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198|回复: 3

查經班熱身(1) - 純粹觀察的誕生和淹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1-4-2008 01: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究竟有沒有純粹觀察(不需步驟﹐不需前設或理論)這一回事呢﹖觀察的媒介體除了五官﹐還可能有什麼呢﹖願拙文能拋磚引玉。

簡單來說﹐觀察可分成四類﹕
1- 我們可以問一個問題﹕嬰孩在目不識丁的時刻能理解周遭世界嗎﹖嬰孩究竟以什麼理解世界呢﹖

我想其一是各類的感官觀察﹕這是最基礎性的觀察(Fundamental Observation)﹐是一個存有對另一個存有和環境的橋樑。 感官快速幫助我們收集初步資料(primafacie)。在嬰孩時期﹐我們就開始發展我們的認知功能。(cognitive development - Sensorimotor period years 0–2 with 6 sub stages )參Piaget's four stages﹕http://en.wikipedia.org/wiki/Theory_of_cognitive_development

第一到第五階段(從反射性-> 習慣性 -> 身體和空間的協調 -> 發現手段和目的)我想初始觀察的比較顯著成果開始于第四階段 (觀察到 object permanence 的現象)
有趣的是第六次階段﹕The sixth sub-stage, considered "beginnings of symbolic representation", is associated primarily with the beginnings of insight, or true creativity.
Insight - the power of acute observation (觀察)and deduction (歸納); penetration; discernment; perception

第五階段之前的觀察大概不需要借助語言言語文字(符號)。但我覺得從第六次階段開始﹐歸納邏輯的發展就跟符號的發展息息相關。例﹕當我教孩子這是一只貓時。他將所有四條腿的東西都叫貓﹐包括桌子椅子。我需要多教他一些符號﹐好將周遭事物更精確地分類。觀察 + 符號 的發展和 歸納邏輯成正比。弔詭的是﹐我們成人常認為我們的觀察必定能符合當代其中一個符號。恰好也這樣﹐一些不是很符合任何符號的觀察往往被我們忽略了。偉大的神學哲學產生于豐富的符號裡。從各民族符號的優劣和發展勁頭﹐可以知道一些各民族的思想發展和成就。把觀察硬套入符號或把符號硬解觀察都使思想窒息。到此地步﹐純粹觀測也淹沒在一片符號汪洋中。

故此﹐我認為在認知上能區分觀察和符號﹐就能保留嬰孩時的純粹觀察。

2)維持日常生活的觀察(Operational Observation)。這類觀察不需含蓋所以細節﹐通常是有所取舍﹐只針對當時想要作的事,相關的對象。例如﹐在逛街時找洗手間﹐我們會專注于洗手間的符號﹐而不會同時認真觀察路人甲乙丙丁。對於日常生活而言﹐不全面的初步資料已足以讓我們作大部份準確的決定。

只要五官健全﹐這類觀察很自然﹐不難﹐不費時。

引伸﹕我們可以用這種方式靈修。雖然這樣作會導致我們生活處境和問題影響我們靈修時所觀察的經文(取舍)﹐但上帝總是奇妙地透過我們有所取舍的經文依然地造就我們全人。

但如果要深度觀察聖經﹐這種方式(雖然對日常生活決定和靈修有效﹐而且快速容易)卻會使我們見樹不見林。取舍反而會導致以偏概全﹐對解經方面所作的決定無益有害。簡言之﹐深度觀察聖經跟日常觀察不同﹐是比較困難的﹐需要正確工具和方法。

這也幫助解釋了深度觀察工作為何這麼難完成﹕
* 我們傾向使用最熟悉﹐最自然 (習慣) 的日常生活觀察方式作聖經深度觀察。這就犯了範疇錯植的毛病。

3-工具輔助的觀察(Instrumental Observation)﹕人類發明了科學工具以提昇觀察的精確度。在聖經研究方面﹐也有許多聖經文本的語法分析﹐分類﹐歷史文化背景等等俱全的工具/硬件軟件面世。相信在未來的漢語信仰界﹐工具能更有效地輔助對經文的觀察﹐使聖經深度觀察的門檻降低。對有資源﹐相對先進的地區﹐正確地運用工具﹐使聖經深度觀察的工作事半功倍。對於沒有足夠資源的地區﹐只好運用各類步驟性的觀察。對於後者而言﹐深度觀察比較困難。

工具輔助的觀察所需要的時間和耐心比感官觀察多(調查各類工具﹐採購和使用工具還是比純感官觀察耗時的)。

但是﹐如果信徒過份依賴工具﹐也會導致反效果﹐助長惰性。

4-步驟性的觀察(Methodical Observation)﹕市面上有著各種各類的步驟性/方法研經法。步驟性的觀察由於有各種步驟而步驟是脫離不了前設或理論的﹐所以要真正掌握步驟性的觀察需要實踐上的執行﹐認知上的領悟和分辨的智慧。如果發現有不妥的前設﹐理論﹐就應該按時給予揚棄。

因此﹐這需要更大的毅力﹐耐心和時間。大部份信徒可能會覺得這樣太麻煩了﹐也可能沒認知到這作法的重要性﹐而採用第二或有限的第三種方式。如此﹐真正親自能完成深度觀察的信徒就少之又少了。

我鼓勵各位在查經時儘量運用純粹觀察加上第三和第四類觀察。加油了﹗

[ 本帖最后由 ethos 于 21-4-2008 01:47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1-4-2008 09: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我在某个基督教组织,被人喻为'洗脑',凡事都进入脑袋,那个是不需要自己努力就可以吸收经文和教义的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4-2008 10: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ethos 于 21-4-2008 01:35 PM 发表
究竟有沒有純粹觀察(不需步驟﹐不需前設或理論)這一回事呢﹖觀察的媒介體除了五官﹐還可能有什麼呢﹖願拙文能拋磚引玉。

簡單來說﹐觀察可分成四類﹕
1- 我們可以問一個問題﹕嬰孩在目不識丁的時刻能理解周遭世界 ...


查經的目的,就該如主耶穌所說,是要從神聖的話語中得著基督作生命。(約5:39~40,約20:31)

願我們的查經,目的就是為著得著更多的主基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7-2010 12: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查經,目的就是為著得著更多的主基督。
freeman_long 发表于 21-4-2008 10:40 PM

讀經爲了了解到救贖,不是得到"更多的主基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12-2024 12:28 PM , Processed in 0.086432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