并发愿要到那里去,成就圆满智慧和德能。

念佛,不是口念而已,而是心中也要有佛。

起初开始,可是尝试....
念清楚,听清楚。
把弥陀的圣号,每一字念清楚,听清楚。
持续没多久,通常都能把心静下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1-2009 11: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少说一句话少烦恼,多念一声佛多功德。念「阿弥陀佛」念到一心不乱,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一定来接引去西方极乐世界。

随时隋地,行住坐卧,日日夜夜都在忆佛念佛。

人世间事物都要舍弃放下,心中不离佛号。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从心里生起来,从口里念出来,再从耳里听进去,印入心中: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1-2009 10: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念佛時該有的心理狀態:

    立一念  信是法  隨所聞 
 念其方  宜一念  斷諸想 
 立定信  勿狐疑  精進行 
 勿懈怠  勿起想  有與無 
 勿念進  勿念退  勿念前 
 勿念後  勿念左  勿念右 
 勿念無  勿念有  勿念遠 
 勿念近  勿念痛  勿念痒 
 勿念飢  勿念渴  勿念寒 
 勿念熱  勿念苦  勿念樂 
 勿念生  勿念老  勿念病 
 勿念死  勿念身  勿念命 
 勿念壽  勿念貧  勿念富 
 勿念貴  勿念賤  勿念色 
 勿念欲  勿念小  勿念大 
 勿念長  勿念短  勿念好 
 勿念醜  勿念惡  勿念善 
 勿念瞋  勿念喜  勿念坐 
 勿念起  勿念行  勿念止 
 勿念經  勿念法  勿念是 
 勿念非  勿念捨  勿念取 
 勿念想  勿念識  勿念斷 
 勿念著  勿念空  勿念實 
 勿念輕  勿念重  勿念難 
 勿念易  勿念深  勿念淺 
 勿念廣  勿念狹  勿念父 
 勿念母  勿念妻  勿念子 
 勿念親  勿念踈  勿念憎 
 勿念愛  勿念得  勿念失 
 勿念成  勿念敗  勿念清 
 勿念濁  斷諸念  一期念 
 意勿亂  常精進  勿懈怠 
 勿歲計  勿日倦  立一念 
 勿中忽  除睡眠  精其意 
 常獨處  勿聚會  避惡人 
 近善友  親明師  視如佛 
 執其志  常柔弱  觀平等 
 於一切  避鄉里  遠親族 
 棄愛欲  履清淨  行無為 
 斷諸欲  捨亂意  習定行 
 學文慧  必如禪  除三穢 
 去六入  絕婬色  離眾受 
 勿貪財  多畜積  食知足 
 勿貪味  眾生命  慎勿食 
 衣如法  勿綺飾  勿調戲 
 勿憍慢  勿自大  勿貢高 
 若說經  當如法  了身本 
 猶如幻  勿受陰  勿入界 
 陰如賊  四如蛇  為無常 
 為恍惚  無常主  了本無 
 因緣會  因緣散  悉了是 
 知本無  加慈哀  於一切 
 施貧窮  濟不還  是為定 
 菩薩行  至要慧  起眾智

節錄:佛說般舟三昧經

《般舟三昧經》的念佛禪觀啟示
http://www.fozang.org.tw/doc/newspaper_36.doc

善導大師與淨土法門  
http://ccbs.ntu.edu.tw/resource/ebooks/seeland/pure/012-k.htm

觀念法門
http://www.tcbl.org.tw/up/book/13zu_shi/shan_dao/02/fd000001.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1-2009 01: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大势至菩萨的念佛法门,南怀瑾大德开示,提供一些节录参考。

“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与他共修的同伴,有五十二位菩萨。因为大乘菩萨阶段有五十五位,后三位完全到达佛位,故说五十二位。即从位置起立,顶礼佛足,而向佛自述说:“我记得过去无量劫以前,有一位无量光佛出世,先后
十二位佛,都用同一的名号,相继住世教化,达一大劫之久。”此处所云无量光就是指阿弥陀佛的代号。从法界开始直到现世,不晓得多少劫前,阿弥陀早在教化众生。“恒河沙劫”指时间无法计算

如何叫做念呢?譬如一人专心忆念着另一个人,而另一个人却并未如此,这两个人虽然遇见了也等于没有相逢;必须要这两个人彼此互相忆念,时刻不忘,同形影一般不能分离,才有感应。十方一切诸佛,怜惜忆念一切众生,有如慈母尽在想念儿子,又有什么用处呢?如果这个儿子想念母亲,也同他的慈母想念他一样,如此母子二人,虽然历劫多生,也不会永远离散了。俗情谈忆念最深,无过于年青人谈恋爱时。男女之间,连做梦、吃饭、睡觉都想到他,甚至于偶尔感情不好吵架也想恨恨他,只是二个境界不同而已。那真是应了唐人的诗:“劝君莫打同心结,一结同心解不开。”

  念佛如像年青人谈恋爱一样的忆念,那就成功了。可是很少人做得到。念几声佛,好像已对得起祖宗八代。所以说“染缘易就,道业难成”。坏事学会很快,学会好事非常困难,这就是众生的业力,由一念无明爱欲来。许多父母兄弟姊妹六亲之间,是多生的因缘忆念来的。此中因果很妙,有时候手里抱的孙女,正好是前生的父母;也有许多人太亲爱变成双胞胎,也有前生是冤家今生成夫妻,天天在一起,别扭一辈子,因果报应比电脑计算还快,都是由忆念而来。忆念力量很大,等于影子永远跟着身体一样,换句话说,我们思想的忆念永远跟到生命不会分离的。

如果众生心里真切的忆佛念佛,像想发财那个心情念佛,或是现世,或者将来,必定可以见佛。甚至不必七天就到了。现前忆念不专,将来永远忆念下去,必定也可以见到佛。科学讲光速的威力,我把他改创一个名词叫“念速”,心念的威力也很大,因为我们众生本自具足自性真心的自性佛,与佛并无远近的距离,只要自心得到开悟——见到自性的真心,自然佛就在现前,用不着假借其它方法,顿时间心开意解,密宗叫做脉解心开。心脏从外表看有八瓣,像莲花一样,自性光明呈现,自然心脉打开而见解,就不需要用一个方法求自性光而自然 与诸佛菩萨光光相接。

原文:http://www.baby-name.cn/suanming/fo/200704/6975.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1-2009 01: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管是那一种方法修行,念佛、坐禅。。。等。

首要的目无非是要镇伏了五盖,然后生起了五禅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1-2009 08: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念佛的“念”字,說的不是放在口中不斷的“念”,而是心中念念與佛相應,年年皆是“佛”,皆是“覺”。
所以,無論是悲切的念,还是心平气和的念,都是要在心中存有“佛”,而且是相續不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9-9-2024 04:16 AM , Processed in 0.122097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