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海神之風

大乘佛教入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2-7-2008 02: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佐竹 于 22-7-2008 01:50 PM 发表


讚同,但是講出來時就不一樣的用詞了,就好像菩薩乘和原始佛較的問題一樣。

明白佛法的人自然会明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2-7-2008 02: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eggy_str 于 22-7-2008 02:01 PM 发表

明白佛法的人自然会明白。


我也讚同,但是來法音遊覽的人不完全是有佛教背景的。縱然有佛教背景,但是也不一定有各門各派的背景。。。所以,各門各派的入門知識是蠻重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7-2008 02: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eessearle2004 于 22-7-2008 12:30 PM 发表


吓?证阿罗汉果,既是解脱了,不再轮回。
假如佛陀在多生以前已是阿罗汉,那么佛陀又怎么可能会继续轮回到某世才成佛?佛陀妄语?

证得阿罗汉果,如果他生起菩提心,他就会以他的愿力继续轮回渡众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菩萨.
从罗汉到成佛是有一大段的路要走的.
而罗汉和佛也有很大的差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7-2008 02: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佐竹 于 22-7-2008 02:07 PM 发表


我也讚同,但是來法音遊覽的人不完全是有佛教背景的。縱然有佛教背景,但是也不一定有各門各派的背景。。。所以,各門各派的入門知識是蠻重要的

所以呢?你知道什么叫随缘吗?
要来的挡不了,要去的阻不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因缘接触佛法,勉强不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7-2008 04: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rushiwowen 于 22-7-2008 02:12 PM 发表

证得阿罗汉果,如果他生起菩提心,他就会以他的愿力继续轮回渡众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菩萨.
从罗汉到成佛是有一大段的路要走的.
而罗汉和佛也有很大的差别.


业力肯定会导致不断的轮回。
愿力继续轮回,就不清楚。

阿罗汉是不会再成为佛了。
阿罗汉也不可能会继续轮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7-2008 08: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5# leessearle2004 的帖子

回心大阿罗汉还有成佛的可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2-7-2008 10: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6# 素还真 的帖子

请问煮熟的种子还能种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7-2008 10: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7# 三法印 的帖子

大罗汉不可以比喻为煮熟的种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2-7-2008 10: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素还真 于 22-7-2008 10:18 PM 发表
大罗汉不可以比喻为煮熟的种子。

明白缘起的人不会如此认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7-2008 10: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9# das 的帖子

师兄知道“明白缘起”的人怎样想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7-2008 10: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素还真 于 22-7-2008 10:21 PM 发表
师兄知道“明白缘起”的人怎样想吗?

知道的人知道那是违反缘起法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7-2008 10: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as 于 22-7-2008 10:23 PM 发表

知道的人知道那是违反缘起法则。


这只是你以为单是一片叶子的知识就可以概括整个树林那么多叶子的知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7-2008 10: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素还真 于 22-7-2008 10:24 PM 发表


这只是你以为单是一片叶子的知识就可以概括整个树林那么多叶子的知识。

就这片叶子就够用了,那些无关痛痒的叶子,知不知道都没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7-2008 10: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as 于 22-7-2008 10:26 PM 发表

就这片叶子就够用了,那些无关痛痒的叶子,知不知道都没关系。


是否无关痛痒,你能确定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7-2008 10: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三法印 于 22-7-2008 10:05 PM 发表
请问煮熟的种子还能种吗?


看你要種甚麼了,沒有煮熟的豆子,也未必能種得出來,煮熟了的豆子,也未必失去生長能力。。。。。。。因緣法則也不是那麼容易能釐清的,不是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7-2008 11: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5# 佐竹 的帖子

因为不了解阿罗汗, 不了解涅盘....

你说煮熟了的豆子,也未必失去生長能力, 已经失去了合理性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2-7-2008 11: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南传大藏经讲的很清楚...
后期的经讲蛇都可以成佛, 为什么大阿罗汉没有成佛的可能? 认为"可能"是因为信或依附后期的经的见解...

[ 本帖最后由 三法印 于 22-7-2008 11:28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7-2008 11: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三法印 于 22-7-2008 11:13 PM 发表
因为不了解阿罗汗, 不了解涅盘....

你说煮熟了的豆子,也未必失去生長能力, 已经失去了合理性了..


你的豆子是比喻瞭解阿羅漢和涅盤?

原先我是指:
煮熟的豆子可以生長別的眾生的生命

現在你的侷限在比喻瞭解阿羅漢和涅盤,就不一樣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7-2008 11: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素还真 于 22-7-2008 10:24 PM 发表

这只是你以为单是一片叶子的知识就可以概括整个树林那么多叶子的知识。


来看看佛陀怎么说。

《相应部》(第十二 谛相应。第四 申恕林品)

掌中之叶

一时,佛在憍赏弥申恕林 (Simsapa)里,他捡起了少许的申恕叶放在手上,问比丘们说:「比丘们啊!你们意下如何?是我手上的树叶多?还是树林里的树叶多?」   

「世尊!您手上的叶子少,树林里的叶子却多得多。」

「比丘们啊!同样地,我所证知而未对你们说的法比较多,已经教给你们的法只有一点点。但是我为什么没有讲其它的法呢?因为它们没什么利益,对圣道生活没有什么帮助,因为那些法不能引导人走向厌患、离贪、灭尽、寂止、证智、等觉、涅槃。这就是为什么我没说那些法的缘故。

比丘们啊!我曾说了什么法呢?我说:「此是苦」、「此是苦集」、「此是苦灭」、「此是顺苦灭道」。这就是我已经告诉你们的。

比丘们啊!我为什么要教你们这些法呢?因为它们对你们有益,对你们的圣道生活有帮助,它们可以引导人走向厌患、离贪、灭尽、寂止、证智、等觉、涅槃。所以,比丘们啊!「此是苦」,应勉励;「此是苦集」,应勉励;「此是苦灭」,应勉励;「此是顺苦灭道」,应勉励;此为灭苦之道。」((相应部)LVI,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7-2008 12: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eessearle2004 于 22-7-2008 11:35 PM 发表


来看看佛陀怎么说。

《相应部》(第十二 谛相应。第四 申恕林品)

掌中之叶

一时,佛在憍赏弥申恕林 (Simsapa)里,他捡起了少许的申恕叶放在手上,问比丘们说:「比丘们啊!你们意下如何?是我手 ...

可惜,许多人就是喜欢拿那些林中之叶来证明他的智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5-6-2024 06:18 AM , Processed in 0.064506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