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828|回复: 41
|
【专题讨论】外国股神逐個談之"中国李驰"
[复制链接]
|
|
我转载的文章大多是从以下网站取得:
http://www.valuegrow.com/html/valuemen/lichi/list_18_9.shtml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5-2008 08: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李驰:牛市中再推荐熊市中推荐的书__<风险投资家环球游记>
2006-10-16
从联系罗杰斯,到联系国内出版商,到中文版出版,前后近一年,好在<Adventure Capitalist>并非一本新闻时效性强的读物,否则就没必要出版中文版了.
时常顺手拿来读读,发现该书越来越值得推荐给大家.正是因为该书没有太强的时效性.才能成为手册类读物.
该书除了书的中文译名不太妥之外(应该是<一个喜欢历险的资本家>).(本人收到了中文内容稿,就是没有收到出版前的中文译名,算是百密一疏吧),基本算是一本好的旅行和财经读物,但对卖书的来说,这就不太妙了,该书在哪里上架成了大问题,本人就发现此书在书店特别难找,或在传记类,或在财经类,又有在旅游类的.相信卖得并不好.
本人是按财经思路来推荐该书的,这里特别用黑体以加强我推荐的重点.
<风险投资家环球游记>推荐序
2004年5月,吉姆·罗杰斯第三次来到中国,这位被誉为“投资骑士”的大师级人物分别在北京、上海、深圳和大连举行了巡回演讲,在中国投资界刮起了“罗杰斯旋风”。
其实,吉姆·罗杰斯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就已成为华尔街名人,而且名声并不比乔治·索罗斯小。1970年罗杰斯与索罗斯共同创立量子基金,1970—1980年,在罗杰斯离开量子基金前的十年里,量子基金的年复合收益率高达37%,量子基金的资产升值了33.65倍,超过同期巴菲特的29%和彼得林奇的30%。创造出当时华尔街的赚钱神话。
10年后,吉姆·罗杰斯再次引起人们注意。1990年暮冬,罗杰斯开始了历时22个月的第一次环球旅行,他骑着摩托车共跨越了六大洲,到过五十多个国家,行程达6.5万英里,这一壮举被载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1999年1月1日,罗杰斯携未婚妻由冰岛出发开始了历时三年的第二次环球旅行。这一趟,他驾驶那辆著名的黄色奔驰跑车一共跑了116个国家,全程达15.2万英里,再次改写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本书是罗杰斯第二次环球游记( Adventure Capitalist ) 的中文全译本,该书2003年3月由美国兰登书屋正式出版,不到一个月即登上全美畅销书榜,赢得一片称赞。罗杰斯在书中以丰富的知识、独特的观察角度、诙谐幽默的口吻详细地记载了这次旅行的全过程。通过本书,读者不仅能够一窥罗杰斯独特的投资风格,而且可以跟着罗杰斯环绕世界“走”一圈,了解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概貌,并从中体会到罗杰斯是怎样将这些因素糅合在一起来发现投资机会的。
1942年,罗杰斯出生在阿拉巴马州迪莫波利斯市的乡下,1964年毕业于耶鲁大学,获哲学和政治学学位。并于1964—1966年就读牛津大学,获经济学学位。毕业后曾入美国陆军服役。1968年,罗杰斯进入了华尔街,并于1970年同乔治·索罗斯共创量子基金。入行之初,罗杰斯兜里只有600美元,而当他1980年离开量子基金时,兜里的钱——1400万美元——足够他圆环游世界的梦想。那年罗杰斯37岁。此前,身为量子基金的创始人之一,罗杰斯负责分析全球范围的资本、原材料、商品及信息的流动情况。别人不去投资的,罗杰斯投了并赚了。他在全世界开发华尔街所忽略的各种金融商品的处女市场,敢为人所不为是罗杰斯成功的一大原因。
不过罗杰斯当初闯荡华尔街的初衷,也是他搞长期投资的初衷,却是投资行业里并不多见的,罗杰斯坚持不懈并取得了成功——罗杰斯从小就想周游世界,而且想看看其他人难得一见的世界。他坚信,只有到了别人未到之处,才能真正了解这个世界,才能发现新的投资机会。这正对应了我们祖先“行万里路,破万卷书”的古训。
罗杰斯在华尔街之所以成功,靠的就是他独特的审视世界的眼光。环球旅行既是冒险,也是不断求知的延续,使罗杰斯受益匪浅。他的见闻常常打破以往的定见,戳穿不实之说。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5-2008 08: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李驰:<风险投资家环球游记>推荐序(2)
2006-10-16
通过考察那些曾经辉煌过的国家或者城市的现状,罗杰斯认为,变革是国家繁荣强大的原动力,抵制变革的人是在螳臂当车。当今世界最明显的变化之一就是帝国扩张的时代已经结束了。保持开放,是一个国家繁荣的前提条件。公元10世纪之交,位于西班牙南部,有将近50万人口的科多巴也许是世界上最大、最富饶的城市。公元14世纪,乌兹别克斯坦的撒马尔罕是一个文化和经济高度发达的城市。昔日这两座城市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人,穆斯林、基督徒、犹太人、中国人或印度人,与他们和睦相处,没人排斥外国人。可以说,它们之所以繁荣,正是因为它们异彩纷呈,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学者和商人慕名前来。20世纪的美国也是这样。但现在的美国,保护主义盛行,动辄采用制裁的单边主义手段来威胁其他国家,而实际上,制裁很少能起到作用,相反,制裁给美国造就了更多的敌人。作为一个美国人,罗杰斯对美国的前景深怀忧虑。他认为,美国的政治家夜郎自大,大多数美国人对世界的了解很少,甚至根本不愿去了解。如果对其他国家不了解,就不可能了解自己的国家。环球旅行加深了罗杰斯的这种忧虑。
罗杰斯周游世界,到过116个国家,对中国青睐有加。他曾三次驱车环游中国,看到了中国的勃勃生机,并且爱上了这个国度。他说:“我很想定居上海。上海正成为世界上最令人激动的城市。19世纪属于英国,20世纪属于美国,但21世纪将属于中国。在中国的大地上,到处可以感受到创业精神。中国正在走向世界。”1999年,罗杰斯走进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了B股账户,并且购买了大量股票。罗杰斯至今仍然攥着这些股票,一股也没抛。他看好中国,希望把这些股票当作遗产留给自己的女儿。
罗杰斯的环球旅行,可谓困难重重,常常身临险境,时刻面对挑战。在环球旅行的三年里,他差不多赶上了世界各地30场内战中的15场;他遭遇了暴风雪,穿越了丛林、沙漠和疫区。虽然历尽千难万险,但他从未想过回家,并且为自己前无古人的陆路旅行而自豪。
除了旅途历险,当然还有各国秀丽壮观的风光,这些都使罗杰斯异常兴奋。不过以他投资家的身份,罗杰斯也忘不了抓住时机、画龙点睛地大谈投资秘诀:趁市场低迷,人心浮动,价格低廉时,先人一步下手。即使你不是个精明人,只要在经济低迷时投资,经济好转后一定稳赚。要想狠狠赚上一笔的话,非得趁人心惶惶的时候投资。
罗杰斯告诫人们,不要拿自己的钱去冒险,永远都不要。成功的投资家的做事方法通常就是什么都不做,一直等到你看到钱就在那里摆着,就在墙角那里,你惟一要做的事情就是走过去把钱拾起来。这就是投资之道。
人都会犯错误,罗杰斯也不例外。在纳米比亚,当罗杰斯以500美元购买了据说是价值7万美元的钻石并沾沾自喜后,却发现他买的不过是一堆玻璃。为此,他写到:“我本人曾无数次规劝过别人:除非自己对某个投资项目了解透彻,否则绝不要投资。我的信条是:我不会给你任何抢手的内幕消息。成功投资的必经之路是要了解你投资的对象是什么,要做到彻头彻尾的了解。如果你不了解华盛顿州的苹果园,就不要涉足苹果行业。”
罗杰斯总是告诫投资者要有耐心。他说,很多人在股票市场买了某种股票,看到它往上涨,就自以为聪明能干。他们觉得买卖股票容易得很。他们刚赚进了很多钱,就立即开始寻找其他可买的东西。结果可想而知,又把先前赚的全赔回去。自信心会导致骄傲,最终导致狂妄自大-—其实此时你真的应该把钱存进银行,到海滩去玩上一段时间,直到自己冷静下来。因为好机会本来就不多,更不会接踵而来。一生中你并不需要很多好机会,只要不犯太多的错误就行了。抓住几次好机会你将会变得相当富有。
罗杰斯总是以其独特的视角看待问题。华尔街的经历证明,“专家”的话常常是错的。因为,很多权威几乎“足不出户”。在世界主要金融市场都在关注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的一举一动时,罗杰斯却说,格林斯潘从来就算不上是一个成功人士,他的失败事例举不胜举,并且直言这就是为什么格林斯潘到政府部门工作的原因。在本书中,罗杰斯列举了一系列格林斯潘处理危机和制定货币政策失败的案例。对于一个敢如此评价格林斯潘的狂傲人士,你不能不马上想去了解为什么罗杰斯会这样想!
好了,赶快阅读这本书吧!或者带上它,或者把它放在随手可取的地方,跟着罗杰斯,换一种眼光,去了解去认识去感悟这个世界。你的视野会拓宽,你的知识会丰富,你的投资思路将更明晰。 总之,如果你领会了这本书的精髓,你会很快掘到你的人生第一桶金。然后,就像吉姆·罗杰斯所说,什么都不要做,只需开着你的吉普车或者摩托车,潇洒地周游世界。在路上,你只需耐心等待,一直等到你看到,或者发现,或者碰到,或者通过研究发掘到你觉得稳如探囊取物的东西,这时你惟一要做的事情就是走过去把钱拾起来……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5-2008 08: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李驰:"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的普遍性
2006-10-22
我们总是在现实生活中发现各个与上面说法不一致的片断:恶人当道,无奸不商,老实人吃亏等等等等,这类说词充斥了当今社会.大家也似乎认可了.
尤其是那些尚未功成名就的走正道的朋友,可能不知不觉地就会怀疑"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的真实性了.
我这里不对其他领域的可能性展开分析,但我要说的是:在投资领域,"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这十几年来,我知道的实实在在做事的国内上市公司真不多.大多数是"恶"的那类,他们是上市时圈钱,圈完了就利用上市公司的名气贷款,(当年能上市就在银行形成了有实力的印象,可见当时的银行多么幼稚),然后是投资饥渴,多元化冲动,很快就把从股民手里和银行手里拿来的钱折腾完了.
当然这里面也分两种公司:一种压根儿就是玩骗术,把上市公司的钱给资本运作到外面自己口袋里了;另一种的确是水平差,多元化投资+追逐潮流,迅速就将钱输完了,两种中可能还是后面这种为多.我们都定义他们为"恶"类.
也有一小撮老实的上市公司,拿了钱后还是十年如一日做原来上市前相似的事.这类上市公司到现在就成了绩优股或蓝筹股了.比如中集,赤湾,佛山照明等等,招商银行上市晚一些,现在也明显成为了金融股的龙头,还有就是万科稍有特别些,上市后搞了几年多样化发现行不通而"改邪归正"了,现在一转眼也成了房地产股的蓝筹老大.这些就是那些所谓"善"的上市公司,肯定是不属于恶人奸商范围的公司.
但看看中国证券市场十七年间,恶人当道的时间就的确不短!深圳老五股,上海老八股,那是深沪老炒家才熟悉的创富故事真人秀,许多人的第一桶金就是那时淘到的.股市里就是几个号码,你是不用分析研究的,恶与善我们分不清,也不用分清.不需艺高,只要胆大,市场完全由扭曲了的供需决定.
到96年后的市场,全国人民就熟悉多了.但善恶之标准,反而迅速退步了,一开始市场还找出两个善良的化身,深圳是发展,上海就是长虹(现在看来是没有尽善尽美的公司,但当时这两个的确是矮子里的高子了).但没多久,很快就黑白颠倒了,庄股横行直到2001年,到德隆崩盘那年才次第谢幕.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
那年头是绩优股大受冷落的五六年,比93年前还不如,93年前"善"股"恶"股还是一起涨,96年后反而是越有业绩越不涨了,当时的道理也简单,一是绩优股盘大,要炒需要的资金量大,但最主要还是那些好公司不会与庄家配合勾结,于是好公司反而没庄关照,自然也就没跟庄的人,需求少自然涨得少或不涨.要不是到了今天,似乎我们会感到恶人当道而不见终日.
善有善报的时间比想象的要长,也要短,转眼今年快过去,几乎全部绩优股都迅速不便宜了,创十几年新高的股票几乎个个都是"好孩子".只有价值高估的,连前几月还低估的银行股也转眼不便宜了,ST的好日子结束了.
上帝或佛都有第三只眼,他们是不会看走眼的.否则教导大家从善从良的教义怎么会有人信呢?
如果我们怀疑"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的普遍性时,最好问问自己的耐心,莫不是时间未到吧?
信心,耐心,决心...坚持也就是四五六年,报的时间就又到了.
坚持从善的决心,也就有了坚持价值投资的信心.
我们绝不要怀疑"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的真实性.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5-2008 08: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李驰:闭着眼买招行万科---重温我们的价值之路
2006-11-11
9月号<价值VALUE>杂志上的"私募基金的价值之路"的后半部分:
Value:你说闭着眼睛买股票,看它未来五到十年盈利能不能五到十倍的增长,那么你是如何判断这公司五到十年后还在不在的?会不会有这么高的盈利?
李驰:这可以归结到巴菲特强调的公司治理上,一家公司能不能长久盈利,要看它有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公司治理制度。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只能保证公司的短期运作良好,而制度才是长久的事。比如招行,现在让谁去做它的行长、董事长都没有问题,它在十几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一套非常规矩和完整的公司经营模式。
如何判断一个公司的治理完不完善,首先要看它前五到十年的历史记录,现在讲这个话的时候有公司可以来作为验证了,而且可以追溯历史的公司也越来越多了,以前根本就没有这方面的参考。许多国内公司的历史还不够长。
其次,判断它未来能不能成长,要看它的业务模式是不是简单。招行业务模式我们完全可以看透,而且我们可以判断它的分行会越来越多,网点也会越来越多,信用卡客户会越来越多,竞争力也会越来越强,时间越久越如此,它未来的盈利是可以展望的。因为它分享的是中国经济成长的成果,只要对中国有信心,就应该对招行有信心。万科也是一样,它是中国房地产业最响亮的一块牌子,但如果你把它的销售额跟香港的和黄、新鸿基等地产公司比一下,发现万科还是非常小的一个公司,但它有一个好的公司治理制度,经营非常好,它定能在中国经济迅速成长的时候盖更多的房子让中国人来买,我对此非常有信心。
所以,现在我们发觉寻找好的公司很简单。以上我说的这些公司被多少研究员、多少排行榜、多少国际投行都认为是中国最优秀的企业?那我们为什么不选择这些公司来投资呢?这么简单的道理为什么好多人不照着去做呢?
看看巴菲特多年来投资的十来家公司,每一家都是非常优秀的,业务非常简单而且容易复制,简单就是美。
Value:我觉得你和巴菲特强调的重点还是有一定区别的,他更强调核心业务难以被人模仿,而你更强调业务能被自己复制。现在一些热门的公司,有的基金经理也许会给予你刚才的那种评价,比如伊利股份,你是怎么看的?
李驰:伊利是个好公司,但我们没有对它进行投资。当初它MBO遇挫以后,我们认为它可能像段永平离开后的小霸王一样,会出现一些波动,但实际情况证明我们是看走眼了。老牛走了以后,还发生了很多事,但伊利的表现至今都不错,这说明它是成功的。当然市场给它的市盈率也一直是比较高的,与其他许多消费品公司一样,我们找不到好的价位进行投资,所以就放弃,当然也错过了一些投资的机会。
你提问的重点好像是说巴菲特希望找到没有竞争对手的公司,但我反过来问他真的找到了么?百事可乐的市值在去年超过了可口可乐,在剃须刀领域里,飞利浦的成长非常好,许多人用电动剃须刀,而不是用吉列。所以,找到没有竞争对手的公司只是一种理想,现实中总是不断会有竞争对手出现。百事可乐也是不错,所以我们不会刻意去模仿巴菲特,我们会用市场证明巴菲特的理论是普遍有效的。如果进行简单模仿的话,我们应该去投资中石油,但是我们的持股里面恰恰没有中石油。投资者应该做自己最擅长做的事,就连芒格同巴菲特的投资组合也不会完全一致,但芒格的投资也一样非常成功。
百事可乐的市值超过可口可乐,说明它目前的赢利能力已经与可口可乐相近了。我始终认为市值是决定性的判断力量,我可以确定地说,招行和万科的市值在十年二十年以后肯定要比现在大得多。
Value:你曾提到过宝钢,那么宝钢怎么样呢?
李驰:钢铁跟汽车和房地产有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行业还会再景气,但是不是像我们刚才展望的利润增长那么快,我不能肯定,但它们都是好公司,亏钱的概率非常小。至于它能不能翻10倍,包括我刚才说的那几家好公司,在短期内我是不敢肯定的,而十年二十年的远景,我敢说非常好。如果你有这种远见加上一点好运气,就赚得更多了。运气是什么呢,就是在低迷的时候买了一只好股票,等过了三五年以后市场疯狂了,它的市盈率碰巧上升到60倍甚至更高,你就像打高尔夫一样一杆进洞了,当年香港市场的中移动、联想就是这样。那么大市值的股票金融风暴后的三年内都涨到接近和超过十倍!
我们现在的投资戒条是第一不要输,第二不要忘记第一条。这就是说,你买进的时候一定要先考虑如果亏了会如何处理。如果判断每次跌下来你都愿意熬的话,你就可以出手,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的话,说明你的投资已经越来越理性,离头脑发热也越来越远了。
Value:你刚才讲集中持有,这是投资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你对此是怎么理解的?
李驰:集中持有的成功是巴菲特用其一生的投资成果来验证的,他和芒格在很多场合用了很多形象的词语来描述集中持有。巴菲特说过,假如你有十几、二十几个老婆,那么你对每个老婆能了解多少?意思很清楚,你投资的目标很多,你能对每个目标公司都了解得很深刻么?在我看来,很多时候分散持有只是用来掩饰投资者对投资目标的无知,芒格说过,他至今搞不懂为什么组合投资理论能在基金界存在这么多年。全球做多元化成功的企业非常少,同样做分散投资成功的基金在全球也不多。这都有统计数据可证明。
你细想一下,投资者能把自己的身家压在少数几只股票上,他一定要对这几只股票有极为深刻的了解才行,这当中需要智慧、勇气、信心和毅力。分散持有只是平滑的指数化投资,它被用来弥补投资者对投资目标的无知。我们公司网站www.easternasset.com上有这方面的评论文章。
Value:你对公司的看法是看它未来的五年、十年、二十年,你对大势也肯定有自己的看法,你是怎样判断大势的?
李驰:对大势的准确判断对投资指数期货非常有帮助,现在最引人关注的因素就是人民币升值。如何看待人民币升值?
看公司我们知道看它的历史,而看大势则要看相类似的事件。比如看人民币升值,就要看周围原来曾经发生过本币升值的国家,它们的股市、楼市是如何变化的。我们当时在杂志上、网上做了一些搜索,发现日本、韩国等市场本币升值的时候,本国的楼市和股市都发生了价值重估的行为,价格因之都上涨了不少。我们觉得虽然中国是有限度开放金融市场的国家,但人民币升值和其他国家本币升值的事件也有类似之处,所以我们相信中国股市和楼市也会发生价值重估,股价和楼价的上涨也会随之而来。我印象很深,2005年7月21日周五宣布人民币升值,次周一所有的地产股(B股)都筑底了,招商地产和万科的B股形成了一个再明显不过的底部。
现在看来,房地产和金融资产的价格还可能随人民币升值而往上走,至于价格什么时候严重脱离价值,我们的感觉是在2008年中国举办奥运会前后什么资产都偏贵的时候会发生较大调整。
反过来看股市,我们感到真正的牛市来了。因为从人民币升值的大势来看,金融资产的泡沫今年不像会发生,股市刚从熊市里走出来,又有大盘绩优股的陆续上市,这是未来牵引股指向上的重要力量,而且中国宏观经济目前也没有放慢脚步的迹象。
而楼市方面,到2008年地产价格偏贵的时候,地产自然会形成顶部,它要比现在国家大力打压而强行制造顶部要好得多,国家也会省力得多。而现在地产尽管遭打压,它的价格继续上涨直至创新高的概率也是存在的,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不排斥楼市上会再度发生新的泡沫。其实美国现在的楼市都已有一定泡沫了。就像这几年的铜价上涨,没有人能准确预测到,如果预测到了,做期货赚10倍甚至50倍都是有可能的。
这也说明,对大势的预测是十分困难的,只能作大略的估计,真正能仔细看透的还是企业。巴菲特说过,好的企业即使证券市场关门20年它也有持有的价值。现在我们也进行一些法人股的投资,它就跟市场没有多大关系。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5-2008 08: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李驰:闭着眼买招行万科--重温我们的价值之路(2)
2006-11-11
Value:你对新能源投资的看法是怎么样的?
李驰:这是一个潮流的东西。就我个人而言,我不是一个喜欢赶潮流的人,对潮流的东西有看法。
风能、太阳能是不是潮流?无锡尚德是不是创造了一个股市神话?我觉得这其中投机的成份偏多,是潮流的东西,跟价值投资完全搭不上边。潮流的东西看谁?要看美国,美国是投机的龙头,作为国家,它投机了一百多年,积累了投机的经验也很正常,我们要赶潮流就要向它看齐。至于你相不相信它,关键是看个人的风格。我所认识的一些人追逐潮流也很成功,比如香港赌股来了,他们就炒赌股,彩票股来了,就做彩票股。有一些人确实赚了不少钱,但是我觉得他们如果一直这么追下去,迟早还要还回去,如果到头发白了的时候都没有还回去,那么可能就要写他们中某投资人的传记了。
我始终认为追逐潮流面临巨大的风险,现在回过头看当时97年的香港盈动,它有多么大的泡沫!现在这样的泡沫又在新能源领域发生了,鉴于以前的经验,我们没有沾。
Value:它是一件不可持久的事情?
李驰:是的。概念和潮流过一段时间就会被整个市场舍弃,甚至洗脚水连同孩子一起被倒掉。比如在美国2000年科技股风暴后,其后几年几乎所有的科技股都遭到了无情抛售。有一家全球最大的杰出玻璃制品公司叫美国康宁,它也没有幸免,股价直线下落。我现在认识一位朋友,他对玻璃行业很熟悉,说其实2003年是千载难逢的买进的好机会,现在它的股票经历了一个巨大的“V”型反转,股价已经回到甚至超过了风暴以前的高位。如果严格按照买优秀公司的理念去看待它,你将会抓住这个并不常见的机会。但绝大多数科技股跌下去后就再也涨不上去了。追逐概念和潮流永远都冒着跌下去再也起不来的巨大风险!
Value:有人认为价值投资赚钱慢且少,对他们这个观点,你是如何看的?
李驰:我从我的合伙人韩涛身上早已看到,坚持按价值投资的理念投资赚的钱绝对不比赶潮流、冒高风险投资赚的钱少。好多人没有尝到过价值投资赚大钱的甜头,觉得参与价值投资赚的钱少而且慢,这与实际情况是不相符合的。
我们现在使用这种方法来投资赚钱,心里觉得很踏实,也并不比投机赚得慢和少。而且风险又非常小。如果赚不到钱的话,我们肯定不会坚持用它来指导我们的投资。当然坚持这种方法需要时间,更需要耐得住寂寞,不受证券市场表面的浮躁气氛影响。
巴菲特说,时间是优秀企业的朋友,时间最终会证明价值投资这一观点的永恒正确性。巴菲特会老去,但价值投资之树常青。其路曲折崎岖,但最终是通往真理之途。[全文完]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5-2008 08: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李驰:可以现价买万科招行吗__巴菲特可能回答的答案
2006-12-11
我推测巴菲特的答案还是:NO
为何这么说?
看看公开信息:1.巴菲特买进中石油后就再也没买过(指加仓);
2.(我依然推测)巴菲特那时一定不是满仓,原因是后来他又买过其他国家的股票,如以色列的蓝筹工业股.
做为一个真正的价值投资者,现阶段不会再买进,实际上巴菲特在香港中石油的投资就是一例.
再假设,巴菲特定居香港,他是否会投资中国人寿和/或平安保险?他是否会遗憾呢?
我们的答案倒还是NO,推测巴菲特的答案也会是NO,因为我们一直没投资的原因与他大概相仿,按价值投资者的观点,这两个优秀公司自上市之日起就一直被高估!尽管这两个是我们一直喜欢的"准巴菲特公司",所以我们一直在等待它们未来可能在股灾中下跌后的买进机会!!!至今我们等人寿等了三年,平保等了两年半!
理解上篇博文中"等"字的深刻含意了吧,那可能是五年以上的等待了!我们坚信我们的原则,我们不是叶公好龙的价值投资者.
(以后再问可以不可以买万科招行,那应该去问索罗斯才对.那是趋势投机范畴的事了.)
相信巴菲特不会不研究人寿,平保,相信巴菲特不会不研究中国,但即使他已如此年龄,他一直有等待的耐心!
我们为什么总不相信一定会有下一班空巴士进站?
可能我们国家人太多,挤惯了.
(声明:最近几篇博文并非建议大家不要买万科,招行,而是说明一个真正的价值投资者应该如何思考投资,决策投资)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5-2008 08: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李驰:莫谈"定价权"("涨价权")
2006-12-12
经济在强大过程中,人的底气越来越足,国家的底气也越来越足,人民币升值就是国家底气足的表现之一.
人的底气足的表现就是在世界上创造出了"定价权"一词,这个词现在主要用于两个地方,一是指中国证券市场应该有定价权,意思指应该可以自己走独立的上升行情(涨),而不应该跟在美国,香港后面(跌或不涨);另一个就是指好公司的产品可以自己涨价,而不受同类产品的价格影响.
关于第一个"定价权",我已经有我的意见,在多个场合我都表示过,谁的市值大,谁就对国际市场影响大.目前谈为时过早.当国内市场足够大并且外资进来足够多时,定价权可能才会出现在A股市场.
我这里主要想讲讲产品的"定价权"
国内将公司有"定价权"理解为"涨价权",并且将有"涨价权"的公司定义为好公司,这一点我极不赞同.
你喝可乐吗?贵吗?如果你是男人,你可能会用吉列刀片.是不是便宜?你去过深圳"世界之窗","欢乐谷"吗?"世界之窗","欢乐谷"的门票是不是比国内许多旅游景点的门票物有所值?
说可口可乐,吉列,华侨城都是优秀公司你不会反对吧,它们竟然没有所谓的定价权!
香港汇丰银行的许多服务收费并不比香港其他银行高,不知道汇丰为什么不行使定价权?
我真不明白为什么出现了"定价权"(就是暗指"涨价权")一词.
(产品能卖高价的)奢侈品公司固然是好公司,但更多的好公司并不是奢侈品公司,看看沃尔玛,家乐福,看看两个可乐公司,我们就知道反而是卖便宜东西公司的股票值得买!
定价权没有任何意义!有定价权的酒鬼酒几乎已经不存在了!当年的中央台标王也有"定价权",现在呢?
其实,绝大多数人喜欢的还是又便宜又好的产品/服务,也只有绝大多数人喜欢,市场才能越做越大.市场越来越大的公司才是我们投资人最喜欢的有成长性的公司!
莫谈定价权了.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5-2008 08: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李驰:投资是门什么样的学问?
2006-12-14
我常说投资仅需要小学水平,可能有夸张之嫌疑.
但投资肯定不需要高等数学.研究经济学是教授干的事,没几个教授投资变成富豪富婆,否则商学院应该改名叫富商学院了.所以我们大没有必要为自己才疏学浅难过.有博友已看出我没什么水平了,(大概指我用的专业经济俗语太少)的确如此,因为投资本身就不需要有"水平"意义上的水平.看看林奇的书就明白了.这也是我最近又把"越不繁越不凡"改为"白话投资"的原因.
其实经济学词语我真的不懂几个,所以也写不出.钱龙软件电脑上的F10是我最常用的键.算术是我最常用的"数学","平均数"是我最常算的结果.还有就是复利次方,当然最后这一项是靠科学型计算器来完成的.
我觉得,如果将投资归类进数学学科,那投资最象的就是模糊数学!
未来的盈利预测是模糊的.所以再精确的各个指标都是模糊的.所以用最简单的一个重要指标PE(市盈率)就八九不离十了.(PEG也算是PE的延伸)在研究报告中未来的各指标前面都带个E字,这是指估计/预测,各个证券行估得都不一样,我们完全可以自己估计一番.我们估得越准,成绩越高,利润越大;否则就是损失金钱.在这点意义上,我们是模糊得,含糊不得.
投资是在做一件什么样的事?就是在矮子里挑高子.
为什么招行好多员工没买招行?自己对自己太了解了,招行内部总有这样那样的不如意,但在哪里没有不如意的地方?天堂是完满无缺的,但那是死后才到得了的地方啊.学投资,先学学简单的相对论,没有"最"字,只有"更"字.要找完满的公司,地球上没有,去天堂吧.
要投资,首先要做投资分析,投资分析是什么?其实就是推理,就是预测,就是比眼光深远!为什么我们的许多推理预测多年来没几个人相信?[01年说要跌了,03年说香港要涨,05年回A股市场来]原因很简单,我们干的事与算命先生很相似(尤其配上我现在蓄须后的这个形象),你能知道未来的事?鬼才相信!所以我们现在就不怕大胆做一些预测.对不对?对多少?让大家到时候去评价.
投资的基础是什么?这就是价值投资的精华,就是要在优秀公司便宜的时候下手重仓买进!但优秀公司便宜(PE变小了)的时候往往是市场极其低迷的时候!而且优秀公司在那时(股价)还显得很贵(股价在熊市里顽强地逆市上升,<看看前几年的赤湾B,中集B,张裕B,振华B>),极少人有胆量在这时逆市买进.所以我总说价值投资,知易行难!
投资就是上面这样一门"学问",一门终身要"学",要"问"的学科!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5-2008 08: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李驰:2008年前最最最确定的机会(1)
2006-12-29
《your money》NO.22 2006.12.18<经济观察报>增刊 李驰:关注不会输的大机会 孙健芳 周涛文
A股——B股市——港股,再度回归A股。
15年的市场投资历练,令同威资产管理公司董事总经理李驰更为稳健与理性。
目前同威资产管理公司管理的资产大约有1.5亿美金。李驰一再表示公司并不在意短期的收益,而在乎长期稳定的资产增长。“但不在意短期收益并不是说我们的收益低”他说,“恰恰相反,我们的平均回报率相当高。就在这十多年中,为我们带来丰厚利润的就是好几个3年获得10倍收益率的几个关键的投资案例”。
能达到如此高收益率的投资依靠的决不是频繁的趋势操作,恰恰相反,同威公司在投资决策上可以说是“十分懒惰”,追求的是能选到那些“能够闭着眼睛展望十年二十年的股票”。
稳定的高增长的奥秘来自于哪儿?
“一点不复杂,我们做投资决策的依据都是公开信息” 同威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廖梓君女士说,“信息都是公开的,上市公司研究报告也都是共享的,我们的利器就是我们多年培养出的将各种信息化繁为简的能力,大家所竞争的就是对相同信息的不同理解,对纷繁复杂信息的正确理解和取舍是我们长期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原因。”
巴菲特之道(TAO)
“大家都以为价值投资赚不了大钱,这是一个极大的误区。你只要想想,巴菲特1968年也仅仅向合伙公司投资1500万美元,而到目前,巴菲特拥有的资产价值已超过460亿美元。坚持价值投资之路的钱途不可估量” 李驰对这点非常肯定。
在私募基金行业,多数赚钱的人都比较低调,但赚钱的吸引力辐射力依然很大。李驰表示,“这个行业里面获得认同主要靠口碑相传。基金持有人真赚了钱是不会不告诉亲戚朋友的,我们这几年的资产管理规模迅速发展,就是因为我们的持续赚钱能力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他还进一步说明,“当然,不论在公募基金,还是私募基金里面,其实投资者业绩分布都是呈现正态分布的,长期而言,每个行业浮在水面上的姣姣者只有少数一些人。”即使是浮在上面这少数人,每个人采取的投资模式也存在风格差异。“我们现在是走在价值投资之路上了,这是一条“巴菲特之道(TAO)”
选股的逻辑
谈到私募基金与公募基金的差别,廖梓君坦言大家面临不同的压力,“私募基金也有压力,我们必须有持续的高收益率才能吸引投资者,才有竞争力。”
“现在,大家都只是看到我们投资结果,大多数人没有看到我们投资背后的逻辑,” 廖梓君说,2005年上半年,当看到大陆股市股权分置改革的基本局面已定时,我们开始调整投资组合,重心回到A股市场。
资本市场最为核心的决定力量在于市值。这是因为质量大的东西会把质量小的东西吸引过去,太阳的质量比地球大,地球的质量比月亮大,地球围着太阳转,月球围着地球转。学习力学的李驰如此解释。
同威公司核心投资理念就是:当做投资决策时,首先考虑会不会亏!如果买入一年之内肯定不会输钱的股票,这样的投资才谈得上确定性。
在万科与招行的投资上,同威资产管理公司的投资理念可谓发挥极至。“其实对于这两只股票,如果有印象,我们在一年半之前就反复提起过。”李驰说。
做投资有个纵向和横向比较的过程,纵向比较是指用发展的眼光看一家公司未来5~10年的发展轨迹,来考量它的市值增长潜力,横向比较是指公司只选择投资某一个行业内竞争力排名第一的公司。
“对于企业成长轨迹的判断依据其实很简单,我们只是在应用外推法而已:如果一个企业前10年做得比较成功,那么第11年继续成功的概率就较大;同样,前20年做好,第21年做好的概率就更大了,这样的企业已经是沿着好的轨道往前惯性前进了,未来继续做好的确定性很大”
在这样的选股标准之下,李驰判断“万科,招行今天就已经在这样的轨道上了”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5-2008 08: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李驰:2008年前最最最确定的机会(2)
2006-12-29
对于万科,李驰看好的理由是,首先因为它是国内地产龙头股,利润和持续性都是可以看清楚,即使宏观调控和房价下调,企业受的影响也较小;其次,未来人民币升值预期还会让万科的估值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最后从国外资本的视野来看,境外资本市场更看重作为地产龙头万科未来的发展潜力,愿意支付较高的溢价。
招商银行也是如此,“招商银行目前一年赚四五十亿,如未来年均增长率平均能达到24%。那么10年之后每年就能赚三四百亿,假设招商银行不增发,按照30倍的市盈率,10年后股价自然就会涨到到80元。我们喜欢从未来退回来思考”
去年10月,万科由于股改送认沽权证,存在一个无风险套利机会,当时同威测算到无风险的收益率在10~15%之间,于是毫不犹豫地抓住机会进入。
“这太有吸引力了,至于现在涨幅远远超出预期,那是大家不断上提它的估值标准,热闹的牛市额外给我们加餐。” 廖梓君欣喜地表示。
“投资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就像去市场买菜,老太太在菜市场都知道买便宜的东西,我们也就坚持这个原则而已!当然了,实际做起来就不容易了,大众的贪婪恐惧心理,决定了大多数人喜欢追涨杀跌”廖梓君比喻,
“在买卖时点上,我们会选择一些相对便宜的好股票,至于后来涨了多少,那都不是我们能预先确定的,市场每隔几年就疯狂一次,熊市后受了重创的投资人一定会先对好公司更加关注,所以这给了我们吃正餐,甚至加餐的机会。”李驰补充。
做一个快乐的投资者
天道酬勤,这是许多人信奉的人生准则。
但在投资上,却被李驰所摒弃。
“以前有人要送我一幅“天道酬勤”字,我没有接受,因为我认为投资需要的是眼光,是一种智慧和艺术。长线投资完全不需要太频繁、太勤快的操作。根据一两天的涨跌来判断下一步如何应对,那是短线投机者的事。从这一点意义上来说, 愈勤效果反而愈差。对资金管理者来说,压力也太大。我们更愿意做一个轻松快乐的投资者” 穿中式服装、蓄胡子、带着艺术家气质的李驰说。
“但我们脑子里面对公开信息的评判,比如说对公司盈亏,增长以及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的分析,我们是十几年如一日,一刻都没有停止过。” 李驰进一步解释。
“所以,可能大家看到同样的投资结果,但背其后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投资逻辑,实际面临的压力和风险也完全不一样。在便宜合理的价格上,买了好公司股票后决不会睡不着觉,你就容易做一个快乐的投资者。而买进其他说故事的股票就是被套10%,你也可能睡不着觉,吃不下饭” 李驰说,“我们就是要做一个富有的、快乐的资产管理人,在找到便宜的好股票后,放心买入,其余剩下的就是轻松的事了,我们每年会拿出一两个月的时间到世界各地去走走看看,投资感觉是不可能坐在电脑前找得到的。”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5-2008 08: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李驰:2008年前最最最确定的机会(3)
2006-12-29
看好奥运会之前的机会
“其实,我们是特别看好2008年前的市场机会。”李驰现在盯住了奥运良机。
对股市来说,最有吸引力的机会就在这两年。“目前由于预期人民币升值,导致源源不断有资金流入,直接推动股市上升,市场已经热了”李驰在11月初接受采访时这样说。
“只要看看历史就可以知道,97年香港的回归,2001年全球科技股的盛宴,都给资本市场带来巨大的机会。相信2008年我国奥运会的召开,也会给国内证券市场带来巨大机会。其实看看其他国家举办奥运会的经验就知道。因为成功举办奥运会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 它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提升壮大的结果,”李驰十分乐观,“我非常看好在08年之前中国机会,可以用“最最最”三个最字来描述中国市场在2008年的“确定”的投资机会。我们希望,而且很自信能为公司的客户带来满意的投资回报”
“虽然大的投资环境非常好,但确定能把握的投资机会其实并不多,自己没有弄懂也只好是漏掉,我们是非常挑食的资产配置者,没有美食我们宁愿饿着。我们眼里只关注那些不会输的大机会。”[全文完]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5-2008 08: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李驰:股市热,注意风险(1)[此为正版,节选版不准确]
2007-01-28
面对不断上涨的股市,同威资产管理公司的李驰以其独特的思维方式与投资理念不断提醒投资者:注意风险。
在上证指数达到1800点附近时,李驰对记者说,半年之内到2800点也不出人意料。而现在上证指数突破2800点时,对于2007年,他却表示,2007年大盘向上、向下都有50%的概率。如果向上,那将是泡沫继续放大,如果向下,那也理性的价值回归。2007年的A股市场已没有方向标。
对于泡沫的解释,李驰非常直接:“按照目前的市值计算,工行、中国人寿均位列全球第二大市场的银行和保险公司,但这一市值与工行、中国人寿的盈利能力不匹配。”事实上,李驰并不只是认为现阶段的金融股被高估,而是国内A股市场整体被高估。
在李驰看来,市场的泡沫与非理性,以中国人寿为例表现得最为特出。
中国人寿在上市后半个月内一度上涨至49块,并有人看到90甚至更高。如此高的股价,在李驰看来,市场的理由无非是以下几条:目前A股市场保险股的稀缺,国内投资者没有别的选择;作为战略配售的主要对象,中国人寿今年获得了中行、工行、建行、国航等战略配售、拥有特权进而持有广发行、南方电网较高的股份,投资收益巨大;市场更高的期望;以及获得首发配股投资者的惜售,股价易于拉高。
李驰认为,战略配售、参股并非是长期可持续的,只是现阶段国家政策的特殊利益,而如果筹码集中,而又惜售,那中国人寿股价进一步推高,并不是本身值那么多,而且筹码少了,人为的买高了。
另外,李驰认为,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被投资者忽视:在同股同权的道理之下,A股超过港股一倍的价格是没有任何理论基础的。李驰表示,在 1月21日一个深圳私募基金的小型聚会上,国内几个知名的私募资金管理者就对中国人寿现象达成共识:如果要买中国人寿,只要是能做跨市场交易,一定只会买港股,而不会买A股。
另外一个可以认为中国人寿A股股价非理性的原因是:如果一个公司在强势货币市场上赚钱,比如中国人寿主要在国内市场赚钱,以人民币计算盈利,那么股价在相对弱势货币的市场上,比如目前人民币强,港币弱,那一定是弱势货币上的股票价格可以涨得更高。因为盈利预期会增加。人寿港股如果高过A股才可以称作合理解释。比如最近香港上市的李宁公司在香港股价就涨得较多,因为赚的是人民币,换算成港股的每股盈利就将增加,那当然股票会随人民币汇率上升而上升。
李驰认为,将理性的分析放在一边,而不断地追涨,这就是目前股市的风险所在。
自2006年以来,中国股市进入一个较长时间的牛市基本上是市场的共识。在一线蓝筹全面大幅上涨之后,市场开始寻找“被低估的二线蓝筹”。李驰对此不以为然。他表示, “我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二线蓝筹,板块轮动,只有有投资价值的公司和没有投资价值的公司的区别,如果说真要寻找什么‘价值洼地’,那我们没有这个水平去发现所谓的‘价值洼地’,如果说有‘价值洼地’,那不是在这个时点,也不在二级市场,几年前我们重仓持有的招行、万科,那就是‘价值洼地’。”在李驰的投资组合中,A股的招行、万科,港股的金蝶是其代表。这几支股票由于持有几年了,数倍的投资收益已经在手。
事实上,在牛市的思维之下,先炒一线股,再二线、三线循环轮动,在市场大面积宣扬价值投资理念时,毫无投资价值的股票依然没有多少成为“仙股”,而且甚至一些业绩极差股也有大幅攀升。李驰认为,这也是一个非理性市场的正常表现。他表示,“这正是泡沫下的风险所在,牛市就象一个气球,你往里面吹了50口气,气球不断变大,但你不知道第51口气是否会将气球吹爆。”
对于市场敏感人士已经感受到的泡沫与风险,政府的调控政策,比如加息,是否会抑制投机与泡沫?
对此,李驰认为:在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之下,政府不会轻易动用加息的手段。而且即便加息,只会更加促进境外资金的流入。他认为,在目前的宏观经济之下,小幅加息初期对市场反而是利好,只会推高指数。因为目前的A股市不再是以前完全封闭的市场,如果加息,人民币升值压力更大,更多的境外资金会来博弈人民币资产升值。
事实上,李驰认为,各种迹象已经表明,监管层已经意识到了市场过热,并已采取了一些手段:新基金停发、融资融券遥遥无期、股指期货推出延迟等等。尽管信号已经相当明显,但是,李驰认为,市场并不会马上冷下来,“现在的市场像一块烧红的铁板,浇一瓢冷水,只会使铁板变得更硬,但不会马上冷却下来”。
李驰认为,过热的市场只能是市场自己慢慢醒悟,在什么点位见顶极难预测。而风险在于,如果日后见顶下跌,不排除出现境外市场惯有的断崖式急速下跌。
市场上不断出现对指数涨得太快的担忧,也开始对指数编制有不同看法。对于市场上上证指数由于工行、中行权重达到了36%,2006年最后一周,工行上涨了31%,2006年最后一个月,工行等少数银行股带动上证综指一月累计上涨27%,成为5年来最大的单月涨幅。从而引发少数股票在上证指数中权重过大导致指数“失真”的言论。
李驰依然不以为然。他认为,国家目前让大公司不断上市,并且进入上证指数是符合国际惯例的正确方向,道琼斯工业指数只计入30只股票,恒生指数也只有33只股票,这些股票都是对国计民生有重大影响的公司,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当时的经济主流,是经济晴雨表。由此编制的指数是具备相当价值的。不是“失真”而是“归真”。如果将一些非主流的公司纳入指数,那才会导致“失真”。
李驰表示,如果说由于工行、中行大涨带动股指涨幅太大,要反思的是市场是否过热与泡沫化,而不是考虑上证指数是否“失真”。
对于2007年的投资策略,李驰表示:“我们现在只会出,不会进,现在这个时点,很难再找到便宜的东西了,当然这并不表明股票不会继续上涨,但是我们不会冒风险,因为我们必须对我们管理的资金负责,对资产持有人负责。”
对于善于寻找“便宜货”,并善于长期投资的同威资产管理公司,何时卖出的答案依然与众不同:2008年。同威资产管理公司预测,2008年奥运是一个中期阶段的市场高点,回头看看香港的1997就绝对应该提前有所警惕。[完] <经济观察报2007.1.26上刊登的文章内容删减过多,未准确反映本人意见>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5-2008 08: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李驰:PEG是我们心目中的秘密武器
2007-03-02
在此时谈了太多关于等待重要性的话题了,该回归了.等待的目的终究还是为了在合适的价格买进.如何衡量什么是合适的价格?
这次透露一点我们的秘密武器给大家,希望朋友们用起来得心应手.
我多次提到PEG,也有性急的朋友关心如何查PEG.PEG为何如此重要?
PEG不是技术分析,PEG=PE/利润增长率X100,不是RSI,MACD,在钱龙F10里是没有的。
为什么说PEG<1风险小?也不是技术,是小学算术.
假设一企业未来几年每年有100%利润增长率,我在1倍PEG买进,即100倍PE买进了,会发生什么事?
假使第一年每股盈利0.1元,100倍PE买入价格就是10元.
假如第二年股价没涨,PE变为10/(.1X2)=50倍
假如第三年股价还没涨,PE就变为10/(.1X2X2)=25倍
以此类推,如果股价就是不涨,那第四年呢,PE12.5倍,第五年呢,PE6.25倍了.
这样的1倍PEG,100倍PE的股票股价未来几年能不涨吗?就是大盘崩盘我也能赚钱啊.
当然,投资成功的关键是这个企业未来几年100%的年利润增长率的实现!这在F10中是绝对没有的.你要有预见/预测的能力.你必须预测,而且你必须相信你自己!
找好公司比整天研究技术指标要务实得多.多花点心思在找好公司上吧.但你必须预测估算未来几年企业的盈利大约数!(对大盘绝对点位的预测是无意义,但对大盘方向的预测我们认为也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并不认为这是价值投资者不需要关心的事)
也希望大家发现了这类好公司第一时间通知我们.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5-2008 08: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李驰:我们的投资之路---“2007宏观经济预测春季年会”上的讲话(1)
2007-03-05
2007年3月3日-4日,由《证券市场周刊》杂志主办的“2007宏观经济预测春季年会”在北京举行,图为同威资产管理公司董事总经理李驰。(来源:新浪财经)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4日 11:08 新浪财经
由于我的地方口音和语速较快,新浪3月4日的同声翻译稿不尽全面,下面是我的发言主要内容.
2007年3月3日-4日,由《证券市场周刊》杂志主办的“2007宏观经济预测春季年会”在北京举行,国内顶尖学者聚首,共同探讨中国经济发展大趋势。同时举办“价值投资高峰论坛”,邀请国内著名公私募基金的权威投资人士讲述价值投资经验。新浪财经作为独家网络支持媒体对此次盛会进行了全程网络直播。以下为同威资产管理公司董事总经理李驰先生发表的精彩观点。
主持人:谢谢朱总,他对于价值投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概括来说就是条条大路通罗马下面我们邀请下一位嘉宾同威资产管理公司董事总经理李驰先生,他的演讲题目是“有中国特色的价值投资之路”。
李驰:感谢《证券市场周刊》给我这个机会跟大家交流一下。刚才听了前面几位发言,我们都学习到了很多,我想大家到这儿来是周末又是十五,有这样的时间在这里聚会,就像刚刚说的,“时间的玫瑰”,我希望把这个时间当玫瑰赠给大家,我们才能手留余香,我想这是最重要的。
刚刚《证券市场周刊》将我的题目写成“走中国特色的价值投资”,我觉得大了一点,我这里仅仅是把自己的实践经验讲一下供大家分享。目前市场上说的投资方法各有各的道理,关键是怎么能赚钱?中国市场这么多年,讲价值投资也就是最近这几年的事情。如果说很早的时间就坚持了,就象刚刚但斌讲的买万科这个刘元生,我觉得他可能有一定的偶然性。
市场上有很多不正确的说法,我觉得大家应该要看一下,一个就是“高风险高回报”的说法,我们认为低风险才可以高回报。“第一不要输,第二要记住第一条”。这也是巴菲特说的,就是我们不能靠碰运气去赚钱,但是很多的散户,为什么收益率低?就是因为他是按赌博的心态在参与证券市场的。有很多人赢了钱了,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赢的,所以下一次证券市场的风暴来了,就把这些人洗出去了,但像但总这样的人是不会被洗出去的,原因就是他不是以赌博的心态来参与这个市场的。
因为我也是学理工科的,我觉得原理是很重要的。把鱼送给大家,不如告诉他怎么钓鱼,我觉得这个价值投资也是我们《证券市场周刊》应该大力宣导的方法。你不可能告诉大家买哪只股票未来会涨,但是你可以知道怎么样去选出来这样的股票。
价值投资好多人觉得为什么不能坚守,就是有一个错误的观念在里面,就是认为低风险可能是低回报。国债大家都觉得风险很低,所以大家就觉得低风险对应的就是回报低。但是我们上面所说的,叫做低风险绝对不是低回报的孪生兄弟,巴菲特就是干了低风险高回报的一种。刚刚朱平也讲了一些方法,所以我的POWER POINT稿上有一个括弧:但并不是唯一一种。
价值投资大家都知道很简单,其实就是一句话,就是低买高卖。并不是说中国所有的富豪都是搞证券投资的,但是他们赚钱的方法一定是低买高卖,做买卖的,做其他任何生意这都是他的根本原理。所以如果你投资开了一个商店,如果生意不好,你知道会把它关了。但是很多的散户买了一个股票跌了,他不会把它割掉,这真是一个奇怪的事情。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5-2008 08: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李驰:我们的投资之路---“2007宏观经济预测春季年会”上的讲话(2)
2007-03-05
价值投资实际上就是要追求长期、持续、稳定的盈利增长,就是刚刚说的我们不是在与周围的朋友赛跑,我们实际上要让历史长河印证我们的收益要像巴菲特这样,只有让时间足够长了再让人们知道这才叫做有理。不能时间太短,可能确实任何一种方法都要让足够的时间来考验。
为什么去年4月份我们在深圳开私募会议的时候基本上没有什么朋友参加,今年朋友多了很多?实际上大家是喜欢牛市的,但是价值投资者更喜欢熊市,因为熊市里面很多的东西都很便宜,但是喜欢熊市的人很少,所以真正赚大钱的人是很少的。为什么价值投资得不到广泛地关注?实际上它是孤独者的游戏,因为人类是一种动物,十几亿年来的进化没有把好多真正的优点进化出来,人类是一个群居的动物,喜欢热闹,所以有一天做独行侠很难。
其实我在前一段时间就说过,我觉得“等待”是价值投资所有的过程中间最精华的部分。我个人感觉刚刚但斌讲的那个例子,一个人买了100股涨几十倍的股票后来跳楼了,因为他嫌自己买得太少了。但是像巴菲特也是从来没有满仓,但是他还是挣大钱了。所以有句中国的古话,叫做“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讲的就是这个意思。你在熊市的时候,你手上有钱,你才可能去喜欢熊市,否则你套在里面了,你谈不上喜欢熊市,是被迫跟到了熊市。所以巴菲特好多时候,我觉得他一生都在守候不定期出现的股灾的到来,当然这是我个人的理解,所以我刚刚改了一下题名,叫“走我们自己的中国式投资之路”。
另外再说说估值,为什么市场有波动?实际上证券市场的波动,从荷兰有证券市场以来400年来没有太大的变化,就是市场平均市盈率在变化,其他一点没有变化,为什么好公司能涨到1000倍,2000倍?不是市盈率从10倍涨到1000,2000倍,而是市盈率永远在低区间波动。甚至像现在的沃尔玛,我昨晚和但斌探讨过,是不是沃尔玛PE现在又到十几倍了?并不是估值在无限往上走,而是每股盈利或者是资产规模,也就是总盈利数几十年不断地持续变大。所以这才给有心的投资人可以在垃圾里面淘黄金的机会。我们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在低市盈率的时候找一个好公司买进!
机会是永远都有的,但好多人不这么看,说现在越来越难赚钱了,熊市不好赚钱,牛市才好赚钱等等,其实不是这样的,千百年来机会是均匀分布的。机会对于现代人一样,对于古代人也一样,就像地铁一定有下一班一样,永远不要以为买的仓位很轻,就错过时机了。
集中投资于卓越企业才能创造财富。(POWER POINT讲稿上)第一条我这里写了“组合投资理论是二十世纪最大骗局”,这不是我说的,是国泰君安的莫言钧先生说的,我说组合投资只能起到平滑波动的功能,这个股票跌,那个涨,让你觉得不会马上大跌,但是你买什么股票涨,不是组合投资理论可以告诉你的,这个理论只能让你减少痛苦。让下跌慢一些。我们只买几个股票,说明我们和但斌他们有信心,很多人买很多股票实际上是没有信心的表现。当然也个别做得成功的,刚刚举例了,比如买许多股票的彼得。林奇,但是他为什么退休?再长时间他那样干也可能是一个问题了。
我说在证券市场里面集中投资这个意义很重要,实际上集中投资是在做专业化的叠加,也只有专业化的叠加你才能成功,也只有这样的专业化叠加成的多元化你才能成功。
你怎么样寻找卓越的企业?卓越企业并不是埋在沙堆里面,实际上茅台、万科、招商银行( 15.64,0.06,0.39%),大家都知道是一个好企业,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大家都拒绝购买?卓越企业一般都是专业化的前三名,所以投资在这一点意义上是没有秘密的。但现在券商的研究报告要给高端客户先看几天,如果这么快想抓紧时间,来与时间赛跑,我想可能弄不好反而会慢下来。我们认为研究报告的时效性(差几天)非常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对信息的分析和判断。三年前可能就有很多的研究报告把万科、招行从这些行业里面挖掘出来是优秀的,但三年前买和两年前买区别并不很大。但是10年前它还没有明显显露出来。万科10年前是一个标准的多元化的企业,也有问题,后来王石壮士断臂,把他认为不应该做的许多企业甚至还包括很不错的企业如怡宝蒸馏水都剔除出去了,后来万科才成为优秀的房地产企业。
所以信息分析很重要。投资不是数学,也不是经济,也不是艺术。实际上投资很难说是什么,它是一个综合性的东西,我们对投资的理解就是在矮子里面挑高个。所以说做投资,性格各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并不是说做一个研究员、分析师,把哪个公司分析很透了就可以做一个非常好的投资者,关键是他自己敢不敢相信并重仓买进去。
刚刚但斌也讲了,有很多让财富增值的方法,如投资房地产、艺术品、邮票等等等等。实际上财富的增长是什么原理?我觉得可能在座的非常清楚,但是很多的散户不了解。为什么存钱发不了财?有时候利息还很高?因为银行不会主动把利息帮你转成本金,要自己去转,好多人不会去转,所以是一个单利的增长,不是一个复利的增长。所以说企业赚钱的绝对数,对于致富也是次要的。很多人说工行很大就投资,其实他们不了解赚钱的核心是什么,赚钱的核心就是如果有个企业今年赚 100万,30年之后这个企业赚100亿。你现在如果买了这个企业的股票,30年就能赚1万倍!你要了解赚钱从数学上解释的根本原因。如果你今年赚2千万,明年赚4000万,后年赚8千万,这就是百分百的增长,那就赚得快了。增长是致富中最根本的原因。所以说复利是世界第七大奇观,这是赚钱最核心的原理,复利是世界第七大奇观的经济学意义就在于此。投资沃尔玛为什么能赚大钱也是因为如此。全球做零售的企业千千万万,包括很著名的连锁零售企业7—11,它也是在美国上市的,但它并没有像沃尔玛一样涨了上千倍,几十年它的股价基本上是在很窄的大箱体里面波动,原因是7—11赚钱总数的波动很大,没有像沃尔玛一样几十年来持续地赚得越来越多。
刚才说证券市场的400年波动很有规律,当然不能说将来的100年也是肯定如此波动,因为我也是学理工科的,我觉得为此找公理很难。目前我觉得很难为市场波动找到一个公理,我们只能做一个假设定理之后的推理,假设就是400年如一日的市场波动还会继续,那我就觉得它跟潮汐一样非常有规律了,就是市场平均的PE一会儿高到二十几倍,甚至三十几倍,一会儿低到六、七倍,但是永远会在中轴线左右摆动,这个是基本的规律。尽管可能得不到证实。所以在这一点的意义上,刚才讲了在冷清的时候进场,热闹的时候离场,这样投资成功的概率就很大,我们的投资基本上都实现了。假设你已经理解了复利的因素,再加上在低市盈率买进,高市盈率卖出,就可以让累计的财富爆炸式的增长。去年一年中国股市的估值越来越高,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我们只是投资的时候觉得它再往下走的概率低了。所以它涨了这么高,让你利用复利加上波动赚的钱就特别地多了。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用杠杆撬动地球。我说如果再把地球放在一个大水缸里面,你就可以用撬动月球那么长的杆子撬动地球了!
很多人现在讲资本市场里面的中国定价权,什么叫做定价权?中国人的理解其实就是一个高价权。可口可乐在软饮料里卖价几乎是最便宜的,但是它赚的钱是全球最多的。所以我认为定价权应该是低价权才可以叫定价权,只有低价才可以把所有的同类企业都赶出市场。中国证券市场定价权恰恰可以给我们一个高的PE区间去卖出,我们很喜欢这样的定价权。
大家都希望赚钱赚得快,好多人把投资分为投资、投机,我倒认为投资投机是孪生兄弟。我认为不是低风险和低回报是孪生兄弟,而是投资和投机是孪生兄弟。实际上等待就是预测市场可能跌,在等机会出现,也是一种投机。所以没买的人看空是肯定的事。
刚才说过市场定位经常错误,实际上是大多数投机者的错误,造成了证券市场的PE 一会特别低,一会特别高。所以涨了一年,前几天大跌了也正常。刚刚有几个朋友叫我李老师,我说我不是老师,市场才是最好的老师。这样一来进来时间短的,在市场里多耗一段时间,就知道这个市场的杀伤力,或者说股票好不好玩就会知道。所以市场是教育我们的最佳老师,我也希望《证券市场周刊》对价值投资的宣传可以更大一点。让大家不要再在高PE区间做买进的事,在低PE区间做卖出的事,我们宁愿我们的回报低一点,我们不希望我们卖出去的股票在高位卖给我不认识的散户,让他以后亏损了。
但是这个投资者教育的事情很难做到,因为你看后面我写着:人类是动物,是有感情的动物。这就从进化论的角度,解释了大众的投资心理。我们几百年后还能活着吗?那是不可能的。我们加上我们的后代甚至几代,在历史长河里面都是非常短暂的。所以飞蛾扑火,它明知道要死,它非要扑,所以你没有办法救,所以要做到“低买高卖”非常难。如果大家理解这一点,能做孤独的反向投资者,我认为这也是一种成功投机,能做到这样的投机就非常成功。所以投资是条条大路通罗马。
刚刚说的好多,都是讲要投资优秀公司。但前两年有一个美国超市叫K- MART做得不行了,有一个投资公司买了它的股票后还给它整合得很好,一下子这个公司业务又做得很好了,股票于是就涨了很多倍。但我感觉还是证券投资要远离垃圾股像远离毒品一样,没有市盈率或市盈率非常高的股票在市场涨得非常厉害了,实际上风险非常大。灰姑娘的故事很少。
很多人整天在打电话,电话打不停,听消息在做股票,我觉得听消息跟赌博没有什么两样,有很多人觉得我这个消息是证券公司老总告诉我的,是上市公司老总告诉我的,我说这一次他告诉你的对了,这个上市公司和证券公司告诉你的对了,但下一个另一个可能就错了。如果你跟着它做庄,那你也可能错,01年后跟着许多的著名证券公司听它信息就是错了,所以我说不要做这样的事情,还是归到我们价值投资要做的事上来。非常简单,就是在低价的时候买进一个好公司,用4毛钱买一个1块钱的好公司,说起来非常容易。
我们也很关注市场,总是有人问我们,你们现在还看中哪一个股票?我说世界上好的优秀的公司非常少,我们只是在等待和发现下一个优秀公司的出现,刚刚但斌也讲了,我们要投资于大概率事件。所以冷清的市场里面不是说遍地是黄金,至少也是在金矿场里面走,碰到黄金的概率非常大,但是在热闹的市场里面,基本上无异于一个大赌场中,以前2001年吴敬琏教授就讲当时的证券市场是赌场,但大家很不爱听,结果事实证明,历史去检验了,当它成为一个大赌场的时候风险就在眼前!现在有很多的传媒和各个地方的基金公司都在找牛市里的“洼地”,我们说我们没有发现的能力,我说熊市里面的高地比牛市里面的洼地还低。
股改后的市场机会非常大,因为有钱人像《证券市场周刊》的高端客户是非常多的,如果在一个小鱼塘里面挣钱,就像你投在一只鸡上和一头牛身上赚到的钱完全是两回事,所以市场容量很重要。我原来就讲过,市值很重要。所以股改之后,现在的流通市值大很多了,水很深了,所以里面相对来说可以载得起万吨轮甚至十万吨轮了。里面赚大钱的机会就多了,原来没有搞全流通,投资法人股,风险非常大,因为每一个优质公司即使不上市,你的回报比起来非常低的,因为它的估值按非上市公司去评估是相当低的。为什么现在好多优质公司一上市,不是说这个公司上市之后利润翻了十倍,而是这个上市公司的估值区间高多了,以前创投都是5、6倍PE在买进一个小企业股权,所以这是估值变化,让这些买优质公司的人在公司上市之后赚了大钱。所以中国全流通之后一定会给一些投资于优质公司的人赚大钱。
中国现在正在引起全球市场的关注,最近关注最多的一件事,就是说中国的2。27大跌,蝴蝶效应引发全球证券市场小股灾,我觉得在此我不探讨里面深层的意义,我在这儿暂时不展开。我觉得一句话肯定是正确的“中国的证券市场和全球的证券市场互相渗透、影响的日子就在眼前了”。
现在我们自己身边的机会非常多,所以我们完全可以眼睛朝内。如果掌握了赚钱的原理或者是秘密,赚钱其实没有秘密,大家喜欢听秘密那是散户的心理,如果听原理,今天大家在这里的时间就是一朵我送给大家的玫瑰。听了这个原理,我相信很有可能你们其中会出现中国的巴菲特!谢谢! [完]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5-2008 08: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李驰:热闹时从来就不适合买入
2007-03-12
上海证券报2007.03.12Fund
本报记者王文清
热闹时从来就不适合买入
——专访深圳同威资产管理董事总经理李驰
李驰和同威资产管理公司现在知道的人很多,他之所以引人注目除了在股市上活得长和活得好之外,更重要的是来自于他敢于直言的和特立独行的个性。“热闹的市场是个大赌场,冷静的市场才是黄金矿”——在《证券市场周刊》主办的“2007宏观经济预测春季年会”上听了他一次演讲后,记者更坚定了和他聊一次的决心,因为在一个大街小巷都在谈论股票的年份里,冷静而且还能说真话的人是孤独的,留着大胡子的李驰先生的观点也许更值得媒体去关注。
说真话是一种善举
“吴敬琏先生在人代会上说了春运火车票不涨价是违背市场经济原理的真话,结果遭来一片骂声,所以这年头人们是不喜欢听真话的”,李驰虽然一再表示自己不想再多说,但很快还是毫不隐讳得拿出了自己的观点:“说真的,现在这么热闹的市场不是一个适合增加投资的时候,我们的新资金很多都在账上未动,非常热闹的时候从来就不适合买入,十几年来这个规律从来没有变化”。
“过分热闹的市场风险非常大,当你看到大市值股票不动,三四线股票乱窜,小道消息遍地飞的时候,这个市场暂时已经没有甜头了”,这是作为一个老投资者容易明白的道理,但是当许多人看到周围的人都似乎很容易赚钱的时候,诱惑往往会战胜谨慎的心理。李驰承认自己更喜欢熊市,熊市里参与淘金的人很少,而且黄金满地。在低市盈率的时候找一个好公司进行安全边界之内的投资是李驰更愿意做的事情。他的观点是“低风险决并不是低回报的孪生兄弟,只有低风险才可以取得高回报”,因此作为理性的投资者根本没有必要冒很高风险进行赌博式的投资。
“我们不懂在二级市场寻找牛市里洼地,因为熊市里的高地比牛市里的洼地还要低”!,在人们的印象里私募基金是更敢于冒险的机构投资者,但李驰认为其实私募更注重风险控制。“我们其实更追求获取长期稳定收益的价值投资,远离垃圾股像远离毒品一样坚决,不论熊市还是牛市”。
李驰坚信说真话很少有人愿意听,但说真话是一种善举,能影响一人算一个。他还是想提醒抱着发财梦投身中国股市的人们:除非市场出现调整,热度降低,否则在目前市场热情高涨的情况下再加仓无异于飞蛾扑火。
2008幸运之星将再次降临
“等待是价值投资的最精华部分,机会绝不会错过。不要忘了:地铁永远都有下一班”。
李驰认为今年投资者应该有足够的耐心在别人狂热的时候守得住寂寞,机会一定会来临。“现在匆忙入市的投资者可能在07年不小心就会亏本,但今年迟些入市的投资者将抓住08年来临的更大时机”,李驰告诉记者。
李驰向记者反复强调他不是看空后市,在这一点上很多人对他有误解。“手上有钱的人喜欢清静的市场,目前应该是保持实力,避免在目标出现的时候不至于手里没钱”。在投资者建议方面,李驰完整的观点是: “今年股市没有方向标,我们原来买的,卖也对,不卖也对,但如果有较大下跌我们才会再买,我们的目光在2008年”。
李驰认为07年股市是消化各方面诸多压力的一年,而08年市场将迎来天时地利人和。作为知名的私募性质的投资机构,目前仍然不断有新的资金进来,但李驰和身边不少的朋友却在耐心等待。
“等待机会,现在可以先忙别的事了”。颇有艺术家气质的李驰忙别的事去了,于是和记者关于股市的对话告一段落,也许明年的今天我们将可以用另一种心情继续这个话题。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5-2008 08: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李驰:流行的错误观点
2007-03-12
作者:李驰(深圳同威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中国市场这么多年,讲价值投资也就是最近这几年的事情。市场上有很多不正确的说法。
对于高风险高回报的说法,我们认为只有低风险才可以高回报,我们不能靠碰运气去赚钱。为什么很多的散户收益率低?就是因为他以赌博的心态在参与证券市场。低风险绝对不是低回报的孪生兄弟,巴菲特干的就是低风险高回报的一种。
价值投资,其实就是一句话,低买高卖。价值投资实际上就是要追求长期、持续、稳定的盈利增长,我们不是在与周围的朋友赛跑,我们实际上要让历史长河印证我们的收益要像巴菲特这样。价值投资者更喜欢熊市,因为熊市里面很多的东西都很便宜。喜欢熊市的人很少,所以真正赚大钱的人很少。手上有钱,你才可能去喜欢熊市,否则你套在里面了,你谈不上喜欢熊市,是被迫跟到了熊市。
为什么价值投资得不到广泛的关注,实际上它是孤独者的游戏。人类是一个群居的动物,喜欢热闹,所以做独行侠很难。为什么市场有波动?实际上从荷兰有证券市场以来,400年来没有太大的变化,就是市盈率在变化,其他没有变化。为什么好公司能涨到1000倍,2000倍?不是市盈率从10倍涨到2000倍,而是市盈率永远在低区间波动。并不是估值在无限往上走,而是每股盈利或者是资产规模,是总盈利几十年不断地持续变大。最重要的是在低市盈率的时候找一个好公司。
机会是永远都有的,好多人说现在越来越难赚钱了。熊市好赚钱了,牛市反倒难赚钱了?其实不是的,机会是均匀分布的。“等待”是价值投资所有的过程中间最精华的部分。所以我觉得巴菲特一生都在守候不定期出现股灾的到来。
投资是一个综合性的东西。现在券商的研究报告要给高端客户先看几天,如果这么快地想抓紧时间,与时间赛跑,我想可能弄不好要慢下来。我们认为研究报告的时效性非常不重要,而是你对信息的分析和判断比什么都重要。投资不是数学,也不是经济,也不是艺术。并不是说一个研究员、分析师,把公式分析很透就可以做一个非常好的投资者,关键是他自己敢不敢重仓买进去。
为什么存钱发不了财,有时候利息还很高?因为银行不会主动把利息转成本金,要自己去搞,好多人不会搞,所以是一个单息的成长,不是复息的成长。很多人说工行很大,他不了解赚钱的核心是什么,赚钱的核心就是今年要赚1万,30年之后这个企业赚100个亿。复利是世界第七大奇观,这是赚钱最核心的原理。全球做零售的企业千千万万,包括很著名的企业,“7—11”是在美国上市的,并没有像沃尔玛一样涨了上千倍,几十年它基本上是在很窄的大箱体里面波动,原因是 “7—11”赚钱的波动很大,没有像沃尔玛一样赚得越来越多。
400年如一日的市场波动还会继续,我觉得它跟潮汐一样非常有规律,就是市场平均收益会高到十几倍,甚至三十几倍,也低到六七倍,但是永远会往中轴线上靠拢,这是基本规律。假设已经理解了复利的因素,在低市盈率买进,高市盈率卖出,可以让市盈率累计的财富爆炸式增长。去年股市的估值越来越高,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只是投资的时候觉得它在往下走的概率低了。它涨了这么高,复利加上波动赚的钱就特别多了。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我说如果把地球放在一个大水缸里面,你可以用撬动月球的杆子撬动地球。
很多人在讲资本市场的定价权。什么叫做定价权,我们理解就是高价权,高价权就是高于全球市场的高PE。这可以给我们一个高的PE区间去卖出,所以我们很喜欢这样的定价权。
好多人把投资分为投资与投机。实际上,投机就是通过预测在等机会出现。正是大多数投机者的错误,造成了证券市场PE一会特别低一会特别高。市场是教育投资者的最好场所,多耗一段时间,就知道这个市场的杀伤力,或者是好不好玩。人类是动物,是有感情的动物,所以“高买低卖”才会成为常态。从这个意义上说,价值投资者是孤独的反向投资者。
总有人问我们,你们现在最看重哪一只股票?我说世界上优秀公司非常少,我们只是在等待和发现下一个优秀公司的出现。我们要投资于大概率事件,冷清的市场里面不是说遍地是黄金,至少也是在金矿场里面走,碰到黄金的概率非常大,但是在热闹的市场里面,基本上无异于一个大赌场。现在有很多的传媒和各个地方都在找牛市里的“洼地”,我们说没有,熊市里面的高地比牛市里面的洼地还低。
中国现在正引起全球市场的关注,最近关注最大的一件事,就是说中国大跌,蝴蝶效应引发全球证券市场小股灾。我觉得有句话肯定正确:“中国的证券市场和全球的证券市场互相渗透、影响的日子就在眼前。”我们自己身边的机会非常多,我相信会出现中国的巴菲特。
引用自:http://blog.sina.com.cn/u/4a9d0aa5010008bo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5-2008 09: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李驰:梅花香自苦寒来
2007-05-04
梅花香自苦寒来---花旗银行里的故事
一.中东巴菲特的眼光
1991年,阿勒瓦利德向花旗银行注资5.9亿美元,创造了这个世界上最大的银行之一。如今,他的股份收益达到了原投资的20倍,现市值100多亿美元,是花旗银行的最大股东。
在西方商界,阿勒瓦利德被看作是一个“拯救者”。就像《经济学家》所说的:“假如一家公司陷入资金不足的危机,他是世界上仅有的几个能轻易地开出上亿美元支票的私人投资者之一。”
作为一个国际投资者,阿勒瓦利德最漂亮的一注是下在美国最大的商业银行—花旗银行。1990年秋,花旗银行由于在房地产贷款中损失了钱,被美国联邦储备委员敦促增加资金储备,但它一时无法找到十多亿美元投资。由于人们害怕花旗破产,它的股票在股市上连日猛跌。这时,无人知晓的阿勒瓦利德以2.07亿美元(每股12.46美元)买下了花旗当时4.9%的普通股,这是按法律规定不用公布他的股份的上限。次年2月,他又以5.9亿美元购买了花旗增发的优先股,(它们可以以每股16美元的价格换成普通股),这占了花旗股份的10%。两次购股,使阿勒瓦利德在花旗的股份上升到了14.9%。[1991年年底,花旗股价一路下滑到8美元/股左右。]
随后两年花旗的资金危机慢慢消退,盈利恢复增长。花旗银行的股票也随之扶摇直上,阿勒瓦利德终于一鸣惊人,名利双收。时任花旗董事长的约翰·里德至今对这位王子感激涕零,称赞他是“极有耐心的投资家”。
二.(价值投资型基金)温莎基金管理人聂夫的忍耐
(聂夫自传中的一段)
花旗再度粉碎了我们的希望。1991年温莎投资的银行股票中,只有花旗的盈利不如预期。我们做了一些似乎很有道理的事,我们买进花旗银行的平均持股成本是33美元/股,而当时花旗的股价是14美元/股,因此我们又买进了更多的花旗股票。1991年,股价继续下跌,媒体一再痛责花旗。《商业周刊》(Business Week)1991年10月号一则刺眼的标题说,“花旗的噩梦愈来愈糟”。12月,《机构投资人》(Instiutional Investor)杂志用一篇特别报道配上全页的死鱼照片,表达出华尔街的感受。不少人认为花旗即将破产,据说罗斯·裴洛(Ross Perot)正在放空花旗股票。市场上传说的实际情况比花旗的财务报表所呈现的更糟,这引起了新闻媒体的恐慌性骚动。为了平息谣言,花旗银行不得不公开宣布:主管机关还没有判它死刑。
温莎此时持有2,300万股花旗,受益人的资产有5亿美元身置险境。与此同时,众议院银行委员会主席约翰·丁格尔(John Dingle)暗示花旗可能会技术性破产,花旗一家亚洲分行遭挤兑的报道也在传开。1991年年底,花旗股价一路下滑到8美元/股左右。
我不能说这是叫人欢欣鼓舞的时光,但我们坚持自己的信念,我压根没想过在报酬率令人满意之前卖出股票。即使在大量失血之后,我们仍然觉得这家公司的价值大致上毫发无损。由于成本大幅下降,盈利转好的画面清楚地呈现在我们眼前。依我们的看法,随着不动产问题烟消云散,1991年之后盈利将止跌回升。我们发现花旗的处境和1987年的美国银行(America Bank)有些相似。美国银行后来枯木逢春,股价涨了8倍以上。
我们忍受着枪林弹雨的袭击,最后终于尝到了甜美的果实,获得了非常高的报酬。1992年年初,花旗盈利和股价都明显回升,这一年结束之前,我们的持股已经获得了利润,温莎敢于为人不敢为的做法终有所获,值得等待那么长的时间。
温莎投资花旗忽上忽下的经验说明了很重要的一点:投资要成功,不需靠光彩夺目的股票和多头市场,正确判断和坚持信念是我们之所以获胜的先决条件。利用判断力,可以找到好机会;坚持信念,可以在别人争先恐后往某个方向跑时毫不动摇。花旗的例子生动地证明了这一点。对我们来说,丑股票往往是美丽的。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5-2008 09: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李驰:城南旧事/老生畅谈
2007-05-24
董伟,七十六岁,众利股票老板,纵横股坛逾六十年,为邵逸夫的御用经纪.深圳同威资产管理公司名誉董事长.
董伟虽未退休,但证券行的生意早已交予长子打理。他白天穿梭中环、在交易大堂打趸(消磨时间),与老友谈股论金;夜晚则爱跳社交拉丁舞,生活优游。
“我十六岁已经在上海当证券经纪,可谓见尽风浪。今次(2006年5月)港股调整,不过是场小风波。
七三年那种跌市,才叫股灾。那时香港刚有远东交易所,开始多散户炒股,有的甚至炒到过百万身家。好巴闭(神气)啦,中环华人行块地都系卖二千万元咋!故当年由一千七百点跌至百余点时,很多人都受不了刺激,入青山(香港精神病院)的、跳楼的都有。
九七年红筹热,亦是疯狂的年代。好像光大控股,由一元多炒到上二十六元,过百市盈率。该股现价才四元多,股民根本翻不了身。
今回散户伤亡不算惨重,除了炒窝轮(权证)、借孖展(借钱)那批。
其实炒窝轮,真系输硬(输多);不如去澳门仲好,起码赌大小,赢输机会都接近一半一半。只要谂,窝轮商点解可以聘请大量专家、赞助电视和电台节目,又搞讲座?钱从何来?窝轮商只要在认购证到期前把股价压下,就一定赢,加上窝轮有溢价,又无息收,根本并非公平游戏。
睇图表炒股的,又系傻。汇丰加上中移动已占指四、五成,大户好容易便可操控走势。技术分析,移动平均线、什么圆顶双顶,说穿了都是人为做出来,整到几靓都可以。整个[死亡交叉](技术分析术语,即短期的移动平均线跌穿长期的移动平均线),等散户以为跌市将临,大户便可低位扫货。
我七三年扫汇丰;八四年以七元买入十万股长实,其后一拆五,至今未计利息都值四千万元;两股现值逾亿元。帮我剪发的上海师傅,肯听我话,有钱就四百股、八百股的买汇丰,退休时住一千万元,可以在扬州买地起屋,生活无忧;唔听我讲的,到现在七、八十岁,仍然做到无停手。
此方法,今日一样行得通,改买交通银行,我自己也有入货。二十年后,保证回报和味!”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