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5601|回复: 121

ethos介紹的文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0-11-2008 10: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以爱为出发点 于 30-11-2008 05:24 PM 发表


谢谢各位的深入的分享,承蒙受教甚多。
教会在学术上的分享固然重要,但我个人更觉得关怀教友的需要是最重要的。
来到教会的人,不一定渴慕严谨的学术话题,引用无数的经文更是叫他们打瞌睡。
我曾是关怀小组 ...


对对对,省回一些电话钱,可以救济很多人,哈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30-11-2008 10: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Cappela Op.5

一群吃米饭的人当中,有一天,某人吃面包死掉了。

于是,人心惶惶。流言关怀的主题,说的并非到底是中毒、梗死、病死,还是其他原因。消息被浓缩成绝对方便携带的一句:"他是吃面包死的"。

结果,爆发了一场面包恐慌。吃饭人类谈面包色变,杯葛面包,鼓吹全面禁止面包。做面包的有罪,卖面包的有罪,买面包的有罪,吃面包的也有罪。

***

后来,那些喊口号的伟人觉得,这样粗糙的恐慌太落伍了。而且,他们也发现到,无论怎么打压,面包是不会消失的。

聪明的他们,开始强调教育。

于是他们的教育开始研究历史:"吃饭的民族最文明的时候,吃面包的民族还是野蛮部落文化。"

他们也开始研究心理学:"这些人都是懒得耕田的,所以不吃自己种出来的米饭,只吃别人做的面包,还因此自以为高人一等。"

他们更开始研究生理学:"面包难消化,所以容易造成消化器官疾病。"

结果,人们不再名目张胆的批斗面包,却很有智慧又很务实的透过教育,告诉天下:"面包是有害的食品"。

***

有些领袖觉得,太明显的把面包列为有害,还是不够文明。

聪明的他们又想到了新点子。这次,透过高效率的教育机制,他们强调说:"我们没有说面包不好,更没有说吃面包的一定是罪人。不过,肯定的是,面包绝对不比饭重要。"

这一招,让他们的"温和"以及"文明"指数大幅度上升。

这种文明手段,很多人直接拷贝来用。即使别人没有拿面包和米饭来比较,他们一样斩钉截铁的强调米饭绝对比面包优越。而,有些学识丰富者,更是引据历史、心理学、生理学的数据强调这真理的绝对性。

于是,在米饭和面包之间,这些人的官方立场是:米饭vs面包。而且,先后次序不可搞错。

***

然后,有一天,某人吃米饭死掉了。

于是,人心惶惶。流言关怀的主题,说的并非到底是中毒、梗死、病死,还是其他原因。消息被浓缩成绝对方便携带的一句:"他是吃米饭死的"。

但,根据历代的教育,吃米饭,是绝对不会出错,绝对不可能是死因。

于是,聪明人开始分析了。

提出一轮"我们没有说面包是有害的",再接着一轮的历史、心理、生理数据之后,曰:"有人用面包假冒米饭"。

***

据说,后来,这民族出版的辞典,把"疾病"和"死亡"都换了,一律改成"面包"。

[ 本帖最后由 客旅 于 30-11-2008 10:29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11-2008 08: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eterTan 于 26-11-2008 11:02 PM 发表
你又扯远了。。。
简单来说: 我是说品格培训比考第一名,或是追求各种专业知识如工程、医术、电脑等等,  更为重要。
不是说知识不重要。


要“扯得这么远”,是因为你说的也应该是我俩,以至于全部人都应该知道的,那么重申这点,就没了意义。你重视品格培训,所以我才要提起知识的重要性,以及两者实是不可分割的。知性协助我们审断本身的言行举止,做出反思,做出选择。也告诉你一点是,很少东西是可以高举于一切的,包括德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11-2008 02: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把重点Highlight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11-2008 02: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張國棟

今天在美國教會查經小組看馬可福音第七章,與拙文主題相關。以下是一些分享和反省:

(一).7:1-13裡耶穌與法利賽人的衝突,法利賽人批評耶穌門徒用俗手喫飯,耶穌則反駁說,那那些規條卻是人的遺傳(英譯:傳統tradition),並且是人們藉此來廢掉神的道的遺傳,不守也罷。雖然與拙文〈不拘規條的耶穌〉的主題一樣,也涉及規條和心靈,但這與拙文提到的大衛犯的規條很不同,大衛犯的是五經明文(至少在耶穌眼 中是這樣),而不是人的遺傳。

(二).人的遺傳或傳統的問題在於很容易令信徒以外在行為表現取代心靈敬虔。我們讀福音書時很容易會以為法利賽人是壞蛋,但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可會是法利賽人。福音派教會裡最常有甚麼人的遺傳?例如把每天靈修變成一種信徒責任,教會不斷鼓勵(和要求)信徒天天靈修,使這成為教會用來量度信徒敬虔程度的指標。不是靈修不好,但變成一種規條和責任,就有落入人的遺傳的危險。美國福音派裡的宗教右派,把做基督徒等同反對這個那個社會政策(和堅決反對奧巴馬),也有這個危險--認為凡不認同者皆不信聖經,不是真基督徒。另一些例子包括在教會裡待人接物均要有某種「禮貌」,否則就會好像反叛似的、對「不可停止聚會」的機械式解讀 和死守。

(三).但我們不要以為人可以脫離傳統而活。任何社會任何文化,人都要在傳統裡成長,成為有道德的人,若是宗教群體,也有其傳統令人成為敬虔的人。用後自由神學愛談的社會學角度說,任何宗派都有其傳統,那些信徒的信仰是由他們所屬之傳統所模塑的。不同宗派不同地區的信徒會有不同傳統,是他們認為比較適合表達他們信仰的方式。但究竟有沒有一個脫離任何傳統的信仰?那只會是一堆抽象理念,無法讓人實踐信仰( practice their faith )。因此,一,我們無法脫離傳統(和社群)而活,二,判斷不同的宗派傳統孰好孰壞,有時(重申,只是「有時 」)是很困難的,甚至有時是沒必要的。

(四).另外,人類心理的確有需要依循一些習慣來建立生命的。例如培養了定期靈修的習慣,總會比每次都要有 感覺才去靈修,較容易令信徒多讀聖經,生命得到足夠的聖經教導和洗滌。

(三).(四)兩點皆指出,批判傳統之餘,我們並不應(也無法)放棄一切傳統。(但把靈修說成信徒責任,不斷批評疏於靈修的信徒為不敬虔不認真,仍是不對的。)歷史神學家 Jaroslav Pelican 說,Tradition is the living faith of the dead; traditionalism is the dead faith of the living. 這是我們要仔細玩味的。

(五).馬可福音是寫給外邦信徒看的(他要向讀者解釋猶太人的潔淨習俗),而這福音書裡經常記載耶穌與法利賽人的衝突,在掐麥穗的記載中,只有馬可福音加上「安息日是為人設立的,人不是為安息日設立的」一句。這些,除了在敘事上把耶穌被殺襯托為全書高潮外,似乎亦有一個明顯的意圖,就是要日後的讀者看清楚耶穌如何反對宗教規條化,警剔他們不要以為這樣做才是敬虔的最高表現。誠然,耶穌本人也會不守規矩,祂的完美不在於祂機械化地死守一切,或所謂「出於愛」地死守一切。在不同宗教裡,人類為對神明表示最高尊崇,往往想出很多嚴格克己的做法,並且從一而終地守,這是不同宗教裡的苦修主義(asceticism)的根源。在基督教也有人會這樣做,越是強調自己正統和純正的教會,越多這類人。然而,恐怕馬可福音裡的耶穌在天上看著人間的這些愚忠信徒時,會譏笑起來,也替那些被他們「壓逼」的別的信徒抱不平。

(六).馬可福音這些教導對教會裡大大小小做教導的人(牧師、導師、組長、甚至包括只是間中帶一次查經的人)都有很大的挑戰。因為這些教導者總會有強烈傾向想做些事協助信徒對信仰認真,於是設計大量計劃和量度標準,要求信徒照著做。同時,他們也傾向把一些本來有點灰色的教導說得絕對地黑白分明。他們會自圓其說地用宗教理由來解釋,說這都是為了幫助初信者,或靈命軟弱的人云云。

然而,這可能正正落入了耶穌所強烈批評的規條化思維裡,變成絆倒人的師傅(雅各書3:1說,不要多人作師傅,因為曉得我們要受更重的判斷)。耶穌寧願人們明白信仰和生命的深度和複雜性,也不願意人們以一套不真實的傳統來追求上帝。原來今天教會裡流行的那個「遷就軟弱信徒」、「不可講高深的東西,總要把事情講得非黑即白 」的論調,是如此不合符基督教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11-2008 12: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會中的知識傳承(一)
張國棟
                                                                                  
學課本講物理,都會從數理和重點實驗開始,邏輯地介紹科學理論。這做法讓學生明白那些理論和相信它們是成立的。然而,科學史研究震撼地告訴我們,科學理論的更迭並不是純數學純觀察的自然結果,其中有一些不太理性的社群因素。面對今天教會主流思想,我們也可作類似考察,以反省我們的知識如何產生。
話不對題
  早在初信班,我們就教導初接觸教會的人,說聖經是神的話,要藉此認識神,所以有查經聚會。我見美國基督徒群體都不會煩惱設計聚會內容,因為每週都是查經。然而,普遍信徒聖經知識低落。有人歸咎別人不認真讀聖經,但我看原因並不(單)是這個。
  原來,不論講員、導師、組長或組員都可以任意扯開話題。不是扯開去談一些與信仰相去甚遠的事,而是談一些信徒生活,但那是該經文沒有說的。就如查考歌羅西書,人們可以不理會諾斯底式思想是甚麼,看到「世上的小學」幾個字就扯開去談進化論的猖獗。「進化論這個宿敵,當然要談,扯開話題算是甚麼!」這會否是我們很自然的反應?若碰著不懂變通的組長在組員提出更好意見後仍視若無睹、苦苦守候有人說出「官方意見」,組員會更快地學習了離題才是正題。無數的講章和文章都是先引幾節聖經,然後自由發揮,但信徒卻要用服膺聖經權威的心態來恭敬地默想那「聖經」教訓。
  每年每月每週地重覆這動作,令很多信徒犯了思考大忌:東拉西扯,只要其中夾雜了一些不太相干的經文和神學,就會「全然成聖」。或許為了息事寧人,縱然大家最初有抗拒但漸漸也同流合污。當這陋習成形,我們開始討厭那些每一步要嚴謹推論的要求,找藉口說信仰不在乎思考,標籤那些不許我們自由談的人為「追求假知識」。於是怪現象出現:認真對待聖經的信徒或講員倒受逼迫,因為他用了過長時間做分析、太緊張別人是否曲解以致無暇談「應用」。
時間限制
  時間也是一個問題。不管課題如何高深,不論是主日講道、團契專題、查經小組、坊間講座,全都要在約半小時內介紹出來,去除開場白和應用,往往只剩下廿分鐘。究竟值得關心的神學或社會議題,是否全都可在廿分鐘講清楚?漸漸地,每遇著廿分鐘注意力也解決不到的課題,我們就認定是有無聊人把問題複雜化,振振有詞地說「宗教改革就是要將閱讀聖經的權利交回信徒手裡」等。同理,週報必須有字限,但漸漸卻令人養成習慣覺得二千字也表達不清就必是太複雜。
  週期性也會有影響。教會鼓勵信徒每週數算神的恩典,漸漸地,人們會以為恩典每週都要有一定分量,即使穿鑿附會也要達到那分量。
文章風格
  文字事工是傳達信仰知識的重要途徑,但手法與課題深淺卻往往不成比例。兩年前我投稿往某北美校園雜誌,但得到的回覆是風格太學術,不接納。我大惑不解。該雜誌以華人學者為目標群,常高談中西文化、二千多年某思想發展史、科學與信仰、基督徒知識分子等,但那一篇範圍專注、用詞嚴謹、緊貼思潮、神學保守的文章卻不被接納。我的觀察是,不管課題如何高深,不管甚麼論點,寫作規格通常是註釋不多毋須深究,任何複雜思潮只須兩三段交代,左抄右抄一些精句,然後夾雜幾句未必相關的經文,用數百字提出一個接近常識但卻被(作者筆下)那些思潮忽略的觀點,好顯出真理隨處可見,去除半點不信惡心就一定看得清清楚楚。
  或許是早年華人教育不普及,牧師寫書只用簡單援引少許句子和例子便可,信徒就會如獲至寶地默想。但奇怪的是,人們習慣了那種寫作手法,便開始把它奉若神明。學術一點的,叫做「鑽牛角尖」。
議程太強
  早前《時代論壇》有一篇文章副題為〈工作間可否談情?〉(第九四二期)可是,該文說了不多就轉去談公司裡的婚外情問題,回看文題,會令人覺得作者眼中工作間談的情原來只有婚外情。更常見的忠貞的愛去了哪裡?基督徒的社會倫理議程太強,那些主流論述以外的東西,我們交白卷,連應有的人生經歷視野和想像力都突然衰退消失。這又如去年香港選舉時有人問,究竟應否單單因為某民主派議員容許同性婚姻就故意不投他一票,漠視這選擇對整體民主發展的影響。
口號太多
  因為要推行各項運動(福音運動、學生運動、社關運動等),教會文化特別喜歡生產口號。無他,要在最短時間內動員最多人。可惜碰著我們厭惡嚴謹思考和喜歡東拉西扯,普及教育造就了大躍進──人人強充通天曉。口號頓成香港教會文化裡十分危險的思考死穴。它們標示著主流正派的無上權威,但實際上卻任由受眾填上個人解讀。正邪不兩立,罪狀滿天飛。不用看德里達之類的書,人人隨口說「後現代不相信絕對真理」,然後自命偵探嗅嗅誰是「後現代」,其實「後現代」、「絕對」、「真理」在那些思想裡是甚麼意思,他們可能全都不懂;「你是自由主義者,不維護家庭倫理!」之類的說話也是很順手的罪名。漸漸地,我們不理會對方的真正意思,也不用知道xx主義正解為何,我們只會看他頭上是否印著「xx主義者」,便無知地嘲笑他「無知」。
選擇性認知
  有時候,明明是一番很無禮的話,很低下的手段,若我們知道是出自一位牧師,我們總會向好那方面想,但同一番話或手段,若出自一位建制裡無地位的人,我們總會向壞那方面想。同樣是指出教會裡一件處理失當的事,一位早已憤然離開的人講,和一位楚楚可憐的小信徒講,我們聽後的反應會是很不同的。這種不對稱其實很普遍。通常,主流或屬建制的一方才有權說自己受委屈和心靈受創傷(儘管那是芝麻綠豆的小事),對方呢?縱然明明受到語言暴力,人們卻說他自作孽。在《論壇》的日子久了,早已見慣不怪。有不少人是高明地或有意無意地在未真正提出任何理由之前,先營造一個「我是主流你是偏激」的格局,利用讀者這類選擇性認知來搶佔上風。
簡化社會論述
  這一點會在第二篇詳述,現只略談。教會教導傾向要在短時間帶出很實用的應用,要令信徒覺得某一個想法足可改變他們的生活,更甚者,那些影響會被說成是社會性的,而不是個人的。於是,信徒漸漸習慣將某些基督教信念與某些社會現象劃上等值符號。例如「工作不滿意是因為信徒把聖俗二分。」然而,我們往往忽略很多令工作不開心的社會成因是與聖俗有否二分無關的,如超時工作。
小結
  不厭其煩地逐一分析,是要讓讀者感受到教會文化裡的知識生產和傳達過程裡,有很多與偉大基督教傳統思想無關的社群性因素。可惜,我們就是這樣每年每月地將基督教告訴信徒和世人。本文關注的不是知識本身,而是形成知識的過程,這可會是更重要的。上述手法潛移默化地教導人們,這些才是思考典範。弊端之一,是癱瘓了輿論。輿論空間本是較量各方意見的好地方,但因為讀者大都習慣了思考不嚴謹,又有選擇性認知,以致不懂認真評核別人論點,你一言我一語,貌似理性分析卻粉飾著很多權力和慾望,當很多人都是如此,便會造成大多數人的暴政,一種高明的暴政。(請勿簡單地以為我在支持任何建制外的人批評建制,我認為喜歡批評主流也可會是一種受社群因素影響的傾向。)
  如何避免這些盲點?最直接的是提高信徒思考質素,要有較嚴格和最好是堂會以外的神學教育和人文反省,亦要有充足公共輿論空間。(這呼應著我早前提及的堂會論。)然而,我更想指出,我們需要有多點社會科學的眼光。許多年來,香港教會都喜歡把信徒遇到的問題還原為神學問題,甚麼都要用神學或聖經去解答。然而,可能信徒某些行為與某種教會生活模式的關係,比那些行為與神學的關係來得更密切。這就是本文開首說的,知識有其社會成因。我無意暗示一切知識都是相對,就如首段的物理課本例子,那些知識可以有其道理的,但我們也不宜忽略它的成因。在第二篇裡,我會以重點實例討論信徒對社會的認知和回應態度,深化這要旨。(待續)
(寄自美國)
第九七三期.二OO六年四月廿三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1-11-2008 04: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的分享 谢谢
希望大家也可以用点时间阅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11-2008 05: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eterTan 于 30-11-2008 04:21 PM 发表
我们更要关心的是, 小组成员中有谁需要帮助。 例如: 一位组长刚刚与我分享, 他小组的成员最近失踪了。 原来,拖欠大耳窿的钱,必不得已跑路。 他后悔自己没有早些察觉到问题。他说每次小组见到,大家都说没事、没事, 很好。其实,即使生活面对问题,也没有说出来。


谢谢各位的深入的分享,承蒙受教甚多。
教会在学术上的分享固然重要,但我个人更觉得关怀教友的需要是最重要的。
来到教会的人,不一定渴慕严谨的学术话题,引用无数的经文更是叫他们打瞌睡。
我曾是关怀小组组长,大略了解教会朋友的需要。如果教会没有关怀的随同,教会强调的爱如同虚设。
学术(theory)的话题,固然是让人深思的,但运用(practical)更重要。拿个比喻来说,一个想要学吉他的朋友,若你只是教导他乐理的知识,没教他怎么弹奏,最后他无法学会如何弹奏吉他,更甭说在教会侍奉。

太多教会只强调理论,而缺乏更灵活运用在生活的实践行动。这是诚然可惜的。
大家可以看看外面的帖子就可明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1-11-2008 12: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教會中的知識傳承(二)

教會中的知識傳承(二)
張國棟

在上篇,我舉例說明教會中的知識傳承有其社群性限制,這帶來的問題比知識內容更值得我們關注,因為信徒確認了某種傳承方式後,會藉此建立出各樣拙劣思想,但卻視之為純正基督徒思考方法產生出來的上乘成果──真理。維護這些「真理」就是維護基督教和高舉上帝。

  在本篇,我會藉兩項社會研究來說明一點:請勿隨意用神學或道德眼光看社會現象的成因和後果,神學和社會現象其實沒有很多延續性。這會令很多信徒不安,但這是事實,宜及早察覺。

神學與工作滿足感
   Hawthorne效應是指在三十年代初的一項研究及其帶出的深遠管理學意義。那時,一些研究員在Hawthorne工場做研究,試驗不同因素對工人的生產率有甚麼影響,包括調校不同的燈光照明度。奇怪的是,不論是光是暗,甚至非常陰暗,生產率都不斷提高。後來有人發現,其實是工人感到有人關心他們的工作,所以他們做得特別起勁。這研究很諷刺,因為研究員當初傾向接受剛興起的非人化科學管理學理論,從沒想過職場裡的人際關係對工作效率是有影響的。

  現在有些主張常給受眾一種印象,歸根究底工作滿足感是一個神學問題,以為建構了一套神學就可令信徒覺得工作有意義和體會到信仰在職場的意義。請留意,不是甚麼事都可以還原為神學分歧的。其實,即使不談甚麼神學,只要從商信徒看見牧者會來探望他們,小組會為他們的工作祈禱,又能在職場裡領人歸主,恐怕大部分從商信徒已經會覺得神臨在於他們的工作地方,感到工作很有意義。這與Hawthorne效應巧合之處,是那些最能改變信徒職場生活的事,並不是神學概念,而是他們從教會群體裡感到關懷,但帶來這份關懷的人卻以為關鍵在於神學概念的更新──當某些論述愈發流行,恐怕漸漸地就連受眾也這樣想。

  (詳見拙著《經濟商業生活與基督教倫理》第二章)

直覺思考與社會分析
  美國在一九九一年制定了《反殘疾歧視條例》,目的是要讓殘疾人士在僱傭上有平等待遇。有些人強烈反對,認為這會讓殘疾人士動輒興訴訟,令商界被逼優待他們,提高營商成本和造成逆向歧視等等。二○○一年,麻省理工兩位學者在一項研究報告指出,條例成立後,很諷刺地,殘疾人士的工作機會減少了,原因是公司發現遷就殘疾人士和可能訴訟的成本高,於是乾脆在聘用那一關就拒絕殘疾人士。該研究又指出,這條例對於非殘疾人士的工作機會沒有甚麼影響。

  誠然,即使教育程度最底的人都可以說某政策會造成某些後果,那後果(不)好,所以(不)應支持某政策。然而,「某政策會造成某些後果」這類社會科學式命題,不能憑直覺說的。可能性有多高?嚴重程度如何?當我們專注某個因素,假設別的全都不變,可以直覺地推斷後果會有甚麼變化(但仍不能知其幅度)。不過,當我們專注的那個因素只是眾多因素裡的一個,而所有因素都在變化和互相影響,我們就不能言之鑿鑿地憑直覺推斷後果會是怎樣。在此,我們需要的,是學術、嚴謹,和昂貴的社會科學實證調查。在這些事上,很抱歉,空想(armchair reflection)是派不上用場的。

  解讀數字也是一門學問。過去十年離婚率上升了,我們就可總結出家庭生活質素下降,甚至「道德淪亡」麼?會是過去幾十年家庭暴力的受害者無經濟能力提出離婚要求,但現在卻可以嗎?某國家經濟強勁,又多人是基督徒,我們就可以立刻推斷是基督教有助經濟發展麼?

  神學與社會後果的關係,亦比我們想像的複雜。膾炙人口的韋伯論新教工作倫理告訴我們,即使是一個傾向禁慾的信仰,它帶來的社會現象卻可以是促使資本主義興起,令後人有無數機會沉醉物慾。

  或有讀者會光火:「你即是說我不能對社會下任何判斷,荒謬!」既是亦非,視乎該判斷的語境和它要帶來的影響力。如果一個藉藉無名的人在閒談中提起,當然無問題。若在社論或以團體名義聲稱,人們則會期望有多點證據,在此,個人閱歷已是不及格的證據。若藉此建立一套具影響力的論述來有系統地抨擊某文化現象,牽涉全港教會的政治取向,則要有非常充足的實證研究支持,所需要的,會是一個專業社科研究中心,而不是幾個有心人每週剪貼報章(其實閱讀剪報可以是一個強化固有偏見的機制)。這毛病幾乎所有基督教領袖和社關團體都有犯,不管是甚麼立場,我無意針對任何一個。(補充:上篇提出的各項觀察,亦可以被這節的論點質疑。故此,必須澄清,上篇列舉的例子只為喚起讀者聯想自己的經歷,和反省有沒有犯那些錯誤,並非一個嚴謹考察。同理,有些談文化的文章旨在提出反省,若無意系統地陳述社會現況,便不在這批評之列。)

總結
  說回本系列的主旨──教會中的知識傳承,以上兩節告訴我們:一,直覺式地思考社會現象和因果是很不可靠的,那現象會否出現,若有出現會有多顯著,在嚴謹調查前都是未知素,我們絕不宜視之為重要論點。二,請勿將社會現象還原為神哲學問題,以為有某種(神學)思想的人,必會做出某些事或帶來某種社會後果,沒有的,必會做出另一些事或帶來另一種社會後果。這就是我在上一篇所指的思考毛病:「教會教導傾向要在短時間帶出很實用的應用,要令信徒覺得某一個想法足可改變他們的生活,更甚者,那些影響會被說成是社會性的,而不是個人的。於是,信徒漸漸習慣將某些基督教信念與某些社會現象劃上等值符號。」自以為憑一己之力可看透世情,是教會文化裡的思考盲點,不容輕視,尤其現在教會忽然喜歡搞政治化社關,「很喜歡玩政治遊戲」(套用李思敬博士的話),就更要注意社會性描述和預測的可靠性。

  或會有人說:「你在推崇專家/精英主義」,「你把知識抽離群體」,這兩種回應都是不對題的。不推崇精英主義的人也要反省自己的思考過程是否可靠,是否有盲點,強調信仰必須在群體裡實踐的人,更要加倍留意社群性限制會否令他們表現出來的信仰有偏差和盲點,或判斷事情時有過敏反應。

  在這系列裡,我要指出的是,關心現在人們的思想固然重要,然而,人們用甚麼思維方式獲得那些既有思想、獲得新的思想、及反省舊有思想,是更大的問題。今天,資訊發達,人們表達自己意見的渠道繁多,自我表達亦比從前積極,假若我們不檢討我們思維方式上的缺點(尤其社群性的局限和偏差),不敢面對嚴峻的批判,恐怕教會裡會有愈來愈多以知識和真理自居的論述出現,但卻不都是經得起考驗的,令人無所適從,嚴重者更會令教會走錯路。知識的教導固然重要,但知識的傳承和審議更不容忽視。

(寄自美國)

第九七四期.二OO六年四月三十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11-2008 11: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ethos 的帖子

很深入又很清晰的观察。
同意作者所点出教会里一些不足的地方。

然而想来想去, 在一个人人都比较习惯当“牛群(尼采)”的社会/社群里,实在看不出这些问题能有什么解决方案。

想起 把基督教育超级浓缩的Alpha Course ,很多对教育要求高的人都不认同这种教程。
然而在基督教寻求大众化的时代, 这教程实在也给很多新的教徒一个入门,连 基督教思想家如J.I Packer 当初也 endorse Alpha Course.

可惜我们这些教徒们不长进,单单有个入门就知足了, 而且还可以拿这点粗浅认知来广传福音、辩论护教、甚至还能解读世事呢。

要大众化的东西就必须简单化, 可能这是不变的市场真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11-2008 11: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教会好像很多东西要做酱的。。。顾到这顾不了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11-2008 12: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ocrato 于 21-11-2008 11:32 PM 发表
很深入又很清晰的观察。
同意作者所点出教会里一些不足的地方。

然而想来想去, 在一个人人都比较习惯当“牛群(尼采)”的社会/社群里,实在看不出这些问题能有什么解决方案。

想起 把基督教育超级浓缩的Alp ...


所以我认为又是另一篇学者型的文章,一篇事倍功半的文章。 我可以想象到即使是教会领袖看到这样的文章, 最积极的反应可能也是如你一样赞同他的论点, 但 “实在看不出这些问题能有什么解决方案。” 结果, 还是不了了之。 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教会运作无法改善。

我是比较倾向务实派的。 我时常教导我的孩子当你没想到更好的方法取代现行的机制, 最好就是遵从他们,掌握整个制度的优缺点后, 才提出本身改善的方法。 这是我就业以来一路采取的风格。
例如:当年刚加入公司时,所采用的电脑系统需要2星期才能做好一个报告。 虽然极其不愿意,也得忍气吞声,耐心学好操作整个系统。 两年后, 当我提出改善电脑系统的方案时, 不但阻力不太大, 我也直升两、三级。

学者的问题就是喜欢提出理想的方案, 但本身却没有实践的忍耐力或平台。 因此, 时常只能站在与领导者对立的地位批判, 而不能、和没有参与实践。

張國棟所提出的问题,我本身也思想过。 其实要改善这样的问题并不是那样简单。 因这牵涉到教会所处的整个大环境里的教育、经济等等,人人都是生活在 rat-race 的、竞争激烈的资本主义为主的社会里, 可想而知他们的意识形态会是如何?

现行教會中的知識傳承的方式, 其实是在顺应现时的大环境下的产物。我在另一篇文章中提到: 格局影响结局。
教会在这样的格局中运行, 我不会惊奇他的结局就会是如此, 这是无可比避免的。

以其批判教会的 知識傳承的方式,不如思考为什么会如此? 思考在这样的大环境下, 教会应该如何脱颖而出?
知識傳承的方式,应该如何因材施教, 如果让不同程度的基督徒, 能按步就班的学习等等?

不要以为大学生就应该懂得思考学术性的问题。 要知道近几十年来, 美国杜威的务实教育理论深深影响美国的教育制度, 也影响全球多个国家。 当时,也就是电脑、电子开始横行全球。 务实的大学生在大学学到的是 applications better than theory.  当时懂 理论的, 最多能当教授, 但一个软件工程师, 电脑工程师的薪水是他们大学教授的几倍。 试想在网络成泡沫前, 谁不务实, 谁还最重学术理论???

但这一切,已经也将会改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11-2008 07: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eterTan 于 23-11-2008 12:58 AM 发表
所以我认为又是另一篇学者型的文章,一篇事倍功半的文章。 我可以想象到即使是教会领袖看到这样的文章, 最积极的反应可能也是如你一样赞同他的论点, 但 “实在看不出这些问题能有什么解决方案。” 结果, 还是 ...


曾經和一位牧師交談﹐其實我們最擔懮的事情就是﹕基督徒的專業身份/定位(所謂商人﹐學者﹐草根階層﹐政治從業者﹐藝術從業者﹐聖職人員等等)之間的張力無法適當調諧以至于產生衝突。例如﹕商人看不起學者(未必達到學者地位﹐可以是博碩士﹐本科生)﹔認為只要有錢可以請十個百個服務自己﹐反之學者諷刺商人是貪婪的暴發戶﹐部份聖職人員則認為其他人的聖經神學基礎不值一提等等(以上是我親身小小的經驗)。

非常簡單地說﹐愚覺得適當的張力能推動正面的建設。

(一) 在發掘問題上﹐學者通常能觀察入微﹐比其他人更深入剖析。所以我們其實可以參詳學者的分析。至於[事倍功半]﹐原因有許多。(其實大家都可能有責任﹐例﹕學者抨擊過烈-過了讀者能接受的門檻﹐讀者不願提升或不願細讀等等﹐我暫且放下驕傲﹐謙卑等詞 - 因為太政治性了)

(二)從務實角度來考慮﹐實際操作的change management的確需要一些能operationalize的人選來進行。小弟讚同彼得兄的方法(也有其他方法)﹐這方法需要極大忍耐。在我現在的教會狀況﹐我也是選擇彼得兄的方法 ... 結果從被排斥到委于一些重任 (例﹕連續被安排兩次主日講道﹐寫pastor desk等等)。不是放棄了原則﹐只是放長了改革的時間(期待)﹐每次一點點就好了(當然也因人施教﹐彼此切磋﹐磨合)

我想﹕我們要對症下藥 - 部份學者是就像醫學專家(尖銳地提出問題﹐分析)﹐ 而部份務實的就像是藥劑師(比較認識病人﹐知道調藥的份量。如果調藥的份量錯了﹐對病人有害而無一益)。當然不否認有人能(一)(二)兼得﹐但真的比較少﹐對立的好像比較多。

祈禱眾弟兄姐妹能彼此欣賞和彼此合作(例﹕我們需要更多處理和調節張力的弟兄姐妹興起)。

待續...

[ 本帖最后由 ethos 于 23-11-2008 07:42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11-2008 08: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对的来说,我不认为学者的文章就不务实,举例现今的环境污染甚至如抽烟的问题,难道因为情况很难改善而作罢,从此禁唇?理论上的事物,并非要求立刻达至完善,而是要求有所改变,尽一份心意,即使只是一个人看了后会有所影响。务实固然重要,并不代表学者所发表的就等于“虚空”。即使改革也有所为前改革时期先人所作的努力成为庇荫,成其所谓“务实”。如果真的把这些所谓“理想”的功劳抹杀,我想这是为什么“务实”可以做大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11-2008 08: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PeterTan 的帖子

PeterTan弟兄说的话让我想起家父和大部分人对抽烟这个课题说过的话,让人觉得心冷,我简直觉得冷冻得连心也有点不舒服。从小我就反对抽烟,可惜很多人都会像家父一样,说什么,外面每个人都抽烟的啦,你这么讨厌抽烟,将来怎样出去办事?所以说,外面那些所谓禁止抽烟的提示是不是就也“事倍功半”?是不是也如大马所谓的“不可乱丢垃圾”一样!我简直觉得愤怒!就是因为这种心态,反正说出去都没用的!!!每个人渐渐都惰于苏醒,总是沉睡,大马的公民意识可见如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11-2008 09: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 ubiquitous 的帖子

看来你还没读懂我的回复。
我没否定这篇文章的价值, 我是说这篇文章的功效,事倍功半。
就如你所说的,“即使只是一个人看了后会有所影响。” 我也是认为只能对小部分人有影响。 对大部分人来说, 大多的反应会如 socrato 所言: “实在看不出这些问题能有什么解决方案。”

我也没否定作者的努力。我只是希望作者或是认同这观点的读者不要停留在现阶段,就想要看到改革果效。 張國棟本身在香港为“知识份子”设立一个论坛, 就是一个实践的例子。

理想与现实之间, 存在着一个执行实践的务实空间。 就如 ethos 提起的牧师所言, “彼此看不起对方”是改革成功的绊脚石。

我认为作者在写这篇文章时是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 当然这不代表作者的思想停顿没有改进。不要忘记这篇是在2006年写的,现在作者的想法与写法可能就会有很大不同。

你对我的文章有这么大的反应, 可见得你的思想现以近于偏激与消极心态。 这对冷静思考、与客观分析都是不健全的。 在我印象中你本来还是相对冷静的。 最近受了什么重大打击, 过得还好吗?

希望你重读一片,迟些再详细分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3-11-2008 10: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ubiquitous 于 23-11-2008 08:14 AM 发表
如果真的把这些所谓“理想”的功劳抹杀,我想这是为什么“务实”可以做大了。...


如果你读懂我的文章,我是说在资本主义的功利社会下,务实的心态使到大学生已不再热衷于学术研究, 而专攻比学术研究更有钱途的 运用(applications)学科上, 如工程师、电脑、软件工程师。而大学生之所以如此,乃是整个大环境使然的。 试想做学术研究的大学教授薪水是RM5,000, 而电脑软件大学生出来可以拿到 R毛15,000 一个月。还有谁在乎 做学术研究?
我也提到这一切已或将 随着 dotcom 的泡沫化而宣告结束。 讽刺的是, 现今许多大专生还以为可以靠着 热门文凭就可在事业上有所成就。

近二十年来许多国家的教育制度,就是为了要“生产”大量的“专业人士”来应付职场的需求, 大都采取快餐式的填鸭式的方法, 来培育下一代。 你们许多人都是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成长的。

在1997年金融风暴之后,网际网络风靡整个市场。 我国首相也是在那种的环境下,仓促将数理改革会以英文教学。 这也是一种‘务实“的做法。
随着 2001年网络泡沫的正式崩溃, 我们才开始听到教改的呼声此起彼落。

随着最近的全球金融风暴, 紧接着的全球经济风暴,急功近利的年代,必将被真才实学的教育理论所取代。
最新的教育理论,已注重独立思考与分析能力, 例如: IB 已在英美欧洲国家, 开始取代 A-level 的地位。 IB 其中一个学科, 就是哲学 - 一个被软禁已久的学科。

因此我也说, 这一切将会改变。 不改变的, 将会被时代所淘汰。 教会亦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11-2008 01: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 ubiquitous 的帖子

隔着海洋,对面的尽是不同语言的。除非有陆地或领域的侵略问题,又或自家的本钱足以讨伐异己,要不然,干戈是不必要的。

若哥白尼无法和赵高各氏族皆住在一个岛上,那就离开另觅家园,隔着海洋换得一片相安无事。若有人因此粉刷历史,把搁置的偏见尽用来建造自己的宫殿,那就不妨坐一旁观赏他家的旅游胜地,看看人家如何连自己的脏内裤都可以拿来赚钱,欣赏他们的丛林技能。

若赵高说是马,而近乎全天下皆赞成是马,甚至还以造马文化为神圣,那就附和算了,看开一点告诉自己:这里国情不同,语言意义自然不同,鹿字读马。苟延残喘无论怎样都比冲突翻脸来得务实,至少你为自己赚取和多数人做生意的机会。而,若觉得赵高们喜欢把哥白尼关在金鱼缸里观赏甚至霸王硬上弓,那就先赚足赵高们的钱,用自己的呻吟换取他们的高潮,赚够了再去救赎别人和自己,打造拒绝焚书坑儒的世界。

教会为鬼域,靠着鬼话纵横其中满足它们的欲望,则可以赚取他们的市场,更能因此唆使它们推磨,赚钱来开拓打造人类的生存空间。故,请多多学习说鬼话。

[ 本帖最后由 客旅 于 23-11-2008 01:47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11-2008 02: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ubiquitous 的帖子

你提出的是一种行动上的醒觉,不是思想上醒悟。我觉得不能拿来跟Peter兄和ethos兄的论点里作比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11-2008 02: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客旅 于 23-11-2008 01:40 PM 发表
隔着海洋,对面的尽是不同语言的。除非有陆地或领域的侵略问题,又或自家的本钱足以讨伐异己,要不然,干戈是不必要的。

若哥白尼无法和赵高各氏族皆住在一个岛上,那就离开另觅家园,隔着海洋换得一片相安无事。 ...


好,说的好。对着鬼就是要说鬼话。
可就怕,鬼把人当着鬼,自己都不知道谁才是鬼。
不过。。。鬼话,人一看就知道不是人话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3-11-2024 03:57 AM , Processed in 0.144477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