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kwongfoo02

易经的哲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7-11-2008 07: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9# 九州龍吟 的帖子

他有问问题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7-11-2008 07: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0# 无心子 的帖子

如果不是问题,那就是答案,
那我是不是不用回答云先生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11-2008 07: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1# 九州龍吟 的帖子

可以不用,不过应该告诉他“错”的原因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11-2008 07: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2# 无心子 的帖子

哦,那好,他错的地方就是.....
问错人了...

对了,建议您们读易经,用说文解字翻译易经,
因为,易经是很古老的一门学问,
我个人是将易经变回春秋时代的字眼,
然后再一一了解,
这就是我读易的方法,
虽然是错的方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11-2008 08: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3# 九州龍吟 的帖子

我曾经也想过直接读文言文会更好,因为是自己读通的,不是人家读通了才来告诉你,不过上网找了好多个版本 都不知道是哪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11-2008 01: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3# 九州龍吟 的帖子

赞同,问题是文言的理解有很多是见仁见智的

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
是没有标点符号的
有为天地之母   你会怎样段?

有人是:有,为天地之母
有的是:有为, 天地之母

又或:故 常有,欲以观其微
还是:故 常有欲,以观其微

所以《易经》的讨论为什么会因人而异?
就因为它的“模棱两可”比《道德经》更甚
不过易自古来就是变的意思
而且孔子之前它也的确是用以记载事态发展的文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8-11-2008 09: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5# 云如水 的帖子

道可道非常道,偶看到是参话头意思。
就好象是:念佛是谁。

易经,你的说法也是对,
不过,离象就非易,那些爻辞全是从象所演的。
(左传)君可有读过?

比如:山天大畜
▅▅▅▅▅ 
▅▅ ▅▅ 
▅▅ ▅▅   
▅▅▅▅▅ 
▅▅▅▅▅ 
▅▅▅▅▅ 

在这之前,因该是没有文字,当然更加没有标点符号,
那,你一看,你会看到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11-2008 11: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把《易》看成占卜,算卦術,只是一种只知其表的浅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8-11-2008 03: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7# chan7799 的帖子

易真的学通,就不必卜也知道结局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11-2008 07: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8# 无心子 的帖子

真正研究易的人,不为占卜。
占卜,只须要易的皮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11-2008 08: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9# chan7799 的帖子

呵呵...当然,研究与使用当然不同,,研究易的人不卜,你能完完全全说使用易的人不卜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11-2008 11: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易经啊……
吃饱饭,等拉屎……这也是易

除了看到表面的变化,也要了解内在养分运转

除了事情的演化,也考验了我们如何去应对

后者比较重要吗?好像是,又好像不是。

但是,肯定的是——一切皆因缘起,亦缘灭。改变这个等式,需要付出代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11-2008 09: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1# faiko 的帖子

高手吧??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11-2008 10:1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2# 无心子 的帖子


没有
想太多


算命别找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11-2008 12: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3# faiko 的帖子

谁要找你。。。算命我自己算...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11-2008 12: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 西汉-司马迁
二千多年前算卜问卦已被否认,和视为只可玩玩的把戏。

易经是群经之首,中国思想的源头,华夏哲学的鼻祖,民族文化的先河。
一直被中国历代的知识分子视为不朽的圣典;甚至,儒家和道家的理论基础都源自于此。如果是部卜书,中华文化全是垃圾,我们的祖先全都是白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0-11-2008 12: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5# 456123 的帖子

占卜只是易经的功能...
不过如仁兄所说,如果不是部卜书,当年早就被秦始皇烧掉了...如果不被烧掉,咱们的祖先宁愿先当白痴,至少能保住这本精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11-2008 02: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命,不是去算;而是去体验。给你算到了又能怎样?俗话说得好,“是福还是祸,是祸躲不过”……算到一个躲不过的祸,你有怎样的选择?

易经——变易、简易、不易。围绕着它们来看,不难发现一切事物有迹可寻。任何的事物都遵循着其规则而变化着,就那么简单。八八六十四个卦象,也就是这么来的。也可以发现这六十四象是不断的交替,形成一个循环。这不就是生命的根本吗?

也因如此常被说成是一门占卜的书籍。占卜是啥?就是根据起始条件来演算下个时候的变化,不是吗?然而,把《易经》说成是占卜的书籍,那就太浅了。占卜可以描述表面的变化,但不能解读一个人的内心变化。易经涵盖了比占卜更多的东西。

在想想看:相由心生还是心由相生?

还有,易经的真意不是被解读;而是把它带进自己的生活里去感受和体验。应该算所谓的“入世修行”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11-2008 08: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7# faiko 的帖子

大易者不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11-2008 11: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8# 无心子 的帖子

呵呵
不是不卜,而是已经没有意义了。

了解生命的起伏变化。你还需要去占卜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命理运勢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5-6-2024 03:00 AM , Processed in 0.106869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